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7691A -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7691A
CN109877691A CN201910112356.7A CN201910112356A CN109877691A CN 109877691 A CN109877691 A CN 109877691A CN 201910112356 A CN201910112356 A CN 201910112356A CN 109877691 A CN109877691 A CN 109877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automatic
control piece
clamp assemblies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23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利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s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23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7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7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76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ripping On Spin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旋转主轴、自动补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及自动输出装置;自动输出装置包括弹出控制组件及设置于机床本体上且与推料组件间断联动设置的自动输出组件,自动输出组件于切削加工组件复位过程中将加工完成后的工件进行向外输出;通过在推料组件向夹持组件进行推料夹持的同时,由推料组件在推料的同步过程中实现工件的自定心后夹持在夹持组件内,同时配合切削控制件控制切削件与工件的距离,进行工件的加工,同时加工完成后配合自动输出装置进行工件自动向外输出,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定位、装夹、加工和输出一体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件在取下过程易卡在夹持座内难以取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的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的抛光方法有很多种,在工业生产中占有市场份额较大、使用的较多的是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这三种方法。
对于机械抛光方法,目前设备投入成本昂贵、操作复杂,难以在薄利的抛光行业广泛推广使用。复杂表面抛光以人工抛光为主,使用机械抛光轮、皮带抛光的方法,靠工人的熟练程度及目视控制抛光质量,稳定性低,同时大部分工人所在的抛光环境十分恶略,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震动对身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小车间或手工作坊仍在使用手工机械抛光轮实现工件抛光,一些大型表面的处理单位已经正在推广成批抛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成批零件与磨料和一些催化济混合后放入滚筒容器等使他们相互摩擦碰撞而达到抛光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工人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成本低、不依赖工人的熟练程度、质量稳定,适合各种形状的零部件但抛光洁度稍差。
中国专利CN201220071366.4公开了一种可磨削加工的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和可与所述机床本体滑动配合的用于对夹持在所述机床本体上的工件进行加工的磨削组件;所述机床本体包括机床导轨、可与机床导轨滑动配合的导轨滑块、固定在机床前端主轴箱的卡盘和可与机床导轨滑动配合的尾座;所述磨削组件包括可与所述导轨滑块沿水平垂直于机床导轨方向滑动配合的基座和用于磨削工件的可与所述基座的沿机床导轨方向滑动配合的磨头总成;该实用新型在机床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有效地增大了对外圆磨削工件的加工范围,在此基础上,不需要重新进行大直径工件磨床,降低了成本;而且,该实用新型易于安装,操作便捷。
上述机构存在许多不足,如在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手动进行夹持座的松开后再将加工完成的工件拿出,在取下工件的过程中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工件易卡在夹持座内难以拿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通过在推料组件向夹持组件进行推料夹持的同时,由推料组件在推料的同步过程中实现工件的自定心后夹持在夹持组件内,同时配合切削控制件控制切削件与工件的距离,进行工件的加工,同时加工完成后配合自动输出装置进行工件自动向外输出,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定位、装夹、加工和输出一体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件在取下过程易卡在夹持座内难以取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包括机床本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的旋转主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一侧的自动补料装置,还包括:
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自动布料装置的下方,该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轴向方向上的夹持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且位于所述夹持组件一侧的推料组件及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一侧的切削加工组件,工作时,所述推料组件将经自动补料装置补料的工件承接后向夹持组件处进行推送,并在与夹持组件接触后实现工件的自定心后由夹持组件夹持住;以及
