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6637A -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6637A
CN109666637A CN201811185731.2A CN201811185731A CN109666637A CN 109666637 A CN109666637 A CN 109666637A CN 201811185731 A CN201811185731 A CN 201811185731A CN 109666637 A CN109666637 A CN 109666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lkyl
alkenyl
alkynyl
agon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57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6637B (zh
Inventor
张永辉
周晓英
肖鸿颖
李丽平
谢永华
于正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9666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6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6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6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34Cells from the blood or the immune system
    • C12N5/0636T lymphocy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61K35/14Blood; Artificial blood
    • A61K35/17Lymphocytes; B-cells; T-cells; Natural killer cells; Interferon-activated or cytokine-activated lymphocy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经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包括联合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该激动剂可以用于体内、体外扩增Vγ9Vδ2 T细胞,同时可以增强Vγ9Vδ2 T细胞杀伤其处理的活化的肝星形细胞、肝癌细胞的能力。其中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选自如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或磷酸抗原。

Description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fibrosis)、肝硬化(Cirrhosis)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活化的肝星形细胞(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aHSC)是肝纤维化、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变细胞。肝脏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占肝脏细胞的约10%左右,在慢性损伤如HBV、HCV感染等条件下可激活、分化成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导致肝脏纤维化和硬化及进一步的肝脏癌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死因第二位(11)。HCC一般由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发展而来,并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约80%-90%的HCC具有肝硬化背景。因此,靶向抑制活化的肝星形细胞(aHSC)是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的一个策略。目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macrophages),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和B细胞已被报道可以激活肝星形细胞,参与肝纤维化信号。而人γδ T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还没有报道。
Vγ9Vδ2 T细胞又名Vγ2Vδ2 T细胞,占人体外周血细胞约1-10%、γδ T细胞的90%左右,在人体先天性免疫和后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Vγ9Vδ2 T细胞识别肿瘤不依赖MHC分子限制,因此过继转移Vγ9Vδ2 T细胞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另外,Vγ9Vδ2 T可以控制流感如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H1N1,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等。目前Vγ9Vδ2 T细胞被报道与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和丙肝(hepatitis C)感染有关,但其比例下降与HBV、HCV的病毒滴度无直接关联。在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鼠CCR6+的鼠γδ T细胞可杀伤活化的HSCs,抑制肝脏纤维化。另外,Bank等发现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患者的Vγ9Vδ2 T细胞可诱导自体炎性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凋亡,所以Vγ9Vδ2 T细胞可能具有抗纤维化(anti-fibrosis)的作用。然而,Vγ9Vδ2 T细胞在人类肝硬化疾病中的作用还未有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了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可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该激动剂可以用于体内、体外扩增Vγ9Vδ2 T细胞,同时可以增强Vγ9Vδ2 T细胞杀伤其处理的活化的肝星形细胞、肝癌细胞的能力。具体地,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Vγ9Vδ2 T细胞、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Vγ9Vδ2 T细胞、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Vγ9Vδ2 T细胞、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组合物,其包含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以及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试剂盒,其包含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以及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组合,其包含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以及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或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或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或组合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使用上述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任一种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或组合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
优选地,上述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选自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或膦酸抗原(包括天然膦酸抗原、其它作用于BTN3A1小分子)。
优选地,上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或膦酸抗原(包括天然膦酸抗原、其它作用于BTN3A1小分子)如下文中所定义。
由随后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和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HMBPP和HMBpCCl2p(本发明中的化合物TH-Z 132)在小鼠血液中的稳定性。
图2:本发明中部分化合物对γδ T细胞的活化作用。
图3:Vγ9Vδ2 T细胞与肝硬化关系。
其中,(A)健康人及肝硬化患者血液中Vγ9Vδ2 T细胞比例代表性流式图。采集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裂解红细胞的同时进行TCR Vδ2和CD3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B)健康人及肝硬化患者血液中Vγ9Vδ2 T细胞比例。(C)不同LX-2细胞(T):Vγ9Vδ2 T细胞(E)比例条件下共培养,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0.01。
图4:唑来膦酸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
其中,(A)他汀类药物和双膦酸药物作用机理示意图。(B)唑来膦酸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将LX-2细胞以1×104个/每孔的密度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5μM唑来膦酸(Zol)孵育4h,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C)为(B)中代表性显微镜图。γδ T=Vγ9Vδ2 T细胞;标尺为100μm。(D)为(C)中Vγ9Vδ2 T细胞簇的数量(NO.)与面积(area)定量。*,P<0.05;**,P<0.01,***,P<0.001。
图5:唑来膦酸亲脂性同系物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
其中,(A)唑来膦酸及其亲脂性同系物BPH系列化合物结构式。(B)唑来膦酸及其亲脂性同系物BPH系列化合物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情况。将LX-2细胞以1×104个/每孔的密度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孵育4h,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P<0.05。
图6:BPH-1236作为FPPS抑制剂发挥比Zol更好的Vγ9Vδ2 T细胞扩增效果。
其中,(A)Zol与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扩增情况。将2×105/孔PBMC种于96孔圆底培养板,加入相应浓度的Zol与BPH-1236作用3天。每个化合物浓度设置3个重复,每隔2-3天添加含新鲜150U/mL rIL-2的全培养基(不含化合物)。(B)Sim可抵消Zol与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LX-2细胞的能力。将LX-2细胞以1×104个/每孔的密度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同时加入5μM Zol和50μM辛伐他汀(Sim)孵育4h,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C)Sim可抵消Zol与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扩增的能力。扩增挽救实验(Rescue)为在Zol与BPH-1236作用的同时添加20μM辛伐他汀(Sim)。(D)Zol与BPH-1236扩增得到的Vγ9Vδ2 T细胞的表型分析。将扩增后的Vγ9Vδ2 T细胞进行CD27和CD45RA染色及流式分析。
图7:Vγ9Vδ2 T细胞杀伤肝活化星形细胞LX-2细胞依赖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
其中,(A)Transwell阻止Vγ9Vδ2 T细胞杀伤BPH-1236预处理的LX-2细胞。将LX-2细胞以种于24孔板,加入5μM BPH-1236处理4小时,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添加500μLDMEM全培养基,再于上方置入0.4μm孔径的Transwell,于Transwell内加入2×106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24孔板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B)原子力检测示意图。(C)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与LX-2细胞间的原子力。将LX-2细胞种于圆形玻片贴壁过夜,5μM BPH-1236处理4h,药物处理结束迅速将玻璃片转移至原子力显微镜适配器,玻片与适配器装配后加入600μL全培养基,然后均匀滴入200个Vγ9Vδ2 T细胞。待Vγ9Vδ2 T细胞沉底后,将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cantilever)涂上Cell-Tak后去粘Vγ9Vδ2 T细胞,悬臂将Vγ9Vδ2 T细胞带至LX-2细胞并触碰贴壁的LX-2细胞,悬臂给于两细胞0.5pN力且持续时间为2s。每组LX-2/Vγ9Vδ2 T细胞接触与回退(approach-retract)至少收集10条有用曲线,且实验至少收集5对LX-2/Vγ9Vδ2 T细胞数据。(D)LX-2对照组和BPH-1236处理组的代表性原子力曲线图。蓝圈处为最大粘附力(maximum adhesion forces),阴影处面积代表功值。(E)Vγ9Vδ2 T细胞与LX-2对照组和BPH-1236处理组的单位面积功值。
图8:Vγ9Vδ2 T细胞杀伤肝活化星形细胞LX-2细胞的机制研究。
其中,(A)抗体及抑制剂影响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情况。将LX-2细胞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5μM BPH-1236的同时添加中和抗体及抑制剂:anti-NKG2D(10μg/mL,BD)、anti-FasL(10μg/mL)、anti-TRAIL(10μg/mL)、anti-TCRγδ(10μg/mL)、颗粒酶抗体anti-Bcl-2(1μg/mL)及同型对照抗体、穿孔素抑制剂Concanamycin A(CMA)(1μg/mL)处理4h。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B)Vγ9Vδ2 T细胞杀伤BPH-1236预处理的LX-2细胞的代表性过程。绿色CFSE标记LX-2细胞;红色LysoTracker Red标记Vγ9Vδ2 T细胞。a,Vγ9Vδ2T细胞加入至5μM BPH-1236预处理4h的LX-2细胞;b,Vγ9Vδ2 T细胞向LX-2细胞趋化,通过免疫突触释放自身的穿孔素和颗粒酶至LX-2细胞;c,LX-2细胞开始失去原有的形态开始变圆;d,LX-2分解成圆形小体(membrane-bound bodies),开始凋亡。(C)Vγ9Vδ2 T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至LX-2细胞,且LX-2细胞开始起泡(blebbing)的发生时间的频率分布。n=34个凋亡靶细胞。(D)靶细胞LX-2细胞被Vγ9Vδ2 T细胞裂解后PI浸染过程。将Vγ9Vδ2 T细胞与BPH-1236(5μΜ)预处理4h后的LX-2细胞共培养,且培养基中添加Hoechst 33258(蓝色)和PI(红色)以分别实时监测细胞核和死亡细胞。当Vγ9Vδ2 T细胞靠近LX-2细胞时开始用转盘共聚焦显微镜拍摄,每约88sec拍摄一次。白色剪头所指为Vγ9Vδ2 T细胞。(E)靶细胞LX-2细胞核中PI荧光随时间变化值。F0为LX-2刚与Vγ9Vδ2 T细胞接触时的PI荧光值;F为特定时间点的PI荧光值。n=14个被Vγ9Vδ2 T细胞攻击的LX-2细胞,靶细胞(targeted);n=12个未被攻击的LX-2细胞,未被攻击细胞(untargeted)。***,P<0.001。
图9:肿瘤肝脏原位移植模型建立。
将小鼠腹部被毛、消毒、麻醉,于胸骨剑突处沿腹中线切开腹部2cm暴露肝脏,使用30G胰岛素针将1×106个Huh 7/Luc细胞注射至肝脏浆膜下,整个注射过程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注射结束,缝合伤口,于第7天后用活体成像仪拍摄肿瘤种植情况,左为仰卧位肿瘤情况(Supine);中为右侧位(R lateral)肿瘤情况;右图为左侧位(L lateral)肿瘤情况。
图10:Vγ9Vδ2 T细胞归巢及联合BPH-1236治疗肝硬化
其中,(A)Vγ9Vδ2 T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布情况。Vγ9Vδ2 T细胞用DiR染色,1×107个Vγ9Vδ2 T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至Rag2-/-γc-/-小鼠,细胞注射后第1、3、5用小鼠活体成像仪拍摄记录Vγ9Vδ2 T细胞在体内分布情况。(B)在LX-2/Luc小鼠肝原位模型中,Vγ9Vδ2T细胞联合BPH-1236可杀伤LX-2细胞代表性活体成像图。治疗分组情况如下:1.对照组;2.BPH-1236组,1mg/kg;3.Vγ9Vδ2 T细胞组,1×107/只,i.v.;4.BPH-1236+Vγ9Vδ2T细胞组,剂量与单药剂量相同,且BPH-1236给药早于Vγ9Vδ2 T细胞注射4小时。给药时间为细胞移植后第7天,给药次数一次,小鼠于给药第0天(给药前)、给药第7天用活体成像仪拍摄记录LX-2细胞在体内分布情况。每组小鼠n=5。(C)瀑布图为(B)中LX-2细胞移植物活性变化情况。每组小鼠n=5。(与对照组Ctrl相比,γδ T细胞组:p<0.01;BPH-1236组:ns;BPH-1236+γδ T细胞组:p<0.05;two-tailed Student’s t-tests)。
图11:活化的肝星形细胞LX-2细胞促进肝细胞癌细胞Huh 7生长及转移
其中,(A)LX-2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Huh 7细胞生长。LX-2细胞培养于10cm细胞培养皿,培养三天后收集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将4,000的Huh 7细胞种于96孔板,添加条件培养基,在培养36小时时更换培养基一次,培养72h时加入荧光素酶底物,用IVIS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拍摄(左),并进行荧光定量分析(右)。(B)LX-2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Huh 7迁移。将1×104个Huh 7细胞种于96孔板过夜后,用细胞迁移划痕器划痕,PBS清洗两次,加入条件培养基(CM)进行培养48h。在0h和48h用高通量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拍照记录细胞迁移情况。(C)在脾脏注射模型中,LX-2细胞促进肝细胞癌Huh 7细胞肝转移。将6-8周Rag2-/-γc-/-小鼠腹部被毛、消毒、麻醉,于左上腹切开腹部1cm暴露脾脏,使用30G胰岛素针将1×106个Huh 7/Luc细胞或者各1×106个LX-2/Luc+Huh 7/Luc细胞注入脾脏,注射结束后将脾脏放回原位,缝合伤口。在小鼠移植第43天将部分小鼠安乐死,取出肝脏和脾脏及其附属肿瘤,进行拍照记录。(D)为(C)中生存率。*,P<0.05。
图12:Vγ9Vδ2 T细胞联合BPH-1236治疗肝癌
其中,(A)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肝细胞癌细胞Huh 7体外实验。将Huh7以1×104个/每孔的密度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5μΜBPH-1236孵育4h,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B)在Huh 7/Luc小鼠肝原位模型中,Vγ9Vδ2 T细胞联合BPH-1236可联合抑制Huh7肝细胞癌生长。治疗分组情况如下:1.对照组;2.Vγ9Vδ2 T细胞组,1×107/只,i.v.;3.BPH-1236,1mg/kg+Vγ9Vδ2 T细胞组,Vγ9Vδ2 T细胞,1×107/只,i.v.,且BPH-1236给药早于Vγ9Vδ2 T细胞注射4h。给药时间为细胞移植后第7天、第15天,给药次数两次,小鼠于给药第0天(给药前)、第7天用活体成像仪拍摄记录肿瘤大小。每组小鼠n=5。(C)瀑布图为(B)中Huh 7肿瘤活性变化情况。每组小鼠n=5。(与对照组Ctrl相比,γδ T细胞组:p<0.05;BPH-1236+γδ T细胞组:p<0.05;two-tailed Student’s t-tests)。(D)为(B)中代表性小鼠Huh 7细胞移植第48天,肝上肿瘤生长情况。篮圈示意为肿瘤大小。(E)为(D)中小鼠肿瘤大小定量数据。*,P<0.05;**,P<0.01。
图13:双膦酸或膦酸抗原激活Vγ9Vδ2 T细胞作用机理及Vγ9Vδ2 T细胞抗肝硬化机制示例图。
示例性地示出了双膦酸化合物(BP)抑制甲羟戊酸通路FPPS后导致上游IPP累积,累积的IPP可以促进Vγ9Vδ2 T细胞活化并且大量增殖;他汀(Statin)类化合物抑制HMG-CoA还原酶(HMGCR)可抵消BP促进Vγ9Vδ2 T细胞的作用。Vγ9Vδ2 T细胞可识别肝癌细胞(HCC)和活化的肝星形细胞(aHSCs)并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诱导aHSC凋亡。因此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包括双膦酸)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化学定义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具体官能团和化学术语的定义。
当列出数值范围时,既定包括每个值和在所述范围内的子范围。例如“C1-C6烷基”包括C1、C2、C3、C4、C5、C6、C1-C6、C1-C5、C1-C4、C1-C3、C1-C2、C2-C6、C2-C5、C2-C4、C2-C3、C3-C6、C3-C5、C3-C4、C4-C6、C4-C5和C5-C6烷基。在本发明中C1-C6与C1-6意义相同,其他表述同样适用。
应该理解,当本文描述时,任何下面所定义的基团可以被许多取代基取代,而且相应的定义在下面列出的它们的范围内,包括取代的基团。除非另作说明,否则,术语“取代”如下面所定义。
“C1-C10脂肪基”或“C1-C10脂肪族基团”包括如下所定义的C1-C10烷基,C2-C10烯基和C2-C10炔基。
“C1-C10烷基”是指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烃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1-C8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1-C6烷基,其也称为“低级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特别优选C1-C4烷基。所述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C1)、乙基(C2)、丙基(C3)、丁基(C4)、戊基(C5)、己基(C6)、庚基(C7)、辛基(C8)、壬基(C9)和癸基(C10)。所述烷基还包括上述基团的任意异构体,例如,丙基(C3)包括正丙基(C3)和异丙基(C3),丁基(C4)包括正丁基(C4)、叔丁基(C4)、仲丁基(C4)和异丁基(C4),戊基(C5)包括正戊基(C5)、3-戊基(C5)、戊基(C5)、新戊基(C5)、3-甲基-2-丁基(C5)和叔戊基(C5),等等。除非另作说明,否则,烷基的每个独立地任选被取代,即,未取代(“未取代的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烷基”);例如,1至5个取代基、1至3个取代基或1个取代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是未取代的C1-C6烷基(例如,-CH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烷基是取代的C1-C6烷基。
“C2-C10烯基”是指具有2至10个碳原子和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例如,1、2或3个碳-碳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2-C6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2-4烯基。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可以在内部(例如,在2-丁烯基中)或端部(例如,在1-丁烯基中)。所述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C2)、丙烯基(C3)、丁烯基(C4)、丁二烯基(C4)、戊烯基(C5)、戊二烯基(C5)、己烯基(C6),等等。所述烯基还包括上述基团的任意异构体,例如,丙烯基(C3)包括1-丙烯基(C3)、2-丙烯基(C3)和1-丙烯-2-基(C3),丁烯基(C4)包括1-丁烯基(C4)和2-丁烯基(C4),C10烯基包括例如1-癸烯基(C10)、2-癸烯基(C10)、3-癸烯基(C10)、4-癸烯基(C10)、1,3-癸烯二基(C10)、1,4-癸烯二基(C10)、1,5-癸烯二基(C10)、3,7-二甲基辛-2,6-二烯-1-基(C10),等等。除非另作说明,否则,烯基的每个独立地任选被取代,即,未取代(“未取代的烯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烯基”);例如,1至5个取代基、1至3个取代基或1个取代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是未取代的C2-6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烯基是取代的C2-6烯基。
