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040A -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040A
CN109690040A CN201780052547.8A CN201780052547A CN109690040A CN 109690040 A CN109690040 A CN 109690040A CN 201780052547 A CN201780052547 A CN 201780052547A CN 109690040 A CN109690040 A CN 109690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xhaust
opening period
perio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25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040B (zh
Inventor
田中大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5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using fuel burner or by adding fuel to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3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3/00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 F02D13/02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能够实现油耗降低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具备:过滤器,设置于与排气阀相通的排气系统,排气阀对设置于气缸的排气口进行开闭,且过滤器对从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可变动阀机构,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排气阀的打开时期;温度检测部,对排气系统中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第一温度计算部,计算作为将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以及控制部,在检测出的排气温度小于颗粒状物质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判断第一温度是否为燃烧温度以上,并在第一温度为燃烧温度以上时,以使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

Description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内燃机所产生的排气在从车辆向大气中排出之前,由设置于排气流路的中途的后处理装置处理。
在内燃机是柴油发动机的情况下,作为后处理装置,可例示:DPF(Diesel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过滤器)、尿素SCR(尿素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
DPF(以下,称作过滤器)对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Particulate Matter,以下,称作PM)进行捕集。例如,在如高速行驶时那样,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处于高负荷区域,且排气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在过滤器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被除去(所谓的自再生)。
但是,例如,在如中速以下的行驶时那样,内燃机的运行状态处于中负荷区域或低负荷区域,且排气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不进行自再生,而在过滤器中逐渐堆积PM。
若PM在过滤器中堆积过量,则过滤器会发生堵塞,净化功能降低,因此需要基于PM的堆积状态,使在过滤器中堆积的PM燃烧,使过滤器再生。
因此,提出了以下技术:基于内燃机的运行状态来推定在过滤器中堆积的PM堆积量,在推定PM堆积量达到规定量的情况下,进行在燃烧后向气缸内喷射燃料的后喷射或进行向排气流路内喷射燃料的排气管内喷射,以使燃料燃烧,利用通过该燃烧而得到的热来使在过滤器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除去(所谓的强制再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0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强制再生时会使用燃料,因此会成为实现油耗降低的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油耗降低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具备:
过滤器,设置于与排气阀相通的排气系统,所述排气阀对设置于气缸的排气口进行开闭,且所述过滤器对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
可变动阀机构,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
温度检测部,对所述排气系统中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
第一温度计算部,计算作为将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检测出的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颗粒状物质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是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时,以使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所述可变动阀机构。
另外,本发明中的车辆的后处理方法是设置有过滤器并设置有可变动阀机构的车辆的后处理方法,所述过滤器设置于与排气阀相通的排气系统,所述排气阀对设置于气缸的排气口进行开闭,且所述过滤器对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所述可变动阀机构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该车辆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排气系统中的排气温度;
计算作为将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
在所述检测出的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颗粒状物质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是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
在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时,以使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所述可变动阀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油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后处理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后处理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后处理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的整体结构的图。
在图1中,后处理系统1搭载于车辆中,具备:作为控制对象的内燃机100、排气系统200、进气系统300、和发动机控制单元(Engine Control Unit,以下,称作ECU)400(对应于本发明的“控制部”)。
内燃机100例如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燃烧冲程)、以及排气冲程的四冲程循环的柴油发动机,具备燃烧室102、喷射器104、进气阀106、排气阀108、和可变动阀机构110。
