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3176A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3176A
CN109713176A CN201811456241.1A CN201811456241A CN109713176A CN 109713176 A CN109713176 A CN 109713176A CN 201811456241 A CN201811456241 A CN 201811456241A CN 109713176 A CN109713176 A CN 109713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ower casing
battery modules
electric automobile
automobi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62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3176B (zh
Inventor
陈尚云
禹强
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62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3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3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3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模组(300、400),每个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外包裹隔离结构(500、600),所述隔离结构内设置有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本发明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之间增加了隔离结构,这种隔离结构采用了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在极端情况下当电池包内部某个电池模组失效时,隔离结构将失效模组产生的热量限制在隔离结构内部,阻止热量的进一步扩散、避免引起相邻电池模组失效。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如图17所示,包括:电池下壳100'、电池上支架200'、下层电池模组300'、上层电池模组400'、以及连接电池模组的线束500'。
现有车型的电池包一般是电池模组直接成组成包,在电池包壳体内侧涂覆耐热材料,模组之间没有单独的耐热隔离结构。
然而,电池壳体内侧涂覆耐热材料无法对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量传导起到隔离作用。一旦某个电池模组发生失效,其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将对相邻的模组快速加热,引发一连串失效。极端情况下会造成电池包起火甚至爆炸。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模组,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外包裹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内设置有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结构在靠近所包裹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极位置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池下壳、以及电池上支架,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的下层电池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上支架的上层电池模组,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包裹每个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下层隔离结构、以及包裹每个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上层隔离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多行沿所述电池下壳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下层电池模组,每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的横向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垂直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下层隔离结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上层电池模组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且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上层隔离结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上支架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纵向方向一侧,包裹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隔离结构在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包裹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及所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上盖,所述电池包上盖在纵向方向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防火隔热罩。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缠绕连接所述电池模组的线束的防火布。
再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布缠绕在所述线束的高温区域,所述高温区域为所述电池模组失效时产生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的区域。
本发明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之间增加了隔离结构,这种隔离结构采用了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在极端情况下当电池包内部某个电池模组失效时,隔离结构将失效模组产生的热量限制在隔离结构内部,阻止热量的进一步扩散、避免引起相邻电池模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池模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的横向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下壳内支架和下壳冷却液通道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下壳内支架和下壳冷却液通道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的纵向截面图;
图7为图6虚线框图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开盖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池下壳与下层电池模组结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池上支架与上层电池模组结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池上支架与电池下壳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合盖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开盖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开盖侧面剖视截面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开盖侧面剖视立体图;
图17为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隔离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隔离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1为单个模组失效后高温物质传递示意图;
图22为多个模组失效后高温物质传递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池包上盖结合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池包上盖背面示意图;
图25为相邻两下层电池模组爆炸波及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模组300、400,每个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外包裹隔离结构500、600,所述隔离结构内设置有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
具体来说,在每个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外包裹隔离结构500、600。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隔离结构500包括:防火隔热罩外壳501、设置在防火隔热罩外壳501两侧的隔离结构支架502,在防火隔热罩外壳501上开设多个用于线束通过的隔离结构开孔503。如图20所示,将该隔离结构500安装在每个电池模组300外,并通过隔离结构支架502固定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以包裹电池模组300。
