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26C - 制纸用筛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纸用筛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26C
CN1096526C CN98118348A CN98118348A CN1096526C CN 1096526 C CN1096526 C CN 1096526C CN 98118348 A CN98118348 A CN 98118348A CN 98118348 A CN98118348 A CN 98118348A CN 1096526 C CN1096526 C CN 10965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mentioned
ring
intermediate support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8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1053A (zh
Inventor
相川叔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1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5/00Purification of the pulp suspension by mechanical mean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D5/02Straining or screening the pulp
    • D21D5/16Cylinders and plates for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13Supported filter elements
    • B01D29/23Supported filter elements arranged for outward flow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aper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拆卸容易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上述制纸用筛滤装置借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杂物。该筛体包括有一位于其一端的环状第一端板,与一位于其另一端而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与被固定于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以保持该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的间距,且邻近该第二端板端部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与啮合于该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以及两端分别抵触于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并以适当间隙环形设置的多个棒状构件。

Description

制纸用筛滤装置
本发明涉及制纸用筛滤装置,特别是有关于可保持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间距,并改进由第一、第二端板夹持的棒状构件端部所形成的筛体。
众所周知位于一端的环状第一支承构件(第一端板)与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支承构件(第二端板)之间,以环状排列多个棒状构件所形成的筛体(例如特开平8-209574号公报及特开平10-8392号公报所示)。
其中,该特开平10-8392号公报所记载的筛体在第一支承构件及第二支承构件之间设有间距保持构件以保持该支承构件的间距,同时由该第一、第二支承构件分别夹持被设成环状并排的多个棒状构件端部,且该间距保持构件一端被焊接于第一支承构件及另一端被焊接于第二支承构件而分别予以固定(请参照特开平10-8392号公报的图6)  。
又特开平8-209574号公报所记载的筛体则是其棒状构件分别借焊接固定于第一支承构件及第二支承构件(请参照特开平8-209574号公报的图6、9,在图9中使用了螺纹,只有该棒状构件乃分别被焊接固定于第一、第二支承构件)。
特别是在焊接固定时,为强化其固定状态用压力状态予以焊接固定。因此作业性较差,难于制造,同时容易焊接歪曲而变形,以致无法均匀保持邻接棒状构件的间隙,筛体性能降低,且在组装后欲更换受损棒状构件时,须以研摩机等研削焊接部位,这亦使作业性异常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消除上述缺点的制纸用筛滤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制纸用筛滤装置是借一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杂物,且该筛体包括有: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与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与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以保持该第一、第二端板间距,并且其第二端板侧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与可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以及一端抵于上述第一端板而另一端抵上于上述第二端板,并以适当间隙并排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且由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该多个棒状构件端部,而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使该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本发明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亦是藉一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且该筛体包括;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与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与被设于该第二端板及第一端板之间并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的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之环状中间支承构件,与贯穿于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且被固定于该第一、第二端板以保持该第一、第二端板的间距,并在邻近该第二端板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与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与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触于相对的该第一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第一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的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与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的且分别抵触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第二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的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以及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一端板,另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二端板,且贯穿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以适当间隙环状并排的多个棒状构件。而由该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该等多个棒状构件端部,且卡合于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该棒状构件较长方向不受控制可自由移动,又其与该较长方向呈直交方向的移动则受控制,并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与上述阴螺纹,而使上述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本发明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亦是借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且该筛体系包括有: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与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与被设于该第二端板及第一端板之间,并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至少两个环状中间支承构件,与贯穿于上述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并在其邻近第二端板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与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与分别位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