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7579B -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7579B
CN109837579B CN201811435098.8A CN201811435098A CN109837579B CN 109837579 B CN109837579 B CN 109837579B CN 201811435098 A CN201811435098 A CN 201811435098A CN 109837579 B CN109837579 B CN 109837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layer
pores
thickness
base material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35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7579A (zh
Inventor
布村顺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ACJ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ACJ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ACJ Corp filed Critical UACJ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3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7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7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06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06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 C25D11/08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containing inorgan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06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 C25D11/10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containing organic ac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仅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即可获得较高的白度。铝部件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多孔层具有:从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与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Description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建材、电子设备的壳体等要求设计性的用途,期望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不透明白色是通过在铝部件的阳极氧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一般的染色方法以及着色方法难以实现的色调。因此,以往提出了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昭53-08794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壁垒型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进行伴随电流恢复的多孔型阳极氧化处理,使覆膜构造发生变化,由此制造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日本特开2017-2538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方法:将颜料填充至通过阳极氧化处理而形成的细孔,由此对铝部件进行着色。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的具有不透明白色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需要复杂的电解工序,例如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上的处理工序等。另外,还存在必须进行交流电解所需的高额的设备投资之类的设备方面的问题。并且,通过现有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仍旧无法获得足够白度的铝部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而获得的、白度较高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包括以下各实施方式。
[1]一种铝部件,其具有:
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
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
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barrier layer);以及
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
所述多孔层具有:
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
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2]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85度。
[3]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所述铝部件进行测定时的亨特白度(Hunter whiteness)为70~90。
[4]上述[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孔的平均直径为10nm~150nm,并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孔的平均间隔为25nm~400nm。
[5]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准备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的工序;以及
在含有浓度为0.01mol·dm-3~2.0mol·dm-3的选自无机酸以及有机羧酸中的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以及浓度为0.01mol·dm-3~5.0mol·dm-3的由酸酐构成的第二酸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5mA·cm-2~30mA·cm-2、电解液的温度为0℃~80℃的条件下对所述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
[6]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酸是选自焦磷酸(diphosphoric acid)、三磷酸(triphosphoric acid)以及多磷酸(polyphosphoric acid)中的至少一种酸酐。
[7]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铝部件具有:
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