本发明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模组之间增加了隔离结构,这种隔离结构采用了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在极端情况下当电池包内部某个电池模组失效时,隔离结构将失效模组产生的热量限制在隔离结构内部,阻止热量的进一步扩散、避免引起相邻电池模组失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结构500、600在靠近所包裹的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极位置301、401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如图21所示,箭头所示的单个模组失效后高温物质传递方向为电极位置301、401所在方向,因此,本实施例在靠近所包裹的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极位置301、401设置所述防火材料,即能保证安全又能节省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池下壳100、以及电池上支架200,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下层电池模组300、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上支架200的上层电池模组400,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包裹每个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下层隔离结构500、以及包裹每个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上层隔离结构6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多行沿所述电池下壳100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下层电池模组300,每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横向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垂直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如图22所示,每行下层电池模组300沿纵向方向A并排设置,其电极设置在横向方向B。因此,本实施例下层隔离结构500在横向方向B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从而即能保证安全又能节省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且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上层隔离结构600在所述纵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如图22所示,上层电池模组400沿横向方向B设置,电极位置设置在纵向方向A上。因此,本实施例上层隔离结构600在纵向方向A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从而即能保证安全又能节省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上支架200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纵向方向一侧,包裹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如图22所示,电池上支架200设置在电池下壳100纵向方向一侧,电池上支架200设置在电池下壳100上方,由于上层电池模组400纵向放置,因此,上层电池模组400的爆炸方向会波及邻近的下层电池模组300,为此,包裹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所述防火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包裹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及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池包上盖800,所述电池包上盖800在纵向方向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防火隔热罩801。
如图23所示,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设置有电池包上盖800,如图24所示,在电池包壳体内侧涂覆耐热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热罩8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缠绕连接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线束的防火布700。
本实施例增加防火布700,以便于对线束进行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布700缠绕在所述线束的高温区域,所述高温区域为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失效时产生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的区域。
如图25所示,下层电池模组300之间的爆炸具有方向性,因此,可以选择只包裹被爆炸波及的高温区域900进行防护。高温区域900可以通过实验或电脑模拟确定。
如图18至图24所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模组300、400、以及包裹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及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池包上盖800,每个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外包裹隔离结构500、600,所述隔离结构内设置有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连接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线束缠绕有防火布700;
隔离结构500包括:防火隔热罩外壳501、设置在防火隔热罩外壳501两侧的隔离结构支架502,在防火隔热罩外壳501上开设多个用于线束通过的隔离结构开孔503,将该隔离结构500安装在每个电池模组300外,并通过隔离结构支架502固定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以包裹电池模组300;
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池下壳100、以及电池上支架200,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下层电池模组300、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上支架200的上层电池模组400,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包裹每个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下层隔离结构500、以及包裹每个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上层隔离结构600,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多行沿所述电池下壳100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下层电池模组300,每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横向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垂直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且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上层隔离结构600在所述纵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所述电池上支架200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纵向方向一侧,包裹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所述电池包上盖800在纵向方向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防火隔热罩801。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池下壳100、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上方的电池上支架200,其中:
所述电池下壳100包括:下壳前支架101、下壳后支架102、设置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和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两侧的两下壳侧支架103、进水口106、以及出水口107,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以及两所述下壳侧支架103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中空的下壳内支架104,至少一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设有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下壳冷却液通道105,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
所述电池上支架200包括上壳前支架201、上壳后支架202、以及从所述上壳前支架201向所述上壳后支架202方向延伸的上壳冷却液通道203,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连通。
具体来说,下壳内支架104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可以采用铝材质,使用挤出成型的加工方式一体化成型加工,一体成型后成本低于现有技术。在加强下壳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了冷却功能。下壳内支架104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的组合方式不限。可以设置一个下壳内支架104,并在下壳内支架104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也可以设置多个下壳内支架104,在每个下壳内支架104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如果仅设置一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则该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前后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连通。如果设置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则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之间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的设置位置不限。图2中,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仅作示例说明。实际上,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可以同时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同时设置在下壳后支架102、或者一个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另一个设置在下壳后支架102。
