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9897A -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9897A
CN109789897A CN201780059304.7A CN201780059304A CN109789897A CN 109789897 A CN109789897 A CN 109789897A CN 201780059304 A CN201780059304 A CN 201780059304A CN 109789897 A CN109789897 A CN 109789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e member
profile
wall
inner panel
stiffening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93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9897B (zh
Inventor
J·沃尔克
M·斯坦
H·斯蒂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hr und Bender KG
Original Assignee
Muhr und Bender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hr und Bender KG filed Critical Muhr und Bender KG
Publication of CN109789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9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9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9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包括:外面板(3),具有外壁(7)和两个外凸缘部分(9、9’);内面板(4),具有内壁(10)和两个内凸缘部分(12、12’);加强型材(5),具有型材底部(13)、相对的两个型材壁(14、14’)以及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分(15、15’);其中,在上柱区域(Pa)中,加强型材(5)的最大型材高度(H5)大于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加强型材(5)的连接部分(15、15’)被支承在内壁(10)上,且外凸缘部分(9、9’)和内凸缘部分(12、12’)直接彼此抵靠并彼此固定,且加强型材(5)的连接部分(15、15’)至少在结构部件(2)的下区域(Pc)中固定在外凸缘部分(9、9’)与内凸缘部分(12、12’)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包括冷成形的第一成形部件和热成形并硬化的第二成形部件,第二成形部件具有用于连接至第一成形部件的连接部分,且涉及一种制造该结构部件的方法。
从US 8 491 047 B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B柱。该B柱包括内成形部件、与其连接的帽形支承元件和外成形部件。内成形部件和外成形部件具有彼此连接的侧向凸缘部分。支承构件通过其凸缘部分焊接至内成形部件的内表面并朝向外成形部件延伸,其中,在支承构件的底部部分与外成形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从DE 10 2013 114 108 A1中已知一种具有类似结构的B柱。在内柱部件与外柱部件之间设有帽形加强部段,其凸缘部分通过结构泡沫材料连接至内柱部件,且其底部部分通过结构泡沫材料连接至外柱部件。
DE 197 35 640 A1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B柱或C柱,其用于紧固安全带,且包括外面板、内面板以及布置在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的加强面板。加强面板具有两个弯曲支腿,这两个弯曲支腿搁置抵靠内面板并焊接至该内面板。
从EP 2 985 209 A2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呈B柱形式的结构部件。B柱包括冷成形的内成形部件和热成形并硬化的外成形部件,该外成形部件沿其长度具有可变厚度,且具有用于连接至第一成形部件的连接边缘。内成形部件和外成形部件沿结合边缘通过高能量束焊接结合在一起,其中,外成形部件的结合边缘与内成形部件的外边缘间隔开,使得内成形部件在此形成B柱的单层凸缘部分,用于附连至车体构件。
从DE 10 2013 011 679 B4中已知一种B柱,该B柱具有:具有两个侧向凸缘的内面板、具有两个侧向凸缘的帽形外面板以及布置在其间具有两个侧向凸缘的帽形加强面板。内面板、加强面板和外面板的凸缘结合并焊接在一起,以形成B柱的总共三层凸缘。
加强部件、特别是B柱加强部通常设计为帽形型材。各个加强部件或B柱的结合凸缘同时形成车门凸缘,边缘保护件和/或车门密封件在后续车辆组装期间被安装在该车门凸缘上。这意味着车门凸缘相对于B柱的构造深度更多地位于车辆内部。在具有无框架车门的车辆中,B柱的结合凸缘从上车门铰链的高度附近转移到车辆的外部,以与车门窗形成密封平面。
B柱的加强部件的几何形状显著地影响B柱可支承的载荷。一般地,具有较大构造深度的B柱比具有较小构造深度的B柱具有更大的抗弯刚度。
本发明基于以下目的: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特别是B柱加强件的加强装置,该加强装置具有高抗弯刚度且具有尽可能低的构造深度。
