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7197A -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7197A
CN109707197A CN201811618465.8A CN201811618465A CN109707197A CN 109707197 A CN109707197 A CN 109707197A CN 201811618465 A CN201811618465 A CN 201811618465A CN 109707197 A CN109707197 A CN 109707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support rod
steel plate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184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维丽
葛伟伟
赵伟民
陈继涛
周淑芳
刘纪新
李媛媛
于晓
马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ng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6184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7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7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第一停车平台和第二停车平台,第一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二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撑座和第二撑座;第一底座的上端通过第一主支撑杆与第一撑座转动连接,第一底座通过第一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连接;第二底座的上端通过第二主支撑杆与第二撑座连接,第二底座通过第二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转动连接;第一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一液压伸缩缸与第一主撑杆转动连接;第二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与第二主撑杆转动连接。该停车设备提高了停车的方便性,结构更简单新颖,成本的造价更低,创造性高。

Description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在停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双层停车设备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双层停车设备中,第二层停车平台一般为升降式设备。现有的双层停车设备,其占地空间一般较大,使用的材料较多,成本较高。液压举升式的停车设备,虽然能够使用液压升降气缸支撑,但是一般的停车设备,其第二层结构的支撑一般需要后部的立杆定位支撑,立杆整体的高度会较高,不仅占用停车地点竖向的空间,而且由于立杆受力不均与,容易损坏。而且有立杆的长度较高,在运输过和安装也有一些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该停车设备在保证停车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停车的方便性,并且结构更简单新颖,成本的造价更低,创造性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第一停车平台和第二停车平台,第一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二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撑座和第二撑座;
第一底座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一主支撑杆与第一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一主支撑杆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一撑座内,第一底座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一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二底座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二主支撑杆与第二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二主支撑杆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二撑座内,第二底座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二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一底座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一液压伸缩缸的上端与第一主撑杆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
第二底座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上端与第二主撑杆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包括第一车辆撑板,第一车辆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杆;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焊接在第一车辆撑板的左右两侧端,第一加强杆焊接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停车平台包括第二车辆撑板、第一撑梁、第二撑梁和第一前挡板,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分别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的左右两侧端;
第一前挡板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的前端,并且第一前挡板连接在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车辆撑板包括中支撑壳、左立板和右立板,左立板和右立板分别连接在中支撑壳的两端,中支撑壳、左立板和右立板一体成型;
左立板内侧的中支撑壳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一定位块组件;
右立板内侧的中支撑壳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二定位块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组件包括第一前方块、第一中方块和第一后方块,第一前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一中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一轮胎卡槽部,第一中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一后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二轮胎卡槽部;
第二定位块组件包括第二前方块、第二中方块和第二后方块,第二前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二中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三轮胎卡槽部,第二中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二后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四轮胎卡槽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异形板,第一异形板由第一三角形钢板和第一长方形钢板组成,第一三角形钢板连接在第一长方形板的前端;
第一主支撑杆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一液压伸缩缸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长方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长方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一长方形钢板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副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异形板,第二异形板由第二三角形钢板和第二长方形钢板组成,第二三角形钢板连接在第二长方形板的前端;
