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2836B - 能量处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能量处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2836B
CN109862836B CN201680090244.0A CN201680090244A CN109862836B CN 109862836 B CN109862836 B CN 109862836B CN 201680090244 A CN201680090244 A CN 201680090244A CN 109862836 B CN109862836 B CN 109862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mpedanc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ultrasonic
grip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2836A (zh
Inventor
河嵜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2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2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017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017/00022Sensing or detecting at the treatment site
    • A61B2017/00026Conductivity or impedance, e.g. of tissue
    • A61B2017/0003Conductivity or impedance, e.g. of tissue of parts of the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017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017/00115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ith audible or visual output
    • A61B2017/00119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ith audible or visual output alarm; indicating an abnormal situation
    • A61B2017/00123Electrical control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with audible or visual output alarm; indicating an abnormal situation and automatic shutdo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2017/32008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for incising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61B2017/320094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performing clamping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61B2017/320095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with sealing or cauteriz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能量处置系统具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超声波振子,其通过来自第一电源的电力而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一把持片,其具有被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极,被传递超声波振动,且通过来自第二电源的电力而流过电流;以及第二把持片,其具有被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极,相对于第一把持片进行开闭。该系统还具有:电特性检测部,其经时地检测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值;阻抗检测部,其检测电极间的阻抗值;判定部,其判定所检测出的电特性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所检测出的阻抗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以及输出控制部,在判定部判定为满足规定的条件且判定部判定为阻抗值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该输出控制部进行规定的动作。

Description

能量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的能量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能量处置系统,具有利用超声波振动能量对处置对象进行凝固、切开等处置的处置器具、或者将利用超声波振动能量进行的处置和利用高频电能进行的处置一起使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凝固、切开等处置的处置器具。
例如,国际公开第2015/122309号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处置系统,具有具备超声波振子的超声波处置器具以及具备电源的控制装置。超声波处置器具具有第一把持片和第二把持片。在该系统中,通过从电源向超声波振子供给电力,来由超声波振子产生超声波振动,该超声波振动被传递至第一把持片。当在第一把持片与第二把持片之间把持处置对象的状态下超声波振动被传递至第一把持片时,在第一把持片与处置对象之间产生摩擦热。利用该摩擦热,处置对象在凝固的同时被切开。在该系统中,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处置时的超声波振子的电阻抗(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并对其峰值进行判定,来检测处置对象的切开是否已完成。
例如,日本特开2009-24788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将超声波振动能量和高频电能一起使用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处置系统。在该系统中,基于根据从高频输出模块输出的高频电流和高频电压计算出的生物体组织的阻抗,来调整超声波输出模块的输出。
例如,日本特开2010-005370号公报也公开了一种将超声波振动能量和高频能量同时使用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处置系统。在该系统中,超声波阻抗计算部计算超声波阻抗值,控制部使用所计算出的值来对高频能量的输出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上述那样的处置系统来切开厚且硬的组织(例如子宫颈部)或者手术操作者一边稳稳地握持处置器具的手柄一边进行处置的情况下,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变得复杂。另外,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还可能受到处置对象的状态、向处置对象传递超声波振动的把持片的状态等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采用上述那样的切开完成判定时,有时处置对象没有被完全切分开而导致没有切断。也就是说,无法适当地探测对处置对象是否切分开,从而无法防止对处置对象没有切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探测处置对象被切分开而完成了切开从而防止没有切断的能量处置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能量处置系统,具备:第一电源;第二电源;超声波振子,其通过被所述第一电源供给的电力而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一把持片,其构成为被传递由所述超声波振子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并利用该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且具有探针电极,该探针电极通过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的电力而流过电流;第二把持片,其具有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钳式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持片进行开闭,以与所述第一把持片一起把持处置对象;电特性检测部,其经时地检测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值;阻抗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探针电极与所述钳式电极之间的阻抗值;判定部,其判定由所述电特性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电特性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以及输出控制部,其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且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探测处置对象被切分开而完成了切开从而防止没有切断的能量处置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概要地示出能量处置系统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处置时的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及高频阻抗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处置流程的开始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处理器的一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用于表示利用时间变化率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的概念的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用于表示利用累积值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的概念的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处置时的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及高频阻抗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图1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能量处置系统的处置流程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系统1(以下称为处置系统1)。
图1是概要地示出处置系统1的图。处置系统1具有处置器具2和控制装置3。处置系统1是将超声波振动和高频电流同时输出来对处置对象(例如生物体组织)进行凝固、切开等处置的系统。处置器具2是由手术操作者把持的手持件,是能够将超声波振动能量和双极性高频能量(即,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双极型的电极而产生的电能)同时输出的外科手术用能量设备。处置器具2通过线缆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3。
处置器具2具有外壳5、在顶端侧与外壳5连结的外鞘6、设置于外鞘6的顶端部的末端执行器7(后述的第一把持片14和第二把持片15)以及在基端侧与外壳5连结的振子单元8。在外壳5上设置有固定手柄11。另外,在外壳5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可动手柄12。通过可动手柄12相对于外壳5转动,来使可动手柄12相对于固定手柄11开闭。
在处置器具2中,探针13从外壳5的内部穿过外鞘6的内部向顶端侧延伸。探针13由64钛(Ti-6Al-4V)等振动传递性高的材料形成。探针13的顶端部为第一把持片14。探针13以使第一把持片14从外鞘6的顶端突出的方式贯穿于外鞘6内。第一把持片14作为通过传递后述的超声波振子22的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利用超声波振动的处置的探针处置部发挥功能。另外,第一把持片14作为用于与后述的第二把持片15一起对处置对象赋予高频能量的探针电极发挥功能。