“C2-C10炔基”是指具有2至10个碳原子、一个或多个碳-碳叁键(例如,1、2或3个碳-碳叁键)以及任选地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例如,1、2或3个碳-碳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2-6炔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2-4炔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不含有任何双键。一个或多个碳叁键可以在内部(例如,在2-丁炔基中)或端部(例如,在1-丁炔基中)。所述炔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炔基(C2)、1-丙炔基(C3)、2-丙炔基(C3)、1-丁炔基(C4)、2-丁炔基(C4)、戊炔基(C5)、3-甲基丁-1-炔基(C5)、己炔基(C6),等等。除非另作说明,否则,炔基的每个独立地任选被取代,即,未取代(“未取代的炔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炔基”);例如,1至5个取代基、1至3个取代基或1个取代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是未取代的C2-6炔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炔基是取代的C2-6炔基。
“卤素”是指氟(F)、氯(Cl)、溴(Br)和碘(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卤素基团是-F、-Cl或-Br。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卤素基团是-F或-Cl。
因此,“C1-C6卤代烷基”是指上述“C1-C6烷基”,其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基团取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1-C4卤代烷基,更优选C1-C2卤代烷基。示例性的所述卤代烷基包括但不限于:-CF3、-CH2F、-CHF2、-CHFCH2F、-CH2CHF2、-CF2CF3、-CCl3、-CH2Cl、-CHCl2、2,2,2-三氟-1,1-二甲基-乙基,等等。
“C1-C6烷氧基”是指基团-OR,其中,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1-C4烷氧基是特别优选的。具体的所述烷氧基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仲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和1,2-二甲基丁氧基。
“C1-C10酰基”是指基团RC(O)-,其中,R为H(C1酰基,甲酰基)或C1-C9烷基(C2-C10酰基)。其中C9酰基是指C8烷基-C(O)-。
“C3-C7环烷基”是指具有3至7个环碳原子和零个杂原子的非芳香环烃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C3-C6环烷基,更优选C5-C6环烷基。示例性的所述环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C3)、环丙烯基(C3)、环丁基(C4)、环丁烯基(C4)、环戊基(C5)、环戊烯基(C5)、环己基(C6)、环己烯基(C6)、环已二烯基(C6)、环庚基(C7)、环庚烯基(C7)、环庚二烯基(C7)、环庚三烯基(C7),等等。
“3至7元杂环基”是指具有环碳原子和1至4个环杂原子的3至7元非芳香环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3-6元杂环基,其为具有环碳原子和1至3个环杂原子的3至6元非芳香环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4-6元杂环基,其为具有环碳原子和1至3个环杂原子的4至6元非芳香环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5-6元杂环基,其为具有环碳原子和1至3个环杂原子的5至6元非芳香环系。示例性的包含一个杂原子的3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丙烷基、氧杂环丙烷基、硫杂环丙烷基(thiorenyl)。示例性的含有一个杂原子的4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丁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和硫杂环丁烷基。示例性的含有一个杂原子的5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呋喃基、二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二氢噻吩基、吡咯烷基、二氢吡咯基和吡咯基-2,5-二酮。示例性的包含两个杂原子的5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二氧杂环戊烷基、氧硫杂环戊烷基(oxasulfuranyl)、二硫杂环戊烷基(disulfuranyl)和噁唑烷-2-酮。示例性的包含三个杂原子的5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三唑啉基、噁二唑啉基和噻二唑啉基。示例性的包含一个杂原子的6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哌啶基、四氢吡喃基、二氢吡啶基和硫杂环己烷基(thianyl)。示例性的包含两个杂原子的6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哌嗪基、吗啉基、二硫杂环己烷基、二噁烷基。示例性的包含三个杂原子的6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六氢三嗪基(triazinanyl)。示例性的含有一个杂原子的7元杂环基包括但不限于:氮杂环庚烷基、氧杂环庚烷基和硫杂环庚烷基。
“C6-C10芳基”是指具有提供在芳族环系中的6-10个环碳原子和零个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的4n+2芳族环体系(例如,具有以环状排列共享的6或10个π电子)的基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具有六个环碳原子(“C6芳基”;例如,苯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芳基具有十个环碳原子(“C10芳基”;例如,萘基,例如,1-萘基和2-萘基)。除非另作说明,否则,芳基的每个独立地任选被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芳基”)。
“5至6元杂芳基”是指具有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6元单环或双环的4n+2芳族环体系(例如,具有以环状排列共享的6或10个π电子)的基团,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5元杂芳基,其为具有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5元单环4n+2芳族环体系(例如,具有以环状排列共享的6个π电子)的基团,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6元杂芳基,其为具有环碳原子和1-4个环杂原子的6元单环4n+2芳族环体系(例如,具有以环状排列共享的6个π电子)的基团,其中每个杂原子独立地选自氮、氧和硫。除非另作说明,否则,杂芳基的每个独立地任选被取代的,即,未取代(“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杂芳基”)。示例性的含有一个杂原子的5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吡咯基、呋喃基和噻吩基。示例性的含有两个杂原子的5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和异噻唑基。示例性的含有三个杂原子的5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三唑基、噁二唑基和噻二唑基。示例性的含有四个杂原子的5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四唑基。示例性的含有一个杂原子的6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吡啶基。示例性的含有两个杂原子的6元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哒嗪基、嘧啶基和吡嗪基。示例性的含有三个或四个杂原子的6元杂芳基分别包括但不限于:三嗪基和四嗪基。
“羟基保护基”是指存在于氧原子上的氧保护基。羟基保护基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且包括详细描述于Protecting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W.Greene andP.G.M.Wuts,第三版,John Wiley&Sons,1999中的那些,其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示例性羟基保护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叔丁氧羰基(BOC或Boc)、甲氧基甲基(MOM)、甲基硫基甲基(MTM)、叔丁基硫基甲基、(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甲氧基甲基(SMOM)、苄氧基甲基(BOM)、对甲氧基苄基氧基甲基(PMBM)、(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p-AOM)、愈创木酚甲基(GUM)、叔丁氧基甲基、4-戊烯基氧基甲基(POM)、甲硅烷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MEM)、2,2,2-三氯乙氧基甲基、双(2-氯乙氧基)甲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SEMOR)、四氢吡喃基(THP)、3-溴代四氢吡喃基、四氢噻喃基、1-甲氧基环己基、4-甲氧基四氢吡喃基(MTHP)、4-甲氧基四氢噻喃基、4-甲氧基四氢噻喃基S,S-二氧化物、1-[(2-氯-4-甲基)苯基]-4-甲氧基哌啶-4-基(CTMP)、1,4-二噁烷-2-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噻吩基、2,3,3a,4,5,6,7,7a-八氢-7,8,8-三甲基-4,7-甲桥苯并呋喃(methanobenzofuran)-2-基、1-乙氧基乙基、1-(2-氯乙氧基)乙基、1-甲基-1-甲氧基乙基、1-甲基-1-苄基氧基乙基、1-甲基-1-苄基氧基-2-氟乙基、2,2,2-三氯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2-(苯基氢硒基)乙基、叔丁基、烯丙基、对氯苯基、对甲氧基苯基、2,4-二硝基苯基、苄基(Bn)、对甲氧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苄基、邻硝基苄基、对硝基苄基、对卤代苄基、2,6-二氯苄基、对氰基苄基、对苯基苄基、2-吡啶甲基、4-吡啶甲基、3-甲基-2-吡啶甲基N-氧化物、二苯基甲基、p,p’-二硝基二苯甲基、5-二苯并环庚三烯基、三苯基甲基、α-萘基二苯基甲基、对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二(对甲氧基苯基)苯基甲基、三(对甲氧基苯基)甲基、4-(4′-溴代苯甲酰甲氧基苯基)二苯基甲基、4,4′,4″-三(4,5-二氯苯二甲酰亚氨基苯基)甲基、4,4′,4″-三(乙酰丙酰基氧基苯基)甲基、4,4′,4″-三(苯甲酰基氧基苯基)甲基、3-(咪唑-1-基)双(4′,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1,1-双(4-甲氧基苯基)-1′-芘基甲基、9-蒽基、9-(9-苯基)呫吨基、9-(9-苯基-10-氧代)蒽基、1,3-苯并二硫杂环戊烷(benzodisulfuran)-2-基、苯并异噻唑基S,S-二氧化物、三甲基甲硅烷基(TMS)、三乙基甲硅烷基(TES)、三异丙基甲硅烷基(TIPS)、二甲基异丙基甲硅烷基(IPDMS)、二乙基异丙基甲硅烷基(DEIPS)、二甲基己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TBDMS)、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TBDPS)、三苄基甲硅烷基、三-对二甲苯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二苯基甲基甲硅烷基(DPMS)、叔丁基甲氧基苯基甲硅烷基(TBMPS)、甲酸酯、苯甲酰基甲酸酯、乙酸酯、氯乙酸酯、二氯乙酸酯、三氯乙酸酯、三氟乙酸酯、甲氧基乙酸酯、三苯基甲氧基乙酸酯、苯氧基乙酸酯、对氯苯氧基乙酸酯、3-苯基丙酸酯、4-氧代戊酸酯(乙酰丙酸酯)、4,4-(亚乙基二硫代)戊酸酯(乙酰丙酰基二硫缩醛)、新戊酸酯、金刚酸酯、巴豆酸酯、4-甲氧基巴豆酸酯、苯甲酸酯、对苯基苯甲酸酯、2,4,6-三甲基苯甲酸酯(米酮酸酯(mesitoate))、烷基甲基碳酸酯、9-芴基甲基碳酸酯(Fmoc)、烷基乙基碳酸酯、烷基2,2,2-三氯乙基碳酸酯(Troc)、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碳酸酯(TMSEC)、2-(苯基磺酰基)乙基碳酸酯(Psec)、2-(三苯基磷鎓基)乙基碳酸酯(Peoc)、烷基异丁基碳酸酯、烷基乙烯基碳酸酯、烷基烯丙基碳酸酯、烷基对硝基苯基碳酸酯、烷基苄基碳酸酯、烷基对甲氧基苄基碳酸酯、烷基3,4-二甲氧基苄基碳酸酯、烷基邻硝基苄基碳酸酯、烷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烷基S-苄基硫代碳酸酯、4-乙氧基-1-萘基碳酸酯、甲基二硫代碳酸酯、2-碘代苯甲酸酯、4-叠氮基丁酸酯、4-硝基-4-甲基戊酸酯、邻-(二溴甲基)苯甲酸酯、2-甲酰基苯磺酸酯、2-(甲硫基甲氧基)乙基、4-(甲硫基甲氧基)丁酸酯、2-(甲硫基甲氧基甲基)苯甲酸酯、2,6-二氯-4-甲基苯氧基乙酸酯、2,6-二氯-4-(1,1,3,3-四甲基丁基)苯氧基乙酸酯、2,4-双(1,1-二甲基丙基)苯氧基乙酸酯、氯二苯基乙酸酯、异丁酸酯、单琥珀酸酯、(E)-2-甲基-2-丁烯酸酯、邻(甲氧基酰基)苯甲酸酯、α-萘甲酸酯、硝酸酯、烷基N,N,N’,N’-四甲基二氨基磷酸酯(phosphorodiamidate)、烷基N-苯基氨基甲酸酯、硼酸酯、二甲基硫膦基、烷基2,4-二硝基苯基次磺酸酯、硫酸酯、甲烷磺酸酯(甲磺酸酯)、苄基磺酸酯和甲苯磺酸酯(Ts)。
“磺酰基”是指-SO2R基团,其中R表示上述定义的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本文定义的烷基、烯基、炔基、芳基和杂芳基等为任选取代的基团,无论前面是否有“任选取代的”。通常,术语“取代的”,不论前面是否有术语“任选”,是指存在于基团(例如,碳或氮原子)上的至少一个氢被可允许的取代基取代,例如,在取代时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取代基,例如,不自发地进行转变(例如通过重排、环化、消除或其它反应)的化合物。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取代的”基团在所述基团的一个或多个可取代的位置处具有取代基,且当在任何给定结构中的一个以上的位置被取代时,在每个位置处的取代基是相同或不同的。术语“取代的”包括用有机化合物的所有可允许的取代基(导致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本文描述的任何取代基)进行的取代。对于本发明,杂原子例如氮可具有氢取代基和/或本文描述的任何合适的取代基,其满足杂原子的化合价且导致形成稳定的部分。
示例性的碳原子上的取代基包括但不局限于:卤素、-CN、-NO2、-N3、-SO2H、-SO3H、-OH、-ORaa、-ON(Rbb)2、-N(Rbb)2、-N(Rbb)3 +X-、-N(ORcc)Rbb、-SH、-SRaa、-SSRcc、-C(=O)Raa、-CO2H、-CHO、-C(ORcc)2、-CO2Raa、-OC(=O)Raa、-OCO2Raa、-C(=O)N(Rbb)2、-OC(=O)N(Rbb)2、-NRbbC(=O)Raa、-NRbbCO2Raa、-NRbbC(=O)N(Rbb)2、-C(=NRbb)Raa、-C(=NRbb)ORaa、-OC(=NRbb)Raa、-OC(=NRbb)ORaa、-C(=NRbb)N(Rbb)2、-OC(=NRbb)N(Rbb)2、-NRbbC(=NRbb)N(Rbb)2、-C(=O)NRbbSO2Raa、-NRbbSO2Raa、-SO2N(Rbb)2、-SO2Raa、-SO2ORaa、-OSO2Raa、-S(=O)Raa、-OS(=O)Raa、-Si(Raa)3、-OSi(Raa)3、-C(=S)N(Rbb)2、-C(=O)SRaa、-C(=S)SRaa、-SC(=S)SRaa、-SC(=O)SRaa、-OC(=O)SRaa、-SC(=O)ORaa、-SC(=O)Raa、-P(=O)2Raa、-OP(=O)2Raa、-P(=O)(Raa)2、-OP(=O)(Raa)2、-OP(=O)(ORcc)2、-P(=O)2N(Rbb)2、-OP(=O)2N(Rbb)2、-P(=O)(NRbb)2、-OP(=O)(NRbb)2、-NRbbP(=O)(ORcc)2、-NRbbP(=O)(NRbb)2、-P(Rcc)2、-P(Rcc)3、-OP(Rcc)2、-OP(Rcc)3、-B(Raa)2、-B(ORcc)2、-BRaa(ORcc)、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dd基团取代;
或者在碳原子上的两个偕氢被基团=O、=S、=NN(Rbb)2、=NNRbbC(=O)Raa、=NNRbbC(=O)ORaa、=NNRbbS(=O)2Raa、=NRbb或=NORcc取代;
Raa的每个独立地选自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两个Raa基团结合以形成杂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dd基团取代;
Rbb的每个独立地选自:氢、-OH、-ORaa、-N(Rcc)2、-CN、-C(=O)Raa、-C(=O)N(Rcc)2、-CO2Raa、-SO2Raa、-C(=NRcc)ORaa、-C(=NRcc)N(Rcc)2、-SO2N(Rcc)2、-SO2Rcc、-SO2ORcc、-SORaa、-C(=S)N(Rcc)2、-C(=O)SRcc、-C(=S)SRcc、-P(=O)2Raa、-P(=O)(Raa)2、-P(=O)2N(Rcc)2、-P(=O)(NRcc)2、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两个Rbb基团结合以形成杂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dd基团取代;
Rcc的每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两个Rcc基团结合以形成杂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dd基团取代;
Rdd的每个独立地选自:卤素、-CN、-NO2、-N3、-SO2H、-SO3H、-OH、-ORee、-ON(Rff)2、-N(Rff)2,、-N(Rff)3 +X-、-N(ORee)Rff、-SH、-SRee、-SSRee、-C(=O)Ree、-CO2H、-CO2Ree、-OC(=O)Ree、-OCO2Ree、-C(=O)N(Rff)2、-OC(=O)N(Rff)2、-NRffC(=O)Ree、-NRffCO2Ree、-NRffC(=O)N(Rff)2、-C(=NRff)ORee、-OC(=NRff)Ree、-OC(=NRff)ORee、-C(=NRff)N(Rff)2、-OC(=NRff)N(Rff)2、-NRffC(=NRff)N(Rff)2、-NRffSO2Ree、-SO2N(Rff)2、-SO2Ree、-SO2ORee、-OSO2Ree、-S(=O)Ree、-Si(Ree)3、-OSi(Ree)3、-C(=S)N(Rff)2、-C(=O)SRee、-C(=S)SRee、-SC(=S)SRee、-P(=O)2Ree、-P(=O)(Ree)2、-OP(=O)(Ree)2、-OP(=O)(ORee)2、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gg基团取代,或者两个偕Rdd取代基可结合以形成=O或=S;
Ree的每个独立地选自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芳基、杂环基和杂芳基,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gg基团取代;
Rff的每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两个Rff基团结合形成杂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gg基团取代;
Rgg的每个独立地是:卤素、-CN、-NO2、-N3、-SO2H、-SO3H、-OH、-OC1-6烷基、-ON(C1-6烷基)2、-N(C1-6烷基)2、-N(C1-6烷基)3 +X-、-NH(C1-6烷基)2 +X-、-NH2(C1-6烷基)+X-、-NH3 +X-、-N(OC1-6烷基)(C1-6烷基)、-N(OH)(C1-6烷基)、-NH(OH)、-SH、-SC1-6烷基、-SS(C1-6烷基)、-C(=O)(C1-6烷基)、-CO2H、-CO2(C1-6烷基)、-OC(=O)(C1-6烷基)、-OCO2(C1-6烷基)、-C(=O)NH2、-C(=O)N(C1-6烷基)2、-OC(=O)NH(C1-6烷基)、-NHC(=O)(C1-6烷基)、-N(C1-6烷基)C(=O)(C1-6烷基)、-NHCO2(C1-6烷基)、-NHC(=O)N(C1-6烷基)2、-NHC(=O)NH(C1-6烷基)、-NHC(=O)NH2、-C(=NH)O(C1-6烷基)、-OC(=NH)(C1-6烷基)、-OC(=NH)OC1-6烷基、-C(=NH)N(C1-6烷基)2、-C(=NH)NH(C1-6烷基)、-C(=NH)NH2、-OC(=NH)N(C1-6烷基)2、-OC(NH)NH(C1-6烷基)、-OC(NH)NH2、-NHC(NH)N(C1-6烷基)2、-NHC(=NH)NH2、-NHSO2(C1-6烷基)、-SO2N(C1-6烷基)2、-SO2NH(C1-6烷基)、-SO2NH2、-SO2C1-6烷基、-SO2OC1-6烷基、-OSO2C1-6烷基、-SOC1-6烷基、-Si(C1-6烷基)3、-OSi(C1-6烷基)3、-C(=S)N(C1-6烷基)2、C(=S)NH(C1-6烷基)、C(=S)NH2、-C(=O)S(C1-6烷基)、-C(=S)SC1-6烷基、-SC(=S)SC1-6烷基、-P(=O)2(C1-6烷基)、-P(=O)(C1-6烷基)2、-OP(=O)(C1-6烷基)2、-OP(=O)(OC1-6烷基)2、C1-6烷基、C1-6全卤代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10碳环基、C6-10芳基、3-10元杂环基、5-10元杂芳基;或者两个偕Rgg取代基可结合形成=O或=S;其中,X-为反离子。
示例性的氮原子上取代基包括但不局限于:氢、-OH、-ORaa、-N(Rcc)2、-CN、-C(=O)Raa、-C(=O)N(Rcc)2、-CO2Raa、-SO2Raa、-C(=NRbb)Raa、-C(=NRcc)ORaa、-C(=NRcc)N(Rcc)2、-SO2N(Rcc)2、-SO2Rcc、-SO2ORcc、-SORaa、-C(=S)N(Rcc)2、-C(=O)SRcc、-C(=S)SRcc、-P(=O)2Raa、-P(=O)(Raa)2、-P(=O)2N(Rcc)2、-P(=O)(NRcc)2、烷基、卤代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连接至氮原子的两个Rcc基团结合形成杂环基或杂芳基环,其中,每个烷基、烯基、炔基、碳环基、杂环基、芳基和杂芳基独立地被0、1、2、3、4或5个Rdd基团取代,且其中Raa、Rbb、Rcc和Rdd如上所述。
其它定义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在可靠的医学判断范围内,适合与人和低等动物的组织接触而没有过度毒性、刺激性、变态反应等等,并且与合理的益处/危险比例相称的那些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例如,Berge等人在J.PharmaceuticalSciences(1977)66:1-19中详细描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衍生自合适无机和有机酸和碱的盐。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毒酸加成盐的实例是氨基与无机酸形成的盐,例如盐酸、氢溴酸、磷酸、硫酸和高氯酸,或与有机酸形成的盐,例如乙酸、草酸、马来酸、酒石酸、枸橼酸、琥珀酸或丙二酸,或使用本领域使用的方法形成的盐,例如,离子交换方法。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已二酸盐、海藻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磺酸盐、苯甲酸盐、重硫酸盐、硼酸盐、丁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柠檬酸盐、环戊丙酸盐、二葡糖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甲酸盐、富马酸盐、葡萄糖酸盐、甘油磷酸盐、葡糖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糖酸盐、乳酸盐、月桂酸盐、月桂基硫酸盐、苹果酸盐、马来酸盐、丙二酸盐、甲磺酸盐、2-萘磺酸盐、烟酸盐、硝酸盐、油酸盐、草酸盐、棕榈酸盐、双羟萘酸盐、果胶酯酸盐、过硫酸盐、3-苯丙酸盐、磷酸盐、苦味酸盐、特戊酸盐、丙酸盐、硬脂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十一烷酸盐、戊酸盐,等等。衍生自合适的碱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铵和N+(C1-4烷基)4盐。代表性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包括钠、锂、钾、钙、镁盐,等等。如果合适的话,进一步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使用反离子形成的无毒的铵盐、季铵盐和胺阳离子,反离子例如卤离子、氢氧根、羧酸根、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低级烷基磺酸根和芳基磺酸根。
给药的“受试者”或“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人(即,任何年龄组的男性或女性,例如,儿科受试者(例如,婴儿、儿童、青少年)或成人受试者(例如,年轻的成人、中年的成人或年长的成人))和/或非人的动物,例如,哺乳动物,例如,灵长类(例如,食蟹猴、恒河猴)、牛、猪、马、绵羊、山羊、啮齿动物、猫和/或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非人动物。
除非另作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术语“治疗”包括受试者患有具体疾病、障碍或病症时所发生的作用,它降低疾病、障碍或病症的严重程度,或延迟或减缓疾病、障碍或病症的发展(“治疗性治疗”),还包括受试者开始患有具体疾病、障碍或病症之前发生的作用(“预防性治疗”)。
