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4930A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4930A
CN109714930A CN201910105808.9A CN201910105808A CN109714930A CN 109714930 A CN109714930 A CN 109714930A CN 201910105808 A CN201910105808 A CN 201910105808A CN 109714930 A CN109714930 A CN 109714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shell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8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4930B (zh
Inventor
邓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8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4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采用3D堆叠方法制作的电子设备存在制作困难和维修不便的问题。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电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电子设备中电路板上需要安装更多的器件,而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空间并没有相应增大。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业界通常采用3D堆叠的方法,用中间连接板与电路板焊接来连接两个电路板;同时为了满足贴片和屏蔽的要求,中间连接板需要通孔树脂塞孔加表层电镀及其板边电镀的工艺。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发生损坏,需要将堆叠结构全部拆除,而焊接的连接方式不可避免的增大了拆解难度。因此,目前采用3D堆叠方法制作的电子设备存在制作困难和维修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目前采用3D堆叠方法制作的电子设备存在制作困难和维修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电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导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压合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双面导电弹针和绝缘壳体,所述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所述绝缘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螺纹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将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将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压合连接,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压合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导通。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和/或,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绝缘壳体中,形成所述第一电连接件。
优选地,将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实现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分离,方便电路板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和维修。此外,通过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在确保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同时,简化了对中间电连接件的焊接等工艺流程,简化了制作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上的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种可能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上的第一电连接件与图3相对应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再一种可能的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的一种可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图像,而不是用于描述图像的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一电路板301、第二电路板302和第一电连接件201。
其中,第一壳体101与第一电路板301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02与第二电路板302固定连接,第一电连接件201位于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第一电路板301通过第一电连接件201与第二电路板302电气连接,第二电路板302与第一电连接件201压合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实现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分离,方便电路板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和维修。此外,通过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在确保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同时,简化了对中间电连接件的焊接等工艺流程,简化了制作方法。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由于第一电连接件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因此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可以是通过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比如胶接或者卡接等,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三壳体或者其他的结构件,通过该结构件从而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还可以是通过其他常用的手段来实现压合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对应的连接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来实现,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卡接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板301上还可以设有第一导电区域401,第二电路板302上还可以设有第二导电区域402;该第一导电区域401与第一电连接件201压合连接,该第二导电区域402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此方案下,由于第一电连接件与两个电路板均为压合连接,则不存在焊接的问题,第一电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均更方便,对应两个电路板上器件的维修也更方便。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电连接件201上可以设有第一端子501和第二端子502,第一端子501与第二端子502电导通;第一端子501与第一导电区域401压合连接,第二端子502与第二导电区域402压合连接。此情形下,通过在第一电连接件上设置分别与两个电路板压合连接的两个端子,可以防止两个电路板出现电路错接等问题,确保了电路连接的安全性。
此外,可选的,对该终端设备来说,第一电连接件201可以与第一壳体10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01固定连接,还可以同时与第一壳体101和第一电路板301均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对于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可选的,可以是第一壳体101为终端设备的中框,第二壳体102为终端设备的后盖;也可以是第一壳体101为终端设备的后盖,第二壳体102为终端设备的中框。对应的,也就是说,该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电连接件201既可以固定在中框上,也可以固定在后盖上,可以视具体的情形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通过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在中框或后盖上,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一电连接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
对于该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的情形,通过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可以确保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上文所述的第一电连接件的材料和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用铜、铁、铝、银等常用金属作为其中导电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塑料、塑胶、泡棉等绝缘材料;形状可以制成弹簧、弹片、凸起、顶针、卡针、卡扣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可选的,第一电连接件201可以具体包括双面导电弹针210和绝缘壳体220,该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该绝缘壳体中。其中双面导电弹针可以是金属弹针,绝缘壳体可以用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电连接件,其中图2为该第一电连接件201的主视图,图3为该第一电连接件201的俯视图。此种方案下,可以使第一电连接件的制作更方便,同时安装与拆卸较容易,成本也较低。
上文所述的第一壳体101与第一电路板301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02与第二电路板302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有许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将第一电路板301焊接在第一壳体101上,第二电路板302焊接在第二壳体102上,当然,这里焊接的部位与第一电路板301或第二电路板302上的电路可以是绝缘的,也可以直接把第一壳体101或第二壳体102当作第一电路板301或第二电路板302上的电路的电势零点。也可以是将第一电路板301卡接在第一壳体101上,第二电路板302卡接在第二壳体102上,这样成本较低且拆卸容易。