燃烧室102是由活塞112的顶部、气缸(cylinder)114及气缸盖116等围成的空间。
在本说明中,喷射器104向燃烧室102内喷射燃料。但是,不限于此,喷射器104也可以向进气口喷射燃料。
进气阀106及排气阀108分别构成为可开闭。在进气冲程中,进气阀106打开,活塞112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时,来自进气系统300(具体而言,进气流路302)的新空气被吸入至燃烧室102。
在排气冲程中,排气阀108打开,活塞112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时,燃烧室102中产生的排气被送出至排气系统200(具体而言,排气流路202)。
在本说明中,可变动阀机构110通过利用油压驱动叶片,来使用于开闭上述排气阀108的排气凸轮轴(省略图示)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旋转。由此,可变动阀机构110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或在最大提前角关闭时期与最大滞后角关闭时期之间调整排气阀108的关闭时期。此外,可变动阀机构110不限于上述那样的相位变化型,也可以是凸轮切换型等。
排气系统200具有将燃烧室102中产生的排气向大气中(车外)引导的排气流路202。在本说明中,在排气流路202之中,作为后处理装置204的例示而设置有氧化催化剂206、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过滤器)208、SCR(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210。另外,在SCR催化剂210的紧前方(即,在上游侧紧邻的位置)设置有尿素水添加阀212。
氧化催化剂206使流入自身的排气中的氮氧化物(以下,称作NOx)的一部分成为二氧化氮,来提高排气(NOx)中的二氧化氮的比率。
DPF208设置于排气流路202,捕集流入自身的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以下,称作PM)。另外,DPF208使用具有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排气温度的排气热,来使PM燃烧,从而将PM除去(所谓的自再生)。
在排气流路202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3(对应于本发明的“温度检测部”)。温度传感器203对排气流路202内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
在排气流路202中的DPF208的排气上游侧设置有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对应于本发明的“再生用燃料喷射部”)、及排气节流阀230。
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根据从ECU400输入的指示信号,向排气流路202内喷射未燃燃料(主要是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HC))(排气管内喷射),利用喷射出的未燃燃料对排气流路202内的排气进行加热,使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将PM除去(强制再生)。
此外,作为强制再生用的装置,除了上述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以外,还使用喷射器104(对应于本发明的“再生用燃料喷射部”)。喷射器104除了通常的燃烧喷射(主喷射)以外,还具有在燃烧室102内的燃料燃烧之后,根据从ECU400输入的指示信号,向燃烧室102内喷射未燃燃料(主要是HC)(后喷射)的功能。通过后喷射,利用从燃烧室102送至排气流路202的未燃燃料使排气温度上升,使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将PM除去。
排气节流阀230用于对从燃烧室102排出的排气的流量进行调整,具有:对排气流路202进行开闭的节流阀(省略图示)、和驱动该节流阀的步进电机等致动器(省略图示)。
由上述后处理装置204处理后的排气通过消音器(省略图示)等向大气中排出。
排气流路202的外周(更具体地,从内燃机100到后处理装置204为止的排气流路202的区间)被绝热材料214覆盖。基于后处理装置204所需的排气温度或成本等,来适宜、适当地决定绝热材料214的绝热性能。图1中以阴影线表示由绝热材料214覆盖的区间。
进气系统300具有将新空气向燃烧室102引导的进气流路302。在进气流路302中设置有用于对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进行调整的进气节流阀330。进气节流阀330具有对进气流路302进行开闭的节流阀(省略图示)、和驱动该节流阀的步进电机等致动器(省略图示)。
接着,对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进行说明。
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通常在活塞112到达膨胀冲程(燃烧冲程)的下止点之前。在膨胀冲程后的排气冲程中,活塞112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时,气缸114内的排气向排气系统200(排气流路202)排出。
然而,在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提前至膨胀冲程的上止点与下止点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上止点附近的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热能的一部分与排气一起向排气流路202排出,因此排气温度上升。
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提前所带来的排气的上升温度,比进行上述的排气管内喷射或后喷射的强制再生用的装置所带来的排气的上升温度低,因此根据内燃机100的运行状态,而存在能够使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和无法使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然而,由于在使DPF208再生时,不会如强制再生用的装置那样喷射大量的未燃燃料,因此对于油耗降低的实现是有效的。
在排气流路202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排气流路202中的DPF208的上游侧的排气压力与下游侧的排气压力之间的差压的差压传感器(省略图示)。
ECU400基于上述检测出的差压,来推定在DPF208中堆积的PM的堆积量。ECU400基于推定PM堆积量,来判断是否使DPF208再生。此外,ECU400也可以基于从PM的产生量或PM的燃烧量推定出的PM的堆积量,来判断是否使DPF208再生。
ECU400具有表示发动机转速、燃料喷射量和排气的上升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关系表。在此,排气的上升温度是指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的温度上升量。
ECU400具有作为第一温度计算部的功能,该第一温度计算部计算作为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在此,第一温度是将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提前的情况下的排气的上升温度(温度上升量),与由温度传感器203检测出的排气温度相加而得到的温度。
ECU400在由温度传感器203检测出的排气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且要使DPF208再生的情况下(推定PM堆积量超过阈值的情况),基于发动机转速及燃料喷射量并参照上述的关系表,计算排气的上升温度,将计算出的上升温度与由温度传感器203检测出的排气温度相加,来计算第一温度。此外,ECU400也可以基于发动机转速及燃料喷射量,通过预先决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排气的上升温度。
ECU400判断上述计算出的第一温度是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在第一温度为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
接着,参照图2的流程图,对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本动作在发动机起动时(例如接通(key on)时)开始。
