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0307B -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0307B
CN109750307B CN201910180166.9A CN201910180166A CN109750307B CN 109750307 B CN109750307 B CN 109750307B CN 201910180166 A CN201910180166 A CN 201910180166A CN 109750307 B CN109750307 B CN 109750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steel plate
pickling
tilting
turn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0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0307A (zh
Inventor
张有超
吴民渊
王磊鑫
李红军
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filed Critical Beris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80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0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0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0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0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0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酸洗系统沿加工顺序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翻钢装置、酸洗组件和第二翻钢装置,第一翻钢装置能接收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并将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酸洗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之间的第一运输机构,以及能从上方向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的喷淋装置,第一运输机构能接收被第一翻钢装置翻转后的不锈钢板并将其向第二翻钢装置运输,且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平行于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第二翻钢装置能接收被酸洗组件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并将其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通过本发明的酸洗系统进行不锈钢板酸洗,能防止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出现酸洗程度不同的情况,保证较好的酸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板以其优越的耐蚀性、表面的美观性等诸多优点,在工业领域上得到广泛应用。不锈钢在热轧、热处理等过程中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会对后续加工及表面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需及时清除。而酸洗作为不锈钢板生产中去除氧化铁皮的重要工序,酸洗工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不锈钢产品的最终表面质量,对于实际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较为常用的不锈钢板的酸洗方法为喷淋式酸洗,但是发明人发现,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喷淋式酸洗系统进行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很可能会出现两侧表面酸洗程度不同的酸洗缺陷,酸洗效果不理想。发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后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喷淋式酸洗都为卧式酸洗(即在喷淋酸洗过程中不锈钢板沿水平方向放置),这是导致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的酸洗程度差别的一大原因。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通过该酸洗系统进行不锈钢板的酸洗,能够尽可能防止不锈钢板的两侧面出现酸洗程度不同的情况,以保证较好的酸洗效果。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其沿着加工顺序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翻钢装置、酸洗组件和第二翻钢装置,所述第一翻钢装置能够接收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并将所述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所述酸洗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之间的第一运输机构,以及能够从上方向所述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的喷淋装置,所述第一运输机构能够接收被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翻转后的所述不锈钢板并将其向第二翻钢装置运输,且沿竖直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平行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所述第二翻钢装置能够接收被所述酸洗组件酸洗后的所述不锈钢板,并将其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其包括矩形框架和用于支撑所述矩形框架的支撑座,所述矩形框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二运输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翻转机构,其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侧边转动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侧边上;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翻转机构相连;第三运输机构,其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其中,在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运输机构的下方,所述翻转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朝向靠近所述第三运输机构的方向向上翻转,而使得所述不锈钢板被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此时所述第一翻钢装置运动到终止状态,且在所述第三运输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被继续移至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钢装置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初始状态下,其翻转机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在终止状态下的翻转机构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第三运输机构和翻转机构能够接收从第一运输机构上运输出的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且所述翻转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朝向远离第三运输机构的方向向下翻转,以使得所述不锈钢板被沿水平方向放置到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第二运输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水平辊道和位于所述水平轨道的上方的两个竖直辊道,在运输过程中,所述水平辊道用于放置所述不锈钢板,两个所述竖直辊道用于夹持所述不锈钢板。