电池上支架200的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连通。冷却液,例如水,从进水口106进入,进入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和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下层电池模组放置在下壳内支架104上方,上层电池模组放置在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上方,下层电池模组的热量,通过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传递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被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中的冷却液带走,上层电池模组的热量,传递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被上壳冷却液通道203终端冷却液带走,冷却液经由出水口107流出,带走热量。
本发明将冷却液通道集成到下壳内,上层模组冷却结通过连接结构与下层水冷结构连接,减少了结构件、提升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减少装配零件数量,利于加快工厂的生产节拍,降低零件成本和制造成本。同时,结构件重量减轻,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包高度方向尺寸降低,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上支架200还包括与所述上壳前支架201以及所述上壳后支架202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撑结构204,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4上。
本实施例设置底部支撑结构204,以增强电池上支架200的支撑力。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4包括底部刚性支撑结构204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刚性支撑结构2041上承托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的弹性支撑结构2042。
本实施例在底部刚性支撑结构2041上设置承托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的弹性支撑结构2042,从而减少振动,提高上层电池模组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1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壳后支架202以及所述下壳后支架102连接的上下层连通管道205,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分别与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以及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上下层连接管道205连接上下层冷却液通道,实现上下层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后支架202内设置有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多个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所述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连通,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的上端与所述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下壳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内的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多个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的下端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前支架201内设置有上壳前支架连通液道,多个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所述上壳前支架连通液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为管状结构。
如图9所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开盖剖面图,包括:如前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所述下壳内支架104上的下层电池模组300、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上的上层电池模组400。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之间的下层导热层301、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和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之间的上层导热层401。
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2至图16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下层电池模组300、上层电池模组400、上盖50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电池下壳100、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上方的电池上支架200,其中:
所述电池下壳100包括:下壳前支架101、下壳后支架102、设置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和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两侧的两下壳侧支架103、进水口106、以及出水口107,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以及两所述下壳侧支架103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中空的下壳内支架104,至少一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设有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下壳冷却液通道105,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
所述电池上支架200包括上壳前支架201、上壳后支架202、从所述上壳前支架201向所述上壳后支架202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的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以及与所述上壳前支架201以及所述上壳后支架202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撑结构204,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4上,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连通,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4包括底部刚性支撑结构204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刚性支撑结构2041上承托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的弹性支撑结构2042;
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壳后支架202以及所述下壳后支架102连接的上下层连通管道205,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分别与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以及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连通,所述上壳后支架202内设置有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多个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与所述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连通,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的上端与所述上壳后支架连通液道206连通,所述电池下壳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内的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多个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所述上下层连通管道205的下端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
下层电池模组300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所述下壳内支架104上,上层电池模组400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的所述上壳冷却液通道203上;
下层电池模组300上设置有服务维修开关301、以及高压控制盒302。
本发明下层模组冷却结构与电池包下壳集成一体化,上层模组冷却结通过连接结构与下层水冷结构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下壳前支架101、下壳后支架102、设置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和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两侧的两下壳侧支架103、进水口106、以及出水口107,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以及两所述下壳侧支架103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中空的下壳内支架104,至少一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设有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下壳冷却液通道105,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
