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5148A -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5148A
CN109845148A CN201780060294.9A CN201780060294A CN109845148A CN 109845148 A CN109845148 A CN 109845148A CN 201780060294 A CN201780060294 A CN 201780060294A CN 109845148 A CN109845148 A CN 109845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ation signal
circulation
sequence
shifted
signal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0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5148B (zh
Inventor
王鹏
富兰崛克·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84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891B/zh
Priority to CN202010783987.4A priority patent/CN112055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83Cell search, e.g. using a three-step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04B1/7093Matched filter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 H04J13/0025M-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 H04J13/0029G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04B1/7093Matched filter type
    • H04B2001/70935Matched filter type using a bank of matched fileters, e.g. Fast Hadamard Trans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设备,用于生成待与主同步信号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所述处理设备用于:至少基于小区标识确定第一循环移位和第二循环移位,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还基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以及基于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来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所述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对应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设备以及一种包括该处理设备的网络节点和客户端设备。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同步是大多数电信系统的基础,例如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LTE-Advanced的电信系统。为了允许客户端设备执行与网络的同步,网络的每个小区中至少要有一个发射-接收点(transmit-receive point,TRP)周期性传输的同步信号。这些同步信号由位于附近的客户端设备检测并由每个客户端设备用于将合适的小区识别为其服务小区。因此,同步允许客户端设备获取到TRP的连接并跟踪它们之间的连接以用于后续数据通信。
在LTE蜂窝系统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PSS和SSS均在每个周期内,即每5毫秒(ms)内在唯一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传输。有3个PSS和168个SSS,共同用于携带3×168=504个小区标识(identity,ID)NID。这168个SSS进一步通过PSS序列索引进行加扰,且加扰用于指示第一半和第二半帧定时。不同的PSS和SSS序列对携带不同的小区ID,并且由不同小区中的TRP传输。客户端设备首先通过检测时域中的PSS来获取粗略的时频同步以及PSS中携带的索引客户端设备通过检测频域中的SSS来获取SSS中携带的索引然后通过得出小区标识NID。具体而言,基于具有三个不同根索引的长度为63的Zadoff Chu(ZC)序列来构造PSS序列,通过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的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m0和m1的交织级联来构造SSS序列。基于进一步对这两个短m序列进行加扰,即存在与每个PSS序列相关联的168个SSS序列,并且基于第一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对第二个m序列进行加扰。通过索引与循环移位m0和m1之间的唯一可逆映射,在SSS序列中对小区ID NID进行编码。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目前正致力于定义新无线(New Radio,NR)接入技术。已经达成共识,NR中的同步要使用3个NR PSS序列,这些序列基于具有3个不同循环移位的纯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shiftkeying,BPSK)调制的m序列。另外,加扰之后的NR SSS数量应该为大约1000个,即每个PSS序列要对应于大约333个SSS序列。因此,通过这3个NR PSS,可以提供大约3×333≈1000个小区ID,这大约是LTE中提供的小区ID数量的两倍。
当前的LTE SSS设计级联两个短m序列,由于存在许多SSS序列对,且其中两个短m序列之一具有相同的循环移位,因此会有互相关的高风险。这种互相关的高风险可能导致高概率的错误小区ID检测,尤其是在切换过程期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或解决传统解决方案中弊端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上述或其他目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提供了其它有利实施形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用于实现上火或其他目的,所述处理设备用于生成待与主同步信号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至少基于小区ID NID确定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以及
基于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来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所述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因此,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不应该为彼此的连续移位版本。换言之,生成的第一辅同步信号序列和生成的第二辅同步信号序列都与同一个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其中可以通过循环移位所述第二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来实现所述第一辅同步信号序列,和/或可以通过循环移位所述第一辅同步信号序列来实现所述第二辅同步信号序列,这在所述第一辅同步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二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时适用,即,所述第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循环移位两步或多步实现,和/或所述第二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循环移位两步或多步实现。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处理设备提供了许多优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点。处理设备的优点在于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以利于小区ID的低复杂性和有效编码。
通过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来提供考虑了频率偏移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从而提高客户端设备中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检测的可靠性,并因此减少小区搜索时间。
此外,通过生成和使用辅同步信号SSS序列,可以使得用于有效且以低复杂度从小区ID获取序列索引或者从序列索引获取小区ID的闭合式编解码映射函数成为可能。这样降低了网络节点和客户端设备的复杂度,并提供了用于确定小区ID的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在客户端设备处,可以有效地检测解扰的接收信号,例如,通过利用快速Walsh-Hadamard变换(fast Walsh-Hadamard transform,FWHT)进行检测。
因此,此处描述的实施例能够将小区ID有效地编码到辅同步SSS序列中,这保证了即使在大残差频率偏移下S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性,并且小区ID到第一和第二循环移位值的映射简单,反之亦然。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为以下组中的一项:
m序列;或者
导致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属于一组Gold序列的m序列。
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当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是m序列时,尤其是如果它们是导致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属于一组Gold序列的m序列,保证了生成的S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性。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中的一个序列,与用于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的序列是相同的序列,例如,是相同的伪随机最大长度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用于同步的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为以下中的一项:
一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两个或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或者