在外鞘6的顶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有第二把持片(钳)15。第二把持片15的一部分作为用于与第一把持片14一起对处置对象赋予高频能量的钳式电极发挥功能。因而,第一把持片14和第二把持片15作为一对电极发挥功能。
在外鞘6的内部,可动构件16从基端侧向顶端侧延伸。可动构件16的顶端连接于第二把持片15。虽然未图示,但是可动构件16的基端部在外壳5的内部与可动手柄12连结。通过使可动手柄12相对于固定手柄11开闭,来使可动构件16向基端侧或顶端侧移动。由此,第二把持片15相对于外鞘6转动,从而第二把持片15相对于第一把持片14进行开闭。
第二把持片15具有垫构件17以及安装有垫构件17的保持构件18。垫构件17由PTFE(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形成,是电绝缘性的。在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闭合的状态下,垫构件17抵接于第一把持片14。在垫构件17抵接于第一把持片14的状态下,第二把持片15中的除垫构件17以外的构件不与第一把持片14接触。即,即使是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闭合的状态,探针电极与钳式电极也不发生短路。
振子单元8具有振子壳21以及设置在振子壳21的内部的超声波振子22。超声波振子22从振子壳21的内部延伸至外壳5的内部,并与外壳5内的探针13的基端侧连接。振子壳21与线缆4的一端连接。另外,线缆4的另一端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控制装置3。此外,也可以是,不设置振子壳21,而在外壳5的内部配置超声波振子22。在该情况下,线缆4的一端与外壳5连接。
在外壳5上安装有旋钮23。通过使旋钮23旋转,外鞘6、包括第一把持片14的探针13、第二把持片15以及超声波振子22与旋钮23一起相对于外壳5绕外鞘6的中心轴旋转。由此,调整末端执行器7的绕外鞘6的中心轴的角度。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旋钮23。
另外,在外壳5上设置有操作按钮24。利用操作按钮24来从控制装置3输入供给用于使超声波振子22进行超声波振动的电能的操作以及供给用于使高频电流流过末端执行器7的电能的操作。此外,也可以是,设置与处置器具2相独立的脚踏开关(未图示)来取代操作按钮24,或者除了设置操作按钮24以外还设置该脚踏开关(未图示)。另外,虽然只图示出一个操作按钮24,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操作按钮24。
图2是概要地示出处置系统1的框图。控制装置3具有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第一电源31经由在线缆4内延伸的电气路径41而与超声波振子22电连接。第二电源32经由在线缆4内延伸的电气路径42而与探针13的第一把持片14电连接。另外,第二电源32从在线缆4内延伸的电气路径43经由振子壳21的导电性部分及外鞘6(在图2中未示出)而与第二把持片15电连接。
第一电源31是供给用于使超声波振子22进行超声波振动的电能的电源。第一电源31具有将来自电池电源或插座电源的电力变换为向超声波振子22供给的电能的变换电路等。第二电源32是供给用于使高频电流流过末端执行器7的电能的电源。第二电源32也具有用于将来自电池电源或插座电源的电力变换为向末端执行器7供给的电能的变换电路等。第一电源31和第二电源32输出由变换电路变换后的电能。从第一电源31输出的电能经由电气路径41被供给到超声波振子22。从第二电源32输出的电能经由电气路径42、43被供给到末端执行器7。像这样,第一电源31是向超声波振子22供给振动产生电力的超声波电力输出部,另外,第二电源32是向第一把持片14和第二把持片15供给高频电力的高频电力输出部。
控制装置3具有存储介质34以及对处置系统1整体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部)33。处理器33由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的集成电路构成。处理器33可以由一个集成电路形成,也可以由多个集成电路形成。另外,在控制装置3中,既可以设置一个处理器33,也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多个处理器33。处理器33中的处理按照处理器33或存储介质34中存储的程序来进行。在存储介质34中存储有处理器33中使用的处理程序以及处理器33中的运算中使用的参数及表等。
处置器具2具有开关25。开关25与操作按钮24的操作联动,并且经由在线缆4内延伸的电气路径26而与处理器33电连接。开关25例如是检测电路,基于对操作按钮24的输入而进行切换。即,开关25通过利用操作按钮24的操作输入,来从断开(OFF)状态切换为接通(ON)状态。处理器33基于开关25被切换为接通状态,检测出对操作按钮24输入了操作。
处理器33具有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例如基于通过对操作按钮24的输入而从开关25传递的电信号,来对第一电源31的振动产生电力的输出进行控制。高频输出控制部36例如基于通过对操作按钮24的输入而从开关25传递的电信号,来对第二电源32的高频电力的输出进行控制。
将通过基于来自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的控制信号来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供给电能从而从超声波振子22的未图示的电极向压电元件施加的交流电压变换为超声波振动,从而由超声波振子22产生超声波振动。所产生的超声波振动通过探针13从基端侧向顶端侧传递。然后,包括第一把持片14的探针13进行超声波振动。处置器具2利用传递至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
另外,通过基于来自高频输出控制部36的控制信号来从第二电源32向末端执行器7、即作为探针电极发挥功能的第一把持片14和作为钳式电极发挥功能的第二把持片15供给电能,来在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施加高频电压,从而流过高频电流。处置器具2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
控制装置3具有第一电流检测电路44、第一电压检测电路45、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6、第二电压检测电路47以及模拟/数字(A/D)变换器48、49。第一电流检测电路44对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第一电压检测电路45对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6对从第二电源32向末端执行器7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第二电压检测电路47对从第二电源32向末端执行器7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向A/D变换器48发送表示由第一电流检测电路44检测出的电流值的模拟信号以及表示由第一电压检测电路45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信号,向A/D变换器49发送表示由第二电流检测电路46检测出的电流值的模拟信号以及表示由第二电压检测电路47检测出的电压值的模拟信号。A/D变换器48、49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后发送到处理器33。
处理器33具有电特性检测部37和高频阻抗检测部38。电特性检测部37(以下称为特性检测部37)例如是检测电路,基于从A/D变换器48接收到的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的信号,来经时地检测超声波振子22的电特性值。在此,电特性值是指超声波振子22的电阻抗值、施加到超声波振子22的电压值、供给到超声波振子22的电力值等中的任一个。特性检测部37检测(计算)超声波振子22的电阻抗值、电压值、电力值等来作为与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相关的特性值。在下面的说明中,特性检测部37检测超声波振子22的电阻抗值作为电特性值。然而,作为电特性值,如上述那样能够使用电压值或电力值。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超声波振子22的电阻抗称为“超声波阻抗”。高频阻抗检测部38例如是检测电路,基于从A/D变换器49接收到的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的信号,来检测(计算)作为探针电极的第一把持片14与作为钳式电极的第二把持片15之间的高频电力的阻抗值(高频阻抗值)。
处理器33具有判定部39。判定部39例如是判定电路,基于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电特性值以及由高频阻抗检测部38检测出的高频阻抗值等,来进行与输出控制相关的判定。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基于判定部39的判定结果,来分别控制第一电源31的输出和第二电源32的输出。
处理器33还具有临时峰值保持部51。临时峰值保持部51保持判定部39基于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判定出的电特性值的峰值、例如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极大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例如在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供给电能的状态下,通过使输出电流经时地保持固定的恒流控制来对第一电源31的电能的输出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与超声波阻抗值的变化对应地调整第一电源31的输出电压。即,当超声波阻抗增加时,使输出电压增加,来使输出电流经时地保持固定。此时,输出电力也与输出电压的增加对应地增加。相反地,当超声波阻抗减少时,使输出电压减少,来使输出电流经时地保持固定。此时,输出电力也与输出电压的减少对应地减少。
控制装置3具有通知部52。处理器33包括通知控制部,通知控制部基于判定部39的判定结果来控制通知部52的动作。在通知部52中,通过由蜂鸣器发出的通知声音等听觉上的通知,光的点亮或闪烁、字符等的画面显示等视觉上的通知,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向用户等进行通知。
此外,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高频输出控制部36以及通知控制部作为处理器33中的输出控制部发挥功能。
控制装置3具有接受来自作为用户的手术操作者的指示的输入装置53。输入装置53是触摸面板、键盘等。另外,未图示的用户接口根据来自输入装置53的输入操作来进行存储介质34中存储的各种参数的设定,或者进行处置器具2的各种功能的开启(ON)/关闭(OFF)的切换、即动作的种类或有无动作的切换。
接着,说明使用处置系统1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的动作。首先,手术操作者把持处置器具2的固定手柄11和可动手柄12。然后,手术操作者将处置对象配置到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并将可动手柄12相对于固定手柄11闭合。由此,第二把持片15相对于第一把持片14闭合,处置对象被夹持在这些把持片14、15之间。然后,手术操作者利用操作按钮24进行操作输入。由此,开关25成为接通状态,处理器33检测出利用操作按钮24进行了操作输入。
通过检测出利用操作按钮24的操作输入,处理器33的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电能。由此,在超声波振子22中产生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通过探针13被传递至第一把持片14。当在处置对象被把持于把持片14、15之间的状态下向第一把持片14传递超声波振动时,在第一把持片14与处置对象之间产生摩擦热。然后,利用该摩擦热,使处置对象凝固的同时将处置对象切开。
另外,通过检测出利用操作按钮24的操作输入,处理器33的高频输出控制部36使第二电源32向末端执行器7输出高频能量。当在处置对象被把持于把持片14、15之间的状态下向把持片14、15之间施加高频电压时,在处置对象中流过高频电流。然后,基于处置对象的电阻而产生焦耳热,利用该焦耳热对处置对象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凝固一边切开。
接着,参照图3和图4来说明处置系统1的从处置开始到处置结束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处置时的超声波阻抗及高频阻抗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在图3中示出使用处置系统1利用超声波能量和高频能量对厚且硬的生物体组织一边进行凝固一边切开时的超声波阻抗及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在此,将时刻设为t,将时刻t时的超声波阻抗设为Zt=Z(t),将时刻t时的高频阻抗设为HZt=HZ(t)。