呈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之间,并抵止于该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间距的至少一个跨距保持构件群,与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近于该第一端板的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一端板及近于该第一端板的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两者间距的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与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近于该第二端板的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及近于该第二端板的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两者间距的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与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一端板而另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二端板,并贯穿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以适当间隙环状并排的多个棒状构件。而由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上述多个棒状构件端部,且卡合于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该棒状构件的较长方向不受控制可自由移动,其与该较长方向呈垂直方向的移动则受限制,并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可使上述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本发明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亦是借筛体将自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且该筛体包括有: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和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和被设于该第二端板与上述第一端板之间并具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的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和贯穿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用开部并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以保持两者间距在其邻近该第二端板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和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和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的第一棒状构件,以及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的多个第二棒状构件。而上述多个第一棒状构件端部是由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所夹持,上述多个第二棒状构件则由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所夹持,且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使上述第二端板锁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此外,权利要求书第5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则是将在权利要求第1~3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中的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及第一端板抵触构件构成,并使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位于较上述第一端板环更近于第二端板的侧边,且抵止于该第一端板环,而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而第二端板又由第二端板环和第二端板抵触构件构成,并使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二端板环较近于第一端板的侧边,且抵止于该第二端板环,又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而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及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该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乃由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剪切形成。
再者,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则是将权利要求第2~3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中的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及第一端板抵触构件构成,且使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一端板环较近于第二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一端板环,而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而第二端板又由第二端板环和第二端板抵触构件构成,且使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二端板环较近于第一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一端板环,又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而中间支承构件、上述第一端板抵触构件及上述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则由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剪切形成,同时上述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上述第二端板抵触构件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为同一零件。
下面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纸用筛滤装置的示意断面图;
图2为图1的筛体部分示意断面图;
图3为将图2筛体部分扩大的部分扩大示意断面图;
图4为图2的棒状构件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的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卡合状态说明用示意立体图;
图5为图2的棒状构件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卡合状态说明用示意立体图;
图6为图2的筛体的间距保持构件、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第二端板的关系说明用示意断面图;
图7为将部分以断面显示的图2示意底面图;
图8为图2的Y-Y线断面示意图;
图9为图2的筛体组装形态说明用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10为与图3相异的其他实施例部分扩大示意断面图;
图11为与图2筛体相异的其他筛体示意断面图;
图12为与图11筛体相异的其他筛体示意断面图;
图13为将棒状构件卡合部设于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更为内侧的筛体示意断面图;
图14为与图22筛体相异的其他筛体示意断面图;
图15为将图14部分予以扩大显示的部分扩大示意断面图。
现根据本发明制纸用筛滤装置的一实施例,参照图示加以说明。在图1至9中,符号1表示制纸用筛滤装置,该制纸用筛滤装置1用筛体S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
该制纸原料如图1所示从设于外壳2的制纸原料进口3进入,经搅拌构件4予以搅拌后,制纸原料中异物则无法通过筛体S的间隙,其余良好原料则通过该筛体S的间隙并从设于外壳2的制纸原料出口5排出外壳2。而无法通过筛体S间隙的异物则由设于外壳2的异物出口6排出外壳2。此外,该搅拌构件4则借运输带B、滑轮P、旋转轴K由未图示的马达可予以驱动旋转。
再者,该筛体S如第2图所示,其一端缘设有环状第一端板S1,另一端缘设有环状第二端板S2,且该第一端板S1与该第二端板S2互相相对。
该第二端板S2以环状设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Kn(在本实施例设有8个阳螺纹用开口部Kn)。该环状第一端板S1及该环状第二端板S2更具体说来则是环圈。
此外,图2、3、6、9所示符号Hn为间距保持构件,该间距保持构件Hn(本实施例设有8个间距保持构件Hn)被固定于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上,以保持该第一端板S1及该第二端板S2的间隔距离。该间距保持构件Hn的邻近第二端板S2的侧边则设有阴螺纹Mn(本实施例的阴螺纹Mn为8个)。而Vn即为啮合于该阴螺纹Mn的阳螺纹,该阳螺纹Vn在本实施例亦被设为8个。
