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2950A -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2950A
CN109652950A CN201811457066.8A CN201811457066A CN109652950A CN 109652950 A CN109652950 A CN 109652950A CN 201811457066 A CN201811457066 A CN 201811457066A CN 109652950 A CN109652950 A CN 109652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ing groove
arrangement
support plate
clutch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70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2950B (zh
Inventor
张玉
范建峰
严晨晓
商勇
韩鑫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70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2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2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2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2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2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离合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具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切换组件,切换组件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可切换地配合,切换组件包括主动件;从动件;其中,离合装置被构造成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切换组件与第一卡位部配合以使主动件与从动件分离,在离合装置切换至接合状态下,切换组件与第二卡位部配合以使主动件与从动件配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使切换组件可以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实现可切换地配合,从而实现主动件与从动件的分离与接合,将离合装置应用到产品中,可以实现多种工作形式。

Description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洗衣机的离合装置结构复杂,使得控制过程复杂化,并且当这种离合装置进行切换时,容易导致内部部件的卡死问题,从而影响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的结构简单,应用到产品中,可以实现多种工作形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离合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合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可切换地配合,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主动件;从动件,所述从动件适于与所述主动件配合;其中,所述离合装置被构造成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配合以使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分离,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接合状态下,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二卡位部配合以使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使切换组件可以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实现可切换地配合,从而实现主动件与从动件的分离与接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容易实现,将离合装置应用到产品中,可以实现多种工作形式,满足产品的工作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的高度不同,在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配合下,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的高度不平齐以实现分离,在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二卡位部配合下,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平齐以实现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分别形成槽口朝下且平齐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且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深度,其中,所述切换组件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滑动配合的凸块,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配合槽配合,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接合状态下,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配合槽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槽和多个所述第二配合槽沿一假想圆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口下方的转动凸起,所述转动凸起的朝向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口的一侧具有从所述第一配合槽向所述第二配合槽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换向斜面,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换向斜面的斜度一致的下配合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切换组件套设布置,且所述切换组件在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切换配合时、在所述换向斜面与所述下配合斜面的滑动配合下、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切换组件的外侧,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切换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环形件,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环形件的外侧壁,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环形件的内侧壁。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包括: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形成环形且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沿所述传动套的周向间隔布置在其内侧壁;换向套,所述换向套形成环形且连接在所述传动套的下方,所述转动凸起设于所述换向套的内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口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配合槽向所述第二配合槽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传动斜面,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传动斜面的斜度一致的上配合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换组件沿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脱离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和适于被所述电磁铁吸引的磁铁,其中,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电磁铁通电下,通过吸引所述磁铁以驱动所述切换组件沿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安装座具有支撑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切换组件之间,其中,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从脱离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中的一个的位置滑入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中的另一个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均为齿轮或棘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离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内筒,所述内筒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设于所述腔室内且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可移动,用于提升所述内筒中的衣物高度;可旋转的波轮,所述波轮设于所述支撑盘的朝向所述腔室的开口的一侧且随所述支撑盘一起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切换组件设于所述波轮,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在洗涤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在脱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在举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支撑盘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支撑盘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合装置与驱动装置以及外桶、内筒等结构的组装图;
图9是沿图8中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C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图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的切换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离合装置的切换组件的主视图;
图13是图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3中所示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的切换组件与安装座的组装图;
图16是沿图15中所示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合装置与驱动装置以及外桶、内筒等结构的组装图;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0是沿图19中F-F线的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G部的放大图;
