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8174A -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8174A
CN109868174A CN201810608613.1A CN201810608613A CN109868174A CN 109868174 A CN109868174 A CN 109868174A CN 201810608613 A CN201810608613 A CN 201810608613A CN 109868174 A CN109868174 A CN 109868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asr
unit
fuel base
impac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86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皇霖
罗琬琇
陈俊宇
陈俊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8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ASR至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本体内;透过设置于本体的冲击单元,往复运动冲击并摩擦ASR,以产生第一热量于ASR;利用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产生另一摩擦于冲击单元与本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的ASR,以产生第二热量于ASR;藉由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将ASR冲击并推送挤入到模具单元,模具单元相对于本体具有瞬间减少的截面积,以产生第三热量于ASR,透过第一热量、第二热量以及第三热量的至少其中之一者,达到一熔融温度,以熔融ASR;以及使ASR通过模具单元挤出熔融的ASR。

Description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简称ASR)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尤其是在利用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产生废弃物衍生燃料时使用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的使用逐渐增加,而报废的机动车辆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环境生态产生庞大的负担以及污染。这些废机动车辆经拆解、粉碎回收有价物后,仍有近30%含有例如,泡绵、塑胶(PE、PVC、PP)、橡胶(橡皮、氯丁橡胶、丙烯腈)、合成树脂(PU、PA、环氧树脂、苯乙烯化合物),纤维(纺织物、废纸、木材)、金属、玻璃、尘土、油漆以及其他杂质等的难回收残余物,通称为“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
现今主要处理ASR的方式为填埋,然而,将废弃物最小化并减少掩埋的废弃物已成为目前的环保趋势。已知能够回收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筛选出可燃物后制成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Densified Refuse Derived Fuel,RDF-5),实现将废弃物转变成再生能源。
废弃物衍生燃料(RDF)技术为废弃物经不同处理程序制成燃料的技术。其中的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RDF-5)则是将废弃物经破碎、选别、干燥、混合添加剂及成型等处理过程,以可燃废弃物成分制成固态锭状(如球状、柱状等)燃料。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RDF-5)的主要特性为大小、热值均匀(约为煤的2/3),在常温下可储存6~12个月而不会腐败,不但有助于运输与保存,更有益于锅炉内燃烧状况的控管,进而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降低废气排放、减少戴奥辛污染。RDF-5可直接应用于机械床式的锅炉、流体化床锅炉及发电锅炉等,取代燃煤做为主要燃料或与燃煤混烧,也可以搭配其他原料进行混烧(co-firing),以调节锅炉内的燃烧状况。
将废弃物成分制成固态锭状燃料RDF-5时,其步骤包括:筛选出具有一预定尺寸/成分的原料;通过一输送机将筛选后的原料送入加热单元逐渐加热熔融原料,加热时间约为1至2小时,使原料成为熔融状态;以及旋转螺杆搅拌原料并将原料挤出成型单元。即,现有技术的制造固态废弃物衍生燃料的方法或装置,需要独立于一挤出单元/步骤的一加热单元/步骤。
在其他产业中的各种软化原料的挤出装置也都要求具有一加热单元/步骤。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1)将原料挤出前,需要一加热单元/步骤,使原料成为软化的熔融状态;(2)加热单元/步骤需要预热、加热的时间(加热到原料的熔融温度的时间约至少1至2小时);(3)原料必须分批进入制程,待第一批原料加热成为熔融状态后,进入下一步骤时,第二批原料才能进入制程被加热,也就是说,现有的挤出方法以及装置无法连续加料,无法连续性地进行经济型的大量生产;以及(4)因为挤出装置的加热以及挤出造粒为两个分开的步骤,进行挤出时,原料已经降温,进一步可能固化,容易堵塞挤出开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挤出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本发明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适用于一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至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之一本体内,以作为一燃料基材;透过设置于本体的一冲击单元,往复运动冲击并产生一摩擦于燃料基材,以产生一第一热量于燃料基材;利用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产生另一摩擦于冲击式软化挤出装置的一间隙中的燃料基材,以产生一第二热量于燃料基材,其中间隙位于冲击单元与本体的一内壁之间;藉由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将燃料基材冲击并推送挤入到一模具单元,模具单元相对于本体具有瞬间减少的一截面积,以产生一第三热量于燃料基材,透过第一热量、第二热量以及第三热量的至少其中之一者,达到一熔融温度,以熔融燃料基材;以及使燃料基材通过该模具单元挤出熔融的燃料基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与