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637B -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637B
CN109786637B CN201910074558.7A CN201910074558A CN109786637B CN 109786637 B CN109786637 B CN 109786637B CN 201910074558 A CN201910074558 A CN 201910074558A CN 109786637 B CN109786637 B CN 109786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ithium battery
organic matter
battery diaphragm
natural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4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6637A (zh
Inventor
何伟东
韩玉培
甄诚
丁显波
陈太宝
周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thium Sulfu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thium Sulf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thium Sulfu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thium Sulf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45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6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0235 priority patent/WO202015135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3Particulat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隔膜,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成膜聚合物90%‑99.9%,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和/或磺酸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0.1%‑10%;所述成膜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所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为干燥的天然有机物粉末;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和/或磺酸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成膜聚合物中,成膜聚合物为交联网状结构,所述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插入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的孔隙中,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在不断提升,目前锂离子电池是首选商业二次电池。然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理论能量密度低,实际能提供的能量密度不到200mAh g-1(根据正极材料的质量计算)。而且商业正极材料能实现的容量已经接近其理论值,容量提升空间较小。面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智能电子设备对二次电池能量密度需求的快速增长,寻找更高能量密度的电化学反应体系是制备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关键。近年来,基于锂金属负极、高能量密度正极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硫电池、锂碲电池等,成为研究热点。锂金属负极具有很高的理论储锂容量(3860mAh g-1),配合高能量密度的正极,例如硫(1672mAh g-1),制备出的新型锂基电池能提供远超于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随着新型锂基电池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们有望在将来在模块化电池中提供远超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进而大面积取代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锂金属是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锂枝晶生长。由于通过SEI膜的锂离子流量不稳定而且锂金属表面不平整,锂离子不均匀地沉积在锂金属表面,形成锂枝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枝晶尖端有较强的电场,使更多的锂离子在上面沉积。锂枝晶在这种自增强的正反馈机制下加速积累,最终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热失控、燃烧、甚至爆炸。如何抑制锂枝晶生长,并且使锂金属负极具备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成为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抑制锂枝晶的形成,避免电池短路引起的热失控、燃烧、甚至爆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成膜聚合物 90%-99.9%,
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和/或磺酸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0.1%-10%。
所述成膜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和/或聚偏氟乙烯(PVdF),所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为干燥的天然有机物粉末;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为交联网状结构,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的分子链插入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的孔隙中,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链结。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干燥的天然有机物粉末颗粒含有大量的空隙,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的分子链可以进入到天然有机物粉末颗粒的孔隙中,使得天然有机物粉末能够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天然有机物粉末颗粒可降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或聚偏氟乙烯的结晶度,提高无定形相的比例,有利于锂电池隔膜的孔洞形成,而且天然有机物粉末颗粒自身也存在大量的孔隙,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电解液,提升了锂电池隔膜吸液率和电导率;而且天然无机物粉末颗粒的孔隙可作为离子传输的通道,允许离子以较低的迁移活化能通过,从而提高锂电池隔膜的离子的电导率,可降低电池内部的阻抗。
进一步地,天然有机物粉末中的含硫醚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会与天然有机物粉末中的金属离子螯合,形成带电螯合物M+。含有该电池隔膜的锂电池,带电螯合物M+便会存在于电解液中。锂金属沉积的过程中,M+将吸附在金属表面而不被还原;如果发生不均匀的锂金属沉积,锂金属突起处会吸附更多的M+,形成静电屏蔽。这个带正电的屏蔽排斥了进入的锂离子,从而减缓了突起的生长。避免因出现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热失控、燃烧、爆炸。
所述有机物粉末为大蒜粉末、洋葱粉末、芝麻粉末、大豆粉末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有机物粉末的粒径范围为:0.1μm-300μm。所述有机物粉末为有机物干燥后碾磨获得。
所述硫醚类化合物为:二烯丙基乙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所述硫醇类化合物为:烯丙基硫醇。所述磺酸类化合物为:烯丙基次磺酸和/或烯丙基亚磺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一定质量百分比称取成膜聚合物、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所述溶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0%-95%。
