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8115B -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8115B
CN109728115B CN201811602955.9A CN201811602955A CN109728115B CN 109728115 B CN109728115 B CN 109728115B CN 201811602955 A CN201811602955 A CN 201811602955A CN 109728115 B CN109728115 B CN 109728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parts
coupling agent
bis
but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2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8115A (zh
Inventor
罗吉江
符书臻
崔如玉
花超
朱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uchamps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uchamp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uchamps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uchamp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29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8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8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8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质量比为10~40:20~80:10~40。本发明通过选用特定结构的聚丙烯和填料的组合,配合使用增容剂,既保证了背板与胶膜的粘结力、以及背板的层间粘合力;又提高了太阳能背板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及愈发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太阳能发电(又称为光伏发电)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作为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件,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太阳能发电的效能。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一般由上层盖板、胶膜、电池片、胶膜和太阳能背板组成。其中,太阳能背板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起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粘结封装作用,另一方面保护太阳能电池,防止水汽渗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耐湿热老化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目前,太阳能背板主要有覆膜法、涂布法、多层共挤出三种制备工艺。其中,覆膜法采用粘合剂将粘合层(聚烯烃或EVA树脂)和含氟耐候层直接分别复合到聚酯膜基材两侧;涂布法是将氟碳涂料涂布在聚酯膜基材上;多层共挤出是将各层原料配混均匀后经过螺杆挤出机高温熔融挤出。由于太阳能背板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所处的环境条件恶劣,因此现有的产品均为多层复合结构。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背板的材料多为聚酯基材、乙烯-醋酸乙烯酯、含氟耐候层,但是,聚酯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的酯基,易水解,尽管经过改性处理,仍然难以达到太阳能背板的耐湿热老化性能的要求;同时含氟耐候层价格昂贵、粘结性能差,降低了太阳能背板的性能。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出现了聚烯烃背板。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895304A公开了一种三层共挤出背板,其内层包括聚乙烯树脂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中间为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外层为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由此熔融挤出制得太阳能背板。
然而,实际应用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尽管内层聚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具有较大的熔融粘度,可以保证太阳能背板内层与EVA胶膜之间的粘结力,但是由于聚乙烯(PE)的刚性较低,其与中间层较刚性的聚丙烯材料粘结力较弱,导致层间粘结力较低,进而降低了太阳能背板的机械强度,而且PE容易发生脆裂,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2)外层聚丙烯树脂耐低温冲击强度较低,导致了太阳能背板较差的耐低温冲击性。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能满足背板层间粘合力的新的背板,同时又能保证背板的高粘结性、高机械强度、高低温冲击性的要求,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质量比为10~40:20~80:10~40;
其中,所述内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31
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3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41
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4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51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5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文中,所述挤出型太阳能背板的总厚度为0.1~0.6mm,背板总厚度可以是0.2mm、0.3mm、0.4mm、0.5mm、0.55mm,优选的,背板总厚度为0.3~0.5mm。
所述内层中,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也就是说,内层的聚丙烯必须要用无规共聚聚丙烯,一种是全部都是无规共聚聚丙烯,另一种是无规共聚聚丙烯占比超过60%以上的混合物。这是因为内层对粘结性能要求较高,无规共聚聚丙烯更为柔软与封装胶膜粘结性更好而中间层则没有上述要求,其可以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外层又对聚丙烯的种类进行了限定,即: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即不选用无规共聚聚丙烯,这是因为背板外层对刚性和耐受性能要求较高,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比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刚性好,更适合作为外层材料
上文中,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PET是指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BT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是指PA塑料(尼龙,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PC是指聚碳酸酯。
所述内层中,聚丙烯10~8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2~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75份、78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可以是5份、10份、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所述中间层中,聚丙烯10~98份、高分子复合填料20~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9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可以是25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所述外层中,聚丙烯10~98份、高分子复合填料2~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9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可以是5份、10份、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氧剂选自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2,8-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酚、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仲丁基对苯二胺、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苯甲酸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5-正己烷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六甲基磷酰三胺、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单乙酯)镍、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防沉降性铝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为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或防沉降性铝酸酯。
与之相应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质量比为10~40:20~80:10~40;
