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9201B -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9201B
CN105309201B CN201510423336.3A CN201510423336A CN105309201B CN 105309201 B CN105309201 B CN 105309201B CN 201510423336 A CN201510423336 A CN 201510423336A CN 105309201 B CN105309201 B CN 105309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ia cocos
pine
pocket
pine tree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3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9201A (zh
Inventor
李昌发
吴胜莲
吴尚坤
刘恵知
黄传柏
谭明辉
邵晨霞
夏志兰
李春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Lyuhuan Poria Coc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ang Lyuhuan Poria Coc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ang Lyuhuan Poria Coc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ang Lyuhuan Poria Coc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33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9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9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9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9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9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新鲜的松叶;再在松叶上盖上细土。本发明采用松树兜栽培茯苓,有效的避免了白蚁危害,同时也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操作简便,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茯苓为多孔真菌(担子菌)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具有渗湿利水、益脾胃、保肾安神、生津等功能。茯苓用途十分广泛,90%的中药配方中均含有茯苓。目前,茯苓已进入保健品、食品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茯苓为喜温真菌,适产于中国、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有松树生长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茯苓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茯苓出口国。但目前许多地方栽培茯苓还是采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采用段木栽培法。段木栽培需要经过砍树、截段和削皮留筋等工序,并且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白蚁,既要耗费大量的松木资源,又要耗费大量劳动力,大大增加了茯苓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苓农生产茯苓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茯苓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更加高效、环保的茯苓栽培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整个茯苓产业链的效益以及提高茯苓的品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产量稳定,周期短,能有效的避免了白蚁危害的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
S2、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
S3、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
S4、在松叶上盖上细土。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松树兜的制备过程为:在松树的土上20cm处,砍去松树的树干,使松树失去生命力,并脱水20%~30%,完成所述松树兜的制备。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接种点部位根据季节确定:雨水较多的季节,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顶部;天气干燥,土壤含水量在50%以下时,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根部。松兜脱水低于20%,则接种点靠近松树兜的顶部。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砍去所述松树的树干时间为农历1月份。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松树兜制备过程中,砍树的时间以冬季砍树最好,因为这是松木营养积蓄最多,树木含水量较低,不易脱树皮,也不会长虫。下种的温度在25℃左右,选择晴天下种。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松树为马尾松。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的含量1~2kg。干松木或干松树根可以是全干或半干的松木或松树根。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当土壤湿度较大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干松叶;当土壤湿度较小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新鲜的松叶。优选的,松叶的含量以能盖住菌种为宜,进一步优选的,松叶的含量为200g。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接种时间为农历4~农历7月。进一步优选的接种时间为农历5月至农历7月15之间。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pH值4.5~5.5;所述细土的粒径为不大于2cm。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为沙麻骨土和/或细沙质土,细土的厚度为10cm。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接种后的管理步骤,所述接种后的管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20天后,检查是否存在空窖,如发现存在空窖,应及时补种;
