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2806A - 牙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牙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2806A
CN109862806A CN201780065668.6A CN201780065668A CN109862806A CN 109862806 A CN109862806 A CN 109862806A CN 201780065668 A CN201780065668 A CN 201780065668A CN 109862806 A CN109862806 A CN 109862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toothbrush
neck
manufactur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56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蜂须贺良祐
小林利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on Corp filed Critical L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2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3/00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 A46D3/005Preparing, i.e. Manufacturing brush bodies by moulding or casting a body around bristles or tufts of brist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2Brushes
    • B29L2031/425Toothbrush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具必要的力学特性、强度品质和透明性的牙刷制造方法。牙刷具有:头部(2),其在前端侧具有植毛面(20);手柄部(7),其配置于比头部靠后端侧,并包括握持部(8);以及颈部(4),其配置在植毛面与手柄部之间,并因向头部的外力而发生变形。牙刷制造方法包括经由配置在给定位置的浇口部来填充树脂材料的工序。将浇口部配置于比握持部靠前端侧。

Description

牙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刷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6693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牙刷中,为了提高操作性并能够在口腔内刷扫到各个角落,有时会使头部薄型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牙刷,其通过用聚缩醛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形成头部,使头部的厚度为2mm以上且小于3mm,从而提高口腔内操作性,并且保持充分的刷毛保持强度和头部耐折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048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高外观性,在使手柄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情况下,大多使用非晶性的树脂材料。但是,非晶性的树脂材料虽然透明性优异,但与结晶性的树脂材料相比,力学特性和强度品质差,因此难以满足上述薄型头部或极细颈部所要求的规格。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问题所做出的,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必要的力学特性、强度品质和透明性的牙刷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牙刷的制造方法,所述牙刷包括:头部,其在前端侧具有植毛面;手柄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头部靠后端侧,并包括握持部;以及颈部,其配置在所述植毛面与所述手柄部之间,并因向所述头部的外力而发生变形,所述牙刷的制造方法包括经由配置在给定位置的浇口部来填充树脂材料的工序,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比所述握持部靠所述前端侧。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所述头部。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的一部分配置凹部,将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所述凹部。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第二树脂材料至少覆盖所述浇口部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为硬质树脂,所述第二树脂材料为软质树脂。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填充所述树脂材料而成型第一部分的工序,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头部、所述颈部以及配置于比所述颈部靠后端侧的连结部;以及使用成型后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填充所述树脂材料而成型第二部分的工序,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通过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第一部分连结的所述手柄部,将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所述连结部。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牙刷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是非晶性的。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制造兼具必要的力学特性、强度品质和透明性的牙刷。
