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8785A -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8785A
CN109798785A CN201711147531.3A CN201711147531A CN109798785A CN 109798785 A CN109798785 A CN 109798785A CN 201711147531 A CN201711147531 A CN 201711147531A CN 109798785 A CN109798785 A CN 109798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type support
support plate
heat exchang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75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
李乃森
侯晓峰
王彦江
刘颖
赵福臣
秦国民
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75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8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8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该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束,管束通过管板安装在壳体内。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网孔式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插装管束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的流通孔,管束插装在限位孔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网孔式支撑板来对管束进行固定,整体固定的有效性良好,可以避免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和变形。另外,在网孔式支撑板上设置的流通孔还可以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有利于壳程介质沿管束的管长范围正常流动。这样一来,网孔式支撑板就能既对管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还不影响壳程介质的流动,使用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工装置中的常用设备,纵向折流板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形式,在相应的工艺装置中有着专门的应用,具有流量大压降低的特点。
众所周知,管壳换热器管束在结构上需要横向支撑结构以增加管束的刚度或消除管束的振动。如果采用小体积的横向支撑结构,制成效果较差,很难消除管束的振动;如果采用大体积的横向支撑结构,又会妨碍壳程介质在纵向折流板间沿整个管长范围的正常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对管束进行横向支撑的结构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和管束,管束通过管板安装在壳体内,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网孔式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插装管束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的流通孔,管束插装在限位孔上。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上形成有多个相邻且连续的通孔,通孔用于作为限位孔或流通孔。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包括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交叉设置,相邻的横板和相邻的竖板之间形成通孔。
进一步地,多个横板相互平行,多个竖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交叉设置的横板和竖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外环板,外环板围设在多个横板和多个竖板的外侧,外环板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外环板与每个横板的两端以及每个竖板的两端均连接。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设置在外环板的内侧,并连接横板的两端或竖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网孔式支撑板还包括限位筒,限位筒设置在横板与竖板交叉处,并与横板和竖板连接,插入通孔的管束与通孔的四个角上的限位筒配合定位。
进一步地,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折流板与管束平行并贴合设置,并位于两个网孔式支撑板之间或者网孔式支撑板和管板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上的一侧设置有壳程入口,壳体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壳程出口,壳程入口用于通入的气体,壳程出口用于将剩余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壳体上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液出口,冷凝液出口用于排出冷凝液。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管束上安装网孔式支撑板,让管束插装在网孔式支撑板的限位孔内,通过网孔式支撑板来对管束进行固定,整体固定的有效性良好,可以避免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和变形。另外,在网孔式支撑板上设置的流通孔还可以连通网孔式支撑板的两侧,有利于壳程介质沿管束的管长范围正常流动。这样一来,网孔式支撑板就能既对管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还不影响壳程介质的流动,使用效果良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网孔式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板;20、管束;30、网孔式支撑板;31、通孔;32、横板;33、竖板;34、外环板;35、加强板;36、限位筒;40、折流板;50、壳体;51、壳程入口;52、壳程出口;53、冷凝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实施例,该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50、管板10和管束20,管束20通过管板10安装在壳体50内。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30,网孔式支撑板30设置在壳体50内,网孔式支撑板30上形成有多个插装管束20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网孔式支撑板30的两侧的流通孔,管束20插装在限位孔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管束上安装网孔式支撑板30,让管束20插装在网孔式支撑板30的限位孔内,通过网孔式支撑板30来对管束进行固定,整体固定的有效性良好,可以避免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振动和变形。另外,在网孔式支撑板30上设置的流通孔还可以连通网孔式支撑板30的两侧,有利于壳程介质沿管束的管长范围正常流动。这样一来,网孔式支撑板30就能既对管束起到横向支撑的作用,还不影响壳程介质的流动,使用效果良好。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网孔式支撑板30和管板10相同,与壳体50的内壁垂直,也于管束20相垂直,这样可以更为稳固地固定和限位管束2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网孔式支撑板30上形成限位孔和流通孔两种孔。
