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5482B -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5482B
CN109725482B CN201711054186.9A CN201711054186A CN109725482B CN 109725482 B CN109725482 B CN 109725482B CN 201711054186 A CN201711054186 A CN 201711054186A CN 109725482 B CN109725482 B CN 109725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rame
upper cover
light source
combi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4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5482A (zh
Inventor
张立伟
沈建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0541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5482B/zh
Priority to TW106142008A priority patent/TWI648588B/zh
Priority to US16/172,675 priority patent/US1118791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9725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5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02B27/102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 G02B27/104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for use with transmissiv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partially transparent surfaces without spectral selectiv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5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having sequential partially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9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crossed beamsplitting surfaces, e.g. cross-dichroic cubes or X-cub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X型调整模块,包括上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光传递元件、第二光传递元件、第一调整件及第二调整件。第一框架枢接于上盖,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一框架,并与第一框架交叉。第一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一框架内,第二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二框架内,并与第一光传递元件交叉。第一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一框架,第一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一框架转动。第二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二框架,第二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二框架转动。本发明藉由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来控制光束的传递路径,避免光能量过于集中。

Description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元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以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投影机所使用的光源种类随着市场对投影机亮度、色彩饱和度、使用寿命、无毒环保等等要求,从超高压汞灯(UHP lamp)、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进化到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
目前高亮度的红色激光二极管及绿色激光二极管的成本过高,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蓝色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粉转轮上的荧光粉来产生黄光、绿光,再经由色轮(colorwheel)将所需的红光过滤(filter)出来,再搭配蓝色激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而构成投影画面所需的红、绿、蓝三原色。
现有技术中,为了要提高亮度,有些会采用三个蓝色激光二极管光源组,各蓝色激光二极管光源组包括多个蓝色激光二极管,并藉由X型合光元件合并这些蓝色激光二极管提供的蓝光。理想状况下,这些蓝色激光二极管提供的蓝光合并后应彼此不重叠,以避免照射在荧光粉转轮时会有能量过于集中而导致荧光粉烧毁的风险。因此,这样的合光方式,对于X型合光元件本身的精度以及X型合光元件组装定位的精度要求很高,导致组装效率较差。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X型调整模块,其两个框架的摆设角度可以个别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来控制光束的传递路径,避免光能量过于集中。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合光装置以及一种投影机,以提升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X型调整模块,包括上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光传递元件、第二光传递元件、第一调整件以及第二调整件。第一框架枢接于上盖,而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一框架,并与第一框架交叉。第一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一框架内,而第二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二框架内,并与第一光传递元件交叉。第一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一框架,且第一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一框架转动。第二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二框架,且第二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二框架转动。
为达到上述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合光装置,包括基座以及X型调整模块。X型调整模块包括上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光传递元件、第二光传递元件、第一调整件以及第二调整件。基座具有底部与开口,其中开口与底部相对设置,而上盖固定于开口。第一框架枢接于基座的底部与上盖之间,而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一框架,并与第一框架交叉。第一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一框架内,而第二光传递元件固定于第二框架内,并与第一光传递元件交叉。第一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一框架,且第一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一框架转动。第二调整件穿过上盖并顶抵于第二框架,且第二调整件用于驱动第二框架转动。
