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39922B -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39922B
CN109639922B CN201910154198.1A CN201910154198A CN109639922B CN 109639922 B CN109639922 B CN 109639922B CN 201910154198 A CN201910154198 A CN 201910154198A CN 109639922 B CN109639922 B CN 109639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script
unit
document
roller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4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39922A (zh
Inventor
张俊辉
郑磊
马国林
王宇飞
吕雪亮
王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Optical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41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39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39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39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39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包括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出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按照馈纸扫描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所述取稿单元与所述进稿单元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进稿单元与所述出稿单元为皮带传动连接。本发明提出一种办公设备用的馈纸扫描传动机构,该机构能够提供一种水平“一”字型的馈纸扫描路径,解决现有C型馈纸扫描传动机构中结构复杂、体积大、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该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占用空间小、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办公设备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办公设备涌入到市场,而且这些办公设备功能丰富、操作简单,深受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欢迎;目前用户处理工作越来越多,任务量越来越重,具有快速、效率高的馈纸扫描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其中馈纸扫描传动机构是保证馈纸扫描作业快速准确的核心机构,其优劣直接影响扫描质量。目前市场上的馈纸扫描机构大多为C型扫描路径,即出稿位置设置在取稿位置的正下方或正上方,进稿位置和扫描位置在C型扫描路径的拐角处,这种C型馈纸扫描路径的传动机构所需传动设置较多,容易造成卡稿、弯折等多种问题,并由于结构的复杂,其零件需求更多,装配的精度要求更高,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办公设备用的馈纸扫描传动机构,该机构能够提供一种水平“一”字型的馈纸扫描路径,解决现有C型馈纸扫描传动机构中结构复杂、体积大、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包括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出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按照馈纸扫描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所述取稿单元与所述进稿单元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进稿单元与所述出稿单元为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齿轮啮合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主动轮、张紧轮和皮带,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张紧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取稿单元包括取稿辊和分页辊,所述分页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分页辊的另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与所述取稿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稿辊与所述进稿辊相连接的一端还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控制所述取稿辊只能向所述取稿方向单向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进稿单元包括进稿辊和进稿压力辊,所述进稿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进稿压力辊设于所述进稿辊的下方,所述进稿辊与所述进稿压力辊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稿单元包括出稿辊和出稿压力辊,所述出稿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从动轮连接,所述出稿压力辊设于所述出稿辊的下方,所述出稿辊与所述出稿压力辊配合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取稿单元与所述进稿单元之间。
