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00962A -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00962A
CN109600962A CN201710940656.5A CN201710940656A CN109600962A CN 109600962 A CN109600962 A CN 109600962A CN 201710940656 A CN201710940656 A CN 201710940656A CN 109600962 A CN109600962 A CN 109600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harging connector
main body
cool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06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0962B (zh
Inventor
吴兴国
王洪军
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06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00962B/zh
Priority to TW107124194A priority patent/TWI683501B/zh
Priority to US16/651,184 priority patent/US11277936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8831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987A1/zh
Priority to EP18863279.8A priority patent/EP369142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600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00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0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散热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且内周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通过设置冷却室,可以采用液冷来对充电连接件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充电连接件的工作温度,可以有效避免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过热,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另外,如此设置的散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散热装置和具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性成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车充电时间周期长,却是长久以来的诟病。
现阶段利用增大充电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的方式被普遍采用。与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电流过大,充电插座处的接线端子发热严重,导致出现充电端子烧毁或充电故障的问题,这样整车无法正常充电,而且充电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还有,虽然目前一些厂商也在积极采用降低接线端子处的温度的一些方式,例如,在充电线束处布置冷却装置,但是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布置起来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可以有利于充电连接件的有效散热。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散热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且内周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散热器,通过设置冷却室,可以采用液冷来对充电连接件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充电连接件的工作温度,可以有效避免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过热,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另外,如此设置的散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送风件,所述送风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分布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室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且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送风件安装在所述冷却室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送风件产生的风通过所述通风孔流向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开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室具有朝向所述送风件送风方向的冷风侧壁,所述冷风侧壁与所述送风件间隔开,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冷风侧壁与所述送风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呈倒U形且两侧边在距离底端预定高度处相连以形成所述容纳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上延伸至两侧边的底端且还弯折延伸至底端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为倒置整U形,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中的一部分呈倒置整U形,另一部分呈倒置半U形以避让所述冷却室的进口和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送风件设置在所述两侧边的相对底端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两侧边的底端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送风件的侧边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卡接槽呈L形且包括:长槽和短槽,所述长槽在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短槽在所述侧边底端的侧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长槽的长度小于所述侧边的轴向长度,所述短槽的长度小于所述侧边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车辆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板体和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板体上;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板体上,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容纳在所述容纳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流道围绕所述冷却室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冷却流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板体上形成有共用进口和共用出口,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所述共用进口和一个所述共用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共用进口位于所述共用出口的正上方;或所述共用进口位于所述共用出口的正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室的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且所述出口至少与另