在使用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中,如上述那样,利用从第一把持片14提供的超声波能量以及从第一把持片14和第二把持片15提供的高频能量,来对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一边进行凝固一边切开。然后,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沿末端执行器7的宽度方向被切断。沿末端执行器7的宽度方向切断处置对象的这个现象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切分开”。当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被切断时,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与第一把持片14接触。
在处置时,超声波阻抗Z(t)在超声波输出开始后短暂地减少,之后稳定。超声波阻抗Z(t)短暂地减少例如是由于生物体组织的水分蒸发而使生物体组织的蛋白质开始改性所引起的。
之后,在利用超声波振动一边使处置对象凝固一边将处置对象切开时,直到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的一部分被切分开为止超声波阻抗Z(t)递增。这是由于例如在生物体组织的蛋白质改性后生物体组织凝固/固化而第一把持片14与生物体组织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所引起的,另外,是由于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接触而这些把持片14、15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所引起的。在此,“递增”是指超声波阻抗Z(t)随着时刻t推进而逐渐增加,例如包括以下情况:虽然包括数十Ω以下的微小的增减或者超过100Ω的增减,但是超声波阻抗Z(t)逐渐增加。
在所把持的处置对象被切分开之后,超声波阻抗Z(t)递减。这是由于例如当处置对象被切分开时第二把持片15相对于第一把持片14闭合从而其把持力量减少所引起的,另外,是由于在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的磨损状态趋向于稳定时把持片14、15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所引起的。在此,“递减”是指超声波阻抗Z(t)随着时刻t推进而逐渐减少,例如包括以下情况:虽然包括数十Ω以下的微小的增减或者超过100Ω的增减,但是超声波阻抗Z(t)逐渐减少。
因此,控制装置3的处理器33能够通过检测处置时的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例如超声波阻抗相对于从递增转为递减时的值(峰值、即最大值)递减了规定量、以及从达到峰值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来检测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即处置对象的切开已完成这一情形。另外,在此对超声波阻抗的特性进行了说明,但是利用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施加的电压、供给的电力等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来取代超声波阻抗,也能够同样地检测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这一情形。
然而,例如在对如子宫颈部那样的厚且硬的生物体组织进行切开的情况下,或者在手术操作者一边稳稳地握持处置器具2的固定手柄11和可动手柄12一边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切开等情况下,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生物体组织不是被一下子切开,而是被逐步地切开。因此,在那样的情况下,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变得复杂,有时产生多个峰(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峰P1和第二峰P2)。例如,在图3中,电特性值从输出开始后稳定起递增,在达到第一峰P1之后递减。在电特性值的第一峰P1的时间点,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虽然其一部分被切开,但没有被切分开。然后,电特性值在第一峰P1以后递减之后,再次转为递增,并达到第二峰P2。在第二峰P2的时间点,生物体组织被切分开。
因而,在图3所示的一例中,处理器33判定为切开完成必须是在第二峰P2以后的时刻。否则,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生物体组织尽管被处理器33判定为切开完成但没有被切分开。换言之,例如当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仅基于电特性值的第一峰值判定为切开完成时,有可能尽管在第一峰P1时还没有完成切开但判定部39判定为切开完成。即,当在图3所示的时刻t1根据如上述那样检测出电特性值相对于峰值减少了规定的值以及从检测出峰值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而判定为切开完成时,有可能导致虽然实际上处置对象没有切断但是结束了处置。
另外,在图3中示出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的一例,并且还示出高频阻抗HZ(t)的时间变化的一例。可知,高频阻抗HZ(t)在生物体组织还没有被切分开时比较低,但是随着切开进展而上升,当生物体组织被切分开时,变得比较高。这是由于把持片14、15之间的生物体组织的性状随着切开进展而变化从而在它们之间变得难以流过高频电流所引起的。
基于以上的情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包含超声波阻抗、电压、电力的电特性值和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来判定处置对象是否切分开。下面,对由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流程、即由控制装置3的处理器33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处理器33首先进行开始处理(步骤S101)。图5是示出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在开始处理中,处理器33基于开关25是否为接通状态,来判定是否利用操作按钮24进行了操作输入、即利用操作按钮24的操作输入是接通还是断开(步骤S111)。在没有进行操作输入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11。即,处理器33进行待机,直到利用操作按钮24进行操作输入为止。在进行了操作输入的情况下(是),处理器33将作为判定用参数的超声波阻抗Zt、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高频阻抗HZt以及计数时间T复位(Zt=0、Zmax=0、HZt=0、T=0)(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之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开始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电能,并且高频输出控制部36使第二电源32开始向末端执行器7输出电能(步骤S113)。在开始输出之后,当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开始进行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控制。通过PLL控制,来调整第一电源31的电能的输出时的频率,使得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小于规定的阈值。即,第一电源31的输出频率被调整为与振动计的共振频率一致。当开始进行PLL控制时,特性检测部37以锁定(超声波共振频率探测完成)信号为起点,开始检测超声波阻抗Zt作为电特性值,并且高频阻抗检测部38开始检测高频阻抗HZt(步骤S114)。在步骤S114之后,开始处理结束,处理进入步骤S102。
此外,在PLL控制开始时以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通过将输出电流经时地保持固定的上述那样的恒流控制,来对第一电源31的输出电力进行控制。通过将输出电流经时地保持固定,由超声波振子22产生的超声波的振幅和振动速度也经时地大致固定,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和振动速度也经时地大致固定。
在对超声波阻抗Zt和高频阻抗HZt的检测开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是否大于超声波阻抗Zt、即超声波阻抗Zt是否开始递减(步骤S102)。在最大值Zmax为超声波阻抗Zt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更新为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超声波阻抗Zt(Zmax=Zt)(步骤S103)。即,特性检测部37对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进行监视,并对基于来自第一电源31的电能开始输出超声波起的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进行更新。处理器33重复进行步骤S102、S103,直到超声波阻抗Zt开始递减为止。
在步骤S102中判定为最大值Zmax大于超声波阻抗Zt的情况下(是),处理器33的临时峰值保持部51将该最大值Zmax保持为超声波阻抗的临时峰值,并且处理器33将计数时间T复位(T=0)(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之后,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即Zmax-Zt是否大于递减确定阈值Z1(例如图3所示)(第一条件)、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作为时间阈值的时间T1(例如图3所示)(第二条件)(步骤S105)。
阈值Z1和时间T1能够是分别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规定值。这些规定值例如能够是表示按处置器具2的各类型设定的阈值Z1及时间T1的关系的查询表(LUT)。例如,处置器具2具有未图示的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处置器具2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例如是用于识别处置器具2的类型(型号)的信息,也可以是处置器具2的序列号。通过将处置器具2经由线缆4连接于控制装置3,处理器33从处置器具2的存储介质读取识别信息。然后,处理器33基于读取出的识别信息来确定处置器具2的类型,从LUT读出与该类型对应的阈值Z1及时间T1的值并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是,处置器具2具有未图示的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与该处置器具2的类型对应的阈值Z1及时间T1。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处置器具2经由线缆4连接到控制装置3,处理器33从处置器具2的存储介质读取阈值Z1和时间T1并进行设定。或者,也可以是基于超声波阻抗Zt的经时变化,通过由手术操作者从输入装置53进行输入来设定阈值Z1和时间T1。
在步骤S105中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接下来的步骤S106。在没有满足的情况下(否),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105。即,处理器33重复进行步骤S105,直到判定部39判定为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为止。此外,不需要在某一时刻t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例如可以是,如果如图3所示那样在时刻t1之前的时刻t时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Zmax-Zt大于所设定的阈值Z1、且时刻t1时的计数时间T为所设定的时间T1,则判定部39能够判定为满足两个条件,处理进入步骤S106。即,在时刻t1,处理进入S106。
在处理在步骤S105中进展至“是”之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例如图3所示)(步骤S106)。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39除了在步骤S105中利用超声波阻抗Zt的经时变化进行切开完成判定以外,还在步骤S106中利用高频阻抗HZt的经时变化进行切开完成判定。阈值HZ1能够是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规定值、或者是基于高频阻抗HZt的经时变化通过由手术操作者从输入装置53进行输入来设定的值。另外,关于阈值Z1和时间T1,与上述同样地,可以是按各类型设定的值。
