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4675A -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24675A
CN109824675A CN201910278811.0A CN201910278811A CN109824675A CN 109824675 A CN109824675 A CN 109824675A CN 201910278811 A CN201910278811 A CN 201910278811A CN 109824675 A CN109824675 A CN 109824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pyrimidine
hydroxypyrrole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88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沈小良
何倩倩
李德玲
苏桂仙
张青
张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788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24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24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24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向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液,再加入式II的化合物,加热下反应至完全,过滤并浓缩,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将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5‑三嗪中的一种,升温后反应至完全,后处理后,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并升温后,再滴加入有机碱液,反应完全后,浓缩,碱洗,脱色,重结晶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操作安全,产品总收率达到70%~80%,且纯度高达98%,能够适合于工业化生成。

Description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4-氯吡咯并嘧啶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包括托法替尼在内的多种药物的母核中间体,并在国内外很多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引用,具有及其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CN104860950公开了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此方法以氰基乙酸乙酯,溴代缩醛,甲脒乙酸盐,醇钠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三氯氧磷为溶剂,三步法合成4-氯吡咯[2,3-d]并嘧啶。此路线中第一步要用到氢化钠,后处理时有安全隐患,而且前两步总收率只有40%左右,也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2、CN101830904公开了一种以氰乙酸乙酯,硫脲,乙醇钠,2-氯乙醛,乙酸钠为原料,以乙醇、氨水,水,三氯氧磷为溶剂,以活性镍为催化剂,通过四步反应,得到目标产品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虽然本发明的目标产品总收率为50%~58%,纯度为98%~99%,但过程中需要用到镍催化,此催化剂极易燃烧,生产安全系数低。
3、CN105218554公开了一种以氰乙酸乙酯、硫脲、乙醇钠、2-氯乙醛和乙酸钠为原料,以乙醇、氨水、水和三氯氧磷为溶剂,以活性镍和二氧化钛为催化剂,通过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4-氨基-6-羟基嘧啶的合成、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4-氯吡咯并[2,3-d]嘧啶的合成这四步反应,得到目标产品。虽然这种方法较第二中方法中将收益提高了11%~15%,但是由于仍然使用了易燃的活性镍做催化剂,工业化生产仍有安全隐患。
4、合成路线如下式:
此方法以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与溴乙醛缩二乙醇取代,再与硫脲关环,用镍脱巯基后,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基,关环,最后用三氯氧磷氯化得到目标产物。但是此方法的总收率为42.3%,中间过程需进行高真空蒸馏等方式进行纯化,其工艺路线长,生产周期长,合成成本高,设备要求高,收率较低。而且用到易燃的活性镍,工业化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合成路线各有不足,因此开发一条操作安全,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合成方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4- 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R1为C1-C6的饱和烷基;
所述R为且所述R2为C1-C6的饱和烷基,所述R3为 C1-C6的饱和烷基;
所述X为溴或氯;
具体步骤如下:
(1)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向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液,再加入所述式II的化合物,然后70℃~100℃下反应至完全,过滤并浓缩,得到所述式IV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酸液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2:1;
所述式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2.5:1;
(2)式V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 5-三嗪中的一种溶剂,升温到60℃~190℃反应至完全,后处理后,得到所述式V的化合物,即4-羟基吡咯并嘧啶;
所述式IV的化合物与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5-三嗪的摩尔比为1:0.9~ 1.5;
(3)式I 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并升温到 50℃~80℃后,再滴加入有机碱液,并于50℃~160℃反应至完全,浓缩,碱洗,脱色,重结晶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
其中,氯化试剂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6:1;
有机碱液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5:1。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是通过将所述式III的化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所述有机溶剂I为乙酸乙酯、甲苯、2-甲基四氢呋喃、甲醇或乙醇。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所述酸液为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或硝酸。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是将式IV的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I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有机溶剂II为甲酰胺、丁醇、乙醇或乙二醇单甲醚。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是将4-羟基吡咯并嘧啶溶解在有机溶剂II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有机溶剂III甲苯、乙腈或二甲苯。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氯化试剂为三氯氧磷、五氯化磷或三氯化磷。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有机碱液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二氮杂二环或三乙烯二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操作安全,产品总收率达到70%~80%,且纯度高达98%,能够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到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到的溶剂均是购买自国药集团。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R1为C1-C6的饱和烷基;
