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8525A -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8525A
CN109578525A CN201910057392.8A CN201910057392A CN109578525A CN 109578525 A CN109578525 A CN 109578525A CN 201910057392 A CN201910057392 A CN 201910057392A CN 109578525 A CN109578525 A CN 109578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ring
annular groove
bearing
wall
wall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73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78525B (zh
Inventor
刘彤
马健
王灼亮
陶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TIAN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TIAN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TIAN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TIAN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73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8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8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8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78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8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7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rotary parts, e.g. using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by centrifugal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多个行星齿轮、行星架及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包括支承板、盘盖、第一轴承及多个定位柱;所述盘盖内具有内壁环槽且所述内壁环槽间隙地套设在所述外圈上;各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盘盖内且与所述外圈外侧壁相切接触;所述外圈外侧壁中部设有外壁环槽;所述第一轴承与该内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内且与该外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内壁的润滑油通孔。本发明可实现持久润滑,同时可防止外圈运转动时偏心,使用时能长期确保传动精度、平稳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作为现有常见的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N-1)、多个行星齿轮(N-2)、行星架(N-3)及外圈(N-4);所述太阳齿轮(N-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架(N-3)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N-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行星架(N-3)上,各所述行星齿轮(N-2)沿所述太阳齿轮(N-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N-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N-4)的内齿与各所述行星齿轮(N-2)啮合连接;由于具有多种允许动力输入/输出,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等。而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1)动力从太阳齿轮(N-1)输入,从外圈(N-4)输出,行星架(N-3)通过机构锁死;
(2)动力从太阳齿轮(N-1)输入,从行星架(N-3)输出,外圈(N-4)锁死;
(3)动力从行星架(N-3)输入,从太阳齿轮(N-1)输出,外圈(N-4)锁死;
(4)动力从行星架(N-3)输入,从外圈(N-4)输出,太阳齿轮锁死;
(5)动力从外圈(N-4)输入,从行星架(N-3)输出,太阳齿轮锁死;
(6)动力从外圈(N-4)输入,从太阳齿轮输出,行星架(N-3)锁死;
(7)两股动力分别从太阳齿轮(N-1)和外圈(N-4)输入,合成后从行星架(N-3)输出;
(8)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N-3)和太阳齿轮(N-1)输入,合成后从外圈(N-4)输出;
(9)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N-3)和外圈(N-4)输入,合成后从太阳齿轮(N-1)输出;
(10)动力从太阳齿轮(N-1)输入,分两路从外圈(N-4)和行星架(N-3)输出;
(11)动力从行星架(N-3)输入,分两路从太阳齿轮(N-1)和外圈(N-4)输出;
(12)动力外圈(N-4)输入,分两路从太阳齿轮(N-1)和行星架(N-3)输出。
而运动特征按以上的组合方式,可以把简单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特征归纳成下列几点:
(1)当行星架为主动件时,从动件超速运转。
(2)当行星架为从动件时,行星架必然较主动件转速下降。
(3)当行星架为固定时,主动件和从动件按相反方向旋转。
(4)太阳齿轮为主动件时,从动件转速必然下降。
(5)若行星架作为被动件,则它的旋转方向和主动件同向。
(6)若行星架作为主动件,则被动件的旋转方向和它同向。
(7)在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齿轮齿数最少,行星架的当量齿数最多.而齿圈齿数则介于中间。
(8)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任意两个元件同速同方向旋转,则第三元件的转速和方向必然与前两者相同,即机构锁止,成为直接档。
(9)仅有一个主动件并且两个其它部件没被固定时,此时处于空挡。
