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151A -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151A
CN109802151A CN201811532350.7A CN201811532350A CN109802151A CN 109802151 A CN109802151 A CN 109802151A CN 201811532350 A CN201811532350 A CN 201811532350A CN 109802151 A CN109802151 A CN 109802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ing
porous carbon
eucalyptus
carbon
carb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23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新文
张磊
钟林新
吴嘉敏
徐勇康
孙润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8115323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1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催化剂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1)在水热反应釜中,将桉木在水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获得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50~200℃;2)将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在氨气的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获得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900~1100℃。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所述多孔碳材料用于氧还原催化剂,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预处理桉木制备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方法。所述碳材料作为催化剂,特别是氧还原催化剂,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绿色能源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将会发挥关键作用。以生物质等可再生化合物为原料制备化学器件用来捕获及储存这些能源是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碳材料由于具有表面积大、质量轻、导电性好和热/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和可再充电电池等化学器件最重要的电极材料。
相对于其他结构的碳材料,3D碳纳米材料具有相互连接的结构,不仅可以缩短离子在碳材料的运输距离,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连续快速电子传输的途径。另外,结构互连性保证了3D碳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和更好的机械稳定性。因此,不同形式的3D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网络、石墨烯凝胶、石墨烯泡沫和3D CNF等)的设计制造及应用被人们广泛研究。然而,这些3D碳纳米材料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小分子化合物制备而得,其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长。因此,开发一种简便易得、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3D分级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在能量转换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利用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然后在氨气中碳化得到了具有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的3D分级孔隙结构和较高强度的3D碳纳米材料,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整个材料制备过程中充分使用了可再生的资源,体现了绿色化学的原则。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多孔碳制备方法中原材料价格高昂,过程复杂,使用强酸强碱刻蚀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催化活性,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在氧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特别是燃料电池中应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热反应釜中,将桉木在水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获得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50~200℃;
(2)将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在氨气的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获得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900~1100℃。
步骤(1)中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时间为8~24h;所述桉木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g:50mL。
步骤(2)中所述碳化处理的时间为0.5~2h。
步骤(2)中所述碳化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10℃/min。
步骤(1)中水热碳化处理完成后,产物进行过滤洗涤。
步骤(2)中碳化处理后,产物在氨气氛围中自然冷却。
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在氧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特别是燃料电池中应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采用桉木为原料,首先进行水热反应,在此过程中,桉木中的有机物经过降解得以从桉木中释放(桉木中也会形成部分纳米孔),进而在水热环境中重新聚合负载在桉木的表面,从而得到了纳米颗粒修饰的桉木。在后续进行掺氮处理的过程,由于氨气的刻蚀作用,使得桉木表面变得粗糙,从而得到了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孔碳。
本发明有益效果:
(1)与以往的制备多孔碳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可再生的桉木作为原材料,采用水热碳化预处理结合碳化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孔碳材料,该材料制备过程简便易得,简化了制备催化剂的过程,成本低。
(2)本发明的3D多孔碳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中表现了较优的催化活性,同样可作为基底应用于多种催化领域。
总之,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桉木、水热处理的桉木以及实施例1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的SEM图;其中a和b为桉木的SEM图,c和d为实施例5制备的水热处理后的桉木,e和f为实施例1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
图2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纤维膜的拉曼曲线;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
图3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材料的XRD曲线;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
图4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材料的XPS谱图;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
图5为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桉木基氮掺杂3D多孔碳在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活性表征曲线;图5a为实施例1,3,4和6得到的碳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5b为实施例1,3,4和6制备的碳材料的线性伏安曲线,图5c为实施例1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的K-L曲线,图5d为实施例1和6制备的碳材料的塔菲尔斜率;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实施例6:3D多孔碳-1000;
图6为实施例1,3,4和6得到的碳材料的动力学电流密度柱状图;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实施例6:3D多孔碳-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18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将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在氨气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温度为1000℃,碳化保温2h,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结束后在氨气氛围下自然冷却,得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
实施例2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20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将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在氨气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温度为1000℃,碳化保温2h,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结束后在氨气氛围下自然冷却,得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
实施例3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18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将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在氨气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温度为900℃,碳化保温2h,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结束后在氨气氛围下自然冷却,得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
实施例4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18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将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在氨气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温度为1100℃,碳化保温2h,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结束后在氨气氛围下自然冷却,得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
实施例5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18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
实施例6
将2g的桉木分散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水热碳化温度为180℃,水热碳化时间为24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将水热碳化预处理的桉木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碳化温度为1000℃,碳化保温2h,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结束后在氮气氛围下自然冷却,得到3D多孔碳材料。
