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3481A -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3481A
CN109713481A CN201910089156.4A CN201910089156A CN109713481A CN 109713481 A CN109713481 A CN 109713481A CN 201910089156 A CN201910089156 A CN 201910089156A CN 109713481 A CN109713481 A CN 109713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rtion
shell
track
control module
grounding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9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3481B (zh
Inventor
景余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i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i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i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i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91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3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3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3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包括外壳、电路板和可导电的接地片,所述电路板固定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上设有轨道槽,所述接地片上设有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电路板的接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于外壳的外部,当控制模块放于机柜底板时,该第二接触部与机柜底板相接触,所述第三接触部与轨道槽相连通,当轨道插于轨道槽内时,该第三接触部与轨道相接触。本发明构思巧妙,在保留了产品接地功能的同时,取消了传统接地片配件的安装工序,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Description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很多控制模块内部的电路板都有接地要求。但是,大多数的控制模块产品外壳都是塑胶结构,很难将内部电路板的接地位置引到机柜电控板上。
目前,常用的固定及接地方式有两种:
1.产品直接锁在机柜底板上时,在外壳表面做一接地片,延伸至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上,再通过固定螺丝将接地片与机柜底板导通,实现电路板接地功能;
2.产品通过35mmDIN轨道固定时,需增加一套接触片附件,产品卡在轨道上之后,利用附件中接触片及导电螺丝将产品上的接地片与轨道导通在一起,实现电路板接地。
这两种接地方式需要比较复杂的零件加工工艺,附带繁琐的配件,并且浪费组装工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该模块中设有接地片,无论模块是直接固定于机柜底板或是通过轨道固定,通过该接地片都能实现电路板的接地功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包括外壳、电路板和可导电的接地片,所述电路板固定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上设有轨道槽,所述接地片上设有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电路板的接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于外壳的外部,当控制模块放于机柜底板时,该第二接触部与机柜底板相接触,所述第三接触部与轨道槽相连通,当轨道插于轨道槽内时,该第三接触部与轨道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插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轨道槽设于下壳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轨道槽为与35mmDIN轨道相匹配的标准槽,所述第三接触部部分突出于该轨道槽内。
优选地,所述接地片的第二接触部为方形薄片,沿第二接触部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末端连接第三接触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连接部相互平行且皆为水平布置,且第三连接部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平行且与第二接触部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三接触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接触部通过该缺口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接地片除了第二接触部的其他部件皆位于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接地片为一体成型的弹性薄片,且其各个部件的厚度和宽度相同,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接地片一端通过第一接触部固定连接于内部的电路板,另一端通过第二接触部与机柜底板连接或者通过第三接触部与35mmDIN轨道连接,而实现电路板的接地功能,因此本发明中通过预设的接地片独特结构的设计,无论控制模板是直接置于机柜底板上还是通过35mmDIN轨道固定,都可以实现产品电路板的接地功能;本接地片在加工好后直接镶嵌于外壳内部即可,而不必像传统技术中需要在外壳注塑成型过程中将接地片装入再成型,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昂贵;本发明构思巧妙,在保留了产品接地功能的同时,取消了传统接地片配件的安装工序,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接地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接地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接地片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置于机柜底板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于轨道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0-外壳,11-上壳体,12-下壳体,13-轨道槽,20-电路板,30-接地片,31-第一接触部,32-第二接触部,33-第三接触部,34-第一连接部,35-第二连接部,36-第三连接部,40-35mmDIN轨道,50-机柜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包括外壳10、电路板20和可导电的接地片30,所述电路板20固定于外壳10内部,所述外壳10上设有轨道槽13,所述接地片30上设有第一接触部31、第二接触部32和第三接触部33,所述第一接触部31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延伸于外壳的外部,当控制模块放于机柜底板50时,该第二接触部32与机柜底板50相接触,所述第三接触部33与轨道槽13相连通,当轨道插于轨道槽内时,该第三接触部33与轨道相接触。