CN109888289B -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8289B
CN109888289B CN201910112359.0A CN201910112359A CN109888289B CN 109888289 B CN109888289 B CN 109888289B CN 201910112359 A CN201910112359 A CN 201910112359A CN 109888289 B CN109888289 B CN 109888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al
binder
monomer
lithium
polysulf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2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8289A (zh
Inventor
孟跃中
钟雷
李志峰
邓魁荣
肖敏
王拴紧
韩冬梅
任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123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8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8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8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是由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与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和具有交联作用的多巯基或多烯化合物单体进行烯‑巯点击反应聚合而成,可以形成不同交联程度的网络状聚合物。由本发明制备的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可用作硫正极的粘结剂和电解质。本发明制备的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具有合成简单易行、原料便宜易得、能导离子、能吸附多硫离子等优点,用本发明提供的粘结剂组装的锂硫电池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高且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粘结剂领域,涉及功能型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硫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的锂硫电池,极具成为新一代高能电池的潜力,其理论比容量可达1675mAh/g,是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 3-5倍,且单质硫具有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已经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但是单质硫和低硫化物(Li2S,Li2S2) 的绝缘属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长链多硫化物(Li2S4-8)的溶解扩散、穿梭效应都会造成电池的低硫利用率、低的库伦效率和快速的容量衰减。
一个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极,需要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网络和离子传导网络。通常采用添加导电材料如:乙炔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来提供电子传导网络;采用多孔材料的保液作用在正极区域提供离子传导场所。而本发明借助粘结剂在硫正极引入离子传导网络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传统的粘结剂PVDF粘结性好,但是不导离子,用作硫正极粘结剂时,与多硫化锂的相互作用较弱。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粘结剂大多是含有O和N等基团的、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作为功能型的粘结剂用于硫正极,可以吸附多硫化锂,抑制其溶解穿梭。如:含有丰富含氧官能团(-OH、-COOH)的天然粘结剂(瓜尔豆胶、海藻酸钠、阿拉伯胶、β-环糊精、黄原胶等)的使用,自制的含丰富的-NH2和-OH的交联结构的粘结剂的研究。
国内外功能型粘结剂主要文献有:
[1]Wang Z.H.,Chen Y.L.,Battaglia V.,Liu G.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using conductive polymer and micrometric sulfurpowder.J.Mater.Res.2014,29,1027-1033.
[2]Li Q.Y.,Yang H.J.,Xie L.S.,Yang J.,Nuli Y.N.,Wang J.L.Guar gum asa novel binder for sulfur composite cathodes in rechargeable lithiumbatteries.Chem.Commun.2016,52,13479-13482.
[3]Chen W.,Qian T.,Xiong J.,Xu N.,Liu X.J.,Liu J.,Zhou J.Q,Shen X.W.,Yang T.Z.,Chen Y.,Yan C.L.A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Polar Binder:Toward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Energy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Adv.Mater.2017,1605160-1605166.
[4]Li Q.Y.,Yang H.J.,Xie L.S.,Yang J.,Nulia Y.,Wang J.L.Guar gum as anovel binder for sulfur composite cathodes in rechargeable lithiumbatteries.Chem.Commun.,2016,52,13479-13482.
[5]Liu J.,Galpaya D.G.D.,Yan L.J.,Sun M.H.,Lin Z.,Yan C.,Liang C.D.,Zhang S.Q.Exploiting a robust biopolymer network binder for an ultrahigh-areal-capacity Li-S battery.Energy Environ.Sci.,2017, 10,750-755.
[6]Chen W.,Qian T.,Xiong J.,Xu N.,Liu X.J.,Liu J.,Zhou J.Q,Shen X.W.,Yang T.Z.,Chen Y.,Yan C.L.A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Polar Binder:Toward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Energy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Adv.Mater.2017,29,1605160-1605166.