自动输出装置,所述自动输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弹出控制组件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且与所述推料组件间断联动设置的自动输出组件,所述自动输出组件于切削加工组件复位过程中将加工完成后的工件进行向外输出。
作为改进,所述弹出控制组件包括:
弹出气缸,所述弹出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圆周面上,该弹出气缸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夹持组件的输入端;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弹出气缸的驱动端上,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的滑动端固定连接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自动输出组件包括:
输出拨杆,所述输出拨杆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该输出拨杆一端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间断接触设置;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出拨杆转动端上;
输出驱动齿条,所述输出驱动齿条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加工组件,该输出驱动齿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齿轮间断啮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上开设有进行工件限位的工作口,该工作口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的一端与位于工作口内的工件间断接触设置;
夹紧控制件,所述夹紧控制件设置于所述夹紧件和旋转主轴之间,该夹紧控制件的一端与工件接触设置,且该夹紧控制件进行夹紧块于工作口周向的滑动控制。
作为改进,所述推料组件包括:
驱动座,所述驱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的上表面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驱动座连接设置,该支撑件与工件的中空处接触设置,且该支撑件于工作时位于工件的内部;
定心件,所述定心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周向上,且该定心件的周向与工件的中空内部间断接触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件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且该支撑件的外径d与工件的内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
作为改进,所述切削加工组件包括:
切削件,所述切削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该切削件与所述夹紧件配合设置,该切削件进行所述夹紧件上进行夹紧的工件的切削加工;
切削控制件,所述切削控制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上的切削驱动齿条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座和支撑件之间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切削驱动齿条配合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夹紧控制件与旋转主轴之间连接设置有夹紧弹簧,该夹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
作为改进,所述定心件与切削控制件之间连接设置有定心弹簧,该定心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且K1与K2之间的关系满足,K1>K2。
作为改进,所述自动补料装置包括:
进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内输送有若干工件,工件向自动上料装置处进行输送;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间断作用于所述进料轨道的输出端上,该控制件进行进料轨道内进行传输的工件的间断向自动上料装置处的输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在推料组件向夹持组件进行推料夹持的同时,由推料组件在推料的同步过程中实现工件的自定心后夹持在夹持组件内,同时配合切削控制件控制切削件与工件的距离,进行工件的加工,同时加工完成后配合自动输出装置进行工件自动向外输出,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定位、装夹、加工和输出一体化;
(2)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当工件卡持在夹紧座内进行完成加工后,在自动进料装置复位的过程中同步带动自动输出装置将工件进行向外输出,实现工件的自动输出,避免了工件取下时需要将机床主轴停转的过程,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小因机床启动停转过于频繁出现机床损坏的可能性;
(3)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将支撑座的外径设置成大于工件的内径,在支撑座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支撑座将工件挂在支撑座的外圆周面上,在工件的另一端与夹紧控制件上的滑动控制轴一端接触时,定心弹簧压缩,使得定心件向外扩张,使得支撑座与工件接触面的外径增大,支撑座在定心件的扩张下实现工件的自定心,使得工件与支撑座处于同轴状态,实现在装夹进料的同步进行工件的自定心,方便快捷,同时方便支撑座对工件的进料运输;
(4)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设置夹紧控制件,在支撑座将工件运输至于夹紧控制件一端进行接触时,夹紧控制件收缩过程中同步带动夹紧件运动实现对位于夹紧件内的工件进行夹紧,同步过程中不需其他控制装置,降低了能耗;