所述外壳10包括相互插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轨道槽13设于下壳体12的底部。所述轨道槽13为与35mmDIN轨道40相匹配的标准槽,所述第三接触部33部分突出于该轨道槽内。本发明是通过具有导电功能的接地片30来实现接地功能的,接地片预安装于外壳内,即将接地片中的第一接触部31固定连接于电路板的接地区域,然后再将电路板固定于外壳内,根据电路板离下壳体底部的距离来确定接地片第一连接部34的长度,而确保与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的第一接触部31与电路板固定连接的同时,第一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二接触部32刚好伸出下壳体的底部,因此如果将本控制模块直接置于机柜底板50上时,第二接触部32与机柜底板全接触,将电路板与机柜底板导通,因机柜底板已接大地,从而实现电路板的接地功能;根据轨道槽13的开设位置来确定第二连接部35的高度和第三连接部36的长度,确保第三连接部36的另一端刚好延伸至轨道槽附近,设于第三连接部另一端的第三接触部33恰好部分露出轨道槽,当35mmDIN轨道40插于轨道槽13时,轨道刚好接触到接地片的第三接触部,亦即将电路板与轨道导通,因轨道已接大地,从而实现了电路板的接地功能。本发明中通过预设的接地片独特结构的设计,无论控制模板是直接置于机柜底板上还是通过35mmDIN轨道固定,都可以实现产品电路板的接地功能,本接地片在加工好后直接镶嵌于外壳内部即可,而不必像传统技术中需要在外壳注塑成型过程中将接地片装入再成型,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昂贵;本发明构思巧妙,在保留了产品接地功能的同时,取消了传统接地片配件的安装工序,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如图2-4所示,所述接地片30的第二接触部32为方形薄片,沿第二接触部32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4和第二连接部35,所述第一连接部34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3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接触部31,所述第二连接部35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36,所述第三连接部36的末端连接第三接触部33。所述第一接触部31、第二接触部32和第三连接部36相互平行且皆为水平布置,且第三连接部36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4和第二连接部35相互平行且与第二接触部32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接触部33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通过将第三连接部36倾斜地设于第三接触部33的末端,从而增加了轨道与第三接触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产品接地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外壳10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接触部32通过该缺口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接地片30除了第二接触部的其他部件皆位于外壳10内。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片30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贴合于下壳体12的内侧壁,第三接触部的自由端贴合于下壳体的内侧壁,第三接触部靠近第三连接部的部分区域倾斜地穿过轨道槽13,轨道与此部分区域相接触,实现接地片的接地功能。所述接地片30为一体成型的弹性薄片,且其各个部件的厚度和宽度相同,所述外壳10为塑料外壳。接地片30具有弹性,特别是接地片中的第三接触部33具有弹性便于轨道的安装以及保证了第三接触部与轨道的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图5所示,当本控制模块直接置于机柜底板50时,突出于外壳10的第二接触部32与机柜底板50全接触,亦即将电路板与机柜底板导通,机柜底板已接大地,从而实现了电路板20的接地功能;如图6所示,将35mmDIN轨道插于轨道槽13内,轨道刚好接触到接地片的第三接触部33,亦即将电路板与轨道导通,因轨道已接大地,从而实现了电路板的接地功能。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安装其他任何接地配件,直接使用即可,简单便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电路板(20)和可导电的接地片(30),所述电路板(20)固定于外壳(10)内部,所述外壳(10)上设有轨道槽(13),所述接地片(30)上设有第一接触部(31)、第二接触部(32)和第三接触部(33),所述第一接触部(31)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延伸于外壳的外部,当控制模块放于机柜底板(50)时,该第二接触部(32)与机柜底板(50)相接触,所述第三接触部(33)与轨道槽(13)相连通,当轨道插于轨道槽内时,该第三接触部(33)与轨道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相互插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轨道槽(13)设于下壳体(1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13)为与35mmDIN轨道(40)相匹配的标准槽,所述第三接触部(33)部分突出于该轨道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30)的第二接触部(32)为方形薄片,沿第二接触部(32)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34)和第二连接部(35),所述第一连接部(34)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32)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接触部(31),所述第二连接部(35)的最上端朝向远离第二接触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36),所述第三连接部(36)的末端连接第三接触部(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1)、第二接触部(32)和第三连接部(36)相互平行且皆为水平布置,且第三连接部(36)位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4)和第二连接部(35)相互平行且与第二接触部(32)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触部(33)与第三连接部(36)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接触部(32)通过该缺口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接地片(30)除了第二接触部的其他部件皆位于外壳(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30)为一体成型的弹性薄片,且其各个部件的厚度和宽度相同,所述外壳(10)为塑料外壳。