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所述的散热装置;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室分别与所述冷却系统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泵体、换热器和储液罐,所述泵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储液罐、所述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室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插接检测件和电控模块,所述插接检测件用于检测插入所述充电连接件内的充电枪插接状态,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插接检测件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所述泵体和送风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充电插座与充电枪对接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散热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6是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7是主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连接件和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10-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13-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散热装置100;
散热器10;主体1;进液口1a;出液口1b;冷却室11;容纳孔12;通风孔13;卡接槽14;长槽14a;短槽14b;导风面15;后壁16;端子孔17;
冷却室2;容纳孔3;第一散热片4;端子护套5;隔板6;送风件7;
充电连接件20;接线端子21;
散热主体30;板体31;共用进口31a;共用出口31b;第二散热片32;
冷却系统20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过滤器240;
插接检测件300;电控模块400;配电模块500;
充电桩600;充电枪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散热装置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散热装置100可以包括:散热主体30、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器10和充电连接件20,散热主体30包括:板体31,散热器10固定在板体31上,散热器10设置有容纳孔12,充电连接件20容纳在容纳孔12上。需要说明的是,容纳孔12可以仅起到容纳作用,当然,其可以通过设置起到安装固定作用,例如,在内周设置一些安装结构。
由此,散热器10可以起到安装充电连接件20的作用,散热器10还可以起到为充电连接件20散热的作用,而且其可以将充电连接件20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板体31和外界环境,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充电连接件20的温度。
其中,充电连接件20可以为充电插座,充电连接件20可以包括接线端子21,如此设置的散热装置100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从而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21过热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散热装置100的工作可靠性,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接线端子21可以包括:传输电流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此接线端子21适用于直流充电口。
同理交流充电口充电接线端子也是成对出现,可能为多个,原理同上,依旧可以实施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器10。
如图5-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可以包括:主体1,当然,散热器1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多个第一散热片4和送风件7,主体1内形成有冷却室11,冷却室11内可以充满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也可以为其他冷却液,当然,还可以为冷却气体。而且主体1的内周限定出容纳孔12,容纳孔12用于容纳充电连接件20。也就是说,充电连接件20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主体1上,主体1上设置有冷却室11,这样冷却室11内的冷却介质可以有效冷却充电连接件20,从而可以有效带走充电连接件20的热量,可以更好地降低充电连接件20的工作温度,可以避免充电连接件20的接线端子过热,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如图5-图7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有效增加主体1的散热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有利于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可以有利于降低接线端子的温度。具体的,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壁上。
还有,如图5所示,送风件7安装在主体1上。可以理解的是,送风件7可以向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20送风,风可以在经过主体1时有效带走主体1的热量,从而可以加快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可以提升散热器10的散热性能。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通过设置冷却室11、第一散热片4和送风件7,可以采用液冷、自然冷和风冷的组合来对充电连接件20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充电连接件20的工作温度,可以有效避免充电连接件20的接线端子过热,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另外,如此设置的散热器10结构简单,成本低。
可选地,如图6所示,冷却室11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而且冷却室11与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也就是说,冷却室11与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上不会发生干涉,由此,如此设置的冷却室11一方面可以有效冷却充电连接件20,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主体1的合理设置,可以为第一散热片4留有足够的设计空间,从而可以便于两者结合以更好地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送风件7安装在冷却室11的下方,冷却室11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主体1的两侧。如此设置的送风件7还可以带走主体1的热量,而且还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降低冷却室11的温度,从而可以充电连接件20的工作温度。
具体地,如图6所示,主体1上设置有通风孔13,送风件7产生的风通过通风孔13流向多个第一散热片4。由此,送风件7处的风可以通过通风孔13向多个第一散热片4送风,这样风可以有效带走第一散热片4上的热量,从而可以有利于第一散热片4更好地散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20的工作温度,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具体的,通风孔13设置主体1的外周壁上且贯穿所述主体1的外周壁上,与多个第一散热片4形成的风道连通。
其中,如图5-图7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沿主体1的周向延伸,而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轴向间隔开设置。由此,可以有利于送风件7在两个第一散热片4之间走风,从而可以保证风与第一散热片4的接触面积,可以保证第一散热片4的有效散热。