(5)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将夹紧弹簧的劲度系数设置成大于定心弹簧的劲度系数,在自动进料装置上的支撑座与滑动控制轴一端进行接触时,定心弹簧先进行收缩,实现定心件对工件的自定心处理,同时在支撑座继续向夹紧控制件处进行移动时,带动夹紧弹簧收缩,夹紧弹簧在收缩过程中驱动带动夹紧件进行工件的夹紧,实现工件定心后的快速夹紧,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同轴度,减少径向圆跳动;
(6)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设置切削控制件,在定心件向夹紧组件进行工件的进料运输的前段,切削控制件控制驱动轴不在定心件连接轴内进行滑动,当切削驱动齿条与紧固件啮合时,紧固件松开对驱动轴的限位,使得驱动轴沿着定心件连接轴进行滑动,使得切削件靠近工件并对工件进行切削处理,同时在复位时再次由切削驱动齿条进行紧固件进行转动,进行紧固件对定心件连接轴的再次固定限位;
(7)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在旋转主轴进行旋转的同步进行进料及工件的夹持,使得旋转主轴不停转,使得机床的使用寿命增长;
(8)本发明较传统的机床,通过将滑动控制轴与工件接触端设置成球形,使得滑动控制轴在与工件转动接触时摩擦阻力减小,减少对工件的损伤。
总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装夹快速、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输出自动化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金属的表面处理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自动输出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自动输出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中弹出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推料组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支撑件和定心件的装配工作状态剖开图一;
图10为本发明中支撑件和定心件的装配工作状态剖开图二;
图11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夹紧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与推料组件的工作状态剖开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夹持组件与推料组件的工作状态剖开示意图二;
图15为图14中A处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和3所示,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包括机床本体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的旋转主轴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一侧的自动补料装置3,还包括:
自动上料装置4,所述自动上料装置4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自动布料装置3的下方,该自动上料装置4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2轴向方向上的夹持组件41、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且位于所述夹持组件41一侧的推料组件42及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42一侧的切削加工组件43,工作时,所述推料组件42将经自动补料装置3补料的工件10承接后向夹持组件41处进行推送,并在与夹持组件41接触后实现工件10的自定心后由夹持组件41夹持住;以及
自动输出装置5,所述自动输出装置5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1上的弹出控制组件51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且与所述推料组件42间断联动设置的自动输出组件52,所述自动输出组件52于切削加工组件43复位过程中将加工完成后的工件10进行向外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至7所示,自动进料装置4上的推料组件42在初始位置位于自动补料装置3输出端一侧的下方,值得一提的是,自动补料装置3包括进料轨道31及设置于进料轨道31输出端上的控制件32,需要加工的工件10进入到进料轨道31内,并在输出端由控制件32进行输出口间断的开合控制,使得工件10间隔向推料组件42处输出,在工件10向下进行输出时,推料组件42在向前进行移动时将工件10吊持在支撑件422的圆周表面上,工件10的内圆周面上端与支撑件422的外圆周面的上端进行相切接触,同时在驱动座421进行支撑件422继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位于支撑件422上的工件10的一端与夹紧控制件412的一端进行接触,使得定心件423进行对工件10的定心处理,同时在继续向前移动过程中实现夹紧件411对工件10夹紧在工作口411内,并使得工件10跟随旋转主轴2进行转动,同时由切削加工组件43在继续向前移动过程中进行工件10表面的切削处理。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图13、14和15所示,在推料组件42向夹紧件411内进行上料时,在将工件10夹紧在夹紧件411内时,自动输出组件52向外实现摆动,在工件10在夹紧件411内加工完成后,推料组件42在回复过程中与工件10脱开接触后,工件10继续卡持在夹紧件411内,此时,弹出控制组件51将加工完成的工件10向夹紧件411轴向方向上弹出,被弹出的工件10的内部中空处与自动输出组件52接触,自动输出组件52将工件10挂持住后,在推料组件42进一步复位过程中驱动自动输出组件52进行向一侧的拨动,将工件10实现向外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6所示,工件10为一端中空设置,工件1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通孔101,工件10中空处的一端形成环向套102,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是对工件10的环向套102的一端进行切削加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弹出控制组件51包括:
弹出气缸511,所述弹出气缸511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1的圆周面上,该弹出气缸511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夹持组件41的输入端;