三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针对大量小区ID可以灵活生成同步信号。使用一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降低了主同步信号检测的复杂度。使用两个或更多,例如三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使得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子集可以与每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相关联。据此,在主同步信号检测成功之后,仅需要检测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子集,由此降低了辅同步信号SSS检测的复杂度。因此,该实施方式是有利的,因为它提供了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检测复杂度之间的折中。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为127;即L=127。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的生成可以用于许多可用的以及未来的无线系统。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根据以下组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小区ID NID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相等;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不同;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以及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能够灵活地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其具有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由于能够进一步将5ms定时和/或其它附加信息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所以也具有优势。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该实施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所有循环移位m1,例如,通过设置L′=L,使得对于给定待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的小区ID总数,第一二进制序列的候选循环移位m0保持为最小值。由此可以以低复杂度实现客户端设备处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检测,因而也具有优势。换言之,客户端设备可以首先利用第一二进制序列的最小数量的循环移位假设对接收到的信号序列进行解扰,使得在第一二进制序列的正确循环移位假设下进行解扰之后,剩余的接收信号序列为具有某种未知循环移位的第二二进制序列,并可以通过利用低成本的快速Walsh-Hadamard变换FWHT操作来检测。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该实施方式还允许基于解扰和FWHT操作在客户端设备处以低成本检测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此外,该实施方式生成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均满足m0<m1(或m0>m1)。这样能够通过简单地交换m0和m1的值来进一步将5ms定时和/或其它附加信息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或者,如果认为后续增加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的假设数量是有用的,则构成了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该实施方式还允许基于解扰和FWHT操作在客户端设备处以低成本检测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此外,当g=1时,该实施方式允许选择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但是会将对应的一对两个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因此,循环移位对(m0,m1)的更多有效值可以被选择,这可能使得能够在不增加SSS序列长度的情况下将更多数量的小区ID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
根据所述第一方面,在处理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该实施方式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该实施方式还允许基于解扰和FWHT操作在客户端设备处以低成本检测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此外,当g=1时,该实施方式允许选择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但是会将对应的一对两个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因此,循环移位对(m0,m1)的更多有效值可以被选择,这可能使得能够在不增加SSS序列长度的情况下将更多数量的小区ID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此外,该实施方式生成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均满足m0<m1(或m0>m1)。这样能够通过简单地交换m0和m1的值来进一步将5ms定时和/或其它附加信息编码到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或者,如果认为后续增加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中的假设数量是有用的,则构成了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通过网络节点来实现上述或其它目的,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生成辅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收发器,用于基于主同步信号序列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方面的网络节点提供了许多优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点。所述网络节点的优点在于能够以简单且有效的方法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通过客户端设备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所述客户端设备包括:
处理设备,用于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 NID,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和所述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确定;
收发器,用于通过利用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接收辅同步信号。
所述处理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方式生成辅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方面的客户端设备提供了许多优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点。所述客户端设备的优点在于:能够以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中解码小区ID NID,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第二循环移位从检测到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确定。能够以复杂度较低的方式检测辅同步信号SSS序列,还能够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通过一种方法实现上述或其它目的,所述方法用于确定待与主同步信号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基于小区ID NID确定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还基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以及
基于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所述两个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的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为以下中的一项:
m序列;以及
使得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属于一组Gold序列的m序列。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用于同步的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为以下中的一项:
一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两个或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三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为127;即L=127。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小区ID NID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相等;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不同;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以及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在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所述第四方面的何方法的优点可以参照所述第一方面的相应处理设备权利要求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通过用于网络节点的方法来实现上述或其它目的,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方面的方法生成辅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基于主同步信号序列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所述第五方面的方法的优点可以参照所述第二方面的相应网络节点权利要求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通过用于客户端设备的方法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辅同步信号;以及