S2:将成膜聚合物加入至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
S3:将步骤S2中的悬浊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下搅拌10s-10min,形成均一的胶状溶液;所述温度范围为:30℃-95℃。该步骤中成膜聚合物完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个交联网状结构。所述胶状溶液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4:将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步骤S3中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该步骤中,天然有机物添加剂被溶剂溶胀,同时,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进入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的空隙中,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充当链结。所述电池隔膜浆料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5:将步骤S4中的电池隔膜浆料采用涂布或电泳或提拉的方法制成锂电池隔膜。天然有机添加剂在成膜聚合物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中充当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所述溶剂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乙基乙酰胺(DEAc)、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六甲基磷酸铵(HMPA)和四甲基尿(TMU)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在步骤S3中,所述温度范围为:40℃-90℃。
在步骤S4中,采用加热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可增强进入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孔隙中的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的数量,增强天然有机物添加剂与成膜聚合物分子链的连接。在步骤S4中,还包括:对所述电池隔膜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S1:按一定质量百分比称取成膜聚合物、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所述溶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0%-95%。
SS2:将成膜聚合物加入至部分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悬浊液;将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剩余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第二悬浊液。在该步骤中,天然有机物添加剂被溶剂浸润和溶胀。与成膜聚合物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85%~95%,与天然有机物添加剂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5%~15%。
SS3:将步骤SS2中的第一悬浊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下搅拌10s-10min,形成均一的胶状溶液;所述温度范围为:30℃-95℃。该步骤中成膜聚合物完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个交联网状结构。所述胶状溶液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500cps。
SS4:将步骤SS2中的第二悬浊液加入至步骤SS3中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在该步骤中,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进入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的空隙中,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充当链结。所述电池隔膜浆料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S5:将步骤SS4中的电池隔膜浆料采用涂布或电泳或提拉的方法制成锂电池隔膜。天然有机添加剂在成膜聚合物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中充当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所述溶剂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乙基乙酰胺(DEAc)、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六甲基磷酸铵(HMPA)和四甲基尿(TMU)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
在步骤SS2中,还包括将第二悬浊液进行球磨一段时间;在步骤SS3中,所述温度范围为:40℃-90℃。
在步骤SS4中,采用加热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在步骤S4中,还包括:对所述电池隔膜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将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和/或磺酸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成膜聚合物中,成膜聚合物为交联网状结构,所述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插入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的孔隙中,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天然有机物粉末中的金属离子可与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螯合,形成带电螯合物M+。锂金属沉积的过程中,M+将吸附在金属表面而不被还原;如果发生不均匀的锂金属沉积,锂金属突起处会吸附更多的M+,形成静电屏蔽。这个带正电的屏蔽排斥了进入的锂离子,从而减缓了突起的生长。避免因出现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热失控、燃烧、爆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的吸液率图;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的LSV测试;
图5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i/隔膜/Li对称电池的电压与循环时间的关系图;
图6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i/隔膜/Li对称电池的阻抗测试图;
图7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i/隔膜/Cu电池的库伦效率图;
图8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i/隔膜/Cu电池的电压-容量曲线图;
图9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i/隔膜/Cu电池的电压滞后(过电位)图;
图10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的Nyquist阻抗图;
图11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2C充放电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图;
图12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4C充放电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图;
图13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10C充放电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图;
图14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2C充放电倍率下的电压滞后(过电位)图;
图15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4C充放电倍率下的电压滞后(过电位)图;
