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98786B -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98786B
CN109598786B CN201811471347.9A CN201811471347A CN109598786B CN 109598786 B CN109598786 B CN 109598786B CN 201811471347 A CN201811471347 A CN 201811471347A CN 109598786 B CN109598786 B CN 109598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instrument
simulation
command
interactiv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13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98786A (zh
Inventor
李华蓉
陈涛
赵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713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98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98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8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98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98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涉及三维仿真技术领域。该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包括: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本发明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Description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仿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仿真技术也可称作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三维仿真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对应于现实世界特定范围的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可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因此,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应用于测量仪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
现有技术中,在对测量仪器的实验教学中,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共用测量仪器,学生各自分担部分任务,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完整操作。但是,在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中,学生不方便完整地完成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而且各个小组不方便集中在一起进行测量,导致教授者不能集中教学,既影响学生的学习速度,又浪费教授者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导致测量仪器教学效率低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以解决测量仪器教学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该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第一模拟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第二模拟操作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包括:前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和前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与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过程中,首先,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可以包括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中的任一个,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了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仿真交互信息,对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操作;然后,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便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操作;最后,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中步骤1024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中步骤2024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的第一模拟操作模块的功能子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的第二模拟操作模块的功能子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系统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工程测量课程是测绘及交通土建类专业技术的基础课,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外业操作是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重点,而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则是外业操作中的关键。
其中,测量仪器可以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或者激光测距仪等。
在测量仪器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场地、时间的限制,教师通常都会将测量仪器拿到教室进行讲解、同时采取测量仪器图片和教学录像的补充方式完成对测量仪器的教学,在这种理论教学方式中,教师无法结合仪器操作进行理论讲解。另一方面,测量仪器本身价格昂贵,实践教学中仪器数量有限,无法保证学生人手一台仪器,不利于学生完整地学习仪器的操作内容。同时,学生对仪器不熟悉导致盲目操作的情况非常常见,造成仪器损害的情况较严重。
全景的意思是都能看见。全景技术得到的全景图像不是虚拟的图像,而是采用鱼眼镜头拍摄的真实图像,使用鱼眼镜头拍摄的物体会显示出非常鲜明的纵深透视效果,再利用软件进行全面处理,就可发布成可供网上浏览的三维全景文件。全景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仿真测量仪器,用户可以通过网页进行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
具体的,终端可以是手机、电脑、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的设备等,其中用户可以是学生,对测量仪器的使用者等。
服务器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终端可以和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以完成数据通信或交互,通信网络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等。另外,终端还可以和服务器建立内网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或交互。
终端可以发送获取仿真交互信息的请求给服务器,由于服务器数据库存储有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得到仿真交互信息,并在终端将仿真交互信息予以显示,便于用户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自学测量仪器的操作,其中,该仿真交互信息包括: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可以通过文本信息、图片信息、视频信息或者场景图像数据对测量仪器各部件、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进行介绍和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从服务器获取仿真交互信息时,可以一次获取一个仿真交互信息,也可以一次获取多个不同种类的仿真交互信息,具体获取仿真交互信息的个数和种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对仿真交互信息进行显示时,可以一次显示一个仿真交互信息,也可以一次显示多个不同种类的仿真交互信息,具体显示仿真交互信息的个数和种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由于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原理、操作视频和控制信息,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设施自学测量仪器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步骤102,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
具体的,终端可以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服务器可以通过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的对应的模拟操作。
其中,操作指令可以包括交互热点命令、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等。
交互热点命令对应交互热区,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对应动态全景模型,控制热区对应命令对应控制热区。鼠标放置于或者点击对应的交互热区、动态全景模型和控制热区,即可向服务器发送交互热点命令、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
用户可以通过三维仿真模型根据交互热点命令、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直观地了解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各功能部件,实现测量仪器的网络化教学和学习。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展示测量仪器以及为了方便用户对测量仪器操作过程的掌握,进一步提高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
其中,动态全景模型的制作可以首先使用尼康相机对测量仪器拍摄第一组照片。固定相机,使测量仪器在其自身支架上转动360度,可以给相机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各拍摄24张第一组照片;然后对第一组照片分别进行色温与色调调整、曝光度调整、高光与色阶调整、清晰度调整、鲜艳度调整、照片裁剪和抠图处理等处理得到第二组照片;其次将第二组照片导入全景产品展示制作软件,形成初步全景模型,为模型选择合适的皮肤,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进行全景模型的转换设置,最后对模型的细节进行修饰,得到动态全景模型。
在动态全景模型上添加交互热区和控制热区,并对所有的交互热区和控制热区进行统一的命名管理,实现交互热点模型的制作。
其中,在图片上放一个矩形的热区,并设置它的链接网址,当把这个图片放到网页上时,用户访问这个网页,把光标放到该图片的矩形区域上时,光标就会变成指示超链接的手形,此时单击鼠标,就会打开这个超链接指向的网页。
控制热区可以用于实现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控制。
