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5209B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5209B
CN109845209B CN201780047669.8A CN201780047669A CN109845209B CN 109845209 B CN109845209 B CN 109845209B CN 201780047669 A CN201780047669 A CN 201780047669A CN 109845209 B CN109845209 B CN 109845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ch
fdma symbol
lbt
fdm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76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5209A (zh
Inventor
吉村友树
大内涉
铃木翔一
刘丽清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5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5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6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 H04L27/2678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using cyclostationarities, e.g. cyclic prefix or postf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04L5/0083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symbol-by-symb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5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发送部,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本申请对2016年8月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56243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对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注册商标))”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EUTRA)”)进行了研究。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型节点B),将终端装置称为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在LTE版本13中,对终端装置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进行发送和/或接收的技术即载波聚合进行了规范(非专利文献1、2、3)。在LTE版本14中,对授权辅助接入(LAA:Licensed Assisted Access)的功能扩展以及使用了非授权频带(unlicensed band)上的上行链路载波的载波聚合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4)。在非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由基站装置进行的触发,来通过PUSCH发送针对非授权频带(unlicensed band)上的上行链路载波的HARQ-ACK反馈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不通过LBT发送PUSCH的一部分(例如PUSCH的起点的符号)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V13.1.0(2016-03)”,29th March,2016.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V13.1.0(2016-03)”,29th March,2016.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V13.1.1(2016-03)”,31th March,2016.
非专利文献4:“New Work Item on enhanced LAA for LTE”,RP-152272,Ericsson,Huawei,3GPP TSG RAN Meeting#70,Sitges,Spain,7th-10th December 2015.
非专利文献5:“UCI transmission on LAA carrier”,R1-164994,Sharp,3GPPTSG RAN1Meeting#85,Nanjing,China,23rd-27th May 2016.
非专利文献6:“Discussion on PUSCH transmission starting within symbol#0”,R1-164828,Huawei,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Meeting#85,Nanjing,China,23rd-27th May 201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案提供能高效地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终端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安装于该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能高效地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接收的基站装置、用于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安装于该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
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发送部,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的步骤;以及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的步骤;以及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终端装置能高效地进行上行链路发送。此外,基站装置能高效地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接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带部13的处理(发送进程3000)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数据(ax)、CQI/PMI(ox)、RI(ax)以及HARQ-ACK(ax)的编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编码位的复用/交织的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二例的图。
图11是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C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三例的图。
图12是表示LBT时段包括于发送基于SC-FDMA符号#0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时段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发送SC-FDMA符号可以是指发送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此外,发送SC-FDMA符号也可以是指发送时间连续信号,所述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将终端装置1A~1C称为终端装置1。
以下,对载波聚合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1设定有多个服务小区。将终端装置1经由多个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cell aggregation)或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本发明的一方案可以应用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每一个。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一部分。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每个组。此外,本发明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组的一部分。多个服务小区至少包括一个主小区(Primary cell)。多个服务小区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econdary cell)。多个服务小区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LAA(Licensed Assisted Access:授权辅助接入)小区。也将LAA小区称为LAA辅小区。
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新建立(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可以在建立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时间点或之后设定辅小区和/或LAA小区。主小区可以包括于授权频带(licensedband)。LAA小区可以包括于非授权频带(unlicensed band)。辅小区可以包括于授权频带以及非授权频带中的任一种。也可以将LAA小区称为LAA辅小区。
在下行链路中,将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上行链路中,将与服务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将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统称为分量载波。
终端装置1能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同时通过多个物理信道进行发送和/或接收。一个物理信道在多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中进行发送。
对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
在图1中,在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SCH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传输块)、Uplink-SharedChannel:UL-SCH)、下行链路的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和/或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CSI以及HARQ-ACK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RI(RankIndicator:秩指示符)、以及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CQI表示针对通过PDSCH发送的单个传输块的调制方式与编码率的组合。RI表示由终端装置1确定的有效层数。PMI表示由终端装置1确定的码本。该码本与PDSCH的预编码关联。
HARQ-ACK与以下对应: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Medium Access ControlProtocol Data Unit:MAC PDU(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ARQ-ACK表示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也将HARQ-ACK称为ACK/NACK、HARQ反馈、HARQ应答、HARQ信息或HARQ控制信息。
PRACH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码。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上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的发送关联。DMRS与PUSCH进行时分复用。基站装置3可以使用DMRS来进行PUSCH的传播路径校正。