图16为分别由实施例1制备的大蒜隔膜、PVdF-HFP隔膜和PP隔膜组装的LFP/隔膜/Li电池在10C充放电倍率下的电压滞后(过电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95%,
大蒜粉末5%。
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干燥的大蒜粉末含有大量的空隙,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分子链可以进入到大蒜粉末的孔隙中,使得大蒜粉末能够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请参阅图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质量百分比为95%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5%的大蒜粉末,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按质量比计算,溶剂控制在浆料总量的80%;
S2: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加入到部分溶剂中,搅拌形成第一悬浊液备用;将大蒜粉末分散到剩余溶剂中,使用球磨机球磨100分钟形成第二悬浊液;
S3:将步骤S2制备的第一悬浊液在40℃下加热搅拌10min,形成稳定均一的胶状溶液备用;所述胶状溶液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500cps。
S4:将步骤S2中制备的第二悬浊液加入到步骤S3制备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将得到的电池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以作涂布备用。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85%,与大蒜粉末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15%。所述电池隔膜浆料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5:将步骤S4制备的电池隔膜浆料使用涂膜机在基底上制备成膜,室温下干燥30分钟后从基底剥离,制得大蒜隔膜,厚度范围为10μm~100μm。其中,制膜基底可以选择金属板、金属箔或PET塑料。
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步骤S5中获得的大蒜隔膜、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PP隔膜的离子电导率、电解液吸收率和LSV测试;将步骤S5中获得的大蒜隔膜、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PP隔膜分别组装成电池,测试三种不同隔膜的组装的电池性能,包括:Li/隔膜/Li对称电池的电压与循环时间的关系,其中每半周期持续30分钟;15次循环前后Li/隔膜/Li对称电池的阻抗测试;Li/隔膜/Cu电池的库伦效率、电压-容量曲线、电压滞后(过电位);LFP/隔膜/Li电池的Nyquist阻抗;LFP/隔膜/Li电池的循环性能、电压滞后(过电位)。
请参阅图2,图2为大蒜隔膜、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PP隔膜的离子电导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蒜隔膜具有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和PP隔膜更高的离子电导率。请参阅图3,大蒜隔膜具有比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和PP隔膜更高的吸液量,大蒜粉末可降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或聚偏氟乙烯的结晶度,提高无定形相的比例,有利于锂电池隔膜的孔洞形成,而且天然有机物粉末颗粒自身也存在大量的孔隙,从而可以吸收更多的电解液,提升了锂电池隔膜吸液率和电导率。
请参阅图4,大蒜隔膜和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的LSV测试显示出高于5V(相对于Li+/Li)的稳定性,均高于PP隔膜的4.7V。大蒜隔膜的较宽的电化学稳定性来自聚合物主体材料,同时,大蒜粉末的高润湿性和电解液吸收进一步扩大了电化学窗口。广泛的电化学稳定性表明,大蒜隔膜适用于更高电压的电池环境。
请参阅图5,Li/PVdF-HFP隔膜/Li对称电池和Li/PP隔膜/Li对称电池都在循环不到700小时时发生短路,这是电池内严重的副反应引起的电池故障。相反,含的Li/大蒜隔膜/Li对称电池在整个2000小时的测试期间内,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请参阅图6,在Li/隔膜/Li对称电池循环前后进行了EIS测试,测试频率范围为100MHz-100kHz,电压信号幅值10mV。EIS测试通常用以研究SEI层的界面电阻和锂金属表面上的电荷转移电阻。可以看出,Li/PVdF-HFP隔膜/Li对称电池和Li/PP隔膜/Li对称电池的EIS在循环之前分别表现出~130Ω和~140Ω的高阻抗。在15次充电/放电循环后,界面阻抗分别降至~80Ω和~100Ω。然而,Li/大蒜隔膜/Li对称电池在循环前显示出约36Ω的阻抗,在循环后显示出约16Ω的低阻抗,这归因于SEI的低电荷转移电阻和更低的离子扩散电阻。
请参阅图7、图8和图9,与Li/PVdF-HFP隔膜/Cu电池、Li/PP隔膜/Cu电池相比,Li/大蒜隔膜/Cu电池展示出更高的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而且Li/大蒜隔膜/Cu电池也表现出最低的电压滞后(过电位)。电压在早期循环中开始于~0.03V,然后降至~0.02V并在整个350个循环中将过电位维持在~0.2V。另一方面,Li/PVdF-HFP隔膜/Cu电池、Li/PP隔膜/Cu电池的过电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上升明显。这些结果明确地表明,大蒜隔膜为锂金属表面提供了充分保护作用。
请参阅图10,LFP/大蒜隔膜/Li电池表现出较低的离子扩散电阻~25Ω,而LFP/PVdF-HFP隔膜/Li电池和LFP/PP隔膜/Li电池的阻抗分别为~72Ω和~84Ω。
请参阅图11、图12和图13,在高电流密度下循环时,LFP/PVdF-HFP隔膜/Li电池和LFP/PP隔膜/Li电池都显示出了连续的容量衰减,证明PVdF-HFP隔膜和PP隔膜不足以维持电池长期的循环稳定性;相反,大蒜隔膜可以使电池长期稳定地循环充放电。LFP/大蒜隔膜/Li电池在2C、4C和10C充放电倍率下的平均放电容量为130mAh g-1、109mAh g-1和96mAhg-1,高于LFP/PVdF-HFP隔膜/Li电池的110mAh g-1、87mAh g-1和57mAh g-1,LFP/PP隔膜/Li电池的107mAh g-1、67mAh g-1和53mAhg-1。
请参阅图14、图15和图16,在2C、4C和10C充放电倍率下,含的LFP/大蒜隔膜/Li电池的电压滞后(过电位)数值最低、增速最慢。然而,LFP/PVdF-HFP隔膜/Li电池和LFP/PP隔膜/Li电池的过电位的增长较快,其中,LFP/PP隔膜/Li电池的过电位数值最高、增速最快。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90%,
洋葱粉末10%。
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干燥的洋葱粉末含有大量的空隙,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分子链可以进入到洋葱粉末的孔隙中,使得洋葱粉末能够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质量百分比为90%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10%的洋葱粉末,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按质量比计算,溶剂控制在浆料总量的95%;
S2: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加入到部分溶剂中,搅拌形成第一悬浊液备用;将洋葱粉末分散到剩余溶剂中,使用球磨机球磨100分钟形成第二悬浊液;
S3:将步骤S2制备的第一悬浊液在90℃下加热搅拌10s,形成稳定均一的胶状溶液备用;所述胶状溶液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500cps。
S4:将步骤S2中制备的第二悬浊液加入到步骤S3制备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将得到的电池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以作涂布备用。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90%,与大蒜粉末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10%。所述电池隔膜浆料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5:将步骤S4制备的电池隔膜浆料使用涂膜机在基底上制备成膜,室温下干燥30分钟后从基底剥离,制得洋葱隔膜,厚度范围为10μm~100μm。其中,制膜基底可以选择金属板、金属箔或PET塑料。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99.9%,
芝麻粉末 0.1%。
