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0979A -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0979A
CN109730979A CN201910119624.8A CN201910119624A CN109730979A CN 109730979 A CN109730979 A CN 109730979A CN 201910119624 A CN201910119624 A CN 201910119624A CN 109730979 A CN109730979 A CN 109730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membrane
silicon dioxide
micro
recycled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9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0979B (zh
Inventor
汪涛
黄文静
聂鹤鹏
汤春波
黄卫星
吴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ng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ng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ng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ng T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96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0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0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属于药物缓释载体材料领域,所述的薄膜为多级孔洞嵌套结构,该结构包括表面覆有亲水涂层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0.1g/cm2,且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均负载药物;所述的多级孔洞嵌套结构为负载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负载药物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内部;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试剂少,产物表面亲水结构稳定,独有的微纳孔洞嵌套结构使得药物的负载量更多、释放更持久,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缓释载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孔洞嵌套的、非降解、可回收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和由该方法制得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
背景技术
药物缓释系统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使载体与药物结合,在体内由于扩散、渗透等作用,将药物以合适的浓度持续稳定的释放出来,最终使药物发挥最大功效的系统。药物缓释材料是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缓慢而非恒速释放药物的材料。
在手术操作方面,两次手术间隔期需在患处临时给药,可回收长效药物缓释材料的优越性在于:可在第一次手术中随时调整材料的形态和放置位置、可在第二次手术中轻易取出材料,降低了医务人员回收操作的难度。因此,可回收长效药物缓释材料在外科尤其是骨科、齿科领域有迫切的应用需求。
在治疗效果方面,由于药物是以相对较慢的速度从载体中释放出来的,从而使内环境或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长时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发挥药物长效治疗作用的同时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可放置于患处起到长效精准治疗的作用;通过对药物剂量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抗药性,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
在患者方面,药物缓释材料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资源方面,药物缓释材料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医疗资源得以节约。
在应用场合方面,除了民用医疗领域,可回收长效药物缓释材料在军事医疗领域中也体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在野外、战场等恶劣环境下救治伤员时,可回收多孔药物缓释薄膜制成的绷带集止血、治疗作用为一体,其多孔性赋予材料良好的透气性。特别适合在战场急救、野外急救、抢险救灾情况下使用。
综上所述,可回收长效药物缓释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本领域中,相关的技术研究如下:
2004年,Vallet-Regí等人(M. Vallet-Regí, J.C. Doadrio, A.L. Doadrio, et al.Hexagonal ordered mesoporous material as a matrix for the controlled releaseof amoxicillin [J]. Sol. Sta. Ion., 2004, 172(1-4): 435-439.)利用P123作为模板剂制备了有序介孔材料SBA-15,在其中负载抗生素阿莫西林,探究阿莫西林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情况;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片状制剂还是粉末状制剂,药物的缓释时间最长均为9h。
赖木水等人(一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CN 201710402404.7)将布洛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乙二醇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布洛芬缓释胶囊,在人工肠液中24h时药物累积释放量达95%。这种药物载体都不具备可回收性,药物负载量不足,药物缓释时间较短。
阳晓宇等人(一种生物响应性靶向双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375335.0)将双亲性高分子团聚而成的纳米微球制成内壳层,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成外壳层,制成生物响应双药物释放体系。这种药物载体不具备可回收性,制备工艺复杂,成本昂贵。
Shiqu Ye(Ye S, Wang C X, Tong Z, et al. New loading process andrelease properties of insulin from polysaccharide microcapsules fabricatedthrough layer-by-layer assembly[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Official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 2006, 112(1):79-87.)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作为模板,通过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发生逐层自组装,进而制备微胶囊,然后加载荧光标记的胰岛素,通过调控温度和pH值控制胰岛素的加载和释放。前80分钟内释放出约50%的胰岛素,13h之后累积释放量达到80%。这种微胶囊药物载体不具备可回收性,制备工艺复杂,药物缓释时间较短。
林春梅(一种药物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 106074358 A)将癸二酸和乙二醇混合,在一定温度下高速搅拌,冷却后加入富马酸、聚乙二醇、碳酰胺和二甘醇搅拌,升温反应;降温后滴加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升温反应,加入聚乳酸、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乙酸乙酯搅拌;最后加入过氧化月桂酰、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钠和抗坏血酸在室温下进行固化。这种药物缓释材料不具备可回收性,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