在图1中,在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也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称为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上行链路授权(uplink grant)。上行链路授权可以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授权也可以用于单个小区内连续的子帧中的多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授权也可以用于已发送了该上行链路授权的子帧滞后4个以上的子帧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用于PUSCH(或子帧)的调度的DCI可以包括指示不发送该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例如,指示不发送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的信息可以是指示开始发送的SC-FDMA符号(Starting symbol:开始符号)的信息。例如,指示不发送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的信息可以是指示发送结束符号(Ending symbol)的信息。
例如,指示不发送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的信息可以是指示在该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的一部分中发送虚拟信号(dummy signal)的信息。例如,该虚拟信号可以是该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下一个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或者可以是时间连续信号,所述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该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下一个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用于调度一个PUSCH(一个子帧)的DCI也被称为DCI format(格式)0A或DCI format 4A。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用于调度多个PUSCH(多个子帧)的DCI也被称为DCI format0B或DCI format 4B。也将DCI format 0B以及DCI format 4B被统称为DCI类型B。
DCI类型B可以用于调度连续的多个PUSCH。在DCI类型B调度多个PUSCH的情况下,该DCI中所包括的、指示不发送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信息可以仅应用于多个该PUSCH的一部分。
UL-SCH是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将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概略构成的图。在图2中,横轴是时间轴。各无线帧长度为10ms。此外,各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各子帧长度分别为1ms,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各时隙长度分别为0.5ms。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i+1)个时隙构成。就是说,在每10ms间隔中能使用10个子帧。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图。在图3中示出一个小区中的上行链路时隙的构成。在图3中,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频率轴。在图3中,l是SC-FDMA符号编号/索引,k是子载波编号/索引。
在各时隙中发送的物理信号或物理信道由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来表现。在上行链路中,资源网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来定义。将资源网格内的各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由子载波编号/索引k以及SC-FDMA符号编号/索引l来表示。
上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上包括多个SC-FDMA符号l(l=0,1,…,NUL symb)。NUL symb表示一个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对于上行链路中的常规CP(normal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NUL symb为7个。对于上行链路中的扩展CP(extended CP:扩展循环前缀),NUL symb为6个。
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表示上行链路中的CP长度的参数UL-CyclicPrefixLength(循环前缀长度)。基站装置3可以在小区中广播包括与该小区对应的该参数UL-CyclicPrefixLength的系统信息。
上行链路时隙在频域上包括多个子载波k(k=0,1,…,NUL RB×NRB sc)。NUL RB是由NRB sc的倍数来表现的、针对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带宽设定。NRB sc是由子载波的个数来表现的、频域中的(物理)资源块大小。子载波间隔Δf可以是15kHz,NRB sc可以是12。即,NRB sc可以是180kHz。
资源块(RB)用于表示物理信道向资源元素的映射。在资源块中,定义有虚拟资源块(VRB)和物理资源块(PRB)。物理信道首先映射至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至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根据在时域上NUL symb个连续的SC-FDMA符号和频域上NRB sc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因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NUL symb×NRB sc)个资源元素构成。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上对应于一个时隙。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从低频开始按顺序附加编号nPRB(0,1,…,NUL RB-1)。
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的时隙包括多个OFDM符号。本实施方式中的下行链路的时隙的构成除了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资源网格这一点之外基本相同,因此省略下行链路的时隙的构成的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10以及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11、RF(RadioFrequency:射频)部12以及基带部13。上层处理部14构成为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也将无线收发部1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或物理层处理部。
上层处理部14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无线收发部10。上层处理部1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14所具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进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处理。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来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控制。
上层处理部1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进行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处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进行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层信号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16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生成配置于PUSCH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RRC消息、MAC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将其输出至无线收发部30。
无线收发部10进行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物理层的处理。无线收发部10对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4。无线收发部10通过对数据进行调制、编码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发送至基站装置3。
RF部12通过正交解调将经由天线部11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基带信号,并去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RF部12将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基带部。
基带部13将从RF部12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基带部13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对去除CP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并提取频域的信号。
基带部13对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包括CP的SC-FDMA符号的时间信号,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基带部13将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输出至RF部12。
图5是表示基带部13的处理(发送进程3000)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发送进程(Transmission process)3000构成为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编码处理部(coding)3001、加扰处理部(Scrambling)3002、调制映射处理部(Modulation mapper)3003、层映射处理部(Layer mapper)3004、转换预编码处理部(Transform precoder)3005、预编码处理部(Precoder)3006、资源元素映射处理部(Resource element mapper)3007、以及基带信号生成处理部(OFDM baseband signal generation)3008。
编码处理部3001具备以下功能:通过纠错编码处理(Turbo编码处理、TBCC编码处理(Tail 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咬尾卷积编码)或重复编码等)对传输块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而生成编码位。所生成的编码位输入至加扰处理部3002。
加扰处理部3002具备通过加扰处理将编码位转换为加扰位的功能。加扰位输入至调制映射处理部3003。
调制映射处理部3003具备通过调制映射处理将加扰位转换为调制位的功能。调制位通过对加扰位实施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调制处理来获得。在此,调制位也被称为调制符号。调制位输入至层映射处理部3004。
层映射处理部3004具备将调制符号映射至各层的(层映射)功能。层(layer)是指与空间区域中的物理层信号的复用度有关的指标。就是说,例如,在层数为1的情况下,意味着不进行空间复用。此外,在层数为2的情况下,意味着将两种物理层信号进行空间复用。进行了层映射的调制符号(以下,进行了层映射的调制符号也被称为调制符号)输入至转换预编码处理部3005。
转换预编码处理部3005具备基于调制符号和/或NULL信号来生成复合符号的功能。转换预编码处理部3005中的基于调制符号和/或NULL信号来生成复合符号的功能由以下的公式(1)来给出。
[数式1]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11
在公式(1)中,λ为层的索引,MPUSCH sc为所调度的PUSCH的带宽中的子载波数,x(λ)为层索引λ中的调制符号,i为调制符号的索引,j为虚数单位,Mlayer PUSCH为每层调制符号的个数,π为圆周率。
x(λ)的一部分可以为NULL(空)。在此,x(λ)的一部分为NULL可以是指在x(λ)的一部分中插入零(复数值或实数值)。例如,可以是在由层映射处理部3004或调制映射处理部3003生成的调制符号为x(λ) 0的情况下,x(λ)=[Om,x(λ) 0]。在此,Om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零构成的序列。在此,[A,B]为输出结合了序列A以及序列B的序列的操作。复合符号输入至预编码处理部3006。