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在本发明中,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可以是任何能够促进、帮助提高Vγ9Vδ2 T细胞杀灭肝星形细胞的物质。优选地,其选自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膦酸抗原(包括天然膦酸抗原、其它作用于BTN3A1的小分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双膦酸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优选地,所述双膦酸化合物选自唑来膦酸、帕米膦酸、阿仑膦酸、伊班膦酸、奈立膦酸、利塞膦酸、奥帕膦酸或米诺磷酸。
优选地,所述双膦酸化合物为唑来膦酸。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下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X’独立地选自氢、羟基、巯基、卤素、C1-10烷氧基或C1-10烷基;
每一个M’独立地为下述任意一种:负电荷、氢、C1-10烷基、-(CH2)p-O-CO-R、-(CH2)p-CO-R或阳离子;其中,p=1-6,R为氢、C1-10烷基或C6-10芳基;所述阳离子为Li+、Na+、K+、Ca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6烷基;
m’=1、2、3、4、5或6;
n’=1-20的整数。
优选地,X’独立地选自C1-6烷氧基或C1-6烷基。
优选地,R为C1-6烷基。
优选地,所述式(I’)化合物为:
其中,m’如权利要求11所定义,n’=1-1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式(I’)化合物为:
其中,n=1、2、3、4、5、6、7、8、9、10、11或12。
更优选地,其中n=1、3、4、6、7、8、9、10、11或12。
更优选地,其中n=1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可以是WO2017041720中公开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例如,通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XV”)、(XVI”)、(XVII”)、(XVIII”)、(XIX’)和(XX”)化合物及其中的具体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为单键或双键;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当R3为式(x)时,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前提是式(I)化合物不为以下化合物:
X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X选自CRaRb或O;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X为CRaRb;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X为O。
Ra和Rb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pR’,其中R’为5至6元杂芳基,p为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选自:H、-F、-Cl或-OH,Rb选自:H、-F、-Cl、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选自:H或-Cl,Rb选自:H或-Cl。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和Rb均为-Cl;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a和Rb不同时为H。
Y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Y为-P(O)(OM)O-;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Y为-C(O)O-;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Y为-C(O)NH-;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Y为-S(O)2NH-。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为单键;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为双键。
R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1为H或C1-C10烷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1为H或C1-C6烷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1为H或甲基。
R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2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2选自H、C1-C10烷基、C2-C6烯基、C6-C10芳基或CH2-C6-C10芳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2选自甲基、乙基、C4烷基、C6烷基、C9烷基、丙烯基、苯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
R3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3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3选自H、C6-C10芳基或为下式(x):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3选自H或
R4、R5和Z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4选自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6-C10芳基;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Z选自H、C2-C10烯基、ORc或NRdRe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4和R5为H;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ORc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4和R5为H;Z选自H或ORc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4和R5为H,Z为OH。
R1和R4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苯基或吡啶基。
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为H、一价阳离子或1/2个二价阳离子;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选自H、Li+、Na+、K+、1/2Ca2+、1/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C6烷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为H、K+或NH4 +
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为0或1;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为0;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m为1。
以上任一具体实施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其任意组合,可以与其它具体实施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其任意组合进行组合。例如,X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其任意组合,可以与Ra、Rb、Y、R1至R5、Z、M和m的任一技术方案或其任意组合进行组合。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技术方案的组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I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当R3为式(x)时,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前提是式(II)化合物不为以下化合物: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X选自CRaRb或O。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pR’;其中R’为5至6元杂芳基,p为1;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
优选地,
Ra选自:H、-F、-Cl或-OH;
Rb选自:H、-F、-Cl、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
优选地,
Ra选自:H或-Cl;
Rb选自:H或-Cl;
优选地,Ra和Rb均为-Cl。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Y为-P(O)(OM)O-。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1为H或C1-C10烷基;
优选地,
R1为H或C1-C6烷基;
优选地,
R1为H或甲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6烯基、C6-C10芳基或CH2-C6-C10芳基;
优选地,
R2选自甲基、乙基、C4烷基、C6烷基、C9烷基、丙烯基、苯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3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优选地,
R3选自H、C6-C10芳基或为下式(x):
优选地,
R3选自H或
优选地,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优选地,
R4选自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6-C10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2-C10烯基、ORc或NRdRe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c选自H、C1-C10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Rd和Re独立地选自H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5至6元杂芳基;
优选地,
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Rd和Re独立地选自H、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或者Rc、Rd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三唑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优选地,
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苯基或吡啶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
M为H、一价阳离子或1/2个二价阳离子;
优选地,
M选自H、Li+、Na+、K+、1/2Ca2+、1/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C6烷基;
优选地,
M为H、K+或NH4 +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上述化合物,其中,m为0或1。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II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者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IV)化合物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p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OH、Me或CH2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2选自H、甲基或C4烷基;
Z选自H、C10烯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均为-Cl;
R2选自H、甲基或C4烷基;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V)化合物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p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OH、Me或CH2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V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或O;
Ra选自H、-Cl、-OH或Me;
Rb选自-F、-Cl、-OH或Me;
R4选自CH2Br或苯基;
M为H或阳离子;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VII)化合物
其中,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R”,其中R”为C6-C10芳基;
R4选自H或C1-C10烷基;
Z选自H、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10酰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甲基、乙基、C4烷基、C6烷基、C9烷基、丙烯基、苯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
R4选自H或C8烷基;
Z选自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或C9酰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或者Rc、Rd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三唑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VIII)化合物
其中,
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1和R4以及他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苯基和吡啶基;
Z为OC6烷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式(IX)化合物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R3选自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或卤素;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或C1-C10烷基;
R3为C6-C10芳基或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或卤素;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双键;
R2选自H或C1-C10烷基;
R3为C6-C10芳基或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
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K+
m为0、1或2;
优选地,
Ra和Rb均为Cl;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或甲基;
R3选自苯基、对苯氧基取代的苯基或为下式(x):
其中R4和R5为H,Z为OH;
m为0或1;
M为H或K+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以下具体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天然膦酸抗原,优选地,其选自: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作用于BTN3A1的小分子,优选地其选自:
本发明化合物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且因此可以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形式,例如,对映异构体和/或非对映异构体形式。例如,本发明化合物可为单独的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例如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或者可为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包括外消旋混合物和富含一种或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异构体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所述方法包括:手性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手性盐的形成和结晶;或者优选的异构体可通过不对称合成来制备。
本发明也包括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合适的同位素衍生物。本发明化合物的同位素衍生物的定义为其中至少一个原子被具有相同原子数但原子质量与自然界中通常发现的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子代替。可以掺入本发明化合物中的同位素的实例包括氢、碳、氮、氧、氟和氯的同位素,例如分别为2H、3H、13C、14C、15N、17O、18O、18F、31P、32P、35S和36Cl。本发明化合物的一些同位素衍生物,例如其中掺入放射性同位素如3H或14C的那些,可用于药物和/或底物组织分布研究。氚化(即3H)和碳-14(即14C)同位素因其易于制备和可检测性而为特别优选的。此外,用同位素(例如氘,即2H)取代可以提供由于更大的代谢稳定性而得到的一些治疗优点,例如增加的体内半衰期或减少的剂量需要,并且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同位素衍生物通常可以通过如下制备:常规程序例如通过说明性方法或通过下文实施例中描述的制备,其使用合适试剂的适当同位素衍生物。
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无定形或结晶形式。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结晶形式存在。因此,本发明在其范围内包括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无定形或结晶形式。术语“多晶型”是指特定晶体堆积排列的化合物的结晶形式(或其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所有的多晶型物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晶形式通常具有不同的X射线衍射图、红外光谱、熔点、密度、硬度、晶体形状、光电性质、稳定性和溶解度。重结晶溶剂、结晶速率、贮存温度和其他因素可导致一种结晶形式占优。化合物的各种多晶型物可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结晶制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可以与溶剂形成复合物,其在该溶剂中发生反应或从该溶剂中沉淀或结晶出来。这些复合物称为“溶剂合物”。当溶剂是水时,复合物称为“水合物”。本发明涵盖了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溶剂合物。
此外,前药也包括在本发明的上下文内。本文所用的术语“前药”是指在体内通过例如在血液中水解转变成其具有医学效应的活性形式的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前药描述于T.Higuchi和V.Stella,Prodrugs as Novel Delivery Systems,A.C.S.SymposiumSeries的Vol.14,Edward B.Roche,ed.,Bioreversible Carriers in Drug Design,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and Pergamon Press,1987,以及D.Fleisher、S.Ramon和H.Barbra“Improved oral drug delivery:solubility limitations overcomeby the use of prodrug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1996)19(2)115-130,每篇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前药为任何共价键合的载体,当将这种前药给予患者时,其在体内释放式(I)化合物。通常通过修饰官能团来制备前药,修饰是以使得该修饰可以通过常规操作或在体内裂解产生母体化合物的方式进行的。前药包括,例如,其中羟基、胺或巯基与任意基团键合的本发明化合物,当将其给予患者时,可以裂解形成羟基、胺或巯基。因此,前药的代表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式(I)化合物的醇、巯基和胺官能团的乙酸酯、甲酸酯和苯甲酸酯衍生物。另外,在羧酸(-COOH)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酯,例如甲酯、乙酯等。酯本身可以是有活性的和/或可以在人体体内条件下水解。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体内可水解的酯基包括容易在人体中分解而释放母体酸或其盐的那些基团。
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中所述的Vγ9Vδ2 T细胞、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组合或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中所述的Vγ9Vδ2 T细胞、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组合或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治疗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给药本发明中所述的Vγ9Vδ2 T细胞、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组合或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给药发明中所述的Vγ9Vδ2 T细胞、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组合物、试剂盒、组合或化合物。优选地,所述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患者中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和
2)将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给予至患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患者中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和
2)将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给予至患者。
优选地,该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杀伤活化的肝星形细胞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给药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
2)使该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与活化的肝星形细胞接触。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使用该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预处理活化的肝星形细胞。
化合物的获得
本发明中涉及的化合物可参照公开的文献合成或按照下列方法获得:
1、式(I’)-式(III’)系列化合物
该系列化合物以及具体化合物BPH-1222、BPH-1223、BPH-1236、BPH-1238、BPH-1260、BPH-1237、BPH-1239、BPH-1236、BPH-1323和BPH-1269的合成参见或参照中Med.Chem.Lett.,2013,4(4),423-427所述。
2、式(I”)-式(XX”)系列化合物
该系列式(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XIV”)、(XV”)、(XVI”)、(XVII”)、(XVIII”)、(XIX’)和(XX”)化合物及其具体化合物的合成参见或参照WO2017041720获得。
3、式(I)-式(IX)系列化合物
该系列式(I)、(II)、(III)、(IV)、(V)、(VI)、(VII)、(VIII)或(IX)化合物及其具体化合物的合成如下:
中间体的制备
制备不同的PCP磷酸氢盐,通式如下:
1.制备R1=R2=Cl的磷酸氢盐:
(1)将碳酸氢钠(6g)悬浮于10%的次氯酸钠溶液(30ml)中并置于0度,随后将溶有甲撑二磷酸四乙酯(2.9g,10mmol)的四氯化碳溶液(6ml)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并在0度下反应15min,然后用冷的CH2Cl2将混合物萃取三次,再用冷的饱和食盐水洗一次,用无水MgSO4干燥,过硅胶柱得到纯的二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