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干燥的芝麻粉末含有大量的空隙,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分子链可以进入到芝麻粉末的孔隙中,使得芝麻粉末能够在锂电池隔膜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质量百分比为99.9%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0.1%的芝麻粉末,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按质量比计算,溶剂控制在浆料总量的50%;
S2:将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加入到部分溶剂中,搅拌形成第一悬浊液备用;将芝麻粉末分散到剩余溶剂中,使用球磨机球磨100分钟形成第二悬浊液;
S3:将步骤S2制备的第一悬浊液在60℃下加热搅拌5min,形成稳定均一的胶状溶液备用;所述胶状溶液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500cps。
S4:将步骤S2中制备的第二悬浊液加入到步骤S3制备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将得到的电池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以作涂布备用。与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95%,与大蒜粉末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5%。所述电池隔膜浆料的粘度范围为:300cps~2000cps。
S5:将步骤S4制备的电池隔膜浆料使用涂膜机在基底上制备成膜,室温下干燥30分钟后从基底剥离,制得洋葱隔膜,厚度范围为10μm~100μm。其中,制膜基底可以选择金属板、金属箔或PET塑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将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成膜聚合物中,成膜聚合物为交联网状结构,所述成膜聚合物的分子链插入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的孔隙中,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链结。从而有效增强锂电池隔膜的强度,避免锂枝晶轻易刺穿锂电池隔膜。天然有机物粉末中的金属离子可与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螯合,形成带电螯合物M+。锂金属沉积的过程中,M+将吸附在金属表面而不被还原;如果发生不均匀的锂金属沉积,锂金属突起处会吸附更多的M+,形成静电屏蔽。这个带正电的屏蔽排斥了进入的锂离子,从而减缓了突起的生长。避免因出现锂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引起热失控、燃烧、爆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以本发明提供的各组分及配比制备出的锂电池隔膜,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电解液吸收率及高电压稳定性,在电池系统中,能减少副反应发生,帮助形成稳定的SEI膜,减少界面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降低电池过电位,保护锂金属负极,抑制锂枝晶成长。利用本发明中的隔膜制备出的LFP/隔膜/Li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以及较高的容量,实验证明:在2C、4C和10C的倍率下分别循环(DOD100%)500、2000和3000周,容量保持率均在95%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该锂电池隔膜的综合性能优于PP隔膜、PE隔膜、PP/PE隔膜和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隔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成膜聚合物90%-99.9%,
含硫醚类化合物和/或硫醇类化合物和/或磺酸类化合物的天然有机物添加剂0.1%-10%;
所述成膜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所述天然有机物添加剂为干燥的天然有机物粉末;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在锂电池隔膜中为交联网状结构,所述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或聚偏氟乙烯的分子链插入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的孔隙中,所述天然有机物粉末在交联网状结构中形成链结;
所述有机物粉末为大蒜粉末、洋葱粉末、芝麻粉末、大豆粉末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醚类化合物为:二烯丙基乙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硫醇类化合物为:烯丙基硫醇,所述磺酸类化合物为:烯丙基次磺酸和/或烯丙基亚磺酸。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一定质量百分比称取成膜聚合物、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所述溶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0%-95%;
S2:将成膜聚合物加入至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
S3:将步骤S2中的悬浊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下搅拌10s-10min,形成均一的胶状溶液;所述温度范围为:30℃-95℃;
S4:将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步骤S3中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
S5:将步骤S4中的电池隔膜浆料采用涂布或电泳或提拉的方法制成锂电池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乙基乙酰胺(DEAc)、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六甲基磷酸铵(HMPA)和四甲基尿(TMU)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在步骤S3中,所述温度范围为:40℃-9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采用加热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在步骤S4中,还包括:对所述电池隔膜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
6.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S1:按一定质量百分比称取成膜聚合物、天然有机物添加剂,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所述溶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0%-95%;
SS2:将成膜聚合物加入至部分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第一悬浊液;将天然有机物添加剂加入至剩余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第二悬浊液;
SS3:将步骤SS2中的第一悬浊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下搅拌10s-10min,形成均一的胶状溶液;所述温度范围为:30℃-95℃;
SS4:将步骤SS2中的第二悬浊液加入至步骤SS3中的胶状溶液中,混合均匀,形成均一的电池隔膜浆料;
SS5:将步骤SS4中的电池隔膜浆料采用涂布或电泳或提拉的方法制成锂电池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二乙基乙酰胺(DEAc)、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乙酯(TEP)、六甲基磷酸铵(HMPA)和四甲基尿(TMU)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S2中,还包括将第二悬浊液进行球磨一段时间;在步骤SS3中,所述温度范围为:40℃-90℃;与成膜聚合物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85%~95%,与天然有机物添加剂混合的溶剂的质量占总溶剂质量的5%~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S4中,采用加热搅拌混合或球磨混合;在步骤SS4中,还包括:对所述电池隔膜浆料进行50目的过筛处理。
