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4212A -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4212A
CN109774212A CN201910244553.4A CN201910244553A CN109774212A CN 109774212 A CN109774212 A CN 109774212A CN 201910244553 A CN201910244553 A CN 201910244553A CN 109774212 A CN109774212 A CN 109774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cell phone
rear cover
phone rea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45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T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T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T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T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45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4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4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4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机后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裁切;(2)印刷LOGO;(3)UV转印;(4)电镀;(5)印刷盖底;(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7)强化:在底材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本发明通过14‑20kg/cm3的高压成型对底材进行处理,相比低压成型工艺,制得的制品更致密,不易留有气泡,成型时间较短,效率较高,且因为采用塑料底材,成本低,且比玻璃耐摔,具有质轻、薄、颜色、款式多样化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Description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后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手机市场日益扩大的今天,手机后盖加工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各大手机公司不断研发新的工艺,希望采用新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成本低,且比玻璃耐摔,具有质轻、薄、颜色、款式多样化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用裁切机对底材进行裁切,所述底材为塑料底材;
(2)印刷LOGO:在底材上印刷LOGO油墨;
(3)UV转印:将纹理图案转印到底材上,形成图案层;
(4)电镀:在所述图案层上电镀若干电镀层;
(5)印刷盖底:在电镀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其中高压成型的压力为14-20kg/cm3,高压成型的时间为20-30s;
(7)强化:在盖底油墨层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
(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依次电镀顺序为铟层、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钛层。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表面达因值小于36,附着力百格测试≥4B,电镀层的总厚度为4-6μm。
其中,所述步骤(4)采用电子枪电镀。
其中,所述步骤(6)中,高压强化的上模温度为100-120℃,下模温度为130-140℃。
其中,所述硬化膜的附着力百格测试≥5B,硬度≥3H。
其中,所述底材为PMMA/PC复合板,所述LOGO油墨、图案层、电镀层均依次复合于PC面,硬化膜复合于PMMA面。
其中,所述PMMA/PC复合板由PMMA板和PC板复合而成,所述PMMA板与PC板的厚度比为1:7-9,所述PMMA板由PMMA母粒制得,所述PMMA母粒由如下原料制得: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0-70份
纳米二氧化硅 10-20份
丙烯酸 8-12份
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10-20份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6-10份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6-10份
引发剂 1-2份
纳米二氧化钛 4-8份
溶剂 28-38份。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往所述聚合物液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本发明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核,丙烯酸聚合物为壳的复合微粒,该复合微粒中的丙烯酸聚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易于分散于PMMA母粒中,并且本发明特定单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也比较好,纳米二氧化硅也可以对丙烯酸聚合物有增韧效果,因此复合粉末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韧性提升更为显著;而后在聚合物液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在喷雾干燥后,可以吸附于在复合微球表面,从而也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从而起到提高PMMA板硬度以及赋予一定紫外线吸收功能。
纳米颗粒的粒径越小,纳米尺寸效应的增强作用更显著,但是同时比表能越大,就越不容易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好的分散性,并且粒径过大也会对PMMA的透光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0-120nm,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40-60nm,制得的复合粉末性能较好,对PMMA板力学性能的提升更加显著。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聚合反应的温度70-90℃,反应时间为2-3h。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调节聚合进程,利于提升丙烯酸聚合物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性,改善复合微粒的表面形貌,利于纳米二氧化钛在复合微粒的附着,制成的复合粉末可以在基本不影响PMMA光透性的同时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14-20kg/cm3的高压成型对底材进行处理,相比低压成型工艺,制得的制品更致密,不易留有气泡,成型时间较短,效率较高,且因为采用塑料底材,成本低,且比玻璃耐摔,具有质轻、薄、颜色、款式多样化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用裁切机对底材进行裁切,所述底材为塑料底材;
(2)印刷LOGO:在底材上印刷LOGO油墨;
(3)UV转印:将纹理图案转印到底材上,形成图案层;
(4)电镀:在所述图案层上电镀若干电镀层;
(5)印刷盖底:在电镀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其中高压成型的压力为17kg/cm3,高压成型的时间为25s;
(7)强化:在盖底油墨层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
(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依次电镀顺序为铟层、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钛层。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表面达因值小于36,附着力百格测试≥4B,电镀层的总厚度为5μm。
其中,所述步骤(4)采用电子枪电镀。
其中,所述步骤(6)中,高压强化的上模温度为110℃,下模温度为135℃。
其中,所述硬化膜的附着力百格测试≥5B,硬度≥3H。
其中,所述底材为PMMA/PC复合板,所述LOGO油墨、图案层、电镀层均依次复合于PC面,硬化膜复合于PMMA面。
实施例2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用裁切机对底材进行裁切,所述底材为塑料底材;
(2)印刷LOGO:在底材上印刷LOGO油墨;
(3)UV转印:将纹理图案转印到底材上,形成图案层;
(4)电镀:在所述图案层上电镀若干电镀层;
(5)印刷盖底:在电镀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其中高压成型的压力为14kg/cm3,高压成型的时间为30s;
(7)强化:在盖底油墨层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
(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依次电镀顺序为铟层、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钛层。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表面达因值小于36,附着力百格测试≥4B,电镀层的总厚度为4μm。
