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49145B -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49145B
CN109649145B CN201710946003.8A CN201710946003A CN109649145B CN 109649145 B CN109649145 B CN 109649145B CN 201710946003 A CN201710946003 A CN 201710946003A CN 109649145 B CN109649145 B CN 109649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box
engine
suspension
torsion bar
intermedi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6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49145A (zh
Inventor
黄鹏程
华晓波
张国耕
罗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6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49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49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9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49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49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的可调式装置、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以及一种装设有这种装置的车辆,其中,所述可调式装置包括台架基座、在所述台架基座上设置有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和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所提供的可调式装置、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以及装设有这种装置的车辆的有益之处包括:通过改变例如发动机和变速箱端中间板的位置,方便地调整发动机悬置点和变速箱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位置,以研究悬置点位置对隔振的影响,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快捷地寻找到传递振动最小、隔振性能最优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悬置点位置组合。

Description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的可调式装置、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以及一种装设有这种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车辆的振动噪声要求越来越高。动力总成是车辆振动能量的重要来源,其悬置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的传递,进而影响整车NVH性能。目前,动力总成大多采用三个弹性元件与车身相连,分别为发动机侧悬置、变速箱侧悬置和扭力杆悬置。动力总成与悬置构成空间单质量振动系统,具有六阶刚体模态。为了减小共振响应的频带宽度,实现好的隔振效果,悬置系统的设计要尽可能解除六阶模态之间的振动耦合,尤其是扭转振动与其它阶模态的振动耦合。三点悬置中,发动机侧悬置和变速箱侧悬置的X向和Z向位置对动力总成扭转振动解耦影响很大,是悬置系统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
动力总成的最小主惯性轴与曲轴轴线存在一定夹角,在发动机激振力矩作用下,动力总成产生绕一特定的转矩轴转动的扭转振动。扭转振动是动力总成的重要振动形式,为了减小这种振动以及向整车的传递,悬置设计时,发动机侧和变速箱侧悬置点连线要尽可能与转矩轴重合或平行。往往,受整车布置空间的限制,发动机侧和变速箱侧悬置点连线很难与转矩轴重合或平行,悬置点位置只能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快捷地寻找到传递振动最小、隔振性能最优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悬置点位置组合。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的可调式装置、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以及一种装设有这种装置的车辆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可调式装置,其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其中,所述可调式装置包括台架基座、在所述台架基座上设置有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和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架基座在水平平面内运动和锁定,其中,
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包括发动机端固定支架、发动机端中间板、发动机端悬置装置、发动机端立柱,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具有发动机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和/或
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包括变速箱端固定支架、变速箱端中间板、变速箱端悬置装置、变速箱端立柱,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具有变速箱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变速箱端面上,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沿第一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具有扭力杆端固定支架、扭力杆端悬置装置、扭力杆端立柱,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具有扭力杆端连接件用于连接在所述动力总成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通过扭力杆螺纹紧固件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转动地连接,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上布置有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上布置有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通过发动机端中间板螺纹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具有发动机端支撑支架,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之间,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运动和锁定,在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上开有发动机端支撑支架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上开有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布置有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上开有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上开有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上开有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包括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之间,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开有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上开有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具有扭力杆端支撑支架,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之间,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运动和锁定,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开有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上开有扭力杆端支撑支架滑槽,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扭力杆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上。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包括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和位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中的发动机端悬置,其中,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通过所述发动机悬置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与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连接,
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包括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和位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中的变速箱端悬置,其中,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通过所述变速箱悬置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与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连接,
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包括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位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之间的扭力杆端悬置,其中,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动力总成安装在以上所述任一种可调式装置上,
分别在各悬置装置两侧安装加速度传感器,
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激励,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测取所述悬置装置两侧的振动加速度,所述振动加速度的比值为隔振率,
对各悬置装置的隔振率进行加权处理,
通过改变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相对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的位置来获取不同位置组合下的隔振率加权值,
找出所述隔振率加权值之和的最大值。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相对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的位置以及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相对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的位置的步骤。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相对所述发动机端立柱的位置的步骤。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相对所述变速箱端立柱的位置的步骤。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改变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相对所述台架基座的位置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装设有以上所述的任一种可调式装置。