附图说明
图1A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俯视图。
图1B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主视图。
图2为放大头部2后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放大头部2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4A为表示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成型品的俯视图。
图4B为表示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成型品的主视图。
图5为用于说明弯曲弹性模量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6为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头部2放大后的局部俯视图。
图7为放大该头部2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8A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成型品的俯视图。
图8B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成型品的主视图。
图9A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俯视图。
图9B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A、图1B至图9A、图9B对本发明的牙刷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构造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俯视图。图1B为该牙刷1的主视图。
图1A、图1B的牙刷1具有:俯视呈大致四边形的头部2;延伸设置于该头部2的颈部4;以及延伸设置于该颈部4的手柄部7(以下,也将头部2和颈部4和手柄部7合起来称为手柄体10)。在头部2设置有植毛部(未图示)和覆盖部30。在手柄部7设置有软弹性部6。
手柄体10整体以长条状一体成型,例如,以树脂材料为材料,通过注塑成型而得到。
除了软弹性部6和覆盖部30以外,手柄体10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非晶性的硬质树脂形成。作为非晶性的硬质树脂,例如可举出聚苯乙烯树脂(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芳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树脂(AS)、聚酯树脂等。
上述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手柄体10的材质的弯曲弹性模量优选为1200~3000MPa,更优选为1500~3000MPa。如果手柄体的材质的弯曲弹性模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将头部的挠曲量设定为适当的值,这与口腔内的清洁力和操作性的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的提高紧密相关。手柄体10的长度可以考虑操作性等来决定,例如设为150~200mm。
头部2以手柄体10的长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形成为在俯视时呈4个顶部用曲线进行角部切割所得的大致四边形的平板状。在头部2的一个面(植毛面20)形成有多个植毛孔22。在该植毛孔22植设捆扎刷毛所得的刷毛束,形成由多个刷毛束构成的植毛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植毛面20平行且与手柄体1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将与植毛面20正交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另外,将植毛面20面对的一侧作为表面,将植毛面20面对的一侧的相反侧作为背面。
头部2在俯视时,随着从前端趋向颈部4,在宽度方向上扩展,接着以同等的宽度延伸,然后在宽度方向上缩窄,直到与颈部4之间的边界P1。在本实施方式中,边界P1是头部2的俯视形状中的靠颈部4的形成角部切口的曲线的终点(即,形成角部切口的曲线的弯曲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拐点))。
头部2的大小可以考虑在口腔内的操作性等来决定。
当头部2的最大宽度过大时,在口腔内的操作性会降低,当头部2的最大宽度过小时,植毛的刷毛束的数量会变得过少,容易破坏清洁力。因此,宽度例如设为5~13mm。
头部2的厚度优选为2.0~4.0mm,更优选为2.0~3.5mm,进一步优选为2.5~3.2mm。当头部2的厚度为所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抑制头部2的强度的降低,从而提高耐久性。而且,容易沿厚度方向形成植毛孔22,从而容易将刷毛束牢固地植设于植毛孔22,由此容易抑制刷毛束脱落的情况。另外,当头部2的厚度为所述上限值以下时,会进一步提高牙刷1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而且,能够使刷毛到达后牙的里侧等口腔内的各个角落,由此进一步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效果。