可选的,也可以是将第一电路板301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601与第一壳体101螺纹连接;可选的,也可以将第二电路板302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602与第二壳体102螺纹连接,分别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该第一螺纹连接件与第二螺纹连接件均可以是螺钉。这样,既易于拆卸,又确保了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第二电路板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也可以将第一电连接件201通过上述第一螺纹连接件601与第一电路板301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螺纹连接件同时将三个部件连接起来,防止安装错位的风险。
上文所述的第一电连接件201与第一壳体101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有很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将第一电连接件201焊接或者卡接在第一电路板301上,这里焊接的部位与第一电路板301上的电路可以是绝缘的,也可以是电导通的,这里焊接或者卡接的部位可以为第一电连接件201上的第一端子501和第一电路板301上的第一导电区域401。
可选的,也可以是将第一电连接件201通过第三螺纹连接件603与第一电路板301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该第三螺纹连接件可以是螺钉。这样既易于将第一电连接件安装或卸下,又确保了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稳定性。当然,螺纹连接的部位也可以是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此,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电连接件202,第一壳体101上还固定有第三电路板303。该第三电路板303通过第二电连接件202与第一电路板301电气连接。
例如,该方案可以对应终端设备的中框或者后盖可利用的空间较大,可以在一个壳体上同时安装两个电路板,具体安装在哪个壳体上可以视两个壳体可利用的空间的具体情况而定。
此种方案下,终端设备内部又多了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的第三电路板,充分利用了终端设备的厚度,大大增加了终端设备内可安装元器件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三电路板的电路连接是通过第二电连接件来实现的,因此,第三电路板与第二电连接件也是易于拆卸的,第三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也能比较方便的维修。
可选的,这里第二电连接件的材料和形状及其与两个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的具体连接方法也可以有多种方案,与第一电连接件的情形相同。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这里将第三电路板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固定方案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与将第一电路板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将第二电路板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可能的情况相同。具体的,第三电路板303可以通过第四螺纹连接件604与第一壳体101螺纹连接,如图5所示。其中,该第四螺纹连接件可以是螺钉。此种情况下,第三电路板既易于拆卸,又确保了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稳定性。至于其他的第三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连接情形,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这里第二电连接件也可以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固定方案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与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可能的情况相同。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电连接件203,第二壳体102上还固定有第四电路板304。第三电连接件203固定在第二壳体102上,该第四电路板304通过第三电连接件203与第二电路板302电气连接。
例如,该方案可以对应终端设备的中框和后盖其中一个壳体可利用的空间较大,可以在其上安装有两个电路板和一个电连接件的情形。
此种方案下,终端设备内部又多了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的第四电路板,充分利用了终端设备的厚度,大大增加了终端设备内可安装元器件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二电路板与第四电路板的电路连接是通过第三电连接件来实现的,因此,第四电路板与第三电连接件也是易于拆卸的,第四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也能比较方便的维修。
可选的,这里第三电连接件的材料和形状及其与第二电路板和第四电路板的连接方法也可以有多种方案,与第一电连接件的情形相同。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这里将第四电路板固定在第二壳体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与将第一电路板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将第二电路板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可能的情况相同。具体的,第四电路板304可以通过第五螺纹连接件605与第二壳体102螺纹连接,如图6所示。其中,该第五螺纹连接件可以是螺钉。此种情况下,第四电路板既易于拆卸,又确保了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稳定性。至于其他的第四电路板与第二壳体的连接情形,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这里将第三电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壳体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与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可能的情况相同。为使行文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限于上文所述的方案,而是终端设备具有多个电路板和多个电连接件,这些电路板分别按各种可能的情况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这些电连接件部分或全部的固定在壳体或电路板上,对应的连接方式与本发明上文中已说明的连接方式相同或者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游戏机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的一种可能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1、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S702、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可选的,由于第一电连接件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因此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可以是通过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比如胶接或者卡接等,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还具有第三壳体或者其他的结构件,通过该结构件从而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位置固定,从而实现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的压合连接;还可以是通过其他常用的手段来实现压合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对应的连接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来实现,可以通过导线连接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卡接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实现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分离,方便电路板及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和维修。此外,通过将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在确保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同时,简化了对中间电连接件的焊接等工艺流程,简化了制作方法。
可选的,将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区域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将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区域与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此方案下,由于第一电连接件与两个电路板均为压合连接,则不存在焊接的问题,第一电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均更方便,对应两个电路板上器件的维修也更方便。
具体的,可以将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一端子与第一导电区域压合连接,将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二端子与第二导电区域压合连接,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电导通,从而实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此情形下,通过分别将第一电连接件上的两个端子与两个电路板压合连接,可以防止两个电路板出现电路错接等问题,确保了电路连接的安全性。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和/或,将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或第一电路板上,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