(2)接种后80天开始结茯苓,这一时期每周观察一次,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用松土盖住,避免茯苓腐烂。
如果接种后20天内,遇大雨,某些地方因排水不良,土壤的含水量在60%以上时,容易造成菌种受潮或缺氧而死亡,应及时清理受潮的引木。
接种80天后,松兜木质已腐坏,色浅黄,并有很浓的茯苓清香,但是不见结茯苓,可用移植的方法进行移植,使其不会空窖。
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用于茯苓栽培的松树兜选择生长于坡度15~30度,背风向阳山坡的松树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茯苓菌依赖松木提供的养分进行生长,由于生松树兜含有松脂,具有很强的气味,能有效的防止白蚁的危害。本发明利用白蚁不吃生松树兜的特性,在松树兜未腐烂时就接种茯苓,一方面减少了栽培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另一方面,提高了茯苓的产率。具有操作简便,产量稳定,周期短等优势。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段木栽培法,不需要经过砍树、截段和削皮留筋等工序,不需挖松树兜,可直接在砍伐后的生树兜下栽培茯苓,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接种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茯苓菌种堆放在引木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细土覆盖在松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材料和仪器均为市售,菌种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鉴定的一株茯苓5.78菌株复壮后所得。
实施例1: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接种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坡度为15~30度的山坡为接种地。接种地土壤的pH值为4.5~5.5。
(2)制备松树兜:于农历1月份砍伐松树(本实施例采用的松树为木质紧密,不易破开的马尾松),在松树根部土上20cm处砍去松树的树干,剩下树桩,使树桩脱水20%~30%,即为本发明的松树兜。
(3)确定接种点:在松树兜的将要接种处削去一块皮,削入木质部,以利树兜失水,做为接种点。具体的接种位置参见图1。
(4)接种:于当年农历6月份(接种时间为农历4~农历7月均可实施),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接种,具体的接种方法为:在接种点处铺上2kg干松木(干松木的含量为1~2kg均可,干松木也可替换为一段削皮留筋的树皮),用作接种时的引木。
(5)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然后在茯苓菌种上盖上200g新鲜的松叶。
图2为茯苓菌种堆放在引木上的示意图;图3为在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后的示意图。
(6)然后将pH值4.5~5.5;粒径为不大于2cm的细土(细土为干净的二层土,细土的材质为沙麻骨土和/或细沙质土)盖在松叶上面,厚度以盖过茯苓菌种10厘米为宜,完成对茯苓的接种。
图4为细土覆盖在松叶上的示意图。
(7)接种20天后,采用移植的办法对茯苓成活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接种没有成活的要及时补种。
(8)接种后80天左右开始结苓,这一时期每周观察一次,如见茯苓露出地面,要及时用松土盖住,以免茯苓腐烂。
对比例1
采用段木栽培法栽培茯苓,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于农历10~12月砍伐松树,砍去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得到树干。用铲刀按树干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以铲至木质部为宜),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俗称“留筋”)。
将树干晒干,锯成长70~80cm的段木,将段木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形成段木垛。段木垛上盖草料,段木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壤以黄砂土为主、背风向阳的15~30°山坡做为茯苓种植场地。将茯苓种植场地深翻,除净杂物,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在茯苓接种前10天再翻地1次,打碎土块,彻底除净杂物,四周挖人字形排水沟。接种前1周按15g/m2遍撒白蚁粉于窖底及上面覆土层,防治白蚁危害。
(3)接种下窖
选择农历2月中下旬至3月份天晴的时间内栽培茯苓。栽培前一天,先要将茯苓种植场地中的块状土壤打碎,平整;用0.1%的高猛酸钾溶液将料筒喷雾消毒,次日便可开始栽培了。接种前,在整好的种植地内顺着坡向开窖,窖深20cm,宽40~50cm,长度依段长而定,稍平整窖底,撒上杀白蚁药并与土拌匀。在栽培时,要从栽培场地的高端向低端进行;一袋茯苓菌种可接种12节料筒,一袋“灭白蚁药”可撒在12节料筒周围;每10斤食盐水消毒10袋茯苓菌种后,重新更换。一般一亩地需要料筒1776节,茯苓菌种150袋,“灭白蚁药”150袋。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茯苓栽培方法进行产率统计:
以一个宽25cm松兜为例,接种后10个月收苓,采用生松兜栽培法可产鲜苓12~15斤,较段木栽培法提高10%。同时采用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栽培茯苓,茯苓菌种的成活率达到98%。
对比例2
一种茯苓晾兜栽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松树兜周围的杂草等清除;
2、将松树兜周围1米以内的松树根刨开泥土,主根不刨;
3、将松兜、松根去皮至木质部,或削皮留筋;
4、将距离松兜1米之外的松根部分截断40cm取出,避免茯苓走引;
5、将削下的树皮等清除,避免白蚁危害以及影响茯苓品质;
6、松兜晾晒至干,然后接种茯苓;
7、接种完毕,将刨开的土重新覆上,晾兜栽培完成。
对实施例1的生料栽培法和对比例2的晾兜栽培法进行成本统计:
以一个宽25cm松兜为例,每亩170个松兜,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茯苓栽培方法进行成本统计,统计结果参见表1。
表1两种茯苓栽培方法各项工序成本
从表1中可知:采用生松兜栽培法比采用晾兜栽培法成本降低61%。这是因为对比例2的晾兜栽培法因需要把整个松兜挖出,进行晾晒,操作复杂,工序多,备兜成本为7元;晾兜栽培法是削去了树皮的,并且已经晾晒干,菌丝在松兜上的传引需要深入木质部,传引速度比生料栽培要慢,为了加快菌丝的传引,需要两包菌种传引;接种后,晾兜栽培法需要将刨开的土重新覆上,每个松兜要多花2元。
而本发明的生兜栽培法不需要将松树兜挖掘出来,依靠松树兜的养分栽培茯苓,只需要一包菌种便可引种。同时,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的茯苓,即使不使用防白蚁的药物,也没有白蚁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松树兜的土上部位削去一块松树皮,做为接种点;