此外,在头部2的厚度不是恒定的情况下,头部2的厚度是指头部2的最小厚度。
当头部2的长度过长时,在口腔内的操作性容易受损,当头部2的长度过短时,植毛的刷毛束的数量变得过少,容易损害清洁效果。因此,头部2的长度例如在10~40mm的范围内适当决定。
图2为放大头部2后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放大头部2后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在图3中,省略了植毛孔22的图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头部2配置有浇口部G。浇口部G配置在头部2的前端侧的侧面2a。
浇口部G是在对手柄体10进行注塑成型(注射成型)时,填充熔融的树脂材料的区域。就对所填充的树脂材料进行冷却而使之固化所得的成型品而言,由于是浇口部G从手柄体10突出的状态,所以在后续工序中被切断、去除。在图2和图3的浇口部G示出了切断后的浇口痕迹。作为一例,厚度方向上的浇口部G的背面侧的位置形成在分型线PL的位置。
覆盖部30包括:覆盖头部2的侧面2a的侧部30a;以及覆盖头部2的背面2b的一部分的底部30b。覆盖部30由软质树脂形成。作为软质树脂,例如,优选为肖氏硬度A为90以下的树脂,更优选为肖氏硬度A为50~80的树脂。作为软质树脂,例如可列举出弹性体(例如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硅酮。侧部30a的厚度形成为比浇口部G的浇口痕迹的突出量大,从而覆盖浇口痕迹。在侧部30a及底部30b的端缘形成有大致圆弧形状的曲面,在将头部2插入到口腔内时,触感也变得柔软。
软弹性部6与手柄部7大致齐平地分别设置于手柄部7的表面侧和背面侧。软弹性部6配置在比手柄部7与颈部4之间的边界P2(详细情况后述)相比靠后端侧。软弹性部6配置于握持部8,握持部8位于比手柄部7的成为最大宽度的边界P2靠给定距离后端侧。作为一例,设置于表面侧及背面侧的软弹性部6彼此经由埋设于手柄部7的连接部(未图示)而连接。软弹性部6由软质树脂形成。作为软质树脂,例如使用与上述的覆盖部30相同的树脂。
植毛孔22的形状不被特别限定,可举出正圆或椭圆等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多边形等。
植毛孔22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定,例如设为10~60。
植毛孔22的直径根据要求的刷毛束的粗细来决定,例如设为1~3mm。
植毛孔22的排列图案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是所谓的棋盘格状或锯齿状等任意的排列图案。
作为构成刷毛束的刷毛,可列举出随着趋向刷毛尖其直径逐渐减小的刷毛(锥形刷毛)、除了刷毛尖的圆角部之外外径大致相同的刷毛(直刷毛)、刷毛尖为刮片状、球状、前端裂纹状等形状的刷毛。
作为刷毛,优选为锥形刷毛。通过将刷毛设为锥形刷毛,从而牙周袋等的污垢去除效果提高。而且,牙龈的按摩效果提高,从而使用感进一步提高。
作为刷毛的材质,例如可列举出:6-12尼龙、6-10尼龙等聚酰胺;PET、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等聚酯;聚丙烯等聚烯烃;烯烃系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等合成树脂材料。上述树脂材料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刷毛也可以是具有芯部和设置在该芯部的外侧的至少1层以上的鞘部的多重芯结构。
刷毛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正圆形,但并不一定限于正圆形,可以根据牙刷1的目的用途而设为任意形状。例如,可设为椭圆形、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异形(例如星形、三叶草形、四叶草形等)等。
各刷毛的粗细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在横截面为正圆形的情况下,优选为4~8密耳(1密耳=1/1000英寸=0.025毫米)。若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自立性提高,从而清洁性进一步提高,如果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刷毛束11的刷毛硬度变得适度,从而触感更加良好。
构成刷毛束11的刷毛既可以全部为相同的粗细,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的不同粗细的刷毛。
刷毛的刷毛长度优选为,例如成人用设为8mm~15mm,儿童用设为6mm~12mm。另外,从口腔内的使用性、使用感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所选择的刷毛的直径越小,则越缩短刷毛的刷毛长度。另外,也可以根据使用感、刷扫感、清洁效果、耐久性等目的,组合使用粗细不同的多根刷毛。
颈部4连接头部2和手柄部7。
在本实施方式中,颈部4从边界P1向手柄部7以大致相同的直径延伸,然后扩径,直到与手柄部7之间的边界P2。所述边界P2是颈部4的扩径的终点(即,在俯视时,形成扩宽的部分的两个边缘的直线的终点或形成扩宽的部分的两个边缘的曲线的弯曲方向发生变化的位置(拐点))。
颈部4的宽度优选为3.0~4.5mm,更优选为3.0~4.2mm。当颈部4的宽度为所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抑制颈部4的强度的降低,从而提高牙刷1的耐久性。而且,牙刷1不会变得过软,从而容易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另外,当颈部4的宽度为所述上限值以下时,会提高牙刷1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而且,能够使刷毛到达口腔内的各个角落,由此进一步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效果。