预编码处理部3006通过对复合符号乘以预编码来生成每个发射天线的发送符号。发送符号输入至资源元素映射处理部3007。
资源元素映射处理部3007将每个发射天线端口的发送符号分别映射至资源元素。
基带信号生成处理部3008具备将映射至资源元素的调制符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时间连续信号)的功能。基带信号生成处理部3008基于与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例如调制符号),通过公式(2)来生成时间连续信号。
[数式2]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21
在此,s(p) l是基于与天线端口p中的SC-FDMA符号lsecond对应的内容而生成的、SC-FDMA符号l的时间t内的时间连续信号。此外,NUL RB为上行链路频带的资源块数,NRB sc为资源块的子载波数,ceil()为向上取整函数(ceiling function),floor()为向下取整函数(floor function),a(p)k(-) ,l为天线端口p中的资源元素(k,l)的内容,lsecond为SC-FDMA符号的索引。此外,Δf=15kHz。此外,NCP,l为SC-FDMA符号l的CP长度。此外,Ts=1/(15000*2048)。此外,时间t具备Tl,0与(NCP,l+N)*Ts之间的范围内的值。在此,Tl,0为开始SC-FDMA符号的发送的时刻。例如,可以是Tl,0=0。此外,NX CP,l为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生成的参数,例如可以是NX CP,l=NCP,l
NCP,l在常规CP中l=0的情况下可以为160。NCP,l在常规CP中l=1~6的情况下可以为144。NCP,l在扩展CP中l=0~5的情况下可以为512。
RF部12使用低通滤波器来将多余的频率分量从由基带部13输入的模拟信号中去除,将模拟信号上变频(up convert)为载波频率,并经由天线部11发送。此外,RF部12将功率放大。此外,RF部12也可以具备控制发送功率的功能。也将RF部12称为发送功率控制部。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无线收发部30以及上层处理部34。无线收发部30构成为包括天线部31、RF部32、以及基带部33。上层处理部34构成为包括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35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也将无线收发部30称为发送部、接收部或物理层处理部。
上层处理部34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34所具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35进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处理。上层处理部34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进行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处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生成或从上位节点取得配置于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 Element)等,并输出至无线收发部30。此外,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进行各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可以经由上层信号对各终端装置1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36发送/通知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
由于无线收发部30的功能与无线收发部1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终端装置1所具备的标注有符号10至符号1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基站装置3所具备的标注有符号30至符号36的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多个LAA小区的组称为UCI小区组。针对UCI小区组中所包括的多个LAA小区的HARQ-ACK可以通过在UCI小区组内的一个或多个LAA小区中的PUSCH来发送。
主小区不总是包括于UCI小区组中。基站装置3可以确定LAA小区是否包括于UCI小区组中。基站装置3可以将表示LAA小区是否包括于UCI组中的信息/上层参数发送给终端装置1。
在针对UCI小区组中所包括的LAA小区的上行链路授权中,可以包括CSI请求以及HARQ-ACK请求。也将映射至CSI请求位的字段称为CSI请求字段。也将映射至HARQ-ACK请求位的字段称为HARQ-ACK请求字段。
在设定为针对UCI小区组中所包括的LAA小区的上行链路授权中包括的HARQ-ACK请求字段触发HARQ-ACK发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使用该LAA小区中的PUSCH来发送HARQ-ACK。例如,可以在将1位的HARQ-ACK请求字段设定为“0”的情况下,不触发HARQ-ACK的发送。例如,可以在将1位的HARQ-ACK请求字段设定为“1”的情况下,触发HARQ-ACK的发送。
在设定为针对UCI小区组中包括的LAA小区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CSI请求字段触发CSI报告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使用该LAA小区中的PUSCH来进行CSI报告。例如,可以在将2位的CSI请求字段设定为“00”的情况下,不触发CSI报告。例如,可以在将2位的CSI请求字段设定为“00”以外的值的情况下,触发CSI报告。
以下,对使用PUSCH来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ax)、CQI/PMI(ox)、RI(bx)以及HARQ-ACK(cx)的编码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行链路数据(ax)、CQI/PMI(ox)、RI(bx)以及HARQ-ACK(cx)的编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在图7的600~603中,分别对使用PUSCH来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CQI/PMI、RI以及HARQ-ACK进行编码。在图7的604中,对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位(fx)、CQI/PMI的编码位(qx)、RI的编码位(gx)以及HARQ-ACK的编码位(hx)进行复用以及交织。在图7的605中,由在604中复用以及交织后的编码位生成基带信号(PUSCH的信号)。
可以在编码位的复用/交织中使用矩阵(matrix)。矩阵的列与SC-FDMA符号对应。矩阵的一个元素与一个编码调制符号对应。编码调制符号为X个编码位的组。X为针对PUSCH(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次数(modulation order Qm)。由一个编码调制符号生成一个复数值符号。由映射至一列的多个编码调制符号生成的多个复数值符号在DFT预编码后被分配给PUSCH并映射至子载波。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编码位的复用/交织的示例的图。在使用PUSCH来发送HARQ-ACK以及RI的情况下,HARQ-ACK的编码调制符号映射至索引{2,3,8,9}的列,并且RI的编码调制符号映射至索引{1,4,7,10}的列。
索引{2,3,8,9}的列与SC-FDMA符号对应,所述SC-FDMA符号与发送与PUSCH发送关联的DMRS的SC-FDMA符号相邻。在与索引2的列对应的SC-FDMA符号以及与索引3的列对应的SC-FDMA符号之间的SC-FDMA符号中,发送DMRS。在与索引8的列对应的SC-FDMA符号以及与索引9的列对应的SC-FDMA符号之间的SC-FDMA符号中,发送DMRS。索引{1,4,7,10}的列与两个SC-FDMA符号对应,所述两个SC-FDMA符号与发送与PUSCH发送关联的DMRS的SC-FDMA符号相邻。
以下,对RI的编码位的个数(G)以及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RI的编码位的个数(G)以及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可以由以下的公式(3)以及公式(4)来给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CQI/PMI。
[数式3]
对于RI,G=Qm×Q′
对于HARQ-ACK,H=Qm×Q′
其中,
-Qm是所给出的传送块的调制阶数。
[数式4]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1
其中,
-O是RI的位数或HARQ-ACK的位数,
-L是由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2
给出的奇偶校验位的个数。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3
是传送块的当前子帧中的为了PUSCH发送而被调度的带宽,由多个副载波表现。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4
是为了初始的PUSCH发送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从相同的传送块的初始PDCCH获得。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5
是每个子帧的用于相同传送块用的初始PUSCH发送的SC-FDMA符号的个数。
-C、Kr从相同的传送块的初始PDCCH获得。
-对于RI,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6
-对于HARQ-ACK,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57
min()为返回所输入的多个值中的最小值的函数。ceil()为返回大于所输入的值的最小整数的函数。O为RI的位数或HARQ-ACK的位数。L为附加于RI或HARQ-ACK的CRC奇偶校验位的个数。C为码块的个数。Kr为码块r的大小。通过分割一个传输块来给出多个码块。
MPUSCH-initial sc是为了PUSCH初始发送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从用于相同的传输块的初始PDCCH获得。MPUSCH-initial sc可以通过子载波的个数来表现。NPUSCH-initial symbol是用于相同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在此,该相同的传输块是与UCI一同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
βRI offset可以至少基于以下元素(1)~(5)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
元素(1):发送PUSCH的服务小区是否属于UCI小区组
元素(2):是否使用PUSCH来进行HARQ-ACK发送
元素(3):HARQ-ACK请求字段的值
元素(4):用于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
元素(5):映射RI的编码调制符号的列(发送RI的SC-FDMA符号)
βRI offset可以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终端装置可以至少基于上述的元素(1)~(5)的一部分或全部来从多个βRI offset中选择一个,所述βRI offset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
βHARQ-ACK offset可以至少基于元素(1)~(5)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
βHARQ-ACK offset可以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βHARQ-ACK offset可以与上述的元素(1)无关地给出。
在计算CQI/PMI位的个数时,βCQI offset可以至少基于元素(1)~(5)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
βCQI offset可以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
以下,对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i的PUSCH发送用的发送功率PPUSCH,c(i)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发送功率PPUSCH,c(i)可以由以下的公式(5)来给出。
[数式5]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71
其中,
-PCMAX,c(i)是服务小区c的子帧i中所设定的UE发送功率。
-MPUSCH,c(i)是用于子帧i和服务小区c的PUSCH资源分配的带宽,该PUSCH资源分配带宽由资源块的个数来表现。
-PO_PUSCH,c(j)是由上层提供的PO_NOMINAL_PUSCH,c(j)和由上层提供的用于服务小区c的PO_UE_PUSCH,c(j)的利所组成的参数。
c∈{0,0.4,0,5,0.6,0.7,0.8,0.9,1}是由上层给出的用于服务小区c的3位的参数。