(2)用TMSBr将二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在常温下水解三天,旋干,加入2ml甲醇,常温反应1小时,旋干,得到氯屈膦酸。
(3)将氯屈膦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二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
2.制备R1=R2=F的磷酸氢盐:
(1)将NaH(502mg,13.1mmol)称量于充有氮气的三口烧瓶中并置于0度,随后将无水的THF(7.5ml)和无水的DMF(7.5ml)用干燥的20ml的玻璃注射器注入到上述烧瓶中,将亚甲基二磷酸四异丙酯(0.927ml,2.91mmol)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并在0度下反应20min,随后将选择性氟试剂(2.27g,6.4mmol)加入反应中,大约10分钟后,再将等量的选择性氟试剂(2.27g,6.4mmol)加入到反应中,30分钟后,将反应至于常温下反应并通过31PNMR随时监测直到原料反应完毕,然后用饱和NH4Cl溶液将反应淬灭并用冷的CH2Cl2萃取多次,然后将有机溶液混合旋干得到油状液体,随后将该液体溶于0.1M NaHCO3和正己烷中,再将有机溶剂用饱和的NaHCO3清洗,用无水MgSO4干燥,过硅胶柱得到纯的二氟亚甲基二磷酸四异丙酯。
(2)将二氟亚甲基二磷酸四异丙酯溶于CH2Cl2中,慢慢滴加TMSBr回流两天,然后将混合物旋干,再用CH2Cl2溶解旋干,反复多次并将其油状液体置于0度,慢慢滴加2ml甲醇,常温反应1小时,旋干,再用甲醇溶解旋干反复两次,最后加入水并加入乙酸乙酯(3x 50ml)除去一些有机物杂质,最后将水相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二氟亚甲基二磷酸。
(3)将二氟亚甲基二磷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二氟亚甲基二磷酸氢盐。
3.制备R1=H,R2=Cl的磷酸氢盐:
(1)将NaHCO3(6g)悬浮于10%的次氯酸钠溶液(30ml)中并置于0度,随后将溶有甲撑二磷酸四乙酯(2.9g,10mmol)的四氯化碳溶液(6ml)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并在0度下反应15min,然后用冷的CH2Cl2将混合物萃取三次,再用冷的饱和食盐水洗一次,用无水MgSO4干燥,过硅胶柱得到纯的二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
(2)将二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0.356mg,1mmol)溶于4mL EtOH并置于0度,随后将溶于4mL H2O的Na2SO3(0.126mg,1.1mmol)溶液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反应,随时监测反应,后处理,过硅胶柱得到纯的单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
(3)用TMSBr将单氯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在常温下水解三天,旋干,加入2ml甲醇,常温反应1小时,旋干,得到单氯亚甲基二磷酸。
(4)将单氯亚甲基二磷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单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
4.制备R1=H,R2=F的磷酸氢盐:
(1)将NaH(700mg,60%,17.5mmol)溶于无水的THF中并置于0度,随后将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5g,17.3mmol)溶于无水THF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烧瓶中,常温下反应1h,随后将选择性氟试剂(6.146g,17.3mmol)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在常温下反应过夜,过滤,将滤液旋干过硅胶柱得到纯的单氟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
(2)用TMSBr将单氟亚甲基二磷酸四乙酯在常温下水解三天,旋干,加入2ml甲醇,常温反应1小时,旋干,得到单氟亚甲基二磷酸。
(3)将单氟亚甲基二磷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单氟亚甲基二磷酸氢盐。
5.制备R1=OH,R2=CH3的磷酸氢盐:
(1)在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冰醋酸和亚磷酸(摩尔比以n(亚磷酸)∶n(冰醋酸)=1∶4)室温下开动搅拌,缓慢滴加计量的三氯化磷(确保反应物料摩尔比以n(三氯化磷)∶n(冰醋酸)=1∶3.5为宜)控制滴加时间。三氯化磷滴加完后,于室温下继续搅拌,此时反应液变为浅白乳状,静置分层,上层为浅白乳状,下层为清亮油状液体。此后缓慢升温到50℃并保温反应一定时间,继续升温到75℃回流反应至无回流液产生为止,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升温到100℃反应1小时,加入水后处理即可得到羟基亚乙基二磷酸。
(2)将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氢盐。
6.制备三(四正丁基铵)咪唑亚乙基二磷酸氢盐:
(1)将购买的唑来膦酸1g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咪唑亚乙基二磷酸氢盐。
7.制备三(四正丁基铵)羟基四氮唑亚乙基的磷酸氢盐:
(1)在反应瓶中加入四氮唑乙酸(0.224g,2mmol),环丁砜(0.96g,8mmol)和亚磷酸(0.492mg,6mmol)室温下开动搅拌,缓慢升温到75℃直到反应瓶中的反应物全部溶解。随后将温度降低到70℃,缓慢滴加计量的三氯化磷(确保反应物料摩尔比以n(三氯化磷)∶n(冰醋酸)=1∶3.5为宜)控制滴加时间,在该温度下反应3.5h。随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升温到100℃反应1小时,加入水后处理即可得到羟基四氮唑亚乙基二磷酸。
(2)将羟基四氮唑亚乙基二磷酸溶于50ml的二次去离子水中,然后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快速滴加至PH为7.2,在-20度结冰,然后在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得到三(四正丁基铵)羟基四氮唑亚乙基的磷酸氢盐。
制备焦磷酸化合物,通式如下:
步骤:将3.33g磷酸二氢钠(15.0mmol)溶于15mL 10%(v/v)的氨水中,将该溶液过2.5x7.0cm(58当量)的Dowex AG 50W-X8离子交换树脂柱(100-200目,氢型),用110mL的二次蒸馏水淋洗,将收集的液体的PH值用40%的四正丁基氢氧化铵快速调到7.3,随后将该溶液冻干,得到13.1g的白色固体(97%)。
终产物的制备
实施例1:TH-Z 132的制备
步骤1:将3.9mmol(0.328g)单氧化异戊二烯溶于3mL乙酸乙酯中,依次加入CuCl2(3.9mmol,0.672g)和LiCl(3.9mmol,0.672g)并加热到80℃反应1h,冷却,加入0.15g的冰,随后将其中的不溶物过滤,分离有机相,水相用正己烷萃取几次,合并有机相,用MgSO4干燥,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醛(1.95mmol,0.230g),产率:50%。
步骤2:将2-甲基-4-氯-2-丁烯醛(0.84mmol,0.1g)溶于3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度,随后分批量加入NaBH4且随时监测反应直到原料完全消失,加入少量水淬灭反应。然后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旋干,上样,分离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醇(0.55mmol,0.0657g),产率65%。
步骤3,4:将1.1mmol三(四正丁基铵)二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溶于2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2-甲基-4-氯-2-丁烯醇(0.55mmol,0.0657g)同样溶于2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产率为50%。
TH-Z 132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55(t,J=6.2Hz,1H),4.60(dd,J1=J2=7.4Hz,2H),3.90(s,2H),1.59(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92(d,J=9.0Hz,1P),8.07(d,J=9.0Hz,2P).
HRMS(ESI):计算值:326.9357;实测值:326.9359.
实施例2:TH-Z 456制备
实施例2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单氯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456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3(t,J=6.2Hz,1H),4.56(dd,J1=J2=7.4Hz,2H),4.0(s,2H),3.8(dd,J1=J2=15.4Hz,1H),1.70(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3.99(d,J=9.0Hz,1P),9.31(d,J=9.0Hz,2P).
实施例3:TH-Z 455的制备
实施例3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单氟亚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455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1(t,J=6.6Hz,1H),4.64(dd,J1=J2=12.2Hz,1H),4.54(dd,J1=J2=7.28Hz 2H),3.98(s,2H),1.68(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2.86(dd,J1=11.2Hz,J2=62.5Hz,1P),7.52(dd,J1=11.,J2=58.0Hz,2P).
实施例4:TH-Z 454的制备
实施例4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二氟亚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454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1(t,J=6.4Hz,1H),4.58(dd,J1=J2=7.28Hz 2H),3.99(s,2H),1.68(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2.86(m,1P),7.52(m,2P).
HRMS(ESI):计算值:294.9948;实测值:294.9952.
实施例5:TH-Z 136的制备
实施例5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136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3(t,J=6.5Hz,1H),4.58(dd,J1=J2=7.28Hz 2H),4.00(s,2H),1.69(s,3H),1.50(dd,J1=J2=14.9Hz 3H)31P NMR(162MHz,D2O)δppm 20.71(d,J=34.0Hz 1P),17.52(d,J=34.0Hz 2P).
HRMS(ESI):计算值:340.9190;实测值:340.9191.
实施例6:TH-Z 457的制备
实施例6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咪唑亚乙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457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8.37(s,1H),7.39(s,1H),7.20(s,1H),5.35(t,J=6.6Hz,1H),4.64(m,2H),4.35(dd,J1=J2=7.36Hz 2H),3.95(s,2H),1.61(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5.88(d,J=16.2Hz,1P),12.73(d,J=17.8Hz,2P).
实施例7:TH-Z 466的制备
实施例7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四氮唑亚乙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466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9.18(s,1H),5.26(t,J=6.6Hz,1H),5.07(dd,J1=J2=7.36Hz2H),4.25(m,2H),3.95(s,2H),1.59(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6.09(d,J=16.2Hz,1P),11.7(d,J=16.2Hz,2P).
实施例8:TH-Z 383的制备
步骤1:将3.9mmol(0.328g)单氧化异戊二烯溶于3mL乙酸乙酯中,依次加入CuCl2(3.9mmol,0.672g)和LiCl(3.9mmol,0.672g)并加热到80℃反应1h,冷却,加入0.15g的冰,随后将其中的不溶物过滤,分离有机相,水相用正己烷萃取几次,合并有机相,用MgSO4干燥,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醛(1.95mmol,0.230g),产率:50%。
步骤2:将2-甲基-4-氯-2-丁烯醛(0.84mmol,0.1g)溶于3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度,随后分批量加入NaBH4且随时监测反应直到原料完全消失,加入少量水淬灭反应。然后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旋干,上样,分离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醇(0.55mmol,0.0657g),产率65%。
步骤3:将2-甲基-4-氯-2-丁烯醇(5.5mmol,0.657g)和3,4-二氢吡喃(1.1mL,9.1mmol)溶于8mL二氯甲烷中并将反应置于0℃,随后加入4-甲基苯磺酸吡啶(63mg,0.25mmol)并在该温度下反应3h,点板监测直到反应完全,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2-甲基-4-氯-2-丁烯氧基)四氢吡喃(2.73mmol,0.556g),产率:85%。
步骤4,5:将2mmol三(四正丁基铵)二氯甲基二磷酸氢盐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2-(2-甲基-4-氯-2-丁烯氧基)四氢吡喃(1mmol,0.204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产率为60%。
TH-Z 383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71(t,J=6.0Hz,1H),4.69(dd,J1=J2=7.2Hz,2H),4.75(t,J=7.0Hz,1H),4.16(d,J=12.0Hz,1H),4.02(d,J=12.0Hz,1H),3.88(m,1H),3.59(m,1H),1.77(m,2H),1.72(s,3H),1.54(m,4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92(d,J=9.0Hz,1P),8.07(d,J=9.0Hz,2P).
HRMS(ESI):计算值:410.9927;实测值:410.9932.
实施例9:TH-Z 381的制备
步骤1:将3.9mmol(0.328g)单氧化异戊二烯溶于3mL乙酸乙酯中,依次加入CuCl2(3.9mmol,0.672g)和LiCl(3.9mmol,0.672g)并加热到80℃反应1h,冷却,加入0.15g的冰,随后将其中的不溶物过滤,分离有机相,水相用正己烷萃取几次,合并有机相,用MgSO4干燥,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醛(1.95mmol,0.230g),产率:50%。
步骤2:将2-甲基-4-氯-2-丁烯醛(0.84mmol,0.1g)溶于3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度,随后分批量加入NaBH4且随时监测反应直到原料完全消失,加入少量水淬灭反应。然后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合并有机相旋干,上样,分离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醇(0.55mmol,0.0657g),产率65%。
步骤3:将2-甲基-4-氯-2-丁烯醇(1mmol,0.120g)和咪唑(1.5mmol,0.102mg)溶于7mLDMF中,随后将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1.2mmol,0.181g)溶于7mL DMF且将该溶液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下反应过夜,将反应液转入装有50mL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萃取,收集有机层,干燥,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0.86mmol,0.204g),产率:86%。
步骤4,5:将2mmol三(四正丁基铵)二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2-甲基-4-氯-2-丁烯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1mmol,0.204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产率为60%。
TH-Z 381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t,J=6.2Hz,1H),4.20(dd,J1=J2=7.4Hz,2H),4.03(s,2H),1.65(s,3H),0.92(s,9H),0.07(s,6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92(d,J=9.0Hz,1P),8.07(d,J=9.0Hz,2P).
HRMS(ESI):计算值:441.0221;实测值:441.0222.
实施例10:TH-Z 465的制备
步骤1:将亚磷酸三乙酯(13.2mmol,2.19g)和2-溴已酸乙酯(13.2mmol,2.95g)混合加入到干燥的封管中,加热到13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0h,随后冷却到室温得到2-(二乙氧基-磷酰基)-己酸乙酯(产率:100%)。
步骤2:将NaH(60%,1g,24.9mmol)称量于充有氮气的三口烧瓶中并置于0度,将无水的THF(10mL)用干燥的20mL的玻璃注射器注入到上述烧瓶中,随后将2-(二乙氧基-磷酰基)-己酸乙酯(2.3g,8.33mmol)溶于20mLTHF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且在0度下反应15min,常温下反应45min,然后将改反应再置于0度,滴加8.5mL氯乙醛的溶液,混合液在20℃反应大约1h,加入乙醚稀释混合液,随后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清洗,然后将有机溶液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旋干即为产物B。
步骤3:在-78℃下,将DIBAl(4mmol,4mL,1M的正己烷溶液)慢慢滴加到B的二氯甲烷(200mL)溶液中(1mmol,0.204g),反应1.5h后,TLC监测反应直到原料全部反应完,随后用酒石酸钠钾淬灭反应,分离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MgSO4干燥,旋干,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C(产率:61%)。
步骤4,5:将2mmol三(四正丁基铵)二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C(1mmol,0.162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E,产率为55%。
TH-Z 465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2(t,J=6.8Hz,1H),4.70(dd,J1=J2=7.24Hz,2H),4.03(s,2H),2.09(t,J=7.16Hz,2H),1.38-1.24(m,4H),0.86(t,J=7.2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6(d,J=16.2Hz,1P),8.1(d,J=16.2Hz,2P).
HRMS(ESI):计算值:368.9827;实测值:368.9825.
实施例11:TH-Z 461的制备
步骤1:将异戊二烯(4.2mL,40mmol)溶于15mL醋酸中并将反应置于0度,加入NBS(5.34g,30mmol)反应2h,随后将对甲苯磺酸(0.102g,0.6mmol)加入并加热到80℃且在该温度下反应1h,冷却到室温,用正己烷萃取,随后分别用水,1M的氢氧化钠清洗,干燥,过滤,旋干即为产物A(8.24g,40mmol)(100%)。
步骤2:将A(8.24g,40mmol)溶于10mL甲醇中,然后将碳酸钾的水溶液(1.84g溶于3mL水)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常温反应30min,旋掉大部分溶液,然后加入CHCl3稀释,用水和1M的盐酸清洗,NaSO4干燥,过滤,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B(产率:40%)。
步骤3:将B(3.18g,19.27mmol)溶于27mL二氯甲烷中,随后分别加入3,4-二氢吡喃(5.4mL,57.8mmol)和10-樟脑磺酸,常温下反应10h后用二氯甲烷稀释,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清洗,Na2SO4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C(3.88g,15.6mmol)(产率:81%)。
步骤4:常温下将0.5g溴苯溶于25mL无水丙酮中且充入氮气保护,随后向该溶液中加入1H-1,2,3-三氮唑(0.264g,19.27mmol),碳酸钾(溶于27mL二氯甲烷中,随后分别加入3,4-二氢吡喃(5.4mL,57.8mmol)和10-樟脑磺酸,常温下反应10h后用二氯甲烷稀释,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清洗,Na2SO4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D(3.88g,15.6mmol)(产率:81%)。
步骤5:将化合物D(0.498g,2mmol)溶于10mL乙醇中,加入4-甲基苯磺酸吡啶(25mg,0.1mmol)在55℃下反应1h,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E(0.245g,1.6mmol)(产率:79%)。
步骤6:将NCS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置于-30℃下,然后将二甲硫醚(80uL,1.2mmol))滴加到反应中,大约5min后,再将化合物E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自然升温到0度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在常温下反应15min,然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并用正己烷萃取两次,将有机物合并再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两次,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旋干即为所要化合物F。(产率:98%)。
步骤7: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F(1mmol,0.171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H,产率为55%。
TH-Z 461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76(s,1H),5.60(t,J=6.6Hz,1H),5.02(s,2H),4.49(dd,J1=J2=6.88Hz,2H),1.54(s,3H).31P NMR(162MHz,D2O)δppm-6.61(d,J=22.7Hz,1P),-10.42(d,J=21.1Hz,2P).
HRMS(ESI):计算值:312.015;实测值:312.0154.
实施例12:TH-Z 459的制备
实施例12以类似于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四步采用了甲磺酰胺作为原料。
TH-Z 459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6(t,J=6.6Hz,1H),4.49(dd,J1=J2=5.96Hz,2H),3.65(s,2H),3.05(s,3H),1.71(s,3H).31P NMR(162MHz,D2O)δppm-7.08(d,J=21.1Hz,1P),-10.40(d,J=21.1Hz,2P).
HRMS(ESI):计算值:337.9864;实测值:337.9867.
实施例13:TH-Z 460的制备
实施例13以类似于实施例11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四步采用了苯磺酰胺作为原料。
TH-Z 460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75(d,J=8.08Hz,2H),7.46(d,J=8.04Hz,2H),5.55(t,J=6.6Hz,1H),4.41(dd,J1=J2=6.88Hz,2H),2.44(s,3H),1.58(s,3H).31P NMR(162MHz,D2O)δppm-7.36(d,J=21.1Hz,1P),-10.52(d,J=22.7Hz,2P).
HRMS(ESI):计算值:414.0177;实测值:414.0176.
