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8239A - 容量可变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容量可变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8239A
CN109578239A CN201811129726.XA CN201811129726A CN109578239A CN 109578239 A CN109578239 A CN 109578239A CN 201811129726 A CN201811129726 A CN 201811129726A CN 109578239 A CN109578239 A CN 10957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discharge
discharge pressure
compresso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97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庭洋介
上田元彦
土方康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7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82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8Actuation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0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1/00Testing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具有:容量控制阀(70),该容量控制阀具有球阀(700),球阀(700)对连通路(785)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从而控制压缩容量;驱动球阀(700)的电磁阀线圈(750);排出压力传感器(80);以及电磁阀驱动电路(82),在基于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该电磁阀驱动电路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Description

容量可变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容量变化的容量可变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被壳体划分的曲轴室、与曲轴室连通的气缸室、配置于曲轴室内的斜板、配置于气缸室的活塞。该压缩机为如下结构:对应于曲轴室的压力与压缩机的吸入压力的压差来机械地自动调整斜板的倾斜角,由此活塞的冲程变化,从而压缩容量变化。
另外,该压缩机具有设置于将压缩机的吸入口与曲轴室连通的连通路的阀芯,阀芯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压力为恒定,从而适当地控制压缩机。
另外,作为这样的可变容量型的压缩机,还有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外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该压缩机具有电磁阀,该电磁阀对应于来自空调ECU等的外部控制设备的信号而使排出容量变化。
当从通常模式切换到节能模式时,该压缩机控制电磁阀,使得对应于来自空调ECU的用于容量控制的信号,使吸入压力进一步变大。由此,能够使排出容量进一步变小而实现省力化。
在该压缩机中,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切换模式来能够实现省力化:在外气温度较高时,以排出容量较多的通常模式工作,在外气温度并不那么高时,以排出容量较少的节能模式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77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5684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不具有对应于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信号而工作的电磁阀,不需要基于空调ECU等的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低成本,适合低价格的车辆。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外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不仅能够以节能模式工作,还能够进行基于空调ECU等的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
在该外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中,例如,外部控制设备能够使用检测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用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蒸发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使用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极度精细地控制电磁阀。因此,能够进行高性能的空调控制,适合高价格的车辆。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缩机为如下结构:阀芯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压力为恒定,无法应对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压缩机那样的节能模式,因此难以实现省力化。
因此,在搭载内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车辆中,为了通过节能模式而实现省力化,需要将搭载的压缩机变更为外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在此基础上,还要变更空调ECU等的外部控制设备的软件及与外部控制设备的配线,进一步还需要追加各种传感器。因此,有成本变高这一问题。进一步,还有伴随压缩机的变更而开发工时大幅增加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不使用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用于容量控制的信号,而能够单独地进行省动力运转。