-PLc是由UE计算出的用于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的dB(分贝)数。
-fc(i)通过TPC命令导出,TPC命令包括于具有用于服务小区c的DCI格式的PDCCH/EPDCCH。
PCMAX,c(i)为服务小区c的子帧i中的终端装置1所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MPUSCH,c(i)为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i中的PUSCH资源分配的带宽。该PUSCH资源分配带宽通过资源块的个数来表现。Po_PUSCH,c(j)基于由上层提供的两个参数来给出。αc根据由上层给出的参数来给出。PLc为由终端装置1计算出的、用于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计值。fc(i)通过TPC命令导出。TPC命令可以包括于用于服务小区c的DCI格式。公式(5)中的ΔTF,c可以由以下的公式(6)来给出。
[数式6]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72
其中,
-KS根据由上层提供的用于各服务小区c的参数deltaMCS-Enabled(ΔMCS-启用)来给出。
-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73
用于通过没有UL-SCH数据(传送块)的PUSCH发送传送块控制数据(UCI)的情况,1用于其他情况。
Ks根据由上层提供的参数来给出。在经由不包括传输块的PUSCH发送UCI的情况下,βPUSCH offset由βCQI offset来给出。βCQI offset可以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βCQI offset也可以与上述元素(1)无关地给出。在经由PUSCH至少发送传输块的情况下,βPUSCH offset为1。公式(6)中的BPRE由以下的公式(7)来给出。
[数式7]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81
其中,
-C、Kr从用于相同的传送块的初始PDCCH获得。
-OCQI是包括CRC奇偶校验位的CQI/PMI的位数。
-NRE是资源元素的个数,通过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182
来确定。
OCQI为包括CRC奇偶校验位的CQI/PMI的位数。NRE为资源元素的个数。NRE为MPUSCH -initial sc与NPUSCH-initial symbol的积。即,用于PUSCH发送的发送功率PPUSCH,c(i)基于MPUSCH-initial sc和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PUS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一例的图。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初始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800。PDCCH800也被称为初始PDCCH800。终端装置1基于PDCCH800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x的PUSCH802。PUSCH802也被称为初始发送PUSCH。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804。在此,也可以设定为PDCCH804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CSI请求字段触发CSI报告。也可以设定为PDCCH804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HARQ-ACK请求字段触发HARQ-ACK发送。终端装置1基于PDCCH804的检测来发送包括UCI(CQI/PMI、RI和/或HARQ-ACK)以及相同的传输块x的PUSCH806。PUSCH806也被称为重传PUSCH806。PUSCH806对应于初始发送PUSCH802的重传。在此,PDCCH800、804以及PUSCH802、806对应于相同的HARQ进程。
在图9中,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806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802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至少基于从PDCCH800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传输块x的PUSCH802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US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二例的图。基站装置3发送包括指示初始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900。但是,终端装置1由于PDCCH900的检测失败而不发送与PDCCH900对应的PUSCH902。PDCCH900也被称为初始PDCCH900。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904。终端装置1基于PDCCH904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x的PUSCH906。PUSCH906也被称为重传PUSCH906。PUSCH906对应于PUSCH902的重传。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908。在此,也可以设定为PDCCH908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CSI请求字段触发CSI报告。也可以设定为PDCCH908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HARQ-ACK请求字段触发HARQ-ACK发送。终端装置1基于PDCCH908的检测来发送包括UCI(CQI/PMI、RI和/或HARQ-ACK)以及传输块x的PUSCH910。PUSCH910也称为重传PUSCH910。PUSCH910对应于PUSCH902和/或PUSCH906的重传。在此,PDCCH900、904、908以及PUSCH902、906、910对应于相同的HARQ进程。
在图10中,在未发送基于PDCCH900的PUSCH902的情况下,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9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906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至少基于从初始PDCCH904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的传输块x的PUSCH906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在图10中,在进行了基于PDCCH900的PUSCH902的情况下,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9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902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至少可以基于从PDCCH900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的传输块x的PUSCH902用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PUSCH初始发送以及初始PDCCH的第三例的图。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初始发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1000。PDCCH1000也被称为初始PDCCH1000。但是,终端装置1不发送与PDCCH1000对应的PUSCH1002。在此,PUSCH1002也被称为初始发送PUSCH1002。
例如,在某个子帧中分配了多个包括PUSCH1002的PUSCH,并且多个PUSCH发送的、估计的发送功率的合计超过了所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用于PUSCH1002的发送功率设定为0,或者丢弃PUSCH1002。例如,在与PUSCH1002对应的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的结果为忙碌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丢弃PUSCH1002。
LBT的过程定义为终端装置1在服务小区中的发送之前应用CCA(Clear ChannelAssessment:空闲信道评估)校验的机制(mechanism)。终端装置1为了识别服务小区是处于空闲状态还是忙碌状态,而在该服务小区中进行用于确定有无其他信号的功率检测或信号检测。CCA也被称为载波侦听。在终端装置1使用服务小区(分量载波、信道、媒体、频率)来发送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之前,测量(检测)该服务小区中的干扰功率(干扰信号、接收功率、接收信号、噪声功率、噪声信号)等。终端装置1基于该测量(检测),来识别(检测、假定、确定)该服务小区处于空闲状态(Idle state)和忙碌状态(Busy state)中的哪一种。在终端装置1基于该测量(检测)识别出该服务小区处于空闲状态的情况下,无线收发装置能在该服务小区中发送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在基于终端装置1识别出该服务小区处于忙碌状态的情况下,无线收发装置不在该服务小区中发送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在LBT的过程中服务小区处于忙碌状态可以是指在该服务小区的规定的无线资源中检测到的干扰功率(或干扰功率的平均值、干扰功率的时间和/或频率中的平均值)超过(或为以上)LBT的阈值(或载波侦听的阈值、CCA的阈值、能量检测的阈值)。此外,服务小区处于空闲状态可以是指在该服务小区的规定的无线资源中检测到的干扰功率未超过(或为以下)LBT的阈值。在此,规定的无线资源可以基于规定的时间以及规定的频率来给出。例如,规定的时间可以为4微秒。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为25微秒。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为36微秒。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为45微秒。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规定为用于接收功率的测量的最小时段。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给出。此外,规定的时间可以基于计数器(或退避计数器)来给出。计数器的最大值由最大竞争窗口(CWmax)来给出。此外,计数器的最小值由最小竞争窗口(CWmin)来给出。此外,规定的频率可以基于服务小区的频带来给出。此外,规定的频率可以作为服务小区的频带的一部分来给出。此外,规定的频率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调度信息来给出。
以下,对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的具体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在此,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可以是用于生成基于该PUSCH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该SC-FDMA符号的个数。
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LBT的过程来给出。例如,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用于LBT的规定的时段(用于LBT的规定的时段也被称为LBT时段)的设定来给出。
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PUSCH的发送中,用于该PUSCH的LBT时段可以包括于该PUSCH的发送时段。在此,LBT时段包括于PUSCH的发送时段是指LBT时段或LBT时段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在该PUSCH中设定的时段(1ms的时段)。该PUSCH的发送时段可以是设定该PUSCH的发送的子帧。
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PUSCH的发送中,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该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用于该PUSCH的LBT时段的设定来给出。例如,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PUSCH的发送中,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该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在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未被设定于同一子帧中的情况下基于公式(8)来给出。
