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7810A - 餐具清洗机 - Google Patents

餐具清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7810A
CN109717810A CN201811261535.9A CN201811261535A CN109717810A CN 109717810 A CN109717810 A CN 109717810A CN 201811261535 A CN201811261535 A CN 201811261535A CN 109717810 A CN109717810 A CN 109717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evel detecting
ejected wash
wash water
clea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1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7810B (zh
Inventor
的场识義
森川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1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7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餐具清洗机包括:主体;清洗槽,其用于收纳被清洗物;水位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清洗槽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排水口,其设于清洗槽;排水泵;排水路径,其设有排水泵;以及循环路径,其自排水路径分支,连通于排水路径的比分支部靠上游侧的部分。水位检测装置在清洗槽的积水部具有水位检测开口部,水位检测装置含有空气室和压力检测部,空气室自水位检测开口部向上方设置,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空气室内的压力。循环路径构成为在餐具清洗机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时,使自排水路径向循环路径分支而流动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由此,能够防止水位检测装置的开口被残渣阻塞。

Description

餐具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收纳在清洗槽内的餐具等被清洗物进行清洗的餐具清洗机。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清洗机的水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一种具备水位检测装置的餐具清洗机,该水位检测装置用于对供给到清洗槽的水的水位进行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存在各种水位检测方式,作为代表性的检测方式,有压力检测方式。在压力检测方式的情况下,包括与清洗槽的蓄水部连通的空气室以及用于检测空气室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空气室构成为压力根据蓄水部的水位进行变化。由此,压力检测方式通过检测空气室的压力来判断水位。
图17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餐具清洗机中的水位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以往的餐具清洗机具备清洗水箱107。在清洗水箱107的右侧侧壁,在清洗水箱107与清洗泵P1(未图示)的连通部的上侧位置形成有开口110。连结管111与开口110连结。连结管111经由连接管112与阻气盒113的连接部114连通。阻气盒113被分隔壁115分割为空气室116和连通室117这两个室。连通室117的上端开放于大气侧。另外,空气室116在上壁配置有与空气室116连通并且向上方伸出的管状部118。管状部118经由压力检测管119与压力开关120连接。
针对所述结构而言,在慢慢向清洗水箱107内供给清洗水时,清洗水经由所述开口110、连结管111、连接管112以及连接部114流入阻气盒113的内部。随着清洗水的流入,阻气盒113的空气室116内的压力增高。由此,压力自管状部118和压力检测管119传递到压力开关120。并且,在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与清洗水箱107内的清洗水的水位对应的水压)时,压力开关120开启。由此,检测清洗水箱107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检测到的水位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水位检测信号而阻塞阀V1(未图示),停止向清洗水箱107供给清洗水。
通常,餐具清洗机伴随着用完的脏了的餐具的清洗,将附着于餐具的各种各样的食物的残渣冲洗到清洗水中,因此残渣漂浮在清洗水中。
上述的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形成于清洗水箱107的开口110经由连结管111而与阻气盒113连通。但是,在开口110不具备任何用于排除食物的残渣的进入的结构。因此,食物的残渣可能自开口110进入阻气盒113的内部而阻塞连通管的一部分。当连通管被阻塞时,流入阻气盒113的清洗水的量减少。由此,即使在清洗槽内的清洗水达到了预定的水位的情况下,空气室116内的压力也不易上升。因此,可能无法进行正常的压力检测。
于是,专利文献1的餐具清洗机具备清扫构件121,该清扫构件121包括卡定部122、轴部123以及延伸部124。清扫构件121从连结于清洗水箱107的开口110的连结管111、连接管112以及连接部114到阻气盒113的内部以能进出的方式配置。因此,附着于连结管111等的壁面的食物的残渣、经由开口110等进入阻气盒113内的食物的残渣等被高效且可靠地消除。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开口110等的堵塞,利用压力开关120可靠地检测清洗水箱107内的清洗水的水位。
但是,所述以往的餐具清洗机需要使用者通过清扫构件的进出将附着于连结管等的壁面的食物的残渣、进入了阻气盒内的食物的残渣消除。也就是说,使用者每次使用餐具清洗机都需要进行消除残渣的作业,或者需要根据水位检测装置的污垢状况进行消除残渣的作业。因此,使用者耗费多余的时间和劳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629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每次进行排水时,都能冲洗所附着的残渣而防止开口等的阻塞,从而抑制水位检测装置的不良现象的发生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包括:主体;清洗槽,其设于主体内,用于收纳被清洗物;清洗装置,其用于清洗被清洗物;水位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清洗槽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排水口,其设于清洗槽的底部;以及排水泵,其向主体外排出清洗水。此外,餐具清洗机包括:排水路径,其连通排水口与主体外,并设有排水泵;以及循环路径,其自排水路径经由分支部分支,连通于排水路径的比分支部靠上游侧的预定位置。水位检测装置在清洗槽的积水部具有水位检测开口部,水位检测装置含有空气室和压力检测部,空气室自水位检测开口部向上方设置,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空气室内的压力。循环路径构成为在餐具清洗机向主体外排出清洗水时,使自排水路径向循环路径分支而流动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