优选地,所述酸洗组件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酸洗箱,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酸洗箱内且连接在所述进口和出口之间,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酸洗箱内且位于其顶部,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密封构件。
优选地,该酸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酸洗组件还包括用于储存所述酸洗液的储酸装置,所述储酸装置具有用于接收酸洗液的进酸口以及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的出酸口,所述储酸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进酸口处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进行加热,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液位未处于预设液位区间内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来调节所述进酸口的进酸流量。
优选地,所述酸洗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与所述酸洗箱的进口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抛丸装置和第一漂洗装置,以及设于所述酸洗箱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翻钢装置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漂洗装置、钝化装置和第三漂洗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沿着加工顺序方向设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前方的输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后方的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均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为了便于运输,不锈钢板在生产线上进行运输时一般为沿着水平方向放置,通过第一翻钢机构可以将沿水平放置而进行运输的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并且通过酸洗组件的第一运输机构来对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喷淋装置能够从上方对且相比传统卧式酸洗,可保证酸洗液实时与钢板表面充分发生化学反应。首先,与传统的卧式酸洗系统相比,通过本发明的酸洗系统酸洗处理后的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酸洗效果。其次,由于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更便于长距离运输,且也能够节约运输成本,因此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来实现对不锈钢板的翻转和恢复。另外,本发明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沿水平方向放置而进行运输的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
步骤2,继续运输沿竖直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且使得所述不锈钢板平行于其运输方向,并在运输过程中首先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第一次漂洗,再从上方向所述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以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酸洗,然后对所述不锈钢板依次进行第二次漂洗、钝化处理和第三次漂洗,最后将所述不锈钢板烘干;
步骤3,将所述不锈钢板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并将其运输到指定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酸洗液为HNO3和HF的混合液体,使用HNO3作为钝化液来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钝化处理,使用脱盐水作为漂洗液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漂洗。
根据本发明的不锈钢的酸洗方法,通过将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后,在该钢板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依次执行第一次漂洗、酸洗、第二次漂洗、钝化、第三次漂洗和烘干的操作。由于不锈钢板为沿竖直方向放置,进行各项操作都较为方便,且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都能够被均匀地处理到,既缩短了酸洗时间,又能够保证较好的酸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第一翻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第一翻钢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翻钢装置;2、酸洗组件;3、第二翻钢装置;4、输入装置;5、输出装置;11、固定底座;12、第二运输机构;13、翻转机构; 14、驱动机构;15、第三运输机构;16、转轴;17、限位机构;20、抛丸装置;21、第一漂洗装置;22、酸洗箱;23、喷淋装置;24、第二漂洗装置; 25、钝化装置;26、第三漂洗装置;27、烘干装置;111、矩形框架;111a、第一侧边;111b、第二侧边;111c、第三侧边;111d、第四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沿着加工顺序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翻钢装置1、酸洗组件2和第二翻钢装置3,第一翻钢装置1能够接收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并将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酸洗组件2包括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1,3)之间的第一运输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能够从上方向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的喷淋装置23,第一运输机构能够接收被第一翻钢装置1翻转后的不锈钢板并将其向第二翻钢装置3运输,且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平行于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第二翻钢装置3能够接收被酸洗组件2酸洗后的不锈钢板,并将其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需要说明的是,被第一翻钢装置1翻转后的不锈钢板为大致沿竖直方向放置,不锈钢板在保证平行于运输方向的同时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可以是大于等于85°而小于90度。优选为不锈钢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85°,这样设置的作用是能够使得不锈钢板在从第一翻钢装置1运送到第一运输机构上的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可以提高不锈钢板运输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为了便于运输,不锈钢板在生产线上进行运输时一般为沿着水平方向放置,通过第一翻钢机构可以将沿水平放置而进行运输的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并且通过酸洗组件2的第一运输机构来对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喷淋装置23能够从上方对且相比传统卧式酸洗,可保证酸洗液实时与钢板表面充分发生化学反应。首先,与传统的卧式酸洗系统相比,通过本发明的酸洗系统酸洗处理后的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酸洗效果。其次,由于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更便于长距离运输,且也能够节约运输成本,因此设置了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1,3)来实现对不锈钢板的翻转和恢复。另外,本发明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第一翻钢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的第一翻钢装置的侧视图,如图2和3所示,第一翻钢装置1包括固定底座11、第二运输机构12、翻转机构13、驱动机构14和第三运输机构15。固定底座11包括矩形框架111 和用于支撑矩形框架111的支撑座,矩形框架1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111a 和第二侧边111b。第二运输机构12设置在第一侧边111a和第二侧边111b 之间,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翻转机构13的一端通过转轴 16与第一侧边111a转动连接,另一端搭接在第二侧边111b上。驱动机构14 设于支撑座上并与翻转机构13相连。第三运输机构15与第一侧边111a相连。