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对馈纸扫描路径的优化设计,简化齿轮和连接件的数量个数,使馈纸在扫描过程中呈水平“一”字形扫描路径,相对于传统的C型扫描路径而言没有弯折,具有扫描路径短、运动阻力小、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整体扫描传动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降低了馈纸的磨损率和卡纸率,提高了扫描质量。
2、驱动装置设置在取稿单元和进稿单元之间且与取稿单元同一侧,这一结构减小了整体传动机构的占用空间;同时,驱动装置作为唯一的驱动源带动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运转,整体结构简单,不仅减少了零件配置,而且还易于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
3、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与驱动装置均为齿轮传动连接,这一结构设置最大限度地缩短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之间的扫描路径。
4、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为带轮传动连接,因在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之间需设置扫描器,使得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之间的距离较长,采用带轮传动连接代替常规的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不仅有益于驱动装置长距离对出稿单元的动力传递,而且还便于调节皮带松紧的程度以保证传动结构的平稳性;同时,还可以减少零配件的用量,安装简单且便于控制,更易于保养,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扫描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稿单元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稿辊与分页辊齿轮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稿单元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出稿单元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轮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张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取稿辊 1-1、取稿轴 1-2、橡胶圈
2、齿轮 3、齿轮 4、齿轮
5、分页辊 5-1、分页轴 5-2、橡胶圈
6、进稿辊 6-1、进稿轴 6-2、橡胶圈
7、进稿压力辊 7-1、进稿压力轴 7-2、橡胶圈
8、出稿辊 8-1、出稿辊 8-2、橡胶圈
9、出稿压力辊 9-1、出稿压力轴 9-2、橡胶圈
10、驱动单元 10-1、固定支架 10-2、驱动装置
10-3、张紧支架 10-3-1、圆弧孔 10-3-2、通孔
10-4、第三从动轮 10-5、张紧轮 10-6、第一从动轮
10-7、齿轮 10-8、齿轮 10-9、齿轮
10-10、齿轮 10-11、第二从动轮 10-12、皮带
10-13、螺钉 10-14、第一主动轮 10-15、第二主动轮
10-16、螺钉 11、单向轴承 12、齿轮
13、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出稿单元和驱动单元10,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均固定设置在驱动单元10的同一侧面。从驱动单元10的左侧视图可知,按照馈纸扫描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其相应地扫描路径如图2所示,为水平“一”字型扫描路径。其中,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为齿轮传动连接,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为皮带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有传动单元的安装均在馈纸扫描支架上,因其不是本案重点,在此省略附图,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驱动单元10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安装支架10-1、驱动装置10-2、第一主动轮10-14、第二主动轮10-15、第一从动轮10-6、第二从动轮10-11和第三从动轮10-4,且驱动装置10-2、第一主动轮10-14、第一从动轮10-6、第二从动轮10-11和第三从动轮10-4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0-1上。具体地,驱动装置10-2与第一主动轮10-14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10-的两侧,驱动装置10-2与取稿单元同侧,且驱动装置10-2位于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2为步进马达,驱动装置10的输出端为第一主动轮10-14,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10-1的第一从动轮10-6、第二从动轮10-11和第三从动轮10-4的输出端分别与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传动连接。第一主动轮10-14与齿轮10-9啮合转动、齿轮10-9与齿轮10-8啮合转动、两个齿轮10-8相互啮合转动后再与齿轮10-7啮合转动、齿轮10-7与第一从动轮10-6啮合转动;也即是,第一主动轮10-14依次通过齿轮10-9、齿轮10-8和齿轮10-7与第一从动轮10-6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10-6再带动取稿单元转动。第一主动轮10-14与齿轮10-10啮合转动、齿轮10-10与第二从动轮10-11啮合转动;也即是,第一主动轮10-14通过齿轮10-10与第二从动轮10-11传动连接,第二从动轮10-11带动进稿单元转动。