图22是图1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在衣物处理设备处于洗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在衣物处理设备处于脱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8中所示的离合装置在衣物处理设备处于举升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衣物处理设备100,
内筒11,腔室111,凸筋112,槽体113,外桶12,
支撑盘20,凹部201,滑槽21,
波轮30,拨水凸起31,
驱动装置40,
离合装置50a(50b),
安装座51,第一配合槽511,第二配合槽512,转动凸起513,换向斜面5131,传动斜面514,传动套515,换向套516,支撑台517,
切换组件52,主动件521a(521b),第一主动齿5211,第二主动齿5212,凸块522,下配合斜面5221,上配合斜面5222,环形件523,
从动件53a(53b),从动齿531,正向齿面5311,反向齿面5312,电磁铁541,磁铁542,弹性件55,驱动器56,复位弹性件57,基座58,
传动轴60,第一轴61,中空腔610,滑动凹槽611,第二轴62,滑动凸起621,
密封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处理设备100。
如图1-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
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并且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可移动,当支撑盘20沿内筒11的轴向向上移动时,可以提升内筒11中的衣物高度。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与内筒11滑动配合的支撑盘20,使支撑盘20可以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从而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即达到提升内筒11中的衣物高度,用户无需弯腰取衣,使用非常方便,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如图4-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外周壁和内筒11的内周壁二者中的一个具有凸筋112、另一个具有与凸筋112滑动配合的滑槽21。
例如,支撑盘20的外周壁具有凸筋112,内筒11的内周壁具有滑槽21;再如,支撑盘20的外周壁具有滑槽21,内筒11的内周壁具有凸筋112,通过采用凸筋112和滑槽21进行配合,既可以对支撑盘20进行限位,又可以实现二者的滑动配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内筒11的内周壁具有凸筋112,内筒11的周壁的一部分向腔室111内凹入以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上形成凸筋112,并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槽体113,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加工槽体113,从而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形成凸筋112。如图7所示,支撑盘20的外周壁具有滑槽21。
由此,通过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设置凸筋112,既可以实现与支撑盘20的滑动配合,又可以对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进行搅拌,从而进一步提升衣物的洗净比。并且,可以通过驱动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旋转,实现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的移动,通过单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支撑盘20在轴向和周向上的运动,从而增加支撑盘20运动的多样化,进而提升水流的拨动效果,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筋11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斜向筋,每个斜向筋的延伸方向一致,多个斜向筋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假想连线构成螺旋线,所述螺旋线沿内筒11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
对应地,滑槽21也形成螺旋形,从而使滑槽21与凸筋112构成螺纹结构,实现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螺纹配合,支撑盘20相对于内筒11旋转时,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从而调整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的高度。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斜向筋沿内筒11的周向和轴向呈多排多列的矩形阵列排布,其中,在任意相邻的两排两列斜向筋中,第a排第b列的斜向筋与第a+1排第b+1列的斜向筋在同一条螺旋线上。
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将内筒11的周壁展开,可以看出多个斜向筋呈五排六列的矩形阵列排布,其中,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一排的任意一列的斜向筋与位于第二排的下一列的斜向筋的假想连线在同一条螺旋线上,以此类推,位于第四排的任意一列的斜向筋与位于第五排的下一列的斜向筋的假想连线在同一条螺旋线上,从而实现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螺纹配合,保证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顺利地滑动。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斜向筋的两端凸出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的高度小于该斜向筋的中部凸出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的高度,且每个斜向筋的两端的壁面与其中部的壁面平滑过渡,使每个斜向筋可以顺利地滑入和滑出滑槽21,防止出现卡死现象,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正常工作。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筋112为一个或多个沿内筒11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的螺旋筋。
例如,凸筋112形成一个沿内筒11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的螺旋筋,即内筒11上的螺纹结构为单线螺纹。再如,凸筋112形成多个沿内筒11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的罗文进,即内筒11上的螺纹结构为多线螺纹,从而减小内筒11与支撑盘20之间的摩擦力,利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即有利于提高了传动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凸筋112的横截面形成半圆弧形。通过将凸筋112的横截面形成半圆弧形,使凸筋112与滑槽21很好地配合,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延缓或者避免内筒11与支撑盘20发生磨损,提高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具有凹部201。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盘20的上表面形成开口向上的凹腔,方便存放衣物。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可旋转的波轮30和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波轮30旋转,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即波轮30设在支撑盘20的上表面,当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时,波轮30随支撑盘20一起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轮30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拨水凸起31,用于搅拌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提升水流拨动效果,从而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离合装置50a(50b),离合装置50a(50b)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
离合装置50a(50b)在分离状态下,离合装置50a(50b)将波轮30与支撑盘20分离,即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进行旋转;离合装置50a(50b)在接合状态下,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即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旋转[脱水时,波轮、支撑盘、内筒一起转动,此时,由于顺时针旋转导致支撑盘下降至与内筒底紧密配合,从而带动内筒一起转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盘20的底部设置驱动块,在内筒11底部设置与驱动块配合的配合块,从而在支撑盘20下降后通过驱动块驱动内筒转动进行脱水。
并且,由于支撑盘20与内筒1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当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旋转时,支撑盘20可以带动波轮3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
由此,通过采用螺纹结构,使内筒11与支撑盘20实现滑动配合,基于上述结构,采用离合装置50a(50b)可以实现运动的叠加,增加各部件运动的多样化,从而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外桶12,内筒11设于外桶12内,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洗涤阶段下,内筒11在外桶12内不旋转,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脱水阶段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和内筒11一起顺时针旋转,在衣物处理设备10处于举升阶段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一起逆时针旋转,从而提升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的高度,从而抬升内筒11中的衣物,方便用户取出衣物。
下面结合图1-图2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可旋转的波轮30、驱动装置40和离合装置50a。
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即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上侧。驱动装置40通过传动轴60与波轮30连接,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传动轴60旋转,从而通过传动轴60带动波轮30旋转。