另外,在颈部4的宽度不是恒定的情况下,颈部4的宽度是指颈部4的最小宽度。
颈部4的厚度优选为3.0~4.5mm,更优选为3.0~4.2mm。当厚度为所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抑制颈部4的强度的降低,从而提高牙刷1的耐久性。而且,牙刷1不会变得过软,从而容易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另外,当颈部4的厚度为所述上限值以下时,会提高牙刷1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而且,能够使刷毛到达口腔内的各个角落,由此进一步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效果。
另外,在颈部4的厚度不是恒定的情况下,厚度是指颈部4的最小厚度。
颈部4的最小直径优选为3.0~4.5mm,更优选为3.0~4.2mm。当颈部4的最小直径为所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抑制颈部4的强度的降低,从而提高牙刷1的耐久性。而且,牙刷1不会变得过软,从而容易获得良好的使用感。另外,当颈部4的最小直径为所述上限值以下时,会提高牙刷1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而且,能够使刷毛到达口腔内的各个角落,由此进一步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效果。
另外,颈部4的最小直径是指上述颈部4的宽度和厚度之中较小的一方的值。
颈部4的长度可以考虑头部的长度等来决定,例如设为30~90mm的长度。当颈部4的长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使刷毛到达口腔内的各个角落,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腔内的污垢去除效果。当颈部4的长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时,会进一步提高牙刷1在口腔内的操作性。
接着,对上述牙刷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牙刷1的制造方法包括:一次成型工序,使用第一模具,通过注塑成型将除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以外的手柄体10成型;从在一次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手柄体10切断并去除浇口部G的工序;以及二次成型工序,使用切断并去除了浇口部G后的手柄体10和第二模具,在手柄体10一体地成型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
在一次成型工序中,使用具有与手柄体10的形状相对应的空洞部(型腔)的第一模具。在第一模具形成有在浇口部G处开口于上述空洞部的树脂流道,并且形成有用于形成在手柄体10配置软弹性部6及连接部的空间的突部。
经由浇口部G供给到上述第一模具内的型腔中的熔融的硬质树脂依次填充于头部2、颈部4及手柄部7。在此,由于浇口部G配置于头部2,所以从浇口部G供给的熔融的硬质树脂(以下称为熔融树脂)在短时间内并且以短的流动长度填充于颈部4。
将熔融树脂填充于第一模具内的型腔,并将第一模具冷却给定时间而使熔融树脂固化,由此,如图4A、图4B所示,手柄体10作为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出的成型品而制造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模具例示了浇口从成型品沿长度方向(与分型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侧浇口方式,但也可以采用在头部2的背面2b局部地配置浇口部,通过第一模具的开模动作而使成型品与浇口部分离的点(pinpoint)方式。
接着,在切断和去除工序中,切断并去除从手柄体10延伸出的浇口部G。浇口部G的切断可以使用包括给定的夹具、机械手等在内的装置等来实施。浇口部G优选为从手柄体10完全去除,但如图2及图3所示,在此形成为一部分作为浇口痕迹而残留的状态。
接着,在二次成型工序中,使用第二模具,将熔融的软质树脂填充于收容有手柄体10的成型空间,第二模具具有用于收容手柄体10的内部空间,并且形成用于在其与手柄体10之间填充熔融的软质树脂而成型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的上述成型空间。然后,通过将第二模具冷却给定时间而使熔融的软质树脂固化,由此如图1A、1B至图3所示,制造出在手柄体10一体地成型有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的牙刷1。
通常,非晶性的硬质树脂在分子骨架具有大体积的分子链,在从熔融状态冷却并固化的过程中难以取得规则的分子排列,但由于浇口部G与颈部4之间的距离短,所以例如与从手柄部7的后端填充熔融树脂的情况相比,供给到颈部4的熔融树脂以较高的取向性被填充。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牙刷1的手柄体10通过提高树脂材料的取向性,使得颈部4的弯曲弹性模量及疲劳强度提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即使在使用非晶性的硬质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薄型的头部2和极细的颈部4所要求的规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容易地制造出具有兼具必要的力学特性、强度品质和透明性的手柄体10的外观性优异的牙刷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覆盖部30覆盖浇口部G,所以即使在残留有浇口痕迹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安全性。另外,由于覆盖部30由软质树脂形成,所以在将头部2插入到口腔内时,也可获得柔软的触感。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以下的记载限定。