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
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
所述多孔层具有:
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
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8]一种铝部件,其采用上述[5]所述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制造。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而获得的白度高的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图。
图2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阳极氧化覆膜的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
图3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阳极氧化覆膜和基材的边界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
图4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对实施例3中的多孔层表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1.铝部件
铝部件具有基材、和基材表面上的阳极氧化覆膜。以下,对构成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铝部件的各部分进行说明。
(基材)
基材可以由铝构成,也可以由铝合金构成。可以根据铝部件的用途而适当地选择基材的材质。例如,从提高铝部件的强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将5000系铝合金或者6000系铝合金作为基材。另外,从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处理后的白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将难以通过阳极氧化处理而发生着色的1000系铝合金或者6000系铝合金作为基材。
(阳极氧化覆膜)
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阳极氧化覆膜的整体具有100μm以下的厚度。若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超过100μm,则电解时间延长而导致生产率的降低,除此之外,还会产生伴随不均匀生长的斑点,从而造成外观不良。优选阳极氧化覆膜的整体具有80μm以下的厚度。
阻挡层具有10nm~150nm的厚度,从而能够抑制干渉引起的着色,并能够提高白度。
多孔层具有6μm以上的厚度。若多孔层的厚度不足6μm,则由漫反射引起的光扩散变得不充分,因此,阳极氧化覆膜容易变得透明。而且,若阳极氧化覆膜变得透明,则铝部件的色调变得接近基材的色调,因此,不优选。多孔层的厚度优选为6μm以上且不足100μm,更优选8μm~75μm,进一步优选10μm~50μm。
多孔层具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第一孔从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由此,第一孔位于多孔层的阻挡层侧(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及其附近),并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与基材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第二孔与第一孔连通、且在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而分支延伸。即,第二孔随着接近多孔层的表面,从一个孔分支的一个以上的孔以如下方式在规定的角度范围扩展而存在:一个以上的孔从一个孔以规定角度分支延伸、进而一个以上的孔进一步从该孔以规定角度分支延伸。第二孔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倒置树枝状扩展伸长。由此,第二孔位于多孔层的表面侧(多孔层的表面及其附近)。“多孔层的表面”表示多孔层的相互对置的两个面中的与阻挡层相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当利用与其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对多孔层进行观察时,从基材侧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侧依次存在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在多孔层中具有第二孔,从而因入射至多孔层内的光的漫反射而引起光的扩散,能够提高铝部件的白度。
第二孔与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优选为30度~85度,更优选为35度~80度,进一步优选为40度~75度。关于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利用使用FE-SEM(SU-8230:日立制作所制造)对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以及截面进行观察的结果而进行测定。在对截面的观察中,针对通过使阳极氧化处理后的样品弯曲成V字状而产生的覆膜的裂纹倾斜地进行观察。更具体而言,在分岔的起点相对于分岔的起点、包含该起点的第一孔以及基材表面所成的垂直线引出平行线,对该平行线与第二孔所成的角度进行计算,将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平均值设为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在该情况下,基材表面与上述平行线平行。第二孔与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以上,从而入射至多孔层内的光难以透过,能够使阳极氧化覆膜变得不透明。在第二孔与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85度以下的情况下,因漫反射而充分引起光的扩散,能够使阳极氧化覆膜变得不透明。
图1A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示意图。如图1A中所示,在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有阳极氧化覆膜2。阳极氧化覆膜2具有阻挡层10以及多孔层11。多孔层11具有相互对置的两个面(与阻挡层10相接的边界面11a、与面11a对置的相反侧的表面11b)。在从面11a朝向面11b的方向15上延伸的第一孔13位于多孔层11内的阻挡层侧。第二孔14位于多孔层的表面11b侧。此外,第二孔14以与第一孔13分别连通的方式而存在,图1A中仅示意地示出了一部分第二孔14。第二孔14沿方向15以辐射状扩展延伸至面11b,形成为倒置树枝状的形态。
图1B是示出第二孔14的放大图。如图1B中所示,第二孔14b以从第二孔14a分岔的方式而存在,第二孔14c以进一步从第二孔14b分岔的方式而存在。第二孔14d~14f以进一步从第二孔14c分岔的方式而存在。由此,第二孔14沿方向15以辐射状而扩展延伸,当利用与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观察第二孔14时,第二孔14具有倒置树枝状的形状。如图1B中所示,第二孔14a~14f与基材的表面之间所成的角度表示为虚线与各第二孔14a~14f之间的角度a~f。将第二孔与基材之间的角度规定为锐角,且为85度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孔层中的孔与基材表面之间的角度大于85度且为90度以下的情况下,即使该孔分支也不属于第二孔。
第一孔优选在基材的表面上的多孔层内以5μm以上的厚度存在。第一孔在多孔层内以5μm以上的厚度存在,从而能够抑制光透过覆膜,基材的金属光泽导致白度降低。