CN201910074558.7A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86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4558.7A CN109786637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19/120235 WO2020151357A1 (zh) 2019-01-25 2019-11-22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4558.7A CN109786637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637A CN109786637A (zh) 2019-05-21
CN109786637B true CN109786637B (zh) 2019-10-22

Family

ID=6650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4558.7A Active CN109786637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6637B (zh)
WO (1) WO20201513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6637B (zh) * 2019-01-25 2019-10-22 深圳锂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2693B (zh) * 2020-12-07 2021-10-22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聚烯烃隔膜的阻燃化处理方法
CN113823878B (zh) * 2021-07-13 2023-07-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离子传输调控功能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13871794B (zh) * 2021-09-14 2023-07-1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含锂氰胺化合物/有机聚合物复合的电化学储能器件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42956B (zh) * 2021-11-22 2023-05-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聚合物负极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512766B (zh) * 2022-02-17 2023-08-22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vdf聚合物水性涂布液的锂电池隔膜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6129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四川大学 一种聚芳硫醚砜中空纤维和平板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93681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南大学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9560238A (zh) * 2018-11-29 2019-04-02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3536C (zh) * 2006-06-29 2010-01-20 肇庆市风华锂电池有限公司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及所得产品
JP2013070006A (ja) * 2011-09-26 2013-04-1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蓄電デバイス用耐熱セパレータおよび該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7706338B (zh) * 2017-11-24 2018-10-19 深圳锂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86637B (zh) * 2019-01-25 2019-10-22 深圳锂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6129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四川大学 一种聚芳硫醚砜中空纤维和平板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93681A (zh) * 2016-03-30 2017-10-24 中南大学 一种新型锂硫电池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9560238A (zh) * 2018-11-29 2019-04-02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1357A1 (zh) 2020-07-30
CN109786637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6637B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93486B (zh) 一种原位聚合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855360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极片及制备方法
CN103413904B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
CN105074989B (zh) 电极-隔膜复合物的制造方法、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极-隔膜复合物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1127394B (zh) 一种含有石墨的锂二次电池负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22563A (zh) 导电聚合物浸渍包覆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1154A (zh) 聚碳酸酯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构成的全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440188A (zh) 锂离子电池凝胶型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9898B (zh) 一种可低温充电的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25175A (zh) 一种电池浆料、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866B (zh)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2161A (zh) 一种钠离子全电池
CN114039108B (zh) 一种耐高温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11689A (zh) 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片和二次电池
CN113381075A (zh) 一种适配于硬碳负极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370791B (zh) 一种锂硫电池化成方法及该化成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
Luo et al.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interface layer with lithiophilic nanoseeds toward dendrite‐free and low N/P ratio Li metal batteries
CN114566650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补钠添加剂、补钠方法、正极、柔性电极
CN114883526A (zh)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碳的无金属锌负极
CN114373982A (zh) 一种基于液态醚类有机电解液的少负极二次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3981B (zh) 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极片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CN106099179A (zh) 一种流体电池正、负极悬浮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5161A (zh) 一种共混纤维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188659A (zh) 一种锂金属电池用明胶纤维隔膜的制备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