ECU400基于推定PM堆积量,判断是否要使DPF208再生(步骤S100)。
ECU400在要使DPF208再生的情况下(步骤S100:“是”),获得由温度传感器203检测出的排气流路202中的排气温度(步骤S110),将处理行进至步骤S120,在不使DPF208再生的情况下(步骤S100:“否”),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00。
在步骤S120中,ECU400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小于PM的燃烧温度。在排气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20:“否”),结束本处理。在该情况下,排气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因此在DPF208中堆积的PM会燃烧。由此,能够从DPF208中除去PM。
在排气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120:“是”),ECU400将处理行进至步骤S130。
在步骤S130中,ECU400基于燃料喷射量及发动机的转速,并参照关系表,计算作为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
接着,ECU400判断计算出的第一温度是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步骤S140)。ECU400在第一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40:“是”),将处理行进至步骤S150,在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140:“否”),将处理行进至步骤S160。
在步骤S150中,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由此,排气温度成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因此使得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而从DPF208中除去。
在步骤S160中,ECU400控制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或者后喷射)以向排气流路202内喷射未燃燃料。由此,使排气流路202内的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从而使得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而从DPF208中除去(强制再生)。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在作为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由此,能够使得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而从DPF208中除去,从而使DPF208再生。由此,不必进行基于排气管内喷射或后喷射等的、DPF208的强制再生,因此能够实现油耗降低。
例如,在如中速行驶时那样,内燃机100的运行状态处于中负荷区域,且要使DPF208再生的情况下,以往,一律进行排气管内喷射等的强制再生,因此难以实现油耗降低,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能够使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从而使DPF208再生,因此能够实现中负荷区域内的油耗降低。
(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3对变形例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后处理系统1的部分结构的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作为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但是,例如,在内燃机100的运行状态为低负荷区域而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ECU400不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设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而是由ECU400控制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或者后喷射),以向排气流路202内喷射未燃燃料。
相对于此,在变形例中,在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在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作为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为最少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二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时,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且以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为最少的方式控制进气节流阀330。
通过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减少,使在内燃机100的负荷增大的情况下用于维持规定旋转速度的、向燃烧室102喷射的燃料喷射量增加,从而使得仅通过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提前无法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由此,能够使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使DPF208再生。
此外,进气节流阀330对应于本发明的“流量调整部”。另外,ECU400具有作为第二温度计算部的功能,该第二温度计算部基于燃料喷射量及发动机转速来计算第二温度。
接着,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变形例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图4所示的步骤S100至步骤S160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步骤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4所示的步骤S140中,当第一温度不在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40:“否”),ECU400基于燃料喷射量及发动机转速,计算作为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为最少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二温度,并判断计算出的第二温度是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步骤S170)。
ECU400在第二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70:“是”),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并且以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为最少的方式控制进气节流阀330(步骤S180)。
ECU400在第二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步骤S170:“否”),进行强制再生(步骤S160)。
根据变形例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1,通过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使新空气量为最少,能够使DPF208再生,不必进行基于排气管内喷射或后喷射等的、DPF208的强制再生,因此能够实现油耗降低。
例如,在如低速行驶时那样,内燃机100的运行状态处于低负荷区域,且要使DPF208再生的情况下,以往,一律进行排气管内喷射等的强制再生,因此难以实现油耗降低,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使新空气量为最少,能够使DPF208再生,因此能够实现低负荷区域内的油耗降低。