方案在于一种特别是呈B柱形式的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其包括:外面板,该外面板具有外壁、两个相对的侧壁和从其侧向突出的两个外凸缘部分;内面板,该内面板具有内壁、两个相对的侧壁和从其侧向突出的两个内凸缘部分;加强型材,该加强型材具有型材底部、两个相对的型材壁和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分;其中,设置为:至少在结构部件的上部段中,加强型材的最大型材高度大于外面板的最大型材高度,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被支承在内面板的内壁上,且外面板的外凸缘部分和内面板的内凸缘部分直接彼此抵靠并彼此固定。特别地,可设置为: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至少在结构部件的下部段中固定在外面板的外凸缘部分与内面板的内凸缘部分之间。
优势在于,对于结构部件的抗弯刚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加强型材的有效型材高度至少在结构部件的上部段中得以增加。以此方式,例如,加强型材且因而结构部件的较高抗弯刚度可通过结构部件的相等型材高度和/或加强型材的相等片材厚度获得,或者,可通过结构部件的相等抗弯刚度减小结构部件的型材高度和/或加强型材的片材厚度。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在特定情形下,由于结构部件的可获得的更高的抗弯刚度,因而可省去额外的加强部件,由此降低了结构部件的制造和组装成本。此外,结构部件的可获得的更小型材高度和/或加强型材的可获得的更小片材厚度带来重量节省的可能性。
结构部件可特别地设计成机动车辆的车辆柱的形式、尤其是A柱、B柱或C柱。也称作闭合面板、柱内部、内片材金属或内成形部件的内面板由此形成车辆车体的内部的一部分。也称作外成形部件、柱外部或外片材金属的外面板形成车辆车体的外部的一部分。车辆柱通常连接至外皮,外皮代表从外部可见的车体面板。
也称作中心柱的B柱可在功能上划分为若干部段,具体是头部部段、上柱部段、下柱部段和邻接的支脚部段,头部部段用于将B柱连接至车顶纵梁,上柱部段从头部部段向下延伸,下柱部段进一步向下延伸,邻接的支脚部段则构造成将B柱连接至地坎。
本文中特别提出,加强型材的最大型材高度大于外面板的最大型材高度的结构设计延伸B柱总高度的至少0.3倍,特别是总高度的至少0.4倍,尤其是总高度的至少0.5倍。还可能的是,该设计在更大的范围内、特别是还在加强型材的整个长度上实现。由此,增加的抗弯刚度和/或减小的重量的上述优势还相应地适用于该相应范围内的柱区域中。
可设置为:至少在上柱部段的一部分中、尤其是在整个上柱部段中,加强型材的最大型材高度大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的0.9倍。具有加强型材的最大可能型材高度的该设计结构可持续至中柱部段或下柱部段,且在相应范围内具有相关联的抗弯刚度增加的优势。
至少在上柱部段的一部分中,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支承在内成形部件的内壁上。要理解的是,具有支承在内壁上的加强型材的该结构设计也可实现成进一步向下延伸分别直至中柱部段或下柱部段。由此,增加的抗弯刚度或减小的重量的上述优势还相应地在该相应范围内的柱区域中实现。
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优选平坦地搁置于内面板的内壁上。这带来良好的力传递、即加强型材在内面板上的支承。连接部分从侧壁弯成凸缘状且支承在内壁上,或与其连接。因此,连接部分也可称作凸缘或支承部分。
连接部分至少在B柱的头部部段中固定至内面板的内壁。能够以材料锁定方式实现该连接、尤其通过焊接或胶合,和/或可能以形状锁定方式实现该连接、尤其通过铆接。在进一步向下的方向上、即在邻接头部部段的上柱部段中,连接部分也可固定至内成形部件的内壁。替代地,也可能是连接部分被支承在内成形部件的内壁上而至少在上柱部段的一部分中不固定。这意味着,此处加强型材仅会被支承在内壁上而不通过诸如焊接之类特别的固定手段与其附连。加强型材与内面板的固定连接在该情形中可经由头部部段中的上附连和下柱部段中的下附连实现。
至少在上柱部段的一部分中、特别是在整个上柱部段中,外面板的凸缘部分和内面板的凸缘部分彼此直接固定,特别是通过焊接而以材料锁定方式固定。在该部段中,B柱因此在两侧上都具有两层凸缘,这两层凸缘尤其用作车门凸缘。两层凸缘具有以下优势:与相对更厚的三层凸缘相比,与车辆外皮的可焊接性更好。
在截面中观察,内面板的内壁可具有两个侧向凹部,这两个侧向凹部相邻于内侧壁部分布置且平行于其延伸。该凹部例如可设置在B柱的中部段中,其中,要理解的是,该凹部还可延伸进入上柱部段和/或下柱部段中。特别设置成:在截面中观察,加强型材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被支承在侧向凹部的其中一个中。加强型材延伸进入凹部中还有助于大型材高度以及因此抗弯刚度增加。
根据可能的实施例,至少在下柱部段中设置为: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固定在外面板的外凸缘部分与内面板的内凸缘部分之间。以此方式,在下柱部段中,在B柱的两侧上都形成三层凸缘,这三层凸缘尤其用作车门凸缘。三个凸缘层:即外面板的凸缘部分、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以及内面板的凸缘部分的固定特别通过焊接执行,焊接例如是点焊或高能量束焊接。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固定在外面板和内面板的凸缘部分之间的结构设计可在小于B柱总高度的0.5倍的范围内选择。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下柱部段可特别被看作基本上具有与机动车辆车门重叠部的部段。柱的上部段可特别包括基本上处于侧窗区域中的部段。可能位于上柱部段与下柱部段之间的中柱部段可特别基本上位于车辆肩线的高度处。
根据优选实施例,加强型材设计成使得在至少一个通过结构部件的截面中,至少一个型材壁与垂直于基部的平面封围一角度,该角度小于5°,特别是小于3°,尤其是小于2°。该设计确保型材壁相对于内壁相对较陡,且从内壁朝向外壁延伸。由此,型材基部尽可能宽,使得其可吸收高压缩力。
