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4393B -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4393B
CN109774393B CN201910230269.1A CN201910230269A CN109774393B CN 109774393 B CN109774393 B CN 109774393B CN 201910230269 A CN201910230269 A CN 201910230269A CN 109774393 B CN109774393 B CN 109774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upport
cantilever
hinged
suspens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02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74393A (zh
Inventor
邓禄成
赵永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hua Hongru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hua Hongru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hua Hongru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hua Hongru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02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4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74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包括:机架、悬架和悬浮机构;悬架设置在机架的两侧;悬架包括:悬架支座、驱动油缸、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减震油缸和悬浮支座;悬架支座的一端与机架铰接;驱动油缸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悬架支座铰接;第一悬臂的一端与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悬浮支座铰接;第二悬臂的一端与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悬浮支座铰接;减震油缸的一端与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悬臂铰接;悬浮机构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上;悬浮机构包括:悬浮本体;悬浮本体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上;悬浮本体能够浮于水,以通过悬架支撑机架。采用本发明能够提升水陆两栖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陆两栖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一种同时具备车与船的特性,既可在陆地行驶,又可在水中行驶的特种车辆。
传统的水陆两栖车,其用于在水中产生浮力的悬浮构件,是固定在车体的下方,造成两栖车的离地间隙较小,进而影响车辆的通过性;尤其在复杂路况行驶时,易造成悬浮构件损失,甚至损坏,严重影响车辆在水中行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水陆两栖车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包括:机架、悬架和悬浮机构;
所述悬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悬架包括:悬架支座、驱动油缸、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减震油缸和悬浮支座;
所述悬架支座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能够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所述驱动油缸伸缩,用于驱动所述悬架支座相对所述机架摆动;
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浮支座铰接;
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浮支座铰接;
所述减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悬臂铰接;
所述悬架支座、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悬浮支座形成四杆机构;
所述第一悬臂位于所述第二悬臂的上方;
所述减震油缸伸缩,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第一悬臂相对所述悬架支座摆动,进而驱动所述悬浮支座上下移动;
所述悬浮机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
所述悬浮机构包括:悬浮本体;
所述悬浮本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所述悬浮本体能够浮于水,以通过所述悬架支撑所述机架。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机构还包括:悬浮支撑体;
所述悬浮支撑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位于所述悬浮本体的下方;
所述悬浮支撑体包括:支撑体座、支撑腔体和引导构件;
所述支撑体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所述支撑体座为开口向下的容器结构;
所述支撑腔体与所述支撑体座通过所述引导构件连接;所述引导构件能够引导所述支撑腔体移动,以进入所述支撑体座;
所述支撑体座与所述支撑腔体之间连接有柔性密封构件,以将所述支撑体座与所述支撑腔体之间的空间密封;
对所述支撑体座充气或抽气,通过内外压差来控制所述支撑腔体移动向所述支撑体座或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腔体的内部为密封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腔体的下端设置有滑轨;
所述滑轨沿所述支撑腔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座铰接,形成铰接点一;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形成铰接点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腔体铰接,形成铰接点四;
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有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形成铰接点三;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腔体铰接;
所述铰接点三位于所述铰接点一和所述铰接点二之间;
所述第三连杆较所述第二连杆长;