采用该结构,通过的清洗水对刚开始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的残渣进行冲洗。因此,不必像以往的餐具清洗机那样利用清扫构件消除残渣。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清洗动作时,利用通过的清洗水去除残渣,因此能将水位检测开口部被残渣封堵的情况防患于未然。由此,不进行清扫作业就能使水位检测装置长时间正常地进行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打开后的状态的正面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背面外观立体图。
图3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主视截面的图。
图5是表示将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关闭后的状态的侧壁部截面的图。
图6是将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积水部和排水口的结构的表示俯视截面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积水部和排水口的结构的、表示拆掉了积水部盖的状态的俯视截面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积水部和排水口的结构的图7的9-9线剖视立体图。
图10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与残渣过滤器相关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和漂洗动作时的残渣过滤器和排水口周围的清洗水的流动的、图7的11-11线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排水动作时的残渣过滤器和排水口周围的清洗水的流动的、图7的12-12线剖视立体图。
图13是从下方观察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而得到的水位检测装置附近的立体图。
图14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水位检测装置附近的立体图。
图15是将图14中形成水位检测装置和排水路径的上表面构件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将图15中形成排水路径和循环路径的排水口盖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水位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清洗槽;2a、2b、内侧面;2c、干燥用空气吹出口;2e、鼓出部;3、开口部;4、上门体(门体);4a、5a、内表面;5、下门体(门体);6、被清洗物;7、上餐具筐;8、下餐具筐;9、密封构件;10、门体开闭机构;11、门体打开按钮;12、门体锁定装置;13、操作显示部;14、第1旋转清洗喷嘴(清洗装置);15、第2旋转清洗喷嘴(清洗装置);16、固定清洗喷嘴(清洗装置);17、第3旋转清洗喷嘴(清洗装置);18、积水部;18a、开口部;18d、20a、凹部;19、排水口;19a、排水口盖;19b、排水路径盖;19c、循环路径盖;20、积水部盖;20b、开口;20d、51b、52d、孔;21、清洗水循环路径;22、清洗泵;23、残渣过滤器;25、加热器;26、排水路径;27、排水泵;27a、安装部;27b、泵室;27c、吸入口;29、温度传感器;30、干燥装置;31、鼓风风扇;32、送风配管(风路);33、排气口;41、机外排水口;42、循环排水口;45、清洗水排水吸入口;47、循环排水口轮廓;47a、上表面;48、清洗水循环吸入口;51、第1过滤器;51a、52b、外周部;52、第2过滤器;52a、主体部;52c、把手部;60、水位检测装置;61、空气室;61a、开放面;62、水位检测开口部;63、压力检测部;64、连通管;65、连结部;66、循环路径;67、分支部;68、阻力部;69、节流部;70、上表面构件;71、上餐具筐导轨;81、下餐具筐导轨;96、供水软管;97、排水软管;107、清洗水箱;110、开口;111、连结管;112、连接管;113、阻气盒;114、连接部;115、分隔壁;116、空气室;117、连通室;118、管状部;119、压力检测管;120、压力开关;121、清扫构件;122、卡定部;123、轴部;124、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概略结构。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打开后的状态的正面外观立体图。图2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背面外观立体图。图3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主要部分主视截面的图。图5是表示将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关闭后的状态的侧壁部截面的图。图6是将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含有主体1和清洗槽2,该清洗槽2设在主体1的内部,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形成。清洗槽2在前表面具有用于取出、放入餐具等被清洗物6的开口部3。开口部3构成为利用上门体4和下门体5开闭自如。另外,上门体4和下门体5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门体。
在开口部3的周围的前表面配置有由例如硅酮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的密封构件9。密封构件9利用设于上门体4的上门体密封接受部(未图示)和设于下门体5的下门体密封接受部(未图示)构成开口部3的密封部。在上门体4的下端部配置有门体间密封构件(未图示)。在上门体4和下门体5关闭了开口部3时,门体间密封构件确保上门体4的下端部与下门体5的上端部之间的密封性。
上门体4和下门体5与图5所示的设于清洗槽2的左右的外侧壁的一对门体开闭机构10连结。门体开闭机构10使上门体4和下门体5联动地转动,进行开闭。此时,如图6所示,上门体4和下门体5敞开至上门体4的内表面4a和下门体5的内表面5a在开口部3的前侧下方成为朝上大致水平(包含水平)的状态的位置。上门体4和下门体5在敞开状态下以上门体4重叠于下门体5之上的方式配置。