实施例14:TH-Z 532的制备
步骤1:将异戊烯醇(1g,11.6mmol)溶于45mL无水DMF中,加入TBSCl(1.85g,11.6mmol)和咪唑(1.98g,29.1mmol),反应过夜,随后用90mL的水淬灭反应,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将有机相合并并用盐水洗,干燥,过滤,过硅胶柱得到产物A(2.09g,10.4mmol)(90%)。
步骤2:将二氧化硒(0.59g,5.25mmol),过氧化叔丁醇(6mL,3.8M的甲苯溶液中)溶于58mL的CH2Cl2中并将反应置于-15℃下反应30min。随后将溶于5mL二氯甲烷中的A(2.09g,10.4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常温下反应48h,用水淬灭,有机层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和盐水洗,NaSO4干燥,过滤,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B(产率:69%)。
步骤3:将B(1.55g,7.18mmol)溶于70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下,随后分批加入二异丁基氢化铝(3.1mL,2.5M的甲苯溶液),TLC跟踪反应直到原料全部反应,将温度慢慢升高到常温,减压下旋溶液直到将甲醇旋完,将剩余的溶液用水洗,然后将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再用盐水洗,Na2SO4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C(1.26g,5.82mmol)(产率:81%)。
步骤4:常温下将C(0.22g,1mmol)溶于10mL甲苯中,随后分别加入壬酸(0.24g,1mmol),三苯基磷(0.60g,1.5mmol),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0.46g,1.5mmol),反应过夜,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D(0.23g,0.64mmol)(产率:64%)。
步骤5:将化合物D(0.23g,0.64mmol)溶于7mL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四丁基氟化氨(1.3mL,1M的THF溶液中)在常温下反应直到原料全部反应完,随后用氯化铵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Na2SO4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E(0.15g,0.62mmol)(产率:97%)。
步骤6:将NCS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置于-30℃下,然后将二甲硫醚(80uL,1.2mmol))滴加到反应中,大约5min后,再将化合物E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自然升温到0度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在常温下反应15min,然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并用正己烷萃取两次,将有机物合并再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两次,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旋干即为所要化合物F。(产率:98%)。
步骤7、8: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F(1mmol,0.26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H,产率为55%。
TH-Z 532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9(t,J=6.0Hz,1H),4.66(dd,J1=J2=7.2Hz,2H),4.52(s,2H),2.38(t,J=7.2Hz,2H),1.66(s,3H),1.56(t,J=6.8Hz,2H),1.25-1.23(m,10H),0.81(t,J=6.4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76(d,J=16.2Hz,1P),7.98(d,J=16.2Hz,2P).
实施例15:TH-Z 388的制备
步骤1:将3.9mmol(0.328g)单氧化异戊二烯溶于3mL乙酸乙酯中,依次加入CuCl2(3.9mmol,0.672g)和LiCl(3.9mmol,0.672g)并加热到80℃反应1h,冷却,加入0.15g的冰,随后将其中的不溶物过滤,分离有机相,水相用正己烷萃取几次,合并有机相,用MgSO4干燥,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甲基-4-氯-2-丁烯醛(1.95mmol,0.230g),产率:50%。
步骤2:将1mmol2-甲基-4-氯-2-丁烯醛(0.118g)溶于10mL THF中,反应置于0度并氮气保护,随后将正辛基溴化镁(1.5mmol,2.0M的THF溶液)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装有冰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6N的盐酸直到白色固体全部溶解,然后加入10mL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分别再用饱和食盐水,水清洗,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B(0.57mmol,0.132g),产率:57%。
步骤3: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B(1mmol,0.171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D,产率为60%。
1H NMR(400MHz,D2O)δppm 5.62(t,J=6.52Hz,1H),4.51(m,2H),3.90(s,2H),4.06(dd,J1=J2=6.8Hz,1H),1.65(s,3H),1.55(t,J=5.52Hz,2H),1.26(s,12H),0.84(t,J=6.88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0.92(d,J=9.0Hz,1P),8.07(d,J=9.0Hz,2P).
HRMS(ESI):计算值:373.1181;实测值:373.118.
实施例16:TH-Z 387的制备
步骤1:将亚磷酸三乙酯(13.2mmol,2.19g)和2-溴已酸乙酯(13.2mmol,2.95g)混合加入到干燥的封管中,加热到13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0h,随后冷却到室温得到2-(二乙氧基-磷酰基)-己酸乙酯(产率:100%)。
步骤2:将NaH(60%,1g,24.9mmol)称量于充有氮气的三口烧瓶中并置于0度,将无水的THF(10mL)用干燥的20mL的玻璃注射器注入到上述烧瓶中,随后将2-(二乙氧基-磷酰基)-己酸乙酯(2.3g,8.33mmol)溶于20mLTHF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且在0度下反应15min,常温下反应45min,然后将改反应再置于0度,滴加8.5mL氯乙醛的溶液,混合液在20℃反应大约1h,加入乙醚稀释混合液,随后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清洗,然后将有机溶液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旋干即为产物B。
步骤3:在-78℃下,将DIBAl(4mmol,4mL,1M的正己烷溶液)慢慢滴加到B的二氯甲烷(200mL)溶液中(1mmol,0.204g),反应1.5h后,TLC监测反应直到原料全部反应完,随后用酒石酸钠钾淬灭反应,分离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MgSO4干燥,旋干,旋干,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C(产率:61%)。
步骤4,5: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C(1mmol,0.162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E,产率为55%。
TH-Z 387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1(t,J=6.72Hz,1H),4.52(dd,J1=J2=7.12Hz,2H),4.03(s,2H),2.10(t,J=7.16Hz,2H),1.38-1.24(m,4H),0.85(t,J=7.2Hz,3H).31PNMR(162MHz,D2O)δppm-8.42(d,J=21.1Hz,1P),-10.53(d,J=21.10Hz,2P).
HRMS(ESI):计算值:303.0399;实测值:303.0395.
实施例17:TH-Z 386的制备
实施例17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2-溴辛酸乙酯作为原料。
TH-Z 386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5(t,J=6.48Hz,1H),4.56(dd,J1=J2=7.16Hz,2H),4.07(s,2H),2.14(t,J=7.24Hz,2H),1.39-1.27(m,8H),0.857(t,J=7.2Hz,3H).31PNMR(162MHz,D2O)δppm-9.92(d,J=19.44Hz,1P),-10.65(d,J=19.44Hz,2P).
HRMS(ESI):计算值:303.0399;实测值:303.0395.
实施例18:TH-Z 384的制备
实施例18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α-溴苯乙酸乙酯作为原料。
TH-Z 384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3-7.35(m,3H),7.27(d,J=7.6Hz,2H),5.94(t,J=6.40Hz,1H),4.39(dd,J1=J2=7.20Hz,2H),4.34(s,2H),3.97-3.94(m,1H).31P NMR(162MHz,D2O)δppm-9.04(d,J=21.10Hz,1P),-10.82(d,J=21.10Hz,2P).
HRMS(ESI):计算值:323.0086;实测值:323.0079.
实施例19:TH-Z 523的制备
实施例19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2-溴乙酸乙酯作为原料。
TH-Z 523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55(t,J=6.80Hz,1H),4.56(dd,J1=J2=7.20Hz,2H),4.01(s,2H),2.07(q,J=7.60Hz,2H),0.92(t,J=7.60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8.66(d,J=19.44Hz,1P),-10.57(d,J=19.44Hz,2P).
实施例20:TH-Z 524的制备
步骤1:将三乙基膦酰乙酸酯(5.6g,25mmol)溶于50mL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并置于0℃,分批加入1g60%的氢化钠并将反应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加入烯丙基溴(3.05g,25mmol),在室温下过夜,然后将反应用25mL的氯化铵淬灭,分液,收集有机溶液,并将水层用二氯甲烷(3x 100mL)萃取,合并有机相,用Na2SO4干燥,过滤。浓缩得到货色液体,然后过硅胶柱得到纯的2-(二乙氧基-磷酰基)-烯丁酸乙酯(产率:53%)。
实施例20步骤2,3,4,5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
TH-Z 524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83-5.73(m,1H),5.68(t,J=6.80Hz,1H),5.06-4.98(m,2H),4.48(dd,J1=J2=6.80Hz,2H),4.00(s,2H),2.83(d,J=6.40Hz,2H).31P NMR(162MHz,D2O)δppm-8.70(d,J=19.44Hz,1P),-10.61(d,J=19.44Hz,2P).
实施例21:TH-Z 533的制备
实施例21以类似于实施例20的方法制备。
TH-Z 533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91-5.87(m,1H),5.64(t,J=6.80Hz,1H),5.16-5.10(m,2H),4.54(dd,J1=J2=6.80Hz,2H),4.12(s,2H),2.91(d,J=6.40Hz,2H).31P NMR(162MHz,D2O)δppm-9.17(d,J=21.1Hz,1P),-10.66(d,J=21.1Hz,2P).
实施例22:TH-Z 525的制备
实施例22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溴化卞作为原料。
TH-Z 525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0-7.32(m,5H),5.87(t,J=6.28Hz,1H),4.71(dd,J1=J2=7.00Hz,2H),4.00(s,2H),3.57(s,2H).31P NMR(162MHz,D2O)δppm-7.94(d,J=21.10Hz,1P),-10.49(d,J=19.44Hz,2P).
实施例23:TH-Z 526的制备
实施例23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溴化卞作为原料。
TH-Z 526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09-7.07(m,4H),5.75(t,J=6.80Hz,1H),4.59(dd,J1=J2=6.40Hz,2H),3.85(s,2H),3.37(s,2H),2.18(s,3H),31P NMR(162MHz,D2O)δppm-7.61(d,J=21.10Hz,1P),-10.44(d,J=21.10Hz,2P).
实施例24:TH-Z 527的制备
实施例24以类似于实施例16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溴化卞作为原料。
TH-Z 527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64(t,J=6.12Hz,1H),4.55(dd,J1=J2=6.72Hz,2H),4.06(s,2H),2.13(t,J=7.32Hz,2H),1.39-1.28(m,14H),0.85(t,J=6.12Hz,3H).31PNMR(162MHz,D2O)δppm-10.8(d,J=19.44Hz,1P),-10.5(d,J=19.44Hz,2P).
实施例25:TH-Z 534的制备
步骤1:将3.15mmol(0.27g)的3-甲基-3-丁烯-1-醇和无水的三乙胺(0.88mL)溶于5mL无水的二氯甲烷中,将反应置于0℃并氮气保护,随后将0.29mL的甲磺酰氯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并在常温下搅拌30min,随后将反应过滤,有机相分别用3N盐酸,饱和碳酸氢钠和水洗,用MgSO4干燥,旋干,得到产物A(2.43mmol,0.398g)。
步骤2,3:将1.1mmol三(四正丁基铵)二氯亚甲基二磷酸氢盐溶于2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A(1mmol,0.164g)同样溶于2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产率为50%。
TH-Z 534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88(s,1H),4.86(s,1H),4.24(dt,J1=7.2Hz,J2=7.24Hz,2H),2.42(t,J1=J2=6.8Hz,2H),1.80(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8.65(d,J=17.82Hz,1P),7.94(d,J=17.82Hz,2P).
实施例26:TH-Z 535的制备
实施例26以类似于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单氯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535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84(s,1H),4.78(s,1H),4.07(dt,J1=6.48Hz,J2=6.8Hz,2H),3.77(dd,J1=J2=15.4Hz,1H),2.37(t,J1=J2=6.48Hz,2H),1.76(s,3H).31PNMR(162MHz,D2O)δppm 13.42(d,J=6.48Hz,1P),9.50(d,J=6.48Hz,2P).
实施例27:TH-Z 536的制备
实施例27以类似于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单氟亚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536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85(s,1H),4.79(s,1H),4.67(dd,J1=J2=12.1Hz,1H),4.07(dt,J1=6.92Hz,J2=6.84Hz,2H),2.37(t,J1=J2=6.60Hz,2H),1.76(s,3H).31PNMR(162MHz,D2O)δppm 12.00(dd,J1=11.2Hz,J2=51.2Hz,1P),7.84(dd,J1=11.2Hz,J2=51.2Hz,J1=11.2Hz,J2=51.2Hz,2P).
实施例28:TH-Z 537的制备
实施例28以类似于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537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84(s,1H),4.78(s,1H),4.08(dt,J1=6.48Hz,J2=6.8Hz,2H),2.38(t,J1=J2=6.72Hz,2H),1.78(s,3H),1.18(dd,J1=J2=6.3Hz,3H),31PNMR(162MHz,D2O)δppm 19.62(d,J=34.5Hz,1P),18.27(d,J=34.2Hz,2P).
实施例29:TH-Z 538的制备
实施例29以类似于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一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咪唑亚乙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538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8.54(s,1H),7.47(s,1H),7.31(s,1H),4.80(s,1H),4.78(s,1H),4.56-4.67(m,2H),4.92-4.03(m,2H),2.26(t,J1=J2=6.4Hz,2H),1.75(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4.80(d,J=17.82Hz,1P),13.00(d,J=17.7Hz,2P).
实施例30:TH-Z 539的制备
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产率为60%。
TH-Z 539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47(m,1H),4.65(dt,J1=J2=7.24Hz,2H),1.79(s,3H),1.74(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9.10(d,J=16.20Hz,1P),7.94(d,J=17.82Hz,2P).
实施例31:TH-Z540的制备
步骤1:将NCS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置于-30℃下,然后将二甲硫醚(80uL,1.2mmol))滴加到反应中,大约5min后,再将化合物合金欢醇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自然升温到0度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在常温下反应15min,然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并用正己烷萃取两次,将有机物合并再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两次,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旋干即为所要化合物F。(产率:98%)。
步骤2、3:将2mmol三(四正丁基铵)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氢盐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A(1mmol,0.26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 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C,产率为58%。
TH-Z 540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5.46(t,J=6.60Hz),5.19(m,2H),4.47(dd,J1=J2=6.64Hz,2H),2.16-2.01(m,8H),1.69(s,3H),1.50(dd,J1=J2=6.3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 19.85(d,J=38.88Hz,1P),18.46(d,J=38.88Hz,2P).
实施例32:TH-Z 541的制备
步骤1:将氢化铝锂(6mmol,0.23g)溶于20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随后将溶有化合物A(3mmol,0.71g)的四氢呋喃(10mL)溶液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并将反应在常温下反应直到原料全部被还原,用1N的盐酸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旋干,即得到为产物B。
步骤2:将化合物B(0.65g,3.1mmol)和10uL吡啶溶于7mL乙醚,反应置于5℃且避光,随后将PBr3(0.13m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且在该温度下反应2h,旋干,过柱子即为产物C。
步骤3,4: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C(1mmol,0.225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D,产率为65%。
TH-Z 541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38(t,J=7.88Hz,1H),7.12(d,J=7.88Hz,1H),7.11(s,1H),6.98(d,J=8.44Hz,1H),4.98(d,J=6.52Hz,2H),4.10(t,J=6.52Hz,2H),1.77(m,2H),1.45(m,2H),1.32(m,4H),0.88(t,J=6.36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8.77(d,J=20.90Hz,1P),-10.84(d,J=20.90Hz,2P).
实施例33:TH-Z 542的制备
步骤1:将氢化铝锂(6mmol,0.23g)溶于20mL四氢呋喃中并置于0℃,随后将溶有化合物A(2.8mmol,0.66g)的四氢呋喃(10mL)溶液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并将反应在常温下反应直到原料全部被还原,用1N的盐酸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过滤,旋干,即得到为产物B。
步骤2:将NCS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氮气保护,置于-30℃下,然后将二甲硫醚(80uL,1.2mmol))滴加到反应中,大约5min后,再将化合物B(1mmol,0,21g)溶于8mL无水二氯甲烷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自然升温到0度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在常温下反应15min,然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并用正己烷萃取两次,将有机物合并再用冷的饱和氯化钠清洗两次,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旋干即为所要化合物C。(产率:98%)。
步骤3,4:将2mmol焦磷酸溶于3mL无水乙腈中,随后将产物C(1mmol,0.227g)同样溶于3mL乙腈中并慢慢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常温反应2h,在不超过40℃下旋干有机溶剂。然后将残留物溶于1mL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中,将该液慢慢通过DOWEXAG 50W-X8(100-200目)(30当量)离子交换树脂(用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平衡),然后用两倍柱体积的异丙醇/碳酸氢铵(v/v=1:49)的混合溶液淋洗,且淋洗时间超过30min。将收集的液体结冰,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溶于2mL 0.1M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并转移到15mL的离心管中,用7mL的乙腈/异丙醇(v/v=1:1)混合液提取两次,离心,分别将上清液中的有机溶液在低于40℃下旋掉,然后将残留液体冻干,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目标产物D,产率为62%。
TH-Z 542的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8.14(s,1H),8.07(s,1H),7.48(s,1H),6.98(d,J=8.44Hz,1H),4.97(d,J=6.40Hz,2H),4.05(t,J=6.52Hz,2H),1.72(m,2H),1.40(m,2H),1.28(m,4H),0.83(t,J=6.36Hz,3H).31P NMR(162MHz,D2O)δppm-8.18(d,J=21.06Hz,2P),-10.90(d,J=21.06Hz,1P).
实施例34:TH-Z 544的制备
实施例34步骤1、2、3以类似于实施例28的方法制备。
步骤4:将化合物C称取20mg溶于二次蒸馏水中常温下搅拌,慢慢滴加稀释到一定浓度的溴水直到反应颜色稍微变黄即可,继续搅拌10min,结冰,冻干即为产物D。
TH-Z 544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17(q,J1=6.60Hz,2H),3.56(dt,J1=10.88Hz,J2=6.05Hz,2H),2.04(t,J1=J2=6.80Hz,2H),1.18(dd,J1=J2=15.8Hz,3H),1.36(s,3H).31PNMR(162MHz,D2O)δppm 20.01(d,J=34.5Hz,1P),19.44(d,J=34.2Hz,2P).
实施例35:TH-Z 545的制备
实施例35步骤1、2、3以类似于实施例34的方法制备,不同的是第三步采用了三(四正丁基铵)二氯甲基二磷酸氢盐作为原料。
TH-Z 545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4.17(q,J=6.88Hz,2H),3.56(dt,J1=10.88Hz,J2=6.04Hz,2H),2.04(t,J1=J2=6.80Hz,2H),1.35(s,3H).31P NMR(162MHz,D2O)δppm 8.26(d,J=34.5Hz,1P),7.97(d,J=34.2Hz,2P).
