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5427B -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5427B
CN109665427B CN201910091967.8A CN201910091967A CN109665427B CN 109665427 B CN109665427 B CN 109665427B CN 201910091967 A CN201910091967 A CN 201910091967A CN 109665427 B CN109665427 B CN 109665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guide
guiding
movement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19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5427A (zh
Inventor
霍俊超
石文良
张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919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65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6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5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5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5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06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 B66B13/08Door or gate operation of sliding doors guided for horizont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 B66B13/18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without manually-operable devices for completing locking or unlocking of doors
    • B66B13/20Lock mechanisms actuated mechanically by abutments or projections on the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66B13/301Details of door s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66B13/303Details of door panels
    • B66B13/305Slat doors for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双折门联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其中,当所述第一门相对所述第二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抵接并使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双折门联动机构能够使得第一门准确的带动第二门进行关闭,避免安全事故;如此,采用所述双折门联动机构的电梯能够准确的进行关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的使用也日益普遍。电梯的门结构中,以双折门为例,第一门与第二门之间除了通过摆杆进行机械连接外,通常还采用牵引绳联动的柔性连接方式。在第一门关闭的过程中,若牵引绳断裂,则第一门关闭或打开时无法带动第二门,导致第二门无法准确的进行关闭或打开。传统的做法为在第一门有门锁开关的情况下,第二门还需加设副门开关以确保第一门和第二门均能准确的进行关闭,易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所述双折门联动机构能够使得第一门准确的带动第二门进行关闭或打开,避免安全事故;如此,采用所述双折门联动机构的电梯能够准确的进行关门或开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折门联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其中,当所述第一门相对所述第二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抵接并使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并且,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第七导向部,所述第七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一门相切,以对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进行导向;另外,所述第二门包括与所述第一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一门之间的导向座,导向座设置于第二门的近地端,且使得导向座与地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座上设有所述第二导向部,以避免外界异物进入导向配合部位,防止出现运行卡塞问题。
上述双折门联动机构,使用时,当第一门主动相对第二门朝向关门方向移动时,利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关门;当第一门主动相对第二门朝向开门方向移动时,利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开门。第一门移动过程中,当第一导向部移动至与限位件发生抵接时,即第一门相对第二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限位件能够对第一导向部相对第二导向部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限制第一门相对第二门的移动位置,使得第二门与第一门同步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门随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即使第一门与第二门之间的牵引绳断裂,当第一门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时,第二门也能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保证第一门和第二门均能够准确的关闭或打开,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门设置的连接件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体,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体导向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体能够随第一门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上,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件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如此,利用第一导向体与导向槽的导向配合使得第一门能够顺畅的相对第二门移动,利用限位件对第一导向体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二门能够随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从而使得第二门能够准确的移动至关门或开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翻边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或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如此,利用限位翻边或限位块对第一导向部的抵接,使得第二门能够随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的双折门联动机构。
上述电梯,使用时,当第一门主动相对第二门朝向关门方向移动时,利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关门;当第一门主动相对第二门朝向开门方向移动时,利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开门。第一门移动过程中,当第一导向部移动至与限位件发生抵接时,即第一门相对第二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限位件能够对第一导向部相对第二导向部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限制第一门相对第二门的移动位置,使得第二门与第一门同步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门随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即使第一门与第二门之间的牵引绳断裂,当第一门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时,第二门也能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保证第一门和第二门均能够准确的关闭或打开,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还包括地坎及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地坎导向配合。如此,利用地坎与第一导向件的导向配合对第一门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坎设有朝向地面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上设有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部。