其中,而当从外圈(N-4)输入或输出(即外圈(N-4)转动)时,现有上述行星齿轮机构在工作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该太阳齿轮(N-1)与多个行星齿轮(N-2)有啮合间隙,同时外圈(N-4)与多个行星齿轮(N-2)也有啮合间隙,存在该外圈(N-4)输入或输出时与太阳齿轮(N-1)存在偏心问题,同时长期偏心运动,容易出现“扫膛”,存在磨损严重,大大降低了精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齿磨损严重而偏心更甚。
第二、由于该太阳齿轮(N-1)与多个行星齿轮(N-2)啮合,同时外圈(N-4)与多个行星齿轮(N-2)啮合,同时也存在该外圈(N-4)存在相对于太阳齿轮(N-1)和行星齿轮(N-2)轴向位移,同时轴向窜动问题,加大磨损,降低了使用寿命。
第三、该行星齿轮机构内加入润滑油后,在太阳齿轮(N-1)与多个行星齿轮(N-2)及外圈(N-4)上存在附着时间短,容易发生干摩擦问题,同时润滑油不能被充分润滑而流失,存在润滑油浪费,同时润滑维护频率高,管理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多个行星齿轮(2)、行星架(3)及外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3)包括支承板(3-1)、盘盖(3-2)、第一轴承(3-3)及多个定位柱(3-4);所述太阳齿轮(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4)与所述太阳齿轮(1)同心设置,所述外圈(4)的内齿(4-1)与各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盘盖(3-2)与所述支承板(3-1)相对固定;所述盘盖(3-2)内具有内壁环槽(3-21)且所述内壁环槽(3-21)间隙地套设在所述外圈(4)上;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内,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所述外圈(4)外侧壁中部设有外壁环槽(4-2);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且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
采用上述方案,当外圈作为输入或输出(即转动时)时,而该行星齿轮机构工作时具有以下特点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的内壁环槽(3-21)内,而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该外圈(4)外侧壁被各所述定位柱(3-4)所周向定位,而所述外圈(4)转动中心始终是被各所述定位柱(3-4)所定位控制,且与太阳齿轮(1)与多个行星齿轮(2)的啮合间隙和外圈(4)与多个行星齿轮(2)啮合间隙无关系,因此不会受到啮合间隙影响,因此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的啮合间隙而导致的偏心问题,可防止发生“扫膛”问题,也保证了长期工作时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该外圈(4)的转动中心,也不会因为所述太阳齿轮(1)外齿、多个行星齿轮(2)外齿及外圈(4)内齿的各齿形长期运动后出现磨损而受到影响。
第二,由于各所述定位柱(3-4)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由于为相切接触,可保证该各所述定位柱(3-4)中心线与所述外圈(4)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三,在使用时该内壁环槽(3-21)内加入润滑油,润滑油(K)会重力作用而流到该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并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因此该第一轴承(3-3)在转动时会将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的润滑油带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然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的润滑油转动到高位后可经所述润滑油通孔(4-3)内流于外圈(4)内壁的内齿(4-1)上,而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2)与太阳齿轮(1)之间啮合传动而实现相互润滑。另外,当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N-2)与太阳齿轮(1)上的润滑油流失后会回流到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然后可反复利用并自动润滑,同时由于述第一轴承(3-3)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因此内壁环槽(3-21)内润滑油可被全部利用,因此可保证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2)与太阳齿轮(1)持久润滑,防止干摩擦问题,同时避免润滑油流失和浪费,且维护简单。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因此可防止外圈(4)与第一轴承(3-3)之间相互轴向位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可提高工作精度,提高使用寿命。
第四,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并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该第一轴承(3-3)对外圈(4)外支承作用,提高了该外圈(4)输出时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轴承(3-3)与内壁环槽(3-21)内底面和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可保证该第一轴承(3-3)中心线与所述外圈(4)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各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五,由于该盘盖(3-2)通过内壁环槽(3-21)外套在外圈(4)上,可实现对该盘盖(3-2)内的运动件防尘,可外罩防护的作用。