第一主动轮10-14通过齿轮啮合分别与第一从动轮10-6和第二从动轮10-11传动连接,这一齿轮传动结构的设置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整体传动机构的占用空间,且使得从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之间的传递路径缩短,也减少了整体扫描路径的长度,降低了在取稿单元与进稿单元之间的卡纸率。
驱动单元10远离第一从动轮10-6的一侧还设有带轮传动连接,该带轮传动连接包括第二主动轮10-15、张紧轮10-5、第二从动轮10-4和皮带10-12,其中,张紧轮10-5通过张紧支架10-3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10-1上,第二主动轮10-15与第二从动轮10-11同轴设置,皮带10-12设置在第二主动轮10-15、张紧轮10-5和第二从动轮10-4上。可知,第一主动轮10-14通过齿轮10-10将动力传递给齿轮10-11,齿轮10-11把动力同轴传递给第二主动轮10-15,第二主动轮10-15又作为动力源通过皮带10-12带动张紧轮10-5和第三从动轮10-4转动,张紧轮10-5可以用来调节皮带10-12的松紧程度,以此调整带轮传动设置的整体传递动力,带动出稿单元转动。
进一步的,取稿单元的传动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取稿辊1和分页辊5,取稿辊1包括取稿轴1-1和设置在取稿轴1-1上的橡胶圈1-2,分页辊5包括分页轴5-1和设置在分页轴5-1上的橡胶圈5-2,分页辊5通过分页轴5-1的一端与第一从动轮10-6连接,即第一从动轮10-6的输出端为分页轴5-15,分页辊5通过分页轴5-1的另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与取稿辊1连接。具体地,分页辊5与取稿辊1的齿轮连接如图5所示,分页轴5-1远离第一从动轮10-6的一端固定有齿轮4,齿轮4与齿轮12啮合、齿轮12与齿轮3共同设置在轴12上,齿轮3与齿轮2啮合,齿轮2与取稿辊1同轴设置取稿轴1-1上,在取稿轴1-1靠近齿轮2的外部设有单向传动装置11,单向传动装置11可控制取稿辊1只能向取稿方向单向顺时针传动。
取稿单元的动力传递为:驱动装置10-2提供动力带动其输出端第一主动轮10-14转动,第一主动轮10-14把动力依次通过齿轮10-9、两个齿轮10-8和齿轮10-7的相互啮合,把动力传递给第一从动轮10-6,第一从动轮10-6再带动分页轴5-1转动,分页轴5-1带动同轴的橡胶圈5-2和齿轮4一起转动,齿轮4与齿轮12啮合转动、齿轮12带动同轴的齿轮3转动,齿轮3与齿轮2啮合转动,齿轮2带动同轴的取稿轴1-1转动,取稿轴1-1带动橡胶圈1-2转动,进而使得取出的稿件依次经过取稿辊1和分页辊5后进入后续的进稿单元内传递。
进一步的,进稿单元的传动结构如图6所示,进稿单元包括进稿辊6和进稿压力辊7,进稿辊6包括进稿轴6-1和设置在进稿轴6-1上的若干橡胶圈6-2,进稿压力辊7包括进稿压力轴7-1和设置在进稿压力轴7-1上的若干橡胶圈7-2,相应地,橡胶圈6-2与橡胶圈7-2相互适配;进稿压力辊7固定设置在进稿辊6的下方,进稿辊6与进稿压力辊7通过橡胶圈6-2与橡胶圈7-2过盈配合,进稿辊6通过进稿轴6-1的一端与第二从动轮10-11连接,即第二从动轮10-11的输出端为进稿轴6-1,进稿轴6-1通过橡胶圈6-2与橡胶圈7-2的配合将动力传递给进稿压力轴7-1,进而使进稿辊6和进稿压力辊7相互配合转动。
进稿单元的动力传递为:驱动装置10-2提供动力带动其输出端第一主动轮10-14转动,第一主动轮10-14把动力通过齿轮10-10把动力传递给第二从动轮10-11,第二从动轮10-11再带动进稿轴6-1转动,进稿轴6-1带动同轴的橡胶圈6-2转动,进稿轴6-1的转动带动橡胶圈6-2转动,橡胶圈6-2带动橡胶圈7-2转动,橡胶圈7-2带动进稿压力轴7-1转动,进稿辊6与进稿压力辊7共同配合将从取稿单元过来的稿件提供传动压力,使稿件继续向前运行开始扫描,向后续的出稿单元内传递。
进一步的,出稿单元的传动结构如图7所示,出稿单元包括出稿辊8和出稿压力辊9,出稿辊8包括出稿轴8-1和设置在出稿轴8-1上的若干橡胶圈8-2,出稿压力辊9包括出稿压力轴9-1和设置在出稿压力轴9-1上的若干橡胶圈9-2,相应地,橡胶圈8-2与橡胶圈9-2相互适配;出稿压力辊9固定设置在出稿辊8的下方,出稿辊8与出稿压力辊9通过橡胶圈8-2与橡胶圈9-2过盈配合,出稿辊8通过出稿轴8-1的一端与第三从动轮10-4连接,即第三从动轮10-4的输出端为出稿轴8-1,出稿轴8-1通过橡胶圈8-2与橡胶圈9-2的配合将动力传递给出稿压力轴9-1,进而使出稿辊8和出稿压力辊9相互配合转动。
在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之间需设置扫描器,扫描器非本案重点,附图省略,使得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之间的距离较长,在这一距离之间采用带轮传动连接代替常规的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该带轮传动连接具体如图8所示,第二从动轮10-11带动同轴的第二主动轮10-15转动,第二主动轮10-15通过皮带10-12连接将动力传递给第三从动轮10-4,第三从动轮10-4再带动出稿轴8-1转动。通过设计在张紧支架10-5上的张紧轮10-5来条件皮带10-12的松紧程度,以此调整出稿单元的传动动力。