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压缩容量变化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具有吸入室、曲轴室以及排出室,该吸入室吸入流体,该曲轴室收容对流体进行压缩的活塞及驱动该活塞的斜板,排出室排出压缩后的流体;容量控制阀,该容量控制阀具有阀芯,该阀芯根据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对将排出室与曲轴室连通起来的连通路进行开闭,阀芯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从而控制压缩容量;排出压力检测部,该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与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对应的信号;以及控制部,容量控制阀具有驱动阀芯的阀芯驱动部,在基于由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由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因此不使用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用于容量控制的信号,就能够单独地进行省动力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的制冷循环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的控制系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中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关系的图。
图5是压缩机控制部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电磁阀线圈为非通电状态时的容量控制阀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电磁阀线圈为非通电状态时的容量控制阀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电磁阀线圈为通电状态时的容量控制阀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的控制系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之间,对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记相同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利用图1~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容量可变压缩机1配置于包含冷凝器20、膨胀阀21、蒸发器23等的制冷循环用循环管路。
如图2所示,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有通过压缩机壳体10的内部的流体的压力平衡而使倾斜角度变化的斜板60,构成为通过使该斜板60的倾斜角度变化而使排出容量变化的内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本容量可变压缩机用于车辆空调装置等。
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壳体10、活塞30、活塞杆31、轴40、电磁离合器50、斜板60及容量控制阀70。压缩机壳体10收纳活塞30、活塞杆31、轴40、斜板60及容量控制阀70。
在压缩机壳体10的内部形成曲轴室110以及与该曲轴室110连通的多个气缸室120。活塞30在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各气缸室120,各活塞30的曲轴室110侧与活塞杆31的一端连结。
压缩机壳体10将轴40支承为能够旋转。轴40通过挂于电磁离合器50的带轮52的未图示的驱动带而与未图示的发动机驱动连结,通过发动机驱动轴40旋转。轴40在曲轴室110内通过公知的连接机构而能够变更安装角度地连结于斜板60。
在活塞杆31形成用于收纳球状的滑履61的滑履接受部32。滑履61作为将斜板60的旋转变换为各活塞30的往返运动的变换机构发挥功能。各活塞30经由活塞杆31及滑履61而连结于斜板60,由此能够以与斜板60的倾斜角度对应的冲程进行气缸室120内部的往返运动。
斜板60在倾斜状态下通过轴40而被旋转驱动,从而各气缸室120的活塞30以与斜板60的倾斜角对应的冲程进行往返运动,该倾斜角根据曲轴室压力Pc与各气缸室120的吸入压力(压缩机吸入压力)Ps的压差而自动调整。
具体而言,在容量可变压缩机1中,当曲轴室压力Pc上升时,斜板60的倾斜角减少,活塞30的冲程降低,由此排出容量降低。另外,在容量可变压缩机1中,当曲轴室压力Pc下降时,斜板60的倾斜角增大,活塞30的冲程增大,由此排出容量增大。另外,在容量可变压缩机1中,当曲轴室压力Pc与吸入压力Ps实际上为相等的压力时,成为满载运转状态。
曲轴室压力Pc由气缸室120与活塞30之间泄露的流体的流量而决定。在各气缸室120形成:具有吸入阀12的吸入室14;以及具有排出阀13的排出室15。另外,吸入阀12及排出阀13分别由单向阀构成。
各气缸室120的吸入室14经由吸入通路16与吸入口17连通,排出室15经由排出通路18与排出口19连通。
本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有检测从排出口19排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的排出压力传感器80。排出压力传感器80将与从排出口19排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对应的信号向后述的压缩机控制部81输出。
在压缩机壳体10形成有用于固定容量控制阀70的阀接受孔A。在该阀接受孔A插入安装有容量控制阀70的阀壳体71。
容量控制阀70具有:阀壳体71、球阀700、第一杆710、波纹管720、第一线圈弹簧730、弹簧座740、第二杆745、电磁阀线圈750、可动体760以及第二线圈弹簧770。
在阀壳体71形成有排出压力室780、曲轴压力室781、吸入压力室782及线圈收纳室783。容量控制阀70对将排出压力室780与曲轴压力室781之间连通起来的连通路785进行开闭。
排出压力室780与压缩机壳体10的排出室15经由排出压力通路112连接。曲轴压力室781与压缩机壳体10的曲轴室110经由通路113连接,并且,曲轴压力室781经由连通路785与排出压力室780连接。吸入压力室782与压缩机壳体10的吸入室14经由吸入压力通路111连接。
另外,排出压力室780与曲轴压力室781相互连通,在该连通的部分配置呈棒状的第一杆710。另外,在线圈收纳室783配置第二杆745。第一杆710与第二杆745经由配置成覆盖第一线圈弹簧730的蜿蜒状的波纹管720连结。
在第一杆710的一端设有球阀700。球阀700作为调整连通路785的开度的球阀发挥功能。球阀700以塞住将排出压力室780与曲轴压力室781之间连通起来的连通路785的方式配置于排出压力室780。
当球阀700伴随第一杆710的轴向的移动而从连通路785离开时,连通路785成为打开状态,当球阀700伴随第一杆710的轴向的移动而与连通路785抵接时,连通路785成为关闭状态。
波纹管720呈蜿蜒状。波纹管720的第一杆710侧的一端被塞住,该第一杆710侧的一端与第一杆710的另一端连接。波纹管720的另一端粘接于吸入压力室782中的线圈收纳室783侧的面。
波纹管720根据吸入压力室782的压力而在第一杆710的轴向上伸缩。当吸入压力室782的压力下降时,波纹管720膨胀,从而杆710的轴向长度变长,当吸入压力室782的压力上升时,波纹管720收缩,从而杆710的轴向长度变短。
在波纹管720的内部配有置第一线圈弹簧730。第一线圈弹簧730的一端与波纹管720的球阀700侧的一端侧的内表面连接,第一线圈弹簧730的另一端与圆盘状的弹簧座740的一面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波纹管720的内部成为真空,保持内部的气密。
第一线圈弹簧730在使波纹管720的一端与另一端相互离开的方向上施力,以使波纹管720在其轴向上伸长。
弹簧座740配置于吸入压力室782与线圈收纳室783之间的连通路。另外,吸入压力室782与线圈收纳室783之间的连通路与弹簧座740的间隙被密封。