现在国内外功能型粘结剂的研究工作很多,但是多存在合成步骤繁琐、功能单一化等问题。
本发明利用烯-巯点击反应快速合成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烯-巯点击反应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将有利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型粘结剂的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并用简单易行且低成本的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法来解决: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由如下物质和比例制成: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具有交联作用的多巯基化合物单体按照物质的量的比为:1:(1-x):2x/y,0≤x≤1,y≥3;或者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具有交联作用的多烯化合物单体按照物质的量的比为:1:1:z,0≤z≤1;进行烯-巯点击反应制成;x为多巯基化合物单体的物质的量,y为多巯基化合物单体所含的巯基数,z为多烯化合物单体的物质的量。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所述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如式(I)所示: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41
其中,所述R1,R2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所述的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如式(II)所示: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42
其中,所述n、m、f、p、q相同或者不同,2≤n≤20,2≤m≤ 20,1≤f≤10,1≤p≤10,1≤q≤10。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所述的具有交联作用的多巯基化合物单体,巯基数≥3,其中列举巯基数为3和4的化合物,如下式(III)和式(IV)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43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51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52
其中,所述R1、R2、R3、R4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所述的具有交联作用的多烯基化合物单体,双键数≥3,列举双键数为3或4的化合物,如下式(V)和式(VI)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53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54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61
Figure BDA0001968680020000062
其中,所述R1,R2,R3,R4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所述x=0.2-0.6,3≤y≤6。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双功能粘结剂中,z=0.2-0.4。
上述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为反应单体与硫正极活性材料混合原位反应生成或者反应完成之后再与硫正极活性材料混合;所述的烯-巯点击反应所使用的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者热引发剂。
上述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能用于作为锂硫电池粘结剂或电解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粘结剂具有合成简单易行、原料便宜易得、能导离子、能吸附多硫离子等优点,用本发明提供的粘结剂组装的锂硫电池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高且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9中制备的硫正极-1与传统粘结剂PVDF制备的硫正极组装的扣式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及库伦效率的对比图。硫正极-1与传统粘结剂PVDF制备的硫正极组装的扣式电池在0.5C倍率下的电池循环性能比较。
图2为实施例9中制备的硫正极-1组装的扣式电池的倍率性能图。
硫正极-1组装的扣式电池在0.05-2C倍率下的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本发明所涉及的部分化合物及硫正极的制备,以及性能测试结果,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仅仅限于所列举的化合物。
实施例1-4为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的制备(式II(a),m=2,即3,6-二硫-1,8-辛二硫醇为锂离子传导链段。)
实施例1: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III(c):2,2,2-次氮基三乙基硫醇为交联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制备(SIP-1)
以下操作都在手套箱中进行,在小玻璃瓶中加入:烯丙基丙二酸硼酸锂(LiBAMB)、3,6-二硫-1,8-辛二硫醇(DSDT)、2,2,2-次氮基三乙基硫醇(ETNT)、苯偶酰二甲基缩酮(光引发剂,DMPA)及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单体添加量按照摩尔比LiBAMB:DSDT: ETNT=1:(1-x):2x/y,0≤x≤1,y≥3。避光搅拌均匀后用365nm紫外光照射1分钟左右。
所述的三巯基交联剂为2,2,2-次氮基三乙基硫醇(ETNT)。
所述的LiBAMB:DSDT:ETNT摩尔比1:(1-x):2x/y,0≤x≤1, y=3,优选x=0.2-0.6。
所述的DMPA添加量为1-5%。
所述的反应单体总质量与DMF的质量比为:单体总质量:溶剂=1:10。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ETNT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1。
实施例2: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IV(f):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为交联剂为交联剂, DMF为溶剂)的制备(SIP-2)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中一样。
所述的四巯基交联剂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
所述的LiBAMB:DSDT:PETMP摩尔比1:(1-x):2x/y,0≤x≤1, y=4,优选x=0.2-0.6。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PET4A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2。
实施例3: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V(e):三烯丙基胺为交联剂,DMF为溶剂)的制备 (SIP-3)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中一样。
所述的三烯交联剂为三烯丙基胺(TAA)。
所述的各反应单体物质的量的比LiBAMB:DSDT:TAA=1:1:z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TAA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3。
