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4312A - 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14312A CN109814312A CN201811369069.6A CN201811369069A CN109814312A CN 109814312 A CN109814312 A CN 109814312A CN 201811369069 A CN201811369069 A CN 201811369069A CN 109814312 A CN109814312 A CN 1098143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arent electrode
- transparent
- wiring
- display device
- fac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04N13/31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the parallax barriers being time-varia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5—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colour aspects of imag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left-right translational head movements, i.e. lateral mov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图像显示装置使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构成的子开口的宽度变窄,且抑制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边框区域的增大,并降低由透明电极的断线引起的不良。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21)在显示区域(51)具有配置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下的下层透明电极(24a)和配置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上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作为在纵向延伸的第1透明电极(24)。另外,第1透明基板在与显示区域(51)相邻的输入侧连接区域(52)具有用于将来自驱动IC(54)的屏障控制信号向第1透明电极(24)输入的配线,在从显示区域观察时位于与输入侧连接区域(52)相反侧且与显示区域相邻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具有将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彼此连接的共通配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差屏障方式的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或双画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提出了不需要特殊的眼镜就能够进行立体观察的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屏障产生单元,其使用透过型显示元件通过电子控制来产生视差屏障条带;显示画面,其从视差屏障条带的产生位置向后方离开一段距离而配置;以及图像显示单元,其在显示立体图像时,与视差屏障条带相对应地将交替地排列有左图像和右图像的条带的多方向图像输出显示于该显示画面。
在专利文献1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电子式地产生视差屏障条带,且能够自由地对产生的视差屏障条带的形状(条带的数量、宽度、间隔)、位置(相位)、浓度等进行可变控制。因此,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作为2维图像显示装置使用。即,实现具有立体图像显示功能和2维图像显示功能这两者的图像显示装置。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该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图像显示单元,其将条带状的左眼图像及右眼图像彼此交替地配置而进行显示;遮光单元,其构成为能够使产生两眼视差效果的遮光部的位置以遮光部间距的1/4间距进行移动;以及传感器,其对观察者的头的位置进行检测,该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区域分割移动控制单元,该区域分割移动控制单元在左右方向对遮光单元进行区域分割,与观察者的头的位置相应地,针对分割出的每个区域进行遮光单元的遮光部的移动控制。
就专利文献2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而言,即使在观察者的头部移动至从适于观察的位置偏离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遮光部的移动控制、对左眼图像及右眼图像的显示位置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从而分别向观察者的右眼供给右眼图像、向左眼供给左眼图像。由此,观察者即使从适于观察的位置离开,也能够在其位置识别立体图像。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在与观察者的头的动作相应地,进行遮光部(视差屏障条带)的移动控制、左眼图像及右眼图像的显示控制时,观察者感觉到画面的亮度的变化。特别是,如果观察者的头的动作多,遮光部、左眼图像及右眼图像的位置的切换频繁地进行,则会给观察者带来不适。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下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即,即使观察者移动,也能够一边对被辨识为明线、暗线的局部性的亮度闪烁进行抑制,一边使观察者继续辨识到立体图像。专利文献3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其构成为,在横向配置多个子像素对,该子像素对由分别对左右眼用的图像进行显示的2个子像素构成;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其具有多个子开口,该子开口能够通过由在纵向延伸的透明电极对保持于2张透明基板间的液晶层进行驱动,从而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以对根据预先确定的设计观察距离和子像素对的间距决定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进行N(N: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分割得到的间距,在横向排列而配置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子开口。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设置将显示区域横向分割得到的多个共通驱动区域,将在共通驱动区域内配置的(N·M+N/2)根(M:正整数)透明电极以每次隔开N根的方式进行电连接。作为在共通驱动区域内的端部配置的N根透明电极中的一组的(N/2)根透明电极分别与其他的M根透明电极电连接。另外,作为在共通驱动区域内的端部配置的N根透明电极中的另一组的(N/2)根透明电极分别与其他的(M-1)根透明电极电连接。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处将纵向延伸的透明电极分为2层而设置的构造。
并且,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下述构造,即,由对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控制信号(屏障控制信号)进行输出的IC(Integrated Circuit),从对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进行驱动的透明电极的两端供给屏障控制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19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62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58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669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5-22799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提高立体图像显示模式时的显示性能,有效的方法是,使上述N(分割数量)的值增大,使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内的共通驱动区域内配置的透明电极的根数(N·M+N/2)增多。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并未说明用于使N增多的具体的方法。
