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7643B -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7643B
CN109877643B CN201910277702.7A CN201910277702A CN109877643B CN 109877643 B CN109877643 B CN 109877643B CN 201910277702 A CN201910277702 A CN 201910277702A CN 109877643 B CN109877643 B CN 109877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tomization
atomizing
mist
oil m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77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7643A (zh
Inventor
陈龙龙
倪雪辉
黄起建
何正林
强克迪
孙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2777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7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7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7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7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7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油液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外壳,雾化装置外壳上设有出雾孔;雾化装置外壳内形成蓄液室和至少两个雾化室,蓄液室、多个雾化室和出雾孔依次连通;雾化装置外壳内设有位于相邻两个雾化室之间的第一挡壁,每道第一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每个第一连通孔处均设有格栅件。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和油雾管道,油雾给液装置包括喷嘴组件、给液装置外壳和内管壁,内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内管壁将给液装置外壳内的容纳空间分隔为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油液在油液雾化装置中经多级雾化后喷出的油雾具有更高的雾化程度,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Description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加工给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需要在刀具和工件的切削处喷淋冷却液,以达到冷却以及润滑效果。现有一种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油液雾化装置、油雾导管和喷嘴,油液雾化装置中,在油液入口与油雾出口之间的雾化室内设有过滤网,在压缩空气作用下,油液通过过滤网后成为油雾而从油雾出口排出到油雾导管,最后从喷嘴处喷出。
现有的该种油雾给液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雾化室内设置简单的过滤网虽能实现雾化,但雾化后油雾颗粒在转移过程中再次混合,雾化效果差,润滑油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耗油量小的油液雾化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耗油量小的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本发明第一目的提供的油液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外壳,雾化装置外壳上设有出雾孔;雾化装置外壳内形成蓄液室和至少两个雾化室,蓄液室、多个雾化室和出雾孔依次连通;雾化装置外壳内设置有位于相邻两个雾化室之间的第一挡壁,每道第一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相邻的两个雾化室之间仅以第一连通孔连通;油液雾化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格栅件,每个第一连通孔处均设有格栅件。
由上述方案可见,压缩空气驱动下,油液从前一级雾化室经过格栅件后仅能从第一连通孔进入后一级雾化室,第一连通孔孔径较小,油雾将从第一连通孔挤压喷出,保证从第一连通孔进入到后一级雾化室的油雾均具有更好的雾化程度;油液经过多级雾化后,使最后从出雾孔喷出的油雾具有更高的雾化程度,使用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装置外壳内设有位于蓄液室与雾化室之间的第二挡壁,第二挡壁上开设有连通于蓄液室与雾化室之间的连通口;连通口处设有格栅件。
由上可见,油液从蓄液室进入第一级雾化室过程中经过首次过滤,减少灰尘杂质进入雾化室,提高油雾质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挡壁具有第一内凹弧面,第一连通孔的开口位于第一内凹弧面上;相邻的两个雾化室之间,第一内凹弧面朝向位于前一级的雾化室。
由上可见,第一内凹弧面起引导作用,压缩气体推动油液移动并到达第一内凹弧面后,油液将被引导并聚拢至第一连通孔处。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挡壁为圆弧壁体。
由上可见,此设置使第一挡壁的厚度更均匀,提高力学强度,且降低油液雾化装置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雾化装置外壳具有第二内凹弧面,第二内凹弧面朝向位于最后一级的雾化室,出雾孔的内侧开口位于第二内凹弧面上。
由上可见,第二内凹弧面起引导作用,压缩气体推动油液移动并到达第二内凹弧面后,油液将被引导并聚拢至出雾孔处。
进一步的方案是,位于后一级的雾化室的容积大于位于前一级的雾化室的容积。
由上可见,油液在多级雾化室之间传递过程中,随雾化室的容积逐渐增大,油液在雾化室内的分子密度越来越小,实现从液态到雾液混合,最后到雾态的逐步转化,采用多级逐渐雾化以提高雾化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道第一挡壁上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孔与出雾孔同轴设置。
由上可见,此设置可保证油雾输送的流畅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油液雾化装置还包括静电过滤器,静电过滤器包括格栅件。
由上可见,油液在通过格栅件时还可将灰尘杂质过滤,保证油雾质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道第一挡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通孔;多个第一连通孔在第一挡壁上呈列布置或呈阵列布置。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出雾孔为两个以上,多个出雾孔呈列布置或呈阵列布置。