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 NID,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和所述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确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四方面的方法生成辅同步信号序列,利用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接收辅同步信号。
所述第六方面的方法的优点可以参照所述第三方面的相应客户端设备权利要求的优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代码装置,当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装置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装置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和上述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包括下组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闪存、电可擦除EPROM(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和硬盘驱动器。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应用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意在阐明和阐释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处理设备的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节点;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网络节点的方法;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设备;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客户端设备的方法;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系统;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图示;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另一图示;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另一图示;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另一图示;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另一图示;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循环移位的另一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设备100。处理设备100包括耦合到存储器104的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和存储器104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通信装置106彼此耦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2可以是专用处理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生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是网络节点或客户端设备中的处理器,还可以具有其他附加功能。
用于生成待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处理设备100用于,例如通过处理器102,至少基于小区ID NID确定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相关联,该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基于该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的索引确定。
处理设备100还用于,例如通过处理器102,基于被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被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来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这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图2示出了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处理设备100中执行的对应方法200的流程图。
方法200包括第一步骤202,至少基于小区ID NID确定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该第一循环移位m0和该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该主同步信号序列还基于该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
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步骤204,基于被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被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来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这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节点300。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节点300包括处理设备100、收发器302和存储器304。处理设备100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通信装置306耦合到收发器302和存储器304。网络节点300还包括耦合到收发器302的天线308,这意味着网络节点300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
网络节点300的处理设备100用于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200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网络节点300的收发器302用于基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和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图4示出了可以在网络节点300中执行的对应方法400的流程图,例如图3所示的网络节点300。方法400包括第一步骤402,即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200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步骤404,基于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和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设备。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客户端设备500包括处理设备100、收发器502和存储器504。处理设备100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通信装置506耦合到收发器502和存储器504。客户端设备500还包括耦合到收发器502的天线508,这意味着客户端设备500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
客户端设备500的处理设备100用于根据本文所述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客户端设备500的收发器502用于接收辅同步信号SSS。例如,利用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来接收辅同步信号SSS。处理设备100还用于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 NID,该第一循环移位m0和该第二循环移位m1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PSS和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SSS确定。
图6示出了可以在客户端设备500中执行的对应方法600的流程图,例如图5所示的客户端设备500。方法600包括第一步骤602,即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200的任意一个实施例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步骤604,即利用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来接收辅同步信号SSS。该方法还包括第三步骤606,即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 NID,该第一循环移位和该第二循环移位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PSS和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SSS确定。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700。无线通信系统700包括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700中操作的网络节点300和客户端设备500。网络节点300和客户端设备500可以均包括处理设备100。在无线通信系统700中,同步信号由网络节点300传输并由客户端设备500接收。基于同步信号,客户端设备500执行与网络节点300的同步并获取网络节点300的小区ID,如本文档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网络节点300中的处理设备100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客户端设备500接收所述同步信号。客户端设备500的处理设备100也可以生成辅同步信号SSS的序列用于在客户端设备500中进行相关操作等,如本文档中所述。
为简单起见,图7中无线通信系统700仅示出了包括一个网络节点300和一个客户端设备500。然而,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70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网络节点300和任何数量的客户端设备500。