其中,所述内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091
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101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102
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111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121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文中,所述挤出型太阳能背板的总厚度为0.1~0.6mm,背板总厚度可以是0.2mm、0.3mm、0.4mm、0.5mm、0.55mm,优选的,背板总厚度为0.3~0.5mm。
所述内层中,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也就是说,内层的聚丙烯必须要用无规共聚聚丙烯,一种是全部都是无规共聚聚丙烯,另一种是无规共聚聚丙烯占比超过60%以上的混合物。这是因为内层对粘结性能要求较高,无规共聚聚丙烯更为柔软与封装胶膜粘结性更好而中间层则没有上述要求,其可以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外层又对聚丙烯的种类进行了限定,即: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即不选用无规共聚聚丙烯,这是因为背板外层对刚性和耐受性能要求较高,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比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刚性好,更适合作为外层材料
上文中,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PET是指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BT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是指PA塑料(尼龙,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PC是指聚碳酸酯。
所述内层中,聚丙烯10~8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2~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75份、78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可以是5份、10份、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所述中间层中,聚丙烯10~98份、无机填料20~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90份;无机填料可以是25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所述外层中,聚丙烯10~98份、高分子复合填料2~90份、增容剂5~20份,其中,聚丙烯可以是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9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可以是5份、10份、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85份;增容剂可以是7份、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19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氧剂选自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2,8-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酚、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仲丁基对苯二胺、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苯甲酸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5-正己烷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六甲基磷酰三胺、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单乙酯)镍、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抗氧剂可以防止有机化合物材料因氧化而引起的变质,有机化合物的热氧化过程是一系列自由基链式反应,在热、光和氧的作用下,化学键断裂,生成活泼的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发生分解反应也生成烃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抗氧剂的作用是消除刚刚产生的自由基或促进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链式反应的进行,有效抑制聚合物的热氧老化,防止背板在使用过程中的黄变。
光稳定剂和紫外光吸收剂一起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起到单一组分无法达到的效果,有效防止材料的黄变和阻滞物理性能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光稳定效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防沉降性铝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为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或防沉降性铝酸酯。
本发明的背板可以单独用作背板,也可充当太阳能电池背板基材膜,与其他材料如氟膜、PET等材料复合制作复合背板。
本发明同时请求保护一种上述挤出型太阳能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比将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物料分别加入到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A螺杆、B螺杆以及C螺杆中,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经流延、冷却、牵引、卷取即得到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本发明的机理如下:本发明放弃了聚乙烯材料,完全以聚丙烯为主体材料,在内层中选用粘性较好的无规共聚聚丙烯,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而外层则采用刚性较大的均聚聚丙烯和嵌段共聚聚丙烯,以提高其耐低温冲击性能;同时,通过在各层中添加高分子复合填料和增容剂,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如马来酸酐接枝物等极性较强的增容剂和基础树脂分子间产生较强的键合力,增大相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层间粘合力和背板的耐低温冲击性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通过选用特定结构的聚丙烯和填料的组合,配合使用增容剂,既保证了背板与胶膜的粘结力、以及背板的层间粘合力;又提高了太阳能背板的耐低温冲击性能。试验证明:本发明的背板的层间剥离力可达30N/cm以上,因而具有极高的层间粘结力,此外,背板还具有高粘结性、高阻隔性、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的耐低温冲击性,完全可以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要求;
2.本发明放弃了聚乙烯,而全部采用聚丙烯,不仅提高了层间粘合力,还提高了各层结构刚性,进而提高了太阳能背板的机械强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复合填料,不仅使无机填料在背板中的分散性更好,高分子材料的加入也提高了各层结构刚性和耐受性,进而提高了太阳能背板的机械强度和耐温性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
(1)高分子复合填料的制备:将50份钛白粉R960(美国杜邦公司)置入高速混合机,在120℃温度下搅拌捏合10分钟除去粉末表面的水分,0.5份偶联剂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杭州杰西卡化工)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3分钟;再加入0.1份的硬脂酸粉末,搅拌5分钟后得到活化的无机填料;将上述活化的无机填料和100份PET RG530(宁波迈尔盛)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挤出,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70℃,料条从模头挤出后进入水槽冷却,最后进入造粒系统进行造粒,即得到高分子复合填料;
(2)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内层:将20份上述高分子复合填料和1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70份无规共聚聚丙烯R370Y(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A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中间层:将40份上述高分子复合填料和3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3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将6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25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15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C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S1,厚度0.35mm。
实施例2
高分子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内层:物料同实施例1;
中间层:将2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4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4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物料同实施例1;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S2,厚度0.35mm。