为达到上述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机,包括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而投影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投影影像光束。照明系统包括上述合光装置以及三光源组,这些光源组配置于合光装置的三侧,各光源组包括多个点光源,各点光源用于提供子光束,而合光装置用于合并这些子光束。
本发明实施例的合光装置因第一框架枢接于基座的底部与上盖之间,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一框架,所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摆设角度可以个别调整,而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也可随之调整。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因采用此合光装置,可藉由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来控制光源组提供的子光束反射后的传递路径,如此有助于提升投影机的组装效率。
为让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合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X型调整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元件的结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传递元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调整件顶抵于第一框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件顶抵于第二框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X型调整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3上下颠倒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调整件顶抵于第一框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件顶抵于第二框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方块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光装置传递的光斑的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合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而图2是X型调整模块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合光装置100包括基座110以及X型调整模块101,其中X型调整模块101包括上盖120、第一框架130、第二框架140、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第一调整件170以及第二调整件180。基座110具有底部111与开口112,其中开口112与底部111相对。X型调整模块101的上盖120固定于开口112。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0例如具有多个固定孔113,设置于开口112处,如此可藉由多个固定件230穿过上盖120并固定于这些固定孔113中,以将上盖120固定于开口112。固定孔113例如是螺孔,而固定件230例如是螺丝,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X型调整模块101可由基座110的开口112放入基座110内而加以固定。
图3是图2的局部元件的结合示意图,其中图3省略了图2的上盖120。请参照图2与图3,第一框架130枢接于图1的基座110的底部111与上盖120之间,而第二框架140枢接于第一框架130,并与第一框架130交叉。具体而言,第一框架130例如具有第一枢轴131(以虚线表示轴线),枢接于图1的基座110的底部111与上盖120之间,而第二框架140例如具有第二枢轴141(以虚线表示轴线),枢接于第一框架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轴131例如是偏离第一框架130的中心,第二枢轴141例如是偏离第二框架140的中心,且在第二框架140枢接于第一框架130时,第一枢轴131与第二枢轴141不共轴。
第一光传递元件150固定于第一框架130内,而第二光传递元件160固定于第二框架140内,并与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交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例如分成第一部分151与第二部分152,而第二框架140及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穿过第一部分151与第二部分152之间,以与第一框架130及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交叉。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传递元件150可包括第一分色片,第二光传递元件160可包括第二分色片,其中第一分色片的光反射波长范围及光穿透波长范围不同于第二分色片的光反射波长范围及光穿透波长范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可包括透光片TS及多个反射图案RP,反射图案RP间隔排列于透光片TS上。反射图案RP例如是镀于透光片TS上的镀膜,且反射图案RP例如是呈长条状,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透光片TS可如图2所示分成第一部分151与第二部分152,以使第二框架140及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穿过第一部分151与第二部分152之间。
请再参照图2与图3,第一调整件170穿过上盖120并顶抵于第一框架130,且第一调整件170用于驱动第一框架130转动。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调整件顶抵于第一框架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30例如具有第一楔型结构132,第一楔型结构132具有第一斜面133,上盖120例如具有通孔121。第一调整件170例如为调整杆,调整杆可以是螺丝或是其他种类的杆件。第一调整件170经由通孔121穿过上盖120而顶抵于第一斜面133。如此,当将第一调整件170往下调整时,第一调整件170会沿着第一斜面133向下移动,并藉由推挤第一楔型结构132,使得第一框架130藉由第一枢轴131沿着图3中逆时针方向D1转动,而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也会随之转动,因而能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摆设角度,其中摆设角度范围为±2度。
本实施例的合光装置100可还包括第一弹片210,连接于上盖120,并顶抵于第一框架130,且第一弹片210与第一调整件170顶抵于第一框架130的相对两侧。第一弹片210例如是冲压上盖120而形成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片210也可以是以其他方式连接于上盖120。当将第一调整件170往下调整使第一框架130沿着图3中逆时针方向D1转动时,第一框架130会推挤第一弹片210。当将第一调整件170往上调整时,第一弹片210的弹性恢复力会推动第一框架130沿着图3中顺时针方向D2转动,而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也会随之转动,因而能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摆设角度。