[数式8]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211
在此,NUL symb是包括于一个时隙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此外,NSRS可以是SC-FDMA符号的个数,所述SC-FDMA符号用于设定PUSCH的发送的一个子帧中所包括的SRS(SoundingReference Symbol:探测参考符号)。在此,终端装置1可以周期性地或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触发SRS的发送。SRS用于上行链路中的传播路径的估计等。NSRS可以是用于周期性地或根据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而被触发的SRS的符号数。可以是在触发了SRS的发送的情况下,NSRS=1,在未触发SRS的发送的情况下,NSRS=0。NSRS可以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参数来给出。NSRS可以根据指示用于PUSCH(或子帧)的调度的DCI中所包括的发送结束符号(Ending symbol)的信息来给出。
例如,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PUSCH的发送中,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PUSCH中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在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中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公式(9)来给出。
[数式9]
Figure BDA0001964107910000221
在此,NLBT可以是与不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的资源元素的内容对应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此外,NLBT也可以是通过设定LBT时段而与不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的资源元素的内容对应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在被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的发送中,在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在被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的发送中,在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并且在与不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的资源元素的内容对应的SC-FDMA符号的个数为1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在未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的情况下,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公式(9)来给出。此外,在被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的发送中,在未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在被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的发送中,在未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并且与不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的资源元素的内容对应的SC-FDMA符号的个数为0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在被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的发送中,在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并且与不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的资源元素的内容对应的SC-FDMA符号的个数为X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在此,X为常数。
图12是表示LBT时段包括于发送基于SC-FDMA符号#0(格子图案)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时段(基于公式(2)中的时间t的范围来给出的时段)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12所示,LBT时段可以与发送基于SC-FDMA符号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时段的长度不相等。例如,在图12所示的一个示例中,经过LBT时段之后的时段A,发送基于SC-FDMA符号#1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需要说明的是,LBT时段与时段A的和可以与发送基于SC-FDMA符号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时段的长度相等。在此,在时段A中,在不通过终端装置1进行信号的发送的情况下,该时段A之后的信道可能会由并非该终端装置1的终端装置来确保。如此,由多个终端装置来确保信道可能会成为传输特性劣化的主要因素(也将通过LBT或CCA由多个终端装置来确保信道并进行发送的情况称为冲突)。在此,时段A也被称为LBT的间隔(LBT gap)、CCA的间隔(CCA gap)等。
因此,在图12的时段A中,优选由终端装置1进行信号(PUSCH或PUSCH以外的信号)的发送(也称为信道预约(Channel reservation)等)。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时段A的第一动作中,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虚拟信号作为用于信道预约的信号。虚拟信号的生成方法可以基于规格书的记载等来给出。此外,虚拟信号也可以基于参考信号来生成。通过终端装置1来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可以是向该终端装置1的外部释放超过规定功率的功率。在此,图12的时段A可以与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时段对应。
另一方面,由终端装置1发送的虚拟信号不用于PUSCH中所包括的传输块的发送编码率(或BPRE(Bit Per Resource Element))的计算。就是说,优选在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和/或PUSCH的发送功率的计算中不考虑虚拟信号。因此,在图12的时段A中,在由终端装置1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由终端装置1在X个SC-FDMA符号中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
就是说,在设定LBT时段,并且不发送基于第一SC-FDMA符号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而在该LBT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发送基于第一SC-FDMA符号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而不在该LBT时段中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在此,第一SC-FDMA符号可以为一个或多个SC-FDMA符号。就是说,在第一SC-FDMA符号对应于X个SC-FDMA符号,并且在该LBT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此外,在第一SC-FDMA符号对应于X个SC-FDMA符号,并且不在该LBT时段中发送虚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图12的时段A的第一动作中,终端装置1可以发送扩展了SC-FDMA符号#1的CP的(Extension of cyclic prefix of the next SC-FDMA symbol:对下一个SC-FDMA符号的循环前缀的扩展)信号(扩展至SC-FDMA符号外的CP或扩展后的CP)。在此,扩展后的CP可以不用于PUSCH中所包括的传输块的发送编码率的计算。这是因为CP用于在无线传播环境下通过特有的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去除干扰。就是说,优选在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和/或用于PUSCH的发送功率的计算中不考虑扩展了SC-FDMA符号#1的CP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因此,在图12的时段A中,在由终端装置1发送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由终端装置1在X个SC-FDMA符号中发送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
就是说,在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发送第一SC-FDMA符号,而在图12的时段A的至少一部中发送该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发送第一SC-FDMA符号,而不在图12的时段A中发送该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在此,第一SC-FDMA符号可以是多个SC-FDMA符号。就是说,在第一SC-FDMA符号对应于X个SC-FDMA符号,并且在图12的时段A的至少一部分中发送该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此外,在第一SC-FDMA符号对应于X个SC-FDMA符号,并且不在图12的时段A中发送该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0。
以第一SC-FDMA符号为SC-FDMA符号l,第二SC-FDMA符号为SC-FDMA符号lsecond的情况为例,对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的具体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以下,也将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称为扩展后的CP。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可以通过扩展与NCP,l=144或NCP,l=160对应的常规CP,或者与NCP,l=512对应的扩展CP来给出。在此,例如也可以是lsecond=l+1。
例如,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可以基于公式(2)来生成。在此,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所使用的NX CP,l,在l=0的情况下,可以为160以外的值(例如320)。此外,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所使用的NX CP,l,在l=1~6的情况下,可以为144以外的值(例如288)。此外,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所使用的NX CP,l,在l=0~6的情况下可以为512以外的值(例如1024)。此外,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所使用的、开始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发送的时刻Tl,0可以基于LBT来给出。例如,在用于包括第一SC-FDMA符号l的PUSCH的LBT在时刻TLBT结束的情况下,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所使用的、开始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发送的时刻Tl,0,可以为Tl,0=TLBT+Ts+Tn。就是说,在设定了第一SC-FDMA符号l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的扩展后的CP的发送的情况下,第一SC-FDMA符号l的时间连续信号可以基于与该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给出。
NLBT可以基于该第一SC-FDMA符号l的连续时间信号是否基于与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而给出。例如,在第一SC-FDMA符号l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该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第一SC-FDMA符号l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第二SC-FDMA符号lsecond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1。此外,在X个第一SC-FDMA符号l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该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