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同时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入除氯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瞬间减少的截面积为减少50%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冲击单元以200kg/cm2以上,1650kg/cm2以下的压力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冲击单元一秒内进行两次以上的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由一飞轮带动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使燃料基材的温度达到150℃以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方向垂直于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模具单元的开口数量,决定从模具单元挤出的熔融的燃料基材的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与现有的挤出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冲击单元冲击燃料基材摩擦生热,使燃料基材达到高温被连续熔融挤出,而不需要额外的加热单元提供热源对燃料基材加热,也不需要耗费预热、加热的时间;本发明的结构能对燃料基材产生多段式的热量,可以连续性地加料挤出,而不需批次生产;以及利用冲击截面积减小的模具单元的方式于模具单元产生大量热能,燃料基材在输出时不容易固化堵塞。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能有效率地挤出燃料基材,并且节省挤出时所需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的方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d)为图2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冲击单元运作示意图;以及
图4(a)为图2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之单孔的模具单元的前视图,图4(b)为另一实施例的多孔的模具单元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是利用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发明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适用于一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例如,可以为图2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以下方法中提到的装置结构可以参考图2。
如图1所示,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包括进料输入S10、冲击摩擦熔融S20以及挤出S30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废机动车辆废弃物可先经过未图示的切割、筛选等预处理,成为具有一预定尺寸或成分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
进料输入S10: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至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本体10。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本体10上可以开口有进料输入口144,使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经由进料输入口144输入至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本体10内,以作为燃料基材(后称燃料基材ASR)。
冲击摩擦熔融S20:在本体10内以一往复运动冲击并摩擦燃料基材ASR,以产生热量于燃料基材ASR,该热量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本体10内设置有冲击单元20,冲击单元20在本体10内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冲击摩擦熔融S20可包括步骤S22~S26等三个子步骤。首先进行步骤S22,透过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冲击并摩擦输入本体10内的燃料基材ASR,可以产生第一热量于燃料基材ASR,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接着进行步骤S24,利用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对在本体10的内壁与冲击单元20之间的间隙G中进出的燃料基材ASR产生摩擦,可以产生第二热量于燃料基材ASR,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然后进行步骤S26:使燃料基材ASR被冲击并推送挤入到模具单元30相对于本体10瞬间减少的一截面积,可以产生第三热量于燃料基材ASR。模具单元30的内径相对于本体10的内径大幅减少。也就是说,在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将燃料基材ASR推送挤入到模具单元30时,燃料基材ASR从截面积较大的本体10被冲击并推送挤入到截面积较小的模具单元30,这种瞬间截面积的减少可以产生第三热量于燃料基材ASR,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如此一来,藉由第一热量、第二热量以及第三热量的至少其中之一者,可以达到熔融温度,能够熔融该燃料基材ASR。
另外,因为冲击单元20是在本体10内进行往复运动,步骤S22、S24、S26可以同时进行。
在冲击摩擦熔融步骤S20后,进行挤出S30: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从模具单元30挤出。模具单元30设置于本体10相对于冲击单元20的一侧。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在冲击摩擦输入的燃料基材ASR同时,将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推送到模具单元30,使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经由模具单元30被挤出至外部。