所提供的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的可调式装置、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以及一种装设有这种装置的车辆的有益之处包括:通过改变例如发动机和变速箱端中间板的位置,方便地调整发动机悬置点和变速箱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位置,以研究悬置点位置对隔振的影响,在给定的设计空间内,快捷地寻找到传递振动最小、隔振性能最优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悬置点位置组合。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的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的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的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参考图1-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的可调式装置100包括台架基座1、在所述台架基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和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架基座1在水平平面内运动和锁定,其中,
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包括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发动机端中间板4、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发动机端立柱12,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具有发动机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
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包括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变速箱端中间板17、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变速箱端立柱13,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具有变速箱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变速箱端面上,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连接,
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具有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扭力杆端立柱24,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具有扭力杆端连接件用于连接在所述动力总成上(在此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通过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转动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和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另外,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和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分别用于进行支撑和减振。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包括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和位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中的发动机端悬置,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的外端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的内侧金属套例如卡扣连接,方便拆卸。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包括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和位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中的变速箱端悬置,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的外端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的内侧金属套例如卡扣连接,方便拆卸。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包括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位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之间的扭力杆端悬置,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通过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转动地连接。具体而言,发动机端悬置外侧与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硫化在一起,发动机端悬置内侧与金属套硫化在一起。变速箱端悬置外侧与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硫化在一起,变速箱端悬置内侧与金属套硫化在一起。扭力杆端悬置外侧与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硫化在一起,扭力杆端悬置内侧与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硫化在一起。由于本发明重点为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非悬置装置本身,故在此不作详述。另外,发动机与变速箱可以看做为一个整体件。最后,在本发明提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第一”和“第二”与顺序无关,仅作区分之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表示两个任意但方向不同的方向。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相应的立柱方钢底座固定在所述台架基座1导轨的滑块上,以便实现基座平面内的位置可调,由于此结构不是本实施例的重点,在此不作详述。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有三个带通孔的凸台作为所述发动机端连接件,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有四个带通孔的凸台作为变速箱端连接件,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变速箱端面上。并且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沿第一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
在本发明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垂向。例如在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布置有四个变速箱端固定支架纵向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上开有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一螺纹紧固件19连接,实现纵向位置的连续可调,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的垂直平板上开有两个变速箱端中间板垂向滑槽,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的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上开有四个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的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二螺纹紧固件18连接,实现垂向位置的连续可调,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此处分别为纵向和垂向,当然其它方向也是可行的。同样地,本发明所提到的部件数量也仅仅为示例性的,具体部件数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类似地,在本发明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上布置有四个发动机端固定支架纵向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上布置有四个发动机端中间板垂向滑槽,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在此为纵向与垂向),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通过发动机端中间板螺纹紧固件3连接,实现纵向和垂向位置的连续可调。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6连接在一起。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通过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实现,具体地,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具有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在此为L形,即具有垂直平板),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之间,此处在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之间,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与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例如通过螺纹紧固件8连接在一起,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运动和锁定,在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的垂直平板上开有两条发动机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上开有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11,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通过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10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11上,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11实现垂向位置更大范围的连续可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当提及孔系,则代表一系列的孔,在此所述孔与相应的螺纹紧固件和垂向滑槽相配合。所述孔系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能够采取例如两列等多列布置,每排例如具有两个孔并且所述两个孔在一个水平线上,其中每排孔彼此以一定间距均匀或不均匀地间隔开,当然也可以容易想到其它布置形式。同样,L形支撑支架为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它形状的支撑支架。此外,例如垂向和纵向的方向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类似地,在本发明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包括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此处为L形,即具有垂直平板),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之间,此处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之间,其中,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与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通过螺纹紧固件14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的侧面开有两条变速箱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上开有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3,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22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3上,所述垂向滑槽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3一起实现垂向位置更大范围的连续可调。