类似地,如图2与图3,第二调整件180穿过上盖120并顶抵于第二框架140,且第二调整件180用于驱动第二框架140转动。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调整件顶抵于第二框架的示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140例如具有第二楔型结构142,第二楔型结构142具有第二斜面143,上盖120例如具有通孔122。第二调整件180例如为调整杆,调整杆可以是螺丝或是其他种类的杆件。第二调整件180经由通孔122穿过上盖120而顶抵于第二斜面143。如此,当将第二调整件180往下调整时,第二调整件180会沿着第二斜面143向下移动,并藉由推挤第二楔型结构142,使得第二框架140藉由第二枢轴141沿着图3中顺时针方向D2转动,而第二光传递元件160也会随之转动,因而能调整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其中摆设角度范围为±2度。
本实施例的合光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弹片220,连接于上盖120,并顶抵于第二框架140,且第二弹片220与第二调整件180顶抵于第二框架140的相对两侧。第二弹片220例如是冲压上盖120而形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20也可以是以其他方式连接于上盖120。当将第二调整件180往下调整使第二框架140沿着图3中顺时针方向D2转动时,第二框架140会推挤第二弹片220。当将第二调整件180往上调整时,第二弹片220的弹性恢复力会推动第二框架140沿着图3中逆时针方向D1转动,而第二光传递元件160也会随之转动,因而能调整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
请再参照图1及图3,本实施例的合光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240以及第二固定件250。当调整好第一框架130的摆设角度后,可藉由第一固定件240穿过上盖120并固定于第一框架130,以使第一框架130固定而无法转动。第一框架130例如具有第一固定孔134,而第一固定件240例如是固定于第一固定孔134中。此外,当调整好第二框架140的摆设角度后,可藉由第二固定件250穿过上盖120并固定于第二框架140,以使第二框架140固定而无法转动。第二框架140例如具有第二固定孔144,而第二固定件250例如是固定于第二固定孔144中。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合光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合光装置100可还包括弹片260,配置于基座110的底部111与第一框架130之间,以推顶第一框架130,如此有利于将图1的第一固定件240固定于第一框架130中。本实施例中,例如是藉由固定件270将弹片260固定于第一框架130上。图8是图3上下颠倒后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弹片260的数量可为多个,除了配置于基座110的底部111与第一框架130之间,还可配置于基座110的底部111与第二框架140之间,以推顶第二框架140,如此有利于将图1的第二固定件250固定于第二框架140中。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弹片260固定于第一框架130与第二框架140为例,在另一实施例中,弹片260可固定于基座110的底部111。
本实施例的X型调整模块101是以第一调整件170及第二调整件180为调整杆且第一框架130与第二框架140分别具有第一楔型结构132与第二楔型结构142,来达到调整第一框架130与第二框架140的摆设角度的目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如图9所示,第一调整件170a例如包括第一凸轮171及第一转动杆172,第一凸轮171顶抵于第一框架130a,第一转动杆172穿过上盖120而连接于第一凸轮171。当藉由第一转动杆172转动第一凸轮171时,第一凸轮171可推动第一框架130a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来回转动,所以能达到调整第一框架130a的摆设角度的目的,其中第一转动杆172并无设置在第一凸轮171的圆心处,因此第一凸轮171以非对称的转动顶抵于第一框架130a。类似地,如图10所示,第二调整件180a包括第二凸轮181及第二转动杆182,第二凸轮181顶抵于第二框架140a,第二转动杆182穿过上盖120而连接于第二凸轮181。当藉由第二转动杆182转动第二凸轮181时,第二凸轮181可推动第二框架140a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来回转动,所以能达到调整第二框架140a的摆设角度的目的,其中第二转动杆182并无设置在第二凸轮181的圆心处,因此第二凸轮181以非对称的转动顶抵于第二框架140a。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方块示意图。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的投影机300包括照明系统310、光阀320以及投影镜头330。照明系统31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311,光阀320配置于照明光束311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311转换成影像光束312,而投影镜头330配置于影像光束312的传递路径上,以将影像光束312投影至屏幕(图未示)上,而于屏幕形成影像画面。光阀320可以是穿透式光阀或反射式光阀,其中穿透式光阀可以是穿透式液晶显示面板,而反射式光阀可以是数位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或硅基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panel),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光阀32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310包括上述之任一实施例的合光装置(图12以合光装置100为例)以及三光源组,即第一光源组314a、第二光源组314b、第三光源组314c,其中第一光源组314a与第二光源组314b相对。这些光源组(第一光源组314a、第二光源组314b、第三光源组314c)配置于合光装置100的三侧,并分别包括多个点光源,各点光源用于提供子光束。具体而言,第一光源组314a包括多个点光源315a,各点光源315a用于提供子光束La。第二光源组314b包括多个点光源315b,各点光源315b用于提供子光束Lb。第三光源组314c包括多个点光源315c,各点光源315c用于提供子光束Lc。合光装置100用以合并这些子光束La、Lb、Lc。此外,第一光源组314a、第二光源组314b、第三光源组314c可为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组或激光(LASER)光源组,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与图12,基座110例如具有连接于底部111的多个侧壁114,第一光源组314a、第二光源组314b及第三光源组314c可分别固定于不同的侧壁114上,这些侧壁114分别具有多个通孔115,以容置点光源315a、315b、315c。各光源组的点光源例如是呈阵列排列,亦即,点光源315a呈阵列排列,点光源315b呈阵列排列,点光源315c呈阵列排列,而各侧壁144的通孔115也对应呈阵列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合光装置100的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为第一分色片,第二光传递元件160为第二分色片,第一光源组314a、第二光源组314b及第三光源组314c为不同颜色的光源组,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用于反射点光源315a提供的子光束La,并让点光源315b、315c提供的子光束Lb、Lc通过,而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用于反射点光源315b提供的子光束Lb,并让点光源315a、315c提供的子光束La、Lc通过。子光束La、Lb、Lc可分别为红光、蓝光、绿光其中之一,因此图11所述的照明光束311可包括红光、蓝光及绿光。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可以个别调整,所以可藉由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来控制子光束La、Lb反射后的传递路径,让各子光束La、Lb、Lc可分布平均地出射而离开合光装置100,以使子光束La、Lb、Lc能有良好的合光效果。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施例这样的调整方式,有助于提升投影装置300的组装效率。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3,与图12的照明系统310相似,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410的第一光源组414a、第二光源组414b及第三光源组414c配置于合光装置100的三侧。第一光源组414a、第二光源组414b及第三光源组414c的点光源415a、415b、415c为激发光源,例如激光二极管。点光源415a、415b、415c提供的子光束Ld、Le、Lf例如具有相同的波长范围,例如皆为蓝光。第一光源组414a的点光源415a对应至第二光源组414b的点光源415b之间是具有间距,以避免第一光源组414a提供的子光束Ld与第二光源组414b提供的子光束Le重叠。此外,第三光源组414c的摆设位置需使第一光源组414a提供的子光束Ld、第二光源组414b提供的子光束Le及第三光源组414c的提供子光束Lf在经过合光装置100后彼此不重叠,且子光束Ld、Le、Lf以平均分布离开合光装置100并投射到透镜447。