(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1~2)
按照表1的规格,对具有实施例、比较例、参考例1~2的头部的手柄体10,评价弯曲弹性模量和颈部的疲劳强度。头部的宽度、长度、厚度、形状全部相同。
实施例的头部具有28孔的植毛孔,并将头部的前端作为浇口部。比较例的头部具有28孔的植毛孔,并将手柄部的后端部作为浇口部。参考例1的头部将植毛孔的数量设为0,并将头部的前端作为浇口部。参考例2的头部仅将植毛孔的数量设为位于宽度方向两端的12个,并将头部的前端设为浇口部。
<弯曲弹性模量的评价方法>
根据ISO178,如图5所示,进行如下的3点弯曲试验:通过以距离60mm分离的支承件111、112支承头部2和颈部4的表面侧,并在头部2的距前端40mm的背面侧的位置,通过按压件113向背面侧方向施加载荷。由按压件113进行的载荷的施加使按压件113以2mm/min的速度移动。弯曲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使用割线法,重复进行3次3点弯曲试验(n=3)。
<颈部的疲劳强度的评价方法>
根据ISO20126,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疲劳强度的评价。
(1)将作为评价对象的牙刷(手柄体)的头部和手柄体全长的80%以上浸渍在化学质询液(日语:ケミカルチャレンジ液)中24小时。
(2)在距头部的长度方向中心55±1mm的位置处固定于疲劳强度试验机中。
(3)对头部的中央施加4.0±0.1N的载荷而进行下压,并以50±10次/min的速度反复进行直至颈部折断。将使颈部发生折断的次数作为疲劳强度的指标。在1个样品8根中实施评价。
(4)求出以比较例的指标为基准的比。
【表1】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在头部配置有浇口部的手柄体与在手柄部的后端配置有浇口部的手柄体相比,弯曲弹性模量及颈部的疲劳强度提高。另外,由参考例1及参考例2的评价可以确认:通过降低经由浇口部而填充的熔融树脂的流动阻力,弯曲弹性模量及颈部的疲劳强度大幅提高。
另外,在设置植毛孔22并经由扁线以打入的方式将刷毛束植毛于植毛孔22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在手柄部7设置用于形成植毛孔22的多个轴状突起,因此难以获得如参考例1和参考例2那样的弯曲弹性模量和颈部的疲劳强度。因此,也能够制造在头部2未形成植毛孔,将预先植毛有刷毛束的刷毛束部件通过粘接剂等接合于植毛面20的结构的牙刷。在该结构的牙刷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在第一模具设置用于形成植毛孔22的多个轴状突起,所以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经由浇口部填充的熔融树脂的流动阻力,由此能够制造出弯曲弹性模量及颈部的疲劳强度大幅提高的牙刷。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至图8A、8B对牙刷1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A、1B至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6为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部2放大后的局部俯视图。图7为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部2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牙刷1在头部2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25,并在该凹部25配置有浇口部G,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牙刷不同。
即,如图7所示,在头部2的前端的背面侧,设置有使侧面2a缺失的形状的凹部25。例如,如图6所示,凹部25形成为俯视呈大致圆弧的凹形状。作为一例,厚度方向上的浇口部G的表面侧的位置(凹部25的表面侧的位置)形成在分型线PL的位置。
其它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制造上述结构的牙刷1时的一次成型工序中,使用将上述分型线PL的位置作为合模位置的第一模具。在第一模具中,设置与凹部25相对应的位置及形状的凸部,在该凸部配置有构成浇口部G并开口于空洞部的树脂流道。
并且,通过将熔融树脂填充于上述第一模具内的型腔,并将第一模具冷却给定时间而使熔融树脂固化,由此,如图8A、图8B所示,手柄体10作为浇口部G从头部2的前端的凹部25沿长度方向延伸出的成型品而制造出。
接着,在切断和去除工序中,切断并去除从手柄体10延伸出的浇口部G。
接着,在二次成型工序中,使用上述的第二模具,向上述成型空间填充熔融的软质树脂。然后,通过将第二模具冷却给定时间而使熔融的软质树脂固化,从而制造出具有覆盖部30及软弹性部6且具有图6及图7所示的头部2的牙刷1。