具体地,冷却室11具有朝向送风件7送风方向的冷风侧壁,冷风侧壁与送风件7间隔开,通风孔13位于冷风侧壁与送风件7之间。由此,送风件7送出的风可以直接吹响冷却室11,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冷却室11内的冷却水的温度,而且,风可以通过通过孔向外流出,从而可以有利于风的循环。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主体1呈倒U形且两侧边16在距离底端预定高度处相连以形成容纳孔12。可以理解的是,容纳孔12的周壁可以包括两侧边16的一部分、底边17和连接在两侧边16之间的连接部分。这样容纳孔12设置简单,主体1结构简单。
如图5和图7所示,主体1的外表面为倒置整U形,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多个第一散热片4中的一部分呈倒置整U形,另一部分呈倒置半U形以避让冷却室11的进口和出口。由此,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充分利用主体1的外表面面积,而且可以为冷却室11的进口和出口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可以使得主体1结构布置合理,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上延伸至两侧边16的底端且还弯折延伸至底端的底面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散热片4还可以在底端的底面上延伸,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散热面积,而且可以降低制造难度。
如图5所示,送风件7设置在两侧边16的相对底端处。这样送风件7位置设置合理,送风件7可以合理利用主体1的空间,而且能够向冷却室11合理送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20的温度。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两侧边16的底端上设置有卡接槽14,送风件7的侧边16卡接在卡接槽14内。卡接槽14的设置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方便送风件7的安装,可以降低送风件7的安装难度。其中,送风件7为可以为风扇。风扇结构简单,成本低。
具体地,如图7所示,卡接槽14呈L形,而且卡接槽14包括:长槽14a和短槽14b,长槽14a在主体1的轴向延伸,而且短槽14b在侧边16底端的侧向延伸。长槽14a和短槽14b的设置可以便于送风件7的边缘在两个方向安装固定,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送风件7的安装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得送风件7较合理地位于冷却室11的下方。
长槽14a的长度小于侧边16的轴向长度,短槽14b的长度小于侧边16的厚度。由此,可以保证主体1的两侧的结构强度,可以降低长槽14a和短槽14b的设置对于主体1的影响,还可以提高送风件7的安装可靠性。
如图9-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可以包括主体1和多个第一散热片4,主体1内形成有冷却室2,而且主体1的内周限定出容纳孔3,容纳孔3用于容纳充电连接件20。也就是说,充电连接件20可以安装在容纳孔3内,容纳孔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充电连接件20的安装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20充分接触,从而可以有利于冷却室2与充电连接件20充分换热。
其中,充电连接件20内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21,例如,接线端子21为两个,接线端子21可以包括传输电流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此接线端子21适用于直流充电口。
同理交流充电口充电接线端子也是成对出现,可能为多个,原理同上,依旧可以实施应用。
如此,冷却室2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21出现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冷却室内可以充满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液。
如图9-图16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上。第一散热片4可以与冷却室2共同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带走充电连接件20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
当然,散热器1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如图10-图12所示,散热器10还可以包括:多个端子护套5,多个端子护套5固定在主体1上,而且端子护套5位于容纳孔3内,这样可以便于端子护套5与接线端子21对应。端子护套5的数量可以与多个接线端子21的数量对应,端子护套5可以套设在对应的接线端子21上。
还有,接线端子21也可以通过端子护套5向主体1传递热量,从而可以使得冷却室2和第一散热片4更好地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而且端子护套5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接线端子21。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器10,通过设置冷却室2和第一散热片4,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21过热的问题,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11所示,主体1可以包括后壁16,端子护套5从后壁16沿轴向向前延伸,后壁16上形成有端子孔17。当给车辆充电时,接线端子21可以插入到端子孔17内,从而可以便于接线端子21与端子护套5配合。
结合图13-图15所示,主体1的底部形成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间隔开设置。由此,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设置合理,进液和出液方便,可以使得主体1结构简单,冷却室2布置合理。
可选地,出液口1b设置有压力阀(图未示出),而且在冷却室2内压力达到预定值压力阀打开。由此,通过设置压力阀,可以控制冷却室2内的冷却介质的量,可以保证在充电连接件20与充电桩600的充电枪610对接时冷却室2内有足够的冷却介质,从而可以保证主体1降低接线端子21温度的作用。
当然,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还可以有其他布置形式,例如,主体1上形成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上方,或者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下方。如此设置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可以保证冷却介质有效地在冷却室2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可以使得冷却室2更好地降低充电连接件20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21出现过热的问题。
具体地,进液口1a位于主体1的最下端,出液口1b位于主体1的最上端。由此,冷却介质可以在充满冷却室2之后才会从出液口1b流出,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冷却室2内具有足够的冷却介质,进而可以保证散热器10降低接线端子21温度的效果。