在步骤S106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如果根据由判定部39基于高频阻抗HZt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则判定为切开还没有完成、即处置对象没有被切分开。即,虽然在基于超声波阻抗Zt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判定为切开完成,但是在基于高频阻抗HZt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没有判定为切开完成。也就是说,可以认为,处置对象还没有被切分开,之后处置对象被切分开,因此超声波阻抗Zt再次从递增转为递减,从而出现超声波阻抗Zt的峰。因此,在步骤S106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复位(Zmax=0)(步骤S107),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也就是说,由于对处置对象的切开还没有完成,因此处理器33将作为控制用内部变量的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清零,并利用特性检测部37再次开始监视超声波阻抗Zt的经时变化。
例如,在图3所示的时刻t1,在步骤S105中的基于超声波阻抗Zt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判定部39判定为对处置对象的切开已完成。然而,在接下来的步骤S106中,由于时刻t1时的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因此判定部39判定为对处置对象的切开还没有完成(步骤S106-否)。因此,在步骤S107中,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复位,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也就是说,处理器33再次开始监视超声波阻抗Zt的经时变化。然后,在出现超声波阻抗Zt的峰P2之后,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相对于作为该峰P2的峰值的新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Zmax-Zt是否大于阈值Z1、以及从开始保持新的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时间T1。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不仅根据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判定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根据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也判定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因而,处理器33的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第一电源31的输出和第二电源32的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108)。在步骤S108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例如,在步骤S108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自动停止,另外,高频输出控制部36使第二电源32的电能输出自动停止。或者,在步骤S108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降低。由此,探针13的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被降低。或者,在步骤S108中,处理器33向通知部52发送用于使通知部52工作的控制信号。由此,由通知部52进行通知(上述那样的听觉上的通知、视觉上的通知、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进行的通知)。可以单独地进行通知,也可以与上述的输出自动停止或输出降低组合地进行通知。在单独进行通知的情况下,手术操作者基于该通知来解除利用操作按钮24的操作输入,开关25从接通状态被切换为断开状态。处理器33的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基于开关25被切换为断开状态,来使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的电能输出停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处置系统1中利用基于超声波振动的凝固切开作用来切开处置对象的情况下,在处置对象被切分开时,例如出现超声波阻抗即电特性值的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用于探测该峰的以往的算法而言,使用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的反馈来将用于切开完成探测的各种参数最优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置系统1除了基于包含超声波阻抗、电压、电力的电特性值的峰检测来进行切分开探测以外,还根据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的反馈值来将切分开探测最优化。
因而,例如在图3所示的时刻t1,在仅基于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进行切开完成判定的现有技术中判定为切开已完成,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基于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进行切开完成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切开完成,但是通过探测出高频阻抗低于阈值,能够判定为在时刻t1还没有完成切开。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在对厚且硬的生物体组织的切开等时在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中出现多个峰那样的情况下处理器33对切开完成进行误探测。
并且,例如在图3所示的时刻t2,基于由高频阻抗检测部38对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的监视,处理器33能够检测出切开已完成。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可靠地判断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处置对象被切分开之后,处理器33的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分别使第一电源31的输出和第二电源32的输出停止,由此能够防止处置对象没有切断。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处置对象被切分开之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停止或降低。因此,有效地防止在第一把持片14以大的振幅和振动速度进行超声波振动的状态下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持续与第一把持片14接触。因而,有效地防止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的磨损和变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处理器33适当地检测处置对象被切分开的时刻。然后,基于所检测出的适当的时刻来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停止或降低、或者进行用于告知应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停止或降低的通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将高频阻抗的绝对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了比较,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判定部39通过将高频阻抗值相对于某一时刻t的高频阻抗值的差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能够将超声波振动能量和高频能量同时输出的处置系统1中,在切开完成判定中使用了为对处置对象进行凝固切开而从处置器具2输出的高频能量的阻抗,但是用于切开完成判定的高频能量的阻抗不限定于为对处置对象进行凝固切开而输出的高频能量的阻抗。例如,即使是包括仅利用超声波振动进行凝固切开的超声波处置器具的处置系统1,也能够通过为了进行切开完成判定而另外流过高频电流并监视高频阻抗,来进行与上述那样的处置系统1同样的切开完成判定。在该情况下,为了进行切开完成判定而流过的电流不需要为高频电流,处理器33可以具有阻抗检测部来取代高频阻抗检测部。
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判定为切开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处理器33将电特性值的最大值Zmax复位并由特性检测部37再次开始监视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但是在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判定为切开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由处理器33进行的处理不限定于此。下面,将在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中判定为切开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其它的处理作为变形例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
图6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101~S106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
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将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设定为低电平(步骤S121)。即,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减弱。然后,在步骤S121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即,超声波的输出被维持为低电平,直到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为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第一电源31的输出和第二电源32的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122)。例如,在步骤S122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自动停止,另外,高频输出控制部36使第二电源32的电能输出自动停止。或者,在步骤S122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电源31的电能输出降低。或者,在步骤S122中,通过处理器33使通知部52进行工作,来由通知部52进行通知。在步骤S122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像这样,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降低,由此有效地防止在把持片14、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的一部分被切分开的状态下通过超声波振动而进行振动的第一把持片14持续以大的振幅和振动速度接触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因而,有效地防止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的磨损和变形。
此外,在步骤S121中,也可以是,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降低,并且,高频输出控制部36使从第二电源32向末端执行器7输出的电能增加。由此,还能够用高频能量的输出来补偿超声波振动能量的输出的降低部分,能够在防止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的磨损和变形的同时可靠地切开处置对象。
[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变形例]
图7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101~S106、S108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阈值Z1变更为Z2并设为新的阈值Z1,并且将设定时间T1变更为T2并设为新的设定时间T1(步骤S123)。即,处理器33对作为切开完成探测用参数的递减确定阈值Z1和时间阈值T1进行变更。阈值Z2和时间T2与阈值Z1和时间T1同样地能够是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规定值、或者是与处置器具2的类型对应地从存储介质34读出的值、或者是从处置器具2的存储介质读入的值。
