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装配工艺的部件中常用到弯管配件,为了使其可与配接的套管结合,常规性地会在其端部以及折弯的部位设置墩头,即在端部的管壁上设置向外凸起的环状凸起从而形成墩环,为了实现该种结构的设置通常是通过管件墩头机实现的,通过墩头机将管件轴向压缩使其部分外径变大,从而形成墩环。
现有技术中,位于弯管配件2端部以及折弯部位的墩头在加工时,需要分开两个工序进行成型,分开两个工序进行成型后需要重复进行安装、拆卸、搬运以及堆放等工步,使得弯管配件2的加工效率低下,大批量的弯管配件2需要加工时会直接增加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具有一次装配便可完成双墩头成型工艺,以及高效的加工效率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动力机构,模具本体包括可相互盖合的下模定位机构以及上模定位机构;
所述下模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双墩头成型的下墩头模芯以及下模定位座,所述下模定位座内设有开口朝向动力机构的下成型槽,所述下墩头模芯设置于所述下成型槽内,且动力机构驱动下墩头模芯于下成型槽内滑动,动力机构驱动下墩头模芯于下成型槽内滑动;所述下墩头模芯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上模定位机构的第一夹持槽,第一夹持槽靠近动力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一墩头下槽,所述下模定位座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上模定位机构且与第一夹持槽连通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靠近下墩头模芯的端部设有第二墩头下槽,所述第二夹持槽另一端固定有用于抵触弯管配件的支撑杆;
所述上模定位机构包括上墩头模芯以及上模定位座,所述上模定位座内设有与所述下成型槽对应的上成型槽,所述上墩头模芯设置于所述上成型槽内,且动力机构驱动上墩头模芯于上成型槽内与所述下墩头模芯同步滑动,所述上墩头模芯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下模定位机构且与第一夹持槽对应的第三夹持槽,第三夹持槽靠近动力机构的端部设有第一墩头上槽,所述上模定位座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下模定位机构且与第三夹持槽连通的第四夹持槽,第四夹持槽靠近上墩头模芯的端部设有第二墩头上槽;
所述下模定位机构与上模定位机构盖合时,所述第一夹持槽与第三夹持槽、第二夹持槽与第四夹持槽相互盖合,所述下成型槽与上成型槽相互盖合并形成成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定位座可为模具本体提供受力支撑。第一夹持槽与第三夹持槽用于放置与固定弯管配件的其中一节,第二夹持槽与第四夹持槽用于放置与固定弯管配件的另一节。第一墩头下槽与第一墩头上槽盖合后可使弯管配件在受到动力机构压缩后形成第一个墩头结构,第二墩头下槽与第二墩头上槽盖合后可使弯管配件的折弯部位形成第二个墩头结构。支撑杆可为弯管配件提供沿着轴向的受力支撑。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盖合后,动力机构抵触于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两者的侧面,此时,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向内移动并对弯管配件进行挤压,由于弯管配件的端部抵触于支撑杆上,受到轴向的挤压后的弯管配件发生形变,从而达到一次装配与施压便可形成双墩头的加工工艺,进而提高了弯管配件的加工效率。完成加工后,可上墩头模芯与下墩头模芯同时往靠近动力机构的方向移动,以便于拆卸加工完成后的弯管配件,进而得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动力机构靠近第一墩头上槽的端部设有凹孔,所述凹孔与所述成型孔同心布置,所述凹孔的底壁设有朝向第一夹持槽轴向延伸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孔可使弯管配件的端部形成与其相匹配的圆环墩头,位于凹孔底壁上的凸起部与弯管配件的轴向通孔相匹配,进而使得动力机构完成第一个墩头的成型。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模定位座的侧壁上固定有安装盒,安装盒靠近支撑杆的端面设有斜向滑块,所述斜向滑块上形成有垂直于第二夹持槽轴向的定位面,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抵触于所述定位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盒可用于放置斜向滑块,斜向滑块可供支撑杆抵触用,弯管配件与斜向滑块的定位面相抵触,以便于提高斜向滑块与弯管配件的贴合度。当动力机构驱动弯管配件沿着轴向移动时,斜向滑块可为弯管配件提供受力支撑,以便于双墩头的成型。