例如,在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对的间距是120μm时,N=10则透明电极的宽度成为12μm,但如果设为N=14则透明电极的宽度成为8.57μm。即,如果增加N,则需要将透明电极的宽度即子开口的宽度变窄。如果透明电极的宽度变窄,则由在透明电极的成膜时或图案化时产生的异物等引起的透明电极的断线可能性提高。如果透明电极断线,则不能对透明电极的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供给屏障控制信号,因此会形成视差屏障不能正常地动作的不良面板。该问题在为了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高分辨率化或小型化而将子像素的间距变小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另外,如专利文献5所示,如果向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透明电极从两端输入屏障控制信号,则即使在透明电极发生1处断线,也能够向透明电极的整体供给屏障控制信号。但是,为了采用上述的结构,需要至少在面板的3边形成用于屏障控制信号的引绕配线,因此妨碍面板的窄边框化及小型化。并且,由于引绕配线增加,从而容易受来自面板外周部的静电的影响,容易发生由面板内的放电导致的配线间或者电极间的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能够使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构成的子开口的宽度变窄,而且对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边框区域的增大进行抑制,并降低由透明电极的断线引起的不良。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其层叠配置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该显示面板构成为,在横向以预先确定的间距配置有多个子像素对,该子像素对由分别对不同的图像进行显示的2个子像素构成,该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构成为,在横向配置有多个子开口,该子开口能够通过由在纵向延伸的多个透明电极对保持于第1透明基板与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进行驱动,从而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所述第1透明基板构成为,在显示区域,具有配置于层间绝缘膜之下的多个下层透明电极和配置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上的多个上层透明电极而作为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1区域具有配线,该配线用于将来自输出对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进行控制的屏障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的所述屏障控制信号,向所述多个透明电极输入,在从所述显示区域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侧且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2区域具有共通配线,该共通配线对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中的被输入同一所述屏障控制信号的透明电极彼此进行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向第1透明基板的透明电极从其两端输入屏障控制信号。因此,即使1个透明电极发生断线,也能够向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供给屏障控制信号,使视差屏障正常地动作。另外,透明电极分为下层透明电极和上层透明电极而设置,因此能够使透明电极的间距变窄。由此,能够使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子开口的有效宽度变窄。并且,仅在第1透明基板的2边(第1区域及第2区域)配置共通配线的图案即可,因此能够抑制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边框区域变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前提技术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前提技术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前提技术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子像素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前提技术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综合开口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剖视图(沿图9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剖视图(沿图9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剖视图(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沿图13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沿图13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剖视图(沿图17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沿图19的G-G线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沿图21的H-H线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第1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俯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反输入侧连接部的俯视图。
标号的说明
1图像显示装置,10显示面板,11透明基板,12透明基板,13液晶层,14子像素透明电极,15相对透明电极,16中间偏光板,17背面偏光板,18遮光壁,20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1第1透明基板,22第2透明基板,23液晶层,24第1透明电极,24a下层透明电极,24b上层透明电极,25第2透明电极,26显示面偏光板,30背光,31检测部,32控制部,40、401、40b子像素,41子像素对,51显示区域,52输入侧连接区域,53配线区域,54驱动IC,55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6反输入侧连接区域,61层间绝缘膜,62保护绝缘膜,71下层配线,72上层配线,73接触孔,74连接配线,76金属膜,77金属膜,200子开口,201共通配线,202连接部,203连接部,204共通配线,205交差部,251共通驱动区域,300综合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首先对成为其前提的技术(前提技术)进行说明。
<前提技术>
图1是表示前提技术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同时显示右用图像(针对观察者的右眼的视差图像,或第1观察方向用的图像)及左用图像(针对观察者的左眼的视差图像,或第2观察方向用的图像)这2个图像。根据图像显示装置1,观察者无需使用特殊的眼镜,能够以裸眼辨识立体图像,或能够分别在不同的观察方向显示不同的图像。即,图像显示装置1既能够应用于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也能够应用于双画面显示装置(双视图显示装置),但下面主要对将图像显示装置1用作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图像显示装置1的剖视构造。另外,如图1所示,向图像显示装置1连接有:检测部31,其对观察者的头等的位置(动作)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32,其基于检测部31的检测结果、影像信号等,对图像显示装置1及检测部31集中地进行控制。
此外,在前提技术的说明中,将图1的纸面中的上下方向称作图像显示装置1的前后方向,将图1的纸面中的左右方向称作图像显示装置1的横向(左右方向),将图1的纸面中的进深方向称作图像显示装置1的纵向(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装置1具有:显示面板10;以及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光学引导部件),其配置于该显示面板10的前方(图1中的上侧)。
显示面板10是矩阵型显示面板,例如应用的是有机EL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此外,在应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1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配置于显示面板10的后方(图1中的下侧)。