在步骤S123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峰P1处的超声波阻抗Zt的值)的递减值即Zmax-Zt是否大于新的阈值Z1(即,阈值Z2)、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从峰P1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新的时间T1(即,时间T2)(步骤S105)。即,在处理器33变更阈值Z1和设定时间T1后,判定部39再次进行基于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的切分开判定。
像这样,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处理器33变更作为判定参数的阈值Z1和时间T1,由此处理器33再次监视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并进行切开完成判定,能够可靠地判断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适当地将电特性(例如超声波阻抗、电压、电力)控制的内部变量清零并再次监视组织切开状态(图4:第一实施方式)、或者使超声波输出降低(图6:第一变形例)、或者变更切开完成探测的参数(图7:第二变形例)。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探测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而完成切开从而防止没有切断的能量处置系统。
在以上的说明中,处理器33计算作为电特性值的峰的最大值Zmax,通过使用从峰起的经过时间、相对于峰的递减值来判定切开完成,但是还能够使用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率或累积值来进行利用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下面,分别对利用时间变化率进行的切分开判定以及利用累积值进行的切分开判定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变形例]
图8是示出处理器33的一例的框图。处理器33具有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高频输出控制部36、电特性检测部37、高频阻抗检测部38、判定部39以及计算部54。
图9是示出处置时的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超声波阻抗Zt=Z(t)在时刻t3之前的时刻进行递增,在时刻t3以后进行递减。时刻t3是超声波阻抗Zt在递增之后开始递减的递减开始时。在时刻t3或临近时刻t3时,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被切分开。
另外,将从递减开始时即时刻t3起经过了规定时间Tth的时间点的时刻设为t4。然后,在时刻t4以后的时刻t5,超声波阻抗Z(t5)的时间变化率ΔZ(t5)大于规定的阈值ΔZth。即,在时刻t5,从时间变化率Δz(t)为规定的阈值ΔZth以下的状态切换为大于时间变化率ΔZ(t)的状态。然后,在时间t5或临近时间t5时,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被切分开。此外,时刻t4处的时间变化率ΔZ(t4)为规定的阈值ΔZth以下。另外,在图9中示出时刻t4处的超声波阻抗Z(t4)的切线M(t4)和时刻t5处的超声波阻抗Z(t5)的切线M(t5)。而且,切线M(t4)的斜率为时刻t4处的时间变化率ΔZ(t4),切线M(t5)的斜率为时刻t5处的时间变化率ΔZ(t5)。
图10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101、S106~S108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
在开始处理之后,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更新为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超声波阻抗Zt,并将时间T复位(Zt=Zmax、T=0)(步骤S131)。在步骤S131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是否大于在步骤S131中更新后的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即超声波阻抗Zt是否开始递减(步骤S132)。在超声波阻抗Zt大于最大值Zmax的情况下(是),处理器33更新最大值Zmax,并将计数时间T复位(T=0)(步骤S133)。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34。在超声波阻抗Zt小于最大值Zmax的情况下(否),处理进入步骤S134。即,如果超声波阻抗Zt小于最大值Zmax,则处理器33不更新最大值Zmax而保持最大值Zmax,且不将计数时间T复位。
然后,判定部39判定计数时间T是否为规定的时间Tth以上(步骤S134)。规定的时间Tth也是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规定值等。在计数时间T比规定的时间Tth短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32。另一方面,在计数时间T为规定的时间Tth以上的情况下(是),计算部54计算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率ΔZ(t)。然后,判定部39判定所计算出的时间变化率ΔZ(t)是否大于阈值ΔZth(步骤S135)。在此,阈值ΔZth为负的值,被设定为接近零的值(例如-1)。阈值ΔZth也是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规定值等。
在步骤S135中判定为时间变化率ΔZ(t)不大于阈值ΔZth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3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时间变化率ΔZ(t)大于阈值ΔZth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106。然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HZ1(步骤S106)。此后的处理(步骤S106~S108)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变形例]
图11是示出处置时的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的一例的图。超声波阻抗Zt=Z(t)在时刻t6之前的时刻进行递增,在时刻t6以后进行递减。时刻t6是超声波阻抗Zt在递增之后开始递减的递减开始时。在时刻t6或临近时刻t6时,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发生切分开。
另外,规定比作为递减开始时的时刻t6靠后的时刻t7以及比时刻t7靠后的时刻t8。而且,将从时刻t6到时刻t7为止的超声波阻抗的变化量的累积值Σ(Zmax-Z(t))设为累积值ΣZ1,将从时刻t6到时刻t8为止的超声波阻抗的变化量的累积值Σ(Zmax-Z(t))设为累积值ΣZ2。累积值ΣZ1为阈值ΣZth以下,另外,累积值ΣZ2大于阈值ΣZth。而且,差值Zmax-Z(t)的从作为递减开始时的时刻t6起的累积值Σ(Zmax-Z(t))在时刻t8时从阈值ΣZth以下的状态切换为大于阈值ΣZth的状态。然后,在时间t8或临近时间t8时,第一把持片14与第二把持片15之间把持的处置对象被切分开。此外,在图11中,由直线t=t7、直线Z=Z(t6)以及曲线Z=Z(t)包围的部分的面积为差值(Zmax-Z(t))的从时间t6到时间t7为止的累积值ΣZ1。另外,由直线t=t8、直线Z=Z(t6)以及曲线Z=Z(t)包围的部分的面积为差值(Zmax-Z(t))的从时间t6到时间t8为止的累积值ΣZ2。
图12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步骤S101、S106~S108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但在步骤S112中被复位的控制参数可以是超声波阻抗Zt、最大值Zmax、高频阻抗HZt这三个,不需要将计数时间T复位。
在开始处理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是否大于超声波阻抗Zt、即超声波阻抗Zt是否开始递减(步骤S141)。在最大值Zmax为超声波阻抗Zt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更新为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超声波阻抗Zt(Zmax=Zt)(步骤S142)。即,特性检测部37监视超声波阻抗Zt的时间变化,并对从基于来自第一电源31的电能开始输出超声波起的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进行更新。处理器33重复进行步骤S141、S142,直到超声波阻抗Zt开始递减为止。
在步骤S141中判定为最大值Zmax大于超声波阻抗Zt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143。即,如果超声波阻抗Zt小于最大值Zmax,则处理器33不更新最大值Zmax而保持最大值Zmax。
处理器33将从超声波阻抗Zt为最大值Zmax以上的状态切换为超声波阻抗Zt小于最大值Zmax的状态的时间点检测为超声波阻抗Zt在递增之后开始递减的递减开始时。然后,处理器33的计算部54计算从作为最大值Zmax的递减开始时的超声波阻抗Z(t)的峰值减去超声波阻抗Z(t)所得到的差值Zmax-Z(t),并且计算差值Zmax-Z(t)的从递减开始时起的累积值Σ(Zmax-Z(t))。然后,判定部39判定从递减开始时到时间t为止的计算出的累积值Σ(Zmax-Z(t))是否大于阈值ΣZth(步骤S143)。在此,阈值ΣZth为正的值。阈值ΣZth也是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34中的既定值等。
在步骤S143中判定为累积值Σ(Zmax-Z(t))不大于阈值ΣZth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4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累积值Σ(Zmax-Z(t))大于阈值ΣZth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106。然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HZ1(步骤S106)。此后的处理(步骤S106~S108)与图4所示的流程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使用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的经时变化进行的切开完成判定不限定于通过检测电特性值的最大值来进行,还能够通过计算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率(第三变形例)或累积值(第四变形例)来进行。因而,根据第三变形例和第四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针对本实施方式在上文叙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3至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下面,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动作省略其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由处置系统1进行处置时的超声波阻抗及高频阻抗的时间变化的图。图14是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步骤S106、S12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高频阻抗的多个阈值,并将基于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进行多次。
在处理在步骤S105中进展至“是”之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一阈值HZ1(例如图13所示)(步骤S106)。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第一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将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设定为低电平(步骤S121)。即,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减弱。例如,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从第一电源31输出的电能相对于初始值或紧挨着之前输出的值降低10%(例如设为90%)。然后,在步骤S121之后,返回到步骤S106,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一阈值HZ1。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判定部39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第一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201。