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更好地展示了测量仪器以及方便了用户对测量仪器操作过程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过程中,首先,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可以包括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中的任一个,仿真交互信息包括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仿真交互信息,对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操作;然后,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便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操作;最后,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请求之后,从自身数据库中提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终端。
例如,当测量仪器为全站仪时,可以预先向服务器数据库中导入全站仪的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全站仪的对中、粗略整平、精确整平和瞄准观测的信息。
由于服务器可以发送测量仪器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原理、操作视频和控制信息给终端,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设施自学测量仪器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步骤202,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的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测量仪器介绍和模拟操作。
服务器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操作指令。
当操作指令包括交互热点命令时,交互热点命令可以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仪器的介绍;当操作指令包括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时,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可以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原理介绍和操作介绍;当操作指令包括交互热点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时,交互热点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可以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的模拟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过程中,首先,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了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仿真交互信息,对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操作;然后,服务器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的相应的操作指令,用户想实现某个操作,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服务器相应地接收该指令;最后,服务器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上述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3所示,该方法中步骤102可以包括:
步骤1021,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交互热点命令,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控制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
具体的,部件介绍功能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实现。用户将鼠标放置在第一交互热区,终端将第一交互热区对应的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发送给服务器,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提取对应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并将其发送给终端,终端显示上述介绍图片及文本,完成对各部件的介绍。
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中,在对应的需要进行介绍的部件上设置第一交互热区,第一交互热区可以绑定鼠标事件,第一交互热区对应第一交互热点命令,通过鼠标事件,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交互热点命令,从而实现对各部件的介绍。
鼠标事件可以为静态事件,当鼠标放置于第一交互热区时,第一交互热区附近即可以显示该第一交互热区对应部件的名称。
测量仪器可以通过将介绍图片及文本显示在对应的窗口完成各部件的介绍,当用户鼠标点击某个部件时,介绍窗口即可显示该部件对应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方便用户在查看测量仪器三维仿真模型的同时看到测量仪器部件的介绍信息,方便用户对应测量仪器的部件和其介绍信息,提高了学习效率。
步骤1022,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介绍。
具体的,测量原理介绍功能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实现。用户鼠标点击第一控制热区,终端将第一控制热区对应的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发送给服务器,第一控制热区命令提取对应的测量原理,并将其发送给终端,终端显示上述测量原理,完成对测量原理的介绍。
其中,测量原理可以通过演示文档或者视频进行介绍。
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控制热区命令可以分别控制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完成对测量原理的介绍。
按钮事件可以为动态事件,当鼠标点击第一控制热区时,第一控制热区附近即可以显示该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
通过演示文档或者视频对测量原理进行介绍,在用户对测量仪器进行操作前,鼠标点击第一控制热区即可观看到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便于用户在对测量仪器学习与操作前,对其测量原理有所了解,便于用户对测量仪器更好地理解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测量仪器的效率。
步骤1023,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操作的介绍。
具体的,仪器操作介绍功能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实现。用户鼠标点击第二控制热区,终端将第二控制热区对应的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发送给服务器,第二控制热区命令提取对应的仪器操作介绍,并将其发送给终端,终端显示上述仪器操作介绍,完成对仪器操作的介绍。
第二控制热区可以设置在动态全景模型中,当鼠标点击第二控制热区时,第二控制热区附近即可以显示该部件对应的操作视频。
通过视频对测量仪器的操作过程进行介绍,在用户对测量仪器进行操作前,鼠标点击第二控制热区即可观看到测量仪器的操作过程,便于用户在对测量仪器学习与操作前,对其各部件的操作过程有所了解,便于用户对测量仪器更好地理解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测量仪器的效率。
步骤1024,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具体的,部件介绍功能可以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实现。用户将鼠标放置于第二交互热区或者鼠标点击第三控制热区,终端将第二交互热区对应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或者第三控制热区对应的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发送给服务器,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提取对应的部件的模拟操作信息,并将其发送给终端,终端显示上述模拟操作信息,通过终端完成对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第二交互热区和第三控制热区可以分别设置在动态全景模型的需要进行操作的部件附近,通过将鼠标放置在第二交互热区和点击第三控制热区,实现对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当鼠标点击第三控制热区时,动态全景模型可以根据该第三控制热区对应的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完成对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当测量仪器为全站仪时,模拟操作可以包括:仪器对中、粗略整平、精确整平和瞄准观测。
仪器对中、粗略整平、精确整平和瞄准观测的模拟操作都可以通过背景图像和可变场景图像分层设置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背景图像和可变场景图像的分层显示通过设置各层的可见优先等级实现。
另外,在实现粗略整平和精确整平过程中,背景图像可以为清晰的背景照片,可变场景图像可以为空白照片上设置一定的透明度的气泡图像,一定的透明度的气泡图像可以模拟气泡的通透性。
通过改变气泡图像的透明度实现对测量仪器的粗略整平和精确整平模拟操作。
另外,在实现仪器对中和瞄准观测过程中,背景图像可以为清晰的背景图像、控制点图像和棱镜图像,可变场景图像可以为对中圆环图像、粗瞄十字丝图像和目镜十字丝图像。
通过改变可变场景图像的模糊度实现对测量仪器的仪器对中和瞄准观测模拟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步骤1021、步骤1022、步骤1023和步骤1024的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具体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步骤1024可以包括:
步骤10241,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确定模拟操作测量仪器的场景图像,以及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参数。
具体的,可以通过场景图像的移动、分层叠置图片、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实现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其中,具体的实现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的方式如前步骤1024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242,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场景图像和上述至少一项控制参数信息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
具体的,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将鼠标放置于第二交互热区或者鼠标点击第三控制热区实现对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过程中,首先,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可以包括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中的任一个,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了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仿真交互信息,对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操作;然后,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便于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相应的操作;最后,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另外,步骤1021、1022、1023和1024分别实现了对测量仪器的部件测量原理和操作视频的介绍以及操作模拟,在网页上实现了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具体的操作,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另外,通过具体的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模拟测量仪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问题,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放在了仿真模拟系统上,更方便了用户对测量仪器操作过程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方法中步骤202可以包括:
步骤2021,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
具体的,在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中,服务器接收用户在终端上将鼠标放置于第一交互热区形成的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在第一交互热点命令的作用下,服务器将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对应的测量仪器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发送给终端,终端对前述介绍图片及文本予以显示。
步骤2022,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介绍。
具体的,在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中,服务器接收鼠标点击第一控制热区形成的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在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和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的作用下,服务器将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对应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发送给终端,终端对前述测量原理予以显示。
步骤2023,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操作的介绍。
具体的,在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中,服务器接收鼠标点击第二控制热区形成的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在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和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的作用下,服务器将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对应的测量仪器操作的介绍发送给终端,终端对前述测量仪器操作的介绍予以显示。
步骤2024,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的模拟操作。
具体的,在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中,服务器接收鼠标点击第三控制热区和鼠标放置于第二交互热区形成的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和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在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的作用下,服务器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仪器的模拟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步骤2024可以包括:
步骤20241,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确定模拟操作测量仪器的场景图像,以及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参数。
其中,确定场景图像和控制参数的方法如前步骤10241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42,接收终端发送的携带有场景图像和上述至少一项控制参数信息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
具体的,服务器在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过程中,首先,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了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所需的全部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仿真交互信息,对测量仪器进行学习和操作;然后,服务器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的相应的操作指令,用户想实现某个操作,通过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服务器相应地接收该指令;最后,服务器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上述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操作,使得用户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和操作测量仪器,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另外,步骤2021、2022、2023和2024分别实现了对测量仪器的部件的介绍、测量原理和操作视频的展示以及操作模拟,在网页上实现了对测量仪器的学习和具体的操作,充分调动了用户的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另外,通过具体的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模拟测量仪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操作问题,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放在了仿真模拟系统上,更方便了用户对测量仪器操作过程的掌握,进一步提高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率,增强了测量仪器的教学效果。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7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具体包括:获取模块701和第一模拟操作模块702。其中,获取模块701,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第一模拟操作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优选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模拟操作模块702可以包括:第一部件介绍子模块7021,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交互热点命令,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控制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第一测量原理子模块7022,用于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介绍;第一仪器操作子模块7023,用于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操作的介绍;第一操作控制子模块7024,用于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9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具体包括:发送模块901和第二模拟操作模块902。其中,发送模块901,用于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第二模拟操作模块902,用于接收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优选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二模拟操作模块902可以包括:第二部件介绍子模块902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第二测量原理子模块902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展示;第二仪器操作子模块9023,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操作的介绍;第二操作控制子模块9024,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测量仪器完成仪器的模拟操作。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系统1100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系统具体包括:前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700和前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900;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终端700与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服务器900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系统600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集成于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芯片,该终端可以是具备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设备。
该装置包括:存储器1201、处理器1202。
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202调用存储器1201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服务器获取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所述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所述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所述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所述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所述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
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
其中,所述交互热点模型的制作过程包括:
在所述动态全景模型上添加交互热区和控制热区,并对所有的所述交互热区和所述控制热区进行统一的命名管理;
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交互热点命令以及控制热区命令;
所述交互热点命令对应所述交互热区,所述控制热区命令对应所述控制热区,所述控制热区用于实现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所述第一交互热点命令用于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所述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所述第一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介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步骤,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所述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所述第二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仪器操作的介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所述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所述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用于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确定模拟操作所述测量仪器的场景图像,以及所述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参数;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场景图像和上述至少一项控制参数信息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