具体地,张紧支架10-3的结构如图9所示,张紧支架10-3的一端设有长条的圆弧通孔10-3-1,另一端设有通孔10-3-2,螺钉10-13与圆弧通孔10-3-1配合、螺钉10-16与通孔10-3-2配合,使张紧轮10-5固定在安装支架10-1上,同时,以通孔10-3-2为固定点,调整圆弧通孔10-3-1的位置来调整张紧轮10-5的位置,以此调整皮带10-12的张紧程度,进而调整出稿单元的传动动力。这一结构的设置,不仅有益于驱动装置10-2长距离对出稿单元的动力传递,而且还便于调节皮带10-12的松紧程度以保证传动结构的平稳性,降低了因动力运行不稳而导致的卡纸现象,同时还减少了齿轮及其他零配件数量的使用,安装简单且便于控制,更易于保养,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送稿单元的动力传递为:驱动装置10-2提供动力带动其输出端第一主动轮10-14转动,第一主动轮10-14把动力通过齿轮10-10把动力传递给第二从动轮10-11,第二从动轮10-11带动同轴的第二主动轮10-15转动,第二主动轮10-15通过皮带10-12连接将动力传递给第三从动轮10-4,第三从动轮10-4再带动出稿轴8-1转动,出稿轴8-1带动同轴的橡胶圈8-2转动,橡胶圈8-2带动橡胶圈9-2转动,橡胶圈9-2带动进稿压力轴9-1转动,进而出稿辊8与出稿压力辊9共同配合将从进稿单元过来的扫描稿件提供传动压力,使扫描完毕的稿件继续向前运行,从出稿单元内输出出来。
齿轮10-10和第二从动轮10-11作为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的共用齿轮部分,不仅为进稿单元提供转动动力,而且还为出稿单元提供动力源,通过皮带10-12带动第三从动轮10-4把动力传递给出稿单元,这一设置节省了齿轮啮合的配合数量,少量的齿轮啮合进而增加了动力传动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因动力运行不稳而导致的卡纸现象,同时还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驱动装置10-2作为唯一的驱动源带动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和出稿单元运转,整体结构简单,不仅减少了零件配置,而且还易于装配,降低了客户的维护成本。
整个传动机构是完成馈纸扫描的输送功能,先通过取稿单元完成馈纸扫描前的取稿分页,保证每次通过扫描的稿件只有一页;而后稿件经进稿单元开始对稿件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再通过出稿单元将稿件的传输送出。传统的C型扫描传动机构设置较集中,只能选择齿轮传动,使得其整体扫描的传动机构体积较大,高度较高,本实施例中的整个稿件的扫描路径呈水平“一”字形,水平展开的扫描路径使得整体传动机构高度大大缩减,同时也没有弯折处的转角扫描,缩短了整体的扫描路径,使得路径运动阻力减小。在进稿单元与出稿单元之间采用带轮传动连接代替常规的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降低了因动力运行不稳而导致的卡纸现象,同时还减少了齿轮及其他零配件数量的使用,安装简单且便于控制。
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对馈纸扫描路径的优化设计,简化齿轮和连接件的数量个数,使馈纸在扫描过程中呈水平“一”字形扫描路径,相对于传统的C型扫描路径而言没有弯折,具有扫描路径短、运动阻力小、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整体扫描传动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降低了馈纸的磨损率和卡纸率,提高了扫描质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稿单元、进稿单元、出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按照馈纸扫描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为水平“一”字型扫描路径;所述取稿单元与所述进稿单元为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进稿单元与所述出稿单元为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取稿单元中的取稿辊通过齿轮驱动分页辊,以控制取稿辊带动纸张单向朝进稿单元传动;所述进稿单元中的进稿辊与进稿压力辊受齿轮传动驱动,共同配合使稿件继续向前出稿单元传递;所述出稿单元中的出稿辊与出稿压力辊受带轮传动驱动,共同配合使稿件输出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装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三从动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取稿单元、所述进稿单元和所述出稿单元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齿轮啮合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主动轮、张紧轮和皮带,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张紧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稿单元包括取稿辊和分页辊,所述分页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分页辊的另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与所述取稿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稿辊与进稿辊相连接的一端还设有单向传动装置,以控制所述取稿辊只能向所述取稿方向单向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稿单元包括进稿辊和进稿压力辊,所述进稿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所述进稿压力辊设于所述进稿辊的下方,所述进稿辊与所述进稿压力辊配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稿单元包括出稿辊和出稿压力辊,所述出稿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从动轮连接,所述出稿压力辊设于所述出稿辊的下方,所述出稿辊与所述出稿压力辊配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3、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分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取稿单元与所述进稿单元之间。
