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74156B - 双孔珠串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孔珠串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74156B
CN109674156B CN201910140239.1A CN201910140239A CN109674156B CN 109674156 B CN109674156 B CN 109674156B CN 201910140239 A CN201910140239 A CN 201910140239A CN 109674156 B CN109674156 B CN 1096741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heel
chain
wire
conveying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02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74156A (zh
Inventor
何泽银
向禹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402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741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74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41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741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741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27/00Making jewellery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孔珠串珠装置,包括壳体、下输送链组、上输送链组、钢丝输送机构和动力系统;下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下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Ⅰ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Ⅰ上的两条输送链Ⅰ,两条输送链Ⅰ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下形盖相连接;上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上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Ⅱ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Ⅱ上的两条输送链Ⅱ,输送链Ⅱ平行设在输送链Ⅰ的上方,两条输送链Ⅱ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上形盖相连接;钢丝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轮Ⅰ、输送轮Ⅱ及引丝管;动力系统用于为输送链Ⅰ、输送链Ⅱ的循环运动及输送轮Ⅰ的转动提供驱动力。本发明能降低人工串珠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钢丝引发的人体损伤。

Description

双孔珠串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孔珠串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喜欢将散落的珠子串接起来制成各种工艺性的珠制品;双孔珠是左右两端对称设有通孔的珠子,一般呈菱形、椭圆形或锥形等形状;串珠即使用线绳将散乱的珠子连接成串。目前,双孔珠串珠时,由人工使用钢丝将两相邻的双孔珠连接起来,钢丝同时穿过一双孔珠的左端通孔及另一双孔珠的右端通孔;由于缺乏专用的串珠装置,目前只能由人工进行串珠,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钢丝对工人手指损伤较大,容易引起工伤。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双孔珠串珠装置,能降低人工串珠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钢丝引发的人体损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孔珠串珠装置,能降低人工串珠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钢丝引发的人体损伤。
本发明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包括壳体、下输送链组、上输送链组、钢丝输送机构和动力系统;
所述下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下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Ⅰ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Ⅰ上的两条输送链Ⅰ,两条输送链Ⅰ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下形盖相连接;所述下形盖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Ⅰ,两所述缺口Ⅰ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通孔的插条Ⅰ,两所述插条Ⅰ的内侧及下形盖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Ⅰ,所述弧形条Ⅰ上设有钢丝轨道Ⅰ;
