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2063A -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2063A
CN117742063A CN202211121397.0A CN202211121397A CN117742063A CN 117742063 A CN117742063 A CN 117742063A CN 202211121397 A CN202211121397 A CN 202211121397A CN 117742063 A CN117742063 A CN 117742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rror
emitting unit
light emitting
laser di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13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志雄
林明坤
吴宗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Op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13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2063A/zh
Priority to US18/318,73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461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742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2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反射镜、第二发光单元及第二反射镜。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第一反射镜用以将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第二反射镜用以将第二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第二方向看过去,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Description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及光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者对投影装置所能提供的影像亮度的需求越来越高,投影装置的照明系统中所采用的发光元件的数量及瓦数也越来越多,甚至朝向功率较高的激光光源发展。
为了提高影像亮度,习知技术采用合光元件将多组激光光源所发出的光束合并起来,而将其传递至收光透镜。然而,当采用三组激光光源时,激光光源照射于收光透镜上的光斑的分布范围较大且不对称,除了使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受到影响之外,分布于收光透镜边缘的光斑亦导致光效率不佳。
另一方面,当采用四组激光光源时,激光光源照射于收光透镜上的光斑的分布范围虽然对称,但相对较大,且收光透镜的光轴附近空缺无光,而光斑则较靠近收光透镜的边缘。如此一来,将导致投影装置的光效率较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其能够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反射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以使光斑较为集中而提升光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第一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以及第二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二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且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一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
较佳的,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三光束;以及第三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三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二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交叉状。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平行排列。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且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多个第一接垫,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一边;以及多个第一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往该第二边偏移,且该第三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边与第四边;多个第二接垫,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三边;以及多个第二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往该第四边偏移,其中,该第二边位于该第一边与该第四边之间,且该第四边位于该第二边与该第三边之间。
较佳的,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激光二极管,正对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空间。
较佳的,还包括分光单元,配置于该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所构成的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一部分传递至波长转换物质,该波长转换物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一部分转换成传递回该分光单元的转换光束,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二部分传递至扩散反射器,该扩散反射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反射至该分光单元,且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转换光束与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合并成照明光束。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排激光二极管,该排激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照明系统以及光阀,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第一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以及第二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二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光阀,配置于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与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该第一光束与该第二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且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
较佳的,该照明系统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三光束;以及第三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三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二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交叉状,该光阀配置于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光阀以将该第一光束、该第二光束及该第三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平行排列。
较佳的,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且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多个第一接垫,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一边;以及多个第一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往该第二边偏移,且该第三发光单元包括: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边与第四边;多个第二接垫,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三边;以及多个第二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往该第四边偏移,其中,该第二边位于该第一边与该第四边之间,且该第四边位于该第二边与该第三边之间。
较佳的,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激光二极管,正对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空间。
较佳的,该照明系统还包括分光单元,配置于该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所构成的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一部分传递至波长转换物质,该波长转换物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一部分转换成传递回该分光单元的转换光束,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二部分传递至扩散反射器,该扩散反射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反射至该分光单元,且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转换光束与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合并成照明光束,该光阀配置于该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该照明光束转换为该影像光束。
较佳的,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排激光二极管,该排激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中,由于采用了呈交叉状的笫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因此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反射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以使光斑较为集中而提升光效率,且可使光斑的分布范围较为对称而使照明较为均匀,进而提升投影装置所提供的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绘示了转换光束的光路。
图1B为图1A的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绘示了激发光束不经过波长转换物质的光路。