在图1中示出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例子。即,显示面板10具有2张透明基板11、12和夹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13。在前方侧的透明基板11形成有子像素透明电极14。子像素透明电极14形成为在纵向(图1的进深方向)延伸的条带状(纵长状)。在后方侧的透明基板12形成有相对透明电极15。相对透明电极15形成于透明基板12的整个面。液晶层13是由夹着该液晶层13的子像素透明电极14和相对透明电极15驱动的。
在透明基板11的前方设置中间偏光板16,在透明基板12的后方设置背面偏光板17。另外,在背面偏光板17后方设置背光3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透明基板11、12的液晶层13侧的表面形成使液晶层13向一定方向取向的取向膜。
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不限定于在图1中示出的结构。例如,在图1中子像素透明电极14配置于相对透明电极15的前方,但相反地,子像素透明电极14也可以配置于相对透明电极15的后方。
在显示面板10配置有多个子像素40。下面,将子像素40中的对右用图像进行显示的子像素40称作“子像素40a”,将对左用图像进行显示的子像素40称作“子像素40b”。在横向(图1的左右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子像素40a及子像素40b,在子像素40a与子像素40b之间分别设置有遮光壁18。换句话说,各个子像素40a、40b被遮光壁18夹持。
子像素40a、40b的横向宽度彼此相同或大致相同。在这里,相邻的一对子像素40a及子像素40b构成在左右对不同的2个图像(右用图像及左用图像)进行显示的子像素对41。子像素对41在显示面板10处以均匀的间距排列于横向。另外,不仅是横向,在纵向也排列有子像素对41。
在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规定了与子像素对41的横向宽度相当的横向的基准间距即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将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设定为,使从处于构成子像素对41的子像素40a与子像素40b之间的遮光壁18的中央出发而从与该子像素对41对应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的中央经过的假想的光线LO集中于从图像显示装置1向正面前方离开了设计观察距离D的设计辨识点DO。但是,在本说明书中为了说明的简化,将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视为子像素40a的宽度与子像素40b的宽度之和。设计观察距离D的优化不是本说明书应说明的内容,因此省略其说明。
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具有2张透明基板21、22和保持于它们之间的液晶层23。下面,将前方侧的透明基板21称作“第1透明基板21”,将后方侧的透明基板22称作“第2透明基板22”。
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液晶层23侧的面形成有多个在纵向延伸的条带状的第1透明电极24。各个第1透明电极24相当于将子像素对41的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透明电极分割为偶数个(在这里是8个)得到的电极。即,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排列有偶数个(在这里是8个)第1透明电极24。
图2是表示前提技术中的第1透明基板21的结构的图,示出在第1透明基板21之上配置的多个第1透明电极24的连接关系。在图2中,示出第1透明基板21之上的2个共通驱动区域251。设为在1个共通驱动区域251包含有4个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在这里,将1个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第1透明电极24的数量设为8根,因此在1个共通驱动区域251配置有32根第1透明电极24。
向图2所示的多个第1透明电极24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1~La16。另外,在共通驱动区域251内,同一屏障控制信号被共通地输入至多个(在图2中是4根)第1透明电极24。因此,在第1透明基板21设置有共通配线201,该共通配线201用于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另外,第1透明电极24和共通配线201之间通过连接部202连接。此外,只要不特别进行说明,未通过共通配线201相连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之间是相互电绝缘的。
返回图1,在第2透明基板22的液晶层23侧的面形成有在横向延伸的第2透明电极25。对于第2透明电极25而言,有时是以子像素对41的纵向间距在纵向(图1的进深方向)排列多个而进行配置,有时是配置在第2透明基板22的整个面。在这里,设为第2透明电极25配置于第2透明基板22的整个面。
第1透明电极24及第2透明电极25通过向液晶层23施加电场,从而对液晶层23进行驱动。作为液晶层23的驱动模式,能够利用扭曲向列型(TN)、超扭曲向列型(STN)、平面转换(In Plane Switching)、光学补偿弯曲排列(OCB)等。
在第1透明基板21的前方设置显示面偏光板26。另外,在第2透明基板22的后方也设置偏光板,但在这里,该偏光板由显示面板10的中间偏光板16兼任。在图1中,第1透明基板21配置于第2透明基板22的前方,但相反地,第1透明基板21也可以配置于第2透明基板22的后方。
此外,向第1透明电极24及第2透明电极25各自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因此,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能够以第1透明电极24的宽度为单位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能够通过电气控制以第1透明电极24的宽度为单位对透光状态及遮光状态进行切换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处的光学式开口称作“子开口”。
子开口形成于分别对应于多个第1透明电极24的位置。在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处,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在横向排列有8个第1透明电极24,因此如图3所示,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在横向排列8个子开口200。
在图3中,全部的子开口200都处于透光状态(开口状态),但能够通过对第1透明电极24的电压进行控制,从而将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在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图4是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多个子开口200((1)~(8)这8个)中的一半((5)~(8)这4个)处于遮光状态的例子。下面,将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处于透光状态的一组子开口200称作“综合开口300”。综合开口300(透光状态的子开口200)起下述作用,即,将从左用图像的子像素40b发出的光和从右用图像的子像素40a发出的光向彼此不同的方向进行引导。在图4中,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的左半部分形成有由透光状态的4个子开口200构成的综合开口300,但能够通过变更被设为透光状态的子开口200,从而改变综合开口300的位置。
接下来,对图像显示装置1的动作简单地进行说明。与图像显示装置1连接的检测部31对观察者的位置(动作)进行检测。控制部32通过基于检测部31的检测结果对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各子开口200的状态(透光状态/遮光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对综合开口300的位置进行控制。即,如果观察者的位置左右移动,则控制部32与其相配合地使综合开口300在横向移动。其结果,观察者即使在左右方向移动也能继续观察到立体图像。
在如上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1中,如果增加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设置的子开口200的数量,则能够精细地对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的位置进行控制。但是,为此而需要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设置众多的第1透明电极24,因此不得不将第1透明电极24的宽度变窄。但是,如果第1透明电极24的宽度变窄,则发生由第1透明电极24的图案不良引起的断线的风险增加。如果在第1透明电极24发生断线,则在比该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处视差屏障不能正常地起作用。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整体结构与图1相同。虽然在图1中没有显现出,但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1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第1透明基板21的构造上具有与上述的前提技术不同的特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地对第1透明基板21的结构进行说明。第2透明基板22的结构与前提技术相同即可,在这里设为第2透明电极25形成于第2透明基板22的整个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设置的子开口200的数量即第1透明电极24的数量设为8根。但是,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设置的子开口200的数量不限定于8个,只要是多个即可。