在下门体5的前表面配置有图3所示的门体打开按钮11。如图5所示,在清洗槽2的外侧壁设有门体锁定装置12。在上门体4和下门体5闭合了开口部3的状态下,门体锁定装置12将上门体4和下门体5锁定于清洗槽2。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推入门体打开按钮11时,解除门体锁定装置12对上门体4和下门体5的锁定。此时,下门体5的上端部5b以下端部5c为中心稍微向前方转动。由此,使用者能将手指搭在转动后的下门体5的上端部5b而容易地敞开上门体4和下门体5。
另外,敞开上门体4和下门体5的方式不限定于所述方式,也可以是利用朝向开放方向的作用力使上门体4和下门体5自动打开至敞开状态那样的方式。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下门体5的前表面配置有操作显示部13。操作显示部13与控制餐具清洗机的运转的控制部(未图示)电连接。操作显示部13与控制部互换与被清洗物6的清洗运转相关的信息。由此,控制部控制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步骤、漂洗步骤以及干燥步骤等,执行被清洗物6的清洗运转。
具体而言,首先,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13进行操作,输入运转程序的选择以及清洗、漂洗、干燥的时间、次数等条件。所输入的条件显示于操作显示部13。由此,使用者能够根据所显示的信息,确认自己选择的运转程序、运转状况等。
此外,清洗槽2在内部收纳供餐具等被清洗物6安置的上餐具筐7和下餐具筐8。如图4所示,上餐具筐7和下餐具筐8分别独立地利用设于清洗槽2的左右的内侧面2a、2b的上餐具筐导轨71和下餐具筐导轨81支承为能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在敞开了上门体4和下门体5时,能够经由清洗槽2的开口部3向前方拉出上餐具筐7和下餐具筐8。上餐具筐7和下餐具筐8构成为能够分别自上餐具筐导轨71和下餐具筐导轨81卸下。
另外,清洗槽2在内部具备用于供给清洗水的供水部(未图示)。如图2所示,供水部包括供水阀(未图示)、内部供水配管(未图示)以及供水软管96等,上述供水阀设于主体1,上述内部供水配管连接供水阀和清洗槽2,上述供水软管96连接供水阀和自来水配管。利用控制部,基于来自与清洗槽2的内部连通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的信息控制供水阀的开闭动作。由此,供水部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向清洗槽2的内部供给预定量的清洗水。
此外,如图4所示,在清洗槽2内的下部配置有第1旋转清洗喷嘴14和第2旋转清洗喷嘴15。第1旋转清洗喷嘴14和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具备以朝向上方喷射清洗水的方式开口的1个以上的喷射孔。
在清洗槽2的内部的背面沿清洗槽2的内壁配置有大致十字形(包含十字形)的固定清洗喷嘴16。固定清洗喷嘴16形成为扁平的筒状。由此,能够在清洗槽2的内部确保宽阔的空间。
另外,第3旋转清洗喷嘴17配置在上餐具筐7的左侧下方。第3旋转清洗喷嘴17在上表面具备喷射清洗水的1个以上的喷射孔。由此,自喷射孔朝向收纳在上餐具筐7的左侧的被清洗物6从正下方喷射清洗水。
另外,例如依次自第1旋转清洗喷嘴14、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固定清洗喷嘴16以及与固定清洗喷嘴16连通的第3旋转清洗喷嘴17朝向收纳在清洗槽2内的被清洗物6喷射清洗水。通过使多个清洗喷嘴分别独立地进行喷射,与使多个清洗喷嘴同时进行喷射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清洗水的送水量。因此,能够利用小型的泵高效地清洗被清洗物6。
此外,如图5所示,干燥装置30在主体1的内部设于清洗槽2的外侧部。干燥装置30向漂洗后的清洗槽2内供给干燥用空气而使被清洗物6干燥。干燥装置30含有加热器(未图示)、鼓风风扇31、温度传感器29以及送风配管32等。另外,干燥装置30的结构与公知的干燥装置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干燥装置30的送风配管32的一端与设于清洗槽2内的右里侧下部的干燥用空气吹出口2c连通。送风配管32的另一端靠近清洗槽2的右里侧上端部的外侧地开放。鼓风风扇31配置在送风配管32的所述另一端的附近。利用该结构,利用鼓风风扇31从机外吸引的干燥用空气被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干燥用空气自干燥用空气吹出口2c被送入清洗槽2的内部而使被清洗物6干燥。由此,干燥用空气成为含有自被清洗物6的表面去除的水分的湿润的空气。湿润的空气自设于主体1的上表面的排气口33排出到机外。此时,温度传感器29设置于靠近清洗槽2的底部的干燥用空气吹出口2c的位置的外壁。由此,温度传感器29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向清洗槽2供给的干燥用空气的温度。结果,能够有效地干燥被清洗物6。
如上所述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
接下来,参照图7~图12说明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2的积水部18的结构。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积水部和排水口的结构的表示俯视截面的图。图8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将积水部盖和残渣过滤器拆除后的状态的俯视截面的图。图9是表示图7的9-9线剖视立体图。图10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与残渣过滤器相关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7的11-11线剖视图。图12是图7的12-12线剖视立体图。
首先,如图7和图8所示,在清洗槽2的底部凹设有积水部18。积水部18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蓄积所供给的清洗水。积水部18自在清洗槽2的底部开口的形成为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包含长方形)的开口部18a以预定深度大致垂直(包含垂直)地凹设。另外,积水部18设于清洗槽2的左右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的前部。
积水部18在大致中央部(包含中央部)具有设置得更低一些的凹部18d。在凹部18d设有排水口19。积水部18的底面形成为朝向排水口19平缓地向下倾斜。
积水部盖20装卸自如地嵌入于积水部18的上部的开口部18a。积水部盖20以与清洗槽2的底部的面连续、例如平齐的方式嵌入。积水部盖20的外周形状形成为与积水部18的开口部18a对应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包含长方形)。积水部盖20具有中央部凹设而成的凹部20a。在凹部20a的中央形成有例如圆形的开口20b。也就是说,凹部20a配置为在将积水部盖20安装于积水部18的开口部18a时位于排水口19的正上方。在排水口19配置有收集残渣等的残渣过滤器23。残渣过滤器23配置在比积水部盖20的凹部20a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此外,凹部20a的下表面构成为,在将残渣过滤器23安装于排水口19时,开口20b与残渣过滤器23的第1过滤器51的外缘部上表面连续,例如平齐。