第二主支撑杆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液压伸缩缸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长方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长方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长方形钢板的内端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副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座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三角形钢板,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停车平台固连;
第一主支撑杆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三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三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撑座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三角形板,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停车平台固连;
第二主支撑杆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四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四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均呈槽钢板状,第一撑梁的开口端与左立板焊接,第二撑梁的开口端与右立板焊接;
第一撑梁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撑梁凹槽,第一副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一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一副支撑杆通过轴销与第一撑梁转动连接;
第二撑梁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撑梁凹槽,第二副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二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二副支撑杆通过轴销与第二撑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车辆撑板呈方形板状,第一车辆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采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利用第一液压伸缩缸和第二液压伸缩缸,可更方便简单的将位于上层的第二停车平台撑起。第一主支撑杆、第一副支撑杆、第二主支撑杆和第二副支撑杆的结构设置,可对第二停车平台更牢固支撑,并且在第一主支撑杆、第一副支撑杆、第二主支撑杆和第二副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可以更好的收起,在提高支撑牢固的情况下,还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结构更简单新颖。本发明中的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在保证停车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停车的方便性,并且结构相比于现有的停车设备更简单新颖,成本的造价更低,创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停车平台和第二停车平台相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停车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停车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停车平台升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停车平台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6,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第一停车平台1和第二停车平台2。第一停车平台1的左右两侧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第二停车平台2的左右两侧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撑座5和第二撑座6。
第一底座3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一主支撑杆7与第一撑座5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一主支撑杆7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一撑座5内。第一底座3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一副支撑杆8与第二停车平台2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二底座4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二主支撑杆9与第二撑座6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二主支撑杆9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二撑座6内,第二底座4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二副支撑杆10与第二停车平台2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一底座3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缸71,第一液压伸缩缸71的上端与第一主撑杆7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第二底座4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缸72,第二液压伸缩缸72的上端与第二主撑杆8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
第一停车平台1包括第一车辆撑板11,第一车辆撑板1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杆12。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分别焊接在第一车辆撑板11的两侧,第一加强杆12的两端分别焊接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第一车辆撑板11呈方形板状,第一车辆撑板11上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13。
第二停车平台2包括第二车辆撑板21、第一撑梁22、第二撑梁23和第一前挡板24,第一撑梁22和第二撑梁23分别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21的左右两侧。第一前挡板24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21的前端,并且第一前挡板24连接在第一撑梁22和第二撑梁23之间。
第二车辆撑板21包括中支撑壳211、左立板212和右立板213,左立板212和右立板213分别连接在中支撑壳211的两端,中支撑壳211、左立板212和右立板213一体成型。左立板212内侧的中支撑壳2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5,第一凹槽25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一定位块组件26。
右立板213内侧的中支撑壳21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7,第二凹槽27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二定位块组件28。第一定位块组件26包括第一前方块261、第一中方块261和第一后方块263,第一前方块261的后端部和第一中方块261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一轮胎卡槽部,第一中方块261的后端部和第一后方块263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二轮胎卡槽部。
第二定位块组件28包括第二前方块281、第二中方块282和第二后方块283,第二前方块281的后端部和第二中方块282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三轮胎卡槽部,第二中方块282的后端部和第二后方块283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四轮胎卡槽部。
第一底座3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异形板31,第一异形板由第一三角形钢板311和第一长方形钢板312组成,第一三角形钢板311连接在第一长方形板312的前端。即有两个第一三角形钢板311和两个第一长方形钢板312。