实施例36:TH-Z 546的制备
步骤1:将β-氯代丁酮(0.11g,1mmol)溶于2mL四氢呋喃,氮气保护并将反应置于0℃,随后将苯基溴化镁(3mL,3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然后将反应逐渐升温到常温且在该温度下反应1h,反应用氯化铵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过硅胶柱子,得到产物A。
实施例36步骤2、3以类似于实施例25的方法制备。
TH-Z 546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8(d,J=7.52Hz,2H),7.40(m,2H),7.29(m,1H),3.90(m,2H),2.22(t,J1=J2=7.32Hz,2H),1.55(s,3H).31P NMR(162MHz,D2O)δppm-6.79(d,J=21.10Hz,1P),10.52(d,J=21.10Hz,2P).
实施例37:TH-Z 471的制备
步骤1:将LiAlH4(0.051g,1.3mmol)溶于2mL无水乙醚并将反应置于0℃且氮气保护,随后将2mL无水乙醚的AlCl3(0.13mg,1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搅拌10min后,将化合物A(0.139g,1mmol)溶于2mL无水乙醚,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且在常温下反应2h,等原料反应完,加入2mL冰水淬灭,用氢氧化钠调节PH到10左右,随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过硅胶柱子,得到产物B(0.050g,产率:38%)。
步骤2:将化合物B(0.135g,1mmol)和化合物C(0.216,2mmol)溶于5mL二氯甲烷,随后分别加入EDC(0.288,1.5mmol),HOBT(0.162g,1.2mmol),常温下反应2h,加入50mL的乙酸乙酯,用1N盐酸,水,饱和碳酸氢钠洗,干燥,浓缩,纯化得到产物D(0.218,0.7mmol)。
步骤3:将化合物D(0.074g,0.24mmol)溶于3mL二氯甲烷,滴加TMSBr(0.293,2mmol),常温下反应2h,旋干,随后加入3mL甲醇常温下搅拌1h,然后用1N的氢氧化钠调节PH到8,彻底将溶剂旋干,随后用丙酮将固体磨碎,得到白色产物E(0.021,0.06mmol)。
TH-Z 471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8(d,J=7.60Hz,2H),7.39(m,2H),7.32(m,1H),6.62(d,J=16.60Hz,1H),6.33(m,1H),3.98(d,J=5.20Hz,2H),2.59(d,J=18.40Hz,2H).31PNMR(162MHz,D2O)δppm 11.85(s,P).
实施例38:TH-Z 472的制备
实例38的步骤1,2分别类似于实例37的步骤2,3,不同的是将实例37的产物B换成3-苯丙胺。
TH-Z 472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38-7.26(m,5H),3.19(t,J1=J2=6.8Hz,2H),2.68(t,J1=J2=7.6Hz,2H),2.55(d,J=18.80Hz,2H),1.85(m,2H).31P NMR(162MHz,D2O)δppm12.55(s,P).
实施例39:TH-Z 473的制备
实例39的步骤1,3分别类似于实例38的步骤1、2。
步骤2:6g NaHCO3加入到30mL的10%的NaOCl中,将反应置于0℃,随后将化合物A(0.516,1.65mmol)溶于6mL CCl4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并在该温度下反应30min,混合溶液用冷的二氯甲烷萃取三次,饱和碳酸氢钠洗,干燥,浓缩,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B(0.230,0.37mmol)。
TH-Z 473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35-7.22(m,5H),3.20(t,J1=J2=6.80Hz,2H),2.66(t,J1=J2=7.60Hz,2H),1.84(m,2H).31P NMR(162MHz,D2O)δppm 7.97(s,P).
实施例40:TH-Z 474的制备
步骤1,2:将A(0.811,6mmol)和甲基磺酰氯(0.114,2mmol)溶于10mL二氯甲烷,反应置于0℃,随后将三乙胺(0,101,2.4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大约1h后,向反应中加入50mL的乙酸乙酯,分别用1N盐酸,水,碳酸氢钠洗,硫酸钠干燥,旋干,将得到的残留物用10mL的无水THF溶解并将反应置于-78℃,滴加2个当量的BuLi,反应1h后,将氯磷酸二乙酯(0.104,0.6mmol)加入到反应中,将反应温度慢慢升到0℃且在该温度下反应1h,随后用饱和NH4Cl淬灭反应,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MgSO4干燥,过滤,浓缩,纯化,得到产物C。
步骤3:将化合物C(0.080g,0.23mmol)溶于3mL二氯甲烷,滴加TMSBr(0.293,2mmol),常温下反应2h,旋干,随后加入3mL甲醇常温下搅拌1h,然后用1N的氢氧化钠调节PH到8,彻底将溶剂旋干,随后用丙酮将固体磨碎,得到白色产物D(0.018,0.05mmol)。
TH-Z 474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34-7.22(m,5H),3.34(d,J=14.40Hz,2H),3.03(t,J1=J2=6.80Hz,2H),2.68(t,J1=J2=7.60Hz,2H),1.83(m,2H).31P NMR(162MHz,D2O)δppm3.49(s,P).
实施例41:TH-Z 547的制备
实例41的步骤类似于实例38,不同的是将原料为2-苯乙胺。
TH-Z 547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38-7.26(m,5H),3.19(t,J1=J2=6.8Hz,2H),2.68(t,J1=J2=7.6Hz,2H),1.85(m,2H).31P NMR(162MHz,D2O)δppm12.44(s,P).
实施例42:TH-Z 548的制备
实例42的步骤类似于实例38,不同的是将原料为3-苯丙醇。
TH-Z 548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0-7.29(m,5H),4.13(t,J1=J2=6.80Hz,2H),3.30(d,J=14.40Hz,2H),2.77(t,J1=J2=7.60Hz,2H),1.91(m,2H).31P NMR(162MHz,D2O)δppm11.90(s,P).
实施例43:TH-Z 549的制备
步骤1:将NaH(0.145g,3.6mmol)溶于7mL四氢呋喃并将反应置于0℃,氰甲基膦酸二乙酯(3.3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随后将间苯氧基苯甲醛(3mmol)也加入到反应并在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水,分离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产物A。
实施例43步骤2、3、4类似与实施例37,只是反应物由实施例37的B变为实施例43的A。
TH-Z 549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0-7.22(m,3H),7.20-7.15(m,2H),7.08-7.03(m,3H),6.93-6.90(m,1H),6.52(d,J=16.00Hz,1H),6.26-6.20(m,1H),3.91(d,J=5.20Hz,2H),2.64(d,J=19.60Hz,2H).31P NMR(162MHz,D2O)δppm 13.10(s,P).
实施例44:TH-Z 550的制备
步骤1:将NaH(0.145g,3.6mmol)溶于7mL四氢呋喃并将反应置于0℃,氰甲基膦酸二乙酯(3.3mmol)慢慢滴加到反应中,随后将间苯氧基苯甲醛(3mmol)也加入到反应并在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加入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水,分离有机相,干燥,浓缩,得到产物A。随后将A溶于15mL甲醇并加入5%Pd/C(50mg),常温反应过夜,过滤,旋干,得到产物B。
实施例44步骤3、4类似与实施例43,只是反应物由实施例43的A变为实施例44的B。
步骤5:6g NaHCO3加入到30mL的10%的NaOCl中,将反应置于0℃,随后将化合物D(0.668,1.65mmol)溶于6mL CCl4中且慢慢滴加到上述反应并在该温度下反应30min,混合溶液用冷的二氯甲烷萃取三次,饱和碳酸氢钠洗,干燥,浓缩,过硅胶柱纯化得到产物E(0.175,0.37mmol)。
步骤6:将化合物E(0.175,0.37mmol)溶于3mL二氯甲烷,滴加TMSBr(0.434,2.96mmol),常温下反应2h,旋干,随后加入3mL甲醇常温下搅拌1h,然后用1N的氢氧化钠调节PH到8,彻底将溶剂旋干,随后用丙酮将固体磨碎,得到白色产物F(0.029,0.06mmol)。
TH-Z 550表征数据:
1H NMR(400MHz,D2O)δppm 7.40(t,J1=J2=7.60Hz,2H),7.32(t,J1=J2=7.60Hz,1H),7.19(J1=J2=7.20Hz,1H),7.07-7.03(m,2H),7.05(s,1H),6.92-6.88(m,2H),3.21(t,J1=J2=6.80Hz,2H),2.64(t,J1=J2=7.60Hz,2H),1.86-1.81(m,2H).31P NMR(162MHz,D2O)δppm 7.58(s,P).
生物学实施例
实验材料与仪器
表1实验试剂与厂商
表2实验使用仪器与仪器生产商
实施例1: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定磷抗原与BTN3A1(B30.2)亲和力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是Malvern的Microcell ITC 200。首先用BCA的方法准确测定纯化的BTN3A1(B30.2)蛋白浓度。然后将蛋白用HEPES缓冲液稀释到2mg/ml(100μM),磷抗原浓度为2mmol。然后在25oC下进行ITC实验,每2s滴定2μL配体至蛋白液中(第一滴0.2μL),滴定间隔时间为180s,总共滴定17滴。最终的结合热由单次滴定扣除背景得到。数据分析使用ITC内置的ORIGIN软件包,用单点或多点模型进行拟合。
本发明化合物的ITC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实施例号 化合物编号 ITC数据
对照 HMBPP K<sub>D</sub>=3.3μM
实施例1 TH-Z 132 K<sub>D</sub>=21μM
实施例4 TH-Z 454 K<sub>D</sub>=45μM
实施例6 TH-Z 457 K<sub>D</sub>=400μM
实施例10 TH-Z 465 K<sub>D</sub>=1μM
实施例13 TH-Z 460 K<sub>D</sub>=287μM
实施例16 TH-Z 387 K<sub>D</sub>=885nM
实施例17 TH-Z 386 K<sub>D</sub>=326nM
实施例18 TH-Z 384 K<sub>D</sub>=763nM
实施例19 TH-Z 523 K<sub>D</sub>=1.3μM
实施例20 TH-Z 524 K<sub>D</sub>=610nM
实施例21 TH-Z 533 K<sub>D</sub>=80μM
实施例22 TH-Z 525 K<sub>D</sub>=515nM
实施例23 TH-Z 526 K<sub>D</sub>=256nM
实施例24 TH-Z 527 K<sub>D</sub>=1.7μM
实施例36 TH-Z 546 K<sub>D</sub>=80μM
实施例37 TH-Z 471 K<sub>D</sub>=363μM
实施例38 TH-Z 472 K<sub>D</sub>=390μM
实施例39 TH-Z 473 K<sub>D</sub>=599μM
实施例40 TH-Z 474 K<sub>D</sub>=352μM
实施例41 TH-Z 547 K<sub>D</sub>=470μM
实施例42 TH-Z 548 K<sub>D</sub>=509μM
实施例43 TH-Z 549 K<sub>D</sub>=638μM
实施例44 TH-Z 550 K<sub>D</sub>=264μM
实施例2:化合物HMBPP和HMBpCCl2p(本发明中的化合物TH-Z 132)在小鼠血清中的稳定性实验
首先取小鼠血液置于4℃冰箱过夜,离心,将血清分离。其次,分别向两只核磁管中加入400μL的血清,并将分别溶有化合物HMBPP(3mg)和HMBpCCl2p(3mg)的D2O(100μL)加入上述对应的核磁管中,最后通过31P NMR检测。
HMBpCCl2p的结构如下所示:
稳定性结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3:Vγ9Vδ2 T细胞的分离和扩增以及TNF-α和IFN-γ测试方法
材料:淋巴细胞分离液(GE公司),RPMI 1640培养基(Gibco),人rIL-2(PeproTech公司),L-谷氨酰胺(Life Technologies公司),MEM非必须氨基酸,唑来膦酸(Zometa,AvaChem Scientific公司),胎牛血清(FBS,Gemini公司),双抗(碧云天公司),β-巯基乙醇(Sigma-Aldrich),Anti-TCR Vδ2-PE抗体、anti-CD3-APC抗体(美天旎公司),人TNF-α、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eBioscience)。
实验方法:
Vγ9Vδ2 T细胞大量扩增培养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PBMC在含5μM唑来膦酸的完全培养基(10%FBS,1%双抗,150U/mL人rIL-2,2mM L-谷氨酰胺,1%MEM非必须氨基酸)中培养三天,三天后在不含5μM唑来膦酸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PBMC培养细胞密度维持在2×106/mL,rIL-2每3天新鲜添加。培养12-14天后,用Anti-TCR Vδ2-PE抗体、anti-CD3-APC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Vγ9Vδ2 T细胞含量。当Vγ9Vδ2 T细胞纯度>90%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或冻于液氮中备用。
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筛选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将PBMC以2×105/孔的密度种于圆底96孔板,在含不同浓度的双膦酸或者焦磷酸的完全培养基(10%FBS,1%双抗,150U/mL人rIL-2,2mM L-谷氨酰胺,1%MEM非必须氨基酸)中培养三天,三天后洗去含化合物的培养基,换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6天。rIL-2每3天新鲜添加。培养第9天用Anti-TCR Vδ2-PE抗体、anti-CD3-APC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Vγ9Vδ2 T细胞含量。
焦磷酸促进Vγ9Vδ2 T细胞释放TNF-α、IFN-γ细胞因子实验:将上述得到的90%以上纯度的Vγ9Vδ2 T细胞以2×105/孔的密度种于圆底96孔板,在含不同浓度的焦磷酸的完全培养基(10%FBS,1%双抗,150U/mL人rIL-2,2mM L-谷氨酰胺,1%MEM非必须氨基酸)中培养12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IFN-γ细胞因子含量。
本发明化合物促进因子释放的结果如表2所示。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对γδ T细胞的活化作用如图2所示。
表2
实施例号 化合物编号 因子释放
对照 HMBPP 1.54E-11
实施例1 TH-Z 132 7.96E-09
实施例2 TH-Z 456 1.246E-06
实施例3 TH-Z 455 1E-06
实施例4 TH-Z 454 3.03E-07
实施例5 TH-Z 136 8.42E-07
实施例6 TH-Z 457 3.88E-06
实施例7 TH-Z 466 7.69E-07
实施例8 TH-Z 383 5.01E-08
实施例9 TH-Z 381 1.04E-07
实施例10 TH-Z 465 8.56E-06
实施例11 TH-Z 461 1.48E-05
实施例12 TH-Z 459 1.35E-05
实施例13 TH-Z 460 1.403E-06
实施例15 TH-Z 388 6.1E-07
实施例16 TH-Z 387 5.77E-08
实施例17 TH-Z 386 1.17E-07
实施例18 TH-Z 384 5.42E-08
以上结果表明这些膦酸抗原化合物均可以激活Vγ9Vδ2 T细胞并促进Vγ9Vδ2 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
实施例4:
血中Vγ9Vδ2 T细胞比例测定
本实验外周血样来自健康受试者(n=33)和肝硬化患者(n=25),全血进行裂红并直接染色CD3-APC、Vδ2TCR-PE,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γ9Vδ2 T细胞占全血细胞的百分比。
本实验取得了清华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肝硬化患者判定根据临床诊断进行。
细胞培养
人LX-2细胞、Huh 7细胞的培养基成分:基础DMEM培养基添加10%胎牛血清、100mg/mL链霉素、100U/mL青霉素,细胞置于37℃、95%湿度、5%CO2的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Vγ9Vδ2 T细胞扩增
Vγ9Vδ2 T细胞全培养基成分为:RPMI 1640培养基添加10%FBS,1%亲霉素-链霉素,150U/mL人rIL-2,2mM L-谷氨酰胺,50μMβ-巯基乙醇,1%MEM非必需氨基酸。
大量Vγ9Vδ2 T细胞培养方案:PBMC在培养1-3天时,培养基中添加5μM唑来膦酸,细胞密度为2×106个PBMC/mL,根据细胞数量选择培养皿,从第四天起更换全培养基(不加唑来膦酸),细胞密度保持为1×106个PBMC/mL,每隔2-3天添加新鲜150U/mL rIL-2,培养12-14天后检测Vγ9Vδ2T细胞在活细胞中的比例,当Vγ9Vδ2 T细胞纯度>90%时细胞可用于后续实验或者于液氮中保存。
Vγ9Vδ2 T细胞扩增效率实验:选择96孔圆底培养板,每孔含PBMC为2×105,在相应的双膦酸化合物浓度下作用3天,挽救实验(Rescue)时添加辛伐他汀(Sim)。每个化合物浓度设置3个重复,每隔2-3天添加含新鲜150U/mL rIL-2的全培养基(不含化合物),培养第9天检测Vγ9Vδ2 T细胞在活细胞中的比例。
流式细胞术
将细胞重悬于100μL含相应抗体的缓冲液中(缓冲液成分:PBS、0.5%牛血清白蛋白、2mM EDTA)于4℃染色,染色结束后加入1mL PBS后离心(100g、10min),离心结束后用100μL缓冲液重悬,用流式细胞仪FACSAria SORP(BD)上机检测。Vγ9Vδ2 T细胞用PE/FITC-conjugated anti-human Vδ2TCR抗体和APC/FITC-conjugated anti human CD3抗体进行双染,关于细胞表型(phenotype)分析,CD3+TCR Vδ2+的Vγ9Vδ2 T细胞再用Vioblue-conjugated anti-human CD27抗体和PE-conjugated anti-human CD45RA抗体进行染色。得到的流式数据用FlowJo进行分析。
Vγ9Vδ2 T细胞对LX-2、Huh 7的杀伤实验
本实验采用检测死亡细胞释放LDH(lactate dehydrogenase,乳酸盐脱氢酶)来判断Vγ9Vδ2 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LDH检测采用美国Promega公司的CytoTox非放射性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进行,实验步骤参考说明书进行。
将LX-2细胞(Target,T)与Vγ9Vδ2 T细胞(Effector,E)以不同E:T比共培养4小时,检测培养上清LDH以判定LX-2细胞死亡情况。
化合物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LX-2、Huh 7的杀伤实验:将LX-2细胞或者肿瘤细胞Huh7以1×104个/每孔的密度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孵育4h。细胞成簇实验:4h共培养结束后用IncuCyte(Essen BioScience)仪器10×目镜进行成像拍摄,T细胞簇大小与数量用IncuCyte成像软件进行分析。且簇定义为面积大于300μm2。每孔拍摄3个位点,每组4个重复,独立实验重复两次。挽救实验(Rescue)时在LX-2细胞化合物预处理阶段同时添加辛伐他汀(Sim);抑制实验时在LX-2细胞化合物预处理阶段同时添加中和抗体及抑制剂:anti-NKG2D(10μg/mL,BD)、anti-FasL(10μg/mL)、anti-TRAIL(10μg/mL)、anti-TCRγδ(10μg/mL)、颗粒酶抗体anti-Bcl-2(1μg/mL)及同型对照抗体、穿孔素抑制剂Concanamycin A(CMA)(1μg/mL)(23)。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加入1×105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
Transwell实验:将LX-2细胞以2×105个/每孔的密度种于24孔板,细胞贴壁后,加入5μM BPH-1236处理4小时,孵育结束后吸去化合物,添加500μL DMEM全培养基,再于上方置入0.4μm孔径的Transwell,于Transwell内加入2×106个/每孔的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4h,培养结束后,取24孔板上清50μL用于检测LDH。
原子力检测
单细胞间的原子力(AFM-SCFS)测定参照已发表文献(27)。将1×104的LX-2细胞种于圆形玻片贴壁过夜,过夜后的LX-2细胞用5μM BPH-1236处理4小时,药物处理结束迅速将玻璃片转移至原子力显微镜适配器(AFM-compatible environmental chamber),玻片与适配器装配后加入600μL全培养基,然后均匀滴入50μL含约200个Vγ9Vδ2 T细胞。待Vγ9Vδ2T细胞沉底后,将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cantilever)涂上Cell-Tak后粘取Vγ9Vδ2 T细胞,悬臂将Vγ9Vδ2 T细胞带至LX-2细胞并触碰贴壁的LX-2细胞,悬臂给于两细胞0.5pN力且持续时间为2s。每组LX-2/Vγ9Vδ2 T细胞接触与回退(approach-retract)至少收集10条有用曲线,且实验至少收集5对LX-2/Vγ9Vδ2 T细胞数据。整个实验在37℃、5%CO2的条件下完成。收集实验数据用JPK图像处理软件处理(28)。
共聚焦延时拍摄
穿孔素、溶酶体追踪实验:绿色CFSE(5(6)-carboxyfluorescein N-hydroxysuccinimidyl ester;an esterase substrate that fluoresces whenhydrolyzed)标记的LX-2用BPH-1236(5μΜ)处理4小时后与LysoTracker Red(标记)的Vγ9Vδ2 T细胞共孵育,当Vγ9Vδ2 T细胞沉至底部时开始用共聚焦显微镜(Nikon A1Rsi)拍照,每两分钟进行拍照一次。采集的照片用NIS Viewer进行分析。
靶细胞裂解、PI浸染实验:Vγ9Vδ2 T细胞与BPH-1236(5μΜ)预处理4h后的LX-2细胞共培养,且培养基中添加Hoechst 33258(蓝色)和PI(红色)以分别实时监测细胞核和死亡细胞。当Vγ9Vδ2 T细胞靠近LX-2细胞时开始用转盘共聚焦显微镜拍摄,每约88sec拍摄一次,图像以Hoechst 33258/PI/明场呈现。采集图像数据用Volocity分析。
荧光素酶LX-2和Huh 7稳转细胞株建立
LX-2细胞和Huh 7细胞荧光素酶表达的稳转细胞株(LX-2/Luc、Huh7/Luc)建立方法参照第二章2.2.4。另外,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带GFP标签,稳转细胞株在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
细胞增殖实验
LX-2细胞培养于10cm细胞培养皿,培养三天后收集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将4,000的Huh 7细胞种于96孔板,添加100μL完全培养基+100μL条件培养基,在培养36h时更换培养基一次,培养72h时加入荧光素酶底物,用IVIS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拍摄。
细胞迁移(划痕)实验
将1×104个Huh 7细胞种于96孔板过夜后,用细胞迁移划痕器划痕,PBS清洗两次,加入100μL完全培养基+100μL条件培养基(CM,见细胞增殖实验部分)进行培养48h。在0h和48h用高通量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拍照记录细胞迁移情况。
Vγ9Vδ2 T细胞归巢(homing)实验
Vγ9Vδ2 T细胞用DiR(1,1’-dioctadecyltetramethyl indotricarbocyanineiodide)染色,1×107个Vγ9Vδ2 T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至Rag2-/-γc-/-小鼠,细胞注射后第1、3、5用小鼠活体成像仪拍摄记录Vγ9Vδ2 T细胞在体内分布情况。
LX-2或Huh 7细胞肝原位模型建立与给药
SPF级6-8周Rag2-/-γc-/-小鼠购于美国Jackson Lab,并于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饲养和实验。本课题涉及的动物实验均得到清华大学动物研究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将小鼠腹部被毛、消毒、麻醉,于胸骨剑突处沿腹中线切开腹部2cm暴露肝脏,使用30G胰岛素针将1×106个LX-2/Luc或Huh 7/Luc细胞(溶于20μL Opti-MEM)注入肝脏浆膜下,整个注射过程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注射结束,缝合伤口,7天后用活体成像仪拍摄肿瘤移植情况,并进行治疗处理。
LX-2/Luc肝原位模型治疗分组:1.对照组;2.BPH-1236组,1mg/kg;3.Vγ9Vδ2 T细胞组,1×107/只,i.v.;4.BPH-1236+Vγ9Vδ2 T细胞组,剂量与单药剂量相同,且BPH-1236给药早于Vγ9Vδ2 T细胞注射4小时。给药时间为细胞移植后第7天,给药次数一次。
Huh 7/Luc肝原位模型治疗分组:1.对照组;2.Vγ9Vδ2 T细胞组,1×107/只,i.v.;3.BPH-1236+Vγ9Vδ2 T细胞组(BPH-1236,1mg/kg;Vγ9Vδ2 T细胞,1×107/只),且BPH-1236给药早于Vγ9Vδ2 T细胞注射4h。给药时间为细胞移植后第7天、第15天,给药次数两次。
Huh 7脾注射肝转移模型建立
将6-8周Rag2-/-γc-/-小鼠腹部被毛、消毒、麻醉,于左上腹切开腹部1cm暴露脾脏,使用30G胰岛素针将1×106个Huh 7/Luc细胞或者各1×106个LX-2/Luc+Huh 7/Luc细胞(溶于50μL Opti-MEM)注入脾脏,注射时长约为2分钟,可见脾脏肿胀、发白,注射结束后将脾脏放回原位,缝合伤口。观察和记录小鼠死亡情况,在小鼠移植第43天将部分小鼠安乐死,取出肝脏和脾脏及其附属肿瘤,进行拍照记录。
统计分析
本实验采用Two-tailed Student’s t-tests进行统计计算,统计计算和计算组图均使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完成。所有值均以means±SEM.方式呈现。统计学意义表示方法:*,P<0.05;**,P<0.01;***,P<0.001.
实验结果
Vγ9Vδ2 T细胞与肝硬化的关系目前还未有报道。我们测试了33位健康受试者和25位年龄、性别匹配的肝硬化患者(其中22位是乙肝合并肝硬化;3位是酒精肝合并肝硬化)的外周血中Vγ9Vδ2 T细胞比例发现,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Vγ9Vδ2 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降低倍数约为1.8倍(图3A和B)。由此我们推测Vγ9Vδ2 T细胞可能对肝硬化有保护作用,且Vγ9Vδ2 T细胞可能对活化的肝星形细胞(aHSC)有细胞毒作用。LX-2细胞株在未添加涂层的培养皿中体外培养的时候可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被定义为aHSC。将LX-2细胞(T)与Vγ9Vδ2 T细胞(E)以不同的E:T比条件下进行共培养,测定释放的LDH值反映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预期的一致,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且随着Vγ9Vδ2 T细胞数量增加,细胞毒增强(图3C)。