所述第一连杆较所述第三连杆长。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点二与所述铰接点三的距离与所述铰接点二与所述铰接点四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悬架支座的铰接点、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悬浮支座的铰接点、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减震油缸的铰接点,形成三角结构;
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减震油缸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地固定在所述支撑腔体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座能够容纳并支撑所述支撑腔体;
所述支撑腔体进入所述支撑体座时,所述滑轨从所述支撑体座的下方的开口部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悬浮本体为泡沫材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改善水陆两栖车的通过性,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在悬架展开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在悬架收起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在悬架展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中悬浮支撑体在伸展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悬浮支撑体在伸展状态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悬浮支撑体在收缩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悬浮支撑体在收缩状态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机架,2为悬架,2-1为驱动油缸,2-2为悬架支座,2-3为第一悬臂,2-4为减震油缸,2-5为第二悬臂,2-6为悬浮支座,3为悬浮机构,3-1为悬浮本体,3-2为悬浮支撑体,3-21为支撑体座、3-22为支撑腔体,3-23为引导构件,3-231为第一连杆,3-232为第二连杆,3-233为第三连杆,3-24为柔性密封构件,3-25为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包括:机架1、悬架2和悬浮机构3;机架1为水陆两栖车的机架1;
悬架2设置在机架1的两侧,能够向机架1的两侧延伸,将悬浮机构3延伸置于机架1的两侧,以在水中通过悬浮机构3将机架1浮在水面上;在陆地上行走时,悬架2将悬浮机构3收起。悬架2包括:悬架支座2-2、驱动油缸2-1、第一悬臂2-3、第二悬臂2-5、减震油缸2-4和悬浮支座2-6;悬架支座2-2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能够相对机架1转动;本实施例优选悬架支座2-2与机架1通过销轴连接。优选悬架支座2-2的下端与机架1铰接;本实施例优选机架1一侧的悬架支座2-2为两个;两个悬架支座2-2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和后端,以在两端对悬浮机构3形成支撑。驱动油缸2-1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另一端与悬架支座2-2铰接;驱动油缸2-1伸缩,用于驱动悬架支座2-2相对机架1摆动;第一悬臂2-3的一端与悬架支座2-2铰接,另一端与悬浮支座2-6铰接;第二悬臂2-5的一端与悬架支座2-2铰接,另一端与悬浮支座2-6铰接;优选第一悬臂2-3与第二悬臂2-5平行;减震油缸2-4的一端与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悬臂2-5铰接; 减震油缸2-4伸缩,能够调节第二悬臂2-5与悬架支座2-2的夹角;减震油缸2-4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包括:导向套、导向杆和弹簧;导向套固定在活塞杆上;导向杆插装在导向套内,能够在导向套内沿活塞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弹簧套在导向套和导向杆的外围,弹簧的一端铰接在导向套上,另一端铰接在导向杆上,以使导向杆在导向套的设定范围内滑动;在导向杆的一端向内插装在导向套中,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悬臂2-5铰接;在第二悬臂2-5受力时,能够推动导向杆相对导向套滑动,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导向杆的受力较平缓地传递至导向套,与导向套固定连接的活塞杆也受到较小的冲击。悬架支座2-2、第一悬臂2、第二悬臂2和悬浮支座2-6形成四杆机构;优选悬架支座2-2、第一悬臂2、第二悬臂2和悬浮支座2-6形成平行四杆机构;第一悬臂2-3位于第二悬臂2-5的上方;减震油缸2-4伸缩,能够驱动第二悬臂2-5和第一悬臂2-3相对悬架支座2-2摆动,进而驱动悬浮支座2-6上下移动,时悬浮支座2-6上的悬浮机构3能够上下摆动。以在水中行走时,将悬浮机构3向下摆动,对机架1形成支撑,或在陆地上行走,向上摆动,将悬浮机构3收起,并置机架1的两侧,减小车辆的整体宽度,方便行驶。
悬浮机构3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2-6上;悬浮机构3包括:悬浮本体3-1;悬浮本体3-1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2-6上;悬浮本体3-1能够浮于水,以通过悬架2在机架1的两侧支撑机架1。悬浮本体3-1的密度较水小;本实施例优选,悬浮本体3-1为泡沫材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能够改善水陆两栖车的通过性,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考图4至图7,悬浮机构3还包括:悬浮支撑体3-2;悬浮支撑体3-2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2-6上,位于悬浮本体3-1的下方,以加强悬浮机构3在水中的浮力。
悬浮支撑体3-2包括:支撑体座3-21、支撑腔体3-22和引导构件3-23;支撑体座3-21固定地设置在悬浮支座2-6上;可以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固定;支撑体座3-21为开口向下的容器结构;本实施例优选支撑体座3-21为长方体的空腔结构;其下端为长方形开口;支撑腔体3-22与支撑体座3-21通过引导构件3-23连接;引导构件3-23能够引导支撑腔体3-22移动,以进入支撑体座3-21;引导构件3-23能够保证支撑腔体3-22的移动方向;支撑体座3-21与支撑腔体3-22之间连接有柔性密封构件3-24,以将支撑体座3-21与支撑腔体3-22之间的空间密封;柔性密封构件3-24可以为橡胶材料。支撑体座3-21上设置有气体进入口,以对其充气或抽气。对支撑体座3-21充气或抽气,通过内外压差来控制支撑腔体3-22移动向支撑体座3-21或相反。当然,在支撑体座3-21放气时,支撑腔体3-22的受力对支撑腔体3-22的移动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在支撑腔体3-22受到水的浮力或受到朝向支撑体座3-21的推力时,支撑体座3-21抽气,则支撑腔体3-22移动向支撑体座3-21,对悬浮支撑体3-2控制方便,方便增加或减少悬浮机构3的浮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支撑腔体3-22的内部为密封腔室,以使支撑腔体3-22具有一定浮力;本实施例优选密封腔室为多个;多个密封腔室独立地连续分布 在支撑腔体3-22的内部,以保证支撑腔体3-22在部分受损后,还能具有浮力,增强水陆两栖车在水中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支撑腔体3-22的下端设置有滑轨3-25;滑轨3-25沿支撑腔体3-22的前后方向延伸;使水陆两栖车在冰面行走时,导轨能够对两栖车形成支撑,并具有较好的方向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考图8,引导构件3-23包括:第一连杆3-231、第二连杆3-232和第三连杆3-233;第一连杆3-231的一端与支撑体座3-21铰接,形成铰接点一;第一连杆3-231能够相对支撑体座3-21前后摆动;第二连杆3-23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231的另一端铰接,形成铰接点二;第二连杆3-232能够相对第一连杆3-231前后摆动;第二连杆3-232的另一端与支撑腔体3-22铰接,形成铰接点四;