然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二阈值HZ2(例如图13所示)(步骤S201)。在此,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HZ1<HZ2)。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第二阈值HZ2以下的情况下(否),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将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设定为更低的电平(步骤S202)。即,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减弱。例如,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从第一电源31输出的电能相对于初始值或紧挨着之前输出的值降低20%(例如设为80%)。然后,在步骤S202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二阈值HZ2。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第二阈值HZ2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122。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122)。在步骤S122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高频阻抗的多个阈值、例如高频阻抗的两个阈值HZ1、HZ2,在基于相对于电特性值的峰的递减量和计数时间进行切开完成检测之后,进一步基于高频阻抗的多个阈值进行切开完成检测。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如下能量处置系统:通过设置高频阻抗的多个阈值并对超声波的输出逐级地进行控制,来可靠地切开处置对象,并且降低处置对象或第二把持片的垫构件的破损等不期望的影响。
[第二实施方式:变形例]
图15是示出由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本变形例中,步骤S101~S106、S12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相同。
在处理在步骤S105中进展至“是”之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一阈值HZ1(例如图13所示)(步骤S106)。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第一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第一阈值Z1变更为Z2并设为新的阈值Z1,并且将设定时间T1变更为T2并设为新的设定时间T1(步骤S123)。即,处理器33对作为切开完成探测用参数的递减确定阈值Z1和时间阈值T1进行变更。
在步骤S123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即Zmax-Zt是否大于阈值Z1(例如图13所示)(第一条件)、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时间T1(例如图13所示)(第二条件)(步骤S105)。即,在处理器33变更阈值Z1和设定时间T1后,判定部39再次基于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进行切分开判定。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第一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201。
然后,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第二阈值HZ2(例如图13所示)(步骤S201)。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第二阈值HZ2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阈值Z1变更为Z3并设为新的阈值Z1,并且将设定时间T1变更为T3并设为新的设定时间T1(步骤S203)。即,处理器33对作为切开完成探测用参数的递减确定阈值Z1和时间阈值T1进行变更。
在步骤S203之后,返回到步骤S105,再次由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即Zmax-Zt是否大于阈值Z1(例如图13所示)(第一条件)、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时间T1(例如图13所示)(第二条件)(步骤S105)。即,在处理器33变更阈值Z1和设定时间T1后,判定部39再次基于超声波阻抗的变化进行切分开判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第二阈值HZ2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108。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108)。在步骤S108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根据本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针对第二实施方式在上文叙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121、S202中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进行超声波输出的降低,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123、S203中处理器33进行阈值Z1、T1的变更,但是还能够将它们进行组合。具体地说,例如也可以是,在与高频阻抗的第一阈值HZ1相关的切分开判定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将超声波输出设定为低电平,在与高频阻抗的第二阈值HZ2相关的切分开判定后,处理器33进行阈值Z1、T1的变更。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和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动作省略其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3与超声波阻抗的经时变化无关地,总是监视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并基于该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来适当地调整超声波输出。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在通过基于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而判定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之后,进行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在此,使用高频阻抗值的时间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不限定于是对使用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进行辅助或补充。在本发明中,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进行将使用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分开判定与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分开判定组合起来的切开完成判定。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将这两个组合起来的切开完成判定的一例,处理器33一边总是监视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一边进行基于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
图16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处理器33首先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开始处理(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步骤S301)。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39总是、即在进行利用电特性值的切分开判定之前也监视由高频阻抗检测部38检测出的高频阻抗值是否大于阈值HZ1。
在步骤S301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进入步骤S30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02。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对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进行调整(步骤S302)。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39在利用超声波阻抗值进行的切开完成探测中判定为切开完成以前,也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来调整超声波输出、例如将超声波输出设定为低电平。因而,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减弱。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03。
在步骤S303中,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是否大于超声波阻抗Zt、即超声波阻抗Zt是否开始递减。在最大值Zmax为超声波阻抗Zt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更新为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超声波阻抗Zt(Zmax=Zt)(步骤S304)。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即,处理器33重复进行步骤S301~S303,直到判定部39判定为超声波阻抗Zt小于阈值Zmax为止。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最大值Zmax大于超声波阻抗Zt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05。然后,处理器33的临时峰值保持部51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保持为超声波阻抗的临时峰值,并且处理器33将计数时间T复位(T=0)(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步骤S306)。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进入步骤S308。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07。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对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进行调整(步骤S307)。如上述的那样,判定部39在利用超声波阻抗值进行的切开完成探测中判定为切开完成以前,也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来调整超声波输出、例如将超声波输出设定为低电平。因而,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使第一把持片14的超声波振动的振幅减弱。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08。