双膦酸可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PS)导致IPP累积从而促进Vγ9Vδ2 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图4A)。将LX-2细胞用唑来膦酸处理4h后与Vγ9Vδ2 T细胞共培养,图4B显示Zol可以显著的提高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杀伤(E:T=10:1),且杀伤效率提高3.5倍左右,另外Zol短时间孵育对LX-2细胞无毒性作用。Vγ9Vδ2 T细胞在Zol预处理的LX-2细胞组有明显的成簇、活化现象(图4C,D)。因此,双膦酸可以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aHSC。
我们按照文献获得了10个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亲脂性双膦酸(结构见图5A),并对这些化合物和唑来膦酸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有较强的FPPS抑制活性,以及具有较强的促进Vγ9Vδ2 T细胞的活性。同时,我们还发现,相比于唑来膦酸,亲脂性双膦酸BPH-1236有更强的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aHSCs的活性(图5B)。随后我们检测了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增殖能力,图6A显示,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增殖的EC50唑来膦酸低10倍。由于双膦酸抑制FPPS后导致IPP累积后激活Vγ9Vδ2 T细胞,因此辛伐他汀(Sim)可以抵消BPH-1236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aHSCs的活性(图6B)和BPH-1236/Zol促进Vγ9Vδ2 T细胞增殖能力(图6C)。另外,从扩增得到的Vγ9Vδ2 T细胞表型分析,BPH-1236和Zol均可以得到大量的效应记忆型细胞(effector memory),且BPH-1236(61%)略高于Zol(49.8%)(图6D)。
我们使用Transwell装置判断Vγ9Vδ2 T细胞对aHSC的细胞毒作用是否依赖细胞与细胞的相互接触。图7A中显示,Vγ9Vδ2 T细胞本身对LX-2有弱的细胞毒作用,且对BPH-1236预处理的LX-2细胞毒大大增强,然而使用Transwell装置将Vγ9Vδ2 T细胞与LX-2细胞隔开,只允许两种细胞进行液体交换,发现细胞毒作用消失,由此推断,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识别杀伤需要细胞间相互接触。随后我们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Vγ9Vδ2 T细胞与LX-2细胞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且BPH-1236预处理LX-2是否能增强两细胞间相互作用力。图7B为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示意图,LX-2细胞种于下面的玻片,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被涂上Cell-Tak胶后迅速粘取单个Vγ9Vδ2 T细胞,粘于悬臂的Vγ9Vδ2 T细胞随着悬臂由上而下的去触碰底部的LX-2细胞,而后悬臂由下往上抬,Vγ9Vδ2 T细胞与LX-2分离时产生的原子力被原子力显微镜敏感元件接收(27,43,44)。每组单个Vγ9Vδ2 T细胞与单个LX-2细胞至少得到10条以上有用的力曲线(Force curve),且实验至少选取5组不同的Vγ9Vδ2 T细胞/LX-2细胞。实验发现Vγ9Vδ2 T细胞与LX-2细胞间确实存在较强的原子力(280±10pico-newtons),且BPH-1236预处理LX-2细胞后原子力增强了约2倍(图7C,D),且功值也增强了约2倍(图7D,E)。
Vγ9Vδ2 T细胞已被报道通过多种表面受体分子及穿孔素颗粒酶等信号通路杀伤肿瘤细胞。我们使用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和抑制剂分别抑制TCRγδ、NKG2D、TRAIL、FasL及穿孔素、颗粒酶信号通路,发现CMA(刀豆素,一种V-H+-ATPase抑制剂,抑制细胞释放穿孔素从而抑制穿孔素/颗粒酶的溶细胞作用)抑制了80%以上的细胞毒作用,由此推测穿孔素/颗粒酶信号通路参与了Vγ9Vδ2 T细胞对LX-2细胞的主要杀伤作用(图8A),另外TCRγδ、NKG2D、TRAIL、FasL等Vγ9Vδ2 T细胞表面分子也参与了部分细胞毒作用(图8A)。
为将Vγ9Vδ2 T细胞通过穿孔素/颗粒酶信号通路杀伤aHSC的过程可视化,我们用LysoTracker Red将Vγ9Vδ2 T细胞内的酸性溶颗粒(穿孔素与颗粒酶)标记为红色,LX-2细胞用CFSE标记为绿色后用BPH-1236预处理4h。然后将两种细胞进行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实时拍摄(每2min拍摄一次,拍摄时间为1h)。共培养后Vγ9Vδ2 T细胞向LX-2细胞趋化,通过免疫突触释放自身的穿孔素和颗粒酶至LX-2细胞,随后LX-2细胞开始失去原有的形态开始变圆、分解成圆形小体(membrane-bound bodies),并凋亡(图8B)。各Vγ9Vδ2T细胞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至LX-2细胞,且LX-2细胞开始起泡(blebbing)的发生时间统计见图8C。另外,我们还设计了靶细胞裂解后PI浸染实验,将Vγ9Vδ2 T细胞与BPH-1236(5μΜ)预处理4h后的LX-2细胞共培养,且培养基中添加Hoechst 33258(蓝色)和PI(红色)以分别实时监测细胞核和死亡细胞。当Vγ9Vδ2 T细胞靠近LX-2细胞时开始用转盘共聚焦显微镜拍摄,每约88sec拍摄一次。图8D为单个Vγ9Vδ2 T细胞靠近LX-2细胞并杀伤裂解LX-2细胞的过程,约30min后LX-2细胞出现明显的PI染色,且随时间推移核中PI荧光值增强。具体PI荧光值统计见图8E。以上说明,Vγ9Vδ2 T细胞通过释放自身的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和裂解肝活化的星形细胞即LX-2细胞。
以上我们已发现Vγ9Vδ2 T细胞可以在体外杀伤aHSC。我们在小鼠模型验证体内的杀伤活性。一项临床研究报道过继回输的Vγ9Vδ2 T细胞主要趋化于人体肝、脾和肾等。在Rag2-/-γc-/-免疫缺陷的小鼠中,我们发现Vγ9Vδ2 T细胞(DiR染色,一种不透膜的细胞质膜探针)过继回输后主要趋化于肝(图10A),并且可以在小鼠体内存活5天以上,说明Vγ9Vδ2 T细胞过继疗法最适用肝脏疾病治疗。我们建立肝脏原位注射模型,并且将需注射的细胞带上荧光素酶标签,当小鼠注入荧光素酶底物荧光素钾后可以直接使用活体成像仪观测小鼠体内移植物生长情况。以肝细胞癌细胞株Huh 7为例,我们采用肝脏无损伤注射方法将Huh 7/Luc细胞注入肝脏浆膜下,7天后发现肿瘤细胞稳定准确地生长于肝脏,小鼠腹腔内无弥漫性肿瘤细胞生长(图9)。随后我们建立LX-2/Luc肝脏原位模型,BPH-1236联合Vγ9Vδ2 T细胞治疗组明显优于BPH-1236或者Vγ9Vδ2 T细胞单治疗组,联合组小鼠肝上荧光信号显著减弱(图10B)。瀑布图中可见单药BPH-1236对LX-2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单Vγ9Vδ2 T细胞部分抑制LX-2细胞生长作用,而BPH-1236联合Vγ9Vδ2 T细胞治疗组有显著杀伤LX-2细胞作用(图10C)。由于Vγ9Vδ2 T细胞不能识别小鼠细胞,因此目前没有可用的小鼠自发肝硬化模型可用于Vγ9Vδ2 T细胞对自发肝硬化疾病的研究。
活化的肝星形细胞(aHSC)是肝硬化发生的主要病变细胞,并且aHSC已被报道可以促进肝癌的肿瘤发生。我们在体外发现来自LX-2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培养上清)可以促进肝细胞癌细胞Huh 7细胞的增殖(图11A)和迁移(图11B)。另外,我们建立脾脏注射肝转移模型,发现同时注射Huh7/Luc合并LX-2细胞的小鼠更容易发生Huh 7细胞的肝转移(图11C),且存活率(图11D)也低于只注射Huh7/Luc细胞的小鼠。由此推出,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可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迁移和转移。
本发明中的的体外数据显示,Vγ9Vδ2 T细胞联合BPH-1236可以很好的杀伤Huh 7(图12A)。我们使用Rag2-/-γc-/-小鼠建立Huh/Luc肝原位肿瘤模型,小鼠给予Vγ9Vδ2 T细胞、BPH-1236联合Vγ9Vδ2 T细胞的过继回输治疗,治疗7天后,各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见图12B,C,对照组Huh 7/Luc细胞增殖迅速,而联合治疗组小鼠有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小鼠于肿瘤移植第15天时,再次进行治疗,并于第48天时取出小鼠肝及其肝上肿瘤,并拍照记录肿瘤大小情况,代表性小鼠肿瘤见图12D,E。
实验结论
基于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Vγ9Vδ2 T细胞低于健康人群。2.Vγ9Vδ2 T细胞可以识别并杀伤肝活化星形细胞(aHSC)。3.体内体外实验均证实亲脂性双膦酸BPH-1236可以促进Vγ9Vδ2 T细胞杀伤aHSC。4.Vγ9Vδ2 T细胞杀伤aHSC可以减缓或者抑制肝细胞癌细胞(HCC)的发生(因为肝活化星形细胞可促进HCC生长、迁移和肿瘤转移)。5.机制上,BPH-1236处理的LX-2细胞内IPP浓度升高,累积的IPP可以募集Vγ9Vδ2 T细胞,且使得Vγ9Vδ2 T细胞与LX-2细胞间的原子力增加,Vγ9Vδ2 T细胞通过与LX-2细胞间形成的免疫突触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LX-2细胞(从而抑制肝内纤维化和随后的肝癌发生)。6.Vγ9Vδ2 T细胞过继回输联合亲脂性双膦酸BPH-1236有很好的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癌的效果。图13示例表示双膦酸或膦酸抗原激活Vγ9Vδ2 T细胞作用机理及Vγ9Vδ2T细胞抗肝硬化机制。
因此,利用Vγ9Vδ2 T细胞或利用Vγ9Vδ2 T细胞及其激动剂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1.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2.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3.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以及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4.试剂盒,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5.试剂盒,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以及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6.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
7.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8.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以及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9.组合,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以及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10.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其包含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11.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其包含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以及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12.Vγ9Vδ2 T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13.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给药Vγ9Vδ2 T细胞。
14.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Vγ9Vδ2 T细胞。
15.Vγ9Vδ2 T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6.一种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给药Vγ9Vδ2 T细胞。
17.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Vγ9Vδ2 T细胞。
18.技术方案15-17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或Vγ9Vδ2 T细胞,其中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19.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20.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给药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21.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22.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3.一种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给药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24.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
25.技术方案22-24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或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其中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26.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27.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给药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28.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29.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30.一种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给药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31.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32.技术方案29-31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或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33.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与Vγ9Vδ2 T细胞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34.一种治疗与Vγ9Vδ2 T细胞相关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给药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35.用于治疗与Vγ9Vδ2 T细胞相关的疾病的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
36.技术方案33-35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或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与Vγ9Vδ2 T细胞相关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37.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下述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疾病可使用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治疗。
38.技术方案37的用途,其中可使用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治疗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39.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40.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41.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42.经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在制备用于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43.技术方案41-42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44.一种在患者中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和
2)将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给予至患者。
45.一种在患者中治疗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Vγ9Vδ2 T细胞;和
2)将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给予至患者。
46.技术方案45的方法,其中活化的肝星形细胞在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选自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
47.一种杀伤活化的肝星形细胞的方法,其包括:
1)使用给药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和
2)使该体外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与活化的肝星形细胞接触。
48.技术方案47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步骤2)之前使用该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预处理活化的肝星形细胞。
49.技术方案1-48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选自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膦酸抗原(包括天然膦酸抗原、其它作用于BTN3A1小分子)。
50.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双膦酸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51.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双膦酸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选自唑来膦酸、帕米膦酸、阿仑膦酸、伊班膦酸、奈立膦酸、利塞膦酸、奥帕膦酸或米诺磷酸。
52.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双膦酸化合物为唑来膦酸。
53.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X’独立地选自氢、羟基、巯基、卤素、C1-10烷氧基或C1-10烷基;
每一个M’独立地为下述任意一种:负电荷、氢、C1-10烷基、-(CH2)p-O-CO-R、-(CH2)p-CO-R或阳离子;其中,p=1-6,R为氢、C1-10烷基或C6-10芳基;所述阳离子为Li+、Na+、K+、Ca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6烷基;
m’=1、2、3、4、5或6;
n’=1-20的整数。
54.技术方案5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在式(I’)化合物中,
X’独立地选自C1-6烷氧基或C1-6烷基。
55.技术方案5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在式(I’)化合物中,
R为C1-6烷基。
56.技术方案5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式(I’)化合物为:
其中,m’如技术方案53所定义,n’=1-12的整数。
57.技术方案5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式(I’)化合物为:
其中,n=1、2、3、4、5、6、7、8、9、10、11或12。
58.技术方案57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1、3、4、6、7、8、9、10、11或12。
59.技术方案58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11。
60.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作用于BTN3A1的小分子为式(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为单键或双键;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当R3为式(x)时,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前提是式(I)化合物不为以下化合物:
61.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BTN3A1直接抗原为式(II)化合物: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当R3为式(x)时,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前提是式(II)化合物不为以下化合物:
62.技术方案60或61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T细胞激动剂,其中,X选自CRaRb或O。
63.技术方案60-62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pR’;其中R’为5至6元杂芳基,p为1;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Br、-OH、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
优选地,
Ra选自:H、-F、-Cl或-OH;
Rb选自:H、-F、-Cl、甲基或(CH2)p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p为1;
优选地,
Ra选自:H或-Cl;
Rb选自:H或-Cl;
优选地,Ra和Rb均为-Cl。
64.技术方案60-63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Y为-P(O)(OM)O-。
65.技术方案60-64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1为H或C1-C10烷基;
优选地,
R1为H或C1-C6烷基;
优选地,
R1为H或甲基。
66.技术方案60-65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1-C6卤代烷基或(CH2)qC6-C10芳基,其中q为0或1;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6烯基、C6-C10芳基或CH2-C6-C10芳基;
优选地,
R2选自甲基、乙基、C4烷基、C6烷基、C9烷基、丙烯基、苯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
67.技术方案60-66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3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优选地,
R3选自H、C6-C10芳基或为下式(x):
优选地,
R3选自H或
优选地,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优选地,
R4选自H、C1-C10烷基、C1-C6卤代烷基或C6-C10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2-C10烯基、ORc或NRdRe
68.技术方案60-68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c选自H、C1-C10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Rd和Re独立地选自H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5至6元杂芳基;
优选地,
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Rd和Re独立地选自H、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或者Rc、Rd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三唑基。
69.技术方案60-68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优选地,
R3为式(x),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苯基或吡啶基。
70.技术方案60-69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
M为H、一价阳离子或1/2个二价阳离子;
优选地,
M选自H、Li+、Na+、K+、1/2Ca2+、1/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C6烷基;
优选地,
M为H、K+或NH4 +
71.技术方案60-70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m为0或1。
72.技术方案60-71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II)
其中,
X选自CRaRb、NRa、O或S;
其中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1为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C1-C10酰基;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者R1和R4可以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其中上述R1、R2、R3、R4和R5任选被R1a、R2a、R3a、R4a和R5a取代,它们任选地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ORf、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其中Rf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73.技术方案72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V)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p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OH、Me或CH2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其中Ra和Rb不同时为H;
