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719A -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Google Patents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86719A CN109786719A CN201910095939.3A CN201910095939A CN109786719A CN 109786719 A CN109786719 A CN 109786719A CN 201910095939 A CN201910095939 A CN 201910095939A CN 109786719 A CN109786719 A CN 109786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nitride
- nitride nano
- active atomic
- nano material
- modified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包括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形成于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惰性层以及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活性原子。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硫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因具有容量高、成本低以及单质硫来源广与无毒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质硫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态多硫化锂易溶解在液态电解质中,并随着电解质的扩散从正极材料中扩散至负极引发不必要的副反应(即,穿梭效应),进而损失活性物质硫,并降低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从而使得锂硫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普遍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纳米金属化合物、纳米碳和硫复合的方法,以增加电极的导电性,并通过极性金属化合物对多硫化锂的化学吸附及催化转化作用抑制“穿梭效应”。但是,实际应用中纳米金属化合物在空气中暴露后,易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所述氧化层虽然对多硫化锂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却同时隔绝了对多硫化锂与纳米金属化合物表面的直接接触,使得多硫化锂无法接受电子进行反应转化,同时氧化层较低的催化活性更进一步的限制了多硫化锂的转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以及具有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包括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形成于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惰性层以及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活性原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空气中进行氧化,从而在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惰性层;
将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管式炉中;
在活化气氛下,对所述管式炉中的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进行热处理;
冷却,得到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包括一中间层,所述正电极以及所述中间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对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表面氧化形成的不导电且催化活性低的惰性层进行充分利用,在保留上述惰性层的强吸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所述惰性层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且活性原子与所述惰性层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结合力较强,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性能优异,从而使得含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去除惰性层以及含有惰性层的氮化钛纳米颗粒的X射线光电子Ti 2p能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硫原子表面改性的氮化钛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TEM)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硫原子表面改性的氮化钛纳米材料与对比例中的氮化钛纳米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Ti 2p能谱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硫原子表面改性的氮化钛纳米材料与对比例中的氮化钛纳米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S 2p能谱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硫原子表面改性的纳米氮化钛材料和对比例中的氮化钛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在1C的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6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硫原子表面改性的氮化钛纳米材料和对比例中的氮化钛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在1C的倍率下的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空气中进行氧化,从而在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惰性层。
具体地,称取一定量的商用金属氮化物纳米粉末,并将所述商用金属氮化物纳米粉末置于磁舟中并放置于空气1h以上,氧化得到表面含有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
所述商用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1μm,所述惰性层的厚度为1~10nm。所述惰性层包括氮化矾的氧化物、氮化钼的氧化物、氮化铁的氧化物以及氮化钛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商用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包括纳米氮化钛、氮化矾、氮化铬、氮化钼以及氮化铁中至少一种。
S12、将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管式炉中。
具体地,将S11中的磁舟置于管式炉下游,然后取过量的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置于另一磁舟中,并放入所述管式炉上游。
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包括甲硫氨酸、胺类化合物、半胱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硫氰基甲烷、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硫磷以及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活性原子包括氮原子、磷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为硫脲,即,所述活性原子为硫原子。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与S1中的商用金属氮化物纳米粉末的质量比为2:1~100:1。
S13、在活化气氛下,对所述管式炉中的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进行热处理。
具体地,将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所述表面含有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在所述管式炉中热处理,使得所述活性原子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
所述活化气氛包括硫蒸气、二氧化硫、氨气以及硫化氢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活化气氛为硫化氢。所述热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50℃/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80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升温速率为5℃/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2h。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1μm。
S14、冷却,得到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包括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形成于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惰性层以及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活性原子。其中,所述惰性层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且,由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有活性原子,使得所述惰性层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增强。
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提供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步骤S22:将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在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混合,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涂覆于聚乙烯电池隔膜上。
其中,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导电网络的功能。