如此,能够避免异物进入第三导向部与第四导向部的导向配合位置,避免出现卡塞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体导向配合的第五导向部。如此,能够进一步对第二门的移动进行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固定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门的第一门板导向配合的第六导向部。如此,能够进一步对第二门的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门的第二门板导向配合的第七导向部。如此,能够进一步对第一门的移动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梯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电梯的双折门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电梯的双折门联动机构的第六导向部及第七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门,110、第一导向部,111、连接件,112、第一导向体,113、第二门板,200、第二门,210、第二导向部,211、导向槽,220、第一门板,230、导向座,300、限位件,400、地坎,410、导向面,411、第一凹槽,500、第一导向件,510、第四导向部,511、第二导向体,600、第五导向部,610、连接轴,620、第三导向体,700、第六导向部,710、第一安装座,720、第一导向轮,730、第一转轴,800、第七导向部,810、第二安装座,820、第二导向轮,830、第二转轴,1000、外部固定体,1100、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双折门联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100和第二门200、及设置于第一门100或第二门200的限位件300,第一门100设有第一导向部110,第二门200设有用于与第一导向部110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210;其中,当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限位件300与第一导向部110抵接并使第二门200能够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
上述实施例的双折门联动机构,使用时,当第一门100主动相对第二门200朝向关门方向移动时(如图1的A方向所示),利用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关门;当第一门100主动相对第二门200朝向开门方向移动时(如图2的B方向所示),利用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开门。第一门100移动过程中,当第一导向部110移动至与限位件300发生抵接时,即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限位件300能够对第一导向部110相对第二导向部210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限制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的移动位置,使得第二门200与第一门100同步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门200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即使第一门100与第二门200之间的牵引绳断裂,当第一门100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时,第二门200也能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保证第一门100和第二门200均能够准确的关闭或打开,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可以通过滑块与滑槽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导轨与滚轮以滚动配合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使得第一门100能够相对第二门200沿预设轨迹移动即可。限位件300与第一导向部110的抵接,可以通过限位块阻挡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接触锁止的方式实现第一门100与第二门200的连为一体,只需满足第一导向部110与限位件300抵接后,能够使得第二门200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即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110包括朝向第二门200设置的连接件111及设置于连接件111上的第一导向体112,第二导向部210设置为用于与第一导向体112导向配合的导向槽211,第一导向体112能够随第一门100沿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限位件300设置于第二门200上,当第一导向体112沿导向槽211移动至与限位件300抵接时,第二门200能够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如此,当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移动时,利用第一导向体112与导向槽211的导向配合,第一导向体112能够沿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轨迹相对第二门200发生移动。当第一导向体112沿导向槽211移动至与限位件300发生抵接时,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的移动也受到抵触作用,随着第一门100的继续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门200移动,进而当第一门100到达准确的关门位置时,第二门200也能随之到达准确的关门位置。第一导向体112可以设置为导向轮或滚珠,能够减小第一门100与第二门200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第一门100能够顺畅的相对第二门200发生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300设置为限位翻边或限位块。当第二导向部210设置为导向槽211时,限位件300设置为开设于导向槽211内壁上的限位翻边,便于加工,当第一导向体112沿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限位翻边抵接时,限位翻边能够限制第一导向体112相对第二门200移动,当第一门100继续移动时,从而使得第二门200能够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直至第二门200移动至准确的关门位置。限位件300设置为限位块时,当第一导向体112沿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移动至与限位块抵接时,限位块能够限制第一导向体112相对第二门200移动,当第一门100继续移动时,从而使得第二门200能够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直至第二门200移动至准确的关门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限位翻边或限位块在第二门200上的位置,例如将限位块设置于导向槽211内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调整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的移动距离,进而调整第二门200随第一门100移动的移动距离,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强了通用性。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门200包括与第一门100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220及设置于第一门板220与第一门100之间的导向座230,导向座230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10。如此,导向座230设置于第一门板220上并朝向第一门100设置,在导向座230上设置第二导向部210,例如,在导向座230上设置导向槽211,连接件111朝向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设置,连接件111靠近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体112,第一导向体112与导向槽211的导向配合,使得第一门100能够顺畅的相对第二门200发生移动。同时,可以将导向座230设置于第二门200的近地端,且使得导向座230与地面相对间隔设置,如此,一定程度上使得第一门100与第二门200的导向配合位置与外界隔离,能够避免外界异物进入导向配合部位,防止出现运行卡塞的问题,避免出现困人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槽211沿第二门200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个限位块设置于导向槽211内并靠近第二门200的一端设置,第二个限位块也设置于导向槽211内并靠近第二门200的另一端设置。当第一导向体112沿靠近第二门200的一端运动时,例如朝向左端移动时,在距离第二门200的一端一定距离处与第一个限位块发生抵触,当第一门100继续朝向左端移动时,在第一导向体112与第一个限位块的抵触作用下使得第二门200随之朝向左端运动,当第一门100运动至准确的关门位置时,也能带动第二门200准确的运动至关门位置。当第一导向体112沿靠近第二门200的另一端运动时,例如朝向右端移动时,在距离第二门200的另一端一定距离处与第二个限位块发生抵触,当第一门100继续朝向右端移动时,在第一导向体112与第一个限位块的抵触作用下使得第二门200随之朝向右端运动,当第一门100运动至准确的开门位置时,也能带动第二门200准确的运动至开门位置。限位块靠近第二门200的一端设置,是指限位块距离第二门200的一端一定距离处,该距离可以根据第二门200的实际关门或开门位置进行适应的调整,只需满足第一门100能够带动第二门200移动至准确的位置即可。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双折门联动机构。