此外,图4、5所示为棒状构件Bn,该棒状构件Bn一端抵触于第一端板S1,另一端抵触于第二端板S2。且多个棒状构件Bn以适当间隙(本实施例为约500个)沿环状并排设置,且各邻接棒状构件Bn之间形成有适当间隙,同时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Hn的外侧。该棒状构件Bn则由例如拉制加工予以成形,其断面形状大致均匀。
由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所保持的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夹持着多个棒状构件Bn端部,且由互相邻接棒状构件Bn形成筛体S的间隙T。这些棒状构件Bn保持着间隙T而互相邻接,并被排成环状。
此外,焊接部分如图2、3、6的X所示。该第一端板S1与间距保持构件Hn虽由焊接予以固定,但第二端板S2与间距保持构件Hn则如图2、3、6、7、9所示是借助所有设于第二端板S2的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而使该第二端板S2螺紧固定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
因此,如依据本实施例的制纸用筛滤装置1的筛体S,即不必如现有技术将夹持多个棒状构件端部的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用压机按压状态进行第一端板与间距保持构件的焊接。而可借助设于该第二端板S2的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而使该第二端板S2螺紧固定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则由于间距保持构件Hn的至少靠近第二端板S2侧边没有采取焊接的固定方式,以致无焊接歪曲的影响,而可将邻接棒状构件Bn的间隙保持均匀,且非常易于组装,且组装后欲更换毁损棒状构件时,由于不像现有技术用焊接固定,故可松懈阳螺纹Vn,解除其与阴螺纹Mn的啮合状态,容易卸下棒状构件Bn
此外,欲制作筛体S时则如图9所示,将第一端板S1组装于底部及将第二端板S2组装于上方,并用设于第二端板S2的阳螺纹用开口部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使第二端板S2固定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上。且欲将筛体S组合于制纸用筛滤装置1时,如图1所示,将第一端板S1位于上端及将第二端板S2处于底部,由筛体支承构件100支承该筛体S,并堵塞第一端板S1的开口部。
将阳螺纹Vn侧的第二端板S2处于底部的原因则是为与把筛体S固定于筛体支承构件100时所用阳螺纹(未图示)有所区别,避免在拆卸筛体S时,工作者误将第二端板S2侧阳螺纹Vn松开,以致筛体S解体所致。
此外,第一端板S1虽可一体成形,但如图4所示可由环状第一端板环S1’及环状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这两构件组成,其中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较第一端板S1’更位于接近第二端板S2的位置并抵止于第一端板S1’,且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11(请参照第2、3图)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卡合部12。
此外,该第一端板S1开口部呈被装设于制纸用筛滤装置1的状态,使该筛体支承构件100的顶板闭塞。且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呈环状,更详细地说,是呈包括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中心大开口的环状,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虽在图4仅表示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2”之外周缘的一部分,但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确实沿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外周缘,以所定间隙被设成环状(请参见图3、4、6、9)。
此外,该第二端板S2虽可一体成形,如图5所示可由环状第二端板S2’及环状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组成,其中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较第二端板环S2’更位于接近第一端板S1的位置并抵止于第二端板环S2’,且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21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且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呈环状,更详细地说,是呈包括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中心大开口的环状,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虽在图5仅示出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外周缘一部分,但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请参照图2、3)沿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外周缘以所定间隙被设成环状(请参照图3、5、6、9)。
此外,在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之间,至少设有2个环状中间支承构件Nn(在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有6个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但环状中间支承构件Nn如有N个(n≥2)即可)。且该环状中间支承构件Nn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n1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n2。上述环状中间支承构件Nn亦呈环状,更详细地说,呈包括中间支承构件Nn中心大开口的环状。又如图2,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n2仅被图示于中间支承构件Nn外周缘一部分,仅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n2沿中间支承构件Nn外周缘全体,以所定间隙被设成环状并排。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自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向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依序设有6个排列的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且该中间支承构件N1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12,该中间支承构件N2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21及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22,该中间支承构件N3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31及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卡合部N32,该中间支承构件N4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41及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Bn用卡合部N42,该中间支承构件N5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51及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52,且该中间支承构件N6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61及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62。
而且,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在本实施例设有8个间距保持构件)则用由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的间距保持构件开口部11、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N21、N31、N41、N51、N61,以及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21加以装设,且该间距保持构件Hn与第一端板S1是借例如焊接(其焊接部位如图6所示)等予以固定,间距保持构件Hn与第二端板S2则如上述,其第二端板S2侧是借设于第二端板S2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线Vn啮合于阴螺纹Mn而予以固定,以保持该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的间距。
此外,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时,应避免棒状构件Bn晃荡地加以固定。因为该棒状构件Bn如有晃荡则无法使各邻接棒状构件Bn的间隙保持均匀,以致筛体性能降低,亦有在筛体S旋转时由于棒状构件Bn晃荡,而致该筛体S解体毁损。亦应注意不要过度螺紧阳螺纹Vn而致棒状构件Bn产生弯曲。且在螺定后为制止阳螺纹Vn的再转,可例如点焊阳螺纹Vn头部与第二端板Sn以固定阳螺纹Vn,或将粘接剂涂在阳螺纹Vn与阴螺纹Mn的啮合部位,使阳螺纹Vn与阴螺纹Mn固定
此外,间距保持构件Hn与第二端板S2如图6所示焊接固定,有时亦可如图10所示,将间距保持构件Hn与第一端板S1的固定如该第二端板S2与间距保持构件Hn的固定,用设于第一端板S1的所有阳螺纹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啮合与设于间距保持构件Hn之位于第一端板S1侧的阴螺纹Mn’,将第一端板S1螺定于该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上。