如图4所示,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网孔式支撑板30上形成有多个相邻且连续的通孔31,通孔31既用作限位孔,又用作流通孔,这样更便于加工,也提高了网孔式支撑板30的普适性。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网孔式支撑板30包括多个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多个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交叉设置,相邻的横板32和相邻的竖板33之间形成通孔31。通过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的交叉设置可以格出多个通孔31以便于使用。优选的,多个横板32相互平行,多个竖板33相互平行。更为优选的,多个横板32等间距的设置,多个竖板33也等间距的设置,这样格出通孔31面积相同,使用起来普适性更好。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交叉设置的横板32和竖板33相互垂直,以格出多个方形孔,便于插装圆管。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横板32和竖板33也可以不垂直地成角度设置,以适配性其他形状的管束。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外环板34,外环板34围设在多个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的外侧。通过外环板34围设在多个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的外侧,可以增强网孔式支撑板30的整体强度,使得其可以更为稳固地固定管束。可选的,外环板34为圆形,应力承受的稳定性更好。优选的,外环板34与每个横板32的两端以及每个竖板33的两端均连接,以牢固地固定住横板32和竖板33。为了加强,横板32和竖板33与外环板34的连接强度和防止无换热管部位的漏流,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加强板35,加强板35设置在外环板34的内侧,并连接横板32的两端或竖板33的两端。
为了更加稳固地固定住管束,如图4所示,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限位筒36,限位筒36设置在横板32与竖板33交叉处,并与横板32和竖板33连接,插入通孔31的管束20与通孔31的四个角上的限位筒36配合定位,这样就可以将稳固地撑住管束20。另外,限位筒36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还可以让限位筒36起到固定作用之余,吸收和消减管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小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噪音和损坏。优选的,限位筒36为多个,可以选择在需要插入管束20的通孔31周围设置限位筒36,也可以在所有的通孔31周围都设置限位筒36。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40,如图2和图3所示,折流板40与管束20平行并贴合设置,并位于两个网孔式支撑板30之间或者网孔式支撑板30和管板10之间。通过折流板40可以调节壳程介质的流向,以便于进行更为充分的换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50上的一侧设置有壳程入口51,壳体50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壳程出口52,壳程入口51通入的气体,剩余气体通过壳程出口52排出。从壳程入口51进入气体,通过换热器的换热,部分凝结为冷凝液下滴,顺着网孔式支撑板30上的流通孔留下,剩余气体再通过壳程出口52排出。采用上述结构的网孔式支撑板30,可以避免对通入气体的干扰,让通入气体可以充分与管束换热。更为优选的,在壳体50上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液出口53,冷凝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便可以从冷凝液出口53排出。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50)、管板(10)和管束(20),所述管束(20)通过所述管板(10)安装在所述壳体(5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网孔式支撑板(30),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50)内,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上形成有多个插装所述管束(20)的限位孔以及多个连通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的两侧的流通孔,所述管束(20)插装在所述限位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上形成有多个相邻且连续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用于作为所述限位孔或所述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包括多个横板(32)和多个竖板(33),多个所述横板(32)和多个所述竖板(33)交叉设置,相邻的所述横板(32)和相邻的所述竖板(33)之间形成所述通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横板(32)相互平行,多个所述竖板(33)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交叉设置的所述横板(32)和所述竖板(33)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外环板(34),所述外环板(34)围设在多个所述横板(32)和多个所述竖板(33)的外侧,所述外环板(34)与所述壳体(50)的内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板(34)与每个所述横板(32)的两端以及每个所述竖板(33)的两端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加强板(35),所述加强板(35)设置在所述外环板(34)的内侧,并连接所述横板(32)的两端或所述竖板(33)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还包括限位筒(36),所述限位筒(36)设置在所述横板(32)与所述竖板(33)交叉处,并与所述横板(32)和所述竖板(33)连接,插入所述通孔(31)的管束(20)与所述通孔(31)的四个角上的限位筒(36)配合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40),所述折流板(40)与所述管束(20)平行并贴合设置,并位于两个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之间或者所述网孔式支撑板(30)和所述管板(1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上的一侧设置有壳程入口(51),所述壳体(50)上的另一侧设置有壳程出口(52),所述壳程入口(51)用于通入的气体,所述壳程出口(52)用于将剩余气体排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上的底部还设有冷凝液出口(53),所述冷凝液出口(53)用于排出冷凝液。
CN201711147531.3A 2017-11-17 2017-11-17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Pending CN109798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7531.3A CN109798785A (zh) 2017-11-17 2017-11-17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7531.3A CN109798785A (zh) 2017-11-17 2017-11-17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8785A true CN109798785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7531.3A Pending CN109798785A (zh) 2017-11-17 2017-11-17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87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7041A (zh) * 2021-07-21 2021-11-09 简庄春 一种酒精加工用再沸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02A (zh) * 2001-03-24 2001-11-07 华南理工大学 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CN1760624A (zh) * 2005-10-28 2006-04-19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 花板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01170703Y (zh) * 2007-12-19 2008-12-24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 一种换热管束支撑装置
CN101435670A (zh) * 2008-12-09 2009-05-20 华中科技大学 纵向扰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01297874Y (zh) * 2008-10-16 2009-08-26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带菱形圆角孔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02101595U (zh) * 2011-05-05 2012-01-0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纵流管壳式换热器