上述第一光源组414a的中心C1对应至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第一位置P1,而上述第一枢轴131(如图4所示)的轴线通过此第一位置P1,亦即,第一光源组414a的中心C1例如是对应至上述第一枢轴131。此外,上述第二光源组414b的中心C2对应至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第二位置P2,而上述第二枢轴141(如图4所示)的轴线通过此第二位置P2,亦即,第二光源组414b的中心C2对应至上述第二枢轴14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例如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第一光源组414a的点光源415a对应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反射图案RP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反射图案RP,以使第一光源组414a的点光源415a提供的子光束Ld能通过第二光传递元件160并被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反射图案RP反射。第二光源组414b的点光源415b对应于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反射图案RP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反射图案RP,以使第二光源组414b的点光源415b提供的子光束Ld能通过第二光传递元件160并被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反射图案RP反射。第三光源组414c的点光源415c对应于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反射图案RP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反射图案RP之间的间距,以使第三光源组414c的点光源415c提供的子光束Lf能通过第一光传递元件150及第二光传递元件160,而与子光束Ld、Lf合并。
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410例如还包括荧光粉轮416、第一分色元件417以及反射件组418。荧光粉轮416配置于经过合光装置100后的子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在图13中以一子光束Lg表示经合光装置100合并后的子光束Ld、Le、Lf。荧光粉轮416用于将子光束Lg中的第一部分的子光束转换成荧光光束Lp并反射荧光光束Lp,且使子光束Lg中的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通过荧光粉轮416。具体而言,荧光粉轮416具有荧光粉区及透光区,随着荧光粉轮416的转动,子光束Lg会轮流照射在荧光粉区及透光区,其中照射在荧光粉区的子光束Lg即上述第一部分的子光束,其可于荧光粉区激发出荧光光束Lp,而照射在透光区的子光束Lg即上述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
第一分色元件417配置于荧光粉轮416与合光装置100之间,第一分色元件417用于使子光束Lg通过,并反射荧光光束Lp。
反射组件418配置于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的传递路径上,反射组件418用于将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反射回第一分色元件417,以在通过第一分色元件417后与荧光光束Lp合并。本实施例反射组件418例如包括第一反射元件441、第二反射元件442及第二分色元件443,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依序经由第一反射元件441、第二反射元件442及第二分色元件443反射后通过第一分色元件417。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荧光粉区至少包括黄色荧光粉,因此荧光光束Lp至少包括黄光。荧光粉区也可进一步包括绿色荧光粉或其他颜色的荧光粉,所以荧光光束Lp也可进一步包括绿光或其他色光,而子光束Lg例如为蓝光,而照明系统410还包括色轮444,配置在荧光光束Lp与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的传递路径上,以形成红光、绿光与蓝光。
照明系统410还包括辅助光源445,用于提供辅助光束Lu依序穿过第二分色元件443及第一分色元件417,以与荧光光束Lp及第二部分的子光束Lg2合并。辅助光源445可用以提升投影装置的色彩表现,辅助光源445的颜色可依需求而选择。此外,照明系统410例如还包括第三反射元件446,配置于辅助光源445与第二分色元件443之间。第三反射元件446用于反射辅助光束Lu,以使辅助光束Lu依序通过第二分色元件443及第一分色元件417。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反射元件446可以省略,而辅助光源445的位置需对应调整。在不使用辅助光源445的实施例中,第二分色元件443可替换成反射元件。另外,照明系统410还包括多个光学元件(例如透镜),配置于上述各元件之间。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合光装置传递的光斑的对照图。请参照图13与图14,其中图14左侧图为未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150的摆设角度,使得子光束Le未投射到预定投射位置O,子光束Le的光斑P与子光束Ld的光斑P因此重叠而形成重叠区Q,导致光能量过于集中而造成荧光粉轮416的荧光粉区受损。参照图14右侧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可以个别调整,所以可藉由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150与第二光传递元件160的摆设角度来避免子光束Le、Ld彼此重叠,或是与子光束Lf重叠,以及让子光束Le、Ld、Lf平均分布出射而离开合光装置100。如此,能避免光能量过于集中而导致荧光粉轮416的荧光粉区受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合光装置因第一框架枢接于基座的底部与上盖之间,第二框架枢接于第一框架,所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摆设角度可以个别调整,而设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也可随之调整。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因采用此合光装置,可藉由调整第一光传递元件与第二光传递元件的摆设角度,来控制光源组提供的子光束反射后的传递路径,如此有助于提升投影机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附图标记列表
100:合光装置
101:X型调整模块
110:基座
111:底部
112:开口
113:固定孔
114:侧壁
115:通孔
120:上盖
121、122:通孔
130、130a:第一框架
131:第一枢轴
132:第一楔型结构
133:第一斜面
134:第一固定孔
140、140a:第二框架
141:第二枢轴
142:第二楔型结构
143:第二斜面
144:第二固定孔
150:第一光传递元件
151:第一部分
152:第二部分
160:第二光传递元件
170、170a:第一调整件
171:第一凸轮
172:第一转动杆
180、180a:第二调整件
181:第二凸轮
182:第二转动杆
210:第一弹片
220:第二弹片
230:固定件
240:第一固定件