图5及图6是表示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第1透明基板2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在图5示出的各区域设置的配线的连接关系。
如图5所示,在第1透明基板21的中央部规定有显示区域51。另外,如6所示,构成子开口200的条带状的第1透明电极24排列配置于显示区域51。
以与显示区域51相邻的方式设置有输入侧连接区域52(第1区域),该输入侧连接区域52是用于将第1透明基板21与金属配线连接的区域。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金属配线是用于将来自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54的屏障控制信号向第1透明电极24输入的配线,该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54是输出对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进行控制的屏障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另外,在输入侧连接区域52设置有共通配线201,该共通配线201用于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第1透明电极24和共通配线201之间通过连接部202连接。
而且,在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外侧设置有配线区域53,该配线区域53是将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金属配线连接至驱动IC 54的区域。即,第1透明电极24通过输入侧连接区域52以及配线区域53内的金属配线与驱动IC 54电连接。由此,能够将驱动IC 54输出的信号(电压)施加于显示区域51内的第1透明电极24。此外,从外部(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控制部32)将用于对综合开口300的位置进行控制的信号输入至驱动IC 54。
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第2区域)设置为,在从显示区域51观察时位于与输入侧连接区域52相反侧(在图5中是上侧)且与显示区域51相邻。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是用于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的区域。在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设置有共通配线204,该共通配线204用于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第1透明电极24和共通配线204之间通过连接部203连接。
如上所述,就实施方式1的第1透明基板21而言,通过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共通配线201和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共通配线204这两者,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即,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在它们两端相互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在显示区域51的外侧配置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5(在图6中未图示),该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5用于在与第1透明基板21相对配置有第2透明基板22时,向第2透明基板22的第2透明电极25供给电压。由此,能够向第2透明基板22和各个第1透明基板21之间施加任意的电压,能够对各子开口200的状态(透光状态/遮光状态)进行控制。在图5中,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5仅配置在第1透明基板21的一边,但也可以配置于更广泛的范围。另外,也可以是仅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5的一部分与第2透明电极25电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6所示的各种配线设为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1的液晶层23侧的面。即,第1透明电极24、共通配线201、共通配线204等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1和第2透明基板22之间。
在这里,显示区域51的外侧的区域被称为“边框区域”。配置有输入侧连接区域52、配线区域53、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驱动IC54及相对基板连接电极55的区域包含于边框区域。
图7是将第1透明基板21的显示区域51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8是在图7中示出的区域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剖视图。如图7及图8所示,在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分2层设置有多个第1透明电极24。即,对于实施方式1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而言,作为第1透明电极24而设置有形成于彼此不同的层的下层透明电极24a和上层透明电极24b。
下层透明电极24a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在下层透明电极24a之上形成有层间绝缘膜61。上层透明电极24b形成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上,在上层透明电极24b之上形成有保护绝缘膜62。这样,下层透明电极24a配置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下,上层透明电极24b配置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上。此外,也可以省略上层透明电极24b之上的保护绝缘膜62。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第1透明基板21的最上层(液晶层23侧的表面)形成取向膜。另外,取向膜还设置于第2透明基板22的最上层。
在图7及图8中,下层透明电极24a的端部与上层透明电极24b的端部相互重叠,在俯视图中,在下层透明电极24a与上层透明电极24b之间不存在间隙。由此,能够消除在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形成的子开口200间的间隙。但是,在能够将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的宽度变窄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两者不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配置。
优选通过下层透明电极24a进行控制的子开口200的宽度与通过上层透明电极24b进行控制的子开口200的宽度相同。为此,使下层透明电极24a所驱动的液晶层23的宽度与上层透明电极24b所驱动的液晶层23的宽度相等即可。在下层透明电极24a与第2透明电极25之间产生电场的范围的宽度是由上层透明电极24b的间隔决定的,但由于从第2透明电极25至下层透明电极24a为止的距离比从第2透明电极25至上层透明电极24b为止的距离长,因此能够通过使上层透明电极24b的宽度变得比该上层透明电极24b的间隔稍窄,从而使下层透明电极24a所驱动的液晶层23的宽度与上层透明电极24b所驱动的液晶层23的宽度大致相等。
这样,通过将第1透明电极24分为下层透明电极24a和上层透明电极24b而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将第1透明电极24彼此局部重叠地进行配置。由此,能够使各第1透明电极24的有效宽度变小,因此能够将子开口200的宽度变窄。
接下来,对第1透明基板21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构造进行说明。图9是将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另外,图10、图11及图12分别是沿图9所示的A-A线、B-B线、C-C线的剖视图。此外,图9中的下侧与显示区域51相连。