图2A、图2B及图2C为图1A的照明系统的发光单元与反射镜于三种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中的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三发光单元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图2A中的第二发光单元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绘示了转换光束的光路。图1B为图1A的投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绘示了激发光束不经过波长转换物质的光路。图2A、图2B及图2C为图1A的照明系统的发光单元与反射镜于三种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A、图1B及图2A至图2C,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包括照明系统100及光阀210。照明系统10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二反射镜140。第一发光单元110用以发出第一光束112,第一反射镜120用以将第一光束112往第一方向D1反射。第二发光单元130用以发出第二光束132,第二反射镜140用以将第二光束132往第一方向D1反射。第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且从第二方向D2看过去,第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140镜呈交叉状,其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10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116,且第二发光单元130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136。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30也可以是包括其他适当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在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上的参考轴线A1上排列(如图2C所绘示),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30分别位于参考轴线A1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150及第三反射镜160。第三发光单元150用以发出第三光束152,第三反射镜160用以将第三光束152往第一方向D1反射,其中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且从第二方向D2看过去,第二反射镜140与第三反射镜160呈交叉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120与第三反射镜160呈平行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发光单元150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156。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发光单元150也可以是包括其他适当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在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上的参考轴线A1上排列(如图2C所绘示)。另外,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30分别位于参考轴线A1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第二发光单元130与第三发光单元160分别位于参考轴线A1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且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三发光单元150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
光阀210配置于来自第一反射镜120的第一光束112、来自第二反射镜140的第二光束132的传递路径上及来自第三反射镜160的笫三光束152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第一光束112、第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所构成的激发光束102转换成影像光束202。在本实施例中,光阀210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阀210亦可以是硅基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on-silicon panel,LCOS panel)、数位微镜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其他空间光调变器。
在本实施例的照明系统100与投影装置200中,由于采用了呈交叉状的笫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以及呈交叉状的第二反射镜140与第三反射镜160,因此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在反射第一光束112、第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例如照射于收光透镜195上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以使光斑较为集中而提升光效率(例如光斑195较为向收光透镜195的中央集中而可提升光效率),且可使光斑的分布范围较为对称而使照明较为均匀,进而提升投影装置200所提供的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此外,由于光斑的分布范围较小,也可以缩少光学元件的尺寸。另外,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面对但不正对,可避免激光光束互打而影响激光二极管的寿命。再者,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的倾斜角度可以微调,以补偿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组装误差。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单元130可以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轴线旋转90度,以使第二光束132的偏振方向不同于第一光束112与第三光束152的偏振方向,以有抑制低投影装置200的影像画面的激光散斑(laser speckle)的现象,进而提升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
然而,本发明不限制照明系统100必须具有第三发光单元150与第三反射镜160,在另一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可以不具有第三发光单元150与第三反射镜160,而是具有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第一反射镜120及第二反射镜140。在此实施例中,藉由采用了呈交叉状的笫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也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在反射第一光束112与第二光束132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以使光斑较为集中而提升光效率,且可使光斑的分布范围较为对称而使照明较为均匀,进而提升投影装置200所提供的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100还包括分光单元170,配置于来自第一反射镜120的第一光束112、来自第二反射镜140的第二光束132及来自第三反射镜160的第三光束152所构成的激发光束102的传递路径上。分光单元170用以将激发光束102的第一部分101传递至波长转换物质180(如图1A所绘示)。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单元170例如为分光镜,其将激发光束102反射至波长转换物质180。
波长转换物质180将激发光束102的第一部分101转换成传递回分光单元170的转换光束182。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物质180例如为萤光粉,其将呈蓝色的激发光束102转换为呈黄色的转换光束182。
另一方面,分光单元170用以将激发光束102的第二部分103传递至扩散反射器190(例如分光单元170让第二部分103穿透而传递至扩散反射器190),扩散反射器190将激发光束102的第二部分103反射至分光单元170(如图1B所绘示),且分光单元170用以将转换光束182与激发光束102的第二部分103合并成照明光束105(即合并了图1A的转换光束182与图1B的第二部分103)。为了使光路更为清楚地表达,图1A与图1B各自分开地绘示了转换光束182与第二部分103,但事实上图1A与图1B的光路可同时存在,例如转换光束182与第二部分103可同时存在而合成照明光束105。在一实施例中,呈蓝色的第二部分103与呈黄色的转换光束182可合成呈白色的照明光束105,且第一光束112、笫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可具有相同且单一的波长,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光阀210配置于照明光束105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105转换为影像光束202。影像光束202可藉由投影镜头投射于屏幕上,以形成显示画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3的光路径上可设有至少一个透镜197(在图1A与图1B中是以多个透镜197为例),以达到光束会聚的效果。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在收光透镜195与分光单元170之间的光路径上还可依序设有准直透镜196及光均匀化元件198,其中收光透镜195与准直透镜196可形成无焦系统(afocal system),以缩小第一光束112、笫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整体的分布宽度。光均匀化元件198例如是蝇眼透镜(fly-eye lens)或扩散板(diffuser),能使第一光束112、笫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均匀化。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呈交叉状的笫一反射镜120与第二反射镜140,以及呈交叉状的第二反射镜140与第三反射镜160,因此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在反射第一光束112、第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所以可以不用采用上述无焦系统来进一步缩小光班的分布范围。此外,由于激光光源所发出的光可具有偏振性,因此上述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第三反射镜160、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的整体可以平行于第一方向D1的轴线(例如与图1A中标示102的激发光束重合的轴线)为旋转轴旋转至适当的角度,以改变激光光束进入系统的极性,进而提升影像画面的均匀性。
图3为图2A中的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三发光单元的正视示意图,而图4为图2A中的第二发光单元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A至图2C、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10包括第一基板111、多个第一接垫114及多个激光二极管116。第一基板111具有相对的第一边S1与第二边S2。这些第一接垫114配置于第一基板111上,且邻近第一边S1。这些激光二极管116配置于第一基板111上,且往第二边S2偏移。第三发光单元150包括第二基板151、多个第二接垫154及多个激光二极管156。第二基板151具有相对的第三边S3与第四边S4。这些第二接垫154配置于第二基板151上,且邻近第三边S3。这些激光二极管156配置于第二基板151上,且往第四边S4偏移。其中,第二边位S2于第一边S1与第四边S4之间,且第四边S4位于第二边S2与第三边S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单元130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136,其正对第二边S2与第四边S4之间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激光二极管116所靠近的第二边S2与激光二极管156所靠近的第四边S4相邻配置,且第二边S2与第四边S4之间的空间正对激光二极管136,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缩小第一反射镜120、第二反射镜140及第三反射镜160在反射第一光束112、第二光束132及第三光束152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各自包括至少一排激光二极管(图2A至图2C、图3及图4是以两排激光二极体为例),每一排激光二极体(如激光二极体116、136或156)沿着第二方向D2排列。随着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采用一排或两排激光二极管的不同组合,以及随着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所各自采用的功率的不同组合,本实施例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瓦数的照明系统100,以因应各种不同使用需求。藉由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110、第二发光单元130及第三发光单元150的瓦数的不同组合,可达到相同体积与相同架构下,使用多种不同的总瓦数来达到不同的投影装置200的亮度需求,进而节省架构变动造成的成本费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系统与投影装置中,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反射镜、第二发光单元及第二反射镜,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第一反射镜用以将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第二反射镜用以将第二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其中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第二方向看过去,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由于采用了呈交叉状的笫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因此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在反射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后所形成的光斑的分布范围,以使光斑较为集中而提升光效率,且可使光斑的分布范围较为对称而使照明较为均匀,进而提升投影装置所提供的影像画面的亮度均匀性。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为了清楚描述所需的部件,示意性附图中的比例并不表示实际部件的比例关系。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