活塞杆512,所述活塞杆512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弹出气缸511的驱动端上,该活塞杆51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41的滑动端固定连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弹出气缸511的控制方式采用传感器的接收电信号的方式,当传感器接收到工件10加工完成且支撑件422脱开与工件10的接触并驱动输出拨杆521向工件10处进行拨动时,弹出气缸511进行活塞杆512向夹紧件411一端的驱动,将夹紧控制件412向夹紧件411处进行弹出,并在弹出过程中将使得夹紧件411松开对工件10的夹紧,工件10受到夹紧弹簧4121的弹性力后向输出拨杆521处进行弹出,工件10挂持在输出拨杆521上。
进一步地,如图4、5和6所示,所述自动输出组件52包括:
输出拨杆521,所述输出拨杆521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该输出拨杆521一端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10间断接触设置;
输出齿轮522,所述输出齿轮522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出拨杆521转动端上;
输出驱动齿条523,所述输出驱动齿条523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加工组件43,该输出驱动齿条523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齿轮522间断啮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时输出拨杆521一端位于工件10加工处,当支撑件422在向夹紧件411处进行移动时,输出驱动齿条523与输出齿轮522进行啮合,使得输出齿轮522进行转动并带动输出拨杆521进行转动,输出拨杆521一端向远离工件10处进行转动,同时在进行完工件10的加工且在支撑件422复位过程中,工件10受到弹出气缸511弹出后挂持在输出拨杆521的一端上,同时在支撑件422进一步地复位中输出驱动齿条523与输出齿轮522进行再次啮合,输出齿轮522进行反转,带动输出拨杆521一端将刮持的工件10向一侧进行拨动,实现工件10的向外输出。
进一步地,如图4、8和9所示,所述夹持组件41包括:
夹紧件411,所述夹紧件411上开设有进行工件10限位的工作口4111,该工作口4111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夹紧块4112,所述夹紧块4112与的一端与位于工作口4111内的工件10间断接触设置;
夹紧控制件412,所述夹紧控制件412设置于所述夹紧件411和旋转主轴2之间,该夹紧控制件412的一端与工件10接触设置,且该夹紧控制件412进行夹紧块4112于工作口4111周向的滑动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紧件411还包括:
第一连杆4113,所述第一连杆4113的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夹紧块4112的另一端上,且该第一连杆4113的中部开设有腰槽,且腰槽配合设置于所述工作口4111的圆周面上;
第二连杆4114,所述第二连杆4114的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4113的另一端上,该第二连杆4114的另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夹紧控制件412的圆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紧控制件412包括:
夹紧限位轴4122,所述夹紧限位轴4122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2的一端上,该夹紧限位轴4122为内部中空设置;
滑动控制轴4123,所述滑动控制轴4123滑动套设于所述夹紧限位轴4122内。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工件10在推料组件42的进料推动下与滑动控制轴4123的一端球形状进行接触,使得夹紧弹簧4121发生收缩,滑动控制轴4123沿着夹紧限位轴4122进行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带动夹紧件411将工件10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如图4、8和9所示,所述推料组件42包括:
驱动座421,所述驱动座421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的上表面上;
支撑件422,所述支撑件422与所述驱动座421连接设置,该支撑件422与工件10的中空处接触设置,且该支撑件422于工作时位于工件10的内部;
定心件423,所述定心件423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2的周向上,且该定心件423的周向与工件10的中空内部间断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心件423向外扩张后使得原本与支撑件422外圆周面相切的工件10同时进行向上一段距离的移动,而定心件423向外扩张后形成的以三点确定的圆周面的外径与工件10的内径相适配,定心件423的三点均与工件10的内径接触,使得工件10与支撑件422呈同轴心设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支撑件422包括:
定心连接轴4221,所述定心连接轴4221一端连接设置于所述切削控制件432上;
支撑座4222,所述支撑座4222一端与所述工件10一端接触设置,该支撑座4222的另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定心连接轴4221上,所述支撑座4222的中心位置与定心连接轴4222的中心位置上连接设置有定心弹簧4231。
所述定心件423包括:
定心孔4230,所述定心孔4230数量至少为三组且沿所述支撑座4222的圆周面均布开设;
滑动限位板4232,所述滑动限位板4232对应设置于所述定心孔4231的两端上,且该滑动限位板4232朝向所述支撑座4222的圆心方向设置,该滑动限位板4232位于所述支撑座4222的中空区域内且该滑动限位板4232之间形成滑动限位区域4230;
顶块4233,所述顶块423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限位区域内,该顶块4233的一端间断伸出于所述定心孔4230外且与工件10间断接触设置,所述顶块4233与所述定心孔4230对应设置;