实施例3
高分子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内层:物料同实施例1。
中间层:将8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1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1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物料同实施例1;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S3,厚度0.35mm。
实施例4
高分子复合填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内层:物料同实施例1;
中间层:将40份钛白粉和3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3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同实施例1。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S3,厚度0.35mm。
对比例1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内层:将2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8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LDPE-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A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中间层:将4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6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5份增容剂聚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LDPE-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将60份高分子复合填料和4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C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D1,厚度0.35mm。
对比例2
内层:将20份钛白粉和1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70份无规共聚聚丙烯R370Y(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A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中间层:将40份钛白粉和30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3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将60份钛白粉和25份嵌段共聚聚丙烯K8303(北京燕山石化公司)、15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C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D2,厚度0.35mm。
对比例3
内层:将20份钛白粉和3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和5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A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中间层:将40份钛白粉和3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和30份均聚聚丙烯13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B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外层:将60份钛白粉和10份低密度聚乙烯LD100BW、30份均聚聚丙烯、5份增容剂(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PP-g-MAH))、0.2份抗氧剂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2份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及0.2份光稳定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0.1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将所述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三层共挤出片材机组的C螺杆,螺杆直径为75mm,长径比为33;
将内层、中间层、外层三种物料同时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温度控制在180~240℃,转速控制在150转/分,三层物料在分配器内进行分配,比例为20/50/30,再经冷却、牵引、卷取等工序得到成品D3,厚度0.35mm。
然后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性能测试,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的具体方法如下:
1、收缩率测试
测试按照GB/T 13541《电气用塑料薄膜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2、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测试按照GB/T 21529《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3、弹性模量测试
测试按照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4、饱和吸水率测试
测试按照GB/T 1034《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5、层间剥离强度测试
测试内层与中间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强度,测试按照GB/T2792《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6、低温冲击强度测试
测试按照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和GB/T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规定的实验操作方法进行,测试温度为-40℃。将制备好的悬臂梁缺口冲击样条放到事先设置好温度的低温箱中4h,待样条达到热平衡后,逐个将样条取出并迅速在悬臂梁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冲击测试。
7、湿热老化测试
测试按照IEC 61215:2005中的湿热老化试验方法进行湿热老化试验,试验条件为:温度85℃,相对湿度85%,测试时间1500小时。
8、高温加速老化试验(PCT)前后与EVA粘结强度测试
PCT试验按照JESD 22-102A进行,试验条件为:相对湿度100%、121℃、2atm、48小时。背板与EVA粘结强度测试按照GB/T2792《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9、体积电阻率测试
测试按照GB/T1410《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进行。
10、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
测试按照ASTM D638《塑料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样品随机取自背板的不同部位,每块背板取5个试样,测试纵向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表1
Figure BDA0001922957480000271
由上表1可以看出,S1与S2、S3相比,当中间层的高分子复合填料的质量份数过高和过低对性能有影响,含量在40份时,背板具有更高的粘结强度、机械强度、低温冲击强度和更优异的耐老化性能;S1与D1,D2和D3相比,原料中PP含量上升,产品具有更高的阻隔性、机械强度、低温冲击性和耐老化性能,尤其是S1与D1比较可以看到S1样品的机械强度、层间剥离力和耐低温冲击强度有极大地提升,共挤背板中基础树脂采用PP能有效提高刚性;在高温加速老化试验(PCT试验)后,本发明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仍保持良好的外观和较高的粘结强度,延长了背板和使用该背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采用PP作基础树脂,添加高分子复合填料制备出的太阳能背板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刚性,同时具有高层间粘结力、高粘结性、高阻隔性、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的耐低温冲击性。
对于层间剥离力而言,S1和S2、S3、S4、D2的对比说明高分子复合填料的引入也充分提高了层间粘结性能;且与EVA胶膜的粘结力也有所增大,背板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和层间粘结力。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依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质量比为10~40:20~80:10~40;
其中,所述内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11
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1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21