利用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挤出至外部的燃料基材ASR’可以进一步固化成型,将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制成预定尺寸或形状的衍生燃料。
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是利用快速的往复运动在本体10内产生高压,冲击、摩擦燃料基材ASR使燃料基材ASR产生高温,使其达到熔融温度成为熔融状态的燃料基材ASR’。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可以在200kg/cm2以上,1650kg/cm2以下的压力条件下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使用的压力条件为350kg/cm2,但不以此为限。
燃料基材ASR可以以一预定频率被冲击。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单元20在一秒内进行3次的往复运动。但冲击单元20也可以在一秒内进行两次以上的往复运动冲击燃料基材ASR,皆不以此为限。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的熔融温度约在150~26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单元20以350kg/cm2的冲击压力每秒冲击3次,可以使燃料基材ASR达到至少150℃以上。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藉由冲击单元20快速的往复运动,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的温度达到熔融状态。
另外,在图1的实施例中,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的进料输入S10可以与冲击摩擦熔融S20同时进行。可以一边进料,一边输入作为燃料基材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因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在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的各行程阶段皆能连续地产生热能于燃料基材ASR,不论燃料基材落于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本体10内,或在冲击单元20通过进料输入口144时落于冲击单元20上,都能被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摩擦产生热能。
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还能进一歩提供热能于模具单元30中的燃料基材ASR,能确保模具单元30的燃料基材ASR熔融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不固化堵塞模具单元30。
因此,本发明在挤出燃料基材ASR(ASR’)的同时产生大量热能,不需要额外的加热步骤。
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也可以包括除氯步骤:例如,在冲击摩擦熔融S20或进料输入S10时加入除氯剂,以减少在高温的熔融燃烧过程中产生戴奥辛。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能够直接以冲击摩擦产生的高温熔融燃料基材ASR,产生足以熔融燃料基材ASR的高温,而可以不必在制程中加入帮助燃料基材ASR加热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可以概括出一种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适用于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可以将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连续软化挤出,进一步成为废弃物衍生燃料。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包括:本体10、冲击单元20、模具单元30、以及间隙G。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可以如图2所示,连接一输料机200以及一飞轮300。
本体10用于容置输入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以作为燃料基材(后称燃料基材ASR)。本体10内设置有冲击单元20,在本体10内进行往复运动以冲击容置于本体10内的燃料基材ASR。输料机200的进料输入口144可以开口于本体10相对于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垂直的方向,用以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至本体10内。虽然可以透过如图2所示的输料机200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但输料机200的构成并不限定为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可先经过切割、筛选等预处理。
间隙G位于冲击单元20与本体10的内壁之间,间隙G可以暂时容置燃料基材ASR,即容许燃料基材ASR进出间隙G。模具单元30,设置于本体10相对于冲击单元20的一侧,燃料基材ASR通过模具单元30被挤出到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的外部。
图2为冲击单元20位于本体10的初始位置(下死点,如图2中示意的虚线B)的状态。冲击单元20可以例如与图2的飞轮300连接,由飞轮300带动冲击单元20运转,利用飞轮转动惯量增加冲击单元20往复运动时的瞬间冲击力量,但是,带动冲击单元20的方式不限定为图2的飞轮300,只要其可以使冲击单元20产生足够的冲击压力以及频率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另外,如图2所示,模具单元30可以具有开口30a,开口30a连通本体10。开口30a的内径大幅小于本体10的内径,也就是说,相对于本体10的截面积,模具单元30具有瞬间减少的截面积。
开口30a的截面积可以为本体10的截面积的50%以下。在一实施例中,开口30a的截面积为本体10的截面积的25%~35%。
图3(a)~(d)为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冲击单元20运作示意图。如图3(a)所示,冲击单元20利用其往复运动快速地冲击容置于本体10的燃料基材ASR,冲击时燃料基材ASR被冲击单元20摩擦且被冲击的燃料基材ASR间彼此间摩擦,产生大量热能。即提供了第一热量于燃料基材ASR,使冲击单元20附近的燃料基材ASR产生高温,而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当冲击单元20进行往复运动时,间隙G中的燃料基材ASR与冲击单元20以及本体10的内壁摩擦,产生大量热能。即藉由燃料基材ASR与本体10的内壁摩擦,提供了第二热量于燃料基材ASR,使冲击单元20与本体10的内壁之间的燃料基材ASR产生高温,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图3(b)显示为间隙G内的燃料基材与冲击单元20以及本体10的内壁摩擦的状态,同时,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将熔融的燃料基材ASR’推送到模具单元30。