本文的网络节点300还可以表示为无线网络节点、接入网节点、接入点或基站,例如无线基站(Radio Base Station,RBS),而在一些网络中则可以称为发射器、“gNB”、“eNB”、“eNodeB”、“NodeB”或“B节点”,这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和术语。基于传输功率及其小区大小,无线网络节点可以是不同的类别,例如宏基站eNodeB、家庭基站eNodeB或微微基站。无线网络节点可以是台站(Station,STA),该台站为任意包含了到无线介质(WirelessMedium,WM)的符合IEEE 802.11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接口的设备。网络节点300还可以是与第五代无线系统相对应的基站。
其中客户端设备500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设备、传感器设备、无线终端和/或移动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无线通信系统有时也称为蜂窝无线系统。UE还可以为具有无线能力的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平板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本文中的UE可以是便携式、便携可存储式、手持式、计算机组成的或车载式移动设备等,能够经由无线接入网与另一接收器或服务器等另一实体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UE可以是台站(Station,STA),该台站为任意符合IEEE 802.11的包含了到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WM)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接口的设备。客户端设备500还可以用于在3GPP相关的,例如LTE和LTE-Advanced,WiMAX及其演进,以及新无线等第五代无线技术中进行通信。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方法可以在具有代码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中实施,该代码装置在由处理装置运行时使得处理装置执行该方法的步骤。计算机程序包含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基本可以包括任意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闪存、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M,EEPROM)或硬盘驱动器。
此外,技术人员意识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设备100、网络节点300和客户端设备500包括例如功能、装置、单元、元件等形式的必要通信能力以执行本解决方案。其它此类装置、单元和功能的示例为:处理器、存储器、缓冲器、控制逻辑、编码器、解码器、速率匹配器、降速匹配器、映射单元、乘法器、决策单元、选择单元、交换机、交织器、解交织器、调制器、解调器、输入、输出、天线、放大器、接收单元、发射单元、DSP、MSD、TCM编码器、TCM解码器、供电单元、电源馈线、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等,将这些适当地配置在一起以执行本解决方案。
特别地,本发明的设备和节点的处理器可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微处理器或可编译和执行指令的其它处理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实例。术语“处理器”因此可表示包括多个处理电路的处理电路,所述多个处理电路为以上列举项中的任何、一些或所有项。所述处理电路可进一步执行数据处理功能来输入、输出以及处理数据,所述功能包括数据缓冲和设备控制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界面控制等。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是伪随机最大长度序列,即m序列。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是伪随机最大长度序列,即m序列,所述m序列可以是基于一组Gold序列的m序列,从而保证生成的S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Gold序列。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之一是与用于生成一个或多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的二进制序列相同,例如是相同的伪随机最大长度序列。
如下所述,根据各实施例,不同数量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可用于同步信号,例如一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两个或更多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如三个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因此,可以与不同数量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一起使用来生成本文所述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从而可以提供灵活的同步信号生成,以适应大量小区ID和/或无线系统。
根据一实施例,如下所示,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长度L为127,即L=127,这适用于一些可用的无线系统和未来的无线系统,从而使得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在这些系统中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SSS序列d(k),k=0,1,2,...,L-1,这些序列可以基于具有不同循环移位m0和m1的两个长度为L的二进制序列的模2和来构造。根据一实施例,使用BPSK调制。例如,SSS序列的d(k)可表示如下:
d(k)=1-2((s0((k+m0)mod L)+s1((k+m1)mod L))mod 2),k=0,1,2,...,L-1(等式1)
在这个例子中,SSS序列d(k)可以是基于两个长度为L的序列S0(k),S1(k)生成,其中S0(k)被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也就是说,S0(k)具有第一循环移位m0。S1(k)被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也就是说S1(k)具有第二循环移位m1
两个二进制序列,例如可以是通过仔细选择的生成多项式,选择具有相同长度L的两个m序列,使得所有生成的SSS序列属于同一组Gold序列,从而保证了所生成的S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
例如,生成多项式可以分别选择为g0(x)=x7+x4+1和g1(x)=x7+x+1。这样生成了一组长度为L=127的Gold序列,其中任意两个序列的绝对内积为1,2(n+1)/2-1=15或2(n+1)/2+1=17,n=7是g0(x)和g1(x)的最高阶。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中的一个序列可以选择为与用于生成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的二进制序列相同的序列,例如为相同的伪随机最大长度序列。因此,相同的二进制序列,例如,选择相同的m序列,用于生成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以及生成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的第一二进制序列,或第二二进制序列。例如,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和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都可以由此属于同一组Gold序列,因此所生成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与所生成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之间的低互相关也得以保证。
小区ID,即NID满足:其中小区ID通过SSS和PSS的序列索引携带,其中小区ID被编码到例如两个m序列的两个二进制序列的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使得如果存在多个PSS,则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取决于PSS序列索引。此外,如果所生成的SSS序列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则即使在大残余频率偏移下也保证了这些SSS序列具有低互相关,因为不能通过将与相同PSS索引相关联的另一SSS序列循环移位一步来获得一个SSS序列。
根据一实施例,没有同时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确定的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换言之,这可以表示为任何两个SSS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可以仅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据此,保证了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优势。根据本实施例,例如通过将PSS中携带的序列索引,即编码为两个二进制序列之一的循环移位来实现循环移位对的设计,例如针对第一循环移位m0,并且要求第一循环移位m0的任何两个候选值彼此间隔一个(1)以上循环移位步。因此,不可以同时选择第一二进制序列的连续循环移位,这也意味着可以选择第一二进制序列的非连续循环移位。此时,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候选值总数可以保持最小,使得可以在客户端设备500中利用基于低复杂度/低成本的加扰-FWHT的SSS检测。
可以将SSS携带的序列索引,即编码为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的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允许第二循环移位m1包括其有效值{0,1,2,...,L-1}中的全部或大部分。这种SSS设计避免了通过对另一SSS序列循环移位一个循环移位步可获得一个SSS序列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
应当注意,将PSS序列的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以及将SSS序列的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可以以任意方式完成,例如,m0和m1可以在下文的等式中交换或替换。给定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值,则对于第一循环移位m0的不同值,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已将SSS序列的索引和PSS序列的索引编码到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即将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为:
其中,g是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候选值之间的最小循环移位步长,其是大于1的整数。L′是小于或等于SSS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即L′≤L;对于给定的第一循环移位m0,其也是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的最大数量。这里,以及在本文档中,表示向下取整函数,mod表示模运算。由于g>1,所以任何两个SSS序列(m0,m1)和(m′0,m′1)的循环移位只能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例如设置g=2、以及L′=112,可以实现总共携带336×3=1008个小区ID。
针对L=15、g=2和L′=8,图8示出了该实施例示例的示意性和非限制性图示。由于g=2,没有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这在图8中示出,其中沿对角线方向的每个第二位置未被使用,即,可以选择的位置(黑点)在对角线方向上由可能未被选择的位置(白点)分开。在本文档中,与附图相关的对角线方向包括满足m0=m1+c的所有线/方向,其中c是任意整数。因此,在图8的图示中不会同时满足m′0=m0+1和m′1=m1+1。在图8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2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2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4和m0=6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索引与m0和m1的关联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顺序。相反,任意其它顺序也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以简化的方式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的需求。
根据一实施例,没有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确定的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即,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可以仅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同时确定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m0>m1)。据此,保证了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优势。
根据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已将携带在PSS中的序列索引和携带在SSS中的序列索引编码到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满足:
其中,g>1是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候选值之间的最小步长,并且L′≤L是给定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的最大数量。由于g>1,所以对于任何两个SSS序列的循环移位对,例如(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此外,生成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m0>m1)。如果SSS每10ms传输两次,即在每半帧中传输一次,则这是有利的,因为允许通过在两个半帧之间简单地交换m0和m1的值来使用SSS序列指示5ms定时(例如在LTE中完成)。或者,如果后来认为有助于增加SSS中的假设数量,则实施方式提供了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未来的新无线版本系统。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一种可能的实现,例如设置以及L′=115等来来携带336×3=1008个小区标识。
图9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示例图示。以L=15、g=2和L′=8为例,在图9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2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2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4和m0=6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的关联不限于图9中所示的顺序,例如,任意其它顺序也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以简单的方式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的需求。
根据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将SSS序列的索引和PSS序列的索引编码到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满足:
其中,g是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候选值之间的最小循环移位步长,其是大于1的整数,即g>1。L′是小于或等于SSS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即L′≤L;对于给定的第一循环移位m0,其也是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的最大数量。由于g>1,所以任何两个SSS序列(m0,m1)和(m′0,m′1)的循环移位对只能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系统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设置g=2、以及L′=112等来实现为总共携带336×3=1008个小区ID。
图10示出了该实施例示例的示意性和非限制性图示。以L=15、g=2和L′=8为例,由于g=2,没有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这在图10中示出,其中沿对角线的每个第二位置未被使用,即,可以选择的位置(黑点)在对角线上由可能未被选择的位置(白点)分开。因此,在图10的图示中不会同时满足m′0=m0+1和m′1=m1+1。在图10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4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4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2和m0=6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索引与m0和m1的关联不限于图10中所示的顺序。相反,任意其它顺序也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以简化的方式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的需求。
根据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将携带在PSS中的序列索引和携带在SSS中的序列索引编码到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满足:
其中,g>1是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之间的最小步长,并且L′≤L是给定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的最大数量。由于g>1,所以任何两个SSS序列,例如(m0,m1)和(m′0,m′1),的循环移位对只能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同时,所生成/选择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等效于m0>m1)。如果SSS每10ms传输两次,即在每半帧中传输一次,则这是有利的,因为允许通过在两个半帧之间简单地交换m0和m1的值来使用SSS序列指示5ms定时(例如在LTE中完成)。或者,如果后来认为有助于增加SSS中的假设数量,则实施方式提供了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未来的新无线版本。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设置g=2、以及L′=115等来将本实施方式实现为总共携带336×3=1008个小区ID。
图11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示例图示。以L=15、g=2和L′=8,为例,在图11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4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4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2和m0=6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的关联不限于图11中所示的顺序,例如,任意其它顺序也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以简单的方式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的需求。
根据一实施例,如果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则允许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均满足m′0=m0+1和m′1=m1+1。据此,保证了抵抗大频率偏移的鲁棒性。
根据本实施例的循环移位对,例如,可以通过将PSS中携带的序列索引,即编码到两个二进制序列之一的非连续循环移位来实现,例如针对第一循环移位m0,并且要求与相同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的第一循环移位m0的任何两个候选值彼此间隔一个以上循环移位步,同时允许将不同的PSS序列索引编码到第一循环移位m0的连续值。第一循环移位m0的总数可以保持最小,使得可以在客户端设备500中利用基于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加扰-FWHT的SSS检测。
可以将SSS携带的序列索引,即编码为两个m序列m0和m1的循环移位,其中允许m1包括其有效值{0,1,2,...,L-1}中的全部或大部分。这种SSS设计导致了通过对另一SSS序列循环移位一个循环移位步可获得一个SSS序列的情况。然而,根据实施例,这样的一对SSS序列总是与不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在客户端设备500中的PSS检测成功之后不会同时被检测到。