第六,本设计结构巧妙,结构优化,性能可靠性、且可同时解决多个技术问题。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3-4)包括相互间隔并同轴设置的两个子定位柱(3-41),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两侧壁上,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该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用于实现该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3-3)通过第一轴承轴(3-31)与所述盘盖(3-2)可转动连接;该第一轴承轴(3-31)上套设两个限位挡套(3-32),该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两侧并限制所述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所述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该两个限位挡套(3-32)用于防止该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因此该第一轴承(3-3)在外圈(4)在外壁环槽(4-2)内会起到防止所述外圈(4)沿其轴向位移,因此外圈(4)不会存在轴向窜动问题,提高了工作精度,降低了运动磨损,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通孔(4-3)具有多个且沿所述外壁环槽(4-2)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3)还包括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所述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分别位于所述太阳齿轮(1)轴向两侧且同心设置;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一侧设有支承轴孔(1-1),该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同轴连接;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另一侧设有中心轴(1-2),该第二支承轴(3-6)内端内设有轴承孔(3-61),所述轴承孔(3-61)内孔配装有滚针轴承(3-7),所述中心轴(1-2)穿出所述支承板(3-1)后再与所述滚针轴承(3-7)内孔连接;所述第二支承轴(3-6)内端外壁设有法兰(3-62),所述法兰(3-62)内端面紧贴并固定在所述支承板(3-1)上。由于该第一支承轴(3-5)与太阳齿轮(1)同轴连接而保持固定或同步转动,由于第二支承轴(3-6)通过其法兰(3-62)与所述支承板(3-1)固定而保持固定或同步转动;由于太阳齿轮(1)的中心轴(1-2)与所述第二支承轴(3-6)的轴承孔(3-61)通过滚针轴承(3-7)连接,该太阳齿轮(1)与第二支承轴(3-6)可转动配合。因此该第一支承轴(3-5)转动时,该第二支承轴(3-6)可转动或不转动,因此该第二支承轴(3-6)转动时,该第一支承轴(3-5)可转动或不转动,可使本行星齿轮机构可实现不同传动方式。另外,由于该滚针轴承(3-7)在所述轴承孔(3-61)内被法兰(3-62)封闭式防护,可避免外界的灰尘等进入所述滚针轴承(3-7)上,可保证该滚针轴承(3-7)长期稳定、可靠地精密工作。
优选地,所述法兰(3-62)与所述支承板(3-1)之间通过螺栓(3-8)可拆卸地固定。该第二支承轴(3-6)可拆卸,方便滚针轴承(3-7)装配和拆卸更换。
优选地,所述盘盖(3-2)包括筒套部(321)、第一端盖部(322)及第二端盖部(323);所述第一端盖部(322)和第二端盖部(323)分别盖设于所述筒套部(321)两端且其三者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内壁环槽(3-21);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位于所述支承板(3-1)外侧,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中部设有第一装配避位孔(3221),该第二端盖部(323)中部设有第二装配避位孔(3231);所述太阳齿轮(1)和行星齿轮(2)均位于所述支承板(3-1)和所述第二端盖部(323)之间。
其中,该第一端盖部(322)还可用于外圈(4)等零件的一侧防护,该第二端盖部(323)还可用于外圈(4)等零件另一侧防护,可防止灰尘等进入行星齿轮机构内部。该第一装配避位孔(3221)和第二装配避位孔(3231)供入行星齿轮机构内部装配时通过。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2)通过第三支承轴(3-9)与所述支承板(3-1)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支承轴(3-9)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部(323)固定或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2)具有三个且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通过防转键(3-10)同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由于各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盘盖的内壁环槽内,而各所述定位柱沿所述外圈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外侧壁相切接触,该外圈外侧壁被各所述定位柱所周向定位,而所述外圈转动中心始终是被各所述定位柱所定位控制,且与太阳齿轮与多个行星齿轮的啮合间隙和外圈与多个行星齿轮啮合间隙无关系,因此不会受到啮合间隙影响,因此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的啮合间隙而导致的偏心问题,可防止发生“扫膛”问题,也保证了长期工作时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该外圈的转动中心,也不会因为所述太阳齿轮外齿、多个行星齿轮外齿及外圈内齿的各齿形长期运动后出现磨损而受到影响;
第二,本发明由于各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外圈外侧壁相切接触,由于为相切接触,可保证该各所述定位柱中心线与所述外圈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三,本发明使用时在该内壁环槽内加入润滑油,润滑油会重力作用而流到该内壁环槽内低位处,由于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内并与该内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内且与该外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内壁的润滑油通孔,因此该第一轴承在转动时会将内壁环槽内低位处的润滑油带到外壁环槽内底面上,然后该外壁环槽内底面上的润滑油转动到高位后可经所述润滑油通孔内流于外圈内壁的内齿上,而外圈、多个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而实现相互润滑;另外,当外圈、多个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上的润滑油流失后会回流到内壁环槽内低位处,然后可反复利用并自动润滑,同时由于述第一轴承与该内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因此内壁环槽内润滑油可被全部利用,因此可保证外圈、多个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持久润滑,防止干摩擦问题,同时避免润滑油流失和浪费,且维护简单。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轴承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轴向宽度相匹配,因此可防止外圈与第一轴承之间相互轴向位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可提高工作精度,提高使用寿命;