第三连杆3-233的一端有第一连杆3-231铰接,形成铰接点三;第三连杆3-233能够相对第一连杆3-231前后摆动;第三连杆3-233的另一端与支撑腔体3-22铰接;铰接点三位于铰接点一和铰接点二之间;第三连杆3-233较第二连杆3-232长;第一连杆3-231较第三连杆3-233长。引导构件3-23位于支撑体座3-21与支撑腔体3-22之间的空间密封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引导构件3-23在支撑腔体3-22相对支撑体座3-21移动时,能够具有较小的前后偏移,保持支撑腔体3-22上下移动时的状态;且占有空间较小。本实施例优选引导构件3-23分别设置在支撑体座3-21的内腔的两侧,以从两侧支撑支撑腔体3-2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铰接点二与铰接点三的距离与铰接点二与铰接点四的距离相等,使第三连杆3-233在相对第一连杆3-231摆动时,能够与第一连杆3-231具有较小夹角;即使第三连杆3-233靠近第一连杆3-231,占有较小空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二悬臂2-5与悬架支座2-2的铰接点、第二悬臂2-5与悬浮支座2-6的铰接点、第二悬臂2-5与减震油缸2-4的铰接点,形成三角结构;第二悬臂2-5与减震油缸2-4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悬臂2-3和第二悬臂2-5之间,以使减震油缸2-4在第一悬臂2-3与第二悬臂2-5之间对第二悬臂2-5和第一悬臂2-3与悬架支座2-2的夹角进行调整;且对第二悬臂2-5进行支撑和减震,不仅对减震油缸2-4形成保护,而且,占有空间小,减震油缸2-4对第二悬臂2-5的支撑角度科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滑轨3-25为两个;两个滑轨3-25平行地固定在支撑腔体3-22的下端,对支撑腔体3-22的两侧形成对称的支撑,防止受力使支撑腔体3-22产生的扭力过大,造成支撑腔体3-22损伤。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支撑体座3-21能够容纳并支撑支撑腔体3-22;支撑腔体3-22进入支撑体座3-21时,滑轨3-25从支撑体座3-21的下方的开口部凸出,以在冰面行走时,滑轨3-25受到向上的推力,支撑腔体3-22向支撑体座3-21收缩,在支撑腔体3-22的上端顶置支撑体座3-21的内腔时,支撑体座3-21对支撑腔体3-22形成支撑;此时,滑轨3-25吐出在支撑体座3-21的下方,支撑在冰面上,形成对机架1的支撑和导向。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悬架和悬浮机构;
所述悬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悬架包括:悬架支座、驱动油缸、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减震油缸和悬浮支座;
所述悬架支座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能够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所述驱动油缸伸缩,用于驱动所述悬架支座相对所述机架摆动;
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浮支座铰接;
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悬浮支座铰接;
所述减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悬架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悬臂铰接;
所述悬架支座、所述第一悬臂、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悬浮支座形成四杆机构;
所述第一悬臂位于所述第二悬臂的上方;
所述减震油缸伸缩,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悬臂和所述第一悬臂相对所述悬架支座摆动,进而驱动所述悬浮支座上下移动;
所述悬浮机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
所述悬浮机构包括:悬浮本体;
所述悬浮本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所述悬浮本体能够浮于水,以通过所述悬架支撑所述机架;
所述悬浮机构还包括:悬浮支撑体;
所述悬浮支撑体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位于所述悬浮本体的下方;
所述悬浮支撑体包括:支撑体座、支撑腔体和引导构件;
所述支撑体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悬浮支座上;所述支撑体座为开口向下的容器结构;
所述支撑腔体与所述支撑体座通过所述引导构件连接;所述引导构件能够引导所述支撑腔体移动,以进入所述支撑体座;
所述支撑体座与所述支撑腔体之间连接有柔性密封构件,以将所述支撑体座与所述支撑腔体之间的空间密封;
对所述支撑体座充气或抽气,通过内外压差来控制所述支撑腔体移动向所述支撑体座或相反;
所述悬浮本体为泡沫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腔体的内部为密封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腔体的下端设置有滑轨;
所述滑轨沿所述支撑腔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座铰接,形成铰接点一;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形成铰接点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腔体铰接,形成铰接点四;
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有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形成铰接点三;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腔体铰接;
所述铰接点三位于所述铰接点一和所述铰接点二之间;
所述第三连杆较所述第二连杆长;
所述第一连杆较所述第三连杆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点二与所述铰接点三的距离与所述铰接点二与所述铰接点四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悬架支座的铰接点、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悬浮支座的铰接点、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减震油缸的铰接点,形成三角结构;