其中,如图16所示,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之间可以设置有隔板6,隔板6用来保证冷却介质在冷却室2内的循环,从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有效带走充电连接件20的热量。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散热器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4,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而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沿主体1的轴向延伸,并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周向上分布。这样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上,从而可以更好地带走接线端子21的热量。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端子护套5与主体1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的端子护套5和主体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具体地,端子护套5内形成有冷却腔,冷却腔与冷却室2连通,而且冷却腔位于冷却室2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之间。也就是说,端子护套5内的冷却腔能够参与冷却室2内的冷却介质的循环,从而可以直接且有效地降低接线端子21的温度,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其中,主体1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可以供固定件穿过,这样散热器10可以与充电连接件20相固定,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充电连接件20的固定可靠性。具体地,多个固定孔为四个,而且四个固定孔之间的连线呈四边形。如此布置的四个固定孔可以使得充电连接件20与散热器10固定位置合理,固定位置各处受力均匀,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充电连接件20和散热器1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主体1和端子护套5为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不导电,可以防止充电过程中向外漏电,进而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仅是示意性说明,两者之间非冲突的部件可以相互结合,例如,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的送风件7也可以结合到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又如,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的端子护套5也可以结合到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再如,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中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的设置形式也可以结合到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的冷却室2中。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行散热主体30的描述。
如图2和图8所示,散热主体30包括: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设置在板体31上,具体地,散热主体30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片32,多个第二散热片32设置在板体31上,每个第二散热片32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或者说,第二散热片设32置在冷却流道上。冷却室11与第二散热片32的冷却流道连通。第二散热片32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快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有利于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而且如此设置的第二散热片32可以满足冷却室11的进液和出液需求,可以保证冷却室11的工作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散热装置100,通过合理设置散热器10和散热主体30,可以有利于充电连接件20的散热,可以保证充电连接件20的工作可靠性,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其中,如图8所示,冷却流道围绕冷却室11设置。这样冷却流道冷却散热器10和充电连接件20的效果较好,而且冷却流道和冷却室11之间冷却液流动效果好。
可选地,如图2-图4所示,板体31上可以形成有共用进口31a和共用出口31b,多个第二散热片32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共用进口31a和一个共用出口31b。也就是说,板体31上设置一个共用进口31a和一个共用出口31b即可,这样可以降低板体31的复杂程度,而且可以保证每个第二散热片32的进液出液顺畅性。
具体地,共用进口31a位于共用出口31b的正上方。由此,可以便于冷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从上向下流动,从而可以有利于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片32内的流动,可以提高散热装置100的整体运行可靠性。或者,共用进口31a位于共用出口31b的正下方,这样可以在冷却流道内充满冷却液之后,冷却液才会从冷却流道内流出,从而可以提高散热器10的冷却效果。
冷却室11的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至少与一个第二散热片32的冷却流道相连,而且出口至少与另一个第二散热片32的冷却流道相连。换言之,冷却室11可以连接在两个第二散热片32之间,这样冷却室11保证其自身的进液和出液,而且可以有效与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20进行换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00和冷却系统200,冷却流道和冷却室11分别与冷却系统200连通,连通方式可以为串联或者并联。也就是说,冷却室11和冷却流道串联在冷却系统200,当充电连接件20为动力电池充电时,冷却系统200开始工作,冷却介质流经冷却流道和冷却室11,从而可以不断带走接线端子的热量,可以避免接线端子过热,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200包括:泵体210、换热器220和储液罐23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散热主体30的冷却流道和冷却室11之间形成循环回路。由此,泵体210可以在充电连接件20和充电桩600上的充电枪610对接时工作,从而将冷却介质泵入冷却流道和冷却室11内,以使得冷却室11内的冷却介质不断带走接线端子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端子发热是通过充电连接件20的外壳传递给散热器10,然后在由送风件7和冷却介质间接带走端子的热量。冷却系统200还包括:过滤器240,过滤器240设置在泵体210和换热器220之间,过滤器240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车辆还可以包括:插接检测件300和电控模块400,插接检测件300用于检测插入充电连接件20内的充电枪610插接状态,电控模块400与插接检测件300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610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泵体210和送风件7工作。其中,如图1所示,充电连接件20还可以包括:配电模块500,配电模块500可以向电控模块400配电,而且电控模块400控制泵体210的工作状态。由此,充电连接件20可以实现合理控制的目的,在充电时可以保证冷却管路内流动有冷却介质。
电控模块400还可以控制送风件7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电控模块400可以合理控制冷却系统200和送风件7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充电连接件20处的温度达到第一预定温度时,冷却系统200的泵体210工作,在充电连接件20处的温度达到第二预定温度时,送风件7工作。其中送风件7可以分别多个风力等级,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升高等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4)