NLBT可以基于在公式(1)中插入至调制符号的NULL(Om)来给出。例如,NLBT可以基于在公式(1)中插入至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来给出。此外,NLBT在公式(1)中插入至调制符号的NULL的数为NNULL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NNULL/Nsc。在此,Nsc为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的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子载波数。此外,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的PUSCH的发送中,在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并且在生成与该PUSCH中所包括的Y个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的调制符号中,在该调制符号中插入NNULL个NULL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NNULL/Nsc。此外,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的PUSCH的发送中,在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不发送基于该PUSCH中所包括的X个SC-FDMA符号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并且在生成与该PUSCH中所包括的Y个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的调制符号中,在该调制符号中插入NNULL个NULL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X+NNULL/(Nsc*Y)。在此,例如可以是X=0,Y=1。就是说,在由基站装置3调度后的PUSCH的发送中,在将LBT时段和该PUSCH的发送设定于同一子帧,并且在生成与该PUSCH中所包括的Y个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的调制符号中,在该调制符号中插入NNULL个NULL的情况下,可以是NLBT=NNULL/(Nsc*Y)。在此,例如可以是Y=1。
对于NLBT,基于与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长度与该时间连续信号的实际的发送时段可以不同。在此,NLBT可以基于该发送时段来给出。在此,该发送时段Ttx可以基于Ttx=(NCP,l+N)*Ts-Tl,0来给出。在此,该时间连续信号可以具备Tl,0和(NCP,l+N)*Ts之间的范围。就是说,该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定时可以是Tl,0。此外,该发送时段Ttx可以基于所生成的该时间信号来给出。例如,NLBT可以通过NLBT=Ttx/Tsymbol来给出。在此,Tsymbol可以是所生成的该时间连续信号的长度。例如,Tsymbol可以基于Tsymbol=(2048+NCP,l)*Ts来给出。
在基于与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长度与该时间连续信号的实际发送时段不同的情况下,该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定时Tl,0可以基于Tl,0=Tinitial+Tn来给出。在此,Tinitial可以是表示所生成的该时间连续信号的起点(或起点的采样点)的时刻。此外,Tn是表示发送定时的正或负的误差值。发送定时的误差是同步错误、收发的转换时间、时钟错误等由终端装置1和/或基站装置3中所包括的装置的一部分导致的误差。
NLBT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给出。例如,X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给出。此外,Y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给出。此外,插入至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NNULL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来给出。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层信号中所包括的信息和/或由基站装置3发送的DCI中所包括的信息可以是指示未发送PUSCH中所包括的一部分的SC-FDMA符号的情况的信息。
由终端装置1发送符号可以是终端装置1在与该PUSCH对应的规定的时间以及规定的频率中,将超过(或以上的)规定功率(或平均功率、功率密度、功率强度、电场强度、电波强度、电场密度、电波密度等)的功率向终端装置1的外部释放。就是说,由终端装置1发送符号可以是在针对用于该符号的无线资源的规定的时间以及规定的频率中,比向规定的时间以外和/或规定的频率以外释放的功率大。在此,规定功率可以是-39dBm。此外,规定功率可以是-30dBm。此外,规定功率可以是-72dBm。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不对规定的功率进行限定。
PUSCH1002的丢弃处理可以由无线收发部10来进行。在由无线收发部10来丢弃PUSCH1002的发送的情况下,可以视为上层处理部14执行了PUSCH1002的发送。例如,上层处理部14可以为了PUSCH1002的发送而生成传输块x。例如,可以保持PDCCH1000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授权,并指示无线收发部10进行基于该保持的上行链路授权的传输块x的重传。
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1004。终端装置1基于PDCCH1004的检测来进行包括传输块x的PUSCH1006。PUSCH1006也被称为重传PUSCH1006。PUSCH1006对应于PUSCH1002的重传。
终端装置1接收包括指示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PDCCH1008。在此,也可以设定为PDCCH1008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CSI请求字段触发CSI报告。也可以设定为PDCCH1008的上行链路授权中所包括的HARQ-ACK请求字段触发HARQ-ACK发送。终端装置1基于PDCCH1008的检测来发送包括UCI(CQI/PMI、RI和/或HARQ-ACK)以及传输块x的PUSCH1010。PUSCH1010也被称为重传PUSCH1010。PUSCH1010对应于PUSCH1002和/或PUSCH1006的重传。在此,PDCCH1000、1004、1008以及PUSCH1002、PUSCH1006、1010对应于相同的HARQ进程。
在图11中,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10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1002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可以至少基于从PDCCH1000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传输块x的PUSCH1002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但是,基站装置3无法得知未进行PUSCH1002的理由是以下中的哪一个:(i)由于终端装置1进行初始PDCCH1000的检测失败、(ii)由于LBT的结果处于忙碌状态、以及(iii)由于包括PUSCH1002的多个PUSCH发送的所估计的发送功率的合计超过所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所以,不推荐由于未进行PUSCH1002的发送的理由而改变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1006的发送功率PPUSCH,c(i)。因此,在图11中,在即使成功完成了PDCCH1000的检测,也未进行基于PDCCH1000的PUSCH1002的发送的情况下,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RI的编码位的个数G、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以及用于PUSCH10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1006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可以至少基于从PDCCH1004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的传输块x的PUSCH1006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由此,基站装置3即使不知道未由终端装置1进行PUSCH1002的发送的理由,也能正确地接收PUSCH1006(UCI以及传输块)。在此,在未进行PUSCH1002的理由为(ii)LBT的结果处于忙碌状态的情况下,PUSCH1006也被称为PUSCH初始发送。就是说,在未进行PUSCH1002的理由为(ii)LBT的结果处于忙碌状态的情况下,PDCCH1004可以为初始PDCCH。
在图11中,在进行了基于PDCCH1000的PUSCH1002的发送的情况下,CQI/PMI的编码位数Q、RI的编码位数G、HARQ-ACK的编码位数H以及用于PUSCH10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是为了PUSCH1002而被调度的带宽,并且至少可以基于从PDCCH1000获得的MPUSCH-initial sc以及用于相同的传输块x的PUSCH1002用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PUSCH-initial symbol来给出。
以下的元素A~元素I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至少基于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来给出。此外,以下的元素A~元素I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基于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方法来给出,该时间连续信号的生成方法基于与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此外,以下的元素A~元素I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基于插入至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来给出,该调制符号生成用于生成PUSCH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此外,以下的元素A~元素I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基于与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时间连续信号的长度与该时间连续信号的实际的发送时段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发送时段来给出。
元素A:通过PUSCH发送的CQI/PMI的编码位的个数Q
元素B:通过PUSCH发送的RI的编码位的个数G
元素C:通过PUSCH发送的HARQ-ACK的编码位的个数H
元素D:用于PUSCH802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元素E:用于PUSCH806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元素F:用于PUSCH906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元素G:用于PUSCH9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元素H:用于PUSCH1006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元素I:用于PUSCH1010的发送功率PPUSCH,c(i)
在此,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LBT时段的设定来给出。例如,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该PUSCH的发送与LBT时段是否设定于同一子帧来给出。例如,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可以基于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进行发送的该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LBT来给出。例如,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发送的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LBT在该PUSCH的发送和该LBT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的情况下,可以为1。