所述上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上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Ⅱ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Ⅱ上的两条输送链Ⅱ,所述输送链Ⅱ平行设在输送链Ⅰ的上方,两条输送链Ⅱ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上形盖相连接;所述上形盖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Ⅱ,两所述缺口Ⅱ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通孔的插条Ⅱ,两所述插条Ⅱ的内侧及上形盖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Ⅱ,所述弧形条Ⅱ上设有钢丝轨道Ⅱ,且其中一插条Ⅱ上设有进丝口;
所述输送链Ⅰ的长度大于输送链Ⅱ的长度,所述壳体下部左侧设有上开的置入口,所述输送链Ⅰ长于输送链Ⅱ的部分暴露在置入口中;所述输送链Ⅰ的转动方向与输送链Ⅱ的转动方向相反,位于所述输送链Ⅰ底端的下形盖与位于输送链Ⅱ顶端的上行盖以可盖合形成圆形筒体的方式对应设置且在盖合后相邻的圆形筒体锁紧一个双孔珠,所述圆形筒体中钢丝轨道Ⅰ与钢丝轨道Ⅱ配合形成用于供钢丝行走的圆环形轨道;
所述钢丝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轮Ⅰ、输送轮Ⅱ及引丝管,所述输送轮Ⅰ与输送轮Ⅱ上下并列设置并以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式驱动钢丝运动,被驱动的钢丝通过引丝管从进丝口进入圆环形轨道并沿圆环形轨道行走成为穿入双孔珠其中一通孔的圆环形丝圈;
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输送链Ⅰ、输送链Ⅱ的循环运动及输送轮Ⅰ的转动提供驱动力;
所述链轮Ⅰ及链轮Ⅱ的主动轮分别与间歇机构传动相连;
所述间歇机构包括间歇主动轮和间歇从动轮;所述间歇主动轮的圆心处设置主动转轴,所述间歇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主动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柱;
所述间歇从动轮的中心处设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同时固定在链轮Ⅰ或链轮Ⅱ的主动轮中心;所述间歇从动轮的外侧等距离设置七个第二弧形槽,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槽之间设置有径向的卡接槽,所述间歇主动轮的圆弧段与第二弧形槽相互匹配接触,所述卡接柱与卡接槽活动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一个设在壳体中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两主动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两相邻的所述下形盖通过连接块Ⅰ相连;所述下形盖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Ⅰ,所述连接块Ⅰ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Ⅰ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Ⅰ,且所述连接块Ⅰ朝向链轮Ⅰ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Ⅰ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Ⅰ。
进一步,两相邻的所述上形盖通过连接块Ⅱ相连;所述下形盖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Ⅱ,所述连接块Ⅱ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Ⅱ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Ⅱ,且所述连接块Ⅱ朝向链轮Ⅱ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Ⅱ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Ⅱ。
进一步,所述输送链Ⅰ的底端上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Ⅰ,所述连接块Ⅰ上位于啮合齿Ⅰ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Ⅰ,所述矩形导向板Ⅰ朝向输送链Ⅰ底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Ⅰ贴合接触;
所述输送链Ⅱ的顶端下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Ⅱ,所述连接块Ⅱ上位于啮合齿Ⅱ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Ⅱ,所述矩形导向板Ⅱ朝向输送链Ⅱ顶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Ⅱ贴合接触;
位于所述输送链Ⅰ底端的下形盖与位于输送链Ⅱ顶端的上行盖在矩形导向板Ⅰ与矩形导向板Ⅱ之间的位置盖合形成圆形筒体。
进一步,所述上形盖的背面设有与进丝口连通的进丝槽;所述引丝管的末端设有弯向进丝槽的弯曲部,从弯曲部引出的钢丝通过进丝槽向进丝口移动。
进一步,所述输送轮Ⅰ及输送轮Ⅱ均安装在一轮架上,所述轮架设在两对链轮Ⅱ之间;所述输送轮Ⅰ及输送轮Ⅱ的径向侧面设有相配合的用于供钢丝通过的周向槽,所述输送轮Ⅰ与及输送轮Ⅱ的径向侧面相接触并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钢丝剪切机构;所述钢丝剪切机构包括切丝架及由动力系统驱动上下往复滑动设在切丝架上的切刀,所述引丝管穿过切丝架且位于切丝架的部分设有断裂段,所述切刀位于断裂段正上方并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切断断裂段中的钢丝。