其中,在第一翻钢装置1的初始状态下,翻转机构13位于第二运输机构 12的下方,翻转机构13在驱动机构14的驱动下能够带动翻转机构13上的不锈钢板朝向靠近第三运输机构15的方向向上翻转,而使得不锈钢板被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此时第一翻钢装置1运动到终止状态,且在第三运输机构15的作用下翻转机构13上的不锈钢板被继续移至第一运输机构上。第二运输机构12能够接收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并将给不锈钢板移动到预设位置,从而完成了不锈钢板在第一翻钢装置1上沿水平方向的运输,此时倾翻机构位于第二运输机构12的下方。当第二运输机构12停止后,驱动机构14驱动倾翻机构围绕转轴16沿远离第二运输机构12的方向运动,此时不锈钢板位于倾翻机构上,随着倾翻机构靠近第三运输机构15,第三运输机构 15开始工作,并在与倾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将不锈钢板移至第三运输机构15 上,并通过第三运输机构15将不锈钢板运输到第一运输机构上。不锈钢板移至第三运输机构15上后,倾翻机构在驱动机构14的驱动下再次回到初始位置,以进行对下一块不锈钢板的运输和翻钢的动作。该第一翻钢装置1在实现对不锈钢板的移动和翻转的过程中无需人工或其他设备的操作即能够完成,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不锈钢板的移动和翻转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的运行成本。另外,第二运输机构12和第三运输机构15均可以通过减速电机和链条来进行驱动和传动。驱动机构14优选为液压缸,当选择液压缸作为驱动装置时,还能够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长度来控制不锈钢板的翻转角度,以使得翻转后的钢板不仅能够更适应于第三运输机构15的运输,还使得翻转后的钢板更便于其在酸洗工序中的酸洗,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其表面的酸洗质量。
矩形框架111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侧边111a和第二侧边111b的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111c和第四侧边111d,第三侧边111c设置成作为第二运输机构12的输出端。第一翻钢装置1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三侧边111c,或同时设置在第三侧边111c和第四侧边111d上的限位机构17,限位机构17设置成能够在垂直于第二运输机构12所在的平面上上下运动。通过上述设置,不锈钢板与限位机构抵接后能够在第二运输机构12停止移动,从而实现了限位机构17对不锈钢板的限位作用,以避免不锈钢板的沿其水平移动方向的滑脱现象发生。而当第三侧边111c和第四侧边111d上同时设置有限位机构17时,不仅能够使得第二运输机构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能够对不锈钢板实现限位的作用,还使得第一翻钢装置1只需调整第二运输机构12的转动方向,即能够使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能用于放置不锈钢板,从而使得该第一翻钢装置 1的使用更为灵活。
优选地,第二翻钢装置3与第一翻钢装置1的结构相同,在第二翻钢装置3的初始状态下,其翻转机构13的位置与第一翻钢装置1在终止状态下的翻转机构13的位置相同,第二翻钢装置3的第三运输机构15和翻转机构13 能够接收从第一运输机构上运输出的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且翻转机构13在驱动机构14的驱动下带动翻转机构13上的不锈钢板朝向远离第三运输机构15的方向向下翻转,以使得不锈钢板被沿水平方向放置到第二翻钢装置3的第二运输机构12上。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1,3)的结构相同,但是工作过程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构包括水平辊道和位于水平轨道的上方的两个竖直辊道,在运输过程中,水平辊道用于放置不锈钢板,两个竖直辊道用于夹持不锈钢板,第一运输机构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且能够保证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的运输稳定而可靠。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运输机构设置为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保证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能够在被稳定运输的同时被喷淋酸洗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构可以利用减速电机和链条来进行驱动和传动。
酸洗组件2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酸洗箱22,第一运输机构的一部分位于酸洗箱22内且连接在进口和出口之间,喷淋装置23设于酸洗箱22内且位于其顶部,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密封构件。上述密封构件可以是挡帘或者密封橡胶等,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喷淋组件喷洒出的酸洗液扩散而影响酸洗系统周围的环境,保证酸洗系统周围的操作环境良好。此外,酸洗箱22的底部能够及储存并回收多余的酸洗液,以提高本发明的酸洗系统的经济效益。另外,该酸洗系统还可配套设置酸雾净化装置和除尘装置,以避免酸洗液对操作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不锈钢的酸洗系统还包括控制器,酸洗组件2还包括用于储存酸洗液的储酸装置,储酸装置具有用于接收酸洗液的进酸口以及与喷淋装置 23相连的出酸口,储酸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进酸口处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能够控制加热装置对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进行加热,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液位未处于预设液位区间内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流量控制装置来调节进酸口的进酸流量。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对酸洗液的温度和液位进行控制和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酸洗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并保证较好地酸洗效果。
酸洗组件2还包括设于第一翻转机构13与酸洗箱22的进口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抛丸装置20和第一漂洗装置21,以及设于酸洗箱22的出口与第二翻钢装置3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漂洗装置24、钝化装置25和第三漂洗装置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漂洗装置(21,24,26)、抛丸装置20和钝化装置25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不锈钢行处理的生产线上所熟知的装置,例如,最简单地,第一、第二和第三漂洗装置(21,24,26)可以包括容纳有漂洗液的漂洗槽,钝化装置25可以包括容纳有钝化液的钝化槽。酸洗组件还包括能够对不锈钢板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27。酸洗组件2的各个部分(抛丸装置20、第一漂洗装置21、酸洗箱22、第二漂洗装置24、钝化装置25、第三漂洗装置26和烘干装置27)被第一运输机构依次连接起来,以实现在酸洗组件2内的连续自动化酸洗。