第二杆745的一端与弹簧座740连接,另外,第二杆745的另一端与可动体760连接。可动体760构成为可动铁片,配置于圆环状的电磁阀线圈750的内部。
在线圈收纳室783配置第二线圈弹簧770和电磁阀线圈750,该第二线圈弹簧770使一起吸引可动体760和第二杆745的吸引力产生,该电磁阀线圈750通过电磁力一起对可动体760和第二杆745向第一杆710侧施力。
接着,对容量控制阀7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磁阀线圈750为非通电状态的情况,通过第二线圈弹簧770的吸引力,固定于第一杆710的球阀700被向第二线圈弹簧770侧吸引。因此,球阀700与连通路785抵接,连通路785的开度减少。由此,限制流体从排出压力室780向曲轴压力室781流入。
在此,当吸入压力室782的流体的吸入压力Ps下降时,如图7所示,波纹管720沿第一杆710的轴向延伸,因此连结于波纹管720的第一杆710向排出压力室78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从连通路785离开,连通路785的开度变大。
另外,当电磁阀线圈750为通电状态时,可动体760克服第二线圈弹簧770的吸引力而向波纹管720侧移动,第二杆745、第一线圈弹簧730及第一杆710向排出压力室78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从连通路785离开,连通路785的开度变大。在此,电磁阀线圈750及可动体760构成阀芯驱动部790,该阀芯驱动部790驱动作为阀芯的球阀700。
如此,容量控制阀70根据吸入压力室782的流体的吸入压力Ps,对将排出压力室780与曲轴压力室781之间连通的连通路785进行开闭,并且电磁阀线圈750为通电状态时,优先使连通路785的开度变大。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1的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有排出压力传感器80、压缩机控制部81、电磁阀驱动电路82、电磁离合器50及电磁离合器线圈51。
压缩机控制部81构成为具备CPU、存储器、I/O等的计算机,CPU按照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而实施各种处理。压缩机控制部81具有电磁阀驱动电路82。
电磁阀驱动电路82是驱动阀芯驱动部790的电磁阀线圈750的驱动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82具有多个晶体管,生成与由压缩机控制部81输入的信号对应的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将与该PWM信号对应的电流向电磁阀线圈750供给。
当在电磁阀线圈750流过与PWM信号对应的电流时,配置于圆环状的电磁阀线圈750的内部的可动体760被电磁力牵引,连结于可动体760的球阀700使连通路785开阀。
空调ECU90基于从外气温度传感器等的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未图示的空气混合门控制等,该控制调整绕过车辆的加热器芯而流动的空气的风量与由蒸发器23冷却后的冷气的风量的比例。
电磁离合器50利用对电磁离合器线圈51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控制带轮52与轴40之间的动力传递。
容量可变压缩机1的压缩机控制部81等的电气电路及电磁离合器线圈51分别经由继电器92与电池91连接。即,容量可变压缩机1的压缩机控制部81等的电气电路及电磁离合器线圈51并联连接。另外,继电器92被来自空调ECU90的控制信号控制。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的排出压力与吸入压力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表示容量可变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关系。纵轴为吸入压力,横轴为排出压力。另外,排出压力具有随着外气温度变高而变高的关系。
在外气温度较高的夏天,排出压力也变高。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冷却性,需要将大量的冷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即,在外气温度较高的夏天为了确保冷却性,在排出压力较高的区域,需要使吸入压力变低。
另外,在外气温度较低的冬天,排出压力也变低。在该情况下,为了防止窗起雾,需要将冷空气向车室内吹出。即,在外气温度较低的冬天为了确保防雾性,在排出压力较低的区域,需要使吸入压力变低。另外,在外气温度较低的冬天,为了防止结霜,不能使吸入压力过低。即,在排出压力较低的区域,当过低地设定吸入压力时,由于在蒸发器23的表面附着冰,因此在排出压力的较低的区域,需要以不产生结霜的程度地将吸入压力设定地较低。
然而,在外气温度不那么高的春、秋,无需吹出如夏天、冬天程度的冷空气。因此,在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中,在外气温度较高的区域与较低的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进行向电磁阀线圈750的通电,比较外气温度较高的区域及较低区域而实施使吸入压力进一步变大的省动力运转。另外,在外气温度较高的区域与较低的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在能够确保舒适性的范围内,优选将吸入压力设定地较高。
本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1并非如以往的内部可变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那样控制成吸入压力为恒定,压缩机控制部81控制容量控制阀70的电磁阀线圈750,以使得在通过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排出压力为中间区域时,吸入压力成为更高的压力。如此,通过控制成吸入压力成为更高的压力,从而实现排出容量较少的省动力运转。
接着,关于该控制,按照图5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当开始来自电池91的通电时,压缩机控制部81周期性地实施图5所示的处理。
首先,在S100中,压缩机控制部81确定排出压力Pd。能够基于从排出压力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来确定排出压力Pd。
接着,在S102中,压缩机控制部81判定排出压力Pd是否处于设定范围内。具体而言,判定排出压力Pd是否为图4所示的第一阈值Pd1以上且小于第二阈值Pd2。即,判定排出压力是否处于中间区域。
在此,在排出压力Pd小于第一阈值Pd1或为第二阈值Pd2以上的情况下,在S106中,压缩机控制部81停止向电磁阀线圈750的通电。
在电磁阀线圈750为非通电状态下,在吸入压力室782的流体的吸入压力Ps为规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波纹管720在第一杆710的轴向上缩短,固定于第一杆710的球阀700被向第二线圈弹簧770侧吸引。因此,球阀700位于塞住连通路785的位置,连通路785的开度减少。因此,从排出压力室780向曲轴压力室781的流体的流入被制限,吸入压力Ps下降。
另外,在电磁阀线圈750为非通电状态下,当吸入压力室782的流体的吸入压力Ps从规定压力下降时,如图7所示,波纹管720在第一杆710的轴向上延伸,因此连结于波纹管720的第一杆710向排出压力室78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从连通路785离开,连通路785的开度变大。由此,从排出压力室780向曲轴压力室781的流体的流入增加,吸入压力Ps上升。