应当注意,将PSS序列的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以及将SSS序列的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可以以任意方式完成,例如,m0和m1可以在下文的等式中交换。给定第一循环移位m0的值,则对于第一循环移位m0的不同值,第二循环移位m1的候选值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根据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序列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例如可以将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为满足以下的m0和m1
等式18和等式19也可以理解为上文等式(10)和(11)中的编码方法的受限/限制版本,g在这里以值为1进行举例,即g=1。根据实施方式,如果两个SSS序列根据等式(18)和(19)与不同的PSS索引相关联,则允许两个SSS序列共存,其中这两个序列的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这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选择循环移位对(m0,m1)的更多有效值,使得可能在不增加SSS序列长度的情况下将更多数量的小区ID和可能的其它附加信息编码到SSS序列中。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例如,通过让以及L′=112等来将本实施方式用于总共携带336×3=1008个小区ID。
图12给出了本示例的图示。以L=15和L′=8为例,在图12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2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2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1和m0=3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的关联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顺序。相反,只要与相同PSS索引相关联的任何两个SSS序列的循环移位对,例如(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任意其它顺序都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等式20和等式21也可以理解为上文等式(12)和(13)中的逆映射的受限/限制版本,例如,这里g以取值为1进行举例,即g=1。这样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500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ID的需求。
根据一实施例,如果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且所生成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者m0>m1),则允许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均满足m′0=m0+1和m′1=m1+1。
根据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可以将序列索引编码为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可以将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为满足如下:
等式22和等式23可以理解为上文等式(14)和(15)中的编码方法的受限/限制版本,例如,这里g以取值1进行举例,即g=1。根据实施方式,如果根据等式(22)和(23)两个SSS序列与不同的PSS索引相关联,且所生成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等效于m0>m1),则允许两个SSS序列共存,其中这两个序列的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均满足m′0=m0+1和m′1=m1+1。如上所述,这是有利的,因为允许通过交换m0和m1的值来使用SSS序列指示5ms定时,如在LTE中系统中使用的那样。或者,如果后来认为有助于增加SSS中的假设数量,则构成了针对未来新无线版本系统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要提到的是,对于新无线同步信号实现,其中L=127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置以及L′=112等来将本实施方式用于总共携带336×3=1008个小区ID。以L=15、和L′=8为例,图13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图示。在图13中,PSS序列索引为y轴,其中m0=0和m0=2都具有相同的PSS序列索引即m0=0和m0=2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相应地,m0=1和m0=3均与相同的PSS序列索引相关联。应当注意,P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的关联,以及SSS序列索引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的关联不限于图13中所示的顺序。相反,只要与相同PSS索引相关联的任何两个SSS序列的循环移位对,例如(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且如果所生成的循环移位对总是满足m0<m1(或者m0>m1),任意其它顺序都是可行的。
另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来确定小区IDNID。因为存在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到PSS序列索引和SSS序列索引的简单逆映射,所以这是可能的,例如满足:
等式24和等式25也可以理解为上文等式(16)和(17)中的逆映射的受限/限制版本,这里以g的取值为1进行举例,即g=1。这样缓解了在客户端设备500中实现大型表格以基于第一循环移位值m0和第二循环移位值m1确定小区ID的需要。
如上所述,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多个实施例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小区ID NID相关联的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并且因此将具有各种相互关系。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8、10和12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相等,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在对角线上存在可用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9、11和13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不同,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在对角线上没有可用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仅在对角线上方存在可用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9、11、13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仅在对角线下方存在可用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8、9、10和11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个,即,在对角线方向上的可用位置之间总是存在未使用的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个,且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在对角线方向上的可用位置之间总是存在未使用的位置,并且仅在对角线上方存在可用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9和11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个,且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在对角线方向上的可用位置之间总是存在未使用的位置,并且仅在对角线下方存在可用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12和13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PSS序列索引相关联。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PSS索引相关联,且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仅在对角线上方存在可用位置。
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可以对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进行确定,使得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序列索引相关联,且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也就是说通过坐标原点仅在对角线下方存在可用位置。
最后,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涉及并包含所附独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处理设备,用于生成待与主同步信号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用于:
至少基于小区标识NID确定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基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以及
基于被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被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生成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以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所述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二进制序列为以下中的一项:
m序列;以及
导致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属于一组Gold序列的m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可用于同步的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为以下中的一项:
一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两个或多个主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三个主同步信号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为127;即L=12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用于根据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与至少一个小区标识NID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相等;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不同;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满足m′0=m0+1和m′1=m1+1中的至多一项,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大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以及
均满足m′0=m0+1和m′1=m1+1的两个循环移位对(m0,m1)和(m′0,m′1)与不同的主同步信号序列索引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小于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即m0<m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其特征在于,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m0,m1满足:
其中,
g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
L′是小于或等于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长度L的正整数;
是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数;以及
mod是模运算。
10.一种网络节点(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收发器(302),用于基于主同步信号序列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传输同步信号。
11.一种客户端设备(5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100),用于生成辅同步信号序列;
收发器(502),用于通过利用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接收辅同步信号;以及
所述处理设备(100)还用于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小区标识NID,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以及所述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确定。
12.一种用于确定与主同步信号序列一起用于同步的辅同步信号序列的方法(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200)包括:
至少基于小区标识NID确定(202)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m0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m1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是基于所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索引确定;以及
基于被循环移位第一循环移位m0的第一二进制序列和被循环移位第二循环移位m1的第二二进制序列的模2求和来生成(204)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以使得如果与主同步信号序列相关联的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循环移位版本,则所述两个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为彼此的非连续移位版本。
13.一种用于网络节点(300)的方法(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2生成(402)辅同步信号序列;以及
基于主同步信号序列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序列传输(404)同步信号。
14.一种用于客户端设备(500)的方法(6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2生成(602)辅同步信号序列;
通过利用所述生成的辅同步信号序列接收(604)辅同步信号;以及
基于第一循环移位m0和第二循环移位m1确定(606)小区标识NID,所述第一循环移位和所述第二循环移位基于接收到的主同步信号和所述接收到的辅同步信号确定。
15.一种具有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60294.9A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Active CN109845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8451.0A CN110324891B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2010783987.4A CN112055406A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7/060707 WO2018202306A1 (en) 2017-05-04 2017-05-04 Processing device, network node, client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3987.4A Division CN112055406A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1910468451.0A Division CN110324891B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5148A true CN109845148A (zh) 2019-06-04
CN109845148B CN109845148B (zh) 2020-08-25

Family

ID=5869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451.0A Active CN110324891B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1780060294.9A Active CN109845148B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2010783987.4A Pending CN112055406A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1780090364.5A Active CN110603754B (zh) 2017-05-04 2017-06-07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2410236115.4A Pending CN118041483A (zh) 2017-05-04 2017-06-07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8451.0A Active CN110324891B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3987.4A Pending CN112055406A (zh) 2017-05-04 2017-05-04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1780090364.5A Active CN110603754B (zh) 2017-05-04 2017-06-07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N202410236115.4A Pending CN118041483A (zh) 2017-05-04 2017-06-07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10404317B2 (zh)
EP (2) EP3905557A1 (zh)
JP (3) JP7009506B2 (zh)
CN (5) CN110324891B (zh)
AU (1) AU2017412833B2 (zh)
BR (2) BR112019022995B1 (zh)
CA (1) CA3063202C (zh)
MY (1) MY195602A (zh)
PE (1) PE20200276A1 (zh)
RU (1) RU2741997C1 (zh)
WO (2) WO20182023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3227B2 (en) 2015-10-21 2020-04-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using long sequenc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750131B2 (ja) 2017-03-04 2020-09-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609665B2 (en) * 2017-06-16 2020-03-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et of plurality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quences to be used with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targets
US10567133B2 (en) * 2017-07-24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PBCH block enhancement
CN110492969B (zh) * 2018-05-11 2022-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834708B2 (en) * 2018-07-06 2020-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idelink SS/PBCH block
EP3925328A4 (en) * 2019-02-14 2022-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CN114024644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同步序列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146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311947A1 (en) * 2012-12-21 2015-10-2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rching Cell
CN105122705A (zh) * 2013-04-17 2015-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将未使用的上行链路循环移位用于信令背景