可滑动的斜向滑块可便于提高斜向滑块与弯管配件的贴合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墩头上槽与所述第一墩头下槽的截面轮廓呈圆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墩头上槽与第一墩头下槽盖合可供弯管配件的墩头成型,两者呈圆环状可使得弯管配件的墩头成与该圆环状相匹配的外型,以便于提高墩头成型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墩头模芯与所述上墩头模芯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回弹复位的弹性件,弹性件抵触于成型孔的底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可为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提供弹性复位的弹性势能,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在受到动力机构施压后会压缩弹性件,当动力机构撤离后,弹性件会为下墩头模芯与上墩头模芯施加反向作用力进而实现复位,以便于下一个待加工弯管配件的安装,进而提高双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定位座内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下模定位座内设有与定位孔位置对应并可穿入定位孔内的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可供限位柱的穿过,当限位柱同时穿过位于上模定位座与下模定位座时,可实现两者的定位,数量至少为两个的定位孔可便于提高两者的定位精度,进而便于提高双墩头成型的加工精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成型槽靠近动力机构的端部固定有下模限位块,下墩头模芯于下模限位块与第二墩头下槽之间滑动,所述上成型槽靠近动力机构的侧面固定有上模限位块,上墩头模芯于上模限位块与第二墩头上槽之间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限位块用于限制下墩头模芯的滑动距离,上模限位块用于限制上墩头模芯的滑动距离,以防止上墩头模芯与下墩头模芯在滑动时脱离,进而提高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槽或所述第四夹持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持槽或第三夹持槽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当第一夹持槽与第三夹持槽用于弯管配件的定位时,第二夹持槽与第四夹持槽与弯管配件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弯管配件的拆卸与调整,进而便于提高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次装配便可完成双墩头成型工艺,具有高效的加工效率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
2、带弹簧复位功能的墩头模芯可便于弯管配件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3、方便拆卸与调节弯管配件的模具本体可便于提高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总的来说本发明,一次装配便可完成双墩头成型工艺,具有高效的加工效率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的D-D面半剖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动力机构;2、弯管配件;3、模具本体;31、下模定位机构;311、下墩头模芯;312、下模定位座;4、第一夹持槽;41、第一墩头下槽;5、第二夹持槽;51、第二墩头下槽;6、支撑杆;32、上模定位机构;321、上墩头模芯;322、上模定位座;7、第三夹持槽;8、第一墩头上槽;9、凹孔;10、凸起部;11、安装盒;12、方型滑槽;13、斜向滑块;14、定位面;15、弹性件;16、定位孔;17、限位柱;18、下模限位块;19、上模限位块;20、第四夹持槽;21、第二墩头上槽;22、下成型槽;23、上成型槽;24、成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汽配弯管的双墩头成型模具,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模具本体3以及动力机构1,模具本体3包括可相互盖合的下模定位机构31以及上模定位机构32。如图2所示,下模定位机构31包括下墩头模芯311以及固定于机架上的下模定位座312,机架为用于支撑固定下模定位机构31的金属框架。下模定位座312内设有开口朝向动力机构1的下成型槽22,下墩头模芯311设置于下成型槽22内,且动力机构1驱动下墩头模芯311于下成型槽22内与下墩头模芯311同步滑动,以用于双墩头成型的。动力机构1可驱动下墩头模芯311沿着轴向滑动,下成型槽22靠近动力机构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下模限位块18,下模限位块18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半圆拉伸件。下模限位块18与下模固定座之间的间距大于下墩头模芯311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下墩头模芯311于下模限位块18与第二墩头下槽51之间滑动。本实施例的弯管配件2为折弯后的圆管件,弯管配件2经过折弯工艺后分为两节,两节之间的轴向夹角呈钝角。
如图2至图7所示,下墩头模芯311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上模定位机构32的第一夹持槽4,第一夹持槽4靠近动力机构1的端部设有第一墩头下槽41,下模定位座312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上模定位机构32且与第一夹持槽4连通的第二夹持槽5,第二夹持槽5靠近下墩头模芯311的端部设有第二墩头下槽51,第二夹持槽5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抵触弯管配件2的支撑杆6。支撑杆6为端部呈可插入弯管配件2内部的金属圆杆,可为弯管配件2提供沿着轴向的受力支撑。第一墩头上槽8与第一墩头下槽41的截面轮廓呈圆环状。第一墩头下槽41与第一墩头上槽8盖合后可使弯管配件2在受到动力机构1压缩后形成第一个墩头结构。