250:第二固定件
260:弹片
270:固定件
300:投影机
310、410:照明系统
311:照明光束
312:影像光束
314a、414a:第一光源组
314b、414b:第二光源组
314c、414c:第三光源组
315a、315b、315c、415a、415b、415c:点光源
320:光阀
330:投影镜头
416:荧光粉轮
417:第一分色元件
418:反射组件
441:第一反射元件
442:第二反射元件
443:第二分色元件
444:色轮
445:辅助光源
446:第三反射元件
447:光学元件
C1:第一光源组的中心
C2:第二光源组的中心
D1:逆时针方向
D2:顺时针方向
La、Lb、Lc、Ld、Le、Lf、Lg:子光束
Lg2:第二部分的子光束
Lu:辅助光束
Lp:荧光光束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RP:反射图案
TS:透光片
O:预定投射位置
P:子光束光斑
Q:重叠区

Claims (25)

1.一种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光传递元件、第二光传递元件、第一调整件以及第二调整件,
所述第一框架枢接于所述上盖;
所述第二框架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框架交叉;
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内;
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内,并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交叉;
所述第一调整件穿过所述上盖并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调整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转动;
所述第二调整件穿过所述上盖并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框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调整模块还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
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上盖,并顶抵于第一框架,且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调整件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上盖,并顶抵于第二框架,且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调整件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是冲压所述上盖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第一楔型结构,所述第一楔型结构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楔型结构,第二楔型结构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调整件及所述第二调整件分别包括调整杆,这些所述调整杆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凸轮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凸轮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所述上盖而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第二凸轮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凸轮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所述上盖而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上盖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上盖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型调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枢轴偏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中心,所述第二枢轴偏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中心,且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不共轴。
8.一种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X型调整模块,
所述基座具有底部与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底部相对设置;
所述X型调整模块包括上盖、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光传递元件、第二光传递元件、第一调整件以及第二调整件,
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开口;
所述第一框架枢接于所述基座的所述底部与所述上盖之间;
所述第二框架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并与所述第一框架交叉;
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内;
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内,并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交叉;
所述第一调整件穿过所述上盖并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调整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框架转动;
所述第二调整件穿过所述上盖并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调整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框架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
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上盖,并顶抵于第一框架,且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调整件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上盖,并顶抵于第二框架,且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调整件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相对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是冲压所述上盖而形成。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第一楔型结构,所述第一楔型结构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楔型结构,第二楔型结构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调整件及所述第二调整件分别包括调整杆,这些所述调整杆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凸轮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凸轮顶抵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转动杆穿过所述上盖而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第二凸轮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凸轮顶抵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过所述上盖而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轮。