所述R为且所述R2为C1-C6的饱和烷基,所述R3为 C1-C6的饱和烷基;
所述X为溴或氯;
具体步骤如下:
(1)式IV所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向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液,再加入所述式II的化合物,然后70℃~100℃下反应至完全,过滤并浓缩,得到所述式IV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酸液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2:1;
所述式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2.5:1;
(2)式V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 5-三嗪中的一种溶剂,升温到60℃~190℃反应至完全,后处理后,得到所述式V,即4-羟基吡咯并嘧啶;
(3)式I 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并升温到 50℃~80℃后,再滴加入有机碱液,并于50℃~160℃反应至完全,浓缩,碱洗,脱色,重结晶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
其中,氯化试剂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6:1;
有机碱液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1~5:1。
实施例1
其中,R1为乙基(-CH2-CH3);
R为且R2和R3均为乙基(-CH2-CH3);
X为-Cl。
(1)式Ⅳ的化合物——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合成:
将152g即1moL 2-氯乙醛缩二乙醇(即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苯中,得到2-氯乙醛缩二乙醇的有机混合溶液,控温10℃,再向2-氯乙醛缩二乙醇的有机混合溶液滴加100ml,物质浓度12mol/L的浓盐酸(1.2moL),滴加完毕后搅拌20分钟,分液得到有机相,并向有机相中分3批加入260g即 2moL 3-氨基-3-亚氨基丙酸乙酯(即式II的化合物),升温至80℃反应3h,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40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即式IV的化合物),收率91%。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1H-NMR (CDCl3):δ1.31(t,3H),4.24(q,2H),6.14(d,1H),6.29(d,1H)。
即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
式II的化合物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
(2)式V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40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加到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得到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氨基-3- 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 1.133g/cm3)中,升温至140℃,搅拌至反应完全,然后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收集固体,固体再用丙酮打浆,目的提纯,出去丙酮后得到精制的114.5g 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3.2%。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1H-NMR (DMSO):δ6.66(d,1H),7.73(d,1H),8.54(s,1H)。
(3)式I——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00g 0.65moL 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甲苯中形成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340g 即2.22moL三氯氧磷后升温至60℃后,滴加150g即1.48moL三乙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70℃,反应12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 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105.1g,收率92.6%。总收率为78.5%,纯度大于98.5%。 4-氯吡咯并嘧啶的1H-NMR(DMSO):δ6.58(d,1H),7.74(d,1H),8.56(s, 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3.4: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2.23:1。
实施例2
其中,R1为乙基(-CH2-CH3);
R为且R2和R3均为-CH3
X为-Cl。
(1)式Ⅳ的化合物——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合成:
将124g即1moL 2-氯乙醛缩二甲醇(即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苯中,得到2-氯乙醛缩二甲醇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氯乙醛缩二甲醇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10g即0.05moL对甲苯磺酸,升温至50℃搅拌2h后;再分3批加入260g即2moL 3-氨基-3-亚氨基丙酸乙酯(即式II的化合物),升温至100℃反应2h,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50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收率97.4%。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1H-NMR(CDCl3):δ1.31(t,3H),4.24(q,2H),6.14(d,1H),6.29(d,1H)。
即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5:1;
式II的化合物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
(2)式V的化合物——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50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加到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得到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氨基-3- 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103g的醋酸甲脒,升温至120℃,然后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打浆,得到125g 4-羟基吡咯并嘧啶(即式V的化合物),收率95.2%。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 1H-NMR(DMSO):δ6.66(d,1H),7.73(d,1H),8.54(s,1H)。
(3)式I的化合物——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00g即0.65moL 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乙腈中,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340g即2.217moL氯化试剂——三氯氧磷后升温至60℃后,滴加190g即 1.67moL有机碱液——二异丙基乙胺DIPEA,滴加完毕后,升温至90℃,反应12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105.5g,收率93.1%。总收率为86.3%,纯度大于98.5%。4-氯吡咯并嘧啶的 1H-NMR(DMSO):δ6.58(d,1H),7.74(d,1H),8.56(s,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3.4: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2.57:1。