CN102564206A (zh) * 2012-02-17 2012-07-1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网格栅式支撑折流装置
CN202692763U (zh) * 2012-05-04 2013-01-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壳程管壳式换热器
CN203024627U (zh) * 2012-08-06 2013-06-26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孔板贫溶剂冷却器
CN10348687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3443407U (zh) * 2013-05-31 2014-02-19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煤矿水冷折流栅换热器
CN203785515U (zh) * 2014-04-25 2014-08-20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u形管束尾部防振结构
CN204881280U (zh) * 2015-06-02 2015-12-16 无锡蓝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Y型孔整圆形支撑板换热器
CN207936800U (zh) * 2017-11-17 2018-1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02A (zh) * 2001-03-24 2001-11-07 华南理工大学 缩放管全逆流双壳程轴流式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CN1760624A (zh) * 2005-10-28 2006-04-19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 花板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01170703Y (zh) * 2007-12-19 2008-12-24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 一种换热管束支撑装置
CN201297874Y (zh) * 2008-10-16 2009-08-26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带菱形圆角孔折流板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1435670A (zh) * 2008-12-09 2009-05-20 华中科技大学 纵向扰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02101595U (zh) * 2011-05-05 2012-01-0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纵流管壳式换热器
CN102564206A (zh) * 2012-02-17 2012-07-1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网格栅式支撑折流装置
CN202692763U (zh) * 2012-05-04 2013-01-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壳程管壳式换热器
CN203024627U (zh) * 2012-08-06 2013-06-26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孔板贫溶剂冷却器
CN203443407U (zh) * 2013-05-31 2014-02-19 茂名市茂港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 煤矿水冷折流栅换热器
CN103486879A (zh) * 2013-09-09 2014-01-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3785515U (zh) * 2014-04-25 2014-08-20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u形管束尾部防振结构
CN204881280U (zh) * 2015-06-02 2015-12-16 无锡蓝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Y型孔整圆形支撑板换热器
CN207936800U (zh) * 2017-11-17 2018-1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7041A (zh) * 2021-07-21 2021-11-09 简庄春 一种酒精加工用再沸器
CN113617041B (zh) * 2021-07-21 2022-11-29 邳州市鑫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酒精加工用再沸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7825B2 (en)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JPH08247686A (ja) 熱交換装置
RU2013106852A (ru) Испарительн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со змеевиком из ребристых эллиптических труб в сборе
RU2532461C2 (ru) Опора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х труб и крепежный узел для трубчатого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а
CN108692594B (zh) 一种设置连通孔的不可凝汽体环形分隔装置换热器
CN102022867A (zh) 一种用于热回收的壳管式冷凝器
CN108981428A (zh) 一种长度规划设计的气液两相流换热器的方法
CN109357441A (zh)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
CN109798785A (zh)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CN108827037A (zh) 一种气液两相流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CN207936800U (zh) 纵向折流板式换热器
KR20210053983A (ko) 개선된 대규모 현장 설치형 공랭식 산업용 증기 응축기
CN110864568A (zh) 一种边长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
DK2299231T3 (en) Heat exchanger pipe holding module
RU2660696C1 (ru) Узел из сепараторного модуля для частиц и теплообменного камерного модуля, способ его установки и снабженный им котел с циркулирующим псевдоожиженным слоем
CN105222617B (zh) 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系统的低流阻换热器
CN212390898U (zh) 分液结构及换热器
CN105339754B (zh) 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和板式换热器
CN107014231A (zh) 一种板式热回收装置
CN209524656U (zh)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
RU2799475C2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крупномасштабный монтируемый на месте 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пароконденсатор с водя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CN208887421U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CN107966052B (zh) 一种长度变化的可冷凝的多孔式稳流装置换热器
CN109855452B (zh) 一种含有不凝气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9855450B (zh) 一种不凝气体管壳式换热器管间距的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