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6579A -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16579A CN109616579A CN201811529065.XA CN201811529065A CN109616579A CN 109616579 A CN109616579 A CN 109616579A CN 201811529065 A CN201811529065 A CN 201811529065A CN 109616579 A CN109616579 A CN 1096165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metal
- preparation
- electron transfer
- transfer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有机材料薄膜、金属Ti薄膜和金属电极薄膜,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在透明衬底表面制备一层有机材料薄膜,再利用热蒸发、电镀或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有机材料薄膜表面制备一层金属Ti薄膜,最后再在Ti薄膜表面覆盖一层金属电极材料,从而获得该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本发明采用无电子传输层结构的器件,可以大幅简化薄膜制备工艺,免除部分材料的使用,从而实现简化器件制备的工艺环节,提高器件的良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 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探测器等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兴 起,新的有机类材料和器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其相关 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有机类器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三 明治结构”,以反式器件为例,具备“导电玻璃/空穴输运层/有机功能 层/电子输运层/金属电极”结构。具体到实际生产中,载流子输运层 由多层有机或无机材料组合而成,如商用OLED器件中的电子输运层 通常为5层,整个器件由17层材料组成。输运层的出现是为了调节 功函,改善有机材料与无机或金属电极之间的接触,提高电极对载流 子的收集能力、避免载流子界面处的复合。然而,这些输运层也带来 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器件制造工艺大幅复杂化,复杂的器件结构 会降低良品率;其次,输运层材料的价格昂贵,远远超过电极和功能 层材料的价格;再次,输运层材料的本身稳定性也会给器件性能带来 不利影响。总之,输运层的出现虽然提升了器件性能,但是也给器件 制备工艺、器件成本、器件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 此,开发一种设备简单易行、可操作、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廉、高 稳定性的无电子输运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现实 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的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该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透 明衬底、有机材料薄膜、金属Ti薄膜和金属电极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透明衬底为ITO玻璃,所述 有机材料薄膜为纯有机材料薄膜、有机-无机材料复合材料薄膜或有 机-无机杂化材料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金属电极薄膜为金属Au电 极薄膜、金属Ag电极薄膜或金属Cu电极薄膜。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ITO玻璃作为透明衬底,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有机材料薄膜, 得到覆盖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覆盖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在有机材料薄膜表 面沉积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获得的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在金属Ti薄膜表面沉积金属电极薄膜,即获得该无电子传输层有机 半导体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有机材料薄膜 的厚度为X。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金属Ti薄膜的制 备方法为热蒸发、磁控溅射或电镀技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2中所述金属Ti薄膜 的厚度不超过30n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3中金属电极薄膜的 制备方法为热蒸发、磁控溅射或电镀技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S3中所述金属电极薄 膜的厚度为30~200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无电子传输层结构的器件,可以大幅简化薄膜制 备工艺,免除部分材料的使用,从而实现简化器件制备的工艺环节, 提高器件的良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2)本发明中金属Ti有效的阻挡了金属材料向有机功能层中的扩 散,可以提升有机器件的寿命,金属Ti薄膜与有机材料薄膜有着良 好的浸润性,可以避免界面空泡的出现,有效降低电极的接触电阻, 提高器件的开路电压;
3)本发明中金属Ti可以与界面处有机材料中的氮、碳等元素成 键,形成钝化膜,有利于电荷的输运,以及有机材料表面缺陷的钝化, 可以大幅提升有机器件的短路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本发明的飞行时间质谱图;
图4是本发明的X射线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 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 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所示,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该器件自下而 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有机材料薄膜、金属Ti薄膜和金属电极薄膜, 所述透明衬底为ITO玻璃,所述有机材料薄膜为纯有机材料薄膜、有 机-无机材料复合材料薄膜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薄膜,所述金属电极 薄膜为金属Au电极薄膜、金属Ag电极薄膜或金属Cu电极薄膜。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透明ITO玻璃为衬底,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有机材料薄膜, 得到覆盖有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覆盖有机材料薄膜衬底,通过热蒸发、磁控溅 射或电镀技术方法在有机材料薄膜表面沉积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 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所述金属Ti薄膜厚度不超过 30nm;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获得的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通过热蒸发、磁控溅射或电镀方法在金属Ti薄膜表面沉积金属电极 薄膜,即获得该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所述金属电极薄膜厚 度为30~200nm。
实施例1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透明的ITO玻璃作为衬底材料,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空穴传 输层和有机发光层薄膜,得到覆盖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衬底,通过热蒸发技术在有机材料薄膜表面沉 积2nm厚的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 底;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获得的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金属Ti薄膜表面沉积厚度为80nm的金属Au电 极薄膜,即获得该半导体器件。
实施例2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透明的ITO玻璃作为衬底材料,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PTAA 有机导电层和甲胺铅碘光敏层薄膜,得到覆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薄 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衬底,通过电镀技术在有机-无机材料薄膜表面 沉积15nm厚的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无机杂化 材料薄膜的衬底;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制得的衬底,通过热蒸发技术在金属Ti薄膜表面 沉积厚度为100nm的金属Ag电极薄膜,即获得该半导体器件。
实施例3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透明的ITO玻璃作为衬底材料,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PTAA 有机导电层和甲胺铅碘光敏层薄膜,得到覆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薄 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衬底,通过电镀技术在有机-无机材料薄膜表面 沉积30nm厚的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无机杂化 材料薄膜的衬底;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制得的衬底,通过热蒸发技术在金属Ti薄膜表面 沉积厚度为200nm的金属Cu电极薄膜,即获得该半导体器件。
实施例4
以有机材料薄膜与金属电极材料薄膜直接接触的半导体器件作 为对照组,其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类似,只是去除步骤S2的金属Ti 薄膜结构。
实施例5