实施例3
其中,R1为甲基(-CH3);
R为且R2和R3均为甲基(-CH3);
X为-Br。
具体步骤如下:
(1)式Ⅳ的化合物——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的合成:
将169g即1moL 2-溴乙醛缩二甲醇(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苯中,得到2-溴乙醛缩二甲醇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溴乙醛缩二甲醇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10g即0.05moL对甲苯磺酸,搅拌30min后;再分3批加入174g即1.5moL 3-氨基-3-亚氨基丙酸甲酯(式II的化合物),升温至100℃搅拌3h后,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18.5g 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收率86.4%。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酸液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5:1;
式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
(2)式V的化合物——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40g 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加到500ml乙二醇单甲醚中,得到2-氨基 -3-羧基吡咯甲酯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121g即1.5moL的1,3,5-三嗪,升温至140℃回流,搅拌至反应完全,减压浓缩后,固体分别用水,丙酮打浆,目的是提纯,得到125g 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2.6%。
(3)式I的化合物——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35g即0.88moL 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乙腈中,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205g即1moL氯化试剂——五氯化磷后升温至50℃后,滴加190g即1.67moL 有机碱液——二异丙基乙胺DIPEA,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反应12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136.5g,收率 89.1%。总收率为71.3%,纯度大于98.5%。4-氯吡咯并嘧啶的1H-NMR(DMSO):δ6.58(d,1H),7.74(d,1H),8.56(s,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14: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90:1。
实施例4
其中,R1为甲基(-CH3);
R为
X为-Br。
具体步骤如下:
(1)式Ⅳ的化合物——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的合成:
将167g即1moL 2-溴甲基-1,3-二氧戊环(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 乙酸乙酯中,得到2-溴甲基-1,3-二氧戊环的有机混合溶液;控温10℃以下,再向2-溴甲基-1,3-二氧戊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滴加100ml,物质浓度12mol/L 的浓盐酸(1.2moL),滴加完毕后搅拌20分钟,分液,有机相中分4批加入 174g即1.5moL 3-氨基-3-亚氨基丙酸甲酯(式II的化合物),升温100℃回流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25g 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收率89.3%。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1;
式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
(2)式V的化合物——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40g 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加到500ml丁醇中,得到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氨基-3-羧基吡咯甲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121g即1.5moL的1,3,5-三嗪,升温至100℃回流,搅拌至反应完全,减压浓缩后,固体分别用水,丙酮打浆,得到122.3g 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0.6%。
(3)式I的化合物——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35g即0.88moL 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二甲苯中,得到4- 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200g即1.3moL三氯化磷后升温至80℃后,滴加200g即1.54moL二异丙基乙胺DIPEA,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00℃,反应8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138.05g,收率90.2%。总收率为72.9%,纯度大于98.5%。4-氯吡咯并嘧啶的1H-NMR(DMSO):δ6.58(d,1H),7.74 (d,1H),8.56(s,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47: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75:1。
实施例5
其中,R1为甲基(-CH2-CH3);
R为
X为-Br。
具体步骤如下:
(1)式Ⅳ的化合物——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合成:
将167g即1moL 2-溴甲基-1,3-二氧戊环(即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 2-甲基四氢呋喃中,得到2-溴甲基-1,3-二氧戊环的有机混合溶液,控温10℃以下;再向2-溴甲基-1,3-二氧戊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 100ml硫酸(0.18moL),滴加完毕后搅拌20分钟,分液,有机相中分批加入 174g即1.33moL 3-氨基-3-亚氨基丙酸乙酯(即式II的化合物),升温100℃回流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44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收率 93.6%。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即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18:1;
式II的化合物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3:1;
(2)式V的化合物——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54g 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加到500ml乙醇中,得到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2-氨基-3-羧基吡咯乙酯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81g即1moL的1,3,5-三嗪,升温至190℃回流,搅拌至反应完全,倒入冰水中,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打浆,得到127.3g 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4.3%。