优选地,加强型材的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20mm,特别是小于16mm。连接部分的边缘、即侧向端部布置得尽可能接近内面板的侧壁。除了连接部分的尽可能小的宽度之外,该设计还有助于加强型材尽可能宽。
至少在上柱部段的一部分中、特别是至少在整个上柱部段中,加强型材的各侧壁之间的平均宽度可大于内面板的各侧壁之间的平均宽度的0.3倍和/或小于内面板的各侧壁之间的平均宽度的0.7倍。这是为了确保加强型材的底部部分尽可能宽且由此具有高抗弯强度。
根据可能构造,内面板和/或外面板可为由金属材料、优选是钢片制成的冷成形部件。冷成形被理解为在远低于其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的金属成形。例如,可使用冷轧微合金化钢片作为钢材料。钢片可设有腐蚀保护涂层、尤其是锌涂层。
加强型材优选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热成形并硬化的部件。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热成形特别被理解为表示高于其再结晶温度的金属成形。任何可硬化的钢、特别是诸如22MnB5之类的硼钢可用作用于加强型材的钢材料。加强型材可特别地涂覆有铝硅合金或锌,以避免在热成形期间部件的缩放和/或用作腐蚀保护件。至少在部分区域中、优选完全地,加强型材在热成形之后或在热成形的环境中被硬化。热成形和硬化可在压制硬化工具中在一个过程中执行。该组合的成形和硬化工艺也称作压力硬化。
根据可能的实施例,至少一个部件:加强型材、内面板和/或外面板可沿其长度具有可变的厚度。例如可通过条状材料的柔性轧制且随后对片材坯料的机加工(定制轧制坯料(tailor rolled blanks))或通过使具有不同片材厚度的若干部分坯料结合(定制焊接坯料(tailor welded blanks))而生产沿其长度具有可变厚度的部件。该设计允许厚度适应于不同部件区域的相应载荷状况,从而在整体上获得重量优化的部件。
根据可能的实施例,在B柱的上部段中,外面板和内面板的凸缘部分可相对于在内壁与外壁之间延伸的中心平面朝向外面板的外壁偏置。凸缘朝向车辆外部偏置的该设计特别适合于具有无框车门的机动车辆。在此,偏置到外部的凸缘与机动车辆的车门窗形成密封平面。替代地或附加地,下柱部段中的内面板和外面板的凸缘部分可相对于中心平面沿朝向内面板的内壁的方向偏置。在此,向内偏置的凸缘与车门形成密封平面。
下面利用附图阐述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从前方示出了呈B柱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图2从后方示出了图1所示B柱的侧视图;
图3A示出了图1所示B柱沿图2中的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3B示出了图1所示B柱沿图2中的剖面线B-B的剖视图;以及
图3C示出了图1所示B柱沿图2中的剖面线C-C的剖视图。
以下一同描述的图1至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构部件2。该结构部件设计成呈B柱2的形式,其中,要理解的是,结构部件也可具有其他构造。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结构部件尤其被理解为用于机动车辆车体部件的结构成形部件,例如A柱、B柱或C柱、车门碰撞防护杆、支柱或保险杠。
B柱是客舱中间的支承柱,其将车辆的车顶区域与车体底架连接。在事故的情形中,车辆柱具有使客舱坚固以免变形的作用。车辆柱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于在侧向冲击的情形中吸收力,以免车辆乘员受到伤害。
呈B柱形式的该结构部件2包括外面板3、内面板4以及至少一个加强型材5,外面板3在组装状态中面向车辆外部Vo,内面板在组装状态中面向车辆内部Vi,加强型材5布置在外面板3与内面板4之间形成的腔体6中且用作加强结构部件。B柱还包括头部部段Pk、上柱部段Pa、中柱部段Pb和邻接的下柱部段Pc和邻接的支脚部段Pf,头部部段Pk用于将B柱附连至车顶梁,上柱部段Pa从头部部段Pk向下延伸,邻接的下柱部段Pc向下延伸,邻接的支脚部段Pf适用于将B柱附连至地坎。
也可称作外成形部件的外面板3包括外壁7、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8、8’以及从其侧向突出的两个凸缘部分9、9’。因此,外面板3具有基本上帽形的截面。外面板3的形状在纵向范围(L)上变化。外面板3在上区域中被压平且具有低型材高度H3,尤其如图3A中可见的。外壁7仅从凸缘部分9、9’向外部略微偏置,侧壁8、8’相应地仅具有小倾角且相对较短。朝向底部、即朝向柱的支脚,外面板3的型材高度H3增加,如图3B和3C中所示。在中柱部段Pm中,如图3B中所示,凸缘部分9、9’明显地从外壁7偏置,且相对于B柱2的整体型材高度H2大约位于中间。侧壁8、8’在该中间部段Pb中具有比在上柱部段Pa中更大的梯度。在下柱部段Pc中,外面板3的型材高度H3再度增加。凸缘部分9、9’相对于B柱的整体型材高度H2位于距外壁7的最大距离处,且大致布置在与内面板4的同一水平上,内面板4在该下柱部段Pc中被压平。
也可称作内成形部件的内面板4包括内壁10、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11、11’以及从其侧向突出的两个凸缘部分12、12’。因此,内面板4还具有基本上帽形截面。内面板4的截面相应地反向于外面板3改变,即随着外面板3的型材高度H3增加,内面板4的型材高度H4相应地减少,反之亦然。
加强型材5包括型材基部13、彼此相对的两个型材壁14、14’以及从其突出的两个型材凸缘15、15’。因此,加强型材5还具有基本上帽形的截面。加强型材5用于加强B柱2,为此,其具有比外面板3和内面板4更大的壁厚。加强型材5具有最大型材高度H5,该最大型材高度H5至少在上柱区域Pa中大于该柱区域Pa中的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特别地,所意于的是,加强型材5的最大型材高度H5大于外壁7与内壁10之间的最小距离H6的0.9倍。在B柱的整个范围内,在型材基部13与外壁7之间形成间隙。相对较大的型材高度H5使得B柱2具有特别高的抗弯刚度,该抗弯刚度取决于加强型材5的有效型材高度H5。