具体来说,下壳内支架104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可以采用铝材质,使用挤出成型的加工方式一体化成型加工,一体成型后成本低于现有技术。下壳内支架104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的组合方式不限。可以设置一个下壳内支架104,并在下壳内支架104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也可以设置多个下壳内支架104,在每个下壳内支架104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如果仅设置一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则该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前后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连通。如果设置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则多个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之间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的设置位置不限。图2中,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仅作示例说明。实际上,进水口106、和出水口107可以同时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同时设置在下壳后支架102、或者一个设置在下壳前支架101另一个设置在下壳后支架102。冷却液,例如水,从进水口106进入,进入下壳冷却液通道105,电池模组放置在下壳内支架104上方,电池模组的热量,通过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传递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被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中的冷却液带走,冷却液经由出水口107流出,带走热量。电池模组与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之间可以设置导热层进行导热。
本发明将冷却液通道集成到下壳内,减少了结构件、提升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减少装配零件数量,利于加快工厂的生产节拍,降低零件成本和制造成本。同时,结构件重量减轻,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电池包高度方向尺寸降低,提升车辆乘坐舒适性。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通道105包括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连接部105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051连接的主体部1052,所述连接部1051与所述主体部1052连通,且所述主体部1052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1051的宽度。
具体来说,宽度方向是指从一下壳侧支架103向另一下壳侧支架103的延伸方向。
如图5所示,所述主体部1052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之间具有预设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设有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的下壳加强筋108。
本实施例增加加强筋108以提高下壳内支架104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051与所述下壳加强筋108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一距离阈值。
优选地,第一距离阈值为10毫米。
本实施例冷却液通道105与下壳加强筋108的水平距离≥第一距离阈值,减少冷却液通道105到下壳加强筋108和下壳内支架104下表面的热辐射和热传导,提高冷却系统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1052与下壳内支架104的底板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
优选地,第二距离阈值为5毫米。
本实施例冷却液通道105距离下壳内支架104下面表的垂直距离≥第二距离阈值,减少冷却液通道105到下壳内支架104下面表的热辐射和热传导,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冷却系统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内的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多个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
本实施例将下壳后支架102的内腔作为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从而将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集成到下壳后支架102。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在靠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的端部底部设有延伸段104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在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延伸段1041配合的缺口1021,所述延伸段1041插入所述缺口1021。
具体来说,下壳结构采用分块拼焊,“榫卯”结构连接。
本实施例的下壳结构采用榫卯结构连接,除焊接连接以外,榫卯连接本身可以承力,大大增加了连接部位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内支架104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通过第一焊点1042和第二焊点1043焊接,所述第一焊点1042位于所述延伸段1041与所述缺口1021的接触面,所述第二焊点1043位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的接触面。
本实施例的焊接点避开了水道,保证了水道的完整性,避免耐久后漏水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连接的后挡板110、以及与所述下壳侧支架103连接的车体连接结构111。
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2至图7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下壳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下壳前支架101、下壳后支架102、设置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和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两侧的两下壳侧支架103、进水口106、出水口107、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连接的后挡板110、以及与所述下壳侧支架103连接的车体连接结构111,在所述下壳前支架10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以及两所述下壳侧支架103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且中空的下壳内支架104,至少一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设有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下壳冷却液通道105,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多个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相互连通,且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进水口106连通,至少一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出水口107连通,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内还设有从所述下壳前支架101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方向延伸的下壳加强筋108,下壳内支架104与下壳冷却液通道105采用铝材质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冷却液通道105包括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下表面连接的连接部105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051连接的主体部1052,所述连接部1051与所述主体部1052连通,且所述主体部1052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1051的宽度;
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内设有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多个所述下壳冷却液通道105与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连通,所述下壳内支架104在靠近所述下壳后支架102的端部底部设有延伸段1041,所述下壳后支架102在所述下壳后支架连通液道109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延伸段1041配合的缺口1021,所述延伸段1041插入所述缺口1021,所述下壳内支架104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通过第一焊点1042和第二焊点1043焊接,所述第一焊点1042位于所述延伸段1041与所述缺口1021的接触面,所述第二焊点1043位于所述下壳内支架104的顶板与所述下壳后支架102的接触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上的电池模组(300、400),每个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外包裹隔离结构(500、600),所述隔离结构内设置有具有耐热功能的防火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500、600)在靠近所包裹的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极位置(301、401)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池下壳(100)、以及电池上支架(200),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下层电池模组(300)、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上支架(200)的上层电池模组(400),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包裹每个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下层隔离结构(500)、以及包裹每个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