在步骤S308中,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Zmax-Zt是否大于阈值Z1(第一条件)、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时间T1(第二条件)。在判定为没有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06。即,处理器33重复进行步骤S306~S308,直到判定部39判定为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为止。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8中判定为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09。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309)。在步骤S309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像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总是监视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基于该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来适当地调整从第一电源31向超声波振子22输出的电能。由此,有效地防止在处置正在进行的状态下通过超声波振动而进行振动的第一把持片14持续以大的振幅和振动速度接触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因而,有效地防止第二把持片15的垫构件17的磨损和变形。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进行将利用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的判定与利用高频阻抗的经时变化的判定组合起来的切开完成判定,能够适当地探测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来防止没有切断。
[第三实施方式:变形例]
图17是示出由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处置系统1进行的处置的一例的流程图。处理器33首先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开始处理(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步骤S301)。在本变形例中,判定部39也总是、即在进行利用电特性值的切分开判定之前,也监视由高频阻抗检测部38检测出的高频阻抗值是否大于阈值HZ1。
在步骤S301中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进入步骤S31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12。然后,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第一阈值Z1变更为Z2并设为新的阈值Z1,并且将设定时间T1变更为T2并设为新的设定时间T1(步骤S312)。在本变形例中,判定部39在利用超声波阻抗值进行的切开完成探测中判定为切开完成以前,也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来变更作为切开完成探测用参数的递减确定阈值Z1和时间阈值T1。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13。
在步骤S313中,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是否大于超声波阻抗Zt。在最大值Zmax为超声波阻抗Zt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更新为由特性检测部37检测出的超声波阻抗Zt(Zmax=Zt)(步骤S314)。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最大值Zmax大于超声波阻抗Zt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15。然后,处理器33的临时峰值保持部51将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保持为超声波阻抗的临时峰值,并且处理器33将计数时间T复位(T=0)(步骤S315)。
在步骤S315之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判定高频阻抗HZt是否大于阈值HZ1(步骤S316)。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为阈值HZ1以下的情况下(否),处理进入步骤S318。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17。然后,处理器33将超声波阻抗的第一阈值Z1变更为Z2并设为新的阈值Z1,并且将设定时间T1变更为T2并设为新的设定时间T1(步骤S317)。如上述的那样,判定部39在使用超声波阻抗值进行的切开完成探测中判定为切开完成以前,也基于高频阻抗值的经时变化来变更递减确定阈值Z1和时间阈值T1。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18。
在步骤S318中,判定部39判定超声波阻抗Zt相对于超声波阻抗的最大值Zmax的递减值Zmax-Zt是否大于阈值Z1(第一条件)、以及从开始保持最大值Zmax起经过的计数时间T是否大于时间T1(第二条件)。在判定为没有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16。
另一方面,在步骤S318中判定为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情况下(是),处理进入步骤S319。然后,超声波输出控制部35和高频输出控制部36对输出等进行控制(步骤S319)。在步骤S319之后,处置流程结束。
根据本变形例,也能够获得与针对第三实施方式在上文叙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判定为高频阻抗HZt大于阈值HZ1的情况下,在处理器33变更作为判定参数的阈值Z1和时间T1后,处理器33的判定部39进行基于电特性值的经时变化的切开完成判定。由此,判定部39可靠地判断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因而,提供一种能够不存在误探测地进行切开完成探测的能量处置系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相对于通过检测超声波阻抗值的峰来判定为处置对象已被切分开并停止输出的现有技术而言,通过一并使用在探测包含超声波阻抗、电压、电力的电特性值时根据对高频阻抗值的监视结果来判定是否存在没有切断的处置对象的算法,能够防止处置对象没有切断。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和变更,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各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第四变形例组合。

Claims (17)

1.一种能量处置系统,具备:
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
超声波振子,其通过被所述第一电源供给的电力来产生超声波振动;
第一把持片,其构成为被传递由所述超声波振子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并利用该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且具有探针电极,该探针电极通过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的电力而流过电流;以及
第二把持片,其具有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钳式电极,该第二把持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持片进行开闭,使得与所述第一把持片一起把持处置对象,
所述能量处置系统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电特性检测部,其经时地检测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值;
临时峰值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电特性值的临时峰值;
阻抗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探针电极与所述钳式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判定部,其在由所述电特性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保持部中保持的所述临时峰值起开始递减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电特性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判定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以及
输出控制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特性值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并且所述阻抗值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控制部进行使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停止或降低的动作以及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的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来作为规定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特性值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并且所述阻抗值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控制部还进行使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停止或降低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特性值是作为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阻抗值的超声波阻抗、施加到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压值以及供给到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力值中的任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条件是所述电特性值相对于所述临时峰值的递减值超过规定的阈值且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开始递减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所述电特性值的变化量的累积值,
所述判定部通过将所述累积值与规定的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开始递减起的所述电特性值的变化量的累积值,
在所述累积值超过规定的值时,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所述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率,
所述判定部通过将所述时间变化率与规定的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开始递减起的所述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率,
在所述电特性值的时间变化率大于规定的值且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开始递减起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时,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且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将与所述规定的条件相关的参数复位,并再次判定是否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且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控制部使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源输出高频电力,
从所述第二电源向所述钳式电极供给的高频电力用于对处置对象的处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且所述判定部判定为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控制部还使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增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所述超声波振子、所述第一把持片及所述第二把持片的手持件被连接到具有所述输出控制部的控制装置时,所述控制装置读出设置于所述手持件或所述控制装置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设定值,来设定所述规定的条件或所述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