其中,所述步骤(4)采用电子枪电镀。
其中,所述步骤(6)中,高压强化的上模温度为100℃,下模温度为130℃。
其中,所述硬化膜的附着力百格测试≥5B,硬度≥3H。
其中,所述底材为PMMA/PC复合板,所述LOGO油墨、图案层、电镀层均依次复合于PC面,硬化膜复合于PMMA面。
实施例3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用裁切机对底材进行裁切,所述底材为塑料底材;
(2)印刷LOGO:在底材上印刷LOGO油墨;
(3)UV转印:将纹理图案转印到底材上,形成图案层;
(4)电镀:在所述图案层上电镀若干电镀层;
(5)印刷盖底:在电镀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其中高压成型的压力为20kg/cm3,高压成型的时间为20s;
(7)强化:在盖底油墨层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
(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依次电镀顺序为铟层、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钛层。
其中,所述电镀层的表面达因值小于36,附着力百格测试≥4B,电镀层的总厚度为6μm。
其中,所述步骤(4)采用电子枪电镀。
其中,所述步骤(6)中,高压强化的上模温度为120℃,下模温度为140℃。
其中,所述硬化膜的附着力百格测试≥5B,硬度≥3H。
其中,所述底材为PMMA/PC复合板,所述LOGO油墨、图案层、电镀层均依次复合于PC面,硬化膜复合于PMMA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其中,所述PMMA/PC复合板由PMMA板和PC板复合而成,所述PMMA板与PC板的厚度比为1:8,所述PMMA板由PMMA母粒制得,所述PMMA母粒由如下原料制得: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60份
纳米二氧化硅 15份
丙烯酸 10份
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15份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8份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8份
引发剂 1.5份
纳米二氧化钛 6份
溶剂 33份。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往所述聚合物液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nm,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0nm。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聚合反应的温度80℃,反应时间为2.5h。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其中,所述PMMA/PC复合板由PMMA板和PC板复合而成,所述PMMA板与PC板的厚度比为1:8,所述PMMA板由PMMA母粒制得,所述PMMA母粒由如下原料制得: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50份
纳米二氧化硅 10份
丙烯酸 8份
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10份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6份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6份
引发剂 1份
纳米二氧化钛 4份
溶剂 28份。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往所述聚合物液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0nm,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40nm。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聚合反应的温度70℃,反应时间为2h。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其中,所述PMMA/PC复合板由PMMA板和PC板复合而成,所述PMMA板与PC板的厚度比为1:8,所述PMMA板由PMMA母粒制得,所述PMMA母粒由如下原料制得: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70份
纳米二氧化硅 20份
丙烯酸 12份
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0份
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 10份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0份
引发剂 2份
纳米二氧化钛 8份
溶剂 38份。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往所述聚合物液体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20nm,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60nm。
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聚合反应的温度90℃,反应时间为3h。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将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10nm,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0nm。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所述PMMA母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A、将丙烯酸、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引发剂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在搅拌过程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液体;
B、将所述聚合物液体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
C、将所述复合粉末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共混熔融挤出,即得到所述PMMA母粒。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所述PMMA母粒由如下原料制得: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70份
纳米二氧化硅 20份
丙烯酸 12份
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20份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0份
引发剂 2份
纳米二氧化钛 8份
溶剂 38份。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将实施例4-6和对比例1-4的PMMA母粒制成PMMA板,对PMMA板进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和透光率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硬度(H) 拉伸强度(MPa) 弯曲强度(MPa) 抗冲击强度(kJ/m<sup>2</sup>) 透光率(%)
测试标准 4H ISO527 ISO289 ISO179
实施例4 4H 84 115 23 84
实施例5 4H 80 110 21 82
实施例6 4H 80 111 21 81
对比例1 5H 62 95 17 76
对比例2 4H 65 97 17 78
对比例3 4H 76 107 20 80
对比例4 3H 73 103 19 90
由实施例4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4的对比可知,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二氧化钛直接加入也可以提升PMMA板的硬度,但是会造成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透光率的性能下降,原因在于纳米粉体的分散性较差;由实施例4、对比例3的对比可知,本发明特定单体的聚合是具有协同作用的,缺少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透光率的性能均有稍微的下降;而从本发明实施例4和对比例4的直接对比可知,虽然本发明的透光率有些许的降低,但是依然满足手机后盖的使用需求,并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的提升可以提高PMMA的泛用性,降低PMMA和PC不同伸缩性导致的板材破坏的可能性,而且PMMA具有更好的韧性也利于加工成型。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用裁切机对底材进行裁切,所述底材为塑料底材;
(2)印刷LOGO:在底材上印刷LOGO油墨;
(3)UV转印:将纹理图案转印到底材上,形成图案层;
(4)电镀:在所述图案层上电镀若干电镀层;
(5)印刷盖底:在电镀层上印刷盖底油墨,形成盖底油墨层;
(6)高压处理:将底材置于高压成型机进行高压成型,形成弧边,其中高压成型的压力为14-20kg/cm3,高压成型的时间为20-30s;
(7)强化:在底材上喷淋硬化液,固化形成硬化膜;