进一步地,离合装置50a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下,波轮30与支撑盘20分离,即允许波轮30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即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与波轮30连接的传动轴以及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a,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进而提升水流的拨动效果,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动轴60包括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驱动装置40与第一轴61连接,从而驱动第一轴61旋转。第二轴62分别与第一轴61和波轮30连接,即第一轴61通过第二轴62与波轮3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二轴62带动波轮30随第一轴61一起旋转。进一步地,第二轴62沿第一轴61的轴向可滑动,从而可以改变波轮30在内筒11中的高度,进而改变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61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空腔610,第二轴62插入中空腔610内,其中,第一轴61的内周壁和第二轴62的外周壁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滑动凸起621、另一个具有与滑动凸起621配合的滑动凹槽61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凸起621和滑动凹槽611,既可以对第二轴62实现限位,又可以实现第二轴62与第一轴61的滑动配合,从而使第二轴62在第一轴61内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凸起621设于第二轴62的外周壁且沿其轴向延伸,滑动凹槽611设于第一轴61的内周壁且沿其轴向延伸,由此可以保证第二轴62沿第一轴61的轴向移动,并且可以防止第二轴62在其周向上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正常工作。
如图3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桶12的底部向内凹入以在外桶12的底部的外表面形成容纳区,驱动装置40的一部分容纳在容纳区中并伸入外桶12内,驱动装置40伸入外桶12内的部分形成凸环,第一轴61与驱动装置40连接且与穿出所述凸环,第一轴61与凸环上分别套设有有密封件70,从而保证二者的密封连接,并且在支撑盘22紧固在内筒11的底部的状态下,支撑盘20也与密封件70紧密结合,从而保证支撑盘20与第一轴61之间以及支撑盘20与凸环之间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通过螺纹结构滑动配合,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内筒11一起旋转,即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以及内筒11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上移动以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关。举例而言,若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为右旋螺纹时,则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当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顺时针旋转时,支撑盘20逐渐靠近内筒11的底部,直至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从而实现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紧固配合,进而通过支撑盘20带动内筒11一起顺时针旋转;当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时,支撑盘20逐渐远离内筒11的底部。而对于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结构包括滑槽21和与滑槽21滑动配合的凸筋112,滑槽21形成在支撑盘20的外周壁,滑槽21与凸筋112滑动配合,凸筋112形成在内筒11的内周壁,其中,内筒11的周壁的一部分向腔室111内凹入以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上形成凸筋112,并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槽体113。
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加工槽体113,从而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形成凸筋112。通过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设置凸筋112,既可以实现与支撑盘20的滑动配合,又可以对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进行搅拌,从而提升衣物的洗净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a包括安装座51、切换组件52和从动件53a,安装座51设于波轮30且具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切换组件52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可切换地配合,切换组件52包括主动件521a,从动件53a设于支撑盘20且适于与主动件521a配合。
其中,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切换组件52与第一卡位部配合,从而使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分离,进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切换组件52与第二卡位部配合,从而使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配合,进而固定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相对位置,使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具有洗涤阶段、脱水阶段和举升阶段。
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洗涤阶段下,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以及内筒11旋转。
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脱水阶段下,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可以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降低支撑盘20的高度,当支撑盘20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时,在凸筋112的作用下支撑盘20仍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会对内筒11的底部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得支撑盘20与内筒11形成紧密配合,这可以带动内筒11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
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举升阶段下,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可以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从而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即达到举升衣物的效果,方便用户取出衣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a,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00在洗涤阶段、脱水阶段和举升阶段的正常工作,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以及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外桶12、内筒11、支撑盘20、波轮30、驱动装置40、离合装置50a和传动轴60。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通过螺纹结构滑动配合,波轮30设在支撑盘20的上表面,驱动装置40通过传动轴60与波轮30连接以驱动波轮30旋转。
离合装置50a在离合状态与接合状态之间切换,且离合装置50a包括安装座51、切换组件52和从动件53a,安装座51包括传动套515和连接在传动套515下方的换向套516,传动套515的内周壁设有沿多个沿其周向错开且间隔布置的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第一配合槽511的深度小于第二配合槽512的深度,换向套516的内周壁设有位于第一配合槽511下方的转动凸起513,转动凸起513的上表面形成换向斜面5131。
切换组件52包括环形件523、设在环形件523内侧的主动件521a、设在环形件523外侧的凸块522,凸块522的下表面形成下配合斜面5221且上表面形成上配合斜面5222。其中,环形件523、主动件521a、凸块522在加工时以磁铁542为嵌件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地,支撑盘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具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外周壁设有从动件53a,支撑盘20在加工时以从动件53a为嵌件一体注塑成型。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洗涤程序时,凸块522处于第一配合槽511,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存在高度差,保持分离状态,波轮30可以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而内筒11和支撑盘20无动作。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脱水程序时,电磁铁541吸引磁铁542,驱动切换组件52向下运动,凸块522向下移动,在凸块522下移的过程中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斜面5131接触,在换向斜面5131作用下,切换组件52发生转动,此时电磁铁541断电,在弹性件55作用下,切换组件52向上移动进入第二配合槽512,使得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相互啮合,从而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以及内筒11共同顺时针旋转实现脱水动作。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举升程序时,电磁铁541吸引磁铁542,驱动切换组件52向下运动,凸块522向下移动,在凸块522下移的过程中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斜面5131接触,在换向斜面5131作用下,切换组件52发生转动,此时电磁铁541断电,在弹性件55作用下,切换组件52向上移动进入第二配合槽512,使得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相互啮合,从而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实现举升动作,进而提升内筒11中的衣物的高度,无需用户弯腰操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可旋转的波轮30、用于驱动波轮30旋转的驱动装置40和离合装置50a。
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且在内筒11的轴向上可移动,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且随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离合装置50a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允许波轮30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