第二孔优选在多孔层内以1μm以上的厚度存在。第二孔在多孔层内以1μm以上的厚度存在,从而能够促进光的漫反射,提高白度。
从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铝部件进行测定时的亨特白度优选为70~90,更优选为75~90,进一步优选为80~90。此外,亨特白度表示基于JIS P8123而获得的数值。亨特白度越大,白色性越高。铝部件的亨特白度为70~90,从而铝部件具有适当的不透明白色,能够实现优异的设计性。
第一孔的平均直径优选为10nm~150nm,另外,相邻的第一孔的平均间隔优选为25nm~400nm。在第一孔的平均直径为10nm~150nm、且相邻的第一孔的平均间隔为25nm~400nm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使入射至多孔层的光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阳极氧化覆膜的透明感。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铝部件的白度。
2.铝部件的制造方法
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基材的工序;以及对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以往,为了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而需要进行一次处理、以及使用与该一次处理不同的电解液的二次处理。另外,根据情况的不同,还需要进行使用不同的电解液的三次以上的处理。而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通过比以往更简便的一次处理即可提供白度高的铝部件。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准备基材的工序)
首先,准备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作为铝合金并未特别限定,能够举出1000系铝合金、5000系铝合金或者6000系铝合金。
(对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
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设定为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如下阳极氧化覆膜的条件,该阳极氧化覆膜具有:10nm~150nm的厚度的阻挡层;以及在阻挡层上具有6μm以上的厚度且具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的多孔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孔是位于阻挡层侧、且沿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孔。另外,第二孔是位于多孔层的表面侧、且在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孔。
可以根据需要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前对基材进行脱脂处理、研磨处理等基底处理。例如,作为基底处理而进行碱性脱脂处理,从而能够降低阳极氧化覆膜的光泽度值,能够获得呈现出无光泽的白色的铝部件。另外,作为基底处理而进行化学研磨、机械研磨以及电解研磨等研磨处理,从而能够提高阳极氧化处理的光泽度值,能够获得呈现出具有光泽的白色的铝部件。从进一步提高铝部件的白度以及光泽度值的方面考虑,优选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前对基材进行电解研磨处理。
在阳极氧化处理中使用如下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浓度为0.01mol·dm-3~2.0mol·dm-3的选自无机酸以及有机羧酸中的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以及浓度为0.01mol·dm-3~5.0mol·dm-3的由酸酐构成的第二酸。选自无机酸以及有机羧酸中的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具有如下作用:在阻挡层表面的凹部上进行覆膜的形成和溶解,从而形成沿覆膜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孔。另一方面,作为酸酐的第二酸具有如下作用:在凹部的壁面上形成以纤维状延伸的构造。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铝部件的制造方法中,认为通过利用含有第一酸或者其盐、以及第二酸的电解液,从而这些物质协同地作用,形成具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的多孔层。
对于作为第一酸的无机酸及其盐并未特别限定,能举出选自硫酸、磷酸、磷酸盐、草酸、草酸盐、铬酸、铬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作为第一酸、即有机羧酸及其盐,能举出环状氧代羧酸、酒石酸、马来酸及其盐等。环状氧代羧酸优选为克酮酸、玫棕酸、方形酸。
作为第二酸的酸酐并未特别限定,能举出选自偏苯三酸酐、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均苯四甲酸酐、焦磷酸、三磷酸以及多磷酸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在这些酸酐中,从能够稳定地形成规则形状的第二孔方面考虑,优选采用选自焦磷酸、三磷酸以及多磷酸中的至少一种物质。
电解液中的第一酸以及第一酸盐的浓度设为0.01mol·dm-3~2.0mol·dm-3。若第一酸以及第一酸盐的浓度低于0.01mol·dm-3,则无法有效地进行基材的阳极氧化处理,若高于2.0mol·dm-3,则电解液的溶解力升高,难以使得多孔层的覆膜生长。电解液中的第一酸以及第一酸盐的浓度优选设为0.05mol·dm-3~1.5mol·dm-3
电解液中的第二酸的浓度设为0.01mol·dm-3~5.0mol·dm-3。若第二酸的浓度低于0.01mol·dm-3,则难以在多孔层内形成第二孔,若高于5.0mol·dm-3,则无法周期性地形成第二孔,多孔层变薄。因此,通过将第二酸的浓度设为0.01mol·dm-3~5.0mol·dm-3,能够使多孔层充分生长至一定的膜厚,并且能够在多孔层周期性地形成第二孔,从而能够提高铝部件的白度。
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流密度设为5mA·cm-2~30mA·cm-2。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流密度优选设为5mA·cm-2~20mA·cm-2,更优选设为10mA·cm-2~20mA·cm-2。通过将电流密度设为5mA·cm-2以上,能够加快多孔层的成膜速度而获得足够的膜厚。另外,通过将电流密度设为30mA·cm-2以下,从而均匀地引起阳极氧化反应,因此能够防止烧伤、白色斑点的产生。
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解液的温度设为0℃~80℃。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解液的温度优选为20℃~60℃。通过将电解液的温度设为0℃以上,从而容易形成第二孔,若为80℃以下,则多孔层以适度的速度溶解,因此,膜厚变厚,从而能够提高铝部件的白度。
另外,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解时间优选为10分钟~600分钟,更优选为20分钟~30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30分钟~120分钟。若电解时间为10分钟以上,则膜厚加厚,若为600分钟以下,则能够改善生产效率。
此外,也可以在对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根据需要进行封孔处理等后处理。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示出的例子,在未损害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对其构成进行改变。