第一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
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以及
第二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二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且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一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三光束;以及
第三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三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二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交叉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平行排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且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
多个第一接垫,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一边;以及
多个第一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往该第二边偏移,且该第三发光单元包括:
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边与第四边;
多个第二接垫,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三边;以及
多个第二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往该第四边偏移;
其中,该第二边位于该第一边与该第四边之间,且该第四边位于该第二边与该第三边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激光二极管,正对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空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光单元,配置于该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所构成的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一部分传递至波长转换物质,该波长转换物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一部分转换成传递回该分光单元的转换光束,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二部分传递至扩散反射器,该扩散反射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反射至该分光单元,且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转换光束与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合并成照明光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排激光二极管,该排激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1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明系统,包括:
第一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一光束;
第一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一光束往第一方向反射;
第二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二光束;以及
第二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二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呈交叉状,其中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以及
光阀,配置于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与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该第一光束与该第二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且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二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还包括:
第三发光单元,用以发出第三光束;以及
第三反射镜,用以将该第三光束往该第一方向反射,其中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从该第二方向看过去,该第二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交叉状,该光阀配置于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光阀以将该第一光束、该第二光束及该第三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与该第三反射镜呈平行排列。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镜、该第二反射镜及该第三反射镜在平行于该第二方向上的参考轴线上排列,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分别位于该参考轴线的相对两侧但不正对,且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排列。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与第二边;
多个第一接垫,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一边;以及
多个第一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往该第二边偏移,且该第三发光单元包括:
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边与第四边;
多个第二接垫,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邻近该第三边;以及
多个第二激光二极管,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往该第四边偏移;
其中,该第二边位于该第一边与该第四边之间,且该第四边位于该第二边与该第三边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激光二极管,正对该第二边与该第四边之间的空间。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还包括分光单元,配置于该来自该第一反射镜的该第一光束、来自该第二反射镜的该第二光束及来自该第三反射镜的该第三光束所构成的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一部分传递至波长转换物质,该波长转换物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一部分转换成传递回该分光单元的转换光束,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激发光束的第二部分传递至扩散反射器,该扩散反射器将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反射至该分光单元,且该分光单元用以将该转换光束与该激发光束的该第二部分合并成照明光束,该光阀配置于该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该照明光束转换为该影像光束。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排激光二极管,该排激光二极管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
CN202211121397.0A 2022-09-15 2022-09-15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Pending CN117742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1397.0A CN117742063A (zh) 2022-09-15 2022-09-15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US18/318,736 US20240094615A1 (en) 2022-09-15 2023-05-17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1397.0A CN117742063A (zh) 2022-09-15 2022-09-15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2063A true CN117742063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44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1397.0A Pending CN117742063A (zh) 2022-09-15 2022-09-15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4615A1 (zh)
CN (1) CN11774206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94615A1 (en)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0740B2 (en)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5518183B2 (ja) 配列された光源を使用するデジタルプロジェクタ
CN102681310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US20080204665A1 (en) Color combiner for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CN113448159A (zh)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和投影系统
CN111258159B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US1062051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3867088A (zh) 光学照明系统及激光投影设备
US20200249450A1 (en) Projectio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CN212391676U (zh) 光学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9388004B (zh) 投影系统
US10690931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15356887A (zh) 照明系统
US11399163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US11474424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CN117742063A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JP5515200B2 (ja) 照明光学系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WO2022078436A1 (zh) 投影光学系统
CN115939926A (zh) 激光器、投影光源及投影设备
CN115113472A (zh) 一种光源装置和投影系统
CN112738484B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111025836A (zh) 光路系统及放映机
US1161987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WO2023030419A1 (zh) 激光投影设备
CN219715919U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