积水部盖20在除凹部20a的倾斜面以外的平面的大部分形成有极小(例如直径为0.8mm左右)的多个孔20d(参照图9)。由此,清洗水多半自孔20d向积水部18下落。另一方面,未自孔20d下落的清洗水与残渣一同流入配置于积水部盖20的凹部20a的下表面的残渣过滤器23。
如上所述地构成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2的积水部18。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排水口19的结构。
如图9所示,排水口19包括位于积水部18的中央的机外排水口41和中空圆环状的循环排水口42等。循环排水口42在机外排水口41的周围与机外排水口41分隔地设置。
机外排水口41与排水泵27的吸入侧连通,将清洗水排出到机外。循环排水口42与清洗泵22的吸入侧连通,自上述的各清洗喷嘴的喷射孔向清洗槽2内喷射清洗水。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残渣过滤器23的结构。
如图10所示,残渣过滤器23包括第1过滤器51和第2过滤器52等,上述第1过滤器51形成外周部,上述第2过滤器52配置于第1过滤器51的内侧。在要安装于排水口19的状态下,首先,将第2过滤器52插入到第1过滤器51的内侧。由此,第2过滤器52卡定于第1过滤器51而形成为一体。然后,将与第2过滤器52形成为一体的第1过滤器51卡定固定于排水口19。
第1过滤器51形成为无底的大致圆筒状(包含圆筒形)。圆筒状的外周部51a由例如不锈钢等的金属板形成,并具有能供清洗水双向流通的网眼状的许多个孔51b。
第2过滤器52由例如聚丙烯等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大致圆筒状(包含有底圆筒形)的例如提桶形状。具体而言,第2过滤器52包括主体部52a和1根把手部52c等,上述主体部52a形成为有底大致圆筒状,上述1根把手部52c自主体部52a的外周部52b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
在相对于第1过滤器51装卸第2过滤器52时,使用者用手握持把手部52c而沿上下方向操作把手部52c。当在第1过滤器51和第2过滤器52成为了一体的状态下相对于排水口19装卸第1过滤器51和第2过滤器52时,使用者用手握持把手部52c而以使把手部52c水平旋转的方式进行操作。
在将第2过滤器52插入第1过滤器51的内侧而使这两者成为了一体的状态下,第2过滤器52的外周部52b的外表面与第1过滤器51的外周部51a的内表面相对地配置。在主体部52a的外周部52b设有能供清洗水双向流通的许多个孔52d。在该情况下,孔52d的大小设定为比第1过滤器51的孔51b大。
另外,如图11所示,排水口19经过清洗水循环路径21而与清洗泵22的吸入侧连通。也就是说,清洗水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通过积水部盖20的孔20d、残渣过滤器23而向积水部18和排水口19蓄积。蓄积于积水部18和排水口19的清洗水被清洗泵22吸入而加压。加压后的清洗水由分水部(未图示)选择送水目的地并进行输送。
也就是说,被分水部分流输送的清洗水供给到第1旋转清洗喷嘴14、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固定清洗喷嘴16以及与固定清洗喷嘴16连通的第3旋转清洗喷嘴17。并且,从被供给了清洗水的各喷嘴的喷射孔喷射清洗水。喷射的清洗水在对被清洗物6进行清洗或漂洗后,再次返回到积水部18和排水口19。如上所述,在清洗步骤或漂洗步骤中,清洗水循环地清洗或漂洗被清洗物6。
清洗泵22内设有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25(参照图11)。因此,对加热器25通电,从而根据需要适当地对循环的清洗水进行加热。另外,检测清洗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9设置于清洗槽2的底部的外壁。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9的清洗槽2的底部的外壁部分形成有向清洗槽2的内侧鼓出的鼓出部2e。并且,在鼓出部2e的内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29。此时,鼓出部2e位于比清洗时蓄积于清洗槽2的清洗水的水位高的位置,因此自清洗喷嘴喷射的清洗水喷射到鼓出部2e。也就是说,利用温度传感器29检测要喷射到被清洗物6的自清洗喷嘴喷射的清洗水的温度。因此,与将温度传感器29配置在没于清洗槽2的水中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检测自清洗喷嘴喷射的清洗水的温度。由此,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自清洗喷嘴喷射的清洗水的温度的检测灵敏度提高。控制部基于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信息,控制对加热器25的通电。这里,温度传感器29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
另外,温度传感器29在干燥步骤中也兼作用于检测清洗槽2内的空气的温度的空气温度传感器。
另外,如图12所示,排水口19经过排水路径26与排水泵27的吸入侧连通。排水路径26连通至机外的排水软管97(参照图2)的连接口,由此,清洗水在完成了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时被排水泵27吸引而排出。具体而言,利用排水泵27将清洗水自排水路径26经由排水软管97(参照图2)向餐具清洗机的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地构成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2的积水部18。
接下来,参照图13~图16说明餐具清洗机的排水路径26、循环路径66以及水位检测装置60的结构。
图13是从下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而得到的水位检测装置附近的立体图。图14是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槽的水位检测装置附近的立体图。图15是将图14中形成水位检测装置和排水路径的上表面构件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将图15中形成排水路径和循环路径的排水口盖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3~图16所示,清洗槽2在底部利用例如聚丙烯等树脂一体成型有自排水口19向机外连续的排水路径26的槽、排水泵27的安装部27a等。
此外,清洗槽2在内部一体成型有构成用于检测清洗水的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60的部分中的空气室61、水位检测开口部62以及连通管64的连结部65等。水位检测开口部62连通空气室61与积水部18。连通管64的连结部65与用于检测空气室61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部63连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水位检测装置60以压力检测方式构成。水位检测装置60含有空气室61、压力检测部63以及连通管64等。空气室61具有与清洗槽2的积水部18连通的水位检测开口部62。压力检测部63用于检测空气室61内的压力。连通管64连通空气室61与压力检测部63。由此构成为,空气室61的压力根据积水部18的水位进行变化。并且,水位检测装置60检测变化的压力而判断清洗槽2内的水位。