本实施例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100可以连续进料,不需要等待装置被加热、降温、输出燃料基材后才二次进料。也就是说,在冲击单元20进行往复运动同时可以持续从进料输入口144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图3(c)显示为在冲击单元20进行往复运动同时,从进料输入口144输入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落于冲击单元20的状态。
图3(d)显示为冲击单元20回到初始位置时,落于冲击单元20的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ASR进入冲击单元20与本体10的内壁间的间隙G。间隙G中的燃料基材ASR与冲击单元20以及本体10的内壁摩擦,产生前述第二热量于燃料基材ASR。
冲击单元20的构成并不限定,只要其可以在本体10内进行往复运动,其可以为例如活塞或轴杆,活塞或轴杆前端的结构可为板状或柱状。
冲击单元20最远行程到模具单元30之前(上死点,如图2中示意的虚线T),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使燃料基材ASR被冲击并推送到截面积瞬间减少的模具单元30,以藉由冲击从本体挤入具有截面积差异的模具单元30,而产生一第三热量于燃料基材ASR,而能够使燃料基材ASR熔融而成软化状态的燃料基材ASR’。
同时,冲击单元20的往复运动将被推送冲击到模具单元30的燃料基材ASR挤出到模具单元30外部。
模具单元30的构成并不限定,其可以为单孔或多孔。图4(a)为模具单元30为单孔的实施例,图4(b)为模具单元30为多孔的实施例。即模具单元30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开口30a,开口形状可为例如圆形、方形等。使用多孔的模具单元30可以同时挤出多个燃料基材ASR/ASR’。
进一歩,模具单元30可连接未图示的一保温单元,提供燃料基材ASR的熔融温度,以进一步确保燃料基材ASR保持其熔融的软化状态直到被挤出到模具单元30外部。
据此,本发明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可以同时进行进料、软化并挤出燃料基材。本发明利用冲击摩擦达到高温高压使燃料基材成为熔融的软化状态,不需要另外的加热步骤,可以以一单一装置软化并挤出燃料基材,能够节省生产时间以及能源,在制造衍生燃料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环保与资源再利用。
虽然本发明是根据以上实施形态和实施例予以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以上所述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尚有各种变更、改良、组合等的可能,皆在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中。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本体
20 冲击单元
30 模具单元
30a 开口
100 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
144 进料输入口
200 输料机
300 飞轮
G 间隙
B 下死点
T 上死点
S10、S20、S22、S24、S26、S30 步骤

Claims (10)

1.一种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该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至该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装置的一本体内,以作为一燃料基材;
透过设置于该本体的一冲击单元,往复运动冲击并产生一摩擦于该燃料基材,以产生一第一热量于该燃料基材;
利用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产生另一摩擦于该冲击式软化挤出装置的一间隙中的该燃料基材,以产生一第二热量于该燃料基材,其中该间隙位于该冲击单元与该本体的一内壁之间;
藉由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将该燃料基材冲击并推送挤入到一模具单元,该模具单元相对于该本体具有瞬间减少的一截面积,以产生一第三热量于该燃料基材,
透过该第一热量、该第二热量以及该第三热量的至少其中之一者,达到一熔融温度,以熔融该燃料基材;以及
使该燃料基材通过该模具单元挤出熔融的该燃料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步骤与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同时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除氯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瞬间减少的截面积为减少5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单元以200kg/cm2以上,1650kg/cm2以下的压力进行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冲击单元一秒内进行两次以上的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由一飞轮带动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该燃料基材的温度达到15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方向垂直于该冲击单元的往复运动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该模具单元的开口数量,决定从该模具单元挤出的熔融的该燃料基材的数量。
CN201810608613.1A 2017-12-01 2018-06-13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Pending CN1098681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2217 2017-12-01