1.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且内周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送风件,所述送风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分布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且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间隔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安装在所述冷却室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送风件产生的风通过所述通风孔流向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且在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具有朝向所述送风件送风方向的冷风侧壁,所述冷风侧壁与所述送风件间隔开,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冷风侧壁与所述送风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倒U形且两侧边在距离底端预定高度处相连以形成所述容纳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在所述主体上延伸至两侧边的底端且还弯折延伸至底端的底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为倒置整U形,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中的一部分呈倒置整U形,另一部分呈倒置半U形以避让所述冷却室的进口和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设置在所述两侧边的相对底端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边的底端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送风件的侧边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呈L形且包括:长槽和短槽,所述长槽在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短槽在所述侧边底端的侧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的长度小于所述侧边的轴向长度,所述短槽的长度小于所述侧边的厚度。
16.一种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板体和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板体上;
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板体上,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
充电连接件,所述充电连接件容纳在所述容纳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围绕所述冷却室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冷却流道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形成有共用进口和共用出口,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所述共用进口和一个所述共用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进口位于所述共用出口的正上方;或
所述共用进口位于所述共用出口的正下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室的两端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且所述出口至少与另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
2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冷却系统,所述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室分别与所述冷却系统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泵体、换热器和储液罐,所述泵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储液罐、所述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室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检测件和电控模块,所述插接检测件用于检测插入所述充电连接件内的充电枪插接状态,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插接检测件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所述泵体和送风件工作。
CN201710940656.5A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109600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656.5A CN109600962B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TW107124194A TWI683501B (zh) 2017-09-30 2018-07-13 充電連接件的散熱器以及散熱裝置和車輛
US16/651,184 US11277936B2 (en) 2017-09-30 2018-09-29 Heat dissipator for charging connector,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PCT/CN2018/108831 WO2019062987A1 (zh) 2017-09-30 2018-09-29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EP18863279.8A EP3691427B1 (en) 2017-09-30 2018-09-29 Radiator of charging connector, radiat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0656.5A CN109600962B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0962A true CN109600962A (zh) 2019-04-09
CN109600962B CN109600962B (zh) 2021-07-20

Family

ID=65900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0656.5A Active CN109600962B (zh) 2017-09-30 2017-09-30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7936B2 (zh)
EP (1) EP3691427B1 (zh)
CN (1) CN109600962B (zh)
TW (1) TWI683501B (zh)
WO (1) WO20190629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5681A (zh) * 2023-11-16 2024-01-0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2249A1 (zh) * 2018-04-02 2019-10-10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散热性能良好的充电枪
CN110379317B (zh) * 2019-05-27 2021-02-26 苏州聿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感应互动led显示屏
DE102019209467A1 (de) * 2019-06-28 2020-12-31 Audi Ag Ladestecker für eine Ladestation zum Übertragen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sowie ein Ladesystem hierzu
US11796260B2 (en) * 2020-04-15 2023-10-24 Baidu Usa Llc System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multiple operating conditions
US11951857B2 (en) 2020-11-04 2024-04-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quid cool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12550019B (zh) * 2020-12-17 2022-03-11 安徽润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5900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Chia-Chun Cheng Cooling device for interface card
CN202907394U (zh) * 2012-10-29 2013-04-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及其风冷结构