在上述的变形例中,在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通过以使吸入至燃烧室102的新空气量为最少的方式控制进气节流阀330,来使排气温度上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ECU400在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且第二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以使从燃烧室102排出的排气量为最少的方式控制排气节流阀230。由此,缩小排气流路202的通路截面面积,以提高排气压力,使排气温度上升。
以如下方式控制排气节流阀230:即,通过使排气节流阀230闭合至规定开度,使排气流路202的通路截面面积减少,提高排气压力,使排气温度上升(参照图3)。
此外,ECU400在第一温度小于PM的燃烧温度,且第二温度为PM的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进气节流阀330和排气节流阀230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控制两者。此外,在控制两者的情况下,第二温度是将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对两者进行了控制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后处理系统1中,对于通过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来使排气温度上升至PM的燃烧温度以上,从而使在DPF208中堆积的PM燃烧从而除去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ECU400以使排气阀108的关闭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关闭时期的方式控制可变动阀机构110,来使排气温度上升,使PM燃烧从而除去的结构。若可变动阀机构110将排气阀108的关闭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关闭时期,则大量的残留气体被关在气缸114内,通过向其中吸入新空气和燃料,有可能形成高温混合气体,若形成高温混合气体,则与之相应地,燃烧温度提高,从而能够提高从气缸114排出的排气的温度。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对于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利用喷射器104向气缸114内喷射的燃料喷射量,ECU400以使该燃料喷射量比使排气阀108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以外的打开时期的情况多的方式,控制喷射器104。由此,能够抑制发动机转速的变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强制再生的情况下,ECU400控制排气管内喷射装置220以进行排气管内喷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ECU400也可以控制喷射器104以进行后喷射。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8月3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169941),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而引入。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中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对于具备需要实现油耗降低的柴油发动机等的车辆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后处理系统
100 内燃机
102 燃烧室
104 喷射器
106 进气阀
108 排气阀
110 可变动阀机构
112 活塞
114 气缸
116 气缸盖
200 排气系统
202 排气流路
203 温度传感器
204 后处理装置
206 氧化催化剂
208 DPF
210 SCR催化剂
212 尿素水添加阀
214 绝热材料
220 排气管内喷射装置
230 排气节流阀
300 进气系统
302 进气流路
330 进气节流阀
400 ECU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具备:
过滤器,设置于与排气阀相通的排气系统,所述排气阀对设置于气缸的排气口进行开闭,且所述过滤器对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
可变动阀机构,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
温度检测部,对所述排气系统中的排气温度进行检测;
第一温度计算部,计算作为将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检测出的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颗粒状物质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是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并在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时,以使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所述可变动阀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其中,
还具备再生用燃料喷射部,该再生用燃料喷射部喷射用于使在所述过滤器中堆积的所述颗粒状物质强制性地燃烧的燃料,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再生用燃料喷射部以喷射所述燃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其中,
还具备:流量调整部,用于对吸引至所述气缸内的新空气、或从所述气缸内排出的排气中的至少一者的流量进行调整;以及第二温度计算部,计算作为将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且使所述流量为最少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二温度,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燃烧温度且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的情况下,除了所述可变动阀机构的控制以外,还以使所述流量为最少的方式控制所述流量调整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流量调整部是用于调整所述新空气的流量的进气节流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流量调整部是用于调整所述排气的流量的排气节流阀。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其中,
还具备再生用燃料喷射部,该再生用燃料喷射部喷射用于使在所述过滤器中堆积的所述颗粒状物质强制性地燃烧的燃料,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燃烧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再生用燃料喷射部以喷射所述燃料。
7.一种车辆的后处理方法,是设置有过滤器并设置有可变动阀机构的车辆的后处理方法,所述过滤器设置于与排气阀相通的排气系统,所述排气阀对设置于气缸的排气口进行开闭,且所述过滤器对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排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进行捕集,所述可变动阀机构在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与最大滞后角打开时期之间调整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该车辆的后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排气系统中的排气温度;
计算作为将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情况下的排气温度的、第一温度;