实施例4: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为交联剂,DMF为溶剂)的制备(SIP-4)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中一样。
所述的四烯交联剂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4A)。
所述的各反应单体物质的量的比LiBAMB:DSDT:PETMP=1:1:z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PET4A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4。
实施例5-8为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的制备(式II(b),n=2,即3,6-二氧-1,8-辛二硫醇为锂离子传导链段。)
实施例5: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III(c):2,2,2-次氮基三乙基硫醇为交联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制备(SIP-5)
除了锂离子传导链段单体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1中一样。
所述的三巯基交联剂为2,2,2-次氮基三乙基硫醇(ETNT)。
所述的LiBAMB:DODT:ETNT摩尔比1:(1-x):2x/y,0≤x≤1, y=3,优选x=0.2-0.6。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ETNT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5。
实施例6: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IV(f):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为交联剂为交联剂, DMF为溶剂)的制备(SIP-6)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5中一样。
所述的四烯交联剂为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
所述的LiBAMB:DODT:PETMP摩尔比1:(1-x):2x/y,0≤x≤1, y=4,优选x=0.2-0.6。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PETMP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6。
实施例7: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式V(e):三烯丙基胺为交联剂,DMF为溶剂)的制备 (SIP-7)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5中一样。
所述的三烯交联剂为三烯丙基胺(TAA)。
所述的各反应单体物质的量的比LiBAMB:DODT:TAA=1:1:z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TAA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7。
实施例8: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为交联剂,DMF为溶剂)的制备(SIP-8)
除了交联剂改变之外,各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5中一样。
所述的四烯交联剂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4A)。
所述的各反应单体物质的量的比LiBAMB:DODT:PET4A =1:1:z
所述的基于一步法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PET4A为交联剂)样品标记编号:SIP-8。
实施例9-11为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在硫正极里的应用。
实施例9:基于SIP-6作为功能性粘结剂的硫正极的制备(硫正极-1)
将升华硫(S)、导电碳黑(Super P)、实施例6制备的SIP-6按照质量比S:Super P:SIP-1=7:2:1,加入到玛瑙球磨罐中,加入适量 DMF,,密封后拿出手套箱,在150转/分的转速下球磨24小时,取出后使用250um厚度的刮刀,将球磨均匀的浆料涂覆在铝箔上,转移至50℃鼓风烘箱干燥3小时,再转移至50℃真空烘箱干燥12小时,取出后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组装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
所述的DMF的添加量为固体物质总质量的10倍。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其硫的面积载量为1.5-2 mg/cm2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标记编号:硫正极-1。
实施例10:基于SIP-8作为功能性粘结剂的硫正极的制备(硫正极-2)
除了使用实施例6制备的粘结剂改变之外,各物质用量及各操作步骤均与实施例9中一样。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其硫的面积载量为1.5-2 mg/cm2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标记编号:硫正极-2。
实施例11:基于一步法在硫正极原位制备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吸附多硫离子的双功能型粘结剂(硫正极-3)。
以下操作都在手套箱中进行:
(1)在小玻璃瓶1中加入:LiBAMB、DODT、PETMP、偶氮二异丁腈(热引发剂,AIBN)及DMF,单体添加量按照摩尔比 LiBAMB:DODT:PETMP=1:(1-x):2x/y,0≤x≤1,y≥3,避光搅拌均匀;
(2)在玛瑙球磨罐中加入S和Super P;
(3)将小玻璃瓶1中的溶液加入到(2)中的玛瑙罐里,补加适量的DMF,密封后拿出手套箱,在150转/分的转速下球磨24小时,取出后使用250um厚度的刮刀,将球磨均匀的浆料涂覆在铝箔上,转移至50℃鼓风烘箱干燥3小时,再转移至50℃真空烘箱干燥12 小时,取出后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组装扣式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
所述的LiBAMB:DODT:PETMP摩尔比1:(1-x):2x/y中0≤x≤1,优选x=0.2-0.6。
所述的LiBAMB:DODT:PETMP摩尔比1:(1-x):2x/y中,y=4。
所述的反应单体总质量与DMF的质量比为:单体总质量:溶剂=1:10。
所述的原位制备的微交联离子传导的双功能型粘结剂标记编号为SIP-9。
所述的硫正极各物质质量比为S:Super P:SIP-9=7:2:1。
所述的DMF的质量为固体物质总质量的10倍。
所述的AIBN添加量为1-5%。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其硫的面积载量为1.5-2 mg/cm2
所述的裁剪为直径为14mm的圆片记为编号:硫正极-3。

Claims (9)

1.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物质和比例制成: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具有交联作用的多巯基化合物单体按照物质的量的比为:1:(1-x):2x/y,0≤x≤1,y≥3;或者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具有交联作用的多烯化合物单体按照物质的量的比为:1:1:z,0≤z≤1;进行烯-巯点击反应制成;x为多巯基化合物单体的物质的量,y为多巯基化合物单体所含的巯基数,z为多烯化合物单体的物质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双键的有机硼酸锂盐单体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1968680010000011
其中,所述R1,R2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导离子功能的双巯基化合物单体如式(II)所示:
Figure FDA0001968680010000012