进一步,所述切丝架上转动安装有偏心轮并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偏心轮与滑块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套设在偏心轮外、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切刀安装在滑块的一侧面。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分别与两主动转轴、输送轮Ⅰ及偏心轮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双孔珠串珠装置,使用时,工人从置入口中将双孔珠放置在输送链Ⅰ上,使得一个双孔珠与相邻两个下形盖上相靠近的两条插条Ⅰ配合,双孔珠的两个通孔分别插入两条插条Ⅰ中,下形盖继续移动并与上行盖配合形成圆形筒体,此时插条Ⅱ也分别插入双孔珠的两个通孔中,并且钢丝轨道Ⅰ与钢丝轨道Ⅱ配合形成圆环形轨道,特定长度的钢丝受驱动而从进丝口进入至圆环形轨道并在圆环形轨道中行走定形,一条钢丝成圈的过程中即穿入双孔珠的其中一通孔,如此连续循环即可将多颗双孔珠串接起来;由此可见,本发明能够降低人工串珠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钢丝引发的人体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除去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形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行盖的第一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行盖的第二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块Ⅰ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块Ⅱ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双孔珠串珠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钢丝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引丝管与上行盖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钢丝剪切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钢丝剪切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滑块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间歇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包括壳体1、下输送链组、上输送链组、钢丝输送机构和动力系统。壳体1用于配合安装定位下输送链组、上输送链组、钢丝输送机构和动力系统,其内腔及外表面均设有适配的安装结构,以保证各部件的顺利安装及使用,并对各部件形成保护;壳体1优选为包围式结构,为便于理解,图中所示的壳体1是去除了前后围板之后的示意图。下输送链组与上输送链组用于配合对双孔珠9进行输送及定位,钢丝输送机构则用于将钢丝输送至指定位置以使得钢丝10按序穿入双孔珠9的通孔;动力系统用于为输送链Ⅰ、输送链Ⅱ的循环运动及输送轮Ⅰ的转动提供驱动力,其可通过设置相应电机实现操作,当然,在设置多电机的场合,各电机的启闭应有一定的规律以满足串珠需求,在设置单电机的场合,电机与各被驱动部件则通过合理的传动机构实现动力传递。
所述下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1内腔下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Ⅰ201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Ⅰ201上的两条输送链Ⅰ202,两条输送链Ⅰ202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下形盖203相连接;所述下形盖203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Ⅰ204,两所述缺口Ⅰ204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9通孔的插条Ⅰ205,两所述插条Ⅰ205的内侧及下形盖203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Ⅰ206,所述弧形条Ⅰ206上设有钢丝轨道Ⅰ207。此处的“上”“下”“左”“右”以图1所示为准;左侧的链轮Ⅰ201与右侧的链轮Ⅰ201均成对设置,即分别设置为同步转动的两个;左侧的一个链轮Ⅰ201与右侧的一个链轮Ⅰ201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个也是如此,一条输送链Ⅰ202同步绕设在同一直线上的链轮Ⅰ201上,链轮Ⅰ201的转动带动输送链Ⅰ202的循环转动。两条输送链Ⅰ202之间均匀设置下形盖203,下形盖203是用于放置双孔珠9的关键部件,缺口Ⅰ204呈矩形并设在下形盖203中部;缺口Ⅰ204中部设置插条Ⅰ205,插条Ⅰ205可呈弧形,插条Ⅰ205的顶部与下形盖203顶部保持平齐;使用时,一个双孔珠9与相邻两个下形盖203上相靠近的两条插条Ⅰ205配合,即双孔珠9的两个通孔分别插入两条插条Ⅰ205中。