由上可见,设置多个第一连通孔和多个出雾孔以满足更多的供液需求。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雾化室之间沿第一方向连通,蓄液室与雾化室之间沿第二方向连通,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由上可见,此设置有效减小油液雾化装置的占用体积。
本发明第二目的提供的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和油雾管道,油雾管道连接于油液雾化装置与油雾给液装置之间;油液雾化装置采用上述的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包括喷嘴组件、给液装置外壳和内管壁;给液装置外壳上设置有油雾入口和气体入口,给液装置外壳内具有容纳空间;内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内管壁沿第三方向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内管壁将容纳空间分隔为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油雾通道位于内管壁内周,气体通道位于内管壁的外周;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均沿第三方向延伸,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之间仅通过第二连通孔连通;喷嘴组件安装于给液装置外壳上,喷嘴组件连通至油雾通道;油雾管道连接于出雾孔与油雾入口之间,油雾通道与油雾入口连通,气体通道与气体入口连通。
由上述方案可见,采用上述的油液雾化装置以保证油雾的雾化效果;油雾给液装置的气体入口接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和油雾之间相互单独泵送至油雾给液装置中,在到达喷嘴组件前再进行混合,此设置降低了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油液阻力,且使用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进一步的方案是,油雾给液装置还包括外管壁,外管壁安装于给液装置外壳内且位于内管壁外周,外管壁与内管壁之间形成气体通道。
由上可见,此设置便于对油雾给液装置进行安装,且更能保证气体通道以及油雾通道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喷嘴组件对外管壁的轴向端部密封遮挡。
由上可见,将喷嘴组件安装至给液装置外壳的同时实现喷嘴组件对外管壁的密封遮挡,简化油雾给液装置的安装步骤。
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二连通孔沿内管壁的周向设置在内管壁上。
由上可见,此设置使压缩气体与油雾之间混合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视角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实施例中油雾给液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油液雾化装置1用于对输入的油液进行雾化,油液雾化装置1包括外架体10和雾化装置外壳11,外架体10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和四根支柱103,四根支柱103均连接在底板101与顶板102之间,且四根支柱103布置在底板101的四角,雾化装置外壳11固定在底板101与顶板102之间。油液雾化装置1还包括设安装在雾化装置外壳11外的液位显示器104、固定在顶板102上侧且连通至雾化装置外壳11内的安全阀105和气阀106。
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一视角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二视角的剖视示意图。油液雾化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雾化装置外壳11内的第一挡壁112、第一挡壁113、第二挡壁111和三个静电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三个静电过滤器分别具有格栅件141、格栅件142以及格栅件143。
雾化装置外壳11呈圆柱状,雾化装置外壳11中部具有圆柱空间100,圆柱空间100的轴向为图3示z轴方向。在z轴方向上,第二挡壁111水平设置并位于圆柱空间100的中部,第二挡壁111与雾化装置外壳11之间形成一个连通口131;圆柱空间100在第二挡壁111下方形成蓄液室120;圆柱空间100在第二挡壁111上方形成雾化空间,第一挡壁112和第一挡壁113沿x轴方向排列设置在雾化空间中,第一挡壁112和第一挡壁113将雾化空间分隔为沿x轴方向排列的雾化室121、雾化室122和雾化室123。
第一挡壁112上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成列布置的三个第一连通孔132,第一挡壁113上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成列布置的三个第一连通孔133,雾化装置外壳11的外壳壁体110上开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成列布置的三个出雾孔134。蓄液室120、连通口131、雾化室121、第一连通孔132、雾化室122、第一连通孔133、雾化室123和出雾孔134依次连通,且蓄液室120与雾化室121之间仅通过连通口131连通,雾化室121与雾化室122之间仅通过第一连通孔132连通,雾化室122与雾化室123之间仅通过第一连通孔133连通。优选地,第一连通孔132、第一连通孔133和出雾孔134同轴设置。
由于油液雾化装置1的油液供入端连通至蓄液室120处,且在高压空气作用下,油液将依次经过蓄液室120、雾化室121、雾化室122和雾化室123,最后成为油雾从出雾孔134中喷出。因此,在油液的传输和雾化过程中,油液依次在雾化室121、雾化室122和雾化室123中进行雾化,故更接近蓄液室120的雾化室121为位于雾化室122前一级的雾化室,雾化室122为位于雾化室123前一级的雾化室,雾化室123为最后一级的雾化室。雾化室123的容积大于雾化室122的容积,雾化室122的容积大于雾化室121的容积。
再结合图4,图4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三视角的剖视示意图。第一挡壁112和第一挡壁113为圆弧壁体,第一挡壁113具有第一内凹弧面113a,三个第一连通孔132的开口均位于第一内凹弧面112a上,第一挡壁112具有第一内凹弧面112a,三个第一连通孔133的开口均位于第一内凹弧面113a上,第一内凹弧面112a朝向雾化室121,第一内凹弧面113a朝向雾化室122。
格栅件141安装在第二挡壁111的下侧,且格栅件141对连通口131的一部分进行遮挡;格栅件142紧贴第一内凹弧面112a安装,格栅件142对第一连通孔132遮挡,格栅件143紧贴第一内凹弧面113a安装,格栅件143对第一连通孔133遮挡。外壳壁体110具有第二内凹弧面110a,第二内凹弧面110a朝向雾化室123,出雾孔134的内侧开口位于第二内凹弧面110a上。其中,格栅件141、格栅件142以及格栅件143的目数均为200目至400目之间,优选地,格栅件141、格栅件142以及格栅件143的目数均为400目。