如图9及图10所示,从显示区域51向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引出的下层透明电极24a与在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层间绝缘膜61之下)形成的金属配线即下层配线71直接连接。另外,从显示区域51向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引出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与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上(保护绝缘膜62之下)形成的金属配线即上层配线72直接连接。此外,与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电连接的下层配线71及上层配线72构成图6中的第1透明电极24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下层透明电极24a与下层配线71的电连接、以及上层透明电极24b与上层配线72的电连接未使用接触孔。这些连接虽然也能够使用接触孔,但在该情况下,需要与接触孔的尺寸精度及各层的对位精度相应地,将接触孔的形成区域的左右宽度设得较宽。由此,难以将下层透明电极24a的间距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的间距变窄,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左右宽度有可能会变宽。另外,如果将接触孔的形成区域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交错状),则能够防止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左右宽度的扩大,但上下宽度变宽,因此这也非优选。
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在下层透明电极24a与下层配线71的连接以及上层透明电极24b与上层配线72的连接中不使用接触孔,从而能够将下层透明电极24a的间距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的间距变窄,能够对图像显示装置1的小型化及设计自由度的提高做出贡献。
在这里,示出下层透明电极24a、上层透明电极24b、下层配线71及上层配线72的宽度及间隔的一个例子。例如,能够将上层透明电极24b的宽度设为8.4μm,将上层透明电极24b的间隔设为8.6μm,将上层配线72的宽度设为4.0μm,将下层透明电极24a的宽度设为12.4μm,将下层配线71的宽度设为4.0μm。在该情况下,如果将共用驱动电极数(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的第1透明电极24的数量)设为14根,则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成为119μm,即使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窄时也能够使共用驱动电极数变多。
在实施方式1中,在基准视差屏障间距P内设置的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的数量是8根,设为第1透明电极24以8根为周期而共通地得到驱动(在电气上共通)。向电气上共通的第1透明电极24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以8根为周期进行配置。
如图9所示,在电气上共通的下层透明电极24a或者上层透明电极24b与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同一共通配线204电连接。共通配线204由与上层配线72同层的金属膜构成,与屏障控制信号分别对应而设置。即,在1个共通驱动区域设置的共通配线204的根数与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相同。另外,向与不同的共通配线204连接的下层透明电极24a或者上层透明电极24b输入各自不同的屏障控制信号。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下层配线71形成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下,上层透明电极24b、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形成于层间绝缘膜61之上,但是它们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在层间绝缘膜61形成的接触孔73而实现。具体地说,在层间绝缘膜61以到达下层配线71或者下层透明电极24a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接触孔73,以通过接触孔73而对层间绝缘膜61之上的配线(上层配线72或者共通配线204)与层间绝缘膜61之下的配线(下层配线71或者下层透明电极24a)之间进行连接的方式,形成连接配线74。连接配线74由与上层透明电极24b同层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对在图11及图12示出的下层配线71与共通配线204(相当于图6的共通配线201)之间进行连接的接触孔73及连接配线74相当于图6所示的连接部203。
此外,省略图5及图6所示的输入侧连接区域52及配线区域53的说明,但它们也与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同样地,能够使用在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形成的下层配线、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上形成的上层配线、在层间绝缘膜61形成的接触孔、由与上层透明电极24b同层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连接配线、以及由与上层配线72同层的金属膜构成的共通配线(图6所示的共通配线201)构成。因此,输入侧连接区域52、配线区域53及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能够通过同一制造工艺同时形成。
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中,向第1透明基板21的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从其两端输入屏障控制信号。因此,即使1个第1透明电极24发生断线,也能够向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供给屏障控制信号,使视差屏障正常地动作。
另外,第1透明电极24分为下层透明电极24a和上层透明电极24b而设置,因此,能够使第1透明电极24的间距变窄。由此,能够使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子开口的有效宽度变窄,能够对裸眼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或者双画面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的提高做出贡献。
并且,仅在第1透明基板21的2边(输入侧连接区域52和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配置共通配线201、204的图案即可,因此能够抑制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边框区域变宽。
[变形例]
在图9~图12中,示出将下层配线71、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作为金属配线而构成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例子,但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也能够不使用金属配线构成。
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例子在图13~图15示出。图13是将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14及图15分别是沿图13所示的D-D线及E-E线的剖视图。
相对于图9~图12的结构,图13~图15所示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结构是将下层配线71使用与下层透明电极24a同层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将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使用与上层透明电极24b同层的透明导电膜形成的结构。
如图14所示,下层透明电极24a和与其直接连接的下层配线71一体地形成,彼此相连。另外,如图15所示,上层透明电极24b和与其直接连接的上层配线72一体地形成,彼此相连。另外,设置于层间绝缘膜61的接触孔73以到达下层配线71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通过接触孔73而与下层配线71连接。即,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中的接触孔73内的部分作为图9~图12所示的连接配线74而起作用。
