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7255A -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7255A
CN109787255A CN201910123251.1A CN201910123251A CN109787255A CN 109787255 A CN109787255 A CN 109787255A CN 201910123251 A CN201910123251 A CN 201910123251A CN 109787255 A CN109787255 A CN 109787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voltage difference
power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sequence
distribu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32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7255B (zh
Inventor
邓才波
安义
范瑞祥
郭亮
刘蓓
陈琛
廖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Ke Chen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Ke Chen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Ke Chen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Ke Chen Electric Power Test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32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7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7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得到的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从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对比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的转移效果,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Description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配电台区现有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四线系统负荷不均匀而引起三相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此时,配电变压器的三相电流不对称,形成有的相电压过低,而有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给电网安全和用户用电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功率损耗与线路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三相电流不平衡时线路功率增加的部分就为线路不平衡电流的附加损耗,增加了台区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以改善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包括: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2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对比分别采用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台区电流进行转移的转移效果,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压差值:
Δuk=max(uak,ubk,uck)-min(uak,ubk,u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uak,ubk,uck为第k组三相电压。因此,通过将一次采集中A相、B相以及C相中的最高的电压值减去最低的电压值,得到每次采集的电压差值,这些电压差值组成电压差值序列。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流差值:
Δik=max(iak,ibk,ick)-min(iak,ibk,i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iak,ibk,ick为第k组三相电流。因此,通过将一次采集中A相、B相以及C相中的最高的电流值减去最低的电流值,得到每次采集的电流差值,这些电流差值组成电流差值序列。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包括: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因此,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找到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以便后续在得到电流差后可以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对应的电压差。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负荷转移方向,包括:A相转移至B相以及C相、B相转移至A相以及C相、C相转移至A相以及B相、B相以及C相转移至A相、A相以及C相转移至B相、A相以及B相转移至C相。因此,预设负荷的转移方向可以包括六种方案,每一种预设负荷转移方向方案还可以包括若干预设负荷转移比例,两者一同组成了预设负荷的转移策略,通过对比各种预设负荷的转移策略,找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包括: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统计每个电压差序列中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选择出对应的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由于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时表示三相均衡性较差,所以统计个数最小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即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在根据配电台区的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预设时间为时间间隔采集所述n组三相电压以及所述n组三相电流。因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每隔一段时间对配电台区的三相电流以及三相电压进行采集的步骤,以便后续模拟配电台区负荷的转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第二计算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转移模块,用于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1的整数;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对比分别采用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台区电流进行转移的转移效果,利用选择模块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线性拟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因此,利用线性拟合模块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找到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以便后续在得到电流差后可以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对应的电压差。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包括:计数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计数模块统计每个电压差序列中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选择出对应的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由于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时表示三相均衡性较差,所以统计个数最小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即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还包括:采集模块,用于以预设时间为时间间隔采集所述n组三相电压以及所述n组三相电流。因此,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利用采集模块每隔一段时间对配电台区的三相电流以及三相电压进行采集,以便后续模拟配电台区负荷的转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
具体的,对于一个配电台区中同一线路所接带配电变压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数据,可以通过台区集中采集器等采集工具进行采集,其中,一段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一年内、一个月内、一个季度内等。而对配电台区的数据采集间隔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每半小时采集一次、每天采集一次等。此外,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其中,n为采集次数,例如:当采集间隔为半小时,一天内总共可以采集48次,则一天之内n等于48,此时采集到的数据包括48个A相电压值、48个B相电压值、48个C相电压值、48个A相电流值、48个B相电流值以及48个C相电流值。
在配电台区中的采集工具采集到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后,可以通过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等通信方式传输至主站数据库进行存储以及后续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后续处理可以包括: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的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
举例来说,当总共采集到48组三相电压时,第一组三相电压中:A相电压>B相电压>C相电压,则第一个电压差值为A相电压减去C相电压的值;第二组三相电压中:C相电压>A相电压>B相电压,则第二个电压差值为C相电压减去B相电压的值;……;第四十八组三相电压中:C相电压>A相电压>B相电压,则第四十八个电压差值为C相电压减去B相电压的值。以此类推,第一个电压差值、第二个电压差值、……、第四十八个电压差值形成一个个数为四十八的电压差序列。电流差序列的生成方式与上述电压差序列的生成方式类似。
步骤S200: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
具体的,在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之后,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确定离散的电压差序列以及离散的电流差序列之间的连续关系式。例如,可以采用线性拟合、最小二乘拟合等方式,确定的关系式可能是线性关系也可能是非线性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S300: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
具体的,首先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中的一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采集到的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的模拟,用来表示配电台区的负荷调整。这是由于,当配电台区三相的负荷发生变化时,其对应的三相电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中可以包括一个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一个预设负荷转移比例。其中,预设负荷转移方向又可以包括:A相转移至B相以及C相、B相转移至A相以及C相、C相转移至A相以及B相、B相以及C相转移至A相、A相以及C相转移至B相、A相以及B相转移至C相,总共可以包括六种转移方向。预设负荷转移比例包括:5%、10%、15%、20%、25%、30%、35%、40%、45%、50%为例,结合上述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上述预设负荷转移比例,总共包括六百种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例如:将5%的A相电流转移至B相,15%的A相电流转移至C相;将20%的A相电流转移到B相,30%的C相电流转移到B相等。