所述上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1内腔上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Ⅱ301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Ⅱ301上的两条输送链Ⅱ302,所述输送链Ⅱ302平行设在输送链Ⅰ202的上方,两条输送链Ⅱ302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上形盖303相连接;所述上形盖303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Ⅱ304,两所述缺口Ⅱ 304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9通孔的插条Ⅱ305,两所述插条Ⅱ305的内侧及上形盖303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Ⅱ306,所述弧形条Ⅱ306上设有钢丝轨道Ⅱ307,且其中一插条Ⅱ305上设有进丝口308。此处的“上”“下”“左”“右”也以图1所示为准;左侧的链轮Ⅰ201与右侧的链轮Ⅰ201均成对设置,即分别设置为同步转动的两个;左侧的一个链轮Ⅱ301与右侧的一个链轮Ⅱ301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个也是如此,一条输送链Ⅱ302同步绕设在同一直线上的链轮Ⅱ 301上,链轮Ⅰ201的转动带动输送链Ⅱ302的循环转动。两条输送链Ⅱ302之间均匀设置上形盖303,上形盖303是用于定位双孔珠9的一关键部件,上行盖与下形盖203相配合,使钢丝轨道Ⅰ207与钢丝轨道Ⅱ307配合形成圆环形轨道;缺口Ⅱ304呈矩形并设在上形盖303中部;缺口Ⅱ304中部设置插条Ⅱ305,插条Ⅱ305可呈弧形,插条Ⅱ305的顶部与下形盖203顶部保持平齐;两条插条Ⅱ 305在结构上略有不同,其中一插条上设置进丝口308,钢丝从进丝口308进入圆环形轨道。
所述输送链Ⅰ202的长度大于输送链Ⅱ302的长度,目的是为了便于在输送链Ⅰ202上放置双孔珠9;所述壳体1下部左侧设有上开的置入口101,所述输送链Ⅰ202长于输送链Ⅱ302的部分暴露在置入口101中;所述输送链Ⅰ202的转动方向与输送链Ⅱ302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在连续运动过程中,输送链Ⅰ202 呈顺时针转动,输送链Ⅱ302则呈逆时针转动;位于所述输送链Ⅰ202底端的下形盖203与位于输送链Ⅱ302顶端的上行盖以可盖合形成圆形筒体的方式对应设置且在盖合后相邻的圆形筒体锁紧一个双孔珠9,所述圆形筒体中钢丝轨道Ⅰ 207与钢丝轨道Ⅱ307配合形成用于供钢丝行走的圆环形轨道。
所述钢丝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轮Ⅰ401、输送轮Ⅱ402及引丝管403,所述输送轮Ⅰ401与输送轮Ⅱ402上下并列设置并以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式驱动钢丝运动,即其中一输送轮Ⅰ401为主动轮,另一输送轮Ⅱ402为从动轮,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被驱动的钢丝通过引丝管403从进丝口308进入圆环形轨道并沿圆环形轨道行走成为穿入双孔珠9其中一通孔的圆环形丝圈;引丝管403的出口端对准进丝口308,保证钢丝的定向引导。
使用时,工人从置入口101中将双孔珠9放置在输送链Ⅰ202上,使得一个双孔珠9与相邻两个下形盖203上相靠近的两条插条Ⅰ205配合,双孔珠9的两个通孔分别插入两条插条Ⅰ205中,下形盖203继续移动并与上行盖配合形成圆形筒体,此时插条Ⅱ305也分别插入双孔珠9的两个通孔中,并且钢丝轨道Ⅰ207与钢丝轨道Ⅱ307配合形成圆环形轨道,特定长度(与圆环形轨道的周长适配)的钢丝受驱动而从进丝口308进入至圆环形轨道并在圆环形轨道中行走定形,一条钢丝成圈的过程中即穿入双孔珠9的其中一通孔,如此连续循环即可将多颗双孔珠9串接起来。图9以八菱形双孔珠为例,但实质上还可以用于其他形状的双孔珠。
本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所述下形盖203通过连接块Ⅰ501相连;所述下形盖 203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Ⅰ208,所述连接块Ⅰ501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Ⅰ208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Ⅰ502,且所述连接块Ⅰ501朝向链轮Ⅰ 201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Ⅰ201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Ⅰ503。连接块Ⅰ501与凸柱Ⅰ208 配合即形成了输送链Ⅰ202;凸柱Ⅰ208呈圆柱形,凸柱Ⅰ208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定位孔Ⅰ502;啮合齿Ⅰ503呈梯形,可与链轮Ⅰ201上的齿配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所述上形盖303通过连接块Ⅱ601相连;所述下形盖 203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Ⅱ309,所述连接块Ⅱ601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Ⅱ309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Ⅱ602,且所述连接块Ⅱ601朝向链轮Ⅱ 301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Ⅱ301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Ⅱ603。连接块Ⅱ601在结构上可与连接块Ⅰ501相同,以保证输送链Ⅰ202与输送链Ⅱ302的配合;连接块Ⅱ601 与凸柱Ⅱ309配合即形成了输送链Ⅱ302;凸柱Ⅱ309呈圆柱形,凸柱Ⅱ309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定位孔Ⅱ602;啮合齿Ⅱ603呈梯形,可与链轮Ⅱ301 上的齿配合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链Ⅰ202的底端上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Ⅰ 71,所述连接块Ⅰ501上位于啮合齿Ⅰ503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Ⅰ504,所述矩形导向板Ⅰ71朝向输送链Ⅰ202底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Ⅰ504贴合接触;矩形导向板Ⅰ71可固定于壳体1;矩形导向板Ⅰ71的长度可为左右两链轮Ⅰ201间距离的1/2-5/6;当下形盖203运动至矩形导向板Ⅰ71区域,由于矩形导向板Ⅰ 71与导向平面Ⅰ504贴合接触,可纠正下形盖203的位置并保持位置的正确。