(8)CNC切割:将所述底材进行数控切割,即得到所述3D手机后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的依次电镀顺序为铟层、二氧化硅层和二氧化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层的表面达因值小于36,附着力百格测试≥4B,电镀层的总厚度为4-6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采用电子枪电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高压强化的上模温度为100-120℃,下模温度为130-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膜的附着力百格测试≥5B,硬度≥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材为PMMA/PC复合板。
CN201910244553.4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9774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553.4A CN10977421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4553.4A CN10977421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4212A true CN109774212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9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4553.4A Pending CN109774212A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421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13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东莞景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手机板材的成型工艺
CN110588200A (zh) * 2019-10-10 2019-12-20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3d复合手机后盖的渐变处理工艺
CN110724472A (zh) * 2019-10-24 2020-01-24 深圳华硕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饰背盖以及加工工艺
CN113085241A (zh) * 2021-04-06 2021-07-09 昆山三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板的表面装饰与3d成型工艺及其应用
CN113829727A (zh) * 2021-09-28 2021-12-24 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哑手机背板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8135A (ja) * 2010-03-05 2011-09-22 Nec Corp 携帯通信端末
CN104754081A (zh) * 2013-12-30 2015-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99193A (zh) * 2016-11-03 2017-01-04 深圳市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手机电池盖加工方法
CN106603768A (zh) * 2016-12-23 2017-04-26 东莞市汇诚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3d结构的手机壳体及其加工工艺
CN106866140A (zh) * 2017-03-10 2017-06-20 南通通州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陶瓷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08494934A (zh) * 2018-06-26 2018-09-04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88135A (ja) * 2010-03-05 2011-09-22 Nec Corp 携帯通信端末
CN104754081A (zh) * 2013-12-30 2015-07-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99193A (zh) * 2016-11-03 2017-01-04 深圳市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手机电池盖加工方法
CN106603768A (zh) * 2016-12-23 2017-04-26 东莞市汇诚塑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3d结构的手机壳体及其加工工艺
CN106866140A (zh) * 2017-03-10 2017-06-20 南通通州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陶瓷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
CN108494934A (zh) * 2018-06-26 2018-09-04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3d复合板材高压成型壳体及其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文广: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聚合物改性原理》", 31 March 2018,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139A (zh) * 2019-07-31 2019-11-05 东莞景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手机板材的成型工艺
CN110588200A (zh) * 2019-10-10 2019-12-20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3d复合手机后盖的渐变处理工艺
CN110724472A (zh) * 2019-10-24 2020-01-24 深圳华硕新材料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饰背盖以及加工工艺
CN113085241A (zh) * 2021-04-06 2021-07-09 昆山三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板的表面装饰与3d成型工艺及其应用
CN113829727A (zh) * 2021-09-28 2021-12-24 广东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哑手机背板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4212A (zh) 一种3d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CN109895429A (zh) 一种渐变色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
CN105750734B (zh) 一种电动牙刷手柄镭雕加工工艺
CN105102211B (zh) 微细凹凸结构体、装饰板材和装饰树脂成形体,以及微细凹凸结构体和装饰树脂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CN105399905B (zh) 一种光固化三维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729B (zh) 一种模内装饰用防眩硬化膜
MX2007011572A (es) Lote maestro polimerico antimicrobiano y antiviral, procedimientos para producir el material polimerico a partir de estos y productos producidos a partir de estos.
CN105306632A (zh) 手机壳及其壳体加工工艺
CN108384156A (zh) 聚氯乙烯共挤发泡家具板及其制备方法
TW201323249A (zh) 包含立體圖案的裝飾膜及其製備方法
CN103357559A (zh) 手机塑壳外表面lds天线喷涂工艺
CN103937026A (zh) 一种结构致密3d打印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2458060B (zh) 一种具有渐变色图案效果的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31239A (zh) 一种模内装饰用透明硬化膜
CN102925063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转印胶
CN109910334A (zh) 一种渐变色手机后盖的3d打印生产工艺
JP5636101B2 (ja) 板状廃ガラスチップを含む人造大理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81935A (zh) 一种带纹理的透明3d玻纤板材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CN104057622A (zh) 碳纤维复合材料两段式成型工艺
CN102558927A (zh) 一种用于塑料的uv固化金属质感涂料
CN101172380A (zh) 内含立体图案的树脂制品的制作工艺
TWI268843B (en) Method of producing hard coating applied to in-mold decoration injection molding
TW201219126A (en) Forming mold with dua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xterior panel for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using the forming mold
CN107042624A (zh) 汽车扰流板的制备方法
CN107722359B (zh) 一种仿金属功能的塑料母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