上述实施例的电梯,使用时,当第一门100主动相对第二门200朝向关门方向移动时(如图1的A方向所示),利用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关门;当第一门100主动相对第二门200朝向开门方向移动时(如图2的B方向所示),利用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以进行开门。第一门100移动过程中,当第一导向部110移动至与限位件300发生抵接时,即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限位件300能够对第一导向部110相对第二导向部210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限制第一门100相对第二门200的移动位置,使得第二门200与第一门100同步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门200随第一门100的移动而移动,即使第一门100与第二门200之间的牵引绳断裂,当第一门100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时,第二门200也能准确的移动至关门位置或开门位置,保证第一门100和第二门200均能够准确的关闭或打开,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还包括地坎400及第一导向件500,第一导向件500的一端与第一门100连接,第一导向件500的另一端与地坎400导向配合。如此,利用第一导向件500的另一端与地坎400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门100沿预设的轨迹方向移动,使得电梯的开门及关门能够更加准确。还可以将地坎400与第一门100及第二门200均相对间隔设置,使得地坎400与第一门100的近地端及第二门200的近地端均不接触,可以避免因地坎400槽内藏有异物而出现开门或关门不畅的问题,降低了困人的可能性。同时,利用地坎400与第一导向件500的另一端的导向配合并结合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之间的导向配合,还能间接的对第二门200的移动进行导向,即利用一个地坎400即可完成第一门100和第二门200的导向需求,能够节省井道空间。第一导向件500可以设置为“L”型的门靴,门靴的竖直段与第一门100连接,门靴的水平段朝向地坎400折弯并与地坎400导向配合。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地坎400设有朝向地面设置的导向面410,导向面410上设有第三导向部,第一导向件50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三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部510。导向面410朝向地面设置,第三导向部设置于导向面410上,从而使得第一导向件500的另一端上的第四导向部510与第三导向部的导向配合位置朝向地面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外界异物进入第四导向部510与第三导向部的导向配合部位,进一步降低卡塞的可能性。第三导向部与第四导向部510之间的导向配合,可以通过滑块与滑槽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导轨与滚轮以滚动配合的方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使得第一门100能够相对地坎400沿预设轨迹移动即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向部设置为第一凹槽411,使得地坎400呈现倒“U”型,第四导向部510设置为设置于门靴的水平段上的第二导向体511,第二导向体511能够与第一凹槽411导向配合,从而利用第二导向体511与第一凹槽411的导向配合使得第一门100沿第一凹槽41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二导向体511可以与门靴的水平段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例如导向柱或导向轴进行连接;第二导向体511还可以设置为能够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转动体,如此,还可以减小第一门100与地坎400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门200上还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体1000导向配合的第五导向部600。如此,能够进一步对第二门200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得第二门200的移动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偏移,使得第二门200始终沿预设的轨迹移动。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导向部600包括朝向门套或外墙等外部固定体1000设置的连接轴610及设置于连接轴610的一端的第三导向体620,且第三导向体620远离第一门100设置,外部固定体1000上设有用于与第三导向体620导向配合的第二凹槽1100。如此,利用第三导向体620与第二凹槽1100的导向配合并集合第一导向部110与第二导向部210的导向配合,使得第二门200的移动更加准确,并且还能对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施加相对的作用力,避免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发生扭曲。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固定体1000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导向配合的第六导向部700。如此,利用第六导向部700与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的导向配合,进一步对第二门200的移动进行导向与限位,使得第二门200的移动更加准确。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导向部700包括设置于外部固定体1000上的第一导向轮720,第一导向轮7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第一导向轮720与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相切。如此,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移动时,第一导向轮7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不仅能够对第二门200的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还能对第二门200在移动过程中的抖动进行减震和消音。第一导向轮720优选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硅胶,能够避免刮花第二门200的第一门板220,减震和消音效果也更好。第一导向轮720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座710上,第一安装座710可以通过粘结或铆接的方式固设于外部固定体1000上,简单方便且安装可靠。第一导向轮72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730与第一安装座710连接,便于第一导向轮720的布置及转动,只需使得第一导向轮7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即可。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门200上还设有用于与第一门100的第二门板113导向配合的第七导向部800。如此,利用第七导向部800与第一门100的第二门板113的导向配合,进一步对第一门100的移动进行导向与限位,使得第一门100的移动更加准确。
如图1及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七导向部800包括设置于第二门200上的第二导向轮820,第二导向轮8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第二导向轮820与第一门100的第二门板113相切。如此,第一门100的第二门板113移动时,第二导向轮8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不仅能够对第一门100的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还能对第一门100在移动过程中的抖动进行减震和消音。第二导向轮820优选为弹性材料,例如橡胶或硅胶,能够避免刮花第一门100的第二门板113,减震和消音效果也更好。第二导向轮820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座810上,第二安装座810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固设于第二门200上,简单方便、安装可靠且不会破坏第二门200的外表面。第二导向轮820可以通过第二转轴830与第二安装座810连接,便于第二导向轮820的布置及转动,只需使得第二导向轮820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即可。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折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门和第二门、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或所述第二门的限位件,所述第一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部;其中,
当所述第一门相对所述第二门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抵接并使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