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与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之间,为强化棒状构件Bn的关系至少须有两个以上的环状中间支承构件Nn,此时分别位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在本实施例中间距保持构件Hn为8个)外周的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在本实施例中间距保持构件Hn为8个,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的各群亦为8个。构成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的各构件为例如用于保持两个构件间距的圆筒形的所谓轴环)至少须要一个以上,且该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被设于互相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Nn之间,并抵止于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Nn以保持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Nn的间距。
在此,将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设为一个以上是因为中间支承构件Nn至少为两个,当中间支承构件Nn为两个时,n=2,故跨距保持构件群SPn-1则须一个。又在本实施例中,n=6,如图2所示,自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向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依序排设有6个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的关系,故自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向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依序在中间支承构件N1与中间支承构件N2之间设有跨距保持构件群SP2,在中间支承构件N2与中间支承构件N3之间设有跨距保持构件群SP3,在中间支承构件N3与中间支承构件N4之间设有跨距保持构件群SP4,在中间支承构件N4与中间支承构件N5之间设有跨距保持构件群SP5,在中间支承构件N5与中间支承构件N6之间设有跨距保持构件群SP6
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则被设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与近于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的中间支承构件N1之间,并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与该中间支承构件N1以保持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与该中间支承构件N1的间距,且该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分别位于间距保持构件Hn外侧缘(本实施例设有8个间距保持构件Hn),而构成该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的各构件则为例如用于保持两构件间的圆筒形的所谓轴环。
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7被设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与近于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的中间支承构件N6之间,并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与该中间支承构件N6的间距,且该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7分别位于间距保持构件Hn(本实施例有8个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缘,而构成该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7的各构成则为例如用于保持两构件间的圆筒状的所谓轴环。
断面(在此所谓断面为横断切开棒状构件Bn的较长方向的断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多个棒状构件Bn(棒状构件Bn约为500个)一端如图4所示与第一端板S1(更详细地说,设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另一端则如图5所示与第二端板S2(更详细地说,设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分别抵止着,且该棒状构件Bn的中途分别卡合于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1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12,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2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22,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3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32,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4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42,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5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52,以及设在中间支承构件N6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62,并且该棒状构件Bn与该间距保持构件被形成为平行状。
设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11与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设于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N21、N31、N41、N51、N61与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12、N22、N32、N42、N52、N62,设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21与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是由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予以剪切所成。
而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12、N22、N32、N42、N52、N62及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均与棒状构件Bn的断面形状部分吻合,且在与棒状构件Bn是卡合状态时,不受棒状构件Bn长度方向的范围可自由运动,但在与棒状构件Bn长度方向呈垂直方向的移动受限止,亦即无法移动,形成可保持邻接棒状构件Bn的间隙的形状。
尤其着眼于与断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棒状构件Bn卡合的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N12、N22、N32、N42、N52、N62、22以及间距保持构件Hn所处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11、N11、N21、N31、N41、N51、N61、21的断面形状相同,如将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及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造成相同构件予以通用化,则在产品造作上可借同样加工予以高效率地生产,在维修等保养管理上可以相同构件处理,故极为有利又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图1~10)中均将中间支承构件Nn至少设成两个,但有时如图11所示亦可仅设一个中间支承构件Nn
此时,与上述实施例(图1~10)的相异之处在于,由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及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7夹持中间支承构件N,且无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以及因此亦无抵止于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保持相对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的跨距构件群。
在图11中所示的筛体S,其多个棒状构件Bn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抵止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并以适当间隙并排设呈环状,且由各邻接棒状构件Bn构成筛体S的纲隙,及分别由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夹持该等多个棒状构件Bn端部。