步骤S23:将涂覆有所述混合物的隔膜置于烘箱中,并在60~100℃下真空干燥6~24h后得到含有中间层的改性隔膜。
步骤S24:将所述含有中间层的改性隔膜与金属锂、醚类电解液以及石墨烯/硫复合正极在一手套箱中组装成所述锂硫电池。
其中,所述锂硫电池在1C的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700~110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还可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中。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对比例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第一步:称取100mg的商用氮化钛纳米粉末,将所述商用氮化钛纳米粉末置于磁舟中,然后将所述磁舟静置于空气中24h,处理完成后得到含有惰性层厚度在3nm的氮化钛纳米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磁舟置于管式炉下游,然后取600mg硫脲粉末至于另一磁舟中并放入所述管式炉上游。
第三步:在氩气气氛下,对所述管式炉中的带有惰性层的所述氮化钛纳米粉末和所述硫脲粉末进行热处理,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至600℃,并保温2h,然后自然降温,得到硫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钛纳米材料。
第四步:将所述硫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钛纳米材料与具有导电氧化功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稀粉末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混合,得到一混合材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材料均匀涂覆于聚乙烯电池隔膜上,最后将所述聚乙烯电池隔膜置于烘箱中并在60℃下真空干燥6h后得到含有中间层的改性隔膜。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中硫脲粉末的质量为1000mg,第三步中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700℃,保温时间为1h。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中硫脲粉末的质量为200mg,第三步中升温速率为2℃/min,升温至500℃,保温时间为5h。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步中加入的为氮化矾。
实施例5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步中加入的为氮化钼。
实施例6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加入的为氯化铵。
实施例7
该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加入的是十二甲基硫酸钠。
对比例
该对比例相对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不加入含活性原子有机物,即不加入硫脲粉末,仅对氮化钛纳米粉末进行热处理。
表1实施例1~7具体处理条件
请参阅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所述氮化钛纳米颗粒经过氧化形成了氧化层。请参阅图3,从图上可知,氮化钛的晶面为(200),氮化钛的晶面间距为0.216nm。请参阅图4A及图4B,从图上可知,由于检测到Ti-S、O-Ti-S等,再次表明活性原子成功结合至惰性层的表面。
锂硫电池的制备:将上述实施例1~7制备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对比例制备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分别与具有导电氧化功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稀粉末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混合,得到一混合物,然后将所述混合物均匀涂覆于聚乙烯电池隔膜上,并将涂覆有所述混合材料的隔膜置于烘箱中,并在60℃下真空干燥6h后得到含有中间层的改性隔膜。最后将所述含有中间层的改性隔膜、金属锂、醚类电解液以及石墨烯/硫复合正极在一手套箱中分别组装成锂硫电池。
将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所组装的锂硫电池在1C的倍率下进行放电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表2本发明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的放电试结果
如表2所示,同时参阅图5及图6,将实施例1~7与对比例进行对比可知,通过使用含活性原子有机物对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改性后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的锂硫电池具有更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对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表面氧化形成的不导电且催化活性低的惰性层进行充分利用,在保留上述惰性层的强吸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所述惰性层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且活性原子与所述惰性层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结合力较强,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性能优异,从而使得含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锂硫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较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0)
1.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形成于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惰性层以及与所述惰性层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活性原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于1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层包括氮化矾的氧化物、氮化钼的氧化物、氮化铁的氧化物以及氮化钛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层的厚度为1~1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原子包括氮原子、磷原子以及硫原子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空气中进行氧化,从而在所述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惰性层;
将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置于管式炉中;
在活化气氛下,对所述管式炉中的所述含活性原子有机物粉末与带有所述惰性层的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进行热处理;
冷却,得到所述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气氛包括硫蒸气、二氧化硫、氨气以及硫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50℃/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80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升温速率为5℃/min,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2h。
10.一种锂硫电池,包括正电极、负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包括一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以及所述中间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活性原子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5939.3A CN109786719B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5939.3A CN109786719B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86719A true CN109786719A (zh) | 2019-05-21 |
CN109786719B CN109786719B (zh) | 2021-07-02 |
Family
ID=6650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95939.3A Active CN109786719B (zh) | 2019-01-31 | 2019-01-31 |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86719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7672A (ja) * | 1998-01-30 | 1999-08-10 | Sony Corp | 金属窒化物膜の化学的気相成長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6040580A (ja) * | 2004-07-22 | 2006-02-09 | Ams:Kk | 有機el素子の製法 |
CN101916863A (zh) * | 2008-12-16 | 2010-12-1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用包括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颗粒涂层基底的方法 |
CN103151510A (zh) * | 2013-03-19 | 2013-06-12 | 上海电力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JP2013209259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Tokuyama Corp | 金属窒化物粉末の製造方法 |
CN104716326A (zh) * | 2015-02-27 | 2015-06-17 |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322189A (zh) * | 2014-07-01 | 2016-02-1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5932242A (zh) * | 2016-05-13 | 2016-09-0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锂硫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