为进一步检测制备的半导体器件的相关性能,进行了以下表征测 试:
如图2所示,(a)显示的是Au电极薄膜直接与有机材料薄膜接触, 二者不浸润,有明显的空洞;(b)显示的是多层金属电极薄膜与有机材料 薄膜浸润性良好,整体薄膜平整,厚度一致。表明金属Ti薄膜与有机材料 薄膜有着良好的浸润性,可以避免界面空泡的出现,有效降低电极的接触 电阻,提高器件的开路电压。
如图3所示,为飞行时间质谱对该半导体器件的薄膜内部不同厚度区 域的元素分析结果,其结果表明:金属Ti薄膜可以阻碍上层Au电极向有 机材料薄膜中的扩散,可以提升有机器件的寿命。
如图4所示,为金属Ti薄膜与有机材料薄膜界面处的X射线能谱图, 其结果表明:在二者界面处的金属Ti与有机材料中的N原子相结合,形成 TiN结构,并形成钝化膜,有利于电荷的输运,以及有机材料表面缺陷的钝 化,可以大幅提升有机器件的短路电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 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 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 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该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有机材料薄膜、金属Ti薄膜和金属电极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衬底为ITO玻璃,所述有机材料薄膜为纯有机材料薄膜、有机-无机材料复合材料薄膜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薄膜为金属Au电极薄膜、金属Ag电极薄膜或金属Cu电极薄膜。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有机材料薄膜的制备
取ITO玻璃作为透明衬底,于其表面均匀制备一层有机材料薄膜,得到覆盖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2:金属Ti薄膜的制备
取步骤S1制备的覆盖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在有机材料薄膜表面沉积金属Ti薄膜,得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
S3: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取上述步骤S2获得的覆盖有金属Ti薄膜和有机材料薄膜的衬底,在金属Ti薄膜表面沉积金属电极薄膜,即获得该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Ti薄膜的制备方法为热蒸发、磁控溅射或电镀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金属Ti薄膜的厚度不超过30n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方法为热蒸发、磁控溅射或电镀技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金属电极薄膜的厚度为30~20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9065.XA CN109616579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529065.XA CN109616579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16579A true CN109616579A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0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29065.XA Pending CN109616579A (zh) | 2018-12-14 | 2018-12-14 |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1657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3736A (zh) * | 2004-11-11 | 2006-05-17 | 国联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覆晶式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CN1808732A (zh) * | 2004-12-23 | 2006-07-26 |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01673705A (zh) * | 2009-09-29 | 2010-03-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扩散阻挡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
CN101901876A (zh) * | 2009-06-01 | 2010-12-0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装置 |
CN101981724A (zh) * | 2008-03-31 | 2011-02-2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2018
- 2018-12-14 CN CN201811529065.XA patent/CN1096165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3736A (zh) * | 2004-11-11 | 2006-05-17 | 国联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覆晶式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CN1808732A (zh) * | 2004-12-23 | 2006-07-26 |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CN101981724A (zh) * | 2008-03-31 | 2011-02-2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901876A (zh) * | 2009-06-01 | 2010-12-01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装置 |
CN101673705A (zh) * | 2009-09-29 | 2010-03-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扩散阻挡层薄膜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AO CHEN, TONGFEI SHI, ET AL: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Titanium Cathode Interlayer"", 《SOLAR RRL》 * |
TONGFEI SHI, JIANCHEN,ET AL: ""Ti/Au Cathode for Electronic transport material-fre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SCIENTIFIC REPORTS》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37753B2 (en) |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 |
US9812594B2 (en) |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solar cell module | |
CN106340570B (zh) | 一种用于制作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镀膜设备及镀膜方法 | |
CN109904330B (zh) | 一种基于钝化材料Me4NBr制备锡铅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 |
CN206364022U (zh) | 一种太阳能薄膜电池 | |
CN102456753A (zh) | 光电转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189997B (zh) | 太阳能电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21218523A1 (zh) | 一种含叠加复合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TW200937653A (en) | Thin film type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12934664U (zh) | 一种具有复合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
Liu et al. | Tailoring morphology and thickness of perovskite layer for 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on plastics: the role of CH3NH3I concentration | |
Kinner et al. |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employing ITO-free and flexible TiO x/Ag/Al: ZnO electrodes | |
CN108963082A (zh) | 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2695177U (zh) | 一种含叠加复合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
US9391215B2 (en) | Device for generating photovoltaic pow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10416413A (zh) | 一种高性能梯度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42897A (zh) | 一种钙钛矿光电器件的封装的方法 | |
US10622497B2 (en) | Inorganic nanocrystal solar cells | |
CN101705473B (zh) | 一种用于硅薄膜电池陷光结构研究的物理气相沉积设备 | |
CN110444670B (zh) | 一种钙钛矿型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616579A (zh) | 一种无电子传输层有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
JPS59208789A (ja) | 太陽電池 | |
CN106450004A (zh) | 一种基于f4‑tcnq/c60结构的紫外‑可见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 |
WO2023098038A1 (zh) |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柱状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 | |
WO2021218522A1 (zh) | 一种具有复合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