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962A -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962A
CN109863962A CN201910218365.4A CN201910218365A CN109863962A CN 109863962 A CN109863962 A CN 109863962A CN 201910218365 A CN201910218365 A CN 201910218365A CN 109863962 A CN109863962 A CN 109863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d
banana
wild
survival rate
con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83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勇
陈伟强
李芹
杨绍琼
李宗锴
杜浩
孙寅虎
高梅
邓成菊
刘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UNNAN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2183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3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3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现在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成活率至少提高到90%以上,有效地保存了收集的稀有香蕉野生资源。

Description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用地不断扩大,加上森林的砍伐,导致野生资源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整体恶化,香蕉野生资源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已日益严重,许多种类已经灭绝,一些生境较窄、地理分布范围较小的特有种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对野生、近缘香蕉种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已刻不容缓。最近几年香蕉病虫危害日趋严重,对整个香蕉产业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急需选育出抗逆抗病虫能力强的香蕉新品种,而许多野生、近缘香蕉种是香蕉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野生、近缘香蕉种除了有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所以,对野生、近缘香蕉种的收集、保存在香蕉选育种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香蕉野生资源生长的特殊地理环境与常规栽培管理环境有非常大的差异,加上野生香蕉吸芽的特殊性,如果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而不做定植前处理的话,成活率不足30%;究其原因是香蕉野生种长期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导致蕉苗吸芽瘦弱含水量高,因此如果不经过定植前处理就直接种植在大田,会导致蕉苗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不适应死亡,造成蕉苗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实现在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成活率至少提高到90%以上,有效地保存了收集的稀有香蕉野生资源。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
进一步的;吸芽挖取:
(1)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0-1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且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进一步的;吸芽运输保存:
在吸芽取下后用刀将吸芽上的断根、烂根去掉,用废报纸泡水着湿后将吸芽包裹装袋。
进一步的;吸芽定植:
(1)配置营养土:大田土与椰糠的体积比为4:1;
(2)定值:将营养土装入易降解无纺布育苗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为48cm×43cm,放置大棚内,取吸芽用杀菌剂浸泡根部10分钟,再种入营养袋内浇足定根水,根据天气情况加盖80%遮阴网,在大棚内定值约一个月,待苗长出新根、新叶后连同营养袋一起移栽资源圃。
进一步的;建立仿生环境:
建立一个以野生蕉原生环境为原型的仿生环境,人工种植时要选择在地势低洼有水源的地方,需挖一条水沟保证有水不断流动;仿生境内不施用除草剂;并在蕉苗的行间和经济林、热带经济作物进行合理的间套种,若没有间套种条件的则需搭建遮阴网遮阴, 营造一个适宜野生、近缘香蕉种生长的仿生环境。
进一步的;定植穴为底宽60cm、深70cm、上口宽80cm,定值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回填土混合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在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成活率至少提高到90%以上,有效地保存了收集的稀有香蕉野生资源。
2、根据不同资源的吸芽生长特点,吸芽瘦弱,有些地下走茎较短生长在母株附近、有些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因此,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首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如果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的则从紧贴母株处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将吸芽取下,要保证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在挖取、运输保存、定植、建立仿生环境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成活率至少提高到90%以上,有效地保存了收集的稀有香蕉野生资源。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吸芽挖取:
(1)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0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且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这时的吸芽长势茁壮、同时避开高温,易成活;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这样的天气温度较低减少吸芽失水过快;根据不同资源的吸芽生长特点,有些野生种地下走茎长有50cm,吸芽瘦弱,有些地下走茎较短生长在母株附近、有些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因此,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首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0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如果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的则从紧贴母株处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将吸芽取下,要保证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吸芽挖取:
(1)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且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这时的吸芽长势茁壮、同时避开高温,易成活;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这样的天气温度较低减少吸芽失水过快;根据不同资源的吸芽生长特点,有些野生种地下走茎长有80cm,吸芽瘦弱,有些地下走茎较短生长在母株附近、有些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因此,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首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如果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的则从紧贴母株处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将吸芽取下,要保证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吸芽挖取:
(1)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2.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且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这时的吸芽长势茁壮、同时避开高温,易成活;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这样的天气温度较低减少吸芽失水过快;根据不同资源的吸芽生长特点,有些野生种地下走茎长有65cm,吸芽瘦弱,有些地下走茎较短生长在母株附近、有些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因此,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首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2.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如果吸芽直接生长在母株上的则从紧贴母株处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将吸芽取下,要保证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吸芽运输保存:
在吸芽取下后用刀将吸芽上的断根、烂根去掉,用废报纸泡水着湿后将吸芽包裹装袋;香蕉野生资源的收集完后大多需要几天时间才能运送到保存地点种植,因此需要做一定前处理,在吸芽取下后用刀将吸芽上的断根、烂根去掉,并用废报纸泡水着湿后将吸芽包裹装袋,以保证吸芽保持潮湿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脱水死亡。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吸芽定植:
(1)配置营养土:大田土与椰糠的体积比为4:1;
(2)定值:将营养土装入易降解无纺布育苗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为48cm×43cm,放置大棚内,取吸芽用杀菌剂浸泡根部10分钟,再种入营养袋内浇足定根水,根据天气情况加盖80%遮阴网,在大棚内定值约一个月,待苗长出新根、新叶后连同营养袋一起移栽资源圃;生长环境特点及土壤结构特点配置营养土,大田土:椰糠的体积比为4:1,椰糠营养土通透性、保水、保湿性好,富含腐殖质、有机质,有利于野生蕉吸芽苗生根发芽,然后将混合土装入易降解无纺布育苗营养袋放置大棚内,将取回的吸芽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浸泡根部10分钟,对蕉苗进行消毒杀菌,然后种入营养袋内浇足定根水,根据天气情况加盖遮阳网,这样在大棚内种植约一个月,注意经常观察保证土壤潮湿,待苗长出新叶后连同营养袋一起移栽资源圃。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建立仿生环境:
建立一个以野生蕉原生环境为原型的仿生环境,人工种植时要选择在地势低洼有水源的地方,需挖一条水沟保证有水不断流动;仿生境内不施用除草剂;并在蕉苗的行间和经济林、热带经济作物进行合理的间套种,若没有间套种条件的则需搭建遮阴网遮阴, 营造一个适宜野生、近缘香蕉种生长的仿生环境;为使野生蕉定植后能健康快速生长,在资源圃内建一个以野生蕉原生环境为原型的仿生环境,对野生蕉苗的原生环境进行模仿;建立一个以野生蕉原生环境为原型的仿生环境,原生环境是长在有林冠层有一定荫蔽度且水源充足地方,且人工种植时要选择在地势低洼有水源的地方,有条件的需挖一条水沟保证有水不断流动;仿生境内不施用除草剂;并在蕉苗的行间和经济林、热带经济作物进行合理的间套种,若没有间套种条件的则需搭建遮阴网遮阴, 营造一个适宜野生、近缘香蕉种生长的仿生环境。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7的基础上,定植穴为底宽60cm、深70cm、上口宽80cm,定值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回填土混合均匀;在定值前先在仿生境内挖好定植穴,底宽60cm、深70cm、上口宽80cm,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回填土混合均匀以免烧根,将已长出新叶的蕉苗连同营养袋一起定植,浇足定根水。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一种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芽挖取、吸芽运输保存、吸芽定植、建立仿生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芽挖取:
(1)吸芽的挖取时间选在一年中的3-4月及8-10月,取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
(2)挖取有较长地下走茎的吸芽时先用锄头刨开土层,直到能看见地下走茎,在吸芽生长点前10-15cm处垂直于地下走茎用锋利的铁锹或刀快速砍断,且吸芽生长点完好无损、伤口小、平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芽运输保存:
在吸芽取下后用刀将吸芽上的断根、烂根去掉,用废报纸泡水着湿后将吸芽包裹装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芽定植:
配置营养土:大田土与椰糠的体积比为4:1;