优选地,对于B柱2的总长度L2的至少30%,加强型材5的型材高度H5大于外面板3的型材高度H3。为了在其他柱区域中也具有特别高的抗弯刚度,加强型材5的型材高度H5也可大于B柱的其他区域中的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在该情形中,型材高度H5至少在头部部段Pk中和/或在中柱部段Pb中和/或在下柱部段Pc的一部分中大于相应柱部段中的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
加强型材5至少在上柱部段Pa中通过其型材凸缘15、15’支承抵靠内成形部件4的内壁10,尤其如图3A和3B中可见的。在B柱2的这些部段中,其中,加强型材5的型材凸缘15、15’完全布置在腔体6中,外面板的凸缘部分9、9’和凸缘部分12、12’彼此直接接触或彼此连接并在B柱2的两侧上对应地形成B柱2的2层凸缘18、18’。
型材凸缘15、15’特别用于将加强型材5连接或支承在内面板4上,且在下柱部段Pc中与外面板3连接。因此,其也可称作连接部分或支承部分15、15’。在B柱2的头部部段Pk中,型材凸缘15、15’例如通过焊接、尤其是点焊或激光焊接或通过胶合固定至内面板4的内壁10。因此,B柱2沿其主要范围包括四个连接线,即沿凸缘18、18’的两个连接线以及在型材凸缘15、15’与内基部10之间的两个另外的连接线。型材凸缘15、15’的宽度优选小于20mm,特别是小于16mm。边缘16、16’或型材凸缘15、15’的侧向端部相邻于内面板4的侧壁11、11’布置且与其平行。在型材凸缘15、15’被支承抵靠内壁10、即位于腔体6内的柱部段中,侧向端部16、16’向上弯曲且由此跟随内面板4的壁11、11’的弯曲。
加强型材5的侧壁14、14’分别关于凸缘部分15、15’和内壁10相对较陡。具体设置成,在至少一个柱部段Pk、Pa、Pb、Pc、Pf中,至少一个型材壁14、14’与垂直于内基部10的平面E1封围角度α14,该角度小于10°,特别地小于5°,可选地小于2°。该量值有助于(增加)加强型材5的最大可能宽度,从而可相应地吸收高压缩力。
在从上柱部段Pa至下柱部段Pc的路线中,加强型材5的截面及其与内面板4的连接发生变化。尽管在上柱部段Pa中,加强型材5的型材凸缘15、15’被支承在内壁10上且完全容纳在腔体6中,但在下柱部段Pc中,型材凸缘15、15’伸出形成于内面板4与外面板3之间的腔体且在此布置在外面板3的凸缘部分9、9’与内面板4的凸缘部分12、12’之间。由此,该下柱部段Pc中的B柱具有三层凸缘18、18’,该三层凸缘18、18’尤其用作车门凸缘。这三个凸缘层9、15、12;9’、15’、12’特别通过焊接、例如点焊或高能量束焊接而结合在一起。当安装车体时,三层凸缘18、18’用作车门凸缘,其上可安装有车门密封件。
在上柱部段Pa与下柱部段Pc之间,加强型材5经历形状的变化,使得加强型材5的宽度增加且型材凸缘15、15’从内基部10沿凸缘部分9、9’;12、12’的方向运动。该过渡大约发生在中柱部段Pb中。例如,图3B示出了右型材凸缘15已提升离开内基部10。
在尤其适用于具有无框架车门的机动车辆的B柱2的该实施例中,加强型材5在长度上的变化伴随有B柱2的凸缘18、18’的凸缘平面E18的位移。尤其如图2中可见的,凸缘18、18’在上柱部段Pa中向外偏离,且在此形成用于车门窗的密封平面。在下柱部段Pc中,凸缘18、18’向内偏置且在此形成车门凸缘。在也可称作过渡部段的中柱部段Pb中,凸缘平面从外部移动至内部。
内基部10具有两个侧向凹部17、17’,两个侧向凹部17、17’在B柱2的至少一部分范围中沿侧壁11、11’行进或以一半径融入其中。也可称作通道的凹部17、17’从中柱部段Pb(图3B)向下延伸至下柱部段Pc(图3C)。在这些具有凹部17、17’的柱部段中,型材凸缘15、15’布置在凹部中或布置在凹部的区域中。两个凹部17、17’中的至少一个可从头部部段Pk至支脚部段Pf连续地形成,且特别用作膨胀接头。该凹部可选地设计使得该区域不被硬化。
外面板3和内面板4优选地由钢片通过冷成形制成。钢片可设有腐蚀保护涂层、尤其是锌涂层。加强型材5优选为由可硬化的钢材料、比如22MnB5制成的热成形并硬化的部件。加强型材5可特别地涂覆有铝硅合金或锌,以避免在热成形期间部件的缩放,或用作腐蚀保护件。
加强型材5可沿长度L具有可变厚度D。这允许厚度D适应于关于不同部件部段Pk、Pa、Pb、Pc、Pf中的载荷能力的相应技术要求,从而有助于B柱2的重量减少。这也适用于内面板4,内面板4也可沿其长度具有可变厚度。
附图标记列表
1
2 结构部件
3 外面板
4 内面板
5 加强型材
6 腔体
7 外壁
8,8’ 侧壁
9,9’ 凸缘部分
10 内壁
11,11’ 侧壁
12,12’ 凸缘部分
13,13’ 型材基部
14,14’ 型材壁
15,15’ 型材凸缘
16,16’ 边缘
17,17’ 凹部
18,18’ 凸缘
B 宽度
H 型材高度
L 长度
Pk 头部部段
Pa 上柱部段
Pb 中柱部段
Pc 下柱部段
Pf 支脚部段
Vi 内侧
Vo 外侧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特别是B柱,所述结构部件包括:
外面板(3),所述外面板具有外壁(7)、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8、8’)和从所述侧壁侧向突出的两个外凸缘部分(9、9’);
内面板(4),所述内面板具有内壁(10)、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11、11’)和从所述侧壁侧向突出的两个内凸缘部分(12、12’);
加强型材(5),所述加强型材具有型材基部(13)、彼此相对的两个型材壁(14、14’)以及与所述型材壁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分(15、15’);