第四,本发明由于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内并与该内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内且与该外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该第一轴承对外圈外支承作用,提高了该外圈输出时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轴承与内壁环槽内底面和外壁环槽内底面相切接触,可保证该第一轴承中心线与所述外圈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各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五,本发明由于该盘盖通过内壁环槽外套在外圈上,可实现对该盘盖内的运动件防尘,可外罩防护的作用。
第六,本发明由于该两个限位挡套用于防止该第一轴承在所述第一轴承轴上沿轴向位移,因此该第一轴承在外圈在外壁环槽内会起到防止所述外圈沿其轴向位移,因此外圈不会存在轴向窜动问题,提高了工作精度,降低了运动磨损,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第七,本发明由于该第一支承轴转动时,该第二支承轴可转动或不转动,因此该第二支承轴转动时,该第一支承轴可转动或不转动,可使本行星齿轮机构可实现不同传动方式;另外,由于该滚针轴承在所述轴承孔内被法兰封闭式防护,可避免外界的灰尘等进入所述滚针轴承上,可保证该滚针轴承长期稳定、可靠地精密工作。
第八,本发明结构巧妙,可实现持久润滑,同时可防止外圈运转动时偏心,使用时能长期确保传动精度、平稳性及可靠性,且可同时解决多个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在盘盖拆分时的立体图(一)。
图6是本发明在盘盖拆分时的立体图(二)。
图7是第二支承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可参见图2-7,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多个行星齿轮2、行星架3及外圈4,。
所述行星架3包括支承板3-1、盘盖3-2、第一轴承3-3及多个定位柱3-4;所述太阳齿轮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4与所述太阳齿轮1同心设置,所述外圈4的内齿4-1与各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盘盖3-2与所述支承板3-1相对固定;所述盘盖3-2内具有内壁环槽3-21且所述内壁环槽3-21间隙地套设在所述外圈4上;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内,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所述外圈4外侧壁中部设有外壁环槽4-2;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且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3-4包括相互间隔并同轴设置的两个子定位柱3-41,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两侧壁上,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该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用于实现该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3-3通过第一轴承轴3-31与所述盘盖3-2可转动连接;该第一轴承轴3-31上套设两个限位挡套3-32,该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两侧并限制所述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所述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该两个限位挡套3-32用于防止该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因此该第一轴承3-3在外圈4在外壁环槽4-2内会起到防止所述外圈4沿其轴向位移,因此外圈4不会存在轴向窜动问题,提高了工作精度,降低了运动磨损,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润滑油通孔4-3具有多个且沿所述外壁环槽4-2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3还包括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所述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分别位于所述太阳齿轮1轴向两侧且同心设置;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一侧设有支承轴孔1-1,该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同轴连接;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另一侧设有中心轴1-2,该第二支承轴3-6内端内设有轴承孔3-61,所述轴承孔3-61内孔配装有滚针轴承3-7,所述中心轴1-2穿出所述支承板3-1后再与所述滚针轴承3-7内孔连接;所述第二支承轴3-6内端外壁设有法兰3-62,所述法兰3-62内端面紧贴并固定在所述支承板3-1上。由于该第一支承轴3-5与太阳齿轮1同轴连接而保持固定或同步转动,由于第二支承轴3-6通过其法兰3-62与所述支承板3-1固定而保持固定或同步转动;由于太阳齿轮1的中心轴1-2与所述第二支承轴3-6的轴承孔3-61通过滚针轴承3-7连接,该太阳齿轮1与第二支承轴3-6可转动配合。因此该第一支承轴3-5转动时,该第二支承轴3-6可转动或不转动,因此该第二支承轴3-6转动时,该第一支承轴3-5可转动或不转动,可使本行星齿轮机构可实现不同传动方式。另外,由于该滚针轴承3-7在所述轴承孔3-61内被法兰3-62封闭式防护,可避免外界的灰尘等进入所述滚针轴承3-7上,可保证该滚针轴承3-7长期稳定、可靠地精密工作。
优选地,所述法兰3-62与所述支承板3-1之间通过螺栓3-8可拆卸地固定。该第二支承轴3-6可拆卸,方便滚针轴承3-7装配和拆卸更换。
所述法兰3-62上设有螺栓连接孔3-63。