其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被构造成在洗涤阶段的预设时间内控制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并使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上下交替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a,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洗涤阶段下,通过控制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并且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上下交替移动,可以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以及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通过螺纹结构滑动配合,衣物处理设备100被构造成在洗涤阶段的预设时间内控制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并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
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下移动,从而降低支撑盘20的高度,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上移动,从而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
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盘20与内筒11采用螺纹结构滑动配合,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且驱动装置40驱动波轮30旋转的状态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旋转,与此同时,可以驱动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进而通过一个驱动装置40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结构包括形成在支撑盘20的外周壁的滑槽21和形成在内筒11的内周壁的凸筋112,滑槽21与凸筋112滑动配合,其中,内筒11的周壁的一部分向腔室111内凹入以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上形成凸筋112,并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槽体113。由此,通过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设置凸筋112,既可以实现与支撑盘20的滑动配合,又可以对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进行搅拌,从而提升衣物的洗净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且螺纹结构为右旋螺纹。
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若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内筒11与支撑盘20采用右旋螺纹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因而当支撑盘20顺时针旋转时,其逐渐向旋入内筒11的方向移动,即相对于内筒11向下移动。若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内筒11与支撑盘20采用右旋螺纹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因而当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时,其逐渐向旋出内筒11的方向移动,即相对于内筒11向上移动,由此实现支撑盘20和波轮3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的移动,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若支撑盘20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可以使支撑盘20与内实现紧固配合,由此支撑盘20可以带动内筒11一起顺时针旋转。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且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而对于支撑盘20与内筒11之间的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的运动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1-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a。
如图1-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a包括安装座51、切换组件52和从动件53a。安装座51具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切换组件52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可切换地配合,切换组件52包括主动件521a。从动件53a适于与主动件521a配合。
其中,离合装置50a被构造成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切换组件52与第一卡位部配合,从而使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分离,即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之间无法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切换组件52与第二卡位部配合,从而使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配合,即主动件521a可以将动力和运动传递至从动件53a。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a,通过在安装座51上设置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使切换组件52可以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实现可切换地配合,从而实现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的分离与接合,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容易实现,将离合装置50a应用到产品中,可以实现多种工作形式,满足产品的工作需求。
如图9至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的高度不同,在切换组件52与第一卡位部配合的状态下,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的高度不平齐,从而实现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的分离,此时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之间无法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在切换组件52与第二卡位部配合的状态下,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平齐,从而实现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的配合,此时主动件521a可以将动力和运动传递至从动件53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卡位部形成槽口朝下的第一配合槽511,第二卡位部形成槽口朝下的第二配合槽512,第一配合槽511的槽口和第二配合槽512的槽口平齐,并且,第一配合槽511的深度小于第二配合槽512的深度。
其中,切换组件52设有凸块522,凸块522可以与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中的任一个进行滑动配合,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凸块522与第一配合槽511配合,在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下,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配合。
由于第一配合槽511的深度小于第二配合槽512的深度,因此,凸块522分别与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进行配合时,凸块522所处的高度不同,从而改变主动件521a相对于从动件53a的高度,实现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的分离和配合。
如图11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分别包括多个,多个第一配合槽511和多个第二配合槽512沿一假想圆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其中,任意相邻布置的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之间的角度可以设置为相同。
也就是说,在所述假想圆的周向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配合槽511之间设有一个第二配合槽512,任意相邻两个第二配合槽512之间设有一个第一配合槽511。通过将多个第一配合槽511和多个第二配合槽512沿一假想圆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可以实现离合装置50a的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的交替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7所示,安装座51还具有位于第一配合槽511和/或第二配合槽512的槽口下方的转动凸起513,转动凸起513的朝向第一配合槽511的槽口的一侧具有换向斜面5131,换向斜面5131从第一配合槽511向第二配合槽512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凸块522的下表面形成下配合斜面5221,下配合斜面5221与换向斜面5131的斜度一致。
具体地,如图17所示,切换组件52可以沿第一配合槽511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凸块522滑出第一配合槽511并与转动凸起513止抵的状态下,凸块522的下配合斜面5221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斜面5131滑动配合,从而使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向第二配合槽512一侧移动。
进一步地,安装座51与切换组件52套设布置,切换组件52在与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切换配合时,切换组件52在换向斜面5131与下配合斜面5221的滑动配合下、相对于安装座51转动。
也就是说,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滑出第一配合槽511的状态下,在凸块522的下配合斜面5221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斜面5131的滑动配合下,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向第二配合槽512一侧转动;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滑出第二配合槽512的状态下,在凸块522的下配合斜面5221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凸起的换向斜面5131的滑动配合下,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向第一配合槽511一侧转动,从而实现切换组件52与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的切换配合,进而实现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的分离和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51套设在切换组件52的外侧,凸块522设于切换组件52的外侧壁,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设于安装座51的内侧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容易实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2还包括环形件523,凸块522设于环形件523的外侧壁,主动件521a设于环形件523的内侧壁。