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上盖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上盖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装置还包括多个弹片,配置于所述基座的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以及所述基座的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枢轴偏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中心,所述第二枢轴偏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中心,且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不共轴。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包括第一分色片,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包括第二分色片。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与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包括透光片及多个反射图案,这些所述反射图案间隔排列于所述透光片上。
18.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系统、光阀以及投影镜头,
所述照明系统用于提供照明光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合光装置以及三光源组,这些所述光源组配置于所述合光装置的三侧,各所述光源组包括多个点光源,各所述点光源分别用于提供子光束,而所述合光装置用于合并这些所述子光束;
所述光阀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将所述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
所述投影镜头配置于所述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投影镜头用于投射所述影像光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为激发光源,且呈阵列排列,这些所述光源组包括第一光源组、第二光源组及第三光源组,所述第一光源组与所述第二光源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对应至所述第二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光源组提供的这些所述子光束、所述第二光源组提供的这些所述子光束及所述第三光源组的提供这些所述子光束在经过所述合光装置后彼此不重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第一枢轴,枢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枢轴,枢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枢轴偏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中心,所述第二枢轴偏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中心,且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不共轴,而所述第一光源组的中心对应至所述第一枢轴,所述第二光源组的中心对应至所述第二枢轴。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与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包括透光片及多个反射图案,这些所述反射图案间隔排列于所述透光片上,所述第一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所述第二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所述第三光源组的这些所述点光源对应于所述第一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光传递元件的这些所述反射图案之间的间距。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荧光粉轮、第一分色元件以及反射组件,
所述荧光粉轮配置于经过所述合光装置后的这些所述子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荧光粉轮用于将第一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转换成荧光光束并反射所述荧光光束,且使第二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通过;
所述第一分色元件配置于所述荧光粉轮与所述合光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分色元件用于使这些所述子光束通过,并反射所述荧光光束;
所述反射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反射回所述第一分色元件,且通过所述第一分色元件后与所述荧光光束合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射元件、第二反射元件及第二分色元件,所述第二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依序经由所述第一反射元件、所述第二反射元件及所述第二分色元件反射后通过所述第一分色元件,且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辅助光源,
所述辅助光源用于提供辅助光束依序穿过所述第二分色元件及所述第一分色元件,与所述荧光光束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这些所述子光束合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第三反射元件,配置于所述辅助光源与所述第二分色元件之间,所述第三反射元件用于反射所述辅助光束,使得所述辅助光束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分色元件及所述第一分色元件。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装置的所述基座还具有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多个侧壁,这些所述侧壁分别具有多个通孔,以容置这些所述点光源。
CN201711054186.9A 2017-10-31 2017-10-31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Active CN109725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4186.9A CN109725482B (zh) 2017-10-31 2017-10-31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TW106142008A TWI648588B (zh) 2017-10-31 2017-11-30 X型調整模組及使用其之合光裝置與投影機
US16/172,675 US11187913B2 (en) 2017-10-31 2018-10-26 X-type adjustment module, and light combin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X-type adjustmen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4186.9A CN109725482B (zh) 2017-10-31 2017-10-31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482A CN109725482A (zh) 2019-05-07
CN109725482B true CN109725482B (zh) 2021-05-04

Family

ID=6580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4186.9A Active CN109725482B (zh) 2017-10-31 2017-10-31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7913B2 (zh)
CN (1) CN109725482B (zh)