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2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31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3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2,8-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特丁基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酚、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4,4'-硫代双(6-特丁基间甲酚)、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仲丁基对苯二胺、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二乙基膦酸酯、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苯甲酸基苯基)-5氯-2H-苯并三唑、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5-正己烷氧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六甲基磷酰三胺、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单乙酯)镍、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防沉降性铝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为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或防沉降性铝酸酯。
7.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质量比为10~40:20~80:10~40;
其中,所述内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61
所述聚丙烯为:(1)无规共聚聚丙烯或(2)无规共聚聚丙烯与其他聚丙烯的混合物,所述其他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且无规共聚聚丙烯占聚丙烯总质量的60%以上;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62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71
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外层包括如下组分,以质量份计: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72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嵌段共聚聚丙烯;
所述增容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与马来酸酐的接枝聚合物、聚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添加剂选自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高分子复合填料,按质量份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Figure FDA0001922957470000081
所述无机填料选自云母粉、滑石粉、碳酸钙、高岭土、硅灰石、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PET、PBT、PA、PC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六甲基磷酰三胺、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单乙酯)镍、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哌啶、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中的偶联剂均选自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异丙基三(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四异丙基二(二辛基亚磷酸酰氧基)钛酸酯、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防沉降性铝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胺基代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中的偶联剂为二硬脂酰氧异丙基铝酸酯、DL-411、DL-411AF、DL-411D、DL-411DF或防沉降性铝酸酯。
CN201811602955.9A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Active CN109728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2955.9A CN109728115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2955.9A CN109728115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8115A CN109728115A (zh) 2019-05-07
CN109728115B true CN109728115B (zh) 2020-11-06

Family

ID=6629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2955.9A Active CN109728115B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8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3404B (zh) * 2019-07-29 2022-06-28 上海久升吸塑有限公司 一种贴膜盒及其制备工艺
CN114701223B (zh) * 2022-01-27 2023-11-17 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384A (zh) * 2017-05-27 2017-09-12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75429A (zh) * 2016-08-18 2017-10-20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87366A1 (en) * 2016-11-11 2018-05-17 Dsm Ip Assets B.V. Backsheet comprising a polyolefine based functional layer facing the back encapsulant
CN108431121A (zh) * 2015-10-28 2018-08-21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用于层元件的聚丙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1121A (zh) * 2015-10-28 2018-08-21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用于层元件的聚丙烯组合物
CN107275429A (zh) * 2016-08-18 2017-10-20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87366A1 (en) * 2016-11-11 2018-05-17 Dsm Ip Assets B.V. Backsheet comprising a polyolefine based functional layer facing the back encapsulant
CN107151384A (zh) * 2017-05-27 2017-09-12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改性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8115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3006A1 (zh)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453B (zh) 封装组合物及应用,及包含其的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8116B (zh) 用于导热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内层膜及导热太阳能电池背板
CN110713803B (zh) 一种热塑性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及制备方法
EP2613362A1 (en) Solar battery cover film for and solar battery module manufactured using same
CN109942962B (zh) 聚烯烃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背板和太阳能电池
CN111423824B (zh) 胶膜及包含其的电子器件
JP5735225B2 (ja) 太陽電池用積層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9728115B (zh)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
CN10784102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高耐候性pe膜
WO2021098299A1 (zh) 胶膜、抗pid封装胶膜、形成其的组合物、光伏组件及夹胶玻璃
CN103687907A (zh) 偏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树脂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KR20140010058A (ko) 태양 전지용 표면 보호재 및 그것을 사용하여 제조된 태양 전지 모듈
CN113801584B (zh) 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CN102464818A (zh) 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09938B (zh) 光伏背板、制备光伏背板的方法以及光伏组件
CN112802916B (zh) 一种高水汽阻隔性太阳能光伏背板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9553911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背板的非氟耐老化膜及由其制成的太阳能背板
JP5715221B2 (ja) モジュール構造
CN112786721A (zh) 一种无氟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1690327B (zh) 一种三层共挤胶膜
CN111645374A (zh) 太阳能电池背板用透明聚烯烃薄膜
JP2011056701A (ja) 太陽電池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7511425B (zh) 一种防发粘的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94958A (zh) 一种聚烯烃太阳能背板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