此外,不通过设定LBT时段来发送的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NLBT在未将该PUSCH的发送与该LBT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的情况下,可以为0。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3的各种方案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为终端装置1,其具备:发送部,基于规定的时段的LBT来进行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位数,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位数至少基于第一元素、第二元素、第三元素、第四元素以及第五元素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所述第一元素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所述第二元素为所述SC-FDMA符号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所述第三元素为插入至生成所述内容的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所述第四元素为所述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时段,所述第五元素为是否将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与所述规定的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基站装置3,其具备: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位数;以及接收部,基于由所述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位数来接收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位数至少基于第一元素、第二元素、第三元素、第四元素以及第五元素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所述第一元素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所述第二元素为所述SC-FDMA符号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所述第三元素为插入至生成所述内容的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所述第四元素为所述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时段,所述第五元素为是否将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与所述规定的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终端装置1,其具备:发送部,基于规定的时段的LBT来进行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功率,所述发送功率至少基于第一元素、第二元素、第三元素、第四元素以及第五元素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所述第一元素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所述第二元素为所述SC-FDMA符号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所述第三元素为插入至生成所述内容的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所述第四元素为所述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时段,所述第五元素为是否将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与所述规定的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基站装置3,其具备: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功率;以及接收部,基于由所述物理层处理部计算出的所述发送功率来接收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所述发送功率至少基于第一元素、第二元素、第三元素、第四元素以及第五元素的一部分或全部来给出,所述第一元素为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的个数,所述第二元素为所述SC-FDMA符号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所述第三元素为插入至生成所述内容的调制符号的NULL的个数,所述第四元素为所述时间连续信号的发送时段,所述第五元素为是否将所述PUSCH(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的发送与所述规定的时段设定于同一子帧。
(5)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四方案中,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SC-FDMA符号的扩展后的CP。
(1A)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发送部,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2A)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以及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3A)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的步骤;以及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4A)本发明的一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的步骤;以及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1。
(5A)在本发明的一方案中,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不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的情况下,NLBT的值为0。
由此,终端装置1能高效地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此外,基站装置3能高效地执行上行链路发送的接收。
在本发明的一方案所涉及的基站装置3以及终端装置1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对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进行控制以实现本发明的一方案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作用的程序)。然后,由这些装置处理的信息在进行其处理时暂时存储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之后,储存于Flash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各种ROM和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并根据需要通过CPU来读出、修改、写入。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并通过将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提到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终端装置1或基站装置3的计算机系统,采用包括OS、外围设备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而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包括:像经由互联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像作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固定时间的记录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也可以是能通过与已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进行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能实现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组)。构成装置组的各装置可以具备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装置组,具有基站装置3的所有各功能或各功能块即可。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也能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可以是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位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此外,既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实现为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的LSI,也可以实现为芯片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独立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利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终端装置,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元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元素彼此替换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方案例如能在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例如便携电话装置、基站装置、无线LAN装置或传感器设备)、集成电路(例如通信芯片)或程序等中使用。
符号说明
1(1A、1B、1C)终端装置
3基站装置
10无线收发部
11天线部
12RF部
13基带部
14上层处理部
15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
16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
30无线收发部
31天线部
32RF部
33基带部
34上层处理部
35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部
36无线资源控制层处理部
3000发送进程
3001编码处理部
3002加扰处理部
3003调制映射处理部
3004层映射处理部
3005转换预编码处理部
3006预编码处理部
3007资源元素映射处理部
3008基带信号生成处理部
800、804、900、904、908、1000、1004、1008PDCCH
802、806、902、906、9010、1002、1006、1010PUSCH

Claims (6)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发送部,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以及
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
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
所述NLBT是通过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来确定的,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不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所述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0。
3.一种基站装置,具备:
接收部,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以及
物理层处理部,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 -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
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
所述NLBT是通过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来确定的,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不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0。