在所述检测出的所述排气温度小于所述颗粒状物质的燃烧温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温度是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
在所述第一温度为所述燃烧温度以上时,以使所述排气阀的打开时期调整为最大提前角打开时期的方式控制所述可变动阀机构。
CN201780052547.8A 2016-08-31 2017-08-25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Active CN109690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9941A JP6711214B2 (ja) 2016-08-31 2016-08-31 車両用の後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の後処理方法
JP2016-169941 2016-08-31
PCT/JP2017/030560 WO2018043339A1 (ja) 2016-08-31 2017-08-25 車両用の後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の後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040A true CN109690040A (zh) 2019-04-26
CN109690040B CN109690040B (zh) 2021-06-15

Family

ID=6130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2547.8A Active CN109690040B (zh) 2016-08-31 2017-08-25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11214B2 (zh)
CN (1) CN109690040B (zh)
PH (1) PH12019500325A1 (zh)
WO (1) WO20180433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546A (zh) * 2019-06-29 2019-09-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55211A (ja) * 2021-10-05 2023-04-17 和幸 前田 ディーゼル微粒子除去システムとディーゼル微粒子を除去す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630A (ja) * 2001-01-30 2002-08-1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微粒子除去装置
JP2003003831A (ja) * 2001-06-26 2003-01-08 Toyota Motor Corp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および排気ガスの浄化方法
JP2008025382A (ja) * 2006-07-18 2008-02-0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009299617A (ja) * 2008-06-16 2009-12-2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02052125A (zh) * 2009-11-02 201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排气系统
CN104603434A (zh) * 2012-09-07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630A (ja) * 2001-01-30 2002-08-1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微粒子除去装置
JP2003003831A (ja) * 2001-06-26 2003-01-08 Toyota Motor Corp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および排気ガスの浄化方法
JP2008025382A (ja) * 2006-07-18 2008-02-0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009299617A (ja) * 2008-06-16 2009-12-2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CN102052125A (zh) * 2009-11-02 2011-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排气系统
CN104603434A (zh) * 2012-09-07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546A (zh) * 2019-06-29 2019-09-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3339A1 (ja) 2018-03-08
PH12019500325A1 (en) 2019-10-28
JP2018035754A (ja) 2018-03-08
CN109690040B (zh) 2021-06-15
JP6711214B2 (ja)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3803B2 (en) Power system with cylinder-disabling strategy
CN101988419B (zh) 控制车辆中发动机的方法
US9334784B2 (en) Control device of diesel engine
EP1662101B1 (en)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919107B2 (en) Control device of diesel engine with turbocharger
US20080155964A1 (en) Engin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oot loading
EP1925798B1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846300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6316744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処理装置
CN109690040A (zh) 车辆用的后处理系统及车辆的后处理方法
EP3524786B1 (en) Re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for exhaust purification device
JP4379314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JP6421797B2 (ja)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EP1867846B1 (en) DPF regeneration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7163585B2 (ja)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6421796B2 (ja) 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5429404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1220260A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6894249B2 (ja) 排気浄化装置
JP7172047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制御装置
JP6769369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374214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7222649B2 (ja) エンジンシステム
JP6269041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7172048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