类似地,在本发明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具有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此处为L形,即具有垂直平板),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之间,在此在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之间,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能够相对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运动和锁定,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开有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7,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的垂直平板上开有两条扭力杆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垂向滑槽通过四个扭力杆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26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7上,所述垂向滑槽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7一起实现垂向位置更大范围的连续可调。其中,所述扭力杆端连接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动力总成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内侧金属块通过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上。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和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具体可根据动力总成的连接形式定制加工,是根据动力总成结构要求设计加工的选用件,而其他部件则为不用根据动力总成具体结构重新设计的基础件。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与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100配合使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动力总成安装在所述可调式装置100上,例如将所述动力总成与这三个固定支架2、20、31固定在一起,相对所述台架基座1的位置不变;分别在各悬置装置两侧、在此为两侧的支架上前后安装2个加速度传感器;例如用锤击法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激励;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测取所述悬置装置两侧的振动加速度,所述振动加速度的比值为隔振率;例如根据经验对各悬置装置的隔振率进行加权处理;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改变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相对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的例如纵向和垂向位置(来调整发动机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纵向和垂向位置),和/或改变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相对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的例如纵向位置以及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在此为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相对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的例如垂向位置(来调整变速箱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纵向和垂向位置),和/或改变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相对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的例如垂向位置,和/或改变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相对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的例如垂向位置,和/或改变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相对所述台架基座1的位置来获取不同位置组合下的隔振率加权值,来研究发动机悬置点和变速箱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纵向和垂向位置对悬置隔振的影响;找出所述隔振率加权值之和的最大值,此时所对应的位置组合就是最优的悬置点布置,从而寻求到最优的悬置点布置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而言,扭力杆端悬置点位置不是优化的目标,即扭力杆端悬置点相对动力总成的位置不作调整,只作为模拟整车应用环境引入。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主要用于辅助支撑发动机以及变速箱,并且尤其在加速度较大(例如急刹车)的情况下起辅助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100可使用在各种车辆上,包括汽油车、柴油车、轿车、货车、客车等等。因此,本发明的主题还旨在保护装设有本发明的可调式装置的各种车辆。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发明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可调式装置(100),其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装置(100)包括台架基座(1)、在所述台架基座(1)上设置有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和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底座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架基座(1)在水平平面内运动和锁定,其中,
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包括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发动机端中间板(4)、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发动机端立柱(12),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具有发动机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和
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包括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变速箱端中间板(17)、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变速箱端立柱(13),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具有变速箱端连接件用于固定在变速箱端面上,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沿第一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具有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扭力杆端立柱(24),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具有扭力杆端连接件用于连接在所述动力总成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通过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转动地连接,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上布置有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上布置有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滑槽通过发动机端中间板螺纹紧固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端可调装置总成(101)具有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之间,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能够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运动和锁定,在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上开有发动机端支撑支架滑槽,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上开有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11),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发动机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10)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布置有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上开有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一螺纹紧固件(19)连接,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上开有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上开有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和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通孔通过变速箱端中间板第二螺纹紧固件(18)连接,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滑槽的方向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滑槽的方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端可调装置总成(102)包括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之间,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能够相对于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运动和锁定,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开有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滑槽,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上开有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3),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变速箱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22)连接在所述变速箱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端可调装置总成(103)具有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之间,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能够相对于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运动和锁定,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24)开有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7),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上开有扭力杆端支撑支架滑槽,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滑槽通过扭力杆端支撑支架螺纹紧固件(26)连接在所述扭力杆端立柱螺纹紧固件孔系(2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装置(32)包括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和位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中的发动机端悬置,其中,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支架(5)与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通过所述发动机端悬置连接,所述发动机端悬置外支架(7)与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连接,