空气室61在清洗槽2的底部与水位检测开口部62一体形成(例如成型),自水位检测开口部62向上方配置。另外,空气室61在比积水部18高的位置形成于清洗槽2的底部。此时,空气室61的通过成型时的起模而形成的开放面61a以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并且,如图14所示,上表面构件70熔接于开放面61a的周围而将开放面61a封闭。由此,在进行清洗步骤时,当清洗水流入空气室61时,空气室61成为气密状态。另外,通过将上表面构件70熔接,空气室61被可靠地粘接,因此不会容易地脱落。另外,上表面构件70构成在内部形成有在进行清洗步骤时供清洗水循环的流路等的复合零件。
如图15和图16所示,排水路径26以自排水口19连通至机外的方式形成在清洗槽2的底部。排水路径26具有排水泵27的泵室27b。当排水泵27进行驱动时,清洗水如图中的箭头E所示地在排水路径26内流动而排出到机外。
另外,循环路径66设置为自排水路径26在分支部67分支。循环路径66设置为在分支部67相对于在排水路径26流动的清洗水的方向例如以180度进行U形转弯。此时,与排水路径26的宽度相比,循环路径66形成为比较细的宽度。并且,循环路径66在比分支部67靠上游侧的例如图中所示的部位GG处再次与排水路径26连通。也就是说,清洗水如图中的箭头F所示地自分支部67在循环路径66内流动,在比分支部67靠上游且比清洗泵27(泵室27b)靠上游的部位GG处与排水路径26合流。
另外,在排水口19设有排水口盖19a。排水口盖19a是与构成排水路径26的排水路径盖19b和构成循环路径66的循环路径盖19c一体(例如成型)形成的。排水路径盖19b在比排水泵27靠上游的位置构成从排水口19到排水泵27的吸入口27c的排水路径26的上表面。循环路径盖19c构成循环路径66即将与排水路径26合流前的部分的上表面。通过覆盖用于熔接封闭空气室61的开放面61a的所述上表面构件70,构成比排水泵27靠下游的排水路径26的上表面以及循环路径66的就在分支部67之后的部分的上表面。
接下来,说明水位检测装置60的空气室61。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空气室61的开放面61a形成在上方的结构,但作为成型的方法,有时也将开放面形成在下方。在该情况下,要在空气室61的底面附近形成封闭部,因此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清洗水以浸泡封闭部的方式蓄积。因此,若封闭部因长时间使用等而发生劣化,则可能发生清洗水的泄漏。结果,可能产生水位检测装置不再准确地发挥功能、并且导致清洗水的泄漏等双重的不良现象。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封闭的开放面61a形成在如下位置,即,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比蓄积于积水部18的清洗水的水面高的位置。此外构成为,在空气室61的底面附近不设置封闭部。利用该结构,即使在封闭部劣化而成为发生泄漏那样的状态的情况下,清洗水也不会自空气室61经由封闭部泄漏。结果,能够长时间高精度地维持水位检测装置的功能。
接着,以下说明所述那样构成的餐具清洗机的动作和作用。
首先,使用者推入下门体5的门体打开按钮11。由此,解除门体锁定装置12的锁定,使下门体5的上端部5b向前方打开一些。
接着,使用者将手搭在下门体5的上端部5b,向前方下方拉动下门体5。由此,使上门体4和下门体5在上门体4重叠在下门体5之上的状态下敞开至大致水平状态。于是,使清洗槽2的前表面的开口部3向前方开放。
接着,使用者自开放的清洗槽2的开口部3向前方拉出下餐具筐8,将想要清洗的被清洗物6安置于下餐具筐8。由此,当在下餐具筐8结束被清洗物6的安置时,使用者向清洗槽2内推入下餐具筐8而将下餐具筐8收纳于清洗槽2内。
接着,使用者向前方拉出上餐具筐7,将想要清洗的被清洗物6安置于上餐具筐7。由此,当在上餐具筐7结束被清洗物6的安置时,使用者向清洗槽2内推入上餐具筐7而将上餐具筐7收纳于清洗槽2内。
接着,使用者自设于下餐具筐8的洗涤剂投入部(未图示)向清洗槽2的积水部18投入适量的洗涤剂。然后,使用者关闭上门体4和下门体5。
接着,使用者借助操作显示部13接通餐具清洗机的电源,输入运转程序和时间等条件。并且,在输入了条件后,使用者按下开始按钮。由此,控制部使餐具清洗机的运转开始,按照输入的条件依次执行清洗步骤、漂洗步骤以及干燥步骤。
具体而言,首先,控制部使供水阀进行动作,向清洗槽2内供给预定量的清洗水。当预定量的供水结束时,控制部关闭供水阀并驱动清洗泵22、加热器25等。由此,利用加热器25加热清洗水。加热后的清洗水被清洗泵22加压而供给到分水部。被供给的清洗水自分水部被选择性地分流输送到第1旋转清洗喷嘴14、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固定清洗喷嘴16以及与固定清洗喷嘴16连通的第3旋转清洗喷嘴17。
另外,分水部以每隔预定时间例如依次对第1旋转清洗喷嘴14、第1旋转清洗喷嘴14和第2旋转清洗喷嘴15、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固定清洗喷嘴16、与固定清洗喷嘴16连通的第3旋转清洗喷嘴17切换清洗水的输送的方式进行动作。
此时,因喷射的清洗水而自被清洗物6脱落的残渣被积水部盖20和残渣过滤器23收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如上所述,利用温度传感器29检测清洗水的温度。并且,当清洗水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例如60℃左右)时,控制部停止向加热器25通电。由此,清洗水始终维持为适于清洗的温度。
并且,当预定时间的清洗步骤结束时,利用排水泵27将含有污垢的清洗水排出到机外。在排出后,控制部使供水阀进行动作而向清洗槽2内供给新的清洗水。被供给的清洗水被清洗泵22加压。加压后的清洗水被供给到第1旋转清洗喷嘴14、第2旋转清洗喷嘴15、固定清洗喷嘴16以及与固定清洗喷嘴16连通的第3旋转清洗喷嘴17。自各清洗喷嘴的喷射孔喷射被供给的清洗水。由此,控制部执行对附着于被清洗物6的洗涤剂、残渣等进行冲洗的漂洗步骤。
然后,控制部以预定时间执行所述漂洗步骤的漂洗动作。并且,控制部利用排水泵27将含有通过漂洗动作而自被清洗物6洗出的洗涤剂、残渣的清洗水排出到机外。然后,控制部再次向清洗槽2内供给新的清洗水,进一步执行漂洗动作。另外,在标准设定的漂洗步骤的情况下,执行3次漂洗动作,利用排水泵27将清洗水排出到机外。由此,漂洗步骤结束。
这里,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清洗动作时以及漂洗动作时的残渣过滤器23和排水口19周围的清洗水的流动。
图11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清洗和漂洗动作时的残渣过滤器23和排水口19周围的清洗水的流动的、图7的11-11线剖视图。图12是表示上述餐具清洗机的排水动作时的残渣过滤器23和排水口19周围的清洗水的流动的、图7的12-12线剖视立体图。
如图11所示,在进行清洗动作和漂洗动作时,首先,利用清洗泵22对蓄积于积水部18的清洗水进行吸引。被吸引的清洗水从由设于循环排水口轮廓47的上表面47a的许多个孔形成的清洗水循环吸入口48被吸入到清洗水循环路径21内。