定值:将营养土装入易降解无纺布育苗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为48cm×43cm,放置大棚内,取吸芽用杀菌剂浸泡根部10分钟,再种入营养袋内浇足定根水,根据天气情况加盖80%遮阴网,在大棚内定值约一个月,待苗长出新根、新叶后连同营养袋一起移栽资源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仿生环境:
建立一个以野生蕉原生环境为原型的仿生环境,人工种植时要选择在地势低洼有水源的地方,需挖一条水沟保证有水不断流动;仿生境内不施用除草剂;并在蕉苗的行间和经济林、热带经济作物进行合理的间套种,若没有间套种条件的则需搭建遮阴网遮阴, 营造一个适宜野生、近缘香蕉种生长的仿生环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植穴为底宽60cm、深70cm、上口宽80cm,定值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回填土混合均匀。
CN201910218365.4A 2019-03-21 2019-03-21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Pending CN109863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8365.4A CN109863962A (zh) 2019-03-21 2019-03-21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8365.4A CN109863962A (zh) 2019-03-21 2019-03-21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962A true CN109863962A (zh) 2019-06-11

Family

ID=6692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8365.4A Pending CN109863962A (zh) 2019-03-21 2019-03-21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39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407A (zh) * 2019-04-04 2019-08-0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套袋种植保存方法
CN113854061A (zh) * 2021-08-31 2021-12-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香蕉定向低位二次留芽选取结果株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8677U (zh) * 2015-03-20 2015-07-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一种香蕉吸芽移栽装置
CN10617250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金平昌隆绿色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香蕉的高产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8677U (zh) * 2015-03-20 2015-07-2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一种香蕉吸芽移栽装置
CN106172505A (zh) * 2016-07-07 2016-12-07 金平昌隆绿色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机香蕉的高产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傅秀红: "《果树生产技术 南方本》", 28 February 2007,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刘荣光: "《香蕉高产栽培技术》", 30 April 1998,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俊辉: "《无公害香蕉标准化生产》", 31 January 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杨俊杰等: "长走茎类野生蕉田间保存技术 ", 《福建热作科技》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407A (zh) * 2019-04-04 2019-08-0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套袋种植保存方法
CN110089407B (zh) * 2019-04-04 2021-09-0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套袋种植保存方法
CN113854061A (zh) * 2021-08-31 2021-12-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香蕉定向低位二次留芽选取结果株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0036B (zh) 一种华重楼的林下野生抚育方法
CN109220465B (zh) 一种花椒树的栽培及修剪方法
CN102301982B (zh) 豌豆蚜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4813886A (zh) 无公害桃生产技术
CN104272937A (zh) 一种香樟树的栽培方法
CN104186265B (zh) 一种蓝莓单主干省力化栽培整形方法
CN102783391A (zh) 二次嫁接法寒地山楂树种植方法
CN105027910A (zh) 中山杉扦插工艺
CN105309201B (zh)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10089336A (zh) 一种濒危红树植物拟海桑幼苗抚育方法
CN104081990A (zh) 一种大棚蔬菜的立体种植方法
CN105359912A (zh) 一种樟树的栽培方法
CN105325150A (zh) 一种月季扦插方法
CN109863962A (zh) 提高野生、近缘香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成活率的方法
CN104322255A (zh) 生姜的栽培方法以及栽培装置
CN113796257A (zh) 一种闽楠大苗移栽的种植方法
CN111727753B (zh) 一种金花茶快速育苗与栽培的方法
CN110622814B (zh) 一种采用油茶树根嫁接培育山茶盆景的方法
CN104322254A (zh) 土豆的栽培方法以及栽培系统
CN107079773A (zh) 渭北旱塬果树与杂草共生方法
CN104429430A (zh) 一种红豆杉茶在园林的种植方法
CN104521684A (zh) 一种大叶冬青的移栽方法
CN104255382A (zh) 一种采用两次移植提高绿化树木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Visser et al. Selection and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t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