举例而言,如图12所示,切换组件52包括环形件523、主动件521a和多个凸块522,主动件521a设在环形件523的内侧壁,多个凸块522设在环形件523的外侧壁,多个凸块522在环形件523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并且在环形件523的高度方向交错布置,从而使多个凸块522中的一部分的高度高于另一部分的高度。
如图14、图16-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座51包括传动套516和换向套,传动套516形成环形,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沿传动套516的周向间隔布置在传动套516的内侧壁,换向套形成环形,并且换向套连接在传动套516的下方,转动凸起513设于换向套的内侧壁。其中,传动套516的中心轴线与换向套的中心轴线可以共线,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槽511的槽口和第二配合槽512的槽口之间具有传动斜面514,传动斜面514从第一配合槽511向第二配合槽512逐渐向上倾斜延伸,凸块522的上表面形成上配合斜面5222,上配合斜面5222与传动斜面514的斜度一致。
在离合装置50a从分离状态向接合状态切换下,凸块522从第一配合槽511向第二配合槽512切换,凸块522的上配合斜面5222可以与传动斜面514进行滑动配合,从而滑入第二配合槽512中,实现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的配合,进而实现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的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a还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切换组件52沿第一配合槽511或第二配合槽512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凸块522脱离第一配合槽511或第二配合槽512。
具体地,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一配合槽511配合的状态下,驱动件可以驱动切换组件52沿第一配合槽511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从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一配合槽511;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配合的状态下,驱动件可以驱动切换组件52沿第二配合槽512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从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二配合槽512,驱动件可以为切换组件52的滑动提供动力。
如图9-图10以及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件包括电磁铁541和适于被电磁铁541吸引的磁铁542,其中,电磁铁541设于安装座51的下方,磁铁542设于切换组件52,在电磁铁541通电下,通过吸引磁铁542,从而驱动切换组件52沿第一配合槽511或第二配合槽512的长度方向滑动。
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一配合槽511配合的状态下,若电磁铁541通电,则可以吸引磁铁542,从而使切换组件52沿第一配合槽511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一配合槽511。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配合的状态下,若电磁铁541通电,则可以吸引磁铁542,从而使切换组件52沿第二配合槽512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二配合槽5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50a还包括弹性件55,安装座51具有支撑台517,弹性件55设于支撑台517与切换组件52之间,从而实现弹性件55的定位安装。
其中,切换组件52在弹性件55的作用下、从脱离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中的一个的位置滑入第一配合槽511和第二配合槽512中的另一个内。
具体地,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一配合槽511配合的状态下,若电磁铁541通电,则可以吸引磁铁542,从而使切换组件52沿第一配合槽511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一配合槽511。并且,在凸块522的下配合斜面5221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凸起的换向斜面5131的滑动配合下,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向第二配合槽512一侧转动,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转动至正对第二配合槽512的槽口的位置时,停止通电,切换组件52在弹性件55的作用下沿第二配合槽512滑动,从而使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配合,即离合装置50a切换至接合状态。
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与第二配合槽512配合的状态下,若电磁铁541通电,则可以吸引磁铁542,从而使切换组件52沿第二配合槽512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凸块522滑出第二配合槽512,并且,在凸块522的下配合斜面5221与转动凸起513的换向凸起的换向斜面5131的滑动配合下,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向第一配合槽511一侧转动,在切换组件52的凸块522转动至正对第一配合槽511的槽口的位置时,停止通电,切换组件52在弹性件55的作用下沿第一配合槽511滑动,从而使凸块522与第一配合槽511配合,即离合装置50a切换至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动件521a和从动件53a均为齿轮或棘轮。例如,从动件53a为设在支撑盘20上的从动齿轮,主动件521a为设在波轮30内的主动齿轮;再如,从动件53a为设在支撑盘20上的从动棘轮,主动件521a为设在波轮30内的主动棘轮。
在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分离的状态下,二者无法进行啮合,因而无法传递动力和运动,进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配合的状态下二者相互啮合,主动件521a可以将其运动和动力传动至从动件53a,进而使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旋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离合装置50a。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a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通过在安装座51上设置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使切换组件52可以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实现可切换地配合,从而实现主动件521a与从动件53a的分离与接合,将离合装置50a应用到衣物处理设备100中,可以实现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多种工作形式,满足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工作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和可旋转的波轮30,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且在内筒11的轴向上可移动,用于提升内筒11中的衣物高度,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并且波轮30可以随支撑盘20一起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安装座51和切换组件52设于波轮30,从动件53a设于支撑盘20。
由此,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100中设置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a,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盘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具有朝上凸出的安装环,安装环内限定有沿内筒11的轴向延伸的安装通道,传动轴60穿设在安装通道中以与波轮30连接,从动件53a设在安装环的外周壁。进一步地,安装环的外周壁还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限位台阶,安装座51套设于安装环且位于限位台阶的外侧。
如图18-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可旋转的波轮30、驱动装置40和离合装置50b。
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即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上侧,驱动装置40通过传动轴60与波轮30连接,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波轮30旋转,从而通过传动轴60带动波轮30旋转。
进一步地,离合装置50b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允许波轮30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下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这里的第一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具体可以根据内筒11、支撑盘20、波轮30以及离合装置50b的结构进行设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与波轮30连接的传动轴60以及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b,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旋转,实现波轮30、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运动的多样化,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传动轴60包括:第一轴61和第二轴62,驱动装置40与第一轴61连接以驱动第一轴61旋转,第二轴62分别与第一轴61和波轮30连接,即第一轴61通过第二轴62与波轮3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二轴62带动波轮30随第一轴61一起旋转。进一步地,第二轴62沿第一轴61的轴向可滑动,从而可以改变波轮30在内筒11中的高度,进而改变支撑盘20在内筒11中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61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中空腔610,第二轴62插入中空腔610内,其中,第一轴61的内周壁和第二轴62的外周壁二者中的一个具有滑动凸起621、另一个具有与滑动凸起621配合的滑动凹槽611,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凸起621和滑动凹槽611,既可以对第二轴62实现限位,又可以实现第二轴62与第一轴61的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凸起621设于第二轴62的外周壁且沿其轴向延伸,滑动凹槽611设于第一轴61的内周壁且沿其轴向延伸,由此可以保证第二轴62沿第一轴61的轴向移动,并且可以防止第二轴62在其周向上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正常工作。