间距保持构件Hn贯穿中间支承构件N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且被固定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上,而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则分别位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缘,被设于第一端板S1与中间支承构件N之间,并分别抵止于相对的第一端板S1与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两者的间距。
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7则分别位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缘,并被设于第二端板S2与中间支承构件N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S2与中间支承构件N以保持两者的间距。
而第二端板S2与间距保持构件Hn的连结固定如上述实施例,是借设于第二端板S2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而使该第二端板S2勒紧固定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且该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另端乃被焊接固定于第一端板S1(其焊接部位以X示出)。
又在上述实施例(第11图)虽将中间支承构件Nn设为一个,有时亦可如图12所示不设中间支承构件Nn
此时,与上述实施例(图1~11)相异之处在于,因不设中间支承构件以致保持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的间距的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分别抵止于相对的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
将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端部均分别固定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且保持在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之间,并非一定须要跨距保持构件群SP1
图12所示的筛体S,其多个棒状构件Bn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抵止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并以适当间隙被并排设成环状,由各邻接棒状构件Bn形成筛体S的网隙,以及分别由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夹持这些多个棒状构件Bn端部。
而第二端板S2与间距保持构件Hn的固定则如同上述实施例,是藉所有设于第二端板S2的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啮合于阴螺纹Mn,使该第二端板S2紧密螺定于该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筛体S外周设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n2,并使棒状构件Bn靠近搅拌构件4,且如图1所示形成装纸原料由筛体S外侧向内侧流入以进行精选的所谓外压型筛体(直井型筛体),但本发明并非仅限于此,亦可如图13所示,例如将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42设于间距保持构件Hn用开口部N41的内侧(筛体S内周缘),并使棒状构件Bn接近于搅拌构件(未图示),以形成制纸原料从筛体S内侧向外侧流出进行精选的所谓内压型筛体(远心作用型筛体)。
在上述实施例(图1~10)中,由于将棒状构件Bn分别卡合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所设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所设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N12、N22、N32、N42、N52、N62、及第二端板S2”所设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22,以致中间支承构件Nn愈多,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12、N12、N22、N32、N42、N52、N62、22的位置对合愈难。且在接合时会损伤棒状构件Bn,并例如棒状构件Bn较长,或由拉制加工所形成,则其断面形状无法保持均匀,以致有时会产生邻接棒状构件Bn的间距无法保持恒定的缺陷。
为消除此种缺陷,即将棒状构件Bn分为第一棒状构件Bn’及第二棒状构件Bn”,且在第一端板S1与第二端板S2之间设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
图14及15所示的筛体S是如图1所示的制纸用筛滤装置1,用于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其筛体S在位于一端侧的环状第一端板S1及位于另一端侧的环状第二端板S2之间设有具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的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而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本实施例设有8个间距保持构件Hn)即贯穿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被固定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以保持该第一、第二端板S1、S2的间距,且第一端板S1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之间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设有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多个第一棒状构件Bn’,及在第二端板S2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之间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设有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多个第二棒状构件Bn”。
结果,由邻接的第一棒状构件Bn’及邻接的第二棒状构件Bn”分别构成筛体S的网隙,且多个第一棒状构件Bn’端部由第一端板S1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以及多个第二状棒构件Bn”由第二端板S2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分别予以夹持。
而且在该间距保持构件Hn的第二端板S2侧边如上述实施例,藉设于第二端板S2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Kn将阳螺纹Vn螺定于阴螺纹Mn,而使第二端板S2固定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且间距保持构件Hn与第一端板S1则由焊接予以固定(其焊接部位在14图以X示出)。
多个第一棒状构件Bn’端部由第一端板S1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予以夹持,而多个第二棒状构件Bn”端部则由第二端板S2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予以夹持,且筛体S的间隙由邻接第一棒状构件Bn’及邻接第二端板Bn”予以形成。
该第一端板S1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可一体形成,但亦可例如由环状的第一端板S1’与环状的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这两构件构成。且在抵止于第一端板S1’的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以环状排列剪切形成有可卡合与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第一棒状构件Bn’的卡合部12。并抵止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的第一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1’亦同样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以环状排列剪切形成有可卡合与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第一棒状构件Bn’的卡合部N1’2。
该第二端板S2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可一体形成,但亦可由环状的第二端板环S2’与环状的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这两构件形成。且在抵止于第二端板环S2’的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以环状排列剪切形成有可卡合与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第二棒状构件Bn”的卡合部22。并在抵止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的第二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1”亦同样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以环状排列剪切形成有可卡合与断面形状大致均匀的第二棒状构件Bn”的多个卡合部N1”2。
即,第一棒状构件Bn’一端抵止于第一端板环S1’及第一端板抵触构件S1”两构件形成的卡合部12,第一棒状构件Bn’另一端则抵止于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及第一连接用中间抵触构件N1’两构件所形成的卡合部N1’2并受到支承,此外,第二棒状构件Bn”一端抵止于第二端板环S2’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S2”形成的卡合部22,第二棒状构件Bn”的另一端则抵止于连接用支承构件N’与第二连接用中间抵触构件N1”所形成的卡合部N1”2并受到支承。