5.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通过PUSCH发送传输块的步骤;以及
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
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
所述NLBT是通过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来确定的,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1。
6.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接收通过PUSCH发送的传输块的步骤;以及
至少基于用于所述传输块的PUSCH初始发送的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来计算出所述PUSCH的发送功率的步骤,
所述SC-FDMA符号数NPUSCH-initial symb至少基于NLBT和上行链路时隙中所包括的SC-FDMA符号数NUL symb来给出,
所述NLBT是通过在所述PUSCH中所包括的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是否是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而生成的来确定的,在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时间连续信号基于与所述第一SC-FDMA符号的下一个第二SC-FDMA符号对应的资源元素的内容来生成的情况下,所述NLBT的值为1。
CN201780047669.8A 2016-08-09 2017-08-09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9845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6243 2016-08-09
JP2016156243A JP2019169748A (ja) 2016-08-09 2016-08-09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CT/JP2017/029006 WO2018030492A1 (ja) 2016-08-09 2017-08-09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5209A CN109845209A (zh) 2019-06-04
CN109845209B true CN109845209B (zh) 2022-02-15

Family

ID=6116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7669.8A Active CN109845209B (zh) 2016-08-09 2017-08-09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5955B2 (zh)
EP (1) EP3499829B1 (zh)
JP (1) JP2019169748A (zh)
KR (1) KR102408269B1 (zh)
CN (1) CN109845209B (zh)
AU (1) AU2017310778B2 (zh)
RU (1) RU2738888C2 (zh)
WO (1) WO20180304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32262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20190017612A (ko) * 2017-08-10 2019-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7460055A (zh) 2017-08-10 2024-0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JP6876196B2 (ja) * 2017-08-11 2021-05-26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自律送信
US10772091B2 (en) * 2018-03-28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coordination with acknowledgement of scheduling grant
US11196512B2 (en) * 2018-06-29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lving decodability for subsequent transmissions whose throughput exceeds a threshold
US11032812B2 (en) 2019-03-26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rting offset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NR-U) uplink transmission
CA3114817A1 (en) * 2020-04-09 2021-10-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ing
EP4136792A4 (en) * 2020-04-16 2024-01-24 Qualcomm Inc CYCLIC PREFIX (CP) EXTENSION IN CHANNEL OCCUPANCY TIME (COT) SHAR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1786764B (zh) * 2020-06-30 2022-08-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主载波选择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308A (zh) * 2008-12-30 2009-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37489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54995A (zh) * 2012-01-24 2014-12-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5186B2 (en) * 2007-01-09 2013-02-26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127588B2 (ja) * 2008-06-23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AU2009315179B2 (en) * 2008-11-14 2013-11-14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luster constellation setting method
JP2011142437A (ja) * 2010-01-06 2011-07-21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961962B1 (ko) * 2011-01-05 2019-03-25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단말 장치, 통신 방법, 기지국 장치 및 집적 회로
WO2015008804A1 (ja) * 2013-07-19 2015-0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750391B2 (en) * 2016-01-29 2020-08-18 Ofinno, Llc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469209B2 (en) * 2016-02-01 2019-11-05 Ofinno, Llc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JP2019054314A (ja) * 2016-02-02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371226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US11153880B2 (en) * 2016-08-09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allocation across multiple carriers using shared and dedicat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308A (zh) * 2008-12-30 2009-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37489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54995A (zh) * 2012-01-24 2014-12-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nnel Access for LAA UL》;Nokia;《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bis R1-162920》;20160415;全文 *
《On the need of reservation signal》;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 R1-164815》;20160527;全文 *
LG Electronics.《WF on initi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LAA》.《3GPP TSG RAN WG1 #85 R1-165883》.20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10778A1 (en) 2019-02-28
KR20190038824A (ko) 2019-04-09
KR102408269B1 (ko) 2022-06-10
US20190174540A1 (en) 2019-06-06
JP2019169748A (ja) 2019-10-03
US10805955B2 (en) 2020-10-13
AU2017310778B2 (en) 2021-11-11
RU2019103679A (ru) 2020-09-17
WO2018030492A1 (ja) 2018-02-15
RU2019103679A3 (zh) 2020-10-20
CN109845209A (zh) 2019-06-04
EP3499829A4 (en) 2020-04-29
RU2738888C2 (ru) 2020-12-18
EP3499829A1 (en) 2019-06-19
EP3499829B1 (en) 202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5209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17843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947931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84520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6926043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1156700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JP6439192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368960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7187697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10574405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917691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0138004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2020072376A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915600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7217397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209164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20876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721740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210307017A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WO2019131878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