于兴华等(一种磁控多级孔纳米缓释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CN103463677 A)用地中海海绵为生物模板,实现地中海海绵纳米多级孔的多重功能,然后在模板上浇注已经配置好的溶液,煅烧成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来作为药物的载体,最后引入磁性粒子,作为磁控开关,实现对药物的缓控释作用。这种控释材料不具备可回收性,制备工艺复杂,应用范围狭窄。
上述药物缓释材料存在不可回收、制备工艺复杂、药物负载量低、药物缓释时间短、成本高昂中的一种或几种缺点,难以满足外科手术中调整药物载体形态和位置、二次手术取出材料的要求,药物颗粒容易被体液冲走,药物作用时间短、治疗效果不佳,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发一种非降解、可回收、制备简便、高药物负载量、长缓释时间、价格低廉的新型药物缓释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在骨科、齿科手术、外伤创面、治疗溃疡、医用填充材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微米级孔洞结构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纳米级规则孔道结构,通过物理嵌合形成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非降解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本发明的薄膜可以负载抗菌药、消炎药、止痛药、抗血栓药物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为多级孔洞嵌套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表面覆有亲水涂层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0.1g/cm2,且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均负载药物;所述的多级孔洞嵌套结构为负载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负载药物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内部。
进一步,所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形状可以是片状或条带状,可以是单向拉伸膜或双向拉伸膜或多向拉伸膜,平均孔径为1~100μm。
进一步,所述的亲水涂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苯乙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聚多巴胺、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为50~200nm,平均孔径为2~50nm,比表面积范围为150~1500m2/g。
进一步,所述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止痛、抗血栓药物,具体包括强的松、阿莫西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醋酸氯己定、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氯霉素、依诺沙星、万古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布洛芬、肝素。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清洗、干燥,进行表面亲水交联、清洗、溶胀、干燥处理,并浸泡在药物溶液中负载药物。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清洗处理,以除去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和内部的污染物,提高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通透性。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亲水剂溶液中,是为了使亲水剂充分进入到材料内部,布满所有纤维。
步骤二、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浸泡在药物溶液中负载药物,并离心、干燥;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二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即将负载了药物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物理嵌合,形成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非降解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0.1g/cm2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一具体为:
1.1,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用清洗液超声清洗0.5~3h,30~60℃下干燥处理1~4h;将亲水剂溶解于95℃以上的去离子水中,迅速搅拌后超声处理20~30min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静置;
1.2,配制交联剂溶液,将其倒入浸泡有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亲水剂溶液中,放于烘箱中发生交联反应,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1~4h;
1.3,将交联反应得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2~36h;30℃下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药物溶液1~3天,室温干燥。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是为了发生溶胀反应,去除薄膜表面附着的未反应的亲水剂和交联剂。室温干燥处理是为了保持材料的形态和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一中清洗液为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亲水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苯乙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聚多巴胺、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亲水剂中静置的时间为0.5~2h;所述的交联剂混合溶液为醛类、酸类、醇类物质的混合溶液,所述的醛类为甲醛、乙醛、乙二醛、戊二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0.5%~4%;酸类为乙酸、草酸、硫酸、硼酸、苹果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1%~5%;醇类为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5%~15%。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二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为50~200nm,孔径为2~50nm,比表面积范围为150~1500m2/g;具体步骤为:根据需要配置相应浓度的药物溶液,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乳液状沉淀抽滤,在30℃烘箱内干燥24h,制得负载了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进一步,所述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止痛、抗血栓药物,具体包括强的松、阿莫西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醋酸氯己定、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氯霉素、依诺沙星、万古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布洛芬、肝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薄膜是基于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微米级孔洞结构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纳米级规则孔道结构,利用有机化合物亲水剂对多孔聚四氟乙烯进行亲水改性,在上面形成亲水涂层,然后将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物理嵌合形成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非降解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可以负载抗菌药、消炎药、止痛药、抗血栓药物等;
