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8335A -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8335A
CN109878335A CN201910252804.3A CN201910252804A CN109878335A CN 109878335 A CN109878335 A CN 109878335A CN 201910252804 A CN201910252804 A CN 201910252804A CN 109878335 A CN109878335 A CN 109878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ell system
electrokinetic cell
batter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28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洪革
高强
姜庆
郭思达
张宇
聂帅
马腾飞
王习文
张春林
陈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 Jinghai Na Chuan Automobile Component Co Ltd By Shares
Beijing Haina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 Jinghai Na Chuan Automobile Component Co Ltd By Shar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 Jinghai Na Chuan Automobile Component Co Ltd By Shares filed Critical Bei Jinghai Na Chuan Automobile Component Co Ltd By Shares
Priority to CN2019102528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8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8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判断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如果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将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电池过热时,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Description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依靠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的汽车,一般称为新能源汽车,不但节约能源,有效避免环境污染,而且行车降低成本。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稳定性较差,如动力电池易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甚至造成整车燃烧,危及乘员安全,造成车辆财产损失,而相关技术中的汽车一般在电池温度过高时,发出危险警示,可靠性较低,无法做出及时防护措施,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该方法可以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如果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处于所述充电状态,则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判断所述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如果所述车辆内有所述车乘人员,则开启所述车辆的所有车门如果所述车辆内无所述车乘人员,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包括:检测所述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所述车辆行驶至所述无障碍区域。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的同时,还包括:控制所述车辆的提醒设备发出预警提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将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充电状态时,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内有所述车乘人员时,则开启所述车辆的所有车门,并且在所述车辆内无所述车乘人员时,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所述车辆行驶至所述无障碍区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再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该汽车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
具体地,为了避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起火时造成的车辆燃烧,本发明实施例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尤其是在充电过程中,如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单体电池或者电池包的温度,以根据采集的温度可以及时预警电池热失控、执行主动防护、保护乘员安全和除电池外的其他新能源汽车部件。
在步骤S102中,判断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的设定可以根据电池的承受温度。预设温度的值越大,则意味着电池出现起火后的可操控时间越短,但是预设温度的值越小,则意味着防护准确性越低,因此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对可操控时间和防护准确性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准确预警,并有效执行主动防护,最大程度保护乘员,最大程度挽回因车辆动力电池引发的燃烧造成的损失。
在步骤S103中,如果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则将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车辆驱离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当温度超过一定值,本发明实施例及时对车辆执行主动防护策略和预警。具体地,在接收到温度超过一定值而生成的指令信息时,可以弹出动力电池连接线路、其他控制线路,从而使动力电池系统脱开车体,如预先对动力电池系统作可脱离设置,使得电池温度过高时,将电池脱离出车辆,如从底盘脱落,脱落的同时可以将车辆移动一定距离,即开启应急动力使得车辆移动,如发送移动指令至整车控制器,进而控制车辆通过蓄电池的电量移动,避免电池温度过高燃烧进而引燃整车,降低财产损失。
下面对主动防护策略和预警作进一步描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如果处于充电状态,则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检测车辆状态,若检测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且温度超过一定值,预警还包括充电插口弹出充电枪,而车辆未处于充电状态,那么充电插口无操作。其中,及时弹出充电枪,不但可以避免波及充电设备,而且有利于车辆驶离脱落的电池,有效保证充电设备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判断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如果车辆内有车乘人员,则开启车辆的所有车门;如果车辆内无车乘人员,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其中,首先一旦车内有人,则及时主动开启所有车门,避免人员受困于车内,有效保证人身安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执行信号预警动作,其中,如上述在检测到车内有乘员时,打开所有车门,而检测到车内无乘员时,为了及时提醒用户,可以向车辆绑定的通讯设备如手机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做出相应安全措施,如报警或者拾取灭火器前往灭火,避免事态扩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车辆驱离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包括:检测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确定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车辆行驶至无障碍区域。
举例而言,对于驱动车辆行驶至无障碍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雷达等传感器检测车辆前后障碍物,或者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检测车辆前后障碍物,如检测到车前一定距离内无障碍物,则驱动车辆向车前方向行驶,而检测到车后一定距离内无障碍物,则驱动车辆向车后方向行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从雷达或者摄像头等已有传感器获取传感器信号,也可以单独设立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车辆驱离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的同时,还包括:控制车辆的提醒设备发出预警提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自动开启车辆双闪或者发出警报,如触发车内喇叭,以提醒周边行人,及时远离,避免造成人生安全。
下面结合图2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如检测到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高于设定安全温度即上述的预设温度,则执行主动防护策略,并进行安全预警。
步骤S2:接受温度高于设定安全温度而生成的指令信息,并结合车辆状态执行预警动作。
若检测到车辆处于充电状态,充电插口弹出充电枪;
若检测到车辆未处于充电状态,充电插口无操作;
若检测检测到车内有乘员,打开所有车门;
若检测到车内无乘员,向车辆绑定通讯设备发出预警信息。
步骤S3:接受温度高于设定安全温度而生成的指令信息,弹出电池动力连接线路及其他连接控制线路,并使动力电池系统脱开车体。
步骤S4:根据车辆环境信息驱动车辆移动,即开启应急动力使得车辆移动。
若检测到车前一定距离内无障碍物,驱动车辆向车前方向行驶;
若检测到车后一定距离内无障碍物,驱动车辆向车后方向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至步骤S4可以同时执行,步骤标号只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而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并且一旦车辆内有车乘人员,开启所有车门,尤其是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及时弹出充电枪,停止充电,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和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10包括:获取模块100、第一判断模块200和第一控制模块300。
其中,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第一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第一控制模块300用于在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将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车辆驱离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10可以在电池过热时,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并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10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其中,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充电状态时,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10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其中,第三判断模用于判断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车辆内有车乘人员时,则开启车辆的所有车门,并且在车辆内无车乘人员时,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300包括:检测单元和驱动单元。