TW (1) TWI6485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4718B (zh) * 2018-08-10 2021-10-22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光装置、激光光源装置及激光设备
JP7211170B2 (ja) * 2019-03-08 2023-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174251B2 (ja) * 2019-03-22 2022-11-1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および光学エンジン
CN111007691B (zh) * 2019-12-25 2021-09-14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色激光投影系统
CN113741122B (zh) * 2020-05-29 2023-03-14 英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DE102022129229A1 (de) 2022-11-04 2024-05-08 Karl Storz Se & Co. Kg Strahlkombinierer und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2725A (zh) * 2000-02-11 2003-10-29 Emd有限公司 光学分束器单元和包括这种单元的双目显示装置
CN101770078A (zh) * 2008-12-30 2010-07-07 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合光模块
CN102053324A (zh) * 2009-10-28 2011-05-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合光模组及其光学元件调整模组
CN102436048A (zh) * 2011-10-19 2012-05-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架及其光源发生装置与显示系统
CN10321779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合光模块及其投影光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2912A (en) * 1989-06-08 1991-08-27 Casio Computer Co., Ltd. X-shaped optical device with transparent rectangular-solid member for color display
TW523118U (en) * 2002-04-30 2003-03-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Location system for light combining component and light separating component of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CN102928940A (zh) * 2011-08-11 2013-02-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投影系统及其镜片调整装置
KR101871374B1 (ko) * 2012-04-09 2018-06-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램프
KR20160056087A (ko) * 2014-11-11 2016-05-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2725A (zh) * 2000-02-11 2003-10-29 Emd有限公司 光学分束器单元和包括这种单元的双目显示装置
CN101770078A (zh) * 2008-12-30 2010-07-07 昆山扬明光学有限公司 投影机及其合光模块
CN102053324A (zh) * 2009-10-28 2011-05-1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合光模组及其光学元件调整模组
CN102436048A (zh) * 2011-10-19 2012-05-0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镜架及其光源发生装置与显示系统
CN103217797A (zh) * 2012-01-19 2013-07-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合光模块及其投影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8783A (zh) 2019-05-16
US20190129189A1 (en) 2019-05-02
US11187913B2 (en) 2021-11-30
CN109725482A (zh) 2019-05-07
TWI648588B (zh) 201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5482B (zh) X型调整模块及使用x型调整模块的合光装置与投影机
US20070297061A1 (en) Optical Integrator, Illuminator and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US20110222024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projection display
US1037202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8944606B2 (en) Projector having color separation optical system with reflecting curved surface
EP2461086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stage lighting with high light-combining efficiency
CN111258159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US20200249450A1 (en) Projectio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US20150323156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JP5489405B2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10133857B (zh) 投影装置及光机模块
US10146117B2 (en)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4876717B2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063498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WO200503625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5428346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220086406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JP6436514B2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120281186A1 (en) Laser projection system
US11353638B2 (en) Optical unit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161987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3204158B (zh) 光源模块及投影装置
US11079667B2 (en) Projection type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4062985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17742063A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