此时,如上所述,清洗水循环吸入口48呈圆周状设于比残渣过滤器23靠外侧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在进行清洗动作和漂洗动作时,清洗水大致沿图11的箭头C所示的那样的路径流动。也就是说,在第1过滤器51的孔51b和第2过滤器52的孔52d处,清洗水大致自内侧朝向外侧流动。
随后,循环的清洗水中含有的残渣、污垢中的较大的残渣被第2过滤器52收集,细小的残渣和污垢由第1过滤器51收集。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进行排水动作时,首先,利用排水泵27对蓄积于积水部18的清洗水进行吸引。被吸引的清洗水自机外排水口41的清洗水排水吸入口45被吸入到排水路径26内。
此时,如上所述,清洗水排水吸入口45沿圆周状设于大致比残渣过滤器23靠下侧且内侧的位置。因此,在即将排水的状态下,存在于过滤器23的外周部周围的积水部18的清洗水的量比存在于残渣过滤器23的正上部的清洗水的量多。
采用该结构,在进行排水动作时,清洗水大致沿图12的箭头D所示的那样的路径流动。也就是说,在第1过滤器51的孔51b和第2过滤器52的孔52d处,清洗水大致自外侧朝向内侧流动。
因此,在清洗和漂洗时附着于第1过滤器51的内周面的污垢和细小的残渣被在排水动作时自外侧向内侧流动的清洗水(排出的清洗水)洗掉。并且,被洗掉的污垢和细小的残渣与排出的清洗水一同向机外排出。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5以及图16,说明与排水路径26一同设置的循环路径66的详细的结构和清洗水的流动。
自排水路径26向循环路径66分支而形成的分支部67如上所述,设置在比设于排水路径26的清洗泵27(泵室27b)靠下游侧的位置。此时,在比分支部67靠下游侧的排水路径26设有使排水路径26缩窄的阻力部68。阻力部68妨碍清洗水流向排水泵27。由此,分支部67附近的排水路径26内的水压增高,因此促进清洗水自分支部67向循环路径66流动。
另外,如上所述,在经由排水路径26排出的清洗水中含有能够通过第2过滤器52的孔52d的大小的残渣。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在分支部67以例如180度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折弯并且以比较细的宽度形成的循环路径66。利用该结构,清洗水中含有的残渣在排水路径26内一直前进,不易流入循环路径66。由此,大幅地抑制由残渣导致的循环路径66的堵塞。另外,在分支部67,循环路径66折弯而分支的方向不限定于与排水路径26成180度。例如,连结分支部67的中央位置和分支部67的下游侧的排水路径26的中央位置的线与连结分支部67的中央位置和循环路径66的中央位置的线在俯视时的角度只要为90度以上(180度以下)即可,可以任意的折弯角度折弯。
此外,自排水路径26分支的循环路径66在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上游侧设有使循环路径66缩窄的节流部69(参照图16)。由此,通过节流部69的清洗水的流速上升。并且,流速上升后的清洗水如图15的箭头F所示地抵达循环路径盖19c而流下,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参照图16)的附近。
清洗水像上述那样地自分支部67向排水路径26的上游侧流动,在图中所示的部位GG与排水路径26合流。
这里,说明水位检测开口部62。
水位检测开口部62位于积水部18的大致最下部(包含最下部),与排水路径26相邻地配置。因此,排水时流动的残渣在未被完全排出而残留的情况下,可能蓄积在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并且,当残渣长时间反复蓄积时,可能封堵水位检测开口部62。结果,水位检测装置60有时不再正常地进行动作。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循环路径66构成为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由此,在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时,使清洗水自排水路径26分支并流入循环路径66。利用该结构,通过的清洗水对刚开始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的残渣进行冲洗。因此,水位检测开口部62不会被残渣封堵。也就是说,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利用清扫构件进行消除残渣的作业,也能利用清洗水消除残渣。结果,能够长时间维持水位检测装置60的正常的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水在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之前,通过节流部69。因此,清洗水的流速加快。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冲洗位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的残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水位检测开口部62靠近排水泵27的吸入口27c地设置。因此,残渣易于被引入排水泵27。由此,即使残渣向空气室61的底部流入,也能利用排水泵27引出残渣。结果,使残渣不易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
此时,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的各步骤的最后执行排水动作。也就是说,在清洗步骤中,在所排出的清洗水中含有许多残渣。并且,在到达漂洗步骤时,清洗水中含有的残渣减少。因此,能够将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清洗得更干净。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使循环路径66与排水路径26的上游连通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只要将循环路径66构成为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即可,最后与排水路径26连通的循环路径66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像所述那样地构成循环路径66,使清洗水在循环路径66内流动。
根据以上,当漂洗步骤结束时,控制部执行干燥步骤。在干燥步骤中,控制部使干燥装置30进行动作,经由内置的鼓风风扇31向清洗槽2内供给空气。此时,被供给到干燥装置30的外部空气被加热器加热。由此,利用送风和加温这两者的效果促进附着于被清洗物6的水滴的蒸发。并且,控制部在以预定时间执行了干燥动作后,使干燥装置30的运转停止而结束干燥步骤。由此,被清洗物6的清洗的所有的步骤结束,所选择的运转程序的执行结束。