CN201910089156.4A 2019-01-30 2019-01-30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Active CN109713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9156.4A CN109713481B (zh) 2019-01-30 2019-01-30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9156.4A CN109713481B (zh) 2019-01-30 2019-01-30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481A true CN109713481A (zh) 2019-05-03
CN109713481B CN109713481B (zh) 2024-07-30

Family

ID=6626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9156.4A Active CN109713481B (zh) 2019-01-30 2019-01-30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348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952A (ja) * 1998-06-11 2000-03-03 Amp Japan Ltd 基板実装コネクタ
CN202067934U (zh) * 2011-01-28 2011-12-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DE102011078096A1 (de) * 2011-06-27 2012-12-27 Robert Bosch Gmbh Direktsteckelement mit unterschiedlichen Direktkontakten
TWM445281U (zh) * 2012-06-04 2013-01-11 Proconn Technology Co Ltd 卡連接器
CN104733887A (zh) * 2013-12-20 2015-06-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电连接结构
CN105830281A (zh) * 2013-12-17 2016-08-03 伊顿电气Ip两合公司 包含电子壳体和接地组件的系统
JP2017084610A (ja) * 2015-10-28 2017-05-1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ーススプリング、表示装置及びアース方法
CN10921040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朗德万斯公司 发光装置以及用于电气连接两个电路板的弹簧接触件
CN209374709U (zh) * 2019-01-30 2019-09-10 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952A (ja) * 1998-06-11 2000-03-03 Amp Japan Ltd 基板実装コネクタ
CN202067934U (zh) * 2011-01-28 2011-12-0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DE102011078096A1 (de) * 2011-06-27 2012-12-27 Robert Bosch Gmbh Direktsteckelement mit unterschiedlichen Direktkontakten
TWM445281U (zh) * 2012-06-04 2013-01-11 Proconn Technology Co Ltd 卡連接器
CN105830281A (zh) * 2013-12-17 2016-08-03 伊顿电气Ip两合公司 包含电子壳体和接地组件的系统
CN104733887A (zh) * 2013-12-20 2015-06-2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电连接结构
JP2017084610A (ja) * 2015-10-28 2017-05-1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ーススプリング、表示装置及びアース方法
CN109210400A (zh) * 2017-06-30 2019-01-15 朗德万斯公司 发光装置以及用于电气连接两个电路板的弹簧接触件
CN209374709U (zh) * 2019-01-30 2019-09-10 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481B (zh) 202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01923Y (zh) 一种电子卡
CN201191661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00951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4315827U (zh) 卡缘连接器及其锁卡装置
CN103928789B (zh) 具有线路板模组结构的仪表
CN209374709U (zh)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CN107086383A (zh)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9713481A (zh) 具有接地功能的控制模块
CN214046166U (zh) 一种集成模块以及智能设备
CN215904434U (zh) 一种车载ecu调试装置
CN202564593U (zh) 一种扁平型电路基板用连接器
CN203056150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288873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135017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293058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6098917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载体
CN207664261U (zh) 卡连接器
CN217545889U (zh) 一种储能逆变器箱体的emc屏蔽结构
CN201859959U (zh) 三合一存储卡连接器
CN209329302U (zh) 一种推拉式插头插座
CN204809292U (zh) 电池连接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9001182U (zh) 一种d型弯式印制板滤波插座
CN219959621U (zh) 便于吸取的侧插式Type-C连接器
CN221614333U (zh) 一种车载供电扩展坞
CN219436686U (zh) 一种集成式充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ng Yuxiang

Inventor after: Lin Wei

Inventor before: Jing Yux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