并且,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第七导向部,所述第七导向部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能够绕自身的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一门相切,以对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进行导向;
另外,所述第二门包括与所述第一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一门之间的导向座,导向座设置于第二门的近地端,且使得导向座与地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座上设有所述第二导向部,以避免外界异物进入导向配合部位,防止出现运行卡塞问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门设置的连接件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第一导向体,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为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体导向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体能够随第一门沿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上,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件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折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翻边,所述限位翻边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翻边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折门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块,当所述第一导向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门能够随所述第一门的移动而移动。
5.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折门联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坎及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地坎导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坎设有朝向地面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上设有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导向部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体导向配合的第五导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固定体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门的第一门板导向配合的第六导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门的第二门板导向配合的第七导向部。
CN201910091967.8A 2019-01-30 2019-01-30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Active CN109665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967.8A CN109665427B (zh) 2019-01-30 2019-01-30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1967.8A CN109665427B (zh) 2019-01-30 2019-01-30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5427A CN109665427A (zh) 2019-04-23
CN109665427B true CN109665427B (zh) 2021-12-10

Family

ID=6615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1967.8A Active CN109665427B (zh) 2019-01-30 2019-01-30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65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3249B1 (ja) * 2021-08-04 2022-10-14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開閉装置
JP7190119B1 (ja) * 2021-08-05 2022-12-15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開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PI0513729A (pt) * 2004-07-23 2008-05-13 Mlp Construction Services sistema e método para instalar uma abertura de escotilha de porta de elevador
CN201635556U (zh) * 2010-01-22 2010-11-17 上海朗海建筑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多门扇移门同步联动装置
CN201914820U (zh) * 2010-10-22 2011-08-03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电梯用双折旁开交流永磁门机
CN103663067A (zh) * 2013-12-26 2014-03-26 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 电梯多折门机装置
CN105178793B (zh) * 2015-08-25 2017-03-22 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推拉门窗的联动装置
CN105201351B (zh) * 2015-09-11 2017-05-03 江苏自强涂装机械有限公司 喷漆房电动对开门
CN205602917U (zh) * 2016-04-13 2016-09-28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厅门的滑动导向装置
CN105923520B (zh) * 2016-07-13 2017-10-24 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旁开门碰门壁
CN206720534U (zh) * 2017-05-03 2017-12-08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旁开门
CN207726574U (zh) * 2017-11-29 2018-08-14 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防脱槽装置
CN208024192U (zh) * 2018-03-26 2018-10-30 青岛创佳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高平稳的平移门窗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5427A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5427B (zh) 电梯及其双折门联动机构
EP2358626B1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vel of an elevator with its doors open
KR100867735B1 (ko) 도어의 개폐작용력 조절이 가능한 승강장 스크린 도어의구동장치
US20090301821A1 (en) Elevator entrance apparatus
US6220396B1 (en) Door restrictor apparatus for elevators
US5613576A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rift of an elevator car stopped at a floor
WO2018138896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08502686A (zh) 一种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
KR101311975B1 (ko) 지하철 게이트의 스윙도어 기구
EP1627842B1 (en) Door device of elevator
JP2006199389A (ja) 輸送機用扉装置
US20140158470A1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vel of an elevator with its doors open
CN110080650B (zh) 一种平移门防脱轨结构
CN111153311A (zh) 泄压装置及电梯
KR100527142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체커장치
JP531971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防止装置
NZ726011A (en) Overhead door highwind retention system
CN216807730U (zh) 防撞电梯层门
CN205637976U (zh) 锁扣装置
CN104695793B (zh) 一种淋浴房推拉门的缓冲装置
US475531A (en) Double door
CN213248738U (zh) 防脱轨推拉门和淋浴房
JP2587689B2 (ja) 軌道車両用の乗降場の扉装置
CN219384419U (zh) 一种耐用性好的电梯门刀
KR100348051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레귤레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