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通过螺纹结构滑动配合,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内筒11一起旋转,即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以及内筒11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上移动以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的旋向相关。举例而言,若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为右旋螺纹时,则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顺时针旋转,支撑盘20逐渐靠近内筒11的底部,直至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从而实现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紧固配合,进而通过支撑盘20带动内筒11一起顺时针旋转;若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支撑盘20逐渐远离内筒11的底部。而对于支撑盘20和内筒1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结构包括滑槽21和与滑槽21滑动配合的凸筋112,滑槽21形成在支撑盘20的外周壁,凸筋112形成在内筒11的内周壁,其中,内筒11的周壁的一部分向腔室111内凹入以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上形成凸筋112,并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槽体113。
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加工槽体113,从而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形成凸筋112。通过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设置凸筋112,既可以实现与支撑盘20的滑动配合,又可以对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进行搅拌,从而提升衣物的洗净比。
如图21-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b包括从动件53b和主动件521b,从动件53b设于支撑盘20,并且从动件53b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从动齿531,每个从动齿531具有位于同一侧的正向齿面5311和与正向齿面5311相背布置的反向齿面5312,主动件521b可活动地设于波轮30,并且,主动件521b具有第一主动齿5211和第二主动齿5212。
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分离状态下,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隔开布置以使二者实现分离,此时,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之间无法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第一主动齿5211止抵正向齿面5311以允许主动件521b和从动件53b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使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向第一方向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下,第二主动齿5212止抵反向齿面5312以允许主动件521b和从动件53b一起向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向第二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具有洗涤阶段、脱水阶段和举升阶段。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洗涤阶段下,离合装置50b切换至分离状态,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以及内筒11旋转。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脱水阶段下,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可以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从而降低支撑盘20的高度,在支撑盘20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的状态下,可以带动内筒11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举升阶段下,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可以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从而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b,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使衣物处理设备100可以在洗涤阶段、脱水阶段和举升阶段切换,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以及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合装置50b包括设于波轮30内的主动件521b、设于支撑盘20的从动件53b、驱动器56和复位弹性件57。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洗涤程序时,主动件521b在复位弹性件57的作用下与从动件53b保持分离状态,波轮30进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实现洗涤动作,支撑盘20和内筒11无动作。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脱水程序时,驱动器56带动主动件521b逆时针转动,使得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实现啮合,从而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顺时针旋转,因为顺时针转动方向与螺纹结构的方向相反,因此支撑盘20逐渐下降,进而支撑盘20与内筒11底部紧固配合,从而带动内筒11一起转动,实现脱水动作。
衣物处理设备100在运行举升程序时,驱动器56带动主动件521b顺时针转动,使得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实现啮合,从而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因为逆时针转动方向与螺纹结构的方向相同,因此支撑盘20逐渐上升,进而传动轴60的第二轴62相对于第一轴61上升,实现举升动作,从而在洗涤结束后举升衣物,便于用户取出衣物。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可旋转的波轮30、用于驱动波轮30旋转的驱动装置40和离合装置50b。
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且在内筒11的轴向上可移动,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且随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
离合装置50b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分离状态下允许波轮30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下允许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其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被构造成在洗涤阶段的预设时间内控制离合装置50b在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交替切换并使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上下交替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通过设置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b,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处于洗涤阶段下,通过控制离合装置50b在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交替切换,使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替旋转,并且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上下交替移动,可以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以及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支撑盘20的外周壁与内筒11的内周壁通过螺纹结构滑动配合,衣物处理设备100被构造成在洗涤阶段的预设时间内控制离合装置50b在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交替切换并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波轮30和支撑盘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替旋转。
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下移动,从而降低支撑盘20的高度,在波轮30带动支撑盘20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的状态下允许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向上移动,从而提升支撑盘20的高度。
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盘20与内筒11采用螺纹结构滑动配合,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接合状态且驱动装置40驱动波轮30旋转的状态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旋转,与此同时,可以驱动支撑盘2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进而通过一个驱动装置40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从而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结构包括形成在支撑盘20的外周壁的滑槽21和形成在内筒11的内周壁的凸筋112,滑槽21与凸筋112滑动配合,其中,内筒11的周壁的一部分向腔室111内凹入以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上形成凸筋112,并在内筒11的周壁外表面上形成槽体113。由此,通过在内筒11的周壁内表面设置凸筋112,既可以实现与支撑盘20的滑动配合,又可以对内筒11中的洗涤水和衣物进行搅拌,从而提升衣物的洗净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且螺纹结构为右旋螺纹。