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对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入,来设定所述规定的条件或所述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指示,
所述输出控制部基于对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入,来切换所述规定的动作的种类或是否进行所述规定的动作。
16.一种处置器具控制装置,用于对处置器具的动作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处置器具具备:超声波振子,其通过被第一电源供给的电力来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一把持片,其构成为被传递由所述超声波振子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并使用该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且具有探针电极,该探针电极通过被第二电源供给的电力而流过电流;以及第二把持片,其具有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钳式电极,该第二把持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持片进行开闭,使得与所述第一把持片一起把持处置对象,
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特性检测部,其经时地检测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值;
临时峰值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电特性值的临时峰值;
阻抗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探针电极与所述钳式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判定部,其在由所述电特性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临时峰值保持部中保持的所述临时峰值起开始递减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电特性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判定由所述阻抗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阻抗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以及
输出控制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特性值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且所述阻抗值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输出控制部进行使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停止或降低的动作以及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的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
17.一种处置器具的动作控制方法,所述处置器具具备:超声波振子,其通过被第一电源供给的电力来产生超声波振动;第一把持片,其构成为被传递由所述超声波振子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并使用该超声波振动来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且具有探针电极,该探针电极通过被第二电源供给的电力而流过电流;以及第二把持片,其具有被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电力的钳式电极,该第二把持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持片进行开闭,使得与所述第一把持片一起把持处置对象,
所述动作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由处置器具控制装置经时地检测所述超声波振子的电特性值,
由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保持所述电特性值的临时峰值,
由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检测所述探针电极与所述钳式电极之间的阻抗值,
由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检测得到的所述电特性值从所述保持的所述临时峰值起开始递减的情况下,判定所述电特性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判定进行所述检测得到的所述阻抗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
在由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判定为所述电特性值满足所述规定的条件并且所述阻抗值大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处置器具控制装置进行使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停止或降低的动作以及通知所述判定的结果的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
CN201680090244.0A 2016-10-19 2016-10-19 能量处置系统 Active CN109862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0981 WO2018073915A1 (ja) 2016-10-19 2016-10-19 エネルギー処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836A CN109862836A (zh) 2019-06-07
CN109862836B true CN109862836B (zh) 2021-09-10

Family

ID=62019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244.0A Active CN109862836B (zh) 2016-10-19 2016-10-19 能量处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4704B2 (zh)
JP (1) JP6773798B2 (zh)
CN (1) CN109862836B (zh)
WO (1) WO2018073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7683A (zh) * 2019-07-01 2020-03-24 广州易和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多输出微创手术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97656A (zh) * 2021-07-21 2021-09-17 北京速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双极高频超声双输出手术系统
DE112021007732T5 (de) * 2021-07-26 2024-04-1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ergiebehandlungs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085A (en) * 1989-04-28 1992-09-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ultrasonic oscillation
CN102209502A (zh) * 2008-12-04 2011-10-0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手术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5916459A (zh) * 2014-02-17 2016-08-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处置装置
CN105992563A (zh) * 2013-12-16 2016-10-05 伊西康内外科有限责任公司 医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4080A1 (en) 2008-04-07 2009-10-08 Satoshi Honda Surgical operation apparatus
US8372070B2 (en) 2008-06-26 2013-02-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Surgical system and surgical operation method
US8303579B2 (en) 2008-12-31 2012-11-0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Surgical operation system and surgical operation method
US9265972B2 (en) * 2012-09-24 2016-02-23 Olympus Corporation Ultrasonic treatment device
WO2015122307A1 (ja) 2014-02-17 2015-08-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把持処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085A (en) * 1989-04-28 1992-09-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ultrasonic oscillation
CN102209502A (zh) * 2008-12-04 2011-10-0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手术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5992563A (zh) * 2013-12-16 2016-10-05 伊西康内外科有限责任公司 医疗装置
CN105916459A (zh) * 2014-02-17 2016-08-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超声波处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836A (zh) 2019-06-07
US20190239920A1 (en) 2019-08-08
JPWO2018073915A1 (ja) 2019-08-15
JP6773798B2 (ja) 2020-10-21
US11564704B2 (en) 2023-01-31
WO2018073915A1 (ja) 2018-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20577A1 (ja) エネルギー制御装置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US9750523B2 (en) Ultrasonic treatment apparatus
US9597106B2 (en) Ultrasonic treatment apparatus
JP5911650B2 (ja) 把持処置装置
WO2017187524A1 (ja) エネルギー処置具、処置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US11564704B2 (en) Energy treatment system
US10045815B2 (en) Energy treatment device and energy control device
CN108135652B (zh) 能量处置器具、处置系统和控制装置
WO2018020578A1 (ja) エネルギー制御装置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US11547430B2 (en) Energy treatment system, controller of power supply to treatment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power supply to treatment device
CN108135650B (zh) 能量处置器具、处置系统和控制装置
JP2020203216A (ja) エネルギー処置システム
CN108135651B (zh) 能量处置器具、处置系统和控制装置
US20190150898A1 (en) Energy control device and treat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