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7431B -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7431B
CN109627431B CN201811493423.6A CN201811493423A CN109627431B CN 109627431 B CN109627431 B CN 109627431B CN 201811493423 A CN201811493423 A CN 201811493423A CN 109627431 B CN109627431 B CN 109627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acid methyl
oxide
co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3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7431A (zh
Inventor
王建臣
陈静
张江锋
侯海育
孟益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uolu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uol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uolu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uol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34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7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7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7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7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1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 ester or anhydr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48Alkali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51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6Metallic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 C08G65/2648 - C08G65/2645,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93Supported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低或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脂肪酸甲酯残留量大的技术问题,通过采用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载体,100份;金属氧化物,大于0份且20份以下;其中所述主催化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选自由镧系金属氧化物、IIB金属氧化物和VIII金属氧化物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FMEE以脂肪酸甲酯(常用的为月桂酸甲酯)为原料,使用特殊催化剂使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经过一步加成反应制得,已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F ME E泡沫低、浊点高,冷水中不易凝胶,易漂洗,溶解迅速,乳化性能好,特别是在冬季不出现凝固,使用方便,原料便宜可用于替代AEO系列产品。
由于脂肪酸甲酯分子中不存在活泼氢,不像脂肪醇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如采用传统的催化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目前工艺反应温度都比较高170-180℃,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低,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残留脂肪酸甲酯比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低或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脂肪酸甲酯残留量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具有脂肪酸甲酯转化率高或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脂肪酸甲酯残留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
载体,100份;
金属氧化物,大于0份且20份以下;
其中所述主催化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
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选自由镧系金属氧化物、IIB金属氧化物和VIII金属氧化物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非限制性举例,金属氧化物例如但不限于为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5份、4份、6份、8份、10份、12份、14份、18份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脂肪酸可选C8~C20(例如但不限于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等等)的脂肪酸。
上述技术方案中,环氧乙烷与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可选3~20,例如但不限于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的温度可选110~180℃,例如但不限于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的压力可选大于0MPa且0.8MPa以下,例如但不限于反应的压力为0.2MPa、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0.5MPa、0.55MPa、0.6MPa、0.65MPa、0.7MPa、0.75MPa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催化剂的用量可选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总重量的0.1~1%,例如但不限于0.15%、0.2%、0.25%、0.3%、0.35%、0.4%、0.45%、0.5%、0.55%、0.6%、0.65%、0.7%、0.75%、0.8%、0.85%、0.9%、0.95%等等。
本发明生产方法具有脂肪酸甲酯转化率高及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脂肪酸甲酯残留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降低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的脂肪酸甲酯残留方面,所述主催化剂与所述助催化剂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组合,不在于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具体比例,只要所述催化剂同时包括所述主催化剂和所述助催化剂,任何比例均能取得可比的技术效果。作为非限制性举例,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重量比可以为0.1~10,该重量比范围内,作为更进一步的重量比点值的非限制性举例,可以是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那些,并不必付出创造性劳动,且均能取得可比的技术效果,例如所述载体包括选自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和氧化钛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更具体地,可选包括氧化铝与氧化镁的混合物,更进一步优选包括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包括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时,氧化镁与氧化铝的具体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均能取得可比的技术效果。作为非限制性举例,该复合氧化物中,氧化镁与氧化铝的比以Mg与Al原子比计,可以为0.5~20,在该原子比范围内更进一步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可以是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11、12、13、14、15、16、17、18、19等等。仅作为同比,在具体实时方式中均采用Mg与Al原子比计为3的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且该复合氧化物的前体为镁铝水滑石,所述镁铝水滑石的分子式为Mg6A12(OH)16CO3·4H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碱金属优选包括K或N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镧系金属优选包括La或Ce。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IIB金属优选包括Zn。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VIII金属优选包括选自由Fe、Co和Ni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作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由La2O3、ZnO和CoO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两种,例如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La2O3和ZnO,或同时包括La2O3和CoO,或同时包括ZnO和CoO,该两种在降低脂肪酸甲酯残留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由La2O3、ZnO和CoO所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两种时,该两种之间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且均能取得可比的协同作用。
作为非限制性举例,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La2O3和ZnO时,La2O3与ZnO的质量比可以为0.1~10,在该质量比范围内,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可以是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等等。