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包括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和位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中的变速箱端悬置,其中,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与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支架(16)与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通过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连接,所述变速箱端悬置外支架(15)与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连接,
所述扭力杆端悬置装置(34)包括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位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与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之间的扭力杆端悬置,其中,所述扭力杆端悬置中心螺纹紧固件(28)固定在所述扭力杆端支撑支架(25)上,所述扭力杆端悬置外支架(29)与所述扭力杆端固定支架(31)通过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可围绕所述扭力杆螺纹紧固件(30)转动地连接。
9.一种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点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动力总成安装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上,
分别在各悬置装置两侧安装加速度传感器,
对所述动力总成进行激励,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测取所述悬置装置两侧的振动加速度,所述振动加速度的比值为隔振率,
对各悬置装置的隔振率进行加权处理,
通过改变所述发动机端中间板(4)相对所述发动机端固定支架(2)的位置来获取不同位置组合下的隔振率加权值,
找出所述隔振率加权值之和的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相对所述变速箱端固定支架(20)的位置以及所述变速箱端悬置装置(33)相对所述变速箱端中间板(17)的位置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发动机端支撑支架(9)相对所述发动机端立柱(12)的位置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并且所述方法包括改变所述变速箱端支撑支架(21)相对所述变速箱端立柱(13)的位置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改变这三个可调装置总成的立柱相对所述台架基座(1)的位置的步骤。
14.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装置(100)。
CN201710946003.8A 2017-10-12 2017-10-12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Active CN109649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6003.8A CN10964914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6003.8A CN10964914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9145A CN109649145A (zh) 2019-04-19
CN109649145B true CN109649145B (zh) 2021-11-16

Family

ID=66109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6003.8A Active CN109649145B (zh) 2017-10-12 2017-10-12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49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079A (zh) * 2019-09-19 2020-0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112665878B (zh) * 2020-12-25 2023-03-28 柳州铠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前驱车悬置解耦台架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038A (zh) * 2010-10-14 2011-04-06 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的可调整安装台架
CN202433198U (zh) * 2011-12-29 2012-09-12 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型共用试验台架
GB2494712A (en) * 2011-09-19 2013-03-20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Test rig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ubsystem of a vehicle
CN103698133A (zh) * 2013-12-26 2014-04-02 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悬置安装点的试验装置
CN106033027A (zh) * 2015-03-09 2016-10-19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体模态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106092601A (zh) * 2016-05-30 2016-11-0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
CN205719581U (zh) * 2016-04-12 2016-11-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多轴疲劳试验台架
CN205785849U (zh) * 2016-06-07 2016-12-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6468623A (zh) * 2016-09-26 2017-03-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整车状态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参数测试方法
CN10656860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率的计算方法
CN10664451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力总成载荷的噪声分析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7887B2 (ja) * 2013-10-04 2017-05-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懸架系評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038A (zh) * 2010-10-14 2011-04-06 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的可调整安装台架
GB2494712A (en) * 2011-09-19 2013-03-20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Test rig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ubsystem of a vehicle
CN202433198U (zh) * 2011-12-29 2012-09-12 锐展(铜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机型共用试验台架
CN103698133A (zh) * 2013-12-26 2014-04-02 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前副车架悬置安装点的试验装置
CN106033027A (zh) * 2015-03-09 2016-10-19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重型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体模态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CN205719581U (zh) * 2016-04-12 2016-11-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多轴疲劳试验台架
CN106092601A (zh) * 2016-05-30 2016-11-0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台架试验加载装置
CN205785849U (zh) * 2016-06-07 2016-12-07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6468623A (zh) * 2016-09-26 2017-03-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整车状态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参数测试方法
CN106568604A (zh) * 2016-11-09 2017-04-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率的计算方法
CN10664451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力总成载荷的噪声分析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9145A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9145B (zh) 可调式装置和方法及装设该装置的车辆
CN203641365U (zh) 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
CN201723931U (zh) 一种汽车安全试验用的摄像机安装架
CN100447547C (zh) 用于振动试验的谐振装置
US20110303021A1 (en) Test fixture for automotive wiper systems
WO2009090071A3 (de) Vorrichtung zum elastischen lagern einer motorgetriebeeinheit an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CN103398859A (zh) 一种力—位移混合控制摩托车车架疲劳试验方法
US7610819B2 (en) Transmission headstock for test stands
CN103759949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汽车零部件噪声测试台
CN104483140A (zh) 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装置
CN106568556A (zh) 一种衬套刚度测试工装和设备
CN211085650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耐久测试装置
CN109696237A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噪声试验装置
CN20368823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汽车零部件噪声测试台
CN115444404B (zh) 车辆驾驶员人体振动试验台及人体振动传递率测试方法
CN206161257U (zh) 一种橡胶衬套的刚度测试装置
CN109911036B (zh) 一种多维缓冲球面悬置装置
CN205049309U (zh) 一种振动台体基座与地基之间的可移动连接结构
CN105291913A (zh) 缓冲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9745514U (zh) 一种用于变速器冲击测试的试验装置
CN103439121A (zh) 车钩反力铰链座装置
CN204055979U (zh) 乘用车及其通风罩总成
CN211121982U (zh) 用于发动机台架快装小车的同步调节及支撑装置
CN210173371U (zh) 一种汽车半轴吸振器频率测试夹具
CN101423017A (zh) 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