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内筒11与支撑盘20采用右旋螺纹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因而若支撑盘20顺时针旋转,其逐渐向旋入内筒11的方向移动,即相对于内筒11向下移动。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下,波轮30可以带动支撑盘20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内筒11与支撑盘20采用右旋螺纹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因而当支撑盘20逆时针旋转时,其逐渐向旋出内筒11的方向移动,即相对于内筒11向上移动,由此实现支撑盘20和波轮30在内筒11的轴向上的移动,实现水流的立体拨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若支撑盘20旋转至内筒11的底部,可以使支撑盘20与内实现紧固配合,由此支撑盘20可以带动内筒11一起顺时针旋转。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且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而对于支撑盘20与内筒11之间的螺纹结构为左旋螺纹的运动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b还包括:驱动器56,用于驱动主动件521b绕固定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主动件521b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主动齿5211止抵正向齿面5311,在主动件521b转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主动齿5212止抵反向齿面5312。
进一步地,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电磁铁以及干簧管,电磁铁设在内筒11的底部,在电磁铁通电下,干簧管接通,从而控制驱动器56工作,在电磁铁断电下,干簧管断电,从而控制驱动器56停止工作。例如,干簧管可以设在支撑盘20上,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支撑盘20与内筒11的底部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从而控制驱动器56是否进行工作。
下面结合图18-图2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b。
如图18-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b包括:从动件53b和可活动的主动件521b,从动件53b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从动齿531,每个从动齿531具有位于同一侧的正向齿面5311和与正向齿面5311相背布置的反向齿面5312,主动件521b具有第一主动齿5211和第二主动齿5212。
其中,离合装置50b被构造成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分离状态下,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隔开布置以使二者实现分离;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一接合状态下,第一主动齿5211止抵正向齿面5311以允许主动件521b和从动件53b一起向第一方向旋转;在离合装置50b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下,第二主动齿5212止抵反向齿面5312以允许主动件521b和从动件53b一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b,在从动件53b上设置正向齿面5311和反向齿面5312,在主动件521b上设置第一主动齿5211和第二主动齿5212,通过调整主动件521b相对于从动件53b的位置,从而使离合装置50b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切换,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容易实现,将离合装置50b应用到产品中,可以实现产品的多种工作形式,满足产品的工作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b还包括:驱动器56,用于驱动主动件521b绕固定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主动件521b转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主动齿5211止抵正向齿面5311,在主动件521b转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主动齿5212止抵反向齿面5312。
也就是说,驱动器56用于驱动主动件521b在预设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通过改变主动件521b相对于从动件53b的位置,而实现离合装置50b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件521b的初始位置为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主动件521b位于所述中间位置的状态下,主动件521b与从动件53b隔开布置。
这里的中间位置为图22所示的主动件521b所处的位置,第一位置为图23所示的主动件521b所处的位置,第二位置为图24所示的主动件521b所处的位置。
进一步地,离合装置50b还包括复位弹性件57,用于将主动件521b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通过设置复位弹性件57,主动件521b可以利用复位弹性件57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性高。
在驱动器56驱动主动件521b从中间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复位弹性件57储存弹性势能,在驱动器56停止驱动时,复位弹性件57释放弹性势能,主动件521b在复位弹性件57的作用下复位至中间位置,由此离合装置50b实现分离状态与第一接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驱动器56驱动主动件521b从中间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复位弹性件57储存弹性势能,在驱动器56停止驱动时,复位弹性件57释放弹性势能,主动件521b在复位弹性件57的作用下复位至中间位置,由此离合装置50b实现分离状态与第二接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主动件521b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复位弹性件57处于自由状态。举例而言,驱动器56为电机,复位弹性件57为扭簧,扭簧与主动件521b连接,例如扭簧可以套设在电机的电机轴并与主动件521b连接。
在电机驱动主动件521b从中间位置旋转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扭簧储存弹性势能,在电机停止驱动时,扭簧释放弹性势能,主动件521b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至中间位置,由此离合装置50b实现分离状态与第一接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在电机驱动主动件521b从中间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扭簧储存弹性势能,在电机停止驱动时,扭簧释放弹性势能,主动件521b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至中间位置,由此离合装置50b实现分离状态与第二接合状态之间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动件53b形成环形且从动齿531形成在从动件53b的外周壁,主动件521b设于从动件53b的外侧。例如,从动件53b的外周壁的局部位置设有多个从动齿531,再如,从动件53b的外周壁设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匀且间隔布置的从动齿53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动件53b为棘轮,主动件521b为棘爪。通过选用棘轮和棘爪作为从动件53b和主动件521b,无需单独进行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并且棘轮和棘爪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容易实现上述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离合装置50b还包括基座58,主动件521b可活动地设于基座58。具体地,若将离合装置50b应用在衣物处理设备100中,基座58可以固定安装在波轮30内,从而将主动件521b可活动地安装在波轮30内,从动件53b可以安装在支撑盘20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离合装置50b。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装置50b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在从动件53b上设置正向齿面5311和反向齿面5312,在主动件521b上设置第一主动齿5211和第二主动齿5212,通过调整主动件521b相对于从动件53b的位置,从而使离合装置50b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切换,将离合装置50b应用到衣物处理设备100中,可以实现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多种工作形式,满足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工作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内筒11、支撑盘20和可旋转的波轮30,内筒1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111,支撑盘20设于腔室111内且在内筒11的轴向上可移动,用于提升内筒11中的衣物高度,从动件53b设于支撑盘20,波轮30设于支撑盘20的朝向腔室111的开口的一侧且随支撑盘20一起在内筒11的轴向上移动,主动件521b设于波轮30。
通过在衣物处理设备100中设置在分离状态、第一接合状态和第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的离合装置50b,可以实现波轮30和支撑盘20的分离和接合,从而使波轮30可以相对于支撑盘20旋转或者带动支撑盘20一起旋转,实现波轮30与支撑盘20的运动的多样化,提升衣物处理设备100的洗涤和漂洗效果。
如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盘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具有朝上凸出的安装环,安装环内限定有沿内筒11的轴向延伸的安装通道,传动轴60穿设在安装通道中以与波轮30连接,从动件53b设在安装环的外周壁。进一步地,安装环的外周壁还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限位台阶,驱动器56设于安装环的外侧且位于限位台阶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可切换地配合,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主动件;
从动件,所述从动件适于与所述主动件配合;
其中,所述离合装置被构造成在分离状态和接合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配合以使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分离,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接合状态下,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二卡位部配合以使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的高度不同,
在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配合的状态下,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的高度不平齐以实现分离,在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第二卡位部配合的状态下,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平齐以实现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分别形成槽口朝下且平齐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且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切换组件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滑动配合的凸块,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分离状态下,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配合槽配合,在所述离合装置切换至所述接合状态下,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配合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槽和多个所述第二配合槽沿一假想圆的周向交错且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口下方的转动凸起,