在以上的说明中,示出将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的共通配线204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上的结构,但也可以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下(第1透明基板21上)。即,共通配线204既可以使用与下层配线71同层的金属膜形成,也可以使用与下层透明电极24a同层的透明导电膜形成。
另外,在图10~图12中,示出下层透明电极24a配置在由金属膜构成的下层配线71之上,另外,上层透明电极24b配置在由金属膜构成的上层配线72之上的构造,但它们也可以相反地配置。即,也可以构成为,由金属膜构成的下层配线71配置在下层透明电极24a之上,另外,由金属膜构成的上层配线72配置在上层透明电极24b之上。
构成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的材料只要光学透明且具有导电性即可。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举出IZO(Indium Zinc Oxide)、ITO(Indium Tin Oxide)等,但不限定于它们。
构成下层配线71及上层配线72的材料不要求透明性,具有导电性即可,但优选具有比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高的导电性。作为这样的材料,举出Al、Cu、Ni、Ag、Nd、Mo、Nb、W、Ta、Ti等金属材料,但不限定于它们。
构成层间绝缘膜61及保护绝缘膜62的材料只要透明且示出电绝缘性即可。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举出SiN膜、SiO膜、SiN和SiO的层叠膜等无机绝缘膜,或以光学透明的丙烯酸酯类材料为主的有机绝缘膜等,但不限定于它们。
<实施方式2>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第1透明基板2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17是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所具有的第1透明基板21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18是沿图17所示的F-F线的剖视图。
如图6及图9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彼此通过共通配线204而电连接。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6及图17所示,没有将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与共通配线204连接,共通配线204是浮置状态。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为在1个共通驱动区域设置的共通配线204的根数与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相同。
另外,在第1透明电极24的前端部形成交差部205,该交差部205为该第1透明电极24与共通配线204立体地交差的交差点。如果对交差部205进行激光照射,则能够使在该交差部205处交差的第1透明电极24与共通配线204连接。此外,图17中的下层配线71的前端部与共通配线204进行交差的部位相当于图16所示的交差部205。
例如,如图17所示,在被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之一发生断线的情况下,实施对断线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与共通配线204的交差部、以及被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的其他上层透明电极24b与该共通配线204的交差部这2个部位进行激光照射的修复处理。通过该修复处理,使得能够向断线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从其两端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其结果,针对断线的第1透明电极24,向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也供给屏障控制信号,能够使视差屏障正常地动作。
[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2中,也能够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将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例子在图19及图20示出。图19是将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20是沿图19所示的G-G线的剖视图。
相对于图13~图15的结构,图19及图20所示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结构是将下层配线71使用与下层透明电极24a同层的透明导电膜而形成,将上层配线72及共通配线204使用与上层透明电极24b同层的透明导电膜而形成。
图19及图20所示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3~图15相同,但未将下层配线71与共通配线204连接,共通配线204是浮置状态。另外,在下层配线71的前端部形成与共通配线204立体地交差的交差部。通过对交差部进行激光照射,能够实施将在该交差部处交差的下层配线71和共通配线204连接的修复处理,因此能够得到实施方式2的效果。
另外,在进行修复处理时,能够使用激光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修复装置等,将例如钨(W)等低电阻金属在修复部位进行蒸镀,从而使修复部位的连接电阻(下层配线71与共通配线204的连接电阻)稳定。作为利用激光CVD修复装置进行蒸镀的材料,例如举出Al、Cu、Ni、Ag、Nd、Mo、Nb、W、Ta、Ti等金属材料,但不限定于它们。
与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同样地,输入侧连接区域52及配线区域53也可以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
另外,如图21及图22(沿图21的H-H线的剖视图)所示,在下层配线71与共通配线204的交差部处,也可以在下层配线71之下及共通配线204之下分别设置金属膜76、77。由此,在通过激光照射对交差部进行了修复处理时,修复部位的连接电阻稳定。下层配线71之下的金属膜76及共通配线204之下的金属膜77并不是必须设置它们两者,也可以仅设置单个。
在实施方式2中,也是示出将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的共通配线204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上的结构,但也可以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下(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即,共通配线204既可以使用与下层配线71同层的金属膜形成,也可以使用与下层透明电极24a同层的透明导电膜形成。在该情况下,层间绝缘膜61之下的共通配线204与层间绝缘膜61之上的上层配线72的前端部立体地交差的部分成为交差部。对于输入侧连接区域52的共通配线201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3>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第1透明基板2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4是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所具有的第1透明基板21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将在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配置的共通配线204设为未与任何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及上层透明电极24b)连接的浮置状态,但在实施方式3中,使各个共通配线204与至少1根第1透明电极24连接。
向与不同的共通配线204连接的第1透明电极24输入各自不同的屏障控制信号。由此,向各个共通配线204通过至少1根第1透明电极24,供给各自不同的屏障控制信号。另外,在修复处理时进行激光照射的交差部205是被供给同一屏障驱动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与共通配线204立体地交差的部位。
在实施方式3中,共通配线204与至少1根第1透明电极24连接,因此例如如图24所示,在第1透明电极24发生了断线时,仅是对1个交差部进行激光照射,就能够向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也供给屏障控制信号,使视差屏障正常地动作。由此,与实施方式2相比,能够减少需要激光照射的部位,提高修复效率。