(3)式I的化合物——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135g即0.88moL 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加入1000ml的甲苯中,得到4- 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700g即4.58moL氯化试剂——三氯化磷后升温至60℃后,滴加563g即 3.7moL有机碱液——二氮杂二环DBU,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60℃,反应8h 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四氢呋喃溶解后脱色,用丙酮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 125.8g,收率82.2%。总收率为72.5%,纯度大于98.5%。4-氯吡咯并嘧啶的 1H-NMR(DMSO):δ6.58(d,1H),7.74(d,1H),8.56(s,1H),12.56(s, 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5.20: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4.20:1。
实施例6
其中,R1为丙基(-CH2-CH2-CH3);
R为且R2和R3均为丙基(-CH2-CH2-CH3);
X为-Cl。
(1)式Ⅳ的化合物的合成:
将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苯中,得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滴加完毕后搅拌50分钟,分液得到有机相,并向有机相中分3批加入式II的化合物,升温至70℃反应5h,过滤,滤液浓缩,得到式IV的化合物,收率92%。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即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
式II的化合物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5:1;
(2)式V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式Ⅳ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得到式Ⅳ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式Ⅳ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升温至60℃,搅拌至反应完全,然后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收集固体,固体再用丙酮打浆,目的提纯,出去丙酮后得到精制的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1.2%。
(3)式I——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甲苯中形成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三乙烯二胺后升温至50℃后,滴加有机碱液——三乙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反应15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收率93.2%。总收率为77.3%,纯度大于99.1%。4-氯吡咯并嘧啶的1H-NMR (DMSO):δ6.58(d,1H),7.74(d,1H),8.56(s,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6: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5:1。
实施例7
其中,R1为丁基(-CH2-CH2-CH2-CH3);
R为且R2和R3均为丙基(-CH2-CH2-CH3);
X为-ClBr。
(1)式Ⅳ的化合物的合成:
将式III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苯中,得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滴加完毕后搅拌50分钟,分液得到有机相,并向有机相中分3批加入式II的化合物,升温至100℃反应3h,过滤,滤液浓缩,得到式IV的化合物,收率92.7%。不需纯化,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即酸液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1;
式II的化合物与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1;
(2)式V 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式Ⅳ的化合物加到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得到式Ⅳ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式Ⅳ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 500ml甲酰胺(买自国药集团,密度为1.133)中,升温至190℃,搅拌至反应完全,然后温度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收集固体,固体再用丙酮打浆,目的提纯,出去丙酮后得到精制的4-羟基吡咯并嘧啶,收率93.2%。
(3)式I——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将4-羟基吡咯并嘧啶加入1000ml的甲苯中形成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再向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三乙烯二胺后升温至80℃后,滴加有机碱液——三乙胺,滴加完毕后,升温至160℃,反应5h后再浓缩,将浓缩液倒入冰水中,用碳酸钠调节pH至7~8,过滤,收集固体,固体用丙酮溶解后脱色,重结晶得到类白色固体4-氯吡咯并嘧啶,收率92.7%。总收率为78.7%,纯度大于98.3%。4-氯吡咯并嘧啶的1H-NMR (DMSO):δ6.58(d,1H),7.74(d,1H),8.56(s,1H),12.56(s,1H)。
即氯化试剂——三氯氧磷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1;
有机碱液——三乙胺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1:1。
实施例8
与实施例2的不同是,将实施例2中的R1、R2和R3均换成了正戊基,其他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与实施例3的不同是,将实施例1中的R1、R2和R3均正己基,其他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3相同。
本发明的R1、R2和R3为C1-C6的饱和烷基中的任意一个。当R为时, R1、R2和R3能够任意组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操作安全,产品总收率达到70%~80%,且纯度高达98%,能够适合于工业化生成。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所述4-氯吡咯并嘧啶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R为且所述R1、R2、R3均为C1-C6的烷基;
所述X为溴或氯;
具体步骤如下:
(1)式IV所示化合物的合成:
向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液,再加入所述式II的化合物,然后70℃~100℃下反应至完全,过滤并浓缩,得到所述式IV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酸液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2:1;
所述式II的化合物与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2.5:1;
(2)式V的化合物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5-三嗪,升温到60℃~190℃反应至完全,后处理后,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
所述式IV的化合物与甲酰胺或醋酸甲脒或1,3,5-三嗪的摩尔比为1:0.9~1.5;
(3)式I的化合物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
向所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试剂,并升温到50℃~80℃后,再滴加入有机碱液,并于50℃~160℃反应至完全,后处理后,得到4-羟基吡咯并嘧啶;
其中,氯化试剂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6:1;