优选地,所述盘盖3-2包括筒套部321、第一端盖部322及第二端盖部323;所述第一端盖部322和第二端盖部323分别盖设于所述筒套部321两端且其三者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内壁环槽3-21;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位于所述支承板3-1外侧,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中部设有第一装配避位孔3221,该第二端盖部323中部设有第二装配避位孔3231;所述太阳齿轮1和行星齿轮2均位于所述支承板3-1和所述第二端盖部323之间。
其中,该第一端盖部322还可用于外圈4等零件的一侧防护,该第二端盖部323还可用于外圈4等零件另一侧防护,可防止灰尘等进入行星齿轮机构内部。该第一装配避位孔3221和第二装配避位孔3231供入行星齿轮机构内部装配时通过。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2通过第三支承轴3-9与所述支承板3-1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支承轴3-9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部323固定或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2具有三个且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通过防转键3-10同轴连接。
本发明由于具有多种允许动力输入/输出,以用离合器或制动器等。本发明具有以下工作模式:
(1)动力从太阳齿轮1(即第一支承轴3-5)输入,从外圈4输出,行星架3(即第二支承轴3-6)通过机构锁死;
(2)动力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输入,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出,外圈4锁死;
(3)动力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入,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输出,外圈4锁死;
(4)动力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入,从外圈4输出,太阳齿轮锁死;
(5)动力从外圈4输入,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出,太阳齿轮锁死;
(6)动力从外圈4输入,从太阳齿轮输出,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锁死;
(7)两股动力分别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和外圈4输入,合成后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出;
(8)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和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输入,合成后从外圈4输出;
(9)两股动力分别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和外圈4输入,合成后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输出;
(10)动力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输入,分两路从外圈4和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出;
(11)动力从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入,分两路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和外圈4输出;
(12)动力外圈4输入,分两路从太阳齿轮(即第一支承轴)和行星架(即第二支承轴)输出。
本发明当外圈作为输入或输出(即转动时)时,其具有以下特点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的内壁环槽3-21内,而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该外圈4外侧壁被各所述定位柱3-4所周向定位,而所述外圈4转动中心始终是被各所述定位柱3-4所定位控制,且与太阳齿轮1与多个行星齿轮2的啮合间隙和外圈4与多个行星齿轮2啮合间隙无关系,因此不会受到啮合间隙影响,因此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的啮合间隙而导致的偏心问题,可防止发生“扫膛”问题,也保证了长期工作时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该外圈4的转动中心,也不会因为所述太阳齿轮1外齿、多个行星齿轮2外齿及外圈4内齿的各齿形长期运动后出现磨损而受到影响。
第二,由于各所述定位柱3-4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由于为相切接触,可保证该各所述定位柱3-4中心线与所述外圈4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三,在使用时该内壁环槽3-21内加入润滑油,润滑油K会重力作用而流到该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并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因此该第一轴承3-3在转动时会将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的润滑油带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然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的润滑油转动到高位后可经所述润滑油通孔4-3内流于外圈4内壁的内齿4-1上,而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N-2与太阳齿轮N-1之间啮合传动而实现相互润滑。另外,当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N-2与太阳齿轮N-1上的润滑油流失后会回流到内壁环槽3-21内低位处,然后可反复利用并自动润滑,同时由于述第一轴承3-3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因此内壁环槽3-21内润滑油可被全部利用,因此可保证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N-2与太阳齿轮N-1持久润滑,防止干摩擦问题,同时避免润滑油流失和浪费,且维护简单。而且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因此可防止外圈4与第一轴承3-3之间相互轴向位移,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可提高工作精度,提高使用寿命。