CN107082030A (zh) * 2017-05-24 2017-08-22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冷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5915A (ja) * 1998-09-30 2000-04-21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電気自動車充電用コネクタ装置
JP4162026B2 (ja) 2006-09-29 2008-10-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充電システム、車両充電装置および電動車両
JP5018830B2 (ja) * 2009-06-11 2012-09-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ポート用リッドの開閉構造
US9287646B2 (en) * 2010-10-14 2016-03-15 Gregory thomas mark Actively cool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5895182B2 (ja) * 2011-09-06 2016-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充電装置
US9321362B2 (en) 2014-02-05 2016-04-26 Tesia Motors, Inc. Cooling of charging cable
WO2016020512A1 (de) * 2014-08-07 2016-02-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einer mittels eines ladekabels und einer externen stromversorgung wieder aufladbaren speichereinrichtung
DE102014016825B4 (de) * 2014-11-13 2023-06-29 Audi Ag Kraftfahrzeug-Ladedose mit Überhitzungsschutz
CN204407960U (zh) 2015-01-28 2015-06-17 深圳市良益实业有限公司 分布式车载充电机
US10377264B2 (en) * 2015-01-30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e port having cooling infrastructure
WO2016154281A1 (en) 2015-03-23 2016-09-29 Aerovironment, Inc. System monitoring power connector and cable health
US20170129344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dissipation in vehicle pad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lications
TWI687150B (zh) * 2015-11-09 2020-03-0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電池充電裝置、熱能傳遞系統及熱能傳遞方法
FR3043623B1 (fr) * 2015-11-16 2019-05-17 Bluebus Vehicule electrique terrestre de transport en commun a architecture optimisee.
US20170232865A1 (en) * 2016-02-11 2017-08-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Fast Charge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CN205666380U (zh) 2016-04-23 2016-10-26 常胜 电动汽车充电插座的散热装置
CN205652077U (zh) 2016-05-23 2016-10-19 齐齐哈尔市宝宏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电路专用插座
CN106347166B (zh) 2016-11-22 2018-09-18 飞洲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的整体冷却充电装置
CN206212550U (zh) 2016-11-25 2017-05-31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枪热交换结构及充电枪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85900A1 (en) * 2006-06-09 2007-12-13 Chia-Chun Cheng Cooling device for interface card
CN202907394U (zh) * 2012-10-29 2013-04-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电机及其风冷结构
CN107082030A (zh) * 2017-05-24 2017-08-22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设备冷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5681A (zh) * 2023-11-16 2024-01-0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CN117325681B (zh) * 2023-11-16 2024-04-12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用便于降温的快充枪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77936B2 (en) 2022-03-15
WO2019062987A1 (zh) 2019-04-04
CN109600962B (zh) 2021-07-20
EP3691427B1 (en) 2021-09-08
EP3691427A1 (en) 2020-08-05
TW201916523A (zh) 2019-04-16
EP3691427A4 (en) 2020-12-23
TWI683501B (zh) 2020-01-21
US20200275582A1 (en) 2020-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962A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CN102055043B (zh) 电池和电池模块
TWI673187B (zh) 車輛的充電裝置以及車輛
CN110014954A (zh) 充电连接件
KR20130020977A (ko) 냉각수 히터
CN110060967A (zh)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
CN207820415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TW201916533A (zh) 充電裝置以及車輛
CN108944533A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
JP5777658B2 (ja) 電子部品の冷却器
CN207340413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KR102587588B1 (ko) 냉각수 히터
CN110014946B (zh) 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系统
CN217825775U (zh) 充电设备
CN208029269U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07820416U (zh) 充电连接件、充电装置和车辆
WO2019062969A1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0014956A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09600961A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枪
KR102141874B1 (ko) 자동차용 인덕션 히터
CN110014950A (zh) 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109600963A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09399803U (zh) 车用冷却散热装置以及车用散热器
CN110014922A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209572301U (zh) 一种集成供配电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05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