所述转动凸起的朝向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口的一侧具有从所述第一配合槽向所述第二配合槽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的换向斜面,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形成与所述换向斜面的斜度一致的下配合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切换组件套设布置,且所述切换组件在与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切换配合时、在所述换向斜面与所述下配合斜面的滑动配合下、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所述切换组件的外侧,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切换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还包括环形件,所述凸块设于所述环形件的外侧壁,所述主动件设于所述环形件的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形成环形且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沿所述传动套的周向间隔布置在其内侧壁;
换向套,所述换向套形成环形且连接在所述传动套的下方,所述转动凸起设于所述换向套的内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配合槽的槽口之间具有从所述第一配合槽向所述第二配合槽逐渐向上倾斜延伸的传动斜面,所述凸块的上表面形成与所述传动斜面的斜度一致的上配合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换组件沿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脱离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和适于被所述电磁铁吸引的磁铁,
其中,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电磁铁通电下,通过吸引所述磁铁以驱动所述切换组件沿所述第一配合槽或所述第二配合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安装座具有支撑台,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切换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切换组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从脱离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中的一个的位置滑入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中的另一个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和所述从动件均为齿轮或棘轮。
15.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筒,所述内筒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
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设于所述腔室内且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可移动,用于提升所述内筒中的衣物高度;
可旋转的波轮,所述波轮设于所述支撑盘的朝向所述腔室的开口的一侧且随所述支撑盘一起在所述内筒的轴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切换组件设于所述波轮,所述从动件设于所述支撑盘。
CN201811457066.8A 2018-11-30 2018-11-30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109652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7066.8A CN109652950B (zh) 2018-11-30 2018-11-30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7066.8A CN109652950B (zh) 2018-11-30 2018-11-30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2950A true CN109652950A (zh) 2019-04-19
CN109652950B CN109652950B (zh) 2021-02-26

Family

ID=6611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7066.8A Active CN109652950B (zh) 2018-11-30 2018-11-30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29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0385A (zh) * 2018-12-20 2019-03-08 宁波市弘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WO2020107763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0650A (ja) * 2012-11-30 2014-06-12 Toshiba Corp 洗濯機の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4652083A (zh) * 2013-11-21 2015-05-27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衣物升降装置的全自动洗衣机
CN204608411U (zh) * 2015-02-10 2015-09-0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离合器、洗衣机和洗衣机的离合器的连接装置
CN204690374U (zh) * 2015-05-12 2015-10-0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其离合器
CN105986414A (zh) * 2015-02-10 2016-10-05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离合器、洗衣机和洗衣机的离合器的连接装置
CN206591302U (zh) * 2017-02-28 2017-10-2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波轮洗衣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0650A (ja) * 2012-11-30 2014-06-12 Toshiba Corp 洗濯機の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4652083A (zh) * 2013-11-21 2015-05-27 东部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衣物升降装置的全自动洗衣机
CN204608411U (zh) * 2015-02-10 2015-09-02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离合器、洗衣机和洗衣机的离合器的连接装置
CN105986414A (zh) * 2015-02-10 2016-10-05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的离合器、洗衣机和洗衣机的离合器的连接装置
CN204690374U (zh) * 2015-05-12 2015-10-0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洗衣机及其离合器
CN206591302U (zh) * 2017-02-28 2017-10-2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波轮洗衣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7763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设备
CN109440385A (zh) * 2018-12-20 2019-03-08 宁波市弘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2950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2953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40391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94277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9440392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9652950A (zh)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EP2829650B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detergent delivery pump assembly thereof
EP2572624B1 (en) Dishwasher with spray system
US11015279B2 (en) Clutch assembly of washing machine
CN104887162B (zh) 用于洗碗机的喷臂组件
CN109700410B (zh) 洗碗机自动投放装置及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01064390Y (zh) 自动落杯装置
CN109594297A (zh) 离合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9440384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7725681A (zh) 摆线传动结构、洁面仪和家用清洁装置
CN202410122U (zh) 自动麻将机的中心升降机构
CN109680455A (zh) 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CN202237214U (zh) 一种自动麻将机的开门机构
CN109770813A (zh) 自动投放装置、洗碗机及其洗碗块组件
CN208582969U (zh) 陀针可伸缩的陀尖组件
KR100850998B1 (ko) 식기세척기의 운전방법
CN106032629B (zh) 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组件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8379247U (zh) 洗衣机的洗涤剂投放盒和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8599974U (zh) 出水切换结构和顶喷花洒
CN208973761U (zh) 喷臂组件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CN216569524U (zh) 自动炒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9

Address after: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xi Sw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xi Xiaotianer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