第四,由于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并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该第一轴承3-3对外圈4外支承作用,提高了该外圈4输出时的承载能力。由于第一轴承3-3与内壁环槽3-21内底面和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可保证该第一轴承3-3中心线与所述外圈4中心线平行,同时由于各相互之间滚动副配合,可降低摩擦系数,减低阻力,提高输出效率,同时减少磨损,提高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
第五,由于该盘盖3-2通过内壁环槽3-21外套在外圈4上,可实现对该盘盖3-2内的运动件防尘,可外罩防护的作用。
第六,本设计结构巧妙,结构优化,性能可靠性、且可同时解决多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当行星架作为输入或输出(即转动时)时,由于行星架运动而其盘盖3-2同时运动,该内壁环槽3-21内各第一轴承3-3依次转动到高位,该第一轴承3-3上附着的润滑油会流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并通过各润滑油通孔4-3内流于外圈4内壁的内齿4-1上,而使外圈4、多个行星齿轮2与太阳齿轮1之间啮合传动而实现相互充分润滑,该行星架转动时盘盖3-2内的润滑油K同时通过各润滑油通孔4-3周向对外圈4内部润滑,可大大提高润滑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1)、多个行星齿轮(2)、行星架(3)及外圈(4),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3)包括支承板(3-1)、盘盖(3-2)、第一轴承(3-3)及多个定位柱(3-4);
所述太阳齿轮(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中心,各所述行星齿轮(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承板(3-1)上,各所述行星齿轮(2)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太阳齿轮(1)啮合连接,所述外圈(4)与所述太阳齿轮(1)同心设置,所述外圈(4)的内齿(4-1)与各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连接;
所述盘盖(3-2)与所述支承板(3-1)相对固定;
所述盘盖(3-2)内具有内壁环槽(3-21)且所述内壁环槽(3-21)间隙地套设在所述外圈(4)上;
各所述定位柱(3-4)固定在所述盘盖(3-2)内,各所述定位柱(3-4)沿所述外圈(4)周向分布且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相切接触;
所述外圈(4)外侧壁中部设有外壁环槽(4-2);
所述第一轴承(3-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且与该内壁环槽(3-21)内底面相切接触;
所述第一轴承(3-3)轴向长度与所述外壁环槽(4-2)轴向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一轴承(3-3)局部位于所述外壁环槽(4-2)内且与该外壁环槽(4-2)内底面相切接触;
所述外壁环槽(4-2)内底面上设有通入所述外圈(4)内壁的润滑油通孔(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4)包括相互间隔并同轴设置的两个子定位柱(3-41),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固定在所述内壁环槽(3-21)内两侧壁上,所述两个子定位柱(3-41)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3)通过第一轴承轴(3-31)与所述盘盖(3-2)可转动连接;
该第一轴承轴(3-31)上套设两个限位挡套(3-32),该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3)两侧并限制所述第一轴承(3-3)在所述第一轴承轴(3-31)上沿轴向位移,所述两个限位挡套(3-32)分别与所述外圈(4)外侧壁的轴向两侧相切接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通孔(4-3)具有多个且沿所述外壁环槽(4-2)周向分布。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3)还包括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
所述第一支承轴(3-5)和第二支承轴(3-6)分别位于所述太阳齿轮(1)轴向两侧且同心设置;
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一侧设有支承轴孔(1-1),该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同轴连接;
所述太阳齿轮(1)中心另一侧设有中心轴(1-2),该第二支承轴(3-6)内端内设有轴承孔(3-61),所述轴承孔(3-61)内孔配装有滚针轴承(3-7),所述中心轴(1-2)穿出所述支承板(3-1)后再与所述滚针轴承(3-7)内孔连接;
所述第二支承轴(3-6)内端外壁设有法兰(3-62),所述法兰(3-62)内端面紧贴并固定在所述支承板(3-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3-62)与所述支承板(3-1)之间通过螺栓(3-8)可拆卸地固定。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3-2)包括筒套部(321)、第一端盖部(322)及第二端盖部(323);
所述第一端盖部(322)和第二端盖部(323)分别盖设于所述筒套部(321)两端且其三者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内壁环槽(3-21);
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位于所述支承板(3-1)外侧,所述第一端盖部(322)中部设有第一装配避位孔(3221),该第二端盖部(323)中部设有第二装配避位孔(3231);
所述太阳齿轮(1)和行星齿轮(2)均位于所述支承板(3-1)和所述第二端盖部(323)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2)通过第三支承轴(3-9)与所述支承板(3-1)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三支承轴(3-9)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部(323)固定或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2)具有三个且沿所述太阳齿轮(1)周向均匀分布。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轴(3-5)内端与所述支承轴孔(1-1)通过防转键(3-10)同轴连接。