CN106450280A (zh) * | 2016-10-28 | 2017-02-2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氧化物包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
US20180205084A1 (en) * | 2017-01-17 | 2018-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ode active material |
CN109004163A (zh) * | 2018-06-30 | 2018-12-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防止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锂硫电池隔膜-硫正极复合包组件 |
-
2019
- 2019-01-31 CN CN201910095939.3A patent/CN1097867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17672A (ja) * | 1998-01-30 | 1999-08-10 | Sony Corp | 金属窒化物膜の化学的気相成長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6040580A (ja) * | 2004-07-22 | 2006-02-09 | Ams:Kk | 有機el素子の製法 |
CN101916863A (zh) * | 2008-12-16 | 2010-12-15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用包括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颗粒涂层基底的方法 |
JP2013209259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Tokuyama Corp | 金属窒化物粉末の製造方法 |
CN103151510A (zh) * | 2013-03-19 | 2013-06-12 | 上海电力学院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322189A (zh) * | 2014-07-01 | 2016-02-10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4716326A (zh) * | 2015-02-27 | 2015-06-17 |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32242A (zh) * | 2016-05-13 | 2016-09-07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锂硫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
CN106450280A (zh) * | 2016-10-28 | 2017-02-2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氧化物包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
US20180205084A1 (en) * | 2017-01-17 | 2018-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th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ode active material |
CN109004163A (zh) * | 2018-06-30 | 2018-12-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防止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锂硫电池隔膜-硫正极复合包组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HONGYIN YANG等: "Core-Shell Nanostructured "Black" Rutile Titania as Excellent 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Enhanced by Sulfur Dop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
LI, LIUAN等: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N on gallium nitride grown using different deposition conditions and annealing",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A 》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86719B (zh) | 2021-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ao et al. | Reviving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trides by the doping of the inert surface layer to promote polysulfide conversion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 |
Hasa et al. | Nanostructured Na-ion and Li-ion anodes for battery application: A comparative overview | |
Sun et al. | Boos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the carbon nanotube/Fe3O4 coated by carbon modified separator | |
US20240055648A1 (en) | Cathode and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 |
Han et al. | Effect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sulfu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 |
CN109742359B (zh) |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及锂硫电池 | |
Ramakrishnan et al. | Nitrogen and sulfur co-doped metal monochalcogen encapsulated honeycomb like carbon nanostructure as a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 |
Meng et al. | Tunable core-shell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Cu2S networked nanocomposites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
Jiang et al. | A tin disulfide nanosheet wrapped with interconnected carbon nanotube networks for application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 |
KR20210052617A (ko) | 2차 전지용 3차원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JP2021521612A (ja) | 無機電解液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 |
Idrees et al. |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high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chromium nitride anchored on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 | |
Yu et al. | A material of hierarchical interlayer-expanded MoS 2 nanosheets/hollow N-doped carbon nanofibers as a promising Li+/Mg 2+ co-intercalation host | |
JP4625926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二次電池 | |
CN111668453A (zh) | 柔性自支撑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943256A (zh) | 一种柔性自支撑锡基硫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Hu et al. | Rational design of ultrathin Mo2C/C nanosheets decorated on mesoporous hollow carbon spheres as a multifunctional sulfur host for advanced Li-S batteries | |
Venugopal et al. | Enhancing the Areal Capacity and Stability of Cu2ZnSnS4 Anode Materials by Carbon Coating: Mechanistic and Structural Studies During Lithiation and Delithiation | |
CN112952076B (zh) | 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正极、及锂硫电池 | |
Hua et al. | Bimetallic Compound Catalysts with Multiple Active Centers for Accelerated Polysulfide Conversion in Li-S Batteries | |
CN110571414B (zh) |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786719A (zh) | 改性的金属氮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 |
CN110911736B (zh) | 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锂电池 | |
CN115799761A (zh) | 二次离子电池容量补偿功能性隔膜、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电池 | |
Venugopal et al. | Microstructural intra-granular cracking in Cu 2 ZnSnS 4@ C thin-film anode enhanced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lithium-ion battery appl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