其中,所述n、m、f、p、q相同或者不同,2≤n≤20,2≤m≤20,1≤f≤10,1≤p≤10,1≤q≤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交联作用的多巯基化合物单体,巯基数≥3,其中列举巯基数为3和4的化合物,如下式(III)和式(IV)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1968680010000021
其中,所述R1、R2、R3、R4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交联作用的多烯基化合物单体,双键数≥3,列举双键数为3或4的化合物,如下式(V)和式(VI)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1968680010000022
Figure FDA0001968680010000031
其中,所述R1,R2,R3,R4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C4的直链饱和烷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x=0.2-0.6,3≤y≤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粘结剂,其特征在于,z=0.2-0.4。
8.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为反应单体与硫正极活性材料混合原位反应生成或者反应完成之后再与硫正极活性材料混合;所述的烯-巯点击反应所使用的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者热引发剂。
9.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在作为锂硫电池粘结剂或电解质中的应用。
CN201910112359.0A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888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2359.0A CN109888289B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2359.0A CN109888289B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289A CN109888289A (zh) 2019-06-14
CN109888289B true CN109888289B (zh) 2021-08-27

Family

ID=66928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2359.0A Active CN109888289B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82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1793B (zh) * 2019-11-21 2022-06-1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粘结剂及含有该粘结剂的硅基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2652773B (zh) * 2020-12-24 2022-08-16 中山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多功能自修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026560A1 (en) * 2022-08-01 2024-02-08 Blue Solutions Canada Inc. Multifunctionalized thiol conductor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50206B1 (ko) * 2002-10-15 2004-09-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황 전지용 바인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용양극
CN106935904B (zh) * 2017-02-28 2019-07-19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功能化硼酸锂盐的锂单离子传导聚合物电解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8289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2221B (zh) 一种聚合物交联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70965B (zh)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08645B (zh) 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与正极及锂硫电池
Mukkabla et al.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based on sulfur covalently bound to a polymeric backbone
CN109888289B (zh) 一种基于兼具锂离子传导与多硫离子吸附的双功能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1300A (zh) 金属镍/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
CN104362296A (zh) 一种新型硫基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03399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功能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5406027A (zh) 一种芳香腈类化合物聚合产物和硫形成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887474A (zh) 一种提高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的方法
CN109616698B (zh) 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1856B (zh) 核壳结构的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08368A (zh) 一种钾离子电池负极用SnS/TiO2/rGO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相匹配的电解液
CN110828891B (zh) 一种含硫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3391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50818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13943016A (zh) 二元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及其应用
CN113422053A (zh) 基于三环喹唑啉及其衍生物的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425199B (zh) 一种导电导锂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或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CN112194182A (zh) 一种含锂化硫化聚丙烯腈的铬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731635A (zh) 一种导电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93709A (zh) 还原氧化石墨烯@聚‑β‑环糊精@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75288B (zh) 一种聚合硫正极材料及用其制成的锂硫二次电池
CN114854018B (zh) 一种聚合硫材料及其在制备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9786829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