2)本发明还提供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外观洁白,无毒无嗅;具有连续性、非降解性、可回收性,其可回收性表现在:可在手术中回收调整形态和位置、药物释放完毕后回收再次负载药物循环利用,避免了因异物长期植入造成组织增生、形成血栓;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试剂少;表面亲水结构稳定,在空气中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固定在病灶处,药物释放更持久,药物缓释时间在一周以上,释药曲线平稳,对于发挥药物的长效、精准治疗作用、提高药物利用率、降低医疗成本、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本发明的薄膜可应用于骨科、齿科手术、外伤创面、治疗溃疡、医用填充材料等方面,特别适合在战场急救、野外急救、抢险救灾情况下使用,在医疗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500倍);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10000倍);
图3为实施例1中未改性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聚乙烯醇亲水改性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孔径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列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单向拉伸、平均孔径为65μm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洗涤0.5h,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30℃下干燥2h;配制1%的亲水剂溶液:将聚乙烯醇粉末溶解于95℃以上的去离子水中,迅速搅拌后超声处理30min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静置0.5h;配制交联剂溶液,成分为:甲醇10%、乙酸1%、硫酸1%、戊二醛2%,将其倒入浸泡有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亲水剂溶液中;放于70℃的烘箱2h发生交联反应;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发生溶胀反应;在30℃下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在2g/L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溶液中浸泡1天,室温干燥;
2)配制2g/L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溶液,将一定量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其中,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然后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分散,取乳液状沉淀抽滤,最后在30℃烘箱内干燥24h,在玛瑙研钵中磨细,制得负载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步骤1)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2)制备的载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5g/cm2,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
将本实施例1制得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如下:
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1中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500倍);图2为本实施例1中制备的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10000倍);图1和图2可以看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致密均匀的粘附在多孔聚四氟乙烯的纤维上和孔洞里,部分区域存在团聚现象。
此外,本发明还进行了对比测试。图3是未改性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照片,水接触角为130.7°,为疏水表面,图4是1%聚乙烯醇亲水改性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照片,水接触角为37.3°,为亲水表面,说明聚乙烯醇亲水改性方法可显著降低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
图5是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照片,球状外形,粒径约为50nm,平均孔径为2nm;图6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孔径分布图,结果显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平均孔径为2.072nm,平均孔体积为1.022cm3/g,BET方程计算出比表面积为1206.7m2/g,孔径分布曲线只有一个峰出现且半峰宽较窄,说明样品的孔径分布均匀,性能均一,比表面积较大。图7是薄膜的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前8h药物累积释放量达50%,68h后药物累积释放量达80%,176h后药物释放完毕,释药曲线此消彼长。
实施例2
1)将双向拉伸、平均孔径为10μm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丙酮中,超声洗涤1h,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30℃下干燥3h;配制2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8.5,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超声波震荡处理2h;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次、30℃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在1%的醋酸氯己定溶液中浸泡1天,室温干燥。
2)配制1%的醋酸氯己定溶液,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然后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分散,取乳液状沉淀抽滤,最后在30℃烘箱内干燥24h,在玛瑙研钵中磨细,得到负载了醋酸氯己定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步骤1)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2)制备的载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7g/cm2,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
实施例3
1)将双向拉伸、平均孔径为5μm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洗涤2h,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30℃下干燥4h;配制2%的亲水剂溶液:将聚乙烯醇粉末溶解于95℃以上的去离子水中,迅速搅拌后超声处理30min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静置1h;配制交联剂溶液,成分为:甲醇8%、乙酸0.5%、硫酸1%、戊二醛1.5%,将其倒入浸泡有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亲水剂溶液中;放于50℃的烘箱3h发生交联反应;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发生溶胀反应;在30℃下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在10%的硫酸庆大霉素溶液中浸泡1天,室温干燥。
2)配制10%的硫酸庆大霉素溶液,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然后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分散,取乳液状沉淀抽滤,最后在30℃烘箱内干燥24h,在玛瑙研钵中磨细,得到负载了硫酸庆大霉素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步骤1)制得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2)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1g/cm2,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
实施例4