第一主支撑杆7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三角形钢板311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三角形钢板311转动连接。第一液压伸缩缸71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长方形钢板312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长方形钢板312转动连接。
第一长方形钢板312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副支撑杆8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第二底座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异形板41,第二异形板41由第二三角形钢板和第二长方形钢板组成,第二三角形钢板连接在第二长方形板的前端;
第二主支撑杆9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第二液压伸缩缸72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长方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长方形钢板转动连接。第二长方形钢板的内端设置有第二支座101,第二副支撑杆10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二支座101转动连接。
第一撑座5包括第一固定块51,第一固定块51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三角形钢板52,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停车平台2固连。第一主支撑杆7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三三角形钢板52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三三角形钢板52转动连接。
第二撑座6包括第二固定块61,第二固定块61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三角形板62,第二固定块61与第二停车平台2固连。第二主支撑杆9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四三角形钢板62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四三角形钢板62转动连接。
第一撑梁22和第二撑梁23均呈槽钢板状,第一撑梁22的开口端与左立板212焊接,第二撑梁23的开口端与右立板213焊接。第一撑梁22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撑梁凹槽,第一副支撑杆8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一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一副支撑杆8通过轴销与第一撑梁22转动连接。第二撑梁2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撑梁凹槽,第二副支撑杆10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二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二副支撑杆10通过轴销与第二撑梁23转动连接。
实施例1,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安装时,首将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固定地面上,可将第一停车平台埋入入与第一停车平台1大小相适配的坑槽中,并且铆接固定;也可将第一停车平台1固定在地面上。
本发明中的停车设备在不工作时,第一停车平台1的下端面和第二停车平台2相接。当进行正常停车时,将第一辆车开到第二停车平台2上。车辆的四个轮子分别卡接在第一轮胎卡槽部、第二轮胎卡槽部、第三轮胎卡槽部和第一轮胎卡槽部内。
然后通过外部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伸缩缸71和第二液压伸缩缸72工作,第一液压伸缩缸71和第二液压伸缩缸72将第二停车平台2抬起。第一主支撑杆7和第二主支撑杆9做完弧形旋转后,第一底座3为第一主支撑杆7和第一副支撑杆8提供支撑力,第二底座4为第二主支撑杆9和第二副支撑杆10提供支撑力。然后再将第二车开入到第一停车平台1上。
实施例2,当将车辆从停车设备中开出时,首先将第一停车平台2上的车辆开出。然后通过控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伸缩缸71和第二液压伸缩缸72进行复位工作。此时第一停车平台1和第二停车平台2相接。第一主支撑杆7与第一长方形板312平行,第二主撑杆9与第二长方形钢板平行。第一副撑杆8卡接在第一撑梁凹槽内,第二副撑杆卡接在第二撑梁凹槽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停车平台和第二停车平台,第一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二停车平台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撑座和第二撑座;
第一底座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一主支撑杆与第一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一主支撑杆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一撑座内,第一底座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一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二底座的前部的上端通过第二主支撑杆与第二撑座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二主支撑杆的上部可卡入到第二撑座内,第二底座的后部的内侧端通过第二副支撑杆与第二停车平台的后部转动连接;
第一底座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缸,第一液压伸缩缸的上端与第一主撑杆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
第二底座的后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缸,第二液压伸缩缸的上端与第二主撑杆的中部下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包括第一车辆撑板,第一车辆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杆;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焊接在第一车辆撑板的左右两侧端,第一加强杆焊接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停车平台包括第二车辆撑板、第一撑梁、第二撑梁和第一前挡板,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分别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的左右两侧端;
第一前挡板设置在第二车辆撑板的前端,并且第一前挡板连接在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撑板包括中支撑壳、左立板和右立板,左立板和右立板分别连接在中支撑壳的两端,中支撑壳、左立板和右立板一体成型;
左立板内侧的中支撑壳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一定位块组件;
右立板内侧的中支撑壳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汽车轮胎的第二定位块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组件包括第一前方块、第一中方块和第一后方块,第一前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一中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一轮胎卡槽部,第一中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一后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二轮胎卡槽部;
第二定位块组件包括第二前方块、第二中方块和第二后方块,第二前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二中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三轮胎卡槽部,第二中方块的后端部和第二后方块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四轮胎卡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异形板,第一异形板由第一三角形钢板和第一长方形钢板组成,第一三角形钢板连接在第一长方形板的前端;