有机碱液与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摩尔比为1.1~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III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是通过将所述式III的化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所述有机溶剂I为乙酸乙酯、甲苯、2-甲基四氢呋喃、甲醇或乙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所述酸液为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或硝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式IV的化合物的有机混合溶液是将式IV的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I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有机溶剂II为甲酰胺、丁醇、乙醇或乙二醇单甲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4-羟基吡咯并嘧啶的有机混合溶液是将4-羟基吡咯并嘧啶溶解在有机溶剂III中制备得到的;其中有机溶剂III为甲苯、乙腈或二甲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氯化试剂为三氯氧磷、五氯化磷或三氯化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有机碱液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二氮杂二环或三乙烯二胺。
CN201910278811.0A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9824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811.0A CN109824675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811.0A CN109824675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24675A true CN109824675A (zh) 2019-05-31

Family

ID=66874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8811.0A Pending CN109824675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246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4145A (zh) * 2019-11-01 2020-01-24 廖文杰 一种医药中间体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CN110790768A (zh) * 2019-11-01 2020-02-14 廖文杰 一种医药中间体4-氯吡咯并嘧啶的生产系统
CN111303160A (zh) * 2020-04-14 2020-06-19 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吡咯并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634A (zh) * 1984-10-19 1987-05-13 歌德克股份公司 4-氧代-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WO2013130660A1 (en) * 2012-02-28 2013-09-06 Amgen Inc. Amides as pim inhibitors
CN10772201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斯福瑞(南通)制药有限公司 制备4‑氯‑7H‑吡咯并[2,3‑d]嘧啶的方法
CN108794479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艾德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634A (zh) * 1984-10-19 1987-05-13 歌德克股份公司 4-氧代-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WO2013130660A1 (en) * 2012-02-28 2013-09-06 Amgen Inc. Amides as pim inhibitors
CN10772201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斯福瑞(南通)制药有限公司 制备4‑氯‑7H‑吡咯并[2,3‑d]嘧啶的方法
CN108794479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艾德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MILIO TOJA等: "Pyrrolopyridine Analogs of Nalidixic Acid. 1. Pyrrolo[2,3-b]pyridines", 《J. HETEROCYCLIC CHEM.》 *
MICHAL TICHY等: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benzo-fused 7-deazaadenosine analogues. 5- and 6-substituted 4-amino- or 4-alkylpyrimido [4,5-b]indole ribonucleoside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4145A (zh) * 2019-11-01 2020-01-24 廖文杰 一种医药中间体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CN110790768A (zh) * 2019-11-01 2020-02-14 廖文杰 一种医药中间体4-氯吡咯并嘧啶的生产系统
CN111303160A (zh) * 2020-04-14 2020-06-19 天津法莫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吡咯并嘧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4675A (zh) 一种4-氯吡咯并嘧啶的合成方法
CN101362738B (zh) 一种马来酸桂哌齐特的制备方法
CN101481378B (zh) 2,3,6,7-四甲酸二酐三蝶烯及其合成方法
CN108864144B (zh) 一种唑啉草酯的合成方法
CN106749259B (zh) 一种环戊基嘧啶并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687206B (zh) 单脱水己糖醇的单烷基醚的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05175346B (zh) 一种合成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方法
CN109456329A (zh) 一种泛昔洛韦的制备方法
CN106397516B (zh) 坎格雷洛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4952B (zh) 一种佐匹克隆的制备方法
CN102952143A (zh) 一种四苯基卟吩的制备方法
CN101230000A (zh) 2-氯-2-芳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294705A (zh) 一种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2093219A (zh) 一种丁二酰丁二酸二烷基酯合成方法
CN113880774B (zh) 一种苯基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988108A (zh) 一种卡博替尼的制备方法
CN107841524A (zh) 一种泼尼松龙的制备方法
CN115043845B (zh) 一种西地那非的合成方法
CN100516050C (zh) 一种含氟原子的二苯基咪唑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540A (zh) 一种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9761914A (zh) 一种制备5-三氟甲基尿嘧啶的方法
CN104211652A (zh) 一种制备普乐沙福的方法
CN115260096B (zh) 一种基于一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替代源合成二氢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794470B (zh) 一种6-肼基-1H-吡唑并[3,4-b]吡啶及其下游产品的合成方法
CN110903245B (zh) 一种合成1-烷基-2-三氟甲基-5-氨基-1h-咪唑的关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