本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是通过第一电连接件来实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的,而该第一电连接件又可以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因此,在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绝缘壳体中,形成该第一电连接件。其中,可选的,双面导电弹针可以是金属弹针,绝缘壳体可以用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制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时,第一电连接件的制作更方便,同时安装与拆卸较容易,成本也较低。
上面已经说了可以将第一电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壳体或第一电路板上,具体的一种实现方案应用到本方法中就是:在将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之前,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将第一电连接件、第一电路板和第一壳体螺纹连接。其中,该第一螺纹连接件可以是螺钉。这样,既易于拆卸,又确保了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第二电路板与第二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一个螺纹连接件同时将三个部件连接起来,防止了安装错位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限于上文所述的方法,而是终端设备具有多个电路板和多个电连接件,将电路板分别按各种可能的情况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将这些电连接件部分或全部的固定在壳体或电路板上,对应的连接方式与本发明上文中已说明的连接方式相同或者相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游戏机等设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电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导通;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压合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压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双面导电弹针和绝缘壳体,所述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所述绝缘壳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螺纹连接。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第一壳体与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二壳体与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将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将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压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电连接件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压合连接,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上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压合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和/或,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电连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双面导电弹针注塑在绝缘壳体中,形成所述第一电连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气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将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
CN201910105808.9A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714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808.9A CN10971493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808.9A CN10971493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930A true CN109714930A (zh) 2019-05-03
CN109714930B CN109714930B (zh) 2021-08-10

Family

ID=6626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808.9A Active CN109714930B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493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1617A (ja) * 1998-07-10 2000-01-28 Hitachi Ltd メモリ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83354A (zh) * 2001-03-30 2002-12-04 株式会社东芝 含有多个印刷电路板层的电子设备
CN1574471A (zh) * 2003-06-13 2005-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壳体
CN101350507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CN201898676U (zh) * 2010-08-04 2011-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03281862A (zh) * 2013-06-03 2013-09-04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元电路板组装结构
CN206271858U (zh) * 2016-08-28 2017-06-20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17196537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Resilient miniatur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8886872A (zh) * 2016-04-14 2018-11-23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欧洲两合公司 用于设置电路板的方法以及电路板布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1617A (ja) * 1998-07-10 2000-01-28 Hitachi Ltd メモリ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83354A (zh) * 2001-03-30 2002-12-04 株式会社东芝 含有多个印刷电路板层的电子设备
CN1574471A (zh) * 2003-06-13 2005-0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壳体
CN101350507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待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接线盒
CN201898676U (zh) * 2010-08-04 2011-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03281862A (zh) * 2013-06-03 2013-09-04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元电路板组装结构
CN108886872A (zh) * 2016-04-14 2018-11-23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欧洲两合公司 用于设置电路板的方法以及电路板布置
WO2017196537A1 (en) * 2016-05-10 2017-11-16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Resilient miniature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6271858U (zh) * 2016-08-28 2017-06-20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930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8515B2 (en) Multi-interfaces connector
US20150146395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CN100539307C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及有该组件的电子装置
EP2942837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206042079U (zh) 屏蔽件、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US8403685B2 (en)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or
CN109714930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209731710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8128632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结构和移动终端
US7670161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10194535B1 (en) Capacitor assembly adapted for circuit board
CN206061373U (zh) 电源模块的组装结构
CN214481695U (zh) 电子设备
CN102348327A (zh) 印刷电路板
CN103915696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9748899U (zh) 一种线路板
CN21022434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pcb
CN207910091U (zh) 一种双层端子
CN111787693A (zh) 一种5g基站用保护铜排结构
CN101728738A (zh) 具有同轴电缆母接头与usb插座的整合组件
CN206991335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7853093U (zh) 一种连接器模组及相应的终端
CN201369464Y (zh) 具有影像读取功能的连接器
CN218568633U (zh) 一种集成电路模组的电感
US20110069465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