在实施方式3中,也可以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另外,也可以将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的共通配线204,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下(第1透明基板21之上)。这些对于输入侧连接区域52及配线区域53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4>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的第1透明基板21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6是将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视差屏障快门面板20所具有的第1透明基板21的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将在1个共通驱动区域配置的共通配线204的根数设为与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相同,但在实施方式4中,将其根数设为少于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即,将共通配线204的每个共通驱动区域的根数设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1。另外,共通配线204没有与任何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或者上层透明电极24b)连接而是设为浮置状态。
图25及图26是针对每个共通驱动区域设置了1根共通配线204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共通配线204与共通驱动区域内的全部第1透明电极24(下层透明电极24a或者上层透明电极24b)构成交差部205。即,共通配线204通过对交差部205的激光照射能够与任何第1透明电极24连接。
例如如图26所示,在被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之一发生断线的情况下,实施对断线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与共通配线204的交差部、以及被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的其他上层透明电极24b与该共通配线204的交差部这2个部位进行激光照射的修复处理。通过该修复处理,向断线的上层透明电极24b从两端输入屏障控制信号La2。其结果,针对断线的第1透明电极24,向比断线部位靠前的部分也供给屏障控制信号,能够使视差屏障正常地动作。
每1根共通配线204能够实施1个断线的修复处理,因此能够进行修复处理的断线的数量少于实施方式1~3,但能够与将配置于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的共通配线204的数量的减少量对应地使边框区域变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共通配线204供给哪个屏障控制信号(与哪个第1透明电极24连接)根据哪个第1透明电极24发生了断线而改变。另外,如图26所示,交差部的位置成为与第1透明电极24的长度方向对齐的位置,因此在修复处理时难以判别应对哪个交差部进行激光照射。因此,如果在各交差部的附近,预先标记例如“La1”、“La2”、“La3”等对与该交差部对应的第1透明电极24供给的屏障控制信号的识别标号,则容易判别应该进行激光照射的交差部。
在实施方式4中,也可以不使用金属配线而构成反输入侧连接区域56。另外,也可以将对被输入同一屏障控制信号的第1透明电极24彼此进行连接的共通配线204,配置在层间绝缘膜61之下(第1透明基板21之上)。对于输入侧连接区域52及配线区域53也是同样的。
此外,本发明可以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自由地进行组合,或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层叠配置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快门面板,
该显示面板构成为,在横向以预先确定的间距配置有多个子像素对,该子像素对由分别对不同的图像进行显示的2个子像素构成,
该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构成为,在横向配置有多个子开口,该子开口能够通过由在纵向延伸的多个透明电极对保持于第1透明基板与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进行驱动,从而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
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所述第1透明基板构成为,
在显示区域,具有配置于层间绝缘膜之下的多个下层透明电极和配置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上的多个上层透明电极而作为所述多个透明电极,
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1区域具有配线,该配线用于将来自输出对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进行控制的屏障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的所述屏障控制信号,向所述多个透明电极输入,
在从所述显示区域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侧且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2区域具有共通配线,该共通配线对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中的被输入同一所述屏障控制信号的透明电极彼此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共通配线的根数为多个,与所述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及所述共通配线形成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之间。
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层叠配置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快门面板,
该显示面板构成为,在横向以预先确定的间距配置有多个子像素对,该子像素对由分别对不同的图像进行显示的2个子像素构成,
该视差屏障快门面板构成为,在横向配置有多个子开口,该子开口能够通过由在纵向延伸的多个透明电极对保持于第1透明基板与第2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进行驱动,从而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
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
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的所述第1透明基板构成为,
在显示区域,具有配置于层间绝缘膜之下的多个下层透明电极和配置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上的多个上层透明电极而作为所述多个透明电极,
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1区域具有配线,该配线用于将来自输出对所述视差屏障快门面板进行控制的屏障控制信号的驱动电路的所述屏障控制信号,向所述多个透明电极输入,
在从所述显示区域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1区域相反侧且与所述显示区域相邻的第2区域至少具有1根共通配线,该共通配线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立体地交差,
所述共通配线能够通过向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的交差点的激光照射,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中的任意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共通配线的根数为多个,与所述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共通配线是浮置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共通配线各自与至少1根所述透明电极连接,
通过所述至少1根所述透明电极,向所述多个共通配线各自供给各自不同的所述屏障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共通配线的根数少于所述屏障控制信号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共通配线是浮置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共通配线通过向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的交差点的激光照射,与所述多个透明电极中的任何透明电极均能够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明电极及所述共通配线形成于所述第1透明基板和所述第2透明基板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23522 | 2017-11-21 | ||
JP2017223522A JP2019095544A (ja) | 2017-11-21 | 2017-11-21 | 画像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14312A true CN109814312A (zh) | 2019-05-28 |