本发明的酸洗系统还包括沿着加工顺序方向设于第一翻钢装置1的前方的输入装置4,以及设于第二翻钢装置3的后方的输出装置5,输入装置4 和输出装置5均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输入装置4和输出装置5可以是带式输送机或者辊式输送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方法,该酸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沿水平方向放置而进行运输的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
步骤2,继续运输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且使得不锈钢板平行于其运输方向,并在运输过程中首先对不锈钢板进行第一次漂洗,再从上方向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以对不锈钢板进行酸洗,然后对不锈钢板依次进行第二次漂洗、钝化处理和第三次漂洗,最后将不锈钢板烘干;
步骤3,将不锈钢板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并将其运输到指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不锈钢的酸洗方法,通过将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后,在该钢板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依次执行第一次漂洗、酸洗、第二次漂洗、钝化、第三次漂洗和烘干的操作。由于不锈钢板为沿竖直方向放置,进行各项操作都较为方便,且不锈钢板的两侧表面都能够被均匀地处理到,既缩短了酸洗时间,又能够保证较好的酸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中,将不锈钢板烘干后,还可将该不锈钢板运输到检查台检查表面质量,对于因表面存在缺陷而检查不合格的不锈钢板,则需要进一步进行打磨处理,对于检查合格的不锈钢板,则将其经第三翻钢装置3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然后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标印和包装。
优选地,在步骤2中,酸洗液为HNO3和HF的混合液体,使用HNO3作为钝化液来对不锈钢板进行钝化处理,使用脱盐水作为漂洗液对不锈钢板进行漂洗。在酸洗液中,HNO3的浓度为150~180g/l,HF的浓度为40~60g/l。另外,酸洗液的温度应低于65℃,对不锈钢进行酸洗的酸洗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否则可能出现过酸洗的情况。另外,钝化液也可以是HNO3和HF 的混合液体。钝化液的温度为35~65℃,如果不锈钢板为奥氏体不锈钢,则钝化液温度应控制在55~65℃的范围内。利用HNO3和HF的混合液体作为酸洗液进行不锈钢板酸洗基本原理为:HNO3与不锈钢板的表面的Fe2O3、 Fe、Cr、Ni(微量)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溶解性的金属盐类。具体发生的反应如下:Fe2O3+6HNO3→2Fe(NO3)3+3H2O;Fe+4H++NO3 -→Fe3++NO+2H2O;Cr+4H++NO3-→Cr3++NO+2H2O;3Ni+8H++2NO3 -→3Ni2++2NO+4H2O(300系不锈钢)。而HF与溶液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一些可溶或难溶的金属氟化物:3HF+Fe3+→FeF3↓+3H+,2HF +Fe3+→FeF2++2H+,3HF+Cr3+→CrF3↓+3H+,2HF+Cr3+→CrF2++2H+, HF+Ni2+→NiF++H+。上述反应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去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的效果。
本发明的不锈钢的酸洗方法采用的HNO3+HF的混合酸作为酸洗液的酸洗方法在酸洗质量、酸洗效率、酸洗成本等方面优于传统的酸洗工艺,在处理同等量氧化铁皮时,可以显著减小酸的耗量。下表为利用本发明的酸洗方法进行不锈钢板的酸洗和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不锈钢的酸洗的比较:
Figure BDA0001991025260000101
由上表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酸洗方法,本发明的酸洗方法在总酸耗量和酸洗长度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方法发明人在通过理论计算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比较后得出,本发明的酸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酸洗方法(利用 H2SO4+HNO3+HF进行浸泡式酸洗)在总酸耗量上约较少30%,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沿着加工顺序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翻钢装置、酸洗组件和第二翻钢装置,所述第一翻钢装置能够接收沿水平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并将所述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所述酸洗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翻钢装置之间的第一运输机构,以及能够从上方向所述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的喷淋装置,所述第一运输机构能够接收被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翻转后的所述不锈钢板并将其向第二翻钢装置运输,且沿竖直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平行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所述第二翻钢装置能够接收被所述酸洗组件酸洗后的所述不锈钢板,并将其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
其中,所述第一翻钢装置包括:
固定底座,其包括矩形框架和用于支撑所述矩形框架的支撑座,所述矩形框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第二运输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
翻转机构,其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侧边转动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侧边上;
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翻转机构相连;
第三运输机构,其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
在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初始状态下,所述翻转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运输机构的下方,所述翻转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朝向靠近所述第三运输机构的方向向上翻转,而使得所述不锈钢板被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此时所述第一翻钢装置运动到终止状态,且在所述第三运输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被继续移至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钢装置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初始状态下,其翻转机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在终止状态下的翻转机构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第三运输机构和翻转机构能够接收从第一运输机构上运输出的沿竖直方向放置的不锈钢板,且所述翻转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翻转机构上的不锈钢板朝向远离第三运输机构的方向向下翻转,以使得所述不锈钢板被沿水平方向放置到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第二运输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水平辊道和位于所述水平辊道的上方的两个竖直辊道,在运输过程中,所述水平辊道用于放置所