定心连杆4234,所述定心连杆4234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顶块4233的另一端上,该定心连杆4234的另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定心连接轴4222的一端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心弹簧4231发生收缩时,通过定心连杆4234的向下移动带动顶块4233沿着滑动限位板4232内形成的滑动限位区域从定心孔4230向外伸出,至少三组的顶块4233与工件10的内圆周面相接触,使得工件10与支撑座4222实现同轴。
进一步地,如图7、13和14所示,所述支撑件422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且该支撑件422的外径d与工件10的内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22的外径要小于工件10的内径,在初始位置时支撑件422的外圆周面与工件10的内圆周面在高度方向上的上端一点处进行相切,支撑件422对工件10在相切位置处进行支撑,工件10相当于挂持在支撑件422上,当工件10由支撑件422挂持着向夹紧件411一侧进行进给时,工件10的一端面先与夹紧控制件412的一端面球形端面进行接触,由于工件10和夹紧件411受到相对的推力,使得夹紧件411与定心弹簧4231发生收缩,同时定心件423进行沿支撑件422向外的扩张,使得定心件423以三点支撑的方式将工件10自定心在支撑件422上。
进一步地,如图7、13和14所示,所述切削加工组件43包括:
切削件431,所述切削件431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2的一侧,该切削件431与所述夹紧件411配合设置,该切削件431进行所述夹紧件411上进行夹紧的工件10的切削加工;
切削控制件432,所述切削控制件432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的切削驱动齿条432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座421和支撑件422之间的紧固件4322,所述紧固件4322与所述切削驱动齿条4321配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削控制件432还包括:
定心件连接轴4323,所述定心件连接轴4323一端与所述定心件423连接设置,该定心件连接轴4323为内部中空设置;
驱动轴4324,所述驱动轴4324滑动套接设置于所述定心件连接轴4323内,且该驱动轴432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座421的一端上,该驱动轴4324的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与所述定心件连接轴4323连接设置。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紧固件4322设置于所述定心件连接轴4323一端的圆周面上,且该紧固件4322与所述定心件连接轴4323内部连通设置,该紧固件432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4324间断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切削驱动齿条4321固定设置于机床本体1上,在驱动座421驱动定心件423向前移动时,切削驱动齿条4321在工件10进入到夹紧座4222内,并在夹紧件411进行工件10的夹紧前与紧固件4322进行啮合,并在工件10由夹紧件411进行夹紧的同时,紧固件4322的一端松开对驱动轴4324的接触,使得定心件连接轴4323沿着驱动轴4324进行移动,使得切削件431与工件10的距离发生变化,切削件431进行对工件10进行切削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当工件10夹紧在工作口4111内后,在切削驱动齿条4321的带动下紧固件4322与驱动轴4324失去接触,在推料组件42继续向前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定心件连接轴4323在驱动轴4324上进行收缩,同时位于驱动座421上的切削件431向夹紧在工作口4111内工件10进行接触并进行切削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0、11和12所示,所述夹紧控制件412与旋转主轴2之间连接设置有夹紧弹簧4121,该夹紧弹簧4121的劲度系数为K1。
进一步地,如图11至14所示,所述定心件423与切削控制件432之间连接设置有定心弹簧4231,该定心弹簧4231的劲度系数为K2,且K2与K1之间的关系满足,K1>K2。
需要说明的是,在夹紧弹簧4121收缩时,滑动控制轴4122沿着夹紧限位轴4122进行滑动,滑动控制轴4123带动第二连杆4114移动并通过第一连杆4113的移动带动夹紧块4112进行向工件10表面的夹紧接触,将工件10夹紧在工作口4111内。
需要说明的是,选用夹紧弹簧4121的劲度系数K1小于定心弹簧430的劲度系数K2,使得滑动控制轴4123一端在与工件10一端进行接触时,定心弹簧4231先进行收缩使得定心件423对工件10进行自定心处理,同时自定心完成后夹紧弹簧4121进行收缩,使得夹紧件411将工件10夹紧在工作口4111内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所述自动补料装置3包括:
进料轨道31,所述进料轨道31内输送有若干工件10,工件10向自动上料装置4处进行输送;
控制件32,所述控制件32间断作用于所述进料轨道31的输出端上,该控制件32进行进料轨道31内进行传输的工件10的间断向自动上料装置4处的输送。
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自动进料装置4上的推料组件42在初始位置位于自动补料装置3输出端一侧的下方,值得一提的是,自动补料装置3包括进料轨道31及设置于进料轨道31输出端上的控制件32,需要加工的工件10进入到进料轨道31内,并在输出端由控制件32进行输出口间断的开合控制,使得工件10间隔向推料组件42处输出,在工件10向下进行输出时,推料组件42在向前进行移动时将工件10吊持在支撑件422的圆周表面上,工件10的内圆周面上端与支撑件422的外圆周面的上端进行相切接触,同时在驱动座421进行支撑件422继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位于支撑件422上的工件10的一端与夹紧控制件412的一端进行接触,使得定心件423进行对工件10的定心处理,同时在继续向前移动过程中实现夹紧件411对工件10夹紧在工作口411内,并使得工件10跟随旋转主轴2进行转动,同时由切削加工组件43在继续向前移动过程中进行工件10表面的切削处理;