准备下述表1及表2中所示的由铝合金构成的基材,在表1及表2中所示的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制成实施例1~实施例31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11的铝部件。
[表1]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091
关于上述表1及表2中制成的实施例1~实施例31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11的铝部件,如下述表3~表6那样对各特性进行了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所述对白度、外观不良以及覆膜构造进行观察。
<亨特白度>
利用测色计对JIS Z8781-4:2013中规定的、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标准Lab进行测定,通过下式换算为亨特白度,并进行评价。
亨特白度=100-{(100-L)2+a*2+b*2}1/2
<白色斑点>
对阳极氧化处理后的样品的外观进行目视观察,将均匀地进行阳极氧化的情形记为“○”,将白色斑点的程度低的情形记为“△”,将产生大量白色斑点或者未被阳极氧化的情形记为“×”。
<阳极氧化覆膜的构造的观察>
将阳极氧化覆膜的截面包埋于树脂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镜面研磨后的样品进行观察,并测定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
使用FE-SEM(SU-8230:日立制作所制)对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以及截面进行观察,并利用观察结果对阻挡层、多孔层、多孔层中存在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第一孔的平均直径、相邻的第一孔的平均间隔进行测定。在观察截面时,针对使阳极氧化处理后的样品弯曲成V字状而产生的覆膜的裂纹,倾斜地进行观察。
更具体而言,利用图2中所示的阳极氧化覆膜以及基材的连续截面照片测定多孔层的厚度、多孔层中存在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的部分的厚度、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将相对于基材表面在垂直方向上生长的阳极氧化覆膜以图1的示意图中所示的开始分岔的点作为分岔起点,将从该起点至基材的厚度设为存在第一孔的部分的厚度。最终,测定出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第一孔的平均值作为存在第一孔的部分的厚度。计算出从分岔的起点至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的厚度作为存在第二孔的部分的厚度。最终,测定出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第二孔的平均值作为存在第二孔的部分的厚度。将这样计算出的存在第一孔和第二孔的部分的厚度的合计值设为多孔层的厚度。关于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相对于分岔的起点、包含该起点的第一孔以及基材表面所成的垂直线在分岔的起点引出平行线,对该平行线和第二孔所成的角度进行计算,将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平均值设为第二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
以高倍率观察图3中所示的基材和阳极氧化覆膜的界面而测定阻挡层的厚度。对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阻挡层的的厚度进行计算,将其平均值设为阻挡层厚度。另外,将阳极氧化覆膜的厚度设为阻挡层的厚度和多孔层的厚度的合计厚度。
关于第一孔的平均直径,对SEM像的每一个视野中的任意10点的孔的宽度进行测量,将其平均值设为第一孔的平均直径。并利用同一SEM像对任意10点的孔的间隔进行测量,将其平均值设为相邻的第一孔的平均间隔。
[表3]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111
[表4]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121
[表5]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131
第二孔不存在的情况下,“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度)”一栏的角度表示第一孔的角度。
第二孔存在的情况下,“孔与基材表面所成的角度(度)”一栏的角度表示第二孔的角度。
[表6]
Figure BDA0001883612130000132
图2及图4分别为利用SEM对实施例3中制成的铝部件截面以及表面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另外,图3是利用SEM对实施例3中制成的铝部件的阳极氧化覆膜和基材的边界进行拍摄所得的照片。如图2~图4中所示,可知实施例3的铝部件在铝基材1上形成有阳极氧化覆膜2。另外,可知在阳极氧化覆膜2内形成有第一孔13以及第二孔14。
在实施例1~实施例31中,制成如下铝部件,该铝部件具有:由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该阳极氧化覆膜具有:形成于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形成于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多孔层具有第一孔以及第二孔。另外,在实施例1~实施例31中,针对准备的由铝合金构成的基材,在含有浓度为0.01mol·dm-3~2.0mol·dm-3的硫酸、磷酸、磷酸盐、草酸、草酸盐、铬酸或者铬酸盐(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以及浓度为0.01mol·dm-3~5.0mol·dm-3的焦磷酸、三磷酸或者多磷酸(由酸酐构成的第二酸)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5mA·cm-2~30mA·cm-2、电解液的温度为0℃~80℃的条件下对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由此制成铝部件。因此,实施例1~实施例31的铝部件具有高亨特白度,并且关于白色斑点也评价为“○”。
而在比较例1中,仅利用5质量%的NaOH对基材进行作为基底处理的碱性脱脂,并未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因此,并未形成多孔层,白色斑点评价为“×”,亨特白度也低。
同样地,在比较例2中,由于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低,因此,无法进行基材的阳极氧化处理。因此,并未形成多孔层,白色斑点评价为“×”,亨特白度也低。
在比较例3中,由于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过高,因此,阻挡层的厚度为8nm,多孔层的厚度为5μm,所有层都变薄。虽然关于比较例3的铝部件的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4中,由于电解液中的焦磷酸的浓度低,因此,在多孔层中并未形成第二孔,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5中,由于电解液中的焦磷酸的浓度高,因此,多孔层的厚度变薄,为5μm,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6中,由于电解液的液温低,因此,在多孔层中并未形成第二孔,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7中,由于电解液的温度高,因此,阳极氧化覆膜的溶解被加剧而使得多孔层变薄,为4.5μm,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8中,由于阳极氧化处理时的电流密度低,因此,阳极氧化覆膜整体的生长速度降低,多孔层的厚度变薄,为1.5μm,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9以及比较例10中,由于未使用第二酸,因此,并未形成第二孔,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在比较例11中,由于使用磷酸取代第二酸,因此,并未形成第二孔,虽然白色斑点评价为“○”,但亨特白度变低。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材