油液雾化装置1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流量控制器。电磁阀和流量控制器接收到关于启动命令的信号后,通过压力感应调节器和油液控制阀进行油液和压缩空气的输出,将蓄液室120内的油液输送至第一级的雾化室121,压力传感器和静电粒子过滤器会根据设定的指标,将一级雾化后的油液通过格栅件141输送至第二级的雾化室122,依次进行后到达最后一级的雾化室123。压缩空气驱动下,油液从前一级雾化室经过格栅件后仅能从第一连通孔进入后一级雾化室,第一连通孔孔径较小,油雾将从第一连通孔挤压喷出,保证从第一连通孔进入到后一级雾化室的油雾均具有更好的雾化程度;油液经过多级雾化后,使最后从出雾孔喷出的油雾具有更高的雾化程度,使用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5,图5为本发明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实施例中油雾给液装置的剖视示意图。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1、油雾给液装置2和油雾管道(图中未示出),油雾管道连接于油液雾化装置1与油雾给液装置2之间。油雾给液装置2包括喷嘴组件22、给液装置外壳21、外管壁23和内管壁24。给液装置外壳21上设置有油雾入口291和气体入口292,给液装置外壳21内具有容纳空间210。
外管壁23为壁厚4毫米至10毫米的聚氨酯材料管,内管壁24为壁厚2mm的PA66尼龙管。内管壁24和外管壁23均设置在容纳空间210中,内管壁24和外管壁23均沿第三方向(图5示x轴正向)设置,外管壁23位于内管壁24外周,外管壁23与内管壁24之间形成气体通道230,内管壁24的内周形成油雾通道240。油雾通道240和气体通道230均沿第三方向延伸。
在第三方向上,内管壁24的中部设有多个第二连通孔241,多个第二连通孔241沿所述内管壁24的周向均匀布置;油雾通道240和气体通道230之间仅通过第二连通孔241连通。喷嘴组件22安装于给液装置外壳21上,喷嘴组件22从油雾通道240的轴向端部连通至油雾通道240,且喷嘴组件22对外管壁23的轴向端部密封遮挡。
油雾管道连接于出雾孔134与油雾入口291之间,油雾通道240与油雾入口291连通,气体通道230与气体入口292连通。
采用上述的油液雾化装置1以保证油雾的雾化效果;油雾给液装置2的气体入口292用于接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和油雾相互单独地泵送至油雾给液装置2中,在到达喷嘴组件22前再进行混合,此设置降低了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油液阻力,且使用更少的润滑油即可满足喷淋需求,有效降低油耗。
油液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油液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壁31和第一挡壁32均沿直线延伸,第一挡壁31和第二挡壁32的表面均为平面,格栅件33紧贴第一挡壁31的表面设置,格栅件34紧贴第二挡壁32的表面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壁还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如在图6所示的视角上,第一挡壁折弯状延伸。又如,第一挡壁朝向前一级的雾化室的表面为内凹弧面,而朝向后一级雾化室的表面则为平面。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油液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外壳,所述雾化装置外壳上设有出雾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装置外壳内形成蓄液室和至少两个雾化室,所述蓄液室、多个所述雾化室和所述出雾孔依次连通;
所述雾化装置外壳内设置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雾化室之间的第一挡壁,每道所述第一挡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雾化室之间仅以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每道所述第一挡壁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出雾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挡壁具有第一内凹弧面,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凹弧面上;
相邻的两个所述雾化室之间,所述第一内凹弧面朝向位于前一级的所述雾化室;
所述油液雾化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格栅件,所述格栅件紧贴所述第一内凹弧面安装,每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处均设有所述格栅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装置外壳内设有位于所述蓄液室与所述雾化室之间的第二挡壁,所述第二挡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蓄液室与所述雾化室之间的连通口;
所述连通口处设有所述格栅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壁为圆弧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装置外壳具有第二内凹弧面,所述第二内凹弧面朝向位于最后一级的所述雾化室,所述出雾孔的内侧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内凹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后一级的所述雾化室的容积大于前一级的所述雾化室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液雾化装置还包括静电过滤器,所述静电过滤器包括所述格栅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道所述第一挡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
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在所述第一挡壁上呈列布置或呈阵列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雾孔为两个以上,多个所述出雾孔呈列布置或呈阵列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雾化室之间沿第一方向连通,所述蓄液室与所述雾化室之间沿第二方向连通,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0.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包括油液雾化装置、油雾给液装置和油雾管道,所述油雾管道连接于所述油液雾化装置与所述油雾给液装置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液雾化装置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油液雾化装置;