7.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测量仪器的仿真交互信息,其中,所述仿真交互信息包括以下任意一个:测量仪器的各部件的介绍图片及文本、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测量仪器的操作视频和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
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包括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
其中,所述交互热点模型的制作过程包括:
在所述动态全景模型上添加交互热区和控制热区,并对所有的所述交互热区和所述控制热区进行统一的命名管理;
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交互热点命令以及控制热区命令;
所述交互热点命令对应所述交互热区,所述控制热区命令对应所述控制热区,所述控制热区用于实现测量仪器的模拟操作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交互热点命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所述第一交互热点命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各部件的介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一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所述第一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所述第一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测量原理的介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第二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三维全景展示命令和所述第二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仪器操作的介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仿真交互信息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对应的介绍和模拟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所述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仪器的模拟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第三控制热区命令,基于所述测量仪器的动态全景模型和交互热点模型,根据所述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所述第三控制热区命令控制所述测量仪器完成仪器的模拟操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所获取的测量仪器的控制信息,确定模拟操作所述测量仪器的场景图像,以及所述场景图像的移动路径、分层叠置的优先级、模拟气泡的透明度和模糊度中的至少一项控制参数;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携带有场景图像和上述至少一项控制参数信息的所述第二交互热点命令和所述第三控制热区命令。
CN201811471347.9A 2018-12-03 2018-12-03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Active CN109598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1347.9A CN109598786B (zh) 2018-12-03 2018-12-03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1347.9A CN109598786B (zh) 2018-12-03 2018-12-03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8786A CN109598786A (zh) 2019-04-09
CN109598786B true CN109598786B (zh) 2023-04-14

Family

ID=6596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1347.9A Active CN109598786B (zh) 2018-12-03 2018-12-03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98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720B (zh) * 2019-12-18 2021-06-11 刘启 一种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CN113781849A (zh) * 2021-08-31 2021-12-10 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邮轮内装材料智能交互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8719B1 (en) * 2005-04-14 2009-07-07 Xilin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ntime analysis of system models for variable fidelity performance analysis
CN102568270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久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变电站的危险点进行预控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176A (zh) * 2017-09-27 2017-12-19 樊友林 一种虚拟仿真教学方法、系统及用户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8831232A (zh) * 2018-05-28 2018-11-16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ct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8719B1 (en) * 2005-04-14 2009-07-07 Xilinx,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untime analysis of system models for variable fidelity performance analysis
CN102568270A (zh) * 2010-12-31 2012-07-11 上海久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对变电站的危险点进行预控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98786A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augmented reality-based armillary sphere for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 instruction
US990466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s based on web information structure
W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VR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JP2002366972A (ja) 擬似3次元空間表現システム、擬似3次元空間構築システム、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電子地図提供システム
Gomez-Jauregui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overlaying discrepancies in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for AEC/FM
Nagata et al. Virtual heritage of the territor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and mobile pedestrian navigation
CN109598786B (zh) 测量仪器的仿真模拟方法
Sørensen The development of augmented reality as a tool in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
GB2519744A (e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and methods
Samala et al. ViCT--Virtual Campus Tour Environment with Spherical Panorama: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Bharath et al. Revelat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Kanivets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mobile physics application to study electric circuits
CN111985035B (zh) 基于bim的校园还原系统的成果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2766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iatti et al. Virtual worlds for photogrammetric image‐based simulation and learning
Restivo et al. The Portuguese Contribution for lab2go-pt. lab2go
Viberg et al.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and detection using weighted subspace fitting
Abdullah et al. Virtual gasoline engine based on augment reality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nsert et al. Interactive AR models in participation processes
CN111767592A (zh) 一种用于智慧教室的设备布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KR20160137201A (ko) 플래시 파노라마를 이용한 웹 기반 가상 야외 답사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Redondo et al. Architectural geo-E-learning: geolocated teaching in urban environments with mobile devices: a case study and work in progress
Dekker et al. MARWind: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wind farm visualization
Galmangoda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to Reconstruct Sri Lankan Cultural Heritage in Prime State: HeladivaAR
Cervera-Uribe [POSTER] The Augmented Library: A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Users Awareness in a Campus Libra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