在图14中,虽于第一端板S1及第二端板S2之间设有8个中间支承构件N1、N2、N3、N4、N5、N6,唯中间支承构件Nn并非绝对需要。当设有中间支承构件Nn时,将例如为保持两构件间距所用圆筒状的所谓轴环构成的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SP1定位于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围,并设于第一端板S1与近于该第一端板S1的中间支承构件N1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一端板S1与邻近该第一端板S1的中间支承构件N1,以保持两者的间距,
同样,将例如用于保持两构件间距的圆筒状的所谓轴环形成的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SP10分别定位于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缘,并设于第二端板S2与邻近该第二端板S2的中间支承构件N8之间,且分别抵止于该第二端板S2与邻近该第二端板S2的中间支承构件N8以保护两者的间距。
同样,将例如用于保持两构件间距的圆筒状的所谓轴环形成的跨距保持构件群SP2~SP9分别定位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Hn外周缘,并分别设于相对的构件(N1与N2)、(N2与N3)、(N3与N4)、(N4与N1’)、(N1”与N5)、(N5与N6)、(N6与N7)、(N7与N8)之间,且抵止于相对的构件(N1与N2)、(N2与N3)、(N3与N4)、(N4与N1’)、(N1”与N5)、(N5与N6)、(N6与N7)、(N7与N8)、以保持该相对的构件(N1与N2)、(N2与N3)、(N3与N4)、(N4与N1’)、(N1”与N5)、(N5与N6)、(N6与N7)、(N7与N8)的间距。
为贯穿间距保持构件Hn,该第一端板S1为设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11,该中间支承构件N设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N21、N31、N41、N51、N61、N71、N81,该第一连接用中间抵触构件N1’设有间距保持构件开口部N111,该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N’设有间距保持构件开口部件N’11,该第二连接用中间抵触构件N1”设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N111,以及该第二端板S2设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21。
因此,本发明的制纸用筛滤装置,由于借设在第二端板的阳螺纹用开口部将阳螺纹啮合与阴螺纹以固定第二端板于多个间距保持构件,使筛体一端侧的第二端板与全部间距保持构件予以固接,以致间距保持构件至少一端的第二端板侧下采用焊接固定方式,故不受焊接歪曲的影响,较现有技术更能均匀保持邻接棒状构件的间隙,且不需如所周知的那样将夹持多个棒状构件的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由压机等以按压状态再进行第二端板与间距保持构件的焊接,故组装极为容易,并经组装后,如须更换破损棒状构件时,由于没有采用周知的焊接固定,亦可非常容易地予以拆除。
此外,如权利要求第2或3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除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更加具有当棒状构件较长时可借中间支承构件支承该棒状构件而予以加强。
再者,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当棒状构件较长,例如棒状构件由拉制加工所成,其断面形状不均匀,以致无法保持邻接棒状构件的间隙均等时,或因棒状构件变长以致无法保持其强度时,可将棒状构件分成第一棒状构件及第二棒状构件两段,再于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装设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
再者,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除上述权利要求1~3项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由于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组成,及第二端板由第二端板环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组成,所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及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形状或许变为复杂,亦可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予以剪切而容易构成。
再者,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除上述权利要求2~3项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由于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与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两构件及第二端板由第二端板环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两构件分别构成,并将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第二端板抵触构件及中间支承构件以同一物件充当,因此,即使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第二端板抵触构件及中间支承构件的各棒状构件用卡合部形状变为较复杂,亦可借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予以剪切容易制成。

Claims (6)

1.一种制纸用筛滤装置,用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其特
征在于该筛体包括有:
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及
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及
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以保持该第一、第二端板的间距且该第二端板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及
可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及
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一端板另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二端板且以适当间隙并排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
而由该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这些多个棒状构件端部,并藉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使上述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2.一种制纸用筛滤装置,用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其特征在于该筛体包括有:
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及
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及
被设于该第二端板及第一端板之间且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环状中间支承构件,及
贯穿于上述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且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第二端板以保持该第一、第二端板的间距,并在邻近上述第二端板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及
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及
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触于相对的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第一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间距的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及
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触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第二端板及该中间支承构件间距的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及
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一端板另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二端板,且贯穿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以适当间隙环状并排的多个棒状构件,
而由该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这些多个棒状构件端部,
且卡合于该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该棒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不受控制可自由移动,其与该长度方向呈垂直方向的移动则受控制,