上层隔离结构(6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多行沿所述电池下壳(100)的纵向方向设置的下层电池模组(300),每行所述下层电池模组(3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的横向方向,所述横向方向垂直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所述横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沿所述横向方向设置,且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电极位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方向,所述上层隔离结构(600)在所述纵向方向上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支架(200)设置在所述电池下壳(100)纵向方向一侧,包裹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所述下层电池模组的所述下层隔离结构(500)在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所述防火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所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支架及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电池包上盖(800),所述电池包上盖(800)在纵向方向靠近所述上层电池模组(400)的一侧设置防火隔热罩(8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缠绕连接所述电池模组(300、400)的线束的防火布(7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布(700)缠绕在所述线束的高温区域,所述高温区域为所述电池模组(300、400)失效时产生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的区域。
CN201811456241.1A 2018-11-30 2018-11-3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Active CN109713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6241.1A CN109713176B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6241.1A CN109713176B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176A true CN109713176A (zh) 2019-05-03
CN109713176B CN109713176B (zh) 2022-05-06

Family

ID=6625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6241.1A Active CN109713176B (zh) 2018-11-30 2018-11-30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31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6414A (zh) * 2019-07-24 2021-02-12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系统支架和蓄电池的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2727B1 (ko) * 2007-02-21 2008-08-19 주식회사 에이티티알앤디 배터리 팩
CN10211794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池系统中的散热与热失控扩散防护结构
WO2013122005A1 (ja) * 2012-02-13 2013-08-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用防火装置
CN203681447U (zh) * 2014-01-20 2014-07-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舱蓄电池隔热罩
CN105591050A (zh) * 2016-03-10 2016-05-18 曾丹玢 一种电池系统、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
CN106025434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098471U (zh) * 2016-09-19 2017-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上盖结构
CN206225422U (zh) * 2016-10-10 2017-06-06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防护罩
CN107093686A (zh) * 2017-04-28 2017-08-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207183336U (zh) * 2017-06-09 2018-04-0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结构
CN10788752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包的电池模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52727B1 (ko) * 2007-02-21 2008-08-19 주식회사 에이티티알앤디 배터리 팩
CN102117945A (zh) * 2009-12-31 2011-07-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池系统中的散热与热失控扩散防护结构
WO2013122005A1 (ja) * 2012-02-13 2013-08-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用防火装置
CN203681447U (zh) * 2014-01-20 2014-07-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前舱蓄电池隔热罩
CN105591050A (zh) * 2016-03-10 2016-05-18 曾丹玢 一种电池系统、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
CN106025434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098471U (zh) * 2016-09-19 2017-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上盖结构
CN107887529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包的电池模组装置
CN206225422U (zh) * 2016-10-10 2017-06-06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防护罩
CN107093686A (zh) * 2017-04-28 2017-08-2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车辆
CN207183336U (zh) * 2017-06-09 2018-04-0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6414A (zh) * 2019-07-24 2021-02-12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系统支架和蓄电池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176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1050B (zh) 一种电池系统、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
US20220294048A1 (en) Traction battery pack with heat-insulating assembly
JP4902164B2 (ja) 電源装置
CN2117893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
EP3496180A1 (en) Ultra-lightweight fireproof battery assembly with passive cooling and optional active temperature control
CN2084334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及其散热、加热系统
KR101755824B1 (ko) 배터리
CN210805860U (zh) 电池包
WO2021254130A1 (zh) 动力电池总成及车辆
CN106960977A (zh) 一种高安全性多功能的动力锂电池组
US20170352935A1 (en) Lithium Accumulator With A Two-Layered Thermally Insulating Package And With A Heat Pipe For Thermal Management
CN212461878U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蔓延电池模组结构
CN205828455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N213026259U (zh) 一种蓄能电池模组、电池蓄能系统及车辆
CN213989031U (zh) 一种车用防自燃动力锂电池组
CN112993442B (zh) 一种超级模组
CN210984812U (zh) 一种能防止热蔓延且快速液冷的电池模组
CN118017090B (zh) 一种阻燃液冷的新能源储能柜
CN109713176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N206379392U (zh) 电池包
CN215816017U (zh) 动力电池及车辆
CN214153119U (zh) 电池箱体
CN109612152A (zh) 热电制冷、加热一体式部件
CN209447990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WO2023124505A1 (zh) 电池模块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56 No. 10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Applicant after: DONGFENG MO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800, Fengshen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12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MOTER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