EP2993944A1 (en) * 2014-09-04 2016-03-09 Alcatel Lucent Low power transceiver for femtocells in sleep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65218C (en) * 2006-10-03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U2434346C2 (ru) * 2007-01-05 2011-11-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циклического сдвига с учетом сдвига частоты
US8649401B2 (en) 2007-05-01 2014-0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50225B2 (en) * 2007-05-21 2011-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 sequences to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38756B1 (ko) 2007-07-06 2010-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KR101495886B1 (ko) 2007-07-19 2015-02-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101685173B1 (ko) * 2009-07-13 2016-12-12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2209377B (zh) * 2010-03-31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811309B2 (en) * 2010-12-03 2014-08-19 Nokia Corporation Implicit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shifted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CN103188027B (zh) * 2011-12-30 2015-09-09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频域辅同步码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WO2013112032A1 (ko) * 2012-01-29 2013-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동기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US8964723B2 (en) 2012-05-31 2015-02-24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evices for synchronizing a communication end device with a base station,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a communication end device with a base station, devices for generating a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JP6278109B2 (ja) * 2014-04-11 2018-0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CN105409301B (zh) * 2014-07-04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同步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304346B (zh) * 2015-05-15 2019-07-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805893B2 (en) * 2016-08-19 2020-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versal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new radio
JP6694107B2 (ja) * 2016-09-30 2020-05-1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同期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US10389567B2 (en) * 2016-11-03 2019-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sign
WO2018128867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Intel IP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EP3577803B1 (en) 2017-02-03 2023-08-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urst, signal design, and system frame acquisition in new radio
US10523354B2 (en) 2017-02-24 2019-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 of NR-SS burst set
US10568055B2 (en) * 2017-03-03 2020-02-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JP6750131B2 (ja) 2017-03-04 2020-09-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609665B2 (en) * 2017-06-16 2020-03-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et of plurality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quences to be used with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targe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146A (zh) * 2012-05-24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辅同步信号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50311947A1 (en) * 2012-12-21 2015-10-2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arching Cell
CN105122705A (zh) * 2013-04-17 2015-12-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将未使用的上行链路循环移位用于信令背景
EP2993944A1 (en) * 2014-09-04 2016-03-09 Alcatel Lucent Low power transceiver for femtocells in sleep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40689A1 (en) 2019-05-09
AU2017412833A1 (en) 2019-12-12
CN112055406A (zh) 2020-12-08
JP2023175839A (ja) 2023-12-12
BR112019022995B1 (pt) 2023-01-10
CA3063202A1 (en) 2018-11-08
CA3063202C (en) 2023-03-28
US10771104B2 (en) 2020-09-08
JP7354311B2 (ja) 2023-10-02
US20240171212A1 (en) 2024-05-23
AU2017412833B2 (en) 2021-04-08
CN110324891A (zh) 2019-10-11
RU2741997C1 (ru) 2021-02-01
WO2018202319A1 (en) 2018-11-08
CN118041483A (zh) 2024-05-14
CN110324891B (zh) 2020-07-14
CN110603754A (zh) 2019-12-20
EP3905557A1 (en) 2021-11-03
JP2020519141A (ja) 2020-06-25
US11870485B2 (en) 2024-01-09
WO2018202306A1 (en) 2018-11-08
PE20200276A1 (es) 2020-02-04
CN110603754B (zh) 2024-03-15
JP2022051749A (ja) 2022-04-01
US10404317B2 (en) 2019-09-03
EP3552328A1 (en) 2019-10-16
CN109845148B (zh) 2020-08-25
BR112019022995A2 (pt) 2020-05-19
US20200343936A1 (en) 2020-10-29
US20190334575A1 (en) 2019-10-31
BR112019022907A2 (pt) 2020-05-26
JP7009506B2 (ja) 2022-01-25
MY195602A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5148A (zh) 处理设备、网络节点、客户端设备及其方法
US1020099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crambling sequences
CN101682362B (zh) 无线通信中的伪随机序列映射
US2009013580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dering Sequence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CN107040987A (zh)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9555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209329B (zh) 一种下行多用户叠加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702174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34913A (zh) 一种确定频率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46909B (zh) 用于传送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37970B (zh) 传输pbch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8173798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1152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和设备识别的序列设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