所述输送链Ⅱ302的顶端下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Ⅱ72,所述连接块Ⅱ601上位于啮合齿Ⅱ603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Ⅱ604,所述矩形导向板Ⅱ72朝向输送链Ⅱ302顶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Ⅱ604贴合接触;矩形导向板Ⅱ72可固定于壳体1;矩形导向板Ⅱ72的长度可为左右两链轮Ⅱ301间距离的1/2-5/6,矩形导向板Ⅱ72的长度比矩形导向板Ⅰ71短;当上形盖303运动至矩形导向板Ⅱ 72区域,由于矩形导向板Ⅰ71与导向平面Ⅰ504贴合接触,可纠正上形盖303 的位置并保持位置的正确。正确位置是指位于所述输送链Ⅰ202底端的下形盖 203与位于输送链Ⅱ302顶端的上行盖在矩形导向板Ⅰ71与矩形导向板Ⅱ72之间的位置盖合形成圆形筒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形盖303的背面设有与进丝口308连通的进丝槽310;所述引丝管403的末端设有弯向进丝槽310的弯曲部404,从弯曲部404引出的钢丝通过进丝槽310向进丝口308移动;进丝槽310呈弧形,进丝槽310在上形盖303上表现为厚度逐渐减少的部分;弯曲部的曲率大于进丝槽310,从引丝管403出来的钢丝10首先进入进丝槽310并对进丝槽310的底面具有一定压力,随后沿着进丝槽310进入进丝口308。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轮Ⅰ401及输送轮Ⅱ402均安装在一轮架405上,所述轮架405设在两对链轮Ⅱ301之间;所述输送轮Ⅰ401及输送轮Ⅱ402的径向侧面设有相配合的用于供钢丝通过的周向槽406,所述输送轮Ⅰ401与及输送轮Ⅱ402的径向侧面相接触并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轮架405可固定于壳体1;输送轮Ⅰ401及输送轮Ⅱ402在结构上相同,其径向侧面(即圆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可通过摩擦方式传动;周向槽406用于容置钢丝10,通过输送轮Ⅰ401与输送轮Ⅱ402的连续转动,钢丝得以不断送入引丝管403;轮架405的中部可设置用于安装引丝管403的管接头407,管接头407与轮架405上出丝孔 408连通。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钢丝剪切机构;所述钢丝剪切机构包括切丝架 801及由动力系统驱动上下往复滑动设在切丝架801上的切刀802,所述引丝管 403穿过切丝架801且位于切丝架801的部分设有断裂段403a,所述切刀802 位于断裂段403a正上方并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切断断裂段403a中的钢丝。切丝架801可固定于壳体1;切丝架801可呈门字形结构;引丝管403固定于切丝架801,引丝管403从切丝架801的一侧穿入并从相对的另一侧穿出,断裂段403a即设在其穿入端于穿出端之间;断裂段403a为引丝管403上缺损的部分,切刀802垂直运动,可将钢丝连续地切断成等长的丝段;断裂段403a两侧的引丝管403始终正对,由于钢丝连续运动,被切断的钢丝在后面钢丝的推动下继续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切丝架801上转动安装有偏心轮804并滑动安装有滑块 803,所述偏心轮804与滑块803通过连杆805相连,所述连杆805的一端转动套设在偏心轮804外、另一端铰接于滑块803,所述切刀802安装在滑块803的一侧面。偏心轮804与连杆805构成凸轮机构,偏心轮804的转动使得连杆805 同时进行上下移动及左右摆动,从而连杆805带动滑块803移动;切丝架801 的内部两侧设有与滑块803适配的滑槽,以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链轮Ⅰ201及链轮Ⅱ301的主动轮(图1中为位于右侧的轮系,位于左侧的轮系则为从动轮)分别与间歇机构传动相连;所述间歇机构包括间歇主动轮901和间歇从动轮902;所述间歇主动轮901的圆心处设置主动转轴903,所述间歇主动轮9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槽904,所述第一圆弧槽 904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905,所述连接杆905远离主动转轴903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柱906;所述间歇从动轮902的中心处设有从动转轴907,所述从动转轴 907同时固定在链轮Ⅰ201或链轮Ⅱ301的主动轮中心;所述间歇从动轮902的外侧等距离设置七个第二弧形槽908,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槽908之间设置有径向的卡接槽909,所述间歇主动轮901的圆弧段与第二弧形槽908相互匹配接触,所述卡接柱906与卡接槽909活动连接。采用间歇机构使得链轮Ⅰ201及链轮Ⅱ 301的转动具有间歇性,便于工作人员将双孔珠9置入链轮Ⅰ201;间歇主动轮 901转动一周,间歇从动轮902则转动45°,此时后一个下形盖203(或上形盖 303)运动到前一个下形盖203(或上形盖303)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一个设在壳体1中的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分别与两主动转轴903、输送轮Ⅰ401 及偏心轮804传动连接;动力系统采用单电机的结构,可简化装置结构;驱动电机固定在壳体1上;传动齿轮组件包括若干传动轴、圆柱齿轮及锥齿轮,具体不再赘述,例如可如图1至图3(图1与图2对齿轮的外轮廓有所简化)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传动需要可进行布置;只要驱动电机11启动,装置即可连续运转;驱动电机的转速也决定了间歇机构的频率。
最后说明的是,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下输送链组、上输送链组、钢丝输送机构和动力系统;