性能测试:
图1为桉木、水热处理的桉木以及实施例1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的SEM图;其中a和b为桉木的SEM图,c和d为实施例5制备的水热处理后的桉木,e和f为实施例1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从图a和b为桉木的扫描电镜图中可以看出,桉木具有大的孔道结构且其表面光滑。从图c和d可以看出,水热处理之后的桉木的大孔道结构仍可保留,但表面出现了较多的纳米颗粒。为实施例1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从图e和f中可以看出,桉木的大孔道结构得以保留,但表面变得粗糙,由于氨气的刻蚀作用使其表面出现大量纳米孔洞结构。
图2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纤维膜的拉曼曲线;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碳材料具有相似的碳结构,ID:IG值相近。另外多孔碳都具有石墨碳和缺陷碳。
图3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材料的XRD曲线;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均具有标准的碳的衍射峰。
图4为实施例1,3和4制备的碳材料的XPS谱图;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碳化温度为900℃和1000℃时。碳材料中的氮可分为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氮。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到1100℃,碳材料中的吡咯氮消失。
图5为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桉木基氮掺杂3D多孔碳在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活性表征曲线;图5a为实施例1,3,4和6得到的碳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5b为实施例1,3,4和6制备的碳材料的线性伏安曲线,图5c为实施例1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的K-L曲线,图5d为实施例1和6制备的碳材料的塔菲尔斜率;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实施例6:3D多孔碳-1000。由图5a可知,碳化温度为1000℃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峰。由图5b的线性伏安曲线可知,碳化温度为1000℃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具有与铂碳相当的起始电位,半波电位和极限电流密度。由图5c的K-L曲线可知,实施例1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在不同电位下的转移电子数接近于4。由图5d图的塔菲尔斜率曲线可知,碳化温度为1000℃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具有与铂碳相当的塔菲尔斜率。
图6为实施例1,3,4和6得到的碳材料的动力学电流密度柱状图;实施例1:3D氮掺杂多孔碳-1000,实施例3:3D氮掺杂多孔碳-900,实施例4:3D氮掺杂多孔碳-1100;实施例6:3D多孔碳-1000。由图可知制备的3D氮掺杂多孔碳具有比铂碳高的动力学电流。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热反应釜中,将桉木在水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获得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50~200℃;
(2)将水热碳化预处理桉木在氨气的氛围中进行碳化处理,获得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900~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时间为8~24h;所述桉木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5)g:5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化处理的时间为0.5~2h;
步骤(2)中所述碳化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热碳化处理完成后,产物进行过滤洗涤;
步骤(2)中碳化处理后,产物在氨气氛围中自然冷却。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在氧还原催化剂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
CN201811532350.7A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Pending CN1098021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2350.7A CN109802151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32350.7A CN109802151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151A true CN109802151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2350.7A Pending CN109802151A (zh) 2018-12-14 2018-12-14 一种碳纳米颗粒修饰的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21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278A (zh) * 2022-01-24 2022-05-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纳米碳球修饰的生物质焦油基氮掺杂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7894A1 (ja) * 2012-12-03 2014-06-12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燃料電池カソード用非白金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645408A (zh) * 2016-03-09 2016-06-08 湘潭大学 一种利用枣核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工艺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23236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质衍生的集成式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0801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八面体掺氮碳骨架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7894A1 (ja) * 2012-12-03 2014-06-12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燃料電池カソード用非白金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645408A (zh) * 2016-03-09 2016-06-08 湘潭大学 一种利用枣核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工艺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23236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质衍生的集成式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08018A (zh) * 2018-06-26 2018-11-13 西北师范大学 一种八面体掺氮碳骨架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6278A (zh) * 2022-01-24 2022-05-0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纳米碳球修饰的生物质焦油基氮掺杂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278B (zh) * 2022-01-24 2023-01-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纳米碳球修饰的生物质焦油基氮掺杂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7704A (zh) 一种氮掺杂3d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u et a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pacitive carbon from bamboo shells by one step molten carbonates carbonization
CN102974283B (zh) 介孔状石墨型氮化碳/氮掺杂石墨烯溶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Nitrogen-doped microporous carbon: An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t for Zn-air batteries
CN105597791B (zh) 一种硒化钼/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45077B (zh) 一种石墨烯三维分级多孔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335451B (zh) 铂/二硫化钼纳米片/石墨烯三维复合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899595B (zh) CoP/石墨烯气凝胶高效析氢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413729B (zh) 一种碳化钼颗粒嵌入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2614904B (zh) 一种石墨化含氮碳材料及作为电催化剂载体的应用
Thirumal et al. Cleaner production of tamarind fruit shell into bio-mass derived porous 3D-activated carbon nanosheets by CVD technique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s
CN106564874B (zh) 一种木质素基二维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Yang et al. Air cathode catalysts of microbial fuel cell by nitrogen-doped carbon aerogels
CN110117009B (zh) 一种铁氮共掺杂磁性多孔石墨化纳米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019602A (zh) 碳化钼材料、碳化钼@硫化钼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94101B (zh) 一种多孔碳负载钌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5800600A (zh) 利用果皮制备氮自掺杂三维石墨烯的方法
CN106784865A (zh) 一种铁氮共掺杂碳微球及制备方法、用途和氧还原电极
CN104269565A (zh)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负载Ni0.85S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712303B (zh) 一种硒化钼纳米片/纤维基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160A (zh) 一种氮掺杂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3881965B (zh) 一种以生物质碳源为模板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92138A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衍生氮/氧共掺杂多级孔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989A (zh) 一种杂原子掺杂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0718A (zh) 一种光热复合薄膜材料及仿生浮萍式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