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由于在凹部25配置有浇口部G,因此在切断和去除工序中切断从手柄体10延伸出的浇口部G时,也能够抑制浇口痕迹从头部2的外形轮廓突出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的制造方法中,除了可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之外,还能够抑制浇口痕迹从覆盖部30突出的情况,从而能够制造出安全性高的牙刷1。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A、图9B对牙刷1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些图中,对与图1A、图1B至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A、图9B所示,牙刷1的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经由连结部103连结。第一部分101包括头部2、颈部4和连结部103。连结部103配置在颈部4的后端侧。连结部103形成为包含在手柄部7前端的外形轮廓中的大小,埋设在手柄部7的前端侧而与之连结。连结部103配置于手柄部7的比握持部8靠前端侧。
上述结构的牙刷1的第一部分101是将连结部103的后端侧作为浇口部G填充熔融树脂而成型的。由于浇口部G从颈部4延伸,所以与颈部4之间的距离短,例如,与从手柄部7的后端填充熔融树脂的情况相比,供给到颈部4的熔融树脂以较高的取向性被填充。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第一部分101通过提高树脂材料的取向性,使得颈部4的弯曲弹性模量及疲劳强度提高。
作为制造包括第一部分101的牙刷1的方法,在收容有上述成型后的第一部分101的第二模具的成型空间填充熔融的硬质树脂,形成为将软弹性部6以外的第二部分102在二次成型工序中通过连结部103与第一部分101一体地连结的手柄体10,然后,使用形成用于成型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的成型空间的第三模具,在收容有手柄体10的第三模具的上述成型空间填充熔融的软质树脂,由此,制造出在手柄体10一体地形成有覆盖部30和软弹性部6的牙刷1。
另外,作为连结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的方法,除了将上述第一部分101嵌件成型之外,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预先制造一体地成型有软弹性部6并具有供连结部103插入的孔部的第二部分102,并将连结部103插入至该孔部,利用粘接剂等将第一部分101和第二部分102一体地连结。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子是不言而喻的。上述例子中所示的各构成部件的各形状、组合等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浇口部G配置在头部2的前端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配置在头部2的宽度方向的侧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于比植毛孔22靠后端侧配置浇口部G,以使设于第一模具的用于形成植毛孔22的轴状突起不会使熔融树脂的流动阻力变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牙刷制造方法。
符号说明
1…牙刷、2…头部、4…颈部、7…手柄部、8…握持部、10…手柄体、20…植毛面、101…第一部分、102…第二部分、103…连结部、G…浇口部。

Claims (7)

1.一种牙刷的制造方法,其为利用经由配置在给定位置的浇口部所填充的树脂材料来成型牙刷的制造方法,所述牙刷包括:
头部,其在前端侧具有植毛面;手柄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头部靠后端侧,并包括握持部;以及颈部,其配置在所述植毛面与所述手柄部之间,并因向所述头部的外力而发生变形,
所述牙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经由配置在比所述握持部靠所述前端侧的所述浇口部来填充所述树脂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所述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所述头部的一部分的凹部配置所述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第二树脂材料至少覆盖所述浇口部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材料为硬质树脂,所述第二树脂材料为软质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填充所述树脂材料而成型第一部分的工序,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头部、所述颈部和配置于比所述颈部靠后端侧的连结部;以及使用成型后的所述第一部分,通过填充所述树脂材料而成型第二部分的工序,所述第二部分包括通过所述连结部与所述第一部分连结的所述手柄部,
将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浇口部配置于所述连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材料是非晶性的。
CN201780065668.6A 2016-08-29 2017-08-23 牙刷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9862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6931 2016-08-29
JP2016166931A JP2018033510A (ja) 2016-08-29 2016-08-29 歯ブラシの製造方法
PCT/JP2017/030141 WO2018043249A1 (ja) 2016-08-29 2017-08-23 歯ブラシ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2806A true CN109862806A (zh) 2019-06-07

Family

ID=61301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5668.6A Pending CN109862806A (zh) 2016-08-29 2017-08-23 牙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33510A (zh)