所述下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下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Ⅰ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Ⅰ上的两条输送链Ⅰ,两条输送链Ⅰ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下形盖相连接;所述下形盖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Ⅰ,两所述缺口Ⅰ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通孔的插条Ⅰ,两所述插条Ⅰ的内侧及下形盖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Ⅰ,所述弧形条Ⅰ上设有钢丝轨道Ⅰ;
所述上输送链组包括两对对称设在壳体内腔上部左右两侧的链轮Ⅱ和绕设在两对链轮Ⅱ上的两条输送链Ⅱ,所述输送链Ⅱ平行设在输送链Ⅰ的上方,两条输送链Ⅱ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上形盖相连接;所述上形盖呈中空的半圆形筒状且其左右两侧设有缺口Ⅱ,两所述缺口Ⅱ的口部均设有用于插入双孔珠通孔的插条Ⅱ,两所述插条Ⅱ的内侧及上形盖内表面设置有弧形条Ⅱ,所述弧形条Ⅱ上设有钢丝轨道Ⅱ,且其中一插条Ⅱ上设有进丝口;
所述输送链Ⅰ的长度大于输送链Ⅱ的长度,所述壳体下部左侧设有上开的置入口,所述输送链Ⅰ长于输送链Ⅱ的部分暴露在置入口中;所述输送链Ⅰ的转动方向与输送链Ⅱ的转动方向相反,位于所述输送链Ⅰ底端的下形盖与位于输送链Ⅱ顶端的上行盖以可盖合形成圆形筒体的方式对应设置且在盖合后相邻的圆形筒体锁紧一个双孔珠,所述圆形筒体中钢丝轨道Ⅰ与钢丝轨道Ⅱ配合形成用于供钢丝行走的圆环形轨道;
所述钢丝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轮Ⅰ、输送轮Ⅱ及引丝管,所述输送轮Ⅰ与输送轮Ⅱ上下并列设置并以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式驱动钢丝运动,被驱动的钢丝通过引丝管从进丝口进入圆环形轨道并沿圆环形轨道行走成为穿入双孔珠其中一通孔的圆环形丝圈;
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输送链Ⅰ、输送链Ⅱ的循环运动及输送轮Ⅰ的转动提供驱动力;
所述链轮Ⅰ及链轮Ⅱ的主动轮分别与间歇机构传动相连;
所述间歇机构包括间歇主动轮和间歇从动轮;所述间歇主动轮的圆心处设置主动转轴,所述间歇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一圆弧槽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主动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柱;
所述间歇从动轮的中心处设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同时固定在链轮Ⅰ或链轮Ⅱ的主动轮中心;所述间歇从动轮的外侧等距离设置七个第二弧形槽,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槽之间设置有径向的卡接槽,所述间歇主动轮的圆弧段与第二弧形槽相互匹配接触,所述卡接柱与卡接槽活动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一个设在壳体中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分别与两主动转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下形盖通过连接块Ⅰ相连;所述下形盖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Ⅰ,所述连接块Ⅰ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Ⅰ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Ⅰ,且所述连接块Ⅰ朝向链轮Ⅰ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Ⅰ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所述上形盖通过连接块Ⅱ相连;所述下形盖的轴向两侧面均分别垂直设有两根凸柱Ⅱ,所述连接块Ⅱ上设有两个用于供凸柱Ⅱ插入定位的定位孔Ⅱ,且所述连接块Ⅱ朝向链轮Ⅱ的一侧设有与链轮Ⅱ啮合传动的啮合齿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Ⅰ的底端上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Ⅰ,所述连接块Ⅰ上位于啮合齿Ⅰ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Ⅰ,所述矩形导向板Ⅰ朝向输送链Ⅰ底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Ⅰ贴合接触;
所述输送链Ⅱ的顶端下侧设有水平设置的矩形导向板Ⅱ,所述连接块Ⅱ上位于啮合齿Ⅱ的外侧设有导向平面Ⅱ,所述矩形导向板Ⅱ朝向输送链Ⅱ顶端的一面与导向平面Ⅱ贴合接触;
位于所述输送链Ⅰ底端的下形盖与位于输送链Ⅱ顶端的上行盖在矩形导向板Ⅰ与矩形导向板Ⅱ之间的位置盖合形成圆形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形盖的背面设有与进丝口连通的进丝槽;所述引丝管的末端设有弯向进丝槽的弯曲部,从弯曲部引出的钢丝通过进丝槽向进丝口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轮Ⅰ及输送轮Ⅱ均安装在一轮架上,所述轮架设在两对链轮Ⅱ之间;所述输送轮Ⅰ及输送轮Ⅱ的径向侧面设有相配合的用于供钢丝通过的周向槽,所述输送轮Ⅰ与及输送轮Ⅱ的径向侧面相接触并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钢丝剪切机构;所述钢丝剪切机构包括切丝架及由动力系统驱动上下往复滑动设在切丝架上的切刀,所述引丝管穿过切丝架且位于切丝架的部分设有断裂段,所述切刀位于断裂段正上方并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切断断裂段中的钢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丝架上转动安装有偏心轮并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偏心轮与滑块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套设在偏心轮外、另一端铰接于滑块,所述切刀安装在滑块的一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孔珠串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件分别与两主动转轴、输送轮Ⅰ及偏心轮传动连接。