1)将单向拉伸、平均孔径为100μm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乙二醇中,超声洗涤0.5h,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30℃下干燥1h;配制1%的亲水剂溶液:将聚乙烯醇粉末溶解于95℃以上的去离子水中,迅速搅拌后超声处理30min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静置2h;配制交联剂溶液,成分为:甲醇15%、乙酸4%、硫酸1%、戊二醛0.5%,将其倒入浸泡有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亲水剂溶液中;放于30℃的烘箱4h发生交联反应;反应完毕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6h发生溶胀反应;在30℃下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在40g/L的布洛芬溶液中浸泡2天,室温干燥;
2)配制40g/L的布洛芬溶液,将一定量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其中,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然后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分散,取乳液状沉淀抽滤,最后在30℃烘箱内干燥24h,在玛瑙研钵中磨细,制得负载了布洛芬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步骤1)制得的负载了药物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2)制备的载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g/cm2,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平均孔径在1~100μm、形状为片状或条带状,为单向拉伸膜或双向拉伸膜或多向拉伸膜的任一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适用于粒径范围为50~200nm,平均孔径为2~50nm,比表面积范围为150~1500m2/g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根据具体的实践需要调整控制超声清洗时间、干燥温度、发生交联反应的时间、温度等数值区间。本发明的药物同样适用强的松、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氯霉素、依诺沙星、万古霉素、肝素,并且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控制醛类、酸类、醇类物质的混合溶液的浓度,其中醛类物质浓度为0.5%~4%;酸类物质浓度为1%~5%;醇类物质浓度为5%~1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为多级孔洞嵌套结构,所述的结构包括表面覆有亲水涂层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0.1g/cm2,且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均负载药物;所述的多级孔洞嵌套结构为负载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负载药物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形状为片状或条带状,为单向拉伸膜或双向拉伸膜或多向拉伸膜,平均孔径为1~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水涂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苯乙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聚多巴胺、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为50~200nm,平均孔径为2~50nm,比表面积范围为150~1500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止痛、抗血栓药物,具体包括强的松、阿莫西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醋酸氯己定、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氯霉素、依诺沙星、万古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布洛芬、肝素。
6.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清洗、干燥,进行表面亲水交联、清洗、溶胀、干燥处理,并浸泡在药物溶液中负载药物;
步骤二、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浸泡在药物溶液中负载药物,并离心、干燥;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固定在绣棚上,采用压印法,将步骤二制备的负载了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压入材料内部,物理嵌合得到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即将负载了药物的亲水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和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物理嵌合,形成具有微纳孔洞嵌套结构的非降解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占比为0.001~0.1g/c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具体为:
1.1,将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用清洗液超声清洗0.5~3h,30~60℃下干燥处理1~4h;将亲水剂溶解于95℃以上的去离子水中,迅速搅拌后超声处理20~30min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在该溶液中,静置;,
1.2,配制交联剂溶液,将其倒入浸泡有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亲水剂溶液中,放于烘箱中发生交联反应,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1~4h;
1.3,将交联反应得到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用去离子水清洗,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2~36h;30℃下真空干燥,得到亲水改性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浸泡药物溶液1~3天,室温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清洗液为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亲水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苯乙烯磺酸钠、对甲苯磺酸、聚多巴胺、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亲水剂中静置的时间为0.5~2h;所述的交联剂混合溶液为醛类、酸类、醇类物质的混合溶液,所述的醛类为甲醛、乙醛、乙二醛、戊二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0.5%~4%;酸类为乙酸、草酸、硫酸、硼酸、苹果酸、柠檬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1%~5%;醇类为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浓度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为50~200nm,孔径为2~50nm,比表面积范围为150~1500m2/g;具体步骤为:根据需要配置相应浓度的药物溶液,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将混合溶液装入密闭玻璃试剂瓶,在37℃的水浴锅中磁力搅拌24h,在高速离心机9000r/min条件下离心,取乳液状沉淀抽滤,在30℃烘箱内干燥24h,制得负载了药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止痛、抗血栓药物,具体包括强的松、阿莫西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醋酸氯己定、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氯霉素、依诺沙星、万古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布洛芬、肝素。