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如上所述地进行动作,起到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包括:主体1;清洗槽2,其设于主体1内,用于收纳被清洗物6;水位检测装置60,其用于检测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排水口19,其设于清洗槽2的底部;以及排水泵27,其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此外,餐具清洗机包括:排水路径26,其连通排水口19与机外,并设有排水泵27;以及循环路径66,其自排水路径26经由分支部分支,连通于排水路径26的比分支部67靠上游侧的部分。水位检测装置60在清洗槽2的积水部18具有水位检测开口部62,水位检测装置60含有空气室61和压力检测部63,空气室61自水位检测开口部62向上方设置,压力检测部63用于检测空气室61内的压力。循环路径66构成为在餐具清洗机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时,使自排水路径26向循环路径66分支而流动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
采用该结构,通过的清洗水对刚开始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的残渣进行冲洗。因此,不必像以往的餐具清洗机那样利用清扫构件消除残渣。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清洗动作时利用通过的清洗水消除残渣,因此能将水位检测开口部62被残渣封堵的情况防患于未然。由此,不进行清扫作业就能使水位检测装置60长时间正常地进行动作。
另外,循环路径66形成为自排水路径以90度以上的角度分支。采用该结构,清洗水中含有的残渣一直前进,不易流入循环路径66。由此,大幅地抑制由残渣导致的循环路径66的堵塞。
另外,排水路径26具有阻力部68,循环路径66形成为在阻力部68的上游侧自排水路径26分支。采用该结构,阻力部68妨碍清洗水的流动。由此,分支部67附近的排水路径26内的水压增高。因此,促进清洗水自分支部67向循环路径66的流动。
另外,循环路径66在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上游侧设有使循环路径66缩窄的节流部69。采用该结构,通过节流部69的清洗水的流速上升,流速快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由此,即使残渣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也能更可靠地冲洗残渣。
另外,水位检测开口部62靠近排水泵27的吸入口27c地设置。采用该结构,即使残渣流入空气室61的底部,也能利用排水泵27的动作将残渣引出。结果,残渣不易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62的附近。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包括:主体;清洗槽,其设于主体内,用于收纳被清洗物;清洗装置,其用于清洗被清洗物;水位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清洗槽内的清洗水的水位;排水口,其设于清洗槽的底部;以及排水泵,其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此外,餐具清洗机包括:排水路径,其连通排水口与机外,并设有排水泵;以及循环路径,其自排水路径经由分支部分支,连通于排水路径的比分支部靠上游侧的预定位置。水位检测装置在清洗槽的积水部具有水位检测开口部,水位检测装置含有空气室和压力检测部,空气室自水位检测开口部向上方设置,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空气室内的压力。循环路径构成为在餐具清洗机向机外排出清洗水时,使自排水路径向循环路径分支而流动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
采用该结构,通过的清洗水对刚开始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的残渣进行冲洗。因此,不必像以往的餐具清洗机那样利用清扫构件消除残渣。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清洗动作时,利用通过的清洗水消除残渣,因此能将水位检测开口部被残渣封堵的情况防患于未然。由此,不进行清扫作业就能使水位检测装置长时间正常地进行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也可以是,循环路径形成为自排水路径以90度以上的角度分支。采用该结构,清洗水中含有的残渣一直前进,不易流入循环路径。由此,大幅地抑制由残渣导致的循环路径的堵塞。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也可以是,在排水路径具有阻力部,循环路径形成为在阻力部的上游侧自排水路径分支。采用该结构,阻力部妨碍清洗水的流动。由此,分支部附近的排水路径内的水压增高。因此,促进清洗水自分支部向循环路径的流动,使残渣更可靠地流动。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也可以是,循环路径在水位检测开口部的上游侧设有使循环路径缩窄的节流部。采用该结构,通过节流部的水的流速上升,流速快的清洗水通过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由此,即使残渣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也能更可靠地冲洗残渣。
另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也可以是,水位检测开口部靠近排水泵的吸入口地设置。采用该结构,即使残渣流入空气室的底部,也能利用排水泵的动作将残渣引出。结果,残渣不易蓄积于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能将水位检测开口部的由残渣引发的滞留防患于未然,从而防止水位检测装置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作为期望作业性优异并且长时间维持水位检测装置的功能的、载置于厨房的操作面等或嵌入整体厨房进行使用的家庭用的餐具清洗机等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餐具清洗机包括:
主体;
清洗槽,其设于所述主体内,用于收纳被清洗物;
清洗装置,其用于清洗所述被清洗物;
水位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水的水位;
排水口,其设于所述清洗槽的底部;
排水泵,其向所述主体外排出所述清洗水;
排水路径,其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所述主体外,并设有所述排水泵;以及循环路径,其自所述排水路径经由分支部分支,连通于所述排水路径的比所述分支部靠上游侧的预定位置,
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在所述清洗槽的积水部具有水位检测开口部,所述水位检测装置含有空气室和压力检测部,所述空气室自所述水位检测开口部向上方设置,所述压力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室内的压力,
所述循环路径构成为在所述餐具清洗机向所述主体外排出所述清洗水时,使自所述排水路径向所述循环路径分支而流动的所述清洗水通过所述水位检测开口部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循环路径形成为自所述排水路径以90度以上的角度分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排水路径具有阻力部,