2 阳极氧化覆膜
10 阻挡层
11 多孔层
13 第一孔
14、14a、14b、14c、14d、14e、14f 第二孔

Claims (3)

1.一种铝部件,其具有:
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
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
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
所述多孔层具有:
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
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基材的表面所成的角度为30度~85度,
所述阻挡层抑制干渉引起的着色,并提高白度,
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所述铝部件进行测定时的亨特白度为7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孔的平均直径为10nm~150nm,并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孔的平均间隔为25nm~400nm。
3.一种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准备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的工序;以及
在含有浓度为0.01mol·dm-3~2.0mol·dm-3的选自无机酸以及有机羧酸中的第一酸或者第一酸盐、以及浓度为0.01mol·dm-3~5.0mol·dm-3的由选自焦磷酸、三磷酸以及多磷酸中的至少一种酸酐构成的第二酸的电解液中,在电流密度为5mA·cm-2~30mA·cm-2、电解液的温度为0℃~80℃的条件下对所述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工序,
所述铝部件呈白色且具有: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的基材;以及
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阳极氧化覆膜,其中,
所述阳极氧化覆膜具有:
形成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厚度为10nm~150nm的阻挡层;以及
形成于所述阻挡层上的厚度为6μm以上的多孔层,
所述多孔层具有:
从所述多孔层和阻挡层的边界沿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孔;以及
与所述第一孔连通、且在所述多孔层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多孔层的表面以辐射状分支延伸的第二孔,
所述阻挡层抑制干渉引起的着色且提高白度,从所述阳极氧化覆膜的表面侧对所述铝部件进行测定时的亨特白度为70~90。
CN201811435098.8A 2017-11-28 2018-11-28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837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7482A JP6474878B1 (ja) 2017-11-28 2017-11-28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227482 201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7579A CN109837579A (zh) 2019-06-04
CN109837579B true CN109837579B (zh) 2020-09-29

Family

ID=6551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35098.8A Active CN109837579B (zh) 2017-11-28 2018-11-28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4506B2 (zh)
JP (1) JP6474878B1 (zh)
KR (1) KR102118169B1 (zh)
CN (1) CN109837579B (zh)
TW (1) TW2019255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5759B1 (ja) * 2018-03-28 2019-10-02 株式会社Uacj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35405B2 (ja) 2020-10-23 2024-02-21 日本軽金属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0586A (en) * 1978-01-17 1982-01-12 Al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Aluminium articles having anodic oxide coatings and methods of coloring them by means of optical interference effects
JPS60138094A (ja) * 1983-12-26 1985-07-22 Pentel Kk 酸化皮膜を有するアルミニウムまた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基体
JPS6220896A (ja) * 1985-07-18 1987-01-29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鋳物の防食光輝表面処理法
CN1670263A (zh) * 2004-12-29 2005-09-21 湖南大学 一种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生成陶瓷膜的阳极化处理方法
CN105492662A (zh) * 2013-09-27 2016-04-13 苹果公司 用于通过金属络合物注入形成白色阳极化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3138B2 (zh) * 1972-12-08 1978-11-17
JPS5387945A (en) 1977-01-12 1978-08-02 Fuji Satsushi Kogyo Kk Whitening treatment method of surface of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 material
JPS563695A (en) * 1979-06-22 1981-01-14 Shiratori Seiyaku Kk Treatment of electrolytic coloring of aluminum
JPH0739622B2 (ja) * 1989-09-14 1995-05-01 スカイ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陽極酸化処理後の色調が白色の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CH690144A5 (de) * 1995-12-22 2000-05-15 Alusuisse Lonza Services Ag Strukturierte Oberfläche mit spitzenförmigen Elementen.