其中,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上部段(Pa)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最大型材高度(H5)大于所述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且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被支承在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上,且所述外凸缘部分(9、9’)和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直接彼此抵靠并彼此固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下部段(Pc)中固定在所述外面板(3)的所述外凸缘部分(9、9’)与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部件(2)的头部部段(Pk)中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特别地以材料锁定方式固定至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所述头部部段构造成连接至所述机动车辆的车顶纵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部件(2)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最大型材高度(H5)大于所述外面板(3)的最大型材高度(H3)的所述上部段(Pa)至少是所述结构部件的总长度(L2)的0.3倍,特别地至少是所述结构部件的总长度(L2)的0.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所述上部段(Pa)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最大型材高度(H5)大于所述外壁(7)与所述内壁(10)之间的最小距离(H6)的0.9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上部段(Pa)中,所述连接部分(15、15’)平坦地支承抵靠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的所述上部段(Pa)的部分区域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特别是以材料锁定方式固定至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所述上部段(Pa)的部分区域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以非固定方式支承在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连接部分支承抵靠所述内壁(10)的部段中,所述连接部分(15、15’)的宽度(B15)小于20mm,特别地小于16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型材(5)的至少一个侧壁(14、14’)与垂直于所述型材基部(13)的平面(E1)封围一角度(α14),在穿过所述B柱(2)的至少一个截面中,所述角度小于5°,特别地小于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的所述上部段(Pa)的截面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各所述型材壁(14、14’)之间的平均宽度大于所述内面板(4)的各所述侧壁(11、11’)之间的平均宽度的0.3倍和/或小于所述内面板(4)的各所述侧壁(11、11’)之间的平均宽度的0.7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的中部段(Pb)中具有两个侧向凹部(17、17’),所述两个侧向凹部相邻于内侧壁(11、11’)布置且平行于所述内侧壁延伸;
其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分(15、15’)被支承在所述侧向凹部(17、17’)的其中一个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至少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下部段(Pc)中特别地以材料锁定方式固定在所述外面板(3)的所述外凸缘部分(9、9’)与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部件(2)中所述加强型材(5)的所述连接部分(15、15’)连接至所述外面板(3)的所述外凸缘部分(9、9’)和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的下部段(Pc)小于所述结构部件(2)的总长度(L2)的0.5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面板(4)和/或所述外面板(3)冷成形,且所述加强型材(5)热成形并被硬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面板(4)和所述加强型材(5)中的至少一者沿长度(L)具有可变厚度(D)。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结构部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所述上部段(Pa)中,所述外凸缘部分(9、9’)和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相对于在所述内壁(10)与所述外壁(7)之间延伸的中心平面朝向所述外面板(3)的所述外壁(7)的方向偏置;以及
在所述结构部件(2)的下部段(Pc)中,所述外面板(3)的所述外凸缘部分(9、9’)和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凸缘部分(12、12’)相对于所述中心平面沿朝向所述内面板(4)的所述内壁(10)的方向偏置。