所述循环路径形成为在所述阻力部的上游侧自所述排水路径分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循环路径在所述水位检测开口部的上游侧设有使所述循环路径缩窄的节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中,
所述水位检测开口部靠近所述排水泵的吸入口地设置。
CN201811261535.9A 2017-10-30 2018-10-26 餐具清洗机 Active CN1097178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9252A JP7209166B2 (ja) 2017-10-30 2017-10-30 食器洗い機
JP2017-209252 2017-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810A true CN109717810A (zh) 2019-05-07
CN109717810B CN109717810B (zh) 2022-06-28

Family

ID=66295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1535.9A Active CN109717810B (zh) 2017-10-30 2018-10-26 餐具清洗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09166B2 (zh)
CN (1) CN1097178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3267A (ja) * 1995-12-27 1997-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浄機
JP2002325716A (ja) * 2001-04-27 2002-11-12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食器洗い機
JP2008154706A (ja) * 2006-12-22 2008-07-10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08284223A (ja) * 2007-05-18 2008-11-27 Rinnai Corp 食器洗い機
CN102844489A (zh) * 2011-02-23 2012-1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06455898A (zh) * 2014-05-13 2017-02-2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化除渣系统的器皿清洗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0129B2 (ja) * 1990-06-01 1999-03-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機
JP2000070208A (ja) * 1998-08-27 2000-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食器洗浄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3267A (ja) * 1995-12-27 1997-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食器洗浄機
JP2002325716A (ja) * 2001-04-27 2002-11-12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食器洗い機
JP2008154706A (ja) * 2006-12-22 2008-07-10 Rinnai Corp 食器洗浄機
JP2008284223A (ja) * 2007-05-18 2008-11-27 Rinnai Corp 食器洗い機
CN102844489A (zh) * 2011-02-23 2012-12-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衣机
CN106455898A (zh) * 2014-05-13 2017-02-2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化除渣系统的器皿清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810B (zh) 2022-06-28
JP2019080718A (ja) 2019-05-30
JP7209166B2 (ja)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57929B1 (en) Dishwasher with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US9943210B2 (en) Warewasher with automated scrapping system
KR20110060340A (ko) 식기세척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784213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wastewater in dishwashers
CN106149308A (zh) 防止滚筒洗衣机喷淋管口滴水的装置和滚筒洗衣机
KR101054553B1 (ko) 식기 세척 건조기
CN108498046A (zh) 洗碗机器
CN102191657B (zh) 洗衣机
EP1656877A2 (en) Dishwasher
KR101023324B1 (ko) 식기 세척 건조기
CN109717805A (zh) 餐具清洗机
CN110279376A (zh) 传送式洗碗机
CN110200566A (zh) 餐具清洗机
CN109717810A (zh) 餐具清洗机
JP6579368B2 (ja) 洗浄器
KR20170139804A (ko) 식기 세척기의 제어방법
JPH04215736A (ja) 食器洗浄機
KR100939720B1 (ko) 식기세척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4319329A (ja) 排水濁度検知装置
KR100316273B1 (ko) 주방용 설거지 장치
CN109629168A (zh) 洗涤干燥机
CN109717809B (zh) 餐具清洗机
CN210002102U (zh) 家用洗护设备和具有烘干功能的超声波清洗装置
CN217659746U (zh)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清洗剂添加装置及清洗机
TR201616073A2 (tr) Bi̇r deterjan kutusu i̇çeren bi̇r çamaşir maki̇nesi̇ ve bi̇r çamaşir maki̇nesi̇ni̇n çaliştirilmasi amaciyla kullanilan bi̇r yön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