所述油雾给液装置包括喷嘴组件、给液装置外壳和内管壁;
所述给液装置外壳上设有油雾入口和气体入口,所述给液装置外壳内具有容纳空间;
所述内管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内管壁沿第三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内管壁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油雾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油雾通道位于所述内管壁内周,所述气体通道位于所述内管壁的外周;
所述油雾通道和所述气体通道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油雾通道和所述气体通道之间仅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
所述喷嘴组件安装于所述给液装置外壳上,所述喷嘴组件连通至所述油雾通道;
所述油雾管道连接于所述出雾孔与所述油雾入口之间,所述油雾通道与所述油雾入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雾给液装置还包括外管壁,所述外管壁安装于所述给液装置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内管壁外周,所述外管壁与所述内管壁之间形成所述气体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组件对所述外管壁的轴向端部密封遮挡。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油液雾化给液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孔沿所述内管壁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内管壁上。
CN201910277702.7A 2019-04-08 2019-04-08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Active CN109877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702.7A CN109877643B (zh) 2019-04-08 2019-04-08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702.7A CN109877643B (zh) 2019-04-08 2019-04-08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7643A CN109877643A (zh) 2019-06-14
CN109877643B true CN109877643B (zh) 2020-09-29

Family

ID=6693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702.7A Active CN109877643B (zh) 2019-04-08 2019-04-08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76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4689B2 (ja) * 2005-11-30 2012-1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ノズル
CN201702059U (zh) * 2010-05-25 2011-01-12 江阴华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喷油装置
CN103666522B (zh) * 2013-11-07 2016-05-1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催化裂化装置进料喷嘴
CN203622072U (zh) * 2013-12-12 2014-06-04 北京海普瑞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油雾产生装置
CN104566363B (zh) * 2014-12-01 2017-07-14 长沙恒威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理复合雾化燃油喷嘴结构
CN204402701U (zh) * 2014-12-30 2015-06-17 王军超 一种内燃机供油系统用油气增压雾化混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7643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8792B (zh) 制造过滤器的方法、过滤器、以及包括该过滤器的喷射器
US5252007A (en)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olids transport in a pneumatic conveying lin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0515580C (zh) 模块化自动喷枪集管
CN109877643B (zh) 油液雾化装置和油液雾化给液系统
CN112974850A (zh) 3d打印机烟尘吸排系统
US5393327A (en) Cartridge filter and method
CN112246463B (zh) 一种多流体雾化装置
CN201326545Y (zh) 螺杆压缩机喷液装置
CN1711140A (zh) 喷嘴装置
CN218600052U (zh) 分液器及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
CN205495285U (zh) 一种变压吸附器
CN209426372U (zh) 一种液态金属供墨系统的供给通道
CN111558309B (zh) 一种多流道射流器及药剂添加系统
CN210045433U (zh) 自动抑尘喷淋装置
CN217735860U (zh) 一种多喷嘴多通道喷射泵
CN111828821A (zh) 气/油雾发生器
RU2473853C1 (ru)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ая сушилка
CN220573764U (zh) 能抑制气雾扩散的雾化喷头
CN216367149U (zh) 一种烛式过滤器
CN110282360A (zh) 上料装置
CN111828820A (zh) 气/油雾发生器
CN204841312U (zh) 一种新型有机溶剂净化器
CN112044139B (zh) 一种分离切削液中残油的滤清器及其过滤方法
CN217431945U (zh) 一种高流速流体过滤装置
CN218120280U (zh) 气液分离装置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