R2选自H、甲基或C4烷基;
Z选自H、C10烯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均为-Cl;
R2选自H、甲基或C4烷基;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四氢-2H-吡喃-2-基或二甲基叔丁基甲硅烷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74.技术方案60-72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V)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p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F、-Cl、-OH、Me或CH2R’,其中R’选自咪唑基或四唑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5.技术方案60和62-72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VI)
其中,
X选自CRaRb或O;
Ra选自H、-Cl、-OH或Me;
Rb选自-F、-Cl、-OH或Me;
R4选自CH2Br或苯基;
M为H或阳离子;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6.技术方案60-73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VII)
其中,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H2R”,其中R”为C6-C10芳基;
R4选自H或C1-C10烷基;
Z选自H、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10酰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2选自甲基、乙基、C4烷基、C6烷基、C9烷基、丙烯基、苯基、苄基或对甲基苄基;
R4选自H或C8烷基;
Z选自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或C9酰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甲磺酰基或对甲苯磺酰基,或者Rc、Rd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三唑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77.技术方案60-73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VIII)
其中,
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1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M为H或阳离子;
优选地,
R1和R4以及他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苯基和吡啶基;
Z为OC6烷基;
M为NH4 +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78.技术方案60-71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X)
其中,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pR’,或者Ra和Rb一起形成=O、=S或=N2;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p为0、1或2;
Y选自-C(O)O-、-C(O)NH-、-S(O)2NH-或-P(O)(OM)O-;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CH2)qR”,其中R”选自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q为0、1或2;
R3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3-C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C10芳基或5至6元杂芳基;
R5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C1-C6卤代烷基;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ORc或NRdRe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Rd和Re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或磺酰基,或者Rd、Re和它们所连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3至7元杂环基或5至6元杂芳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或C2-C10炔基;
R3选自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6-C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为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或卤素;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或C1-C10烷基;
R3为C6-C10芳基或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
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阳离子;
m为0、1、2、3或4;
优选地,
Ra和Rb独立地选自H或卤素;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双键;
R2选自H或C1-C10烷基;
R3为C6-C10芳基或下式(x):
其中
R4和R5为H;
Z选自H或ORc
其中Rc选自H、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1-C6
卤代烷基、C1-C10酰基或羟基保护基;
M为H或K+
m为0、1或2;
优选地,
Ra和Rb均为Cl;
Y选自-C(O)O-、-C(O)NH-或-S(O)2NH-;
为单键或双键;
R2选自H或甲基;
R3选自苯基、对苯氧基取代的苯基或为下式(x):
其中R4和R5为H,Z为OH;
m为0或1;
M为H或K+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79.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选自: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几何异构体。
80.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天然膦酸抗原选自:
81.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作用于BTN3A1的小分子还选自:
82.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上述式I”中,其分子量小于1000,Ar为苯并咪唑类基或氮杂苯并咪唑基;
X为下述任意一种:氢、羟基、C1-10脂肪基、巯基、卤素、C1-10烷氧基或C1-10烷基;每一个M可独立地为下述任意一种:负电荷、氢、C1-10烷基、C1-10脂肪基、-(CH2)p-O-CO-R、-(CH2)p-CO-R或阳离子;其中,p=1-6,R为氢、C1-6烷基或C6-10芳香基;所述阳离子为Li+、Na+、K+、Ca2+、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10烷基;R6、R7分别独立地选自下述任意一种:氢、羟基、巯基、卤素、氨基、C1-10脂肪基或C1-10烷基;
m=1-6的整数。
83.技术方案82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为下述式II”-X”所示化合物:
上述式II”-X”中,X为下述任意一种:氢、羟基、巯基、卤素、C1-10烷氧基或C1-10烷基;
每一个M独立地为下述任意一种:负电荷、氢、C1-10烷基、-(CH2)p-O-CO-R、-(CH2)p-CO-R或阳离子;其中,p=1-6,R为氢、C1-10烷基或C6-10芳香基;所述阳离子为Li+、Na+、K+、Ca2 +、Mg2+、NH4 +或N(R’)4 +,其中R’为C1-10烷基;
R1、R2、R3、R4、、R5、R8分别独立地选自下述任意一种:氢、羟基、C1-10脂肪基、巯基、卤素、氨基、C1-10烷基、-O-(CH2)qCH3、-NH-(CH2)qCH3、-N[(CH2)qCH3]2、-(CH2)P-S-(CH2)qCH3、-O-(CH2)P-S-(CH2)qCH3、-O-(CH2)P-O-(CH2)qCH3,其中,p=1-6,q=0-6;m=1-6的整数。
84.技术方案82或8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T细胞或γ9Vδ2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XI”-XVIII”所示化合物:
式XI”-XVIII”中,Z为氢、羟基、C1-10脂肪基、C1-10烷氧基、氨基或C1-10烷胺基。
85.技术方案82-84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式IXX”或XX”所示化合物:
式IXX”、式XX”中,n为0或1-12的整数。
86.技术方案82-85中任一项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下述任意一种:
87.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R1、R2各自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所述烷氧基中的烷基任选被C6-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3至7元杂环基取代,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任选取代有C1-10烷基、氨基甲酰基;X选自氢、羟基、巯基、卤素等;
88.技术方案87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R1、R2各自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所述烷氧基中的烷基任选被C6-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3至7元杂环基取代,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任选取代有C1-10烷基、氨基甲酰基。
89.技术方案88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n为1-24的整数,优选n为1-12的整数。
90.技术方案8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为1-20的整数。
91.技术方案8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为1-15的整数。
92.技术方案8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93.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R3、R4各自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所述烷氧基中的烷基任选被C6-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3至7元杂环基取代,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任选取代有C1-10烷基、氨基甲酰基;X选自氢、羟基、巯基、卤素。
94.技术方案9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R3、R4各自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所述烷氧基中的烷基任选被C6-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3至7元杂环基取代,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任选取代有C1-10烷基、氨基甲酰基。
95.技术方案94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n为1-24的整数,优选n为1-12的整数。
96.技术方案95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为1-20的整数。
97.技术方案95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n为1-15的整数。
98.技术方案95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99.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
R1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所述烷氧基中的烷基任选被C6-10芳基、5至6元杂芳基或3至7元杂环基取代,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基任选取代有C1-10烷基、氨基甲酰基;
R2选自氢、C1-10烷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R3选自氢、C1-10烷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或者R2与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C6-10芳环或5至6元杂芳环;以及
R4选自氢、C1-10烷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100.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1选自氢、4-甲基苯乙氧基、4,5,6,7-四氢-2H-吲唑-2-基、(2-氨基甲酰基吡啶-4-基)甲氧基、苄基氧基、己基氧基、甲硫基、辛基氨基、己基、辛基、癸基、辛-1-炔-1-基、羟基、溴。
101.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2选自氢、C1-6烷氧基、卤素。
102.技术方案101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2选自氢、辛基氧基、溴。
103.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3选自氢、C1-6烷基、C1-6烷氧基。
104.技术方案103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3选自氢、甲基、己基氧基。
105.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2与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苯环。
106.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4选自氢、C1-6烷氧基。
107.技术方案106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4选自氢、辛基氧基。
108.技术方案9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109.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
R5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R6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R7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以及
R8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110.技术方案10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5选自C1-10烷氧基。
111.技术方案10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112.技术方案49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香叶香叶酰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为下式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酯、前药、溶剂化物:
其中
R9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R10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R11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以及
R12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1-10烷基氨基、C1-10烷基硫基、卤素、羟基、C3-7环烷基、3至7元杂环基、C6-10芳基和5至6元杂芳基。
113.技术方案112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R9选自C1-10烷氧基。
114.技术方案112的用途、方法、组合物、试剂盒、组合、Vγ9Vδ2 T细胞或γ9Vδ2 T细胞激动剂,其中所述化合物为

Claims (10)

1.经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
2.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
3.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以及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4.试剂盒,其包含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
5.试剂盒,其包含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以及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6.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Vγ9Vδ2T细胞。
7.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经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
8.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物,其包含经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以及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9.组合,其包含Vγ9Vδ2T细胞激动剂活化、扩增的Vγ9Vδ2T细胞,以及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10.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组合,其包含Vγ9Vδ2T细胞和Vγ9Vδ2T细胞激动剂。
CN201811185731.2A 2017-10-13 2018-10-11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Active CN1096666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2624 2017-10-13
CN2017109526247 2017-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6637A true CN109666637A (zh) 2019-04-23
CN109666637B CN109666637B (zh) 2023-04-11

Family

ID=6614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5731.2A Active CN109666637B (zh) 2017-10-13 2018-10-11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663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746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的检测方法
CN112176022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天津尤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评估外周血免疫情况分析乙肝肝硬化情况的方法
CN114555785A (zh) * 2019-10-17 2022-05-27 香港大学 制备v-t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以治疗epstein-barr病毒相关癌症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1720A1 (zh) * 2015-09-09 2017-03-16 清华大学 作为高效的疫苗佐剂的甲羟戊酸通路的抑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1720A1 (zh) * 2015-09-09 2017-03-16 清华大学 作为高效的疫苗佐剂的甲羟戊酸通路的抑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LEONORA CIMINI等: "Interferon-a Improves Phosphoantigen-Induced Vc9Vd2 T-Cells Interferon-c Production during Chronic HCV Infection", 《PLOS ONE》 *
SHIORI SUGAI等: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sensitivity to Vγ9Vδ2 T lymphocyte-mediated killing is increased by zoledron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马俊: "肝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Vγ9Vδ2T细胞体外扩增前后亚型及免疫功能检测", 《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6746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的检测方法
CN110476746B (zh) * 2019-09-02 2021-05-0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的检测方法
CN114555785A (zh) * 2019-10-17 2022-05-27 香港大学 制备v-t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以治疗epstein-barr病毒相关癌症的方法
CN112176022A (zh) * 2020-09-27 2021-01-05 天津尤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评估外周血免疫情况分析乙肝肝硬化情况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6637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0715B2 (ja) がんまたはウイルス疾患を治療するための三環性複素環化合物、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CN109666637A (zh)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CN103249737B (zh) 作为精氨酸酶抑制剂的硼酸盐
US8901106B2 (en) Imidazole prodrug LXR modulators
AU705206B2 (en)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EA018098B1 (ru) Фосфинатн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UA118103C2 (uk) Трициклічні сполуки як інгібітори імуносупресії, опосередкованої метаболізуванням триптофану
FR3008979A1 (fr) Nouveaux derives phosphates,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EP2419430A2 (en) Novel compounds of reverse-turn mimetic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thereof
CN106317116A (zh) 磷酰胺核苷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应用、药物组合物
US20140171394A1 (en) Cyclitol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JP2009502986A (ja) エリアニン塩及び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含む薬物組成物
KR20220066893A (ko)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WO2011153814A1 (zh) 吡咯取代的2-二氢吲哚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O1998028311A1 (en) Pharmaceutical aminophosphonic acid derivatives
CA3045365C (en) Compounds for treatment of senescence-related disorders
JP2003518129A (ja) タンパク質チロシンホスファターゼ1b(ptp−1b)のインヒビターとなるホスホン酸誘導体
US20020111332A1 (en) Alpha-substituted beta-aminoethyl phosphonate derivatives
JP4162927B2 (ja) カルバ環状ホスファチジン酸誘導体
CN109651429A (zh) 高效稳定的Vγ9Vδ2 T细胞的小分子激动剂
CN103864720B (zh) 苯丙烯酸类法尼基硫代水杨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03094851A2 (en) 1,1- and 1,2-bisphosphonates as apoliprotein e modulators
JPWO2016125757A1 (ja) 新規フッ素含有型ビスホスホン酸誘導体及びその用途
AU2020102560A4 (en) Phosphate derivatives and use thereof
US6313143B1 (en) Substituted pyrro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