其中,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驱动单元用于根据环境信息确定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车辆行驶至无障碍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并且一旦车辆内有车乘人员,开启所有车门,尤其是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及时弹出充电枪,停止充电,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和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该汽车可以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控制车辆脱离动力电池系统,避免电池发生充电失火或碰撞起火进而造成整车燃烧,并且一旦车辆内有车乘人员,开启所有车门,尤其是在车辆处于充电状态时,及时弹出充电枪,停止充电,及时执行主动防护措施和预警,有效保证车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车辆及周边财产损失。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以及
如果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则将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如果处于所述充电状态,则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
如果所述车辆内有所述车乘人员,则开启所述车辆的所有车门;
如果所述车辆内无所述车乘人员,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所述车辆行驶至所述无障碍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的同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车辆的提醒设备发出预警提示。
6.一种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当前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以及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将所述动力电池系统脱离出车体,并控制所述车辆驱离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所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充电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处于所述充电状态时,弹出插入充电插口的充电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内是否有车乘人员;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内有所述车乘人员时,则开启所述车辆的所有车门,并且在所述车辆内无所述车乘人员时,则发送电池预警信号至预设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信息;
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四周的无障碍区域,以驱动所述车辆行驶至所述无障碍区域。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
CN201910252804.3A 2019-03-29 2019-03-29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Pending CN109878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804.3A CN10987833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804.3A CN10987833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8335A true CN109878335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2804.3A Pending CN109878335A (zh) 2019-03-29 2019-03-29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833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544A (zh) * 2019-07-11 2019-10-18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车辆中控系统、用于动力电池的锁止装置、动力电池及车辆
CN111731150A (zh) * 2019-10-16 2020-10-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gv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775877A (zh) * 2019-12-29 2020-10-16 瑞诗昊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中能源装置的抛离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406544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包及新能源汽车
CN112477687A (zh) * 2019-09-11 2021-03-1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
CN112895901A (zh) * 2021-01-29 2021-06-04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防护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31231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热失控保护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5214418A (zh) * 2021-11-08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外抛的安全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1942A (ja) * 1994-12-19 1996-07-02 Yamaha Motor Co Ltd 電池温度上昇保護装置
CN201923094U (zh) * 2010-07-26 2011-08-10 深圳世纪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电池箱快速脱离电动车的装置
CN102310829A (zh) * 2011-09-06 2012-01-11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紧急安全脱离装置
CN103204053A (zh) * 2013-03-16 2013-07-17 张国柱 一种机动车底盘
CN106627218A (zh) * 2016-12-08 2017-05-10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客车电池火灾预警系统
CN106848749A (zh) * 2017-02-06 2017-06-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枪弹出装置、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1942A (ja) * 1994-12-19 1996-07-02 Yamaha Motor Co Ltd 電池温度上昇保護装置
CN201923094U (zh) * 2010-07-26 2011-08-10 深圳世纪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电池箱快速脱离电动车的装置
CN102310829A (zh) * 2011-09-06 2012-01-11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紧急安全脱离装置
CN103204053A (zh) * 2013-03-16 2013-07-17 张国柱 一种机动车底盘
CN106627218A (zh) * 2016-12-08 2017-05-10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电动客车电池火灾预警系统
CN106848749A (zh) * 2017-02-06 2017-06-1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枪弹出装置、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544A (zh) * 2019-07-11 2019-10-18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车辆中控系统、用于动力电池的锁止装置、动力电池及车辆
CN112477687A (zh) * 2019-09-11 2021-03-12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
CN111731150A (zh) * 2019-10-16 2020-10-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gv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775877A (zh) * 2019-12-29 2020-10-16 瑞诗昊昱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中能源装置的抛离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31231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热失控保护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4312316B (zh) * 2020-09-30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热失控保护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2406544A (zh) * 2020-11-20 2021-02-26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包及新能源汽车
CN112895901A (zh) * 2021-01-29 2021-06-04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防护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214418A (zh) * 2021-11-08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外抛的安全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8335A (zh) 电池过热的汽车主动防护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0901394B (zh) 对机动车中的着火临界电池状态作出反应的方法和机动车
JP5651334B2 (ja) 電気エネルギ用エネルギ貯蔵システムを放電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983733B2 (en) Vehicle battery safety system
CN106864269B (zh) 一种动力电池碰撞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416219A (zh) 一种汽车智能破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20136830A (ko) 고전압 배터리팩의 화재진압 장치 및 방법
CN107093306A (zh) 动力电池预警方法
CN109017313A (zh)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
AU2020322552B2 (en) Airbag deployment testing system
CN108327539A (zh) 电动汽车、车辆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4508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系统
CN106215350A (zh) 一种车用灭火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1736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
CN112950884A (zh) 一种汽车火灾预警方法
CN111907405A (zh) 一种新能源ev车辆事故后警示系统及警示方法
KR102573100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슬립 모드에서 고전압 배터리 상태확인장치
CN10634508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系统
CN11016531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分级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898114A (zh) 基于安全座椅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6274680B (zh) 汽车防自燃预警方法
CN113400940B (zh) 一种电池包热失控发生后的预警及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7161492A1 (zh) 一种独立式电梯坠落防护系统及其防护方法
CN210159106U (zh) 一种装甲车动力舱灭火系统
CN210734055U (zh) 电动汽车及用于电动汽车的火灾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