在根据第一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采集到的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的模拟后,以将ek的A相电流转移至B相,el的A相电流转移至C相为例,可以利用如下公式得到修正后电流:
iax=ia-ekia-elia
ibx=ib+ekia
ibx=ic+elia
其中,iax,ibx,ibx分别为修正后的三相电流,ek,el为转移比例,ia,ib,ic分别为修正前的三相电流。然后,利用修正后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修正后的电流差序列。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采用K个不同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采集到的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的模拟,计算出K个修正后的电流差序列。
步骤S400: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
具体的,将步骤S300中得到的K歌修正后电流差序列带入步骤S200中得到的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到对应的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
步骤S500: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具体的,由于修正后的电压差的大小可以表示修正后配电台区的三相均衡性的好坏,因此可以从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然后确定该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的最优调整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从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对每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修正后电压差值进行计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即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每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根据预设公式进行处理,筛选出经过处理后大于预设值的电压差值,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即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等方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比分别采用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台区电流进行转移的转移效果,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得到电压差序列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压差值:
Δuk=max(uak,ubk,uck)-min(uak,ubk,u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uak,ubk,uck为第k组三相电压。
具体的,由于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因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电压差序列中的每一个电压差值。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为上述公式,即用A相电压、B相电压以及C相电压中的最大值减去A相电压、B相电压以及C相电压中的最小值。举例来说,当第一组三相电压中:A相电压>B相电压>C相电压,则第一个电压差值为A相电压减去C相电压的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一次采集中A相、B相以及C相中的最高的电压值减去最低的电压值,得到每次采集的电压差值,这些电压差值组成电压差值序列。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得到电流差序列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0: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流差值:
Δik=max(iak,ibk,ick)-min(iak,ibk,i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iak,ibk,ick为第k组三相电流。
具体的,由于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因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电流差序列中的每一个电流差值。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为上述公式,即用A相电流、B相电流以及C相电流中的最大值减去A相电流、B相电流以及C相电流中的最小值。举例来说,当第一组三相电流中: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则第一个电流差值为A相电流减去C相电流的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一次采集中A相、B相以及C相中的最高的电流值减去最低的电流值,得到每次采集的电流差值,这些电流差值组成电流差值序列。
进一步,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2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
具体的,确定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的方式可以为线性拟合。在线性拟合的过程中,可以首先设给定离散数据式中电流差序列中的电流差值为自变量x的取值,电压差序列中的电压差值为因变量y的相应值,然后拟合使该数据式最佳地逼近一条直线。其中,在拟合得到的直线中,a表示该直线的斜率,ab表示该直线的截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找到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以便后续在得到电流差后可以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对应的电压差。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5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具体的,从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的方式可以包括:对每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修正后电压差值进行计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即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其中,预设电压差值可以为10伏、12伏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统计每个电压差序列中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选择出对应的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由于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时表示三相均衡性较差,所以统计个数最小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即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00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0:以预设时间为时间间隔采集所述n组三相电压以及所述n组三相电流。
具体的,对于一个配电台区中同一线路所接带配电变压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数据,可以通过台区集中采集器等采集工具进行采集,对配电台区的数据采集间隔即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每半小时采集一次、每天采集一次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每隔一段时间对配电台区的三相电流以及三相电压进行采集的步骤,以便后续模拟配电台区负荷的转移。
第二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700,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第一计算模块710,用于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第二计算模块720,用于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转移模块730,用于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1的整数;第三计算模块740,用于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选择模块750,用于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比分别采用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台区电流进行转移的转移效果,利用选择模块750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计算模720块,包括:线性拟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线性拟合模块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找到电压差序列与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以便后续在得到电流差后可以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对应的电压差。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模块750,包括:计数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数模块统计每个电压差序列中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选择出对应的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由于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时表示三相均衡性较差,所以统计个数最小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即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700还包括:采集模块,用于以预设时间为时间间隔采集所述n组三相电压以及所述n组三相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利用采集模块每隔一段时间对配电台区的三相电流以及三相电压进行采集,以便后续模拟配电台区负荷的转移。
第三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种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第四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第一实施例任一可选的实现方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其中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包括: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2的整数;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因此,通过对比分别采用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台区电流进行转移的转移效果,选择出其中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的负荷最优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对配电台区负荷的调整优化,达到有效优化低电压台区电压合格率、减少台区频繁换相次数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