同时,在推料组件42向夹紧件411内进行上料时,在将工件10夹紧在夹紧件411内时,自动输出组件52向外实现摆动,在工件10在夹紧件411内加工完成后,推料组件42在回复过程中与工件10脱开接触后,工件10继续卡持在夹紧件411内,此时,弹出控制组件51将加工完成的工件10向夹紧件411轴向方向上弹出,被弹出的工件10的内部中空处与自动输出组件52接触,自动输出组件52将工件10挂持住后,在推料组件42进一步复位过程中驱动自动输出组件52进行向一侧的拨动,将工件10实现向外输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包括机床本体(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的旋转主轴(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一侧的自动补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动上料装置(4),所述自动上料装置(4)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自动布料装置(3)的下方,该自动上料装置(4)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主轴(2)轴向方向上的夹持组件(41)、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且位于所述夹持组件(41)一侧的推料组件(42)及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42)一侧的切削加工组件(43),工作时,所述推料组件(42)将经自动补料装置(3)补料的工件(10)承接后向夹持组件(41)处进行推送,并在与夹持组件(41)接触后实现工件(10)的自定心后由夹持组件(41)夹持住;以及
自动输出装置(5),所述自动输出装置(5)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1)上的弹出控制组件(51)及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且与所述推料组件(42)间断联动设置的自动输出组件(52),所述自动输出组件(52)于切削加工组件(43)复位过程中将加工完成后的工件(10)进行向外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控制组件(51)包括:
弹出气缸(511),所述弹出气缸(511)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1)的圆周面上,该弹出气缸(511)的驱动端朝向所述夹持组件(41)的输入端;
活塞杆(512),所述活塞杆(512)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弹出气缸(511)的驱动端上,该活塞杆(51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41)的滑动端固定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出组件(52)包括:
输出拨杆(521),所述输出拨杆(521)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该输出拨杆(521)一端与加工完成后的工件(10)间断接触设置;
输出齿轮(522),所述输出齿轮(522)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出拨杆(521)转动端上;
输出驱动齿条(523),所述输出驱动齿条(523)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切削加工组件(43),该输出驱动齿条(523)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齿轮(522)间断啮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1)包括:
夹紧件(411),所述夹紧件(411)上开设有进行工件(10)限位的工作口(4111),该工作口(4111)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夹紧块(4112),所述夹紧块(4112)与的一端与位于工作口(4111)内的工件(10)间断接触设置;
夹紧控制件(412),所述夹紧控制件(412)设置于所述夹紧件(411)和旋转主轴(2)之间,该夹紧控制件(412)的一端与工件(10)接触设置,且该夹紧控制件(412)进行夹紧块(4112)于工作口(4111)周向的滑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42)包括:
驱动座(421),所述驱动座(421)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的上表面上;
支撑件(422),所述支撑件(422)与所述驱动座(421)连接设置,该支撑件(422)与工件(10)的中空处接触设置,且该支撑件(422)于工作时位于工件(10)的内部;
定心件(423),所述定心件(423)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2)的周向上,且该定心件(423)的周向与工件(10)的中空内部间断接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2)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且该支撑件(422)的外径d与工件(10)的内径D之间的关系满足,D>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加工组件(43)包括:
切削件(431),所述切削件(431)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22)的一侧,该切削件(431)与所述夹紧件(411)配合设置,该切削件(431)进行所述夹紧件(411)上进行夹紧的工件(10)的切削加工;
切削控制件(432),所述切削控制件(432)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床本体(1)上的切削驱动齿条(432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座(421)和支撑件(422)之间的紧固件(4322),所述紧固件(4322)与所述切削驱动齿条(4321)配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控制件(412)与旋转主轴(2)之间连接设置有夹紧弹簧(4121),该夹紧弹簧(4121)的劲度系数为K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件(423)与切削控制件(432)之间连接设置有定心弹簧(4231),该定心弹簧(4231)的劲度系数为K2,且K2与K1之间的关系满足,K1>K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补料装置(3)包括:
进料轨道(31),所述进料轨道(31)内输送有若干工件(10),工件(10)向自动上料装置(4)处进行输送;
控制件(32),所述控制件(32)间断作用于所述进料轨道(31)的输出端上,该控制件(32)进行进料轨道(31)内进行传输的工件(10)的间断向自动上料装置(4)处的输送。
CN201910112356.7A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Withdrawn CN109877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2356.7A CN109877691A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2356.7A CN109877691A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7691A true CN109877691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2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2356.7A Withdrawn CN109877691A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769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3110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
CN112139980A (zh) * 2020-09-15 2020-12-29 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沟道超精研机
CN112605405A (zh) * 2020-12-08 2021-04-06 侯忠康 一种零件自动抛光设备
CN114407142A (zh) * 2021-12-30 2022-04-29 徐州丰展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木工车床用上料、下料装置
CN115179163A (zh) * 2021-11-25 2022-10-14 浙江傅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磨削抛光一体式机床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3110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内圈沟道超精研机
CN112139980A (zh) * 2020-09-15 2020-12-29 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沟道超精研机
CN112139980B (zh) * 2020-09-15 2022-06-21 慈溪市豪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沟道超精研机
CN112605405A (zh) * 2020-12-08 2021-04-06 侯忠康 一种零件自动抛光设备
CN112605405B (zh) * 2020-12-08 2022-03-29 浙江苍南县金乡徽章厂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自动抛光设备
CN115179163A (zh) * 2021-11-25 2022-10-14 浙江傅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磨削抛光一体式机床
CN115179163B (zh) * 2021-11-25 2023-09-15 浙江傅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磨削抛光一体式机床
CN114407142A (zh) * 2021-12-30 2022-04-29 徐州丰展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木工车床用上料、下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7691A (zh)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CN109794621A (zh) 一种自定位装夹车床
US7708623B2 (en) Cylindrical grinding method for producing hard metal tools and cylindrical grinding machine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tarting bodie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hard metal tools
CN100343017C (zh) 用于对曲轴中心轴部位进行磨削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91003B (zh) 一种圆形工件双面外圆倒角设备
CN209664308U (zh) 一种自定位装夹车床
CN108808996A (zh) 一种转子自动生产线
CN205290641U (zh) 内孔抛光装置
CN102476189A (zh) 一种大规格轴承套圈精密加工用倒立式数控车床
CN2933704Y (zh) 圆柱轴承外圈一次装卡多个挡边磨削设备
CN108356663A (zh) 一种含台阶方轴的细长杆多磨头集成的无心外圆砂带磨床
CN209665067U (zh) 一种工件自动输出机床
CN106041656A (zh) 一种高效平面打磨机床自动控制系统
CN202028933U (zh) 加工轴类零件用双针自动拨盘
CN108331843B (zh) 一种具有轴承外圈加工的轴承圈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20757804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外圆磨床
CN109732284A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轴的加工工艺
CN111958430B (zh) 一种钢管切口打磨机
CN114043328A (zh) 一种防变形链条销轴线材自动高效生产设备
CN210817741U (zh) 一种圆形工件双面外圆倒角设备
CN209256530U (zh) 一种圆柱零件端面打磨装置
CN209477901U (zh) 一种石墨球打磨机
CN112792724A (zh) 一种轴类零件内孔高精度加工装置
CN110977668A (zh) 一种数控全自动一次成型凸轮轴毛坯打磨机床
CN113601233B (zh) 一种具有下料自整理机构的全自动管料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