Family
ID=6653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369069.6A Pending CN109814312A (zh) | 2017-11-21 | 2018-11-16 | 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58816A1 (zh) |
JP (1) | JP2019095544A (zh) |
CN (1) | CN10981431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220954A1 (ja) * | 2020-04-27 | 2021-11-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光学パネル、バリアシャッタ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パネル |
JP2022106593A (ja) * | 2021-01-07 | 2022-07-20 |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 | 3次元表示装置 |
CN114141143B (zh) * | 2021-11-24 | 2023-07-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移动终端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9209A (zh) * | 2009-01-22 | 2010-07-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维修方法 |
CN103698886A (zh) * | 2012-09-27 | 2014-04-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US9208765B1 (en) * | 2013-09-18 | 2015-12-08 |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 Audio visual present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s |
CN105301784A (zh) * | 2014-06-02 | 2016-02-03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
CN205982852U (zh) * | 2015-03-31 | 2017-02-22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75787B2 (ja) * | 1998-01-19 | 2007-01-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5099988B2 (ja) * | 2005-08-08 | 2012-12-1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 液晶表示装置 |
TWI613489B (zh) * | 2008-12-03 | 2018-02-0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顯示裝置 |
CN203217184U (zh) * | 2012-11-29 | 2013-09-25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视差屏障结构 |
CN105531618B (zh) * | 2013-08-28 | 2018-03-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
CN105683823B (zh) * | 2013-10-24 | 2018-11-13 | 夏普株式会社 | 立体显示装置 |
-
2017
- 2017-11-21 JP JP2017223522A patent/JP2019095544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11-05 US US16/180,102 patent/US2019015881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11-16 CN CN201811369069.6A patent/CN1098143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89209A (zh) * | 2009-01-22 | 2010-07-2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维修方法 |
CN103698886A (zh) * | 2012-09-27 | 2014-04-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US9208765B1 (en) * | 2013-09-18 | 2015-12-08 |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 Audio visual presentation with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s |
CN105301784A (zh) * | 2014-06-02 | 2016-02-03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
CN205982852U (zh) * | 2015-03-31 | 2017-02-22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095544A (ja) | 2019-06-20 |
US20190158816A1 (en) | 2019-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57814B (zh) | 晶体管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3293786B (zh) | 显示装置和液晶屏障器件 | |
TW594335B (en) | Active-matrix addressing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lateral electric field | |
CN101515097B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US20110170026A1 (en) | Multi-functional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 |
CN103913906B (zh) | 液晶透镜元件、显示装置及终端机 | |
CN104298039B (zh) | 测试单元、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09814312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11013575A (ja) | 液晶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888034B1 (ko) | 횡전계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
CN11029736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9725761A (zh) | 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 |
CN205982852U (zh) |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 | |
CN107357095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7272247A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CN106980196A (zh) |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以及传感器装置 | |
CN10915475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7516703U (zh) | 显示装置 | |
CN105301784B (zh)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 |
US9535290B2 (en) | Parallax barrier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30101236A (ko) | 배리어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배리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
CN107422547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120914A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6997117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914916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