述不锈钢板,两个所述竖直辊道用于夹持所述不锈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组件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酸洗箱,所述第一运输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酸洗箱内且连接在所述进口和出口之间,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酸洗箱内且位于其顶部,所述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密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酸洗组件还包括用于储存所述酸洗液的储酸装置,所述储酸装置具有用于接收酸洗液的进酸口以及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的出酸口,所述储酸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进酸口处设有流量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进行加热,当所述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储酸装置内的酸洗液的液位未处于预设液位区间内时,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来调节所述进酸口的进酸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翻钢机构与所述酸洗箱的进口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抛丸装置和第一漂洗装置,以及设于所述酸洗箱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翻钢装置之间且沿着第一运输机构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漂洗装置、钝化装置和第三漂洗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加工顺序方向设于所述第一翻钢装置的前方的输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翻钢装置的后方的输出装置,所述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均用于运输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系统的不锈钢板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沿水平方向放置而进行运输的不锈钢板翻转为沿竖直方向放置;
步骤2,继续运输沿竖直方向放置的所述不锈钢板,且使得所述不锈钢板平行于其运输方向,并在运输过程中首先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第一次漂洗,再从上方向所述不锈钢板喷淋酸洗液,以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酸洗,然后对所述不锈钢板依次进行第二次漂洗、钝化处理和第三次漂洗,最后将所述不锈钢板烘干;
步骤3,将所述不锈钢板翻转为沿水平方向放置,并将其运输到指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酸洗液为HNO3和HF的混合液体,使用HNO3作为钝化液来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钝化处理,使用脱盐水作为漂洗液对所述不锈钢板进行漂洗。
CN201910180166.9A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9750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166.9A CN109750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0166.9A CN109750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0307A CN109750307A (zh) 2019-05-14
CN109750307B true CN109750307B (zh) 2021-04-13

Family

ID=6640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0166.9A Active CN109750307B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0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9984A (zh) * 2020-09-10 2021-01-01 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紧固件热镀锌前处理酸洗设备
CN112813370A (zh) * 2020-12-29 2021-05-18 海盐宝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式热镀锌前处理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15505936A (zh) * 2022-11-07 2022-12-23 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件表面处理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06385B (de) * 1996-10-25 2000-04-25 Andritz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lektrolytischen beizen von metallischen bändern
US6266983B1 (en) * 1998-12-09 2001-07-31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laws in strip,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d-rolled steel sheet and pickling equipment for hot-rolled steel str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0307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0307B (zh) 一种不锈钢板的酸洗系统和方法
EP00088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lat glass
JP4186131B2 (ja) 鋼製品、特にステンレス鋼板ストリップの酸洗方法
US20140199221A1 (en) Method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exhaust gases
CN209425209U (zh) 一种不锈钢板加工用磨边装置
CN208117479U (zh) 汽车挡板磨具生产设备
CN111304570A (zh)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热镀锌生产工艺
CN109423683A (zh) 集装箱的涂装系统及集装箱的涂装方法
CN102764790A (zh) 一种全连续镁合金带卷精整装置及精整方法
US2007028987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icking Metals
CN111451914A (zh) 一种热轧型钢表面氧化层处理工艺
CN107186595A (zh) 一种无酸环保型金属材料表面清洗处理工艺
CN107002254A (zh) 处理碳钢带,特别是用于酸洗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17781A (zh) 一种无轨多功能焊接系统
CN218778615U (zh) 一种管道安装提升设备
KR101611768B1 (ko) 열연강판의 산세 장치 및 방법
CN205096246U (zh) 带钢干燥机
CN215391007U (zh) 一种热处理后表面氧化清理装置
KR20160074855A (ko) 산세·피막 처리 시스템
CN115956009A (zh) 钢片的加工方法
CN209682200U (zh) 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臂工业清洗装置
US20060037534A1 (en) System for treating, in particular, cataphoretically immersion painting objects, particularly vehicle bodies
KR20140050961A (ko) 산세정이 우수한 열연강판의 산세방법 및 장치
CN112458388A (zh) 一种紧固件防腐蚀热镀锌装置
CN218796919U (zh) 一种浸槽涂装流水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