如图3所示,上模定位机构32包括上墩头模芯321以及上模定位座322,上模定位座322内设有与下成型槽22对应的上成型槽23,上墩头模芯321设置于上成型槽23内,且动力机构1驱动上墩头模芯321沿着轴向滑动,上墩头模芯321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下模定位机构31且与第一夹持槽4对应的第三夹持槽7,第三夹持槽7靠近动力机构1的端部设有第一墩头上槽8,上模定位座322上开设有开口朝向下模定位机构31且与第三夹持槽7连通的第四夹持槽20,第四夹持槽20靠近上墩头模芯321的端部设有第二墩头上槽21。下模定位机构31与上模定位机构32盖合时,第一夹持槽4与第三夹持槽7、第二夹持槽5与第四夹持槽20相互盖合,下成型槽22与上成型槽23相互盖合并形成成型孔24,成型孔24为用于双墩头成型的孔。
第一夹持槽4与第三夹持槽7用于放置与固定弯管配件2的其中一节,第二夹持槽5与第四夹持槽20用于放置与固定弯管配件2的另一节。上成型槽22靠近动力机构1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限位块19,上模限位块19为下模限位块18相匹配的半圆金属拉伸件,上模限位块19与上模固定座之间的间距大于上墩头模芯321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上墩头模芯321于上模限位块19与第二墩头上槽21之间滑动。
下模定位机构31与上模定位机构32压合使得第一夹持槽4与第三夹持槽7以及第二夹持槽5与第四夹持槽20盖合。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盖合后,动力机构1抵触于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两者的侧面,此时,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向内移动并对弯管配件2进行挤压。由于弯管配件2的端部抵触于支撑杆6上,受到轴向的挤压后的弯管配件2发生形变,从而达到一次装配与施压便可形成双墩头的加工工艺,进而提高了弯管配件2的加工效率。完成加工后,可上墩头模芯321与下墩头模芯311同时往靠近动力机构1的方向移动,以便于拆卸加工完成后的弯管配件2,进而得以有效地提高加工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动力机构1靠近第一墩头上槽8的端部对应设有凹孔9,凹孔9与成型孔24同心布置,凹孔9可使弯管配件2的端部形成与其相匹配的圆环墩头。凹孔9的底壁设有朝向第一夹持槽4轴向延伸的凸起部10,凸起部10为圆弧型凸起结构,且其尺寸与弯管配件2的管径相匹配。
下模定位座312的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安装盒11,安装盒11为金属方盒,安装盒11靠近支撑杆6的端面设有轴向沿着下模定位座312的宽度方向的方型滑槽12,方型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斜向滑块13,斜向滑块13为三角形拉伸件,斜向滑块13上形成有垂直于第二夹持槽5轴向的定位面14,支撑杆6的端部可抵触于斜向滑块13的定位面14上,以便于提高斜向滑块13与弯管配件2的贴合度。当动力机构1驱动弯管配件2沿着轴向移动时,斜向滑块13可为弯管配件2提供受力支撑,以便于双墩头的成型。斜向滑块13可便于提高斜向滑块13与弯管配件2的贴合度。
如图4和5所示,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回弹复位的弹性件15,弹性件15为金属弹簧,弹性件15抵触于成型孔24的底部。弹性件15可为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提供弹性恢复势能,进而使得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得以完成回弹复位,以便于墩头的成型。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在受到动力机构1施压后会压缩弹性件15,当动力机构1压力撤销后,弹性件15会为下墩头模芯311与上墩头模芯321施加反向作用力进而实现复位,以便于下一个待加工弯管配件2的安装,进而提高双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上模定位座322与下模定位座312内对应均布有至少两个定位孔16,可便于提高两者的定位精度,进而便于提高双墩头成型的加工精度。定位孔16为通孔结构,下模定位座312内设有与定位孔16位置对应并可穿入定位孔16内的限位柱17,限位柱17为与定位孔16相匹配的金属圆柱。当限位柱17同时穿过位于上模定位座322与下模定位座312时,可实现上述两者的定位。
第一夹持槽4与第三夹持槽7的直径与弯管配件2的直径相匹配,以用于弯管配件2的定位。第二夹持槽5或第四夹持槽2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夹持槽4或第三夹持槽7的直径。当第一夹持槽4与第三夹持槽7用于弯管配件2的定位时,第二夹持槽5与第四夹持槽20与弯管配件2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弯管配件2的拆卸与调整,进而便于提高墩头成型的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