并藉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使上述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3.一种制纸用筛滤装置,用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其特征在于该筛体包括有:
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及
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及
设于该第二端板及第一端板之间,并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成环状的多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至少两个环状中间支承构件,及
贯穿于上述中间支承构件的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且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第二端板以保持两者的间距,并在邻近第二端板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及
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及
分别位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呈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之间,并抵止于该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该相对的中间支承构件间距的至少一个跨距保持构件群,及
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邻近该第一端板的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一端板及邻近该第一端板的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两者间距的第一跨距保持构件群,及
分别位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外周缘,而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近于该第二端板的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之间,且分别抵止于相对的该第二端板及邻近该第二端板的该中间支承构件以保持两者间距的第二跨距保持构件群,及
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一端板另一端抵止于上述第二端板,并贯穿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以适当间隙环状并排的多个棒状构件,
而由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分别夹持上述多个棒状构件端部,
且卡合于上述棒状构件用卡合部的该棒状构件的较长方向不受控制可自由移动,与该较长方向呈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则受控制,
并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可使上述第二端板螺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4.一种制纸用筛滤装置,用筛体可从制纸原料分离出异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筛体具有:
位于一端缘呈环状的第一端板,及
位于另一端缘具有多个阳螺纹用开口部的环状第二端板,及
被设于该第二端板及第一端板之间、并具有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的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及
贯穿于上述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并被固定于上述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以保两者间距的且在其邻近该第二端板的端缘具有阴螺纹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及
啮合于上述阴螺纹的多个阳螺纹,及
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被设于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的多个第一棒状构件,
以适当间隙呈环状被设于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之间的多个第二棒状构件,
而上述多个第一棒状构件端部由上述第一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上述多个第二棒状构件则由上述第二端板及上述连接用中间支承构件分别予以夹持,
且借设于该第二端板的所有阳螺纹用开口部将上述阳螺纹啮合于上述阴螺纹,而使上述第二端板锁紧固定于上述多个间距保持构件。
5.如权利要求1~3中之一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及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组成,且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一端板环较邻近第二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一端板环,而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其第二端板由第二端板环与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组成,且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二端板环较邻近第一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二端板环,而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及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则由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予以剪切形成。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纸用筛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端板由第一端板环及第一端板抵触构件组成,且该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一端板环较邻近第二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一端板环,而且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
上述第二端板由第二端板环及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组成,且该第二端板抵触构件位于上述第二端板环较邻近第一端板的侧边,并抵止于该第二端板环,而且具有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被设呈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
中间支承构件,上述第一端板抵触构件及上述第二端板抵触构件的多个间距保持构件用开口部及环状的多个棒状构件用卡合部则由挤压、激光、钢丝剪等加工予以剪切所形成,同时上述第一端板抵触构件、上述第二端板抵触构件及上述中间支承构件为同一零件。
CN98118348A 1997-12-25 1998-08-14 制纸用筛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5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6756/97 1997-12-25
JP35675697 1997-12-25
JP06170498A JP3286592B2 (ja) 1997-12-25 1998-03-12 製紙用スクリーン装置
JP61704/98 1998-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1053A CN1221053A (zh) 1999-06-30
CN1096526C true CN1096526C (zh) 2002-12-18

Family

ID=2640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8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526C (zh) 1997-12-25 1998-08-14 制纸用筛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051103A (zh)
EP (1) EP0926295B1 (zh)
JP (1) JP3286592B2 (zh)
KR (1) KR19990062403A (zh)
CN (1) CN1096526C (zh)
CA (1) CA2236722C (zh)
DE (1) DE69810887T2 (zh)
FI (1) FI981361A (zh)
TW (1) TW418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0277B2 (en) * 1997-09-10 2005-08-16 Velcro Industries B.V. Fastener element molding
US6138838A (en) 1998-05-29 2000-10-31 J&L Fiber Services, Inc. Screen media and a screening passage therefore
US6367723B1 (en) 2000-02-07 2002-04-09 The Fitzpatrick Company Size reduction machine having an adjustable impeller and screen holder