S2、在接种点处放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用作接种时的引木;
S3、将茯苓菌种脱袋后堆放在引木上并紧贴松树兜的接种点,然后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松叶;
S4、在所述松叶上盖上细土;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松树兜的制备过程为:在松树的土上20cm处,砍去松树的树干,使松树失去生命力,并脱水20%~30%,完成所述松树兜的制备;
所述步骤S3中,当土壤湿度较大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干松叶;当土壤湿度较小时,在所述茯苓菌种上盖上新鲜的松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砍去所述松树的树干时间为农历1月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树为马尾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干松木或干松树根的含量1~2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pH值4.5~5.5;所述细土的粒径不大于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细土为沙麻骨土和/或细沙质土,细土的厚度为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接种后的管理步骤,所述接种后的管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20天后,检查是否存在空窖,如发现存在空窖,应及时补种;
(2)接种后80天开始结茯苓,这一时期每周观察一次,如发现茯苓露出地面,应及时用松土盖住,避免茯苓腐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茯苓栽培的松树兜选择生长于坡度15~30度,背风向阳山坡的松树兜。
CN201510423336.3A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Active CN105309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336.3A CN10530920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336.3A CN10530920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9201A CN105309201A (zh) 2016-02-10
CN105309201B true CN105309201B (zh) 2018-05-15

Family

ID=5523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3336.3A Active CN105309201B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9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3329A (zh) * 2016-11-23 2017-05-10 王贵田 茯苓无移植种植方法
CN107409575A (zh) * 2017-04-19 2017-1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金槐产量的施肥方法
CN108401788B (zh) * 2018-06-08 2021-01-01 广东省中药研究所 一种茯苓的栽培方法
CN111869505B (zh) * 2020-08-12 2022-05-17 湖南美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松茯苓种植方法
CN113796260B (zh) * 2021-09-14 2022-08-30 安庆师范大学 一种茯苓菌(Wolfiporia cocos)YX1及其培养基、栽培方法
CN113711848B (zh) * 2021-09-14 2023-03-28 安庆师范大学 一种茯苓栽培用混合土壤、茯苓栽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25A (zh) * 1993-03-29 1993-10-06 王汉培 用活立松寄生栽培茯苓的方法
KR101188860B1 (ko) * 2009-06-26 2012-10-08 경상북도(농업기술원) 비닐봉지를 이용한 복령의 토양 비매립 대량 생산방법
CN102742453B (zh) * 2011-11-18 2016-08-03 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新菌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CN104756766A (zh) * 2015-04-20 2015-07-08 重庆市康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茯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9201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659B (zh) 有机茶栽培方法
CN105309201B (zh) 一种茯苓生料栽培的方法
CN103798030B (zh) 安吉白茶生态高效栽培方法
CN101889518B (zh) 栝楼的种植方法
CN102939880B (zh) 一种黑李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453985A (zh) 一种大五星枇杷的种植方法
CN104813886A (zh) 无公害桃生产技术
CN101889520A (zh) 亳芍的种植方法
CN104770261A (zh) 一种柑桔无公害生产方法
CN101889519A (zh) 牡丹的种植方法
CN105993626A (zh) 一种盆栽金花茶的培育方法
CN105145261A (zh) 一种沃柑的栽培方法
CN105248222A (zh)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CN102986451A (zh) 一种露天生料仿野生竹荪栽培技术
CN109220465A (zh) 一种花椒树的栽培及修剪方法
CN105875128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7079770A (zh)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03222391A (zh) 一种用桉树料仿生有机种植竹荪的方法
CN104396659A (zh) 北方温室枇杷种植方法
CN104756765A (zh) 利用废弃的线虫病松树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8990668A (zh) 一种黄金贡柚的种植方法
CN104956981A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大果山楂树的栽培方法
CN105474949A (zh) 一种富含硒锌优质茶叶的新型种植方法
CN106922459A (zh) 一种玛瑙红樱桃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