KR (1) KR102425591B1 (zh)
CN (1) CN109862806A (zh)
WO (1) WO20180432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66672A (ko) 2021-11-08 2023-05-16 안병무 칫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711A (en) * 1993-08-05 1996-05-21 Byong Duk Choi Toothbrush
CN1190338A (zh) * 1995-07-07 1998-08-12 史密斯克莱·比奇曼保健品公司 牙刷
CN1406116A (zh) * 2000-12-28 2003-03-26 特里萨控股股份公司 用于制造牙刷的方法
CN103385599A (zh) * 2013-08-05 2013-11-13 高秀娟 一种整体式抗菌牙刷及其成型制造工艺
CN104053533A (zh) * 2011-11-22 2014-09-17 宝洁公司 用于生产具有内腔的牙刷柄部的方法
US20150089758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M+C Schiffer Gmbh Method for Making a Toothbrush
WO2016035678A1 (ja) * 2014-09-01 2016-03-10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524U (zh) * 1980-12-27 1982-07-09
JP3333827B2 (ja) * 1994-08-26 2002-10-15 花王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2003144232A (ja) * 2001-08-30 2003-05-20 Lion Corp 歯ブラシハンドルの製造方法
JP5427486B2 (ja) 2009-06-24 2014-02-26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7711A (en) * 1993-08-05 1996-05-21 Byong Duk Choi Toothbrush
CN1190338A (zh) * 1995-07-07 1998-08-12 史密斯克莱·比奇曼保健品公司 牙刷
CN1406116A (zh) * 2000-12-28 2003-03-26 特里萨控股股份公司 用于制造牙刷的方法
CN104053533A (zh) * 2011-11-22 2014-09-17 宝洁公司 用于生产具有内腔的牙刷柄部的方法
CN103385599A (zh) * 2013-08-05 2013-11-13 高秀娟 一种整体式抗菌牙刷及其成型制造工艺
US20150089758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M+C Schiffer Gmbh Method for Making a Toothbrush
WO2016035678A1 (ja) * 2014-09-01 2016-03-10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3249A1 (ja) 2018-03-08
KR20190039685A (ko) 2019-04-15
KR102425591B1 (ko) 2022-07-28
JP2018033510A (ja) 2018-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6272B (zh) 牙缝清洁工具的制造方法
JP4621741B2 (ja) 外部窪みを有す剛毛を含むマスカラブラシ
EP3729997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interdentalbürste
EP1924167B1 (de) Handgriff für eine bürste, insbesondere zahnbürste
KR102237310B1 (ko) 칫솔
CN103957744A (zh) 牙刷
US20140166043A1 (en) Interproximal cleaning too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8601442A (zh) 带有被注射的刷毛的身体护理刷
US20220361653A1 (en) Oral hygiene device
JP2017524498A (ja) オーバーモールド成形カトラリー製品
US20210186200A1 (en) Oral Care Implement
TW201731416A (zh) 牙刷
CN109890248A (zh) 牙刷和牙刷制造方法
TW201404338A (zh) 口腔保健用具及口腔保健用具的製造方法
EP3782508B1 (en) Oral care implement having multi-component handle
JP2007006937A (ja) 歯ブラシ
CN109862806A (zh) 牙刷的制造方法
KR20160132365A (ko) 칫솔용의 핸들체, 그 성형 방법, 및 칫솔
EP3833219B1 (de) Mundhygienemittel, insbesondere eine zahnbürste
CN108778049A (zh) 牙刷
JP6118101B2 (ja) 化粧用具の製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化粧用具
KR20160102149A (ko) 칫솔
CN109152469A (zh) 牙刷
JP6456316B2 (ja) 歯間ブラ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572738A (zh) 牙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