CN201780059304.7A 2016-09-28 2017-09-25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Active CN109789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8366.0A DE102016118366A1 (de) 2016-09-28 2016-09-28 Strukturbauteil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16118366.0 2016-09-28
PCT/EP2017/074252 WO2018060143A1 (de) 2016-09-28 2017-09-25 Strukturbauteil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9897A true CN109789897A (zh) 2019-05-21
CN109789897B CN109789897B (zh) 2021-08-27

Family

ID=59997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9304.7A Active CN109789897B (zh) 2016-09-28 2017-09-25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1191B2 (zh)
EP (1) EP3519278B1 (zh)
JP (1) JP6768162B2 (zh)
CN (1) CN109789897B (zh)
DE (1) DE102016118366A1 (zh)
WO (1) WO20180601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9423A1 (fr) * 2021-11-24 2023-05-26 Psa Automobiles Sa Plaquette d’indexation de charnière de porte renforçant un pilier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9024605B1 (pt) * 2017-06-02 2021-08-17 Honda Motor Co., Ltd. Painel de veículo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do mesmo
JP6898169B2 (ja) * 2017-08-02 2021-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ボディ骨格構造
JP6956141B2 (ja) 2019-05-08 2021-10-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KR102644571B1 (ko) * 2019-05-13 2024-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체 보강 장치
US11745801B2 (en) 2019-10-04 2023-09-0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4813A (ja) * 1996-03-26 1997-09-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側部補強構造
CN101678862A (zh) * 2007-05-10 2010-03-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结构构件
US8491047B1 (en) * 2012-01-23 2013-07-2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4487320A (zh) * 2012-07-25 2015-04-01 耶斯塔姆普硬技术股份公司 B柱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68279U (zh) * 2015-01-14 2015-06-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
CN10651586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穆尔和本德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b柱以及生产b柱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5640B4 (de) 1997-08-16 2007-12-20 Volkswagen Ag Befestigung eines Sicherheitsgurtes
JP4428811B2 (ja) * 2000-04-28 2010-03-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タピラーの結合構造
JP6106982B2 (ja) 2012-07-27 2017-04-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側部構造
US10023237B2 (en) 2013-11-15 2018-07-17 Autotech Engineering A.I.E. Beam for producing a metal framework
DE102013114108B4 (de) 2013-12-16 2022-12-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äule mit einem Verstärkungsteil
FR3016597B1 (fr) * 2014-01-20 2017-09-22 Autotech Eng A I E Dispositif de structure de carrosserie de vehicules