CN201910140239.1A 2019-02-26 2019-02-26 双孔珠串珠装置 Active CN1096741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239.1A CN109674156B (zh) 2019-02-26 2019-02-26 双孔珠串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0239.1A CN109674156B (zh) 2019-02-26 2019-02-26 双孔珠串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4156A CN109674156A (zh) 2019-04-26
CN109674156B true CN109674156B (zh) 2020-06-19

Family

ID=66196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0239.1A Active CN109674156B (zh) 2019-02-26 2019-02-26 双孔珠串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741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590B (zh) * 2020-05-07 2022-04-19 深圳万旗服饰有限公司 具有筛选预摆放功能的多工位自动循环上珠串珠装置
CN111483266A (zh) * 2020-06-04 2020-08-04 金华市金飞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钻机用齿轮型自动传动和定位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8912A (ja) * 1994-05-10 1995-11-14 Danku:Kk ネックレスロッドの自動巻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ネックレスロッド用のスティック
CN1693734A (zh) * 2005-05-31 2005-11-09 重庆大学 珠传动机构
CN107972909A (zh) * 2017-11-17 2018-05-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线缆绕卷机及其绕卷方法
CN208403482U (zh) * 2018-06-07 2019-01-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8912A (ja) * 1994-05-10 1995-11-14 Danku:Kk ネックレスロッドの自動巻き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ネックレスロッド用のスティック
CN1693734A (zh) * 2005-05-31 2005-11-09 重庆大学 珠传动机构
CN107972909A (zh) * 2017-11-17 2018-05-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线缆绕卷机及其绕卷方法
CN208403482U (zh) * 2018-06-07 2019-01-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74156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4156B (zh) 双孔珠串珠装置
US20170028579A1 (en) Cutting device
CN106229142A (zh) 自动绕线设备及其方法
ES8400685A1 (es) Maquina para la fabricacion de cadenas.
US2547157A (en) Cutoff mechanism
CN102700004A (zh) 加气砌块的切割设备
EP0182805A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SHUTTERS.
CN111715842B (zh) 带塑料护指的倍速链装配机和装配方法
CN103112034A (zh) 门封条穿磁条机的送进装置
CN210703583U (zh) 一种鸡心环成型机
CN208531470U (zh) 一种大号铁壳电池螺杆皮带间歇盘同步平稳输送卷口装置
CN104019705A (zh) 一种烟花、鞭炮插引机
CN103858976A (zh) 一种用于自动剖开鸭肠的机器
CN201203007Y (zh) 全自动节日灯组装机的输线装置
US2229214A (en) Sawing machine
CN103330344B (zh) 一种o型拉链穿头方法及其装置
CN215093886U (zh) 一种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生产切割装置
CN208759658U (zh) 一种屏膜切割刀具
CN213706792U (zh) 一种钢带驱动装置
CN203742594U (zh) 新型双刀截煤机
CN108789547B (zh) 一种多段式防粘分切辊
US2801653A (en) Saw chain with detachable cutters
CN218335066U (zh) 一种线束生产用剥线设备
CN206518204U (zh) 双头金属颗粒牙拉链组装机
CN212333063U (zh) 一种电容编带成型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