所述第二悬臂与所述减震油缸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平行地固定在所述支撑腔体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座能够容纳并支撑所述支撑腔体;
所述支撑腔体进入所述支撑体座时,所述滑轨从所述支撑体座的下方的开口部凸出。
CN201910230269.1A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Active CN109774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0269.1A CN109774393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0269.1A CN109774393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393A CN109774393A (zh) 2019-05-21
CN109774393B true CN109774393B (zh) 2024-04-19

Family

ID=6649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0269.1A Active CN109774393B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4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693A (zh) * 2019-12-19 2021-06-22 大连海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双体船的收放装置
CN112193002B (zh) * 2020-10-16 2022-07-05 刘小亮 一种水陆两栖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4399B1 (en) * 2011-02-17 2013-06-04 Yury Zelechonok Amphibious vehicle
CN203637503U (zh) * 2013-12-23 2014-06-11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车液压收放悬挂装置
CN106274323A (zh) * 2015-06-09 2017-01-04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车收放轮装置
CN107150561A (zh) * 2017-05-22 2017-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收放悬架
CN208544064U (zh) * 2018-07-20 2019-02-26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防侧翻装置
CN209776066U (zh) * 2019-03-26 2019-12-13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4399B1 (en) * 2011-02-17 2013-06-04 Yury Zelechonok Amphibious vehicle
CN203637503U (zh) * 2013-12-23 2014-06-11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车液压收放悬挂装置
CN106274323A (zh) * 2015-06-09 2017-01-04 大连浦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水陆两栖车收放轮装置
CN107150561A (zh) * 2017-05-22 2017-09-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可收放悬架
CN208544064U (zh) * 2018-07-20 2019-02-26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防侧翻装置
CN209776066U (zh) * 2019-03-26 2019-12-13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393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4393B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US8764499B1 (en) Amphibious vehicle
US7322864B2 (en) Amphibious vehicles with retractable wheels
US4697762A (en) Inflatable float assembly and undercarriage for aircraft
JP5952265B2 (ja) 多胴船の制御
US6378881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vehicle
CN113382921A (zh) 具有俯仰和侧倾调节的悬架系统
CN101370707A (zh) 适用于剧烈颠簸的水面条件的高速水运工具
US8708069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10395350B (zh) 一种基于油船的储油舱
JP2004526621A (ja) 格納式車輪を備えた車両
CN209776066U (zh) 一种用于水陆两栖车的悬浮支撑装置
CN107458486B (zh) 接地支重装置、履带式脱困装置及设备
RU191366U1 (ru) Аэросани-амфибия
JP2008207573A (ja) 車輌運搬車
CN202936158U (zh) 运挂一体车
CN113202548A (zh) 煤矿用液压支架搬运车定向激振式铲装机构
CN209756672U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的车体
CN114379699B (zh) 一种悬挂式双体靶船
CN208872881U (zh) 一种震源车
US20190375258A1 (en) Amphibious vehicle
KR102492621B1 (ko) 선박 적재용 트레일러
RU191363U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на скользя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CN212556536U (zh) 一种双侧卸料挂车
CN213035710U (zh) 一种推板组件及工程车用软加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418000 Huangbai village, Shuangjiang Town, Tongdao Dong Autonomous County, Huaihua City, Hunan Provinc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Applicant after: Huaihua Hongru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832000 No. 8, Dalian West Road, Beiquan Town, Shihez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XINJIANG SHAMOHU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