US10059375B2 (en) * 2014-03-25 2018-08-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DE102014216225A1 (de) 2014-08-14 2016-02-18 Muhr Und Bender Kg Struktur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rukturbauteils
US9630652B2 (en) * 2015-03-04 2017-04-25 Fca Us Llc Vehicle pillar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for side impac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4813A (ja) * 1996-03-26 1997-09-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側部補強構造
CN101678862A (zh) * 2007-05-10 2010-03-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结构构件
US8491047B1 (en) * 2012-01-23 2013-07-23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4487320A (zh) * 2012-07-25 2015-04-01 耶斯塔姆普硬技术股份公司 B柱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68279U (zh) * 2015-01-14 2015-06-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
CN106515862A (zh) * 2015-09-14 2017-03-22 穆尔和本德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车身的b柱以及生产b柱的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9423A1 (fr) * 2021-11-24 2023-05-26 Psa Automobiles Sa Plaquette d’indexation de charnière de porte renforçant un pilier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29251A (ja) 2019-10-17
WO2018060143A1 (de) 2018-04-05
CN109789897B (zh) 2021-08-27
US20190233019A1 (en) 2019-08-01
JP6768162B2 (ja) 2020-10-14
DE102016118366A1 (de) 2018-03-29
EP3519278B1 (de) 2020-08-26
US11021191B2 (en) 2021-06-01
EP3519278A1 (de)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9897A (zh) 用于机动车辆车体的结构部件
US8967703B2 (en) Reinforcement for a vehicle pillar
US869021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ith body reinforcement behind the second row of seats
EP2749480B1 (en) Structure for side portion of vehicle
KR101755391B1 (ko) 차량용 비-필러
US9308577B2 (en) Lightweight steel door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885320B1 (ko) 차량 도어용 내측 패널
CA2853708C (en) Subframe with beads
US9145171B2 (en) Rear body section of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4288162B2 (ja) ビーム材
KR102575806B1 (ko) 자동차용 사이드 실 부품
CN109204547B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7444493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身结构
KR20140031293A (ko) 철도 차량 차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CZ294512B6 (cs) Boční nárazník
US20120267917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in the floor region of the occupant compartment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367789B (zh) 在纵梁与下边梁部分之间包括加强元件的车辆底部结构
EP1772351B1 (en) Structural beam for a vehicle body.
RU2768674C1 (ru) Туннель с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бокового усиления
JP5243872B2 (ja) 自動車サイドドアの下部構造
US7703207B2 (en) Blank, chassis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said chassis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