TW106142217A TW201924792A (zh) 2017-12-01 2017-12-01 廢機動車輛粉碎殘餘物的衝擊式連續軟化擠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8174A true CN109868174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1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8613.1A Pending CN109868174A (zh) 2017-12-01 2018-06-13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8174A (zh)
TW (1) TW20192479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788A (en) * 1994-07-12 1996-04-02 Lazareck; Jack 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synthetic plastic material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4646396A (zh) * 2015-02-02 2015-05-27 湖南鹞翔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废物制取氢碳燃料的方法
TWI511806B (zh) * 2013-10-17 2015-12-11 Univ Nat Kaohsiung 1St Univ S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id waste waste fuels for crushing residues from motor vehicles
CN107127994A (zh) * 2017-07-09 2017-09-05 朱华习 一种垃圾固化处理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788A (en) * 1994-07-12 1996-04-02 Lazareck; Jack 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synthetic plastic material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I511806B (zh) * 2013-10-17 2015-12-11 Univ Nat Kaohsiung 1St Univ S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id waste waste fuels for crushing residues from motor vehicles
CN104646396A (zh) * 2015-02-02 2015-05-27 湖南鹞翔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废物制取氢碳燃料的方法
CN107127994A (zh) * 2017-07-09 2017-09-05 朱华习 一种垃圾固化处理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金征宇: "《现代食品丛书 挤压食品》", 31 January 200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792A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1863620T3 (en) PROCEDUR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WASTE MATERIALS
JP2001172655A (ja) ペレット化燃料の製造方法
WO2005037510A2 (ja) 廃棄プラスチックの再利用方法及び成型方法
KR20080111499A (ko) 폐플라스틱 성형 방법 및 폐플라스틱 열분해 방법
CN104260259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边角料模压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2423909A (zh) 一种废旧塑料混合处理的方法
CN110587900A (zh) 一种废旧塑料熔融注塑机及其方法
CN109868174A (zh) 废机动车辆粉碎残余物的冲击式连续软化挤出方法
KR20200012872A (ko) 필라멘트 재료의 제조
KR20190115605A (ko) 고주파히팅부를 구비한 이종수지 재생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재생방법
KR20160112129A (ko) 목재부산물을 이용한 연료용 복합펠릿의 제조방법
JP4799585B2 (ja) 廃棄物固形燃料製造用真空押出成形機および廃棄物固形燃料の製造方法
CN110252779B (zh) 一种利用矿化垃圾进行木塑板材一体化生产的工艺
JP4724521B2 (ja) 化学原料用廃棄プラスチック粒状化物の成形方法
Grigaitienė et al. Possibility of recycling wind turbine blades using plasma technology
CN114131786A (zh) 一种废弃复合材料回收提取系统
JP3745618B2 (ja) 化学原料用廃棄プラスチック粒状化物の成形方法
JP6428137B2 (ja) 繊維屑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CN206799535U (zh) 用于悬浮催化裂解无焰燃烧塑料或橡胶废弃物的装备
JP2005060451A (ja) 回収された廃プラスチックの成型体を用いたコークス炉の操業方法
KR20160132303A (ko) 선별된 합성수지를 이용한 고형연료 제조장치
TW201924793A (zh) 機動車輛廢料衍生燃料製造系統及其方法
JP2001089209A (ja) 人工骨材の製造方法。
JP3713188B2 (ja) 廃棄プラスチック粒状化物の成形方法
TWM562169U (zh) 廢機動車輛粉碎殘餘物的衝擊式連續軟化擠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118 Zhongzheng Road, Ziguan District, Kaohsiung,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Longshun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 / F, No.8, Lane 8, Zhongzheng South Road, San Cho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Zeng Huanglin

Applicant before: Luo Wanxiu

Applicant before: Chen Junyu

Applicant before: Chen Junhao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