CN201910154198.1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Active CN109639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198.1A CN109639922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4198.1A CN109639922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9922A CN109639922A (zh) 2019-04-16
CN109639922B true CN109639922B (zh) 2023-10-10

Family

ID=66066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4198.1A Active CN109639922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3992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4208A (ja) * 2001-05-25 2002-12-06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2662236A (zh) * 2012-05-29 2012-09-12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双面振镜实现激光单向扫描的扫描装置
CN105391907A (zh) * 2015-12-15 2016-03-09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仪自动取纸机构
CN208128364U (zh) * 2018-05-07 2018-11-20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仪用滚轮驱动装置
CN209299349U (zh) * 2019-03-01 2019-08-23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4208A (ja) * 2001-05-25 2002-12-06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2662236A (zh) * 2012-05-29 2012-09-12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双面振镜实现激光单向扫描的扫描装置
CN105391907A (zh) * 2015-12-15 2016-03-09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仪自动取纸机构
CN208128364U (zh) * 2018-05-07 2018-11-20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仪用滚轮驱动装置
CN209299349U (zh) * 2019-03-01 2019-08-23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39922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3037A (en) Original reading apparatus
JP2007178506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9639922B (zh)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US7466461B2 (en) Multi-purpose scan device using the same power source
US6746013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H01196374A (ja) 記録装置
CN209299349U (zh) 一种馈纸扫描传动机构
CN211034510U (zh) 一种可调张力的边料收卷机
US20060225585A1 (en) Sheet feed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sheet feeding force
CN201600547U (zh) 具有双面曝光图像处理装置
CN20788371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位置自动修正机构
CN206242699U (zh) 办公设备用传动装置
JPS59178076A (ja)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CN215625507U (zh) 一种进纸缓冲打印机
CN113481651B (zh) 一种恒定张力送纱器
CN220431781U (zh) 一种橡胶的防褶皱传送机构
US5895905A (en) Scanner with an internal motor and a contact image sensor
CN214078941U (zh) 一种数控板料折弯机用具有快拆功能的送料设备
CN220605968U (zh) 一种扫描仪的送纸机构
CN215289163U (zh) 一种送纱器
CN214563971U (zh) 一种反向送纸机构
CN210215783U (zh) 一种模板缝纫机
CN217195437U (zh) 一种可伸缩的机械手
CN220810904U (zh) 一种板材自动上料机构
CN216234381U (zh) 一种层压机出料级链条压紧式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