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
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2的整数;
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
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压差值:
Δuk=max(uak,ubk,uck)-min(uak,ubk,u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uak,ubk,uck为第k组三相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第k个电流差值:
Δik=max(iak,ibk,ick)-min(iak,ibk,ick);
其中,k为不大于n的整数,iak,ibk,ick为第k组三相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包括:
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负荷转移方向,包括:
A相转移至B相以及C相、B相转移至A相以及C相、C相转移至A相以及B相、B相以及C相转移至A相、A相以及C相转移至B相、A相以及B相转移至C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包括:
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配电台区的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时间为时间间隔采集所述n组三相电压以及所述n组三相电流。
8.一种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配电台区数据得到电压差序列以及电流差序列;其中,所述配电台区数据包括n组三相电压以及n组三相电流,n为采集次数,所述电压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压中的最大电压值减去最小电压值得到的电压差值形成的序列,所述电流差序列为每次采集到的一组三相电流中的最大电流值减去最小电流值得到的电流差值形成的序列;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压差序列与所述电流差序列之间的关系式;
转移模块,用于根据K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对所述n组三相电流进行电流转移模拟,并根据修正后电流得到K个修正电流差序列;其中,每个预设负荷转移策略包括预设负荷转移方向以及预设负荷转移比例,K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K个修正后电流差序列以及所述关系式得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确定出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并将所述表征配电台区三相均衡性最佳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包括:
线性拟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压差序列以及所述电流差序列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Δu=a(Δi-b);
其中,a、b分别为所述关系式的参数,Δu为所述电压差值,Δi为所述电流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台区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计数模块,用于对所述K个修正后电压差序列中所述电压差值大于预设电压差值的个数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个数最少的修正后电压差序列对应的所述预设负荷转移策略作为所述配电台区负荷最优调整策略。
CN201910123251.1A 2019-02-19 2019-02-19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787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3251.1A CN109787255B (zh) 2019-02-19 2019-02-19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3251.1A CN109787255B (zh) 2019-02-19 2019-02-19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255A true CN109787255A (zh) 2019-05-21
CN109787255B CN109787255B (zh) 2020-08-11

Family

ID=6650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3251.1A Active CN109787255B (zh) 2019-02-19 2019-02-19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725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3465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配变实时状态预警的方法
CN113922393A (zh) * 2021-10-18 2022-01-1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低压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7435A (ja) * 2002-12-05 2004-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三相四線式交流電源の逆相及び欠相検出装置
CN101055283A (zh) * 2007-04-30 2007-10-17 淄博卓尔电器有限公司 三相电流记录及平衡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30992A (zh) * 2017-07-17 2017-10-03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遍历调相算法的不平衡台区的调相方法及装置
CN10853559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压曲线聚类分析的低压台区用户相位识别方法
CN108649592A (zh) * 2018-06-07 2018-10-12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压线路多功能自动换相系统及其换相方法
CN108776869A (zh) * 2018-06-07 2018-11-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智能电表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变压器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7435A (ja) * 2002-12-05 2004-07-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三相四線式交流電源の逆相及び欠相検出装置
CN101055283A (zh) * 2007-04-30 2007-10-17 淄博卓尔电器有限公司 三相电流记录及平衡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30992A (zh) * 2017-07-17 2017-10-03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遍历调相算法的不平衡台区的调相方法及装置
CN108535599A (zh) * 2018-04-16 2018-09-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压曲线聚类分析的低压台区用户相位识别方法
CN108649592A (zh) * 2018-06-07 2018-10-12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压线路多功能自动换相系统及其换相方法
CN108776869A (zh) * 2018-06-07 2018-11-0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智能电表大数据分析的台区变压器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义等: "一种配电变压器零序阻抗计算方法", 《变压器》 *
魏梅芳: "一种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台区相位识别监测方案",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3465A (zh) * 2019-12-27 2020-05-0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配变实时状态预警的方法
CN113922393A (zh) * 2021-10-18 2022-01-1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低压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
CN113922393B (zh) * 2021-10-18 2022-11-2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低压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255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3836B (zh) 宽范围电能表的电流通道增益动态调整方法
CN103543430B (zh) 一种标准模数同步信号源
CN102998525B (zh) 单相多功能电能计量电路及其电表自动校准方法
CN104583784B (zh) 输入功率和电流测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10880760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线损与无功补偿协同优化方法
CN109787255A (zh) 配电台区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2305890B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子模块的直流电压检测方法
CN107863770B (zh) 一种低压台区线损率异常原因的判定方法
CN106997006A (zh) 一种基于h桥电阻的绝缘电阻测量电路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JP2013074639A (ja) 電力系統状態推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系統システム
CN109085425B (zh) 一种冲击负荷计算方法
CN102466750B (zh) 数字万用表的交流测量系统及交流测量方法
US9927465B2 (en) Voltage measuring device
CN102928660A (zh) 基于fir数字滤波器的无功功率测量方法
Bjelić et al. Selection of linear filter elements parameters for measuring of voltage and currents components of direct and inverse order
JPH0652282B2 (ja) Lcrメ−タ
CN109975607B (zh) 配电台区容量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767887B (zh) 高压直流输电的子模块电容电压预测校正方法
CN107257135A (zh) 一种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措施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729757B (zh) 一种用于确定近直流落点风电场并网容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93777A (zh) 半桥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子模块电压控制方法
CN112557995B (zh) 一种便于校验误差的电表箱和误差校验方法
CN105429143A (zh) 一种针对电力系统光伏专供线的谐波质量监测点选址方法
CN208862818U (zh) 一种数字模拟转换器
Toups et al. Analyzing Performance of Balancing Compensators in a Three Phase Microgri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