US7578921B2 (en) 2001-10-02 2009-08-25 Henkel Kgaa Process for anodically coating aluminum and/or titanium with ceramic oxides
JP4098979B2 (ja) * 2001-12-04 2008-06-11 ディップソール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基体表面にセラミックス皮膜を形成させる方法
KR101285485B1 (ko) * 2008-12-26 2013-07-23 니혼 파커라이징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금속의 전해 세라믹스 코팅방법, 금속의 전해 세라믹스 코팅용 전해액 및 금속재료
US9051658B2 (en) 2013-09-27 2015-06-09 Apple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white anodized films by forming branched pore structures
WO2015132297A1 (en) 2014-03-04 2015-09-11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Electrolyte for anodization and anodized surface
JP2017025384A (ja) 2015-07-23 2017-02-02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着色アルミニウム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04703B2 (ja) * 2015-10-16 2019-11-13 株式会社Uacj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50598B (zh) * 2015-10-30 2021-03-30 苹果公司 具有增强特征的阳极膜
JP2017122267A (ja) * 2016-01-07 2017-07-13 株式会社Uacj 白色アルミニウ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757265B (zh) 2016-12-05 2018-12-28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表面高太阳光反射率白色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0586A (en) * 1978-01-17 1982-01-12 Al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Aluminium articles having anodic oxide coatings and methods of coloring them by means of optical interference effects
JPS60138094A (ja) * 1983-12-26 1985-07-22 Pentel Kk 酸化皮膜を有するアルミニウムまた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基体
JPS6220896A (ja) * 1985-07-18 1987-01-29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鋳物の防食光輝表面処理法
CN1670263A (zh) * 2004-12-29 2005-09-21 湖南大学 一种铝及其合金材料表面生成陶瓷膜的阳极化处理方法
CN105492662A (zh) * 2013-09-27 2016-04-13 苹果公司 用于通过金属络合物注入形成白色阳极化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铝表面的白色化精饰";张延松等;《表面技术》;19991015;第28卷(第5期);16-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94553A (ja) 2019-06-20
TW201925542A (zh) 2019-07-01
KR20190062210A (ko) 2019-06-05
CN109837579A (zh) 2019-06-04
KR102118169B1 (ko) 2020-06-02
US20190161881A1 (en) 2019-05-30
JP6474878B1 (ja) 2019-02-27
US10844506B2 (en)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4703B2 (ja)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37579B (zh) 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56628B1 (ko) 알루미늄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029957A (zh) 着色铝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70270B (zh) 铝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285120A1 (en) Aluminum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luminum member
JP6584604B1 (ja) アルミニウム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2267A (ja) 白色アルミニウ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348293A1 (en) Aluminum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luminum member
US20230212776A1 (en) Aluminum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26260B1 (ko) 피처리물의 양극산화 방법
RU2260078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защитных покрытий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изделий из магния и сплавов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CN114045542A (zh) 一种镀铝层的阳极氧化方法
TWI471431B (zh) 鋁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KR20160048074A (ko) 알루미늄재의 양극 산화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