CN201910057392.8A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Active CN109578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7392.8A CN1095785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7392.8A CN1095785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8525A true CN109578525A (zh) 2019-04-05
CN109578525B CN109578525B (zh) 2020-06-23

Family

ID=6591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7392.8A Active CN1095785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85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3668B1 (ko) * 2021-07-21 2022-03-11 김몽룡 전기 모터용 유성치차 감속기 시스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6016Y (zh) * 2006-12-22 2007-12-05 郑州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的压力润滑油路系统
CN202056288U (zh) * 2011-02-28 2011-11-30 丰泽精密有限公司 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
EP3001071A1 (de) * 2014-09-29 2016-03-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Öldurchbohrung Planetensteg
JP2017067276A (ja) * 2015-10-02 2017-04-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剤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7289118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用于制动器内毂的行星排齿圈润滑结构和润滑方法
CN107763193A (zh) * 2017-11-13 2018-03-06 中润海新能源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6016Y (zh) * 2006-12-22 2007-12-05 郑州机械研究所 适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的压力润滑油路系统
CN202056288U (zh) * 2011-02-28 2011-11-30 丰泽精密有限公司 行星式减速齿轮机构的润滑结构
EP3001071A1 (de) * 2014-09-29 2016-03-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Öldurchbohrung Planetensteg
JP2017067276A (ja) * 2015-10-02 2017-04-06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遊星歯車装置の潤滑剤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7289118A (zh) * 2017-06-20 2017-10-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用于制动器内毂的行星排齿圈润滑结构和润滑方法
CN107763193A (zh) * 2017-11-13 2018-03-06 中润海新能源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减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3668B1 (ko) * 2021-07-21 2022-03-11 김몽룡 전기 모터용 유성치차 감속기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8525B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4013202C2 (zh)
CN101647348B (zh) 具有油脂储器以及油脂和泥土密封的摘棉机锭子组件
DE102014000499B4 (de) Differential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mindestens einem Dünnwandträgerelement in Leichtbauweise
EP1544504A2 (de) Planeten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Windkraftanlagen
JP2014105749A (ja) 遊星歯車装置
CN116498718B (zh) 一种轻量化高速齿轮箱
CN109578525A (zh) 一种持久润滑且防偏心式行星齿轮机构
CN102358992A (zh) 一种编织机的拨盘传动机构
CN104633075B (zh) 一种新型行星轮组件传动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9139881A (zh) 针齿、减速器以及机器人
CN207500452U (zh) 一种用于开式齿轮润滑的油齿轮装置
CN108679108A (zh) 一种高转速鼓形齿联轴器及其润滑方法
CN105090282B (zh) 随动式平行辊超越离合器
CN101363516B (zh) 圆形活齿少齿差变速传动装置
US1768225A (en) Double concentric gearing
DE102013015061A1 (de) Kompakter koaxialer Exzentergetriebe Antrieb eines handgeführten Elektro- oder Pneumatikgerätes
CN101666367B (zh) 无隙行星传动装置
CN207260213U (zh) 滚盘式工作装置及其滑动回转支撑
CN201636206U (zh) 差动式组合轴承
CN104827116B (zh) 一种摆动机构
CN107574850A (zh) 滚盘式工作装置及其滑动回转支撑
CN203670624U (zh) 一种具有多排圆柱滚子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及减速机
CN106884952A (zh) 齿轮机构
CN207621269U (zh) 精密摆线回转关节减速器
CN206938995U (zh) 一种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后轮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