JP2001347108A (ja) * 2000-06-06 2001-12-18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円筒形状のスクリ−ン及びリング片の形成方法
CA2444486C (en) * 2001-04-16 2013-04-02 J & L Fiber Services, Inc. Screen cylinder and method
JP2002346430A (ja) * 2001-05-23 2002-1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クリーンシリンダの製作方法、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材料ふるい分け装置
SE519079C2 (sv) * 2001-05-30 2003-01-07 Metso Paper Inc Sil för silning av massasuspensioner innefattande en stödring med konisk yta
JP2003010608A (ja) * 2001-07-05 2003-01-14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円筒形状のスクリ−ン
JP4376151B2 (ja) * 2004-08-09 2009-12-02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装置
EP1880054B1 (en) * 2005-05-09 2014-10-15 Kadant Canada Corp. Screen basket with replaceable profiled bars
JP5465181B2 (ja) 2007-11-14 2014-04-09 フィルトレーション・ファイバーウォー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スクリーンバスケット
US20090211965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Weatherford/Lamb, Inc. Arrangement for splicing panels together to form a cylindrical screen
US9023456B2 (en) 2011-03-18 2015-05-05 Bilfinger Water Technologies, Inc. Profiled wire screen for process flow and other applications
DE102013010959B3 (de) * 2013-07-01 2014-08-07 Andritz Fiedler Gmbh Siebvorrichtung
DE102014011679A1 (de) * 2013-08-20 2015-02-26 Andritz Fiedler Gmbh Profilierter Siebstab und Siebvorrichtung aus profilierten Siebstäben
US20210292947A1 (en) 2018-10-16 2021-09-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ame-retardant non-woven fibrous webs
WO2021019495A1 (en) 2019-08-01 2021-02-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ire barriers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odules
DE102019128878B3 (de) * 2019-10-25 2020-07-30 Voith Patent Gmbh Siebzylinder
US20230058396A1 (en) 2020-01-15 2023-02-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ermal runaway barrier for a rechargeable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1370A (en) * 1990-03-20 1991-10-29 Quebec And Ontario Paper Company Ltd. Screening device for slurries with improved rotor and hub design
US5071543A (en) * 1989-02-16 1991-12-10 Oy Tampella Ab Method of screening pulp and a screening apparatus
US5221437A (en) * 1991-07-08 1993-06-22 The Black Clawson Company Screening apparatus for paper making stock
US5605234A (en) * 1995-01-27 1997-02-25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Paper making screen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900A (en) * 1989-04-04 1991-01-22 A. Ahlstrom Corporation Sectional screen cylinder
JP2968696B2 (ja) * 1994-12-28 1999-10-25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製紙用のスクリーン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紙用のスクリーンプレート
JP3190234B2 (ja) * 1995-09-21 2001-07-23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製紙用スクリーン
US5791495A (en) * 1996-03-11 1998-08-11 Beloit Technologies, Inc. Paper pulp screen cylinder
JP3190254B2 (ja) * 1996-06-20 2001-07-23 相川鉄工株式会社 製紙用スクリ−ン
US5799798A (en) * 1996-08-23 1998-09-01 Chen; Chao-Ho Screen cylinder for screening high consistency pulp
US5798025A (en) * 1997-03-13 1998-08-25 Ishikawajima-Harima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screening waste paper pul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1543A (en) * 1989-02-16 1991-12-10 Oy Tampella Ab Method of screening pulp and a screening apparatus
US5061370A (en) * 1990-03-20 1991-10-29 Quebec And Ontario Paper Company Ltd. Screening device for slurries with improved rotor and hub design
US5221437A (en) * 1991-07-08 1993-06-22 The Black Clawson Company Screening apparatus for paper making stock
US5605234A (en) * 1995-01-27 1997-02-25 Aikawa Iron Works Co., Ltd. Paper making screen pla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36722A1 (en) 1999-06-25
TW418268B (en) 2001-01-11
FI981361A (fi) 1999-06-26
FI981361A0 (fi) 1998-06-12
KR19990062403A (ko) 1999-07-26
JPH11241287A (ja) 1999-09-07
DE69810887T2 (de) 2003-11-13
DE69810887D1 (de) 2003-02-27
EP0926295A1 (en) 1999-06-30
US6051103A (en) 2000-04-18
CN1221053A (zh) 1999-06-30
CA2236722C (en) 2004-07-20
JP3286592B2 (ja) 2002-05-27
EP0926295B1 (en) 2003-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26C (zh) 制纸用筛滤装置
CN1131831C (zh) 芯片元件传递装置
CN100337758C (zh) 圆筒形筛
CN2865901Y (zh) 滚轮成形改进装置
CN108793031A (zh) 口服液灌装上盖机
CN1083038C (zh) 造纸用筛离装置
CN1665733A (zh) 传送带
CN1535795A (zh) 超级研磨机、超级研磨方法、滚动件和滚动轴承
CN1039927C (zh) 自由端纺纱机
CN111570278A (zh) 一种pp复合颗粒生产用的原料筛分装置
CN1069367C (zh) 造纸用筛
CN1133480C (zh) 固液分离装置
CN108751102A (zh) 口服液灌装上盖装置
CN1089384C (zh) 马达驱动式三轴摩擦假捻装置
CN1714031A (zh) 支承设备及用于该支承设备的轴承元件
CN111250396B (zh) 一种建筑墙板生产加工的陶粒筛选设备
CN210884075U (zh) 注射器装配机的配件上料装置
CN1491303A (zh) 用于纤维悬浮液的过滤器
CN108751103A (zh) 一种口服液灌装上盖设备
CN1247433C (zh)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
CN112853551B (zh) 一种羊绒处理方法
CN1230238C (zh) 具有旋转滤元的连续过滤装置
CN112109434B (zh) 一种灯罩移印系统
KR100251902B1 (ko) 복수실린더의 교호압출에 의한 가소수지혼련압출방법 및 장치
CN209663397U (zh) 一种防磨损的粉碎整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