第一主支撑杆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一液压伸缩缸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一长方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一长方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一长方形钢板的内端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副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异形板,第二异形板由第二三角形钢板和第二长方形钢板组成,第二三角形钢板连接在第二长方形板的前端;
第二主支撑杆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液压伸缩缸的缸筒的下部卡接在两个第二长方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二长方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长方形钢板的内端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副支撑杆的下端部通过轴销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座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三角形钢板,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停车平台固连;
第一主支撑杆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三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三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第二撑座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四三角形板,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停车平台固连;
第二主支撑杆的上部卡接在两个第四三角形钢板之间并通过轴销与第四三角形钢板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梁和第二撑梁均呈槽钢板状,第一撑梁的开口端与左立板焊接,第二撑梁的开口端与右立板焊接;
第一撑梁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撑梁凹槽,第一副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一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一副支撑杆通过轴销与第一撑梁转动连接;
第二撑梁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撑梁凹槽,第二副支撑杆的上端部连接在第二撑梁凹槽内,并且第二副支撑杆通过轴销与第二撑梁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撑板呈方形板状,第一车辆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CN201811618465.8A 2018-12-28 2018-12-28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Pending CN109707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8465.8A CN109707197A (zh) 2018-12-28 2018-12-28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8465.8A CN109707197A (zh) 2018-12-28 2018-12-28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7197A true CN109707197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8465.8A Pending CN109707197A (zh) 2018-12-28 2018-12-28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7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642A (zh) * 2019-11-19 2020-01-2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三层立体车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1361A (ja) * 1988-09-28 1990-03-30 Tadano Ltd 立体駐車装置
CN2486663Y (zh) * 2001-06-21 2002-04-17 李荔华 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立体停车装置
CN102852362A (zh) * 2012-09-27 2013-01-02 北京市北方玉泉电器市场中心 积木型车库及泊位支架
CN202810278U (zh) * 2012-09-27 2013-03-20 北京市北方玉泉电器市场有限公司 积木型车库及泊位支架
CN205637730U (zh) * 2016-04-13 2016-10-12 杭州星河传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单臂链轮传动的双层车库
CN207974596U (zh) * 2018-03-09 2018-10-16 李立新 一种直入式双层液压停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91361A (ja) * 1988-09-28 1990-03-30 Tadano Ltd 立体駐車装置
CN2486663Y (zh) * 2001-06-21 2002-04-17 李荔华 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立体停车装置
CN102852362A (zh) * 2012-09-27 2013-01-02 北京市北方玉泉电器市场中心 积木型车库及泊位支架
CN202810278U (zh) * 2012-09-27 2013-03-20 北京市北方玉泉电器市场有限公司 积木型车库及泊位支架
CN205637730U (zh) * 2016-04-13 2016-10-12 杭州星河传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单臂链轮传动的双层车库
CN207974596U (zh) * 2018-03-09 2018-10-16 李立新 一种直入式双层液压停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642A (zh) * 2019-11-19 2020-01-2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三层立体车库
CN110714642B (zh) * 2019-11-19 2021-02-09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三层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1142B2 (ja) 伸縮クレーンと支えユニット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伸縮クレーンのジブへの支えユニットの取付方法
CN106348189B (zh) 配电台区专用起重式台架设备
CN207296518U (zh) 一种无避让式立体停车架
CN109095386A (zh) 一种升降式自装卸电力试验移动平台
CN107628550B (zh) 具有可调整的压载物安装装置的移动式起重机
CN207597966U (zh) 一种新型无避让双层车库
CN108118950A (zh) 一种标准化变电站台架双电杆架设装置
CN205711757U (zh) 节段拼装桁架双梁式架桥机
CN204848041U (zh) 一种悬臂吊
CN207048345U (zh)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装置
CN109707197A (zh) 平行四边形式双层立体停车设备
CN207453990U (zh) 圆形小断面隧洞砼衬砌的固定针梁安全台车
CN109160415A (zh) 一种简易可靠的核废料桶吊装夹具
CN211775667U (zh) 一种输电线路跨越塔组立高空施工平台
CN208631793U (zh)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CN207144527U (zh) 钢结构安装用的安全保护屏系统
CN105970988B (zh) 于筏板基础中安装电梯井侧壁钢筋的施工方法
CN215760540U (zh) 一种带有垫板的卸料平台
CN106143566A (zh) 电力屏柜爬梯作业车
CN102923551A (zh) 一种平旋转轿顶护栏
CN211056532U (zh) 一种轮胎式港口起重机接地装置
CN203638975U (zh) 一种用于支撑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的跨轨台架结构
CN104709296B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作业平台
CN204357138U (zh) 简易钢结构吊装起吊架
CN206987847U (zh) 防水板自动铺设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