作为非限制性举例,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La2O3和CoO时,La2O3与CoO的质量比可以为0.1~10,在该质量比范围内,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可以是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等等。
作为非限制性举例,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ZnO和CoO时,ZnO与CoO的质量比可以为0.1~10,在该质量比范围内,更具体的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可以是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等等。
作为最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La2O3、ZnO和CoO,此时La2O3、ZnO和CoO在降低脂肪酸甲酯残留方面还具有很好的组合效果。此时La2O3、ZnO和CoO三者之间的具体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且均能取得可比的组合效果。当所述助催化剂同时包括La2O3、ZnO和CoO时,作为非限制性举例,以质量比计La2O3:ZnO:CoO为1:f:g,其中f和g独立可选0.1~10,在这个质量比范围内,作为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f和g独立可选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助催化剂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获得:
(1)载体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盐溶液混合,或载体前体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盐溶液混合,得混合物I;
(2)干燥混合物I得混合物II;
(3)焙烧混合物II得所述助催化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干燥的温度可选50~150℃。例如但不限于55℃、60℃、65℃、70℃、75℃、80℃、85℃、90℃、95℃、100℃、110℃、120℃、130℃、140℃、145℃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干燥的时间可选1~24小时。例如但不限于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5.5小时、6小时、6.5小时、7小时、7.5小时、8小时、8.5小时、9小时、9.5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13小时、14小时、15小时、16小时、17小时、18小时、19小时、20小时、21小时、22小时、23小时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焙烧的温度可选350~750℃。例如但不限于400℃、450℃、500℃、550℃、600℃、650℃、700℃等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焙烧的时间可选1~10小时。例如但不限于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5.5小时、6小时、6.5小时、7小时、7.5小时、8小时、8.5小时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前驱体盐为在焙烧时可分解为相应金属氧化物的那些盐,例如但不限于是硝酸盐、氯化物、羧酸盐等等。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催化剂组成,对助催化剂的颗粒大小没有特别限制,均可以达到可比的技术效果。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颗粒越细越好。
为了获得颗粒更细的助催化剂,上述助催化剂的制备步骤中,步骤(3)之后还可以包括助催化剂的粉碎步骤,例如但不限于粉碎程度达到100~10000目,在该粉碎程度的范围内非限制性点值的举例可以是120目、150目、180目、200目、400目、500目、800目等等。为便于同比,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均包括粉碎和过180目筛的操作步骤。
若非特别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压力均以表压计。
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中脂肪酸甲酯的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采用本发明,脂肪酸甲酯转化率高,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中残留的脂肪酸甲酯含量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3.0重量份La2O3)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2】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锌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3.0重量份Zn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3】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钴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3.0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4】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5重量份La2O3和1.5重量份Zn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5】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5重量份La2O3和1.5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6】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5重量份ZnO和1.5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7】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0重量份La2O3、1.0重量份ZnO和1.0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8】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5重量份La2O3、0.5重量份ZnO和1.0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9】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0重量份La2O3、1.5重量份ZnO和0.5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实施例10】
1、助催化剂的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0.5重量份La2O3、1.0重量份ZnO和1.5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1.5g NaOH(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38%)和0.6g助催化剂(相当于月桂酸甲酯和环氧乙烷总重的0.15%),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对比例1】
不使用助催化剂,仅采用氢氧化钠,而且比较例1的氢氧化钠用量为实施例7中使用的氢氧化钠和助催化剂重量之和,其余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工艺与实施例7的步骤2相同,具体为: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2.1g NaOH,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对比例2】
不使用主催化剂氢氧化钠,仅使用助催化剂,而且比较例2的助催化剂与实施例7的助催化剂组成相同,而且助催化剂用量为实施例7中使用的氢氧化钠和助催化剂重量之和,其余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工艺与实施例7的步骤2相同,具体为:
1、助催化剂制备
将相当于100重量份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的水滑石粉末与硝酸镧-硝酸锌-硝酸钴混合水溶液100份(相当于含1.0重量份La2O3、1.0重量份ZnO和1.0重量份CoO)混合,9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粉碎,过180目筛,得到助催化剂粉末。
2、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将214g(也即1摩尔)月桂酸甲酯、2.1g助催化剂粉末,投到1升反应釜中,开启搅拌。氮气置换并检漏,在90℃的温度和-0.096MPa的压力条件抽真空1小时。然后通入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70℃以及反应压力为0.3MPa,直至环氧乙烷的通入量为176g(也即4摩尔),然后继续维持170℃进行熟化,直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表明熟化已经完成),降温至75℃,制得月桂酸甲酯聚氧乙烯醚产品。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用气相色谱测量。
为了方便比较,将主催化剂用量、助催化剂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列于表1,将产品中月桂酸甲酯残留列于表2。
表1
Figure BDA0001895504820000131
表2
项目 月桂酸甲酯残留(重量%)
实施例1 8.2
实施例2 7.4
实施例3 6.7
实施例4 5.6
实施例5 4.9
实施例6 4.5
实施例7 3.1
实施例8 3.2
实施例9 2.6
实施例10 1.1
对比例1 15.2
对比例2 10.6

Claims (16)

1.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10;
所述助催化剂以重量份计包括:
载体,100份;
金属氧化物,大于0份且20份以下;
所述主催化剂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
所述金属氧化物同时包括La2O3和ZnO,且La2O3与ZnO的质量比为0.1~10,或所述金属氧化物同时包括ZnO和CoO,且ZnO与CoO的质量比为0.1~10;
所述载体为氧化铝与氧化镁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物为氧化镁-氧化铝复合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氧化物中氧化镁与氧化铝的比以Mg与Al原子比计,为0.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脂肪酸为C8~C20的脂肪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环氧乙烷与脂肪酸甲酯的摩尔比为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反应的温度为110~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反应的压力为大于0MPa且0.8MPa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剂的用量为脂肪酸甲酯与环氧乙烷总重量的0.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金属包括K或N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助催化剂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获得:
(1)载体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盐溶液混合,或载体前体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盐溶液混合,得混合物I;
(2)干燥混合物I得混合物II;
(3)焙烧混合物II得所述助催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载体前体为镁铝水滑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干燥的温度为50~15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干燥的时间为1~24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焙烧的温度为350~75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焙烧的时间为1~10小时。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前驱体盐为硝酸盐、盐酸盐或羧酸盐。
CN201811493423.6A 2018-12-06 2018-12-06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9627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3423.6A CN1096274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3423.6A CN1096274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7431A CN109627431A (zh) 2019-04-16
CN109627431B true CN109627431B (zh) 2022-03-15

Family

ID=6607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3423.6A Active CN109627431B (zh) 2018-12-06 2018-12-06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7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888A (zh) * 2021-12-24 2022-03-22 广州安立美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皮肤修复的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744A (zh) * 2002-03-13 2003-09-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丙二醇醚的固体碱催化剂
CN1836772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型氧化钙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0852B2 (ja) * 1993-12-24 1999-08-25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脂肪酸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アルキル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US6184400B1 (en) * 1996-04-08 2001-02-06 Li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atty acid ester of polyoxyalkylene alkyl ether
JPH1099693A (ja) * 1996-09-27 1998-04-21 Kao Corp エステルアルコキシレート製造用触媒、及び該触媒を用いるエステルアルコキシ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US6008391A (en) * 1997-03-17 1999-12-28 Henkel Kommanditgesellschaft Auf Akti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oxylated fatty acid alkyl esters
DE19909272A1 (de) * 1999-03-03 2000-09-07 Cognis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lkoxylierter nichtionischer Tenside
JP4762399B2 (ja) * 2000-05-09 2011-08-31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アルコキシル化用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触媒を用いるアルキレンオキサイド付加物の製造方法
CN1190265C (zh) * 2003-03-28 2005-02-23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一种用于乙氧基化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JP6028017B2 (ja) * 2012-04-13 2016-11-16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アルコキシル化触媒、前記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前記触媒を用いた脂肪酸アルキルエステルアルコキシ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4707587B (zh) * 2013-12-12 2017-11-21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醇醚羧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5268481B (zh) * 2014-07-24 2018-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催化剂
CN104371097A (zh) * 2014-10-30 2015-02-25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组成可控的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7970939A (zh) * 2017-12-14 2018-05-01 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744A (zh) * 2002-03-13 2003-09-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丙二醇醚的固体碱催化剂
CN1836772A (zh) * 2005-03-23 2006-09-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型氧化钙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7431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4830B2 (ja) 流動層反応器に使用されるブテンの酸化脱水素によるブタジエン製造用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用途
JP5222237B2 (ja) アルコー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触媒
CN101507917B (zh) 烷醇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用固体碱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JP5716669B2 (ja) メタノール合成触媒
CN108380216B (zh) 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制乙醇的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00243B (zh) 锆基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627431B (zh) 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生产方法
CN1215984C (zh) 具有较高纯度的铁氧化物、制备它们的方法、含有它们的催化剂及其用途
IE52463B1 (en) Oxychlorination process and catalyst therefor
AU2019323492B2 (en) Catalyst used for producing methyl glycol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9608631B (zh)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3328B (zh) 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271A (zh) 一种新型co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314609B (zh) 一种丁基羟基茴香醚的合成方法
CN114984991A (zh) 一种g-C3N4改性水滑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糠醛和环酮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CN112691668B (zh) 一种用于生产乙基胺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5177140A (ja) 水素化反応用触媒前駆体の製造法、及び該触媒前駆体を使用する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法
CN110483242A (zh) 一种1,4-丁炔二醇加氢合成1,4-丁二醇的方法
JP2000061304A (ja) アルコキシル化用触媒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触媒を用いるアルキレンオキサイド付加物の製造方法
CN111686741A (zh) 铜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KR102216767B1 (ko) 금속 복합 촉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금속 복합 촉매
CN115814800B (zh) 一种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14937A (zh) 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5490B (zh) 一种铜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02226B1 (ko) 알킬락테이트로부터 프로필렌 글리콜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촉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