CN201910119624.8A 2019-02-18 2019-02-18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3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624.8A CN10973097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9624.8A CN10973097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0979A true CN109730979A (zh) 2019-05-10
CN109730979B CN109730979B (zh) 2021-06-22

Family

ID=6636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9624.8A Active CN109730979B (zh) 2019-02-18 2019-02-18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09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0051A (zh) * 2020-11-25 2021-03-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介孔二氧化硅-聚乙烯醇水凝胶缓释贴剂的制备与应用
CN114748444A (zh) * 2022-05-06 2022-07-15 温州大学 一种磁性药物微胶囊及其激光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4116A (zh) * 2012-06-06 2012-11-28 复旦大学 介孔二氧化硅球-聚合物纳米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476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聚偏氟乙烯复合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8525622A (zh) * 2018-05-12 2018-09-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多级反应微流控装置及其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4116A (zh) * 2012-06-06 2012-11-28 复旦大学 介孔二氧化硅球-聚合物纳米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476A (zh) * 2012-12-18 2014-06-18 同济大学 一种聚偏氟乙烯复合介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8525622A (zh) * 2018-05-12 2018-09-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多级反应微流控装置及其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0051A (zh) * 2020-11-25 2021-03-2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介孔二氧化硅-聚乙烯醇水凝胶缓释贴剂的制备与应用
CN114748444A (zh) * 2022-05-06 2022-07-15 温州大学 一种磁性药物微胶囊及其激光制备方法
CN114748444B (zh) * 2022-05-06 2023-12-01 温州大学 一种磁性药物微胶囊及其激光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0979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ergar et al. Review of aerogel-based material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EP3727481B1 (de) Ph regulierende wundauflage
EP2021536B1 (en) Non-woven structures produced by a non-toxic dry solvent spinning process
CN104511045A (zh) 一种含纳米银的聚乙烯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敷料及制备
US20130045266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meric biomaterials having immobilized drug delivery system comprising bioactive molecules loaded particle carrier
JP2005517044A (ja) 気泡質ヒドロゲルの製造方法
EP2207577B1 (en) Biodegradable polymer scaffold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JPS6122586B2 (zh)
CN108721635B (zh) 一种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及其制备和在伤口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WO2012091636A2 (ru) Биополимерное волокно, состав формовочного раствора для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формовочного раствора, полотно био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 способ его модификации, би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овязка и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ран
US20030068353A1 (en) Sustained release micro-porous hollow fi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228565A (zh) 一种载plga微球的透明质酸-明胶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3835A (zh) 一种聚乙烯醇/胶原蛋白/季铵化壳聚糖静电纺丝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0979A (zh) 微纳多孔聚四氟乙烯基可回收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lanisamy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n starch-based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scaffolds for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
Balusamy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materials for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s
de Lima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hydroge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5999361B (zh) 一种具有智能释放抗菌剂能力的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Hajiabbas et al. Hybrid silk fibroin–gelatin nanofibrous sheet for drug deliver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vitro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simvastatin/protein
CN106075535B (zh) 一种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5830B (zh) 一种缓释抑菌型人工真皮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JP5374496B2 (ja) 医療用組成物
Sitab et al. Fabrication of chitosan-based biomaterials: Techniques and designs
RU2709462C1 (ru) Ранозаживляющее и гемостат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на основе хитозан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2316119A (zh) 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天然蛋白质复合药物微载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