如此,在电磁阀线圈750为非通电状态下,球阀700调整连通路785的开度以使吸入压力Ps为恒定。
另外,在排出压力Pd为第一阈值Pd1以上且小于第二阈值Pd2的情况下,在S104中,压缩机控制部81实施向电磁阀线圈750的通电。
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电磁阀线圈750成为通电状态,可动体760克服第二线圈弹簧770的吸引力而向波纹管720侧移动,第二杆745、第一线圈弹簧730及第一杆710向排出压力室78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从连通路785离开,连通路785的开度变大。由此,从排出压力室780向曲轴压力室781的流体的流入增加。另外,吸入压力Ps成为高于第一压力Ps1的第二压力Ps2。如此,控制成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Ps1的第二压力Ps2,从而实现排出容量较少的省动力运转。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壳体10,该压缩机壳体10具有吸入流体的吸入室14、压缩流体的曲轴室110及排出压缩后的流体的排出室15。另外,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备容量控制阀70,该容量控制阀70具有对连通路785进行开闭的球阀700,该连通路785根据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而将排出室15与曲轴室110连通,通过阀芯对连通路785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由此控制压缩容量。进一步,本容量可变压缩机1具备:输出与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对应的信号的排出压力传感器80以及电磁阀驱动电路82。另外,容量控制阀70具有驱动球阀700的阀芯驱动部790,在基于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阀芯驱动部790,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基于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阀芯驱动部790,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因此能够不使用来自外部控制设备的用于容量控制的信号,就单独地进行省动力运转。
另外,阀芯驱动部790具有:与球阀700连结的可动体760;以及通过电磁力驱动该可动体760的电磁阀线圈750。并且,在判定为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以使球阀700使连通路785开阀。
如此,在判定为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排出室15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能够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以使球阀700使连通路785开阀。
另外,在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第一阈值Pd1以上且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以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如此,在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第一阈值Pd1以上且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以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从而能够实现省动力运转。
lei另外,在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阈值Pd1或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以上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从而球阀700与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对应地使连通路785开闭,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
如此,在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阈值Pd1或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以上的情况下,电磁阀驱动电路82能够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从而球阀700与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对应地使连通路785开闭,由此控制压缩容量,以使吸入室14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
容量控制阀70具有第一杆710、第二杆745以及弹簧部件770,第一杆710的一端固定于球阀700,另一端与根据吸入压力而伸缩的波纹管720的一端连接,第二杆745的一端连接于可动体760,另一端与波纹管720的另一端连接,弹簧部件770将第二杆745向与波纹管720侧相反的一侧吸引。并且,通过由电磁阀线圈750产生的电磁力,从而可动体760克服弹簧部件770的吸引力而向波纹管72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使连通路785开阀。
如此,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由电磁阀线圈750产生的电磁力,从而可动体760克服弹簧部件770的吸引力向波纹管720侧移动,由此球阀700使连通路785开阀。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具有排出压力传感器80,压缩机控制部81基于由排出压力传感器80检测出的排出压力,判定排出室的排出压力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取代排出压力传感器80而具有压力开关83,压缩机控制部81根据压力开关83的动作而判定排出室的排出压力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具有:在排出压力Pd小于第一阈值Pd1时接通的未图示的第一压力开关;以及在排出压力Pd为第二阈值Pd2以上时接通的未图示的第二压力开关。
并且,在压缩机控制部81在,在S102的判定中,在第一压力开关、第二压力开关的任意一个接通时,判定为排出压力Pd小于第一阈值Pd1或判定为排出压力Pd为第二阈值Pd2以上。进一步,在压缩机控制部81中,在S102的判定中,在第一压力开关、第二压力开关双方断开时,判定为排出压力Pd为第一阈值Pd1以上且排出压力Pd小于第二阈值Pd2。
如此,在S102的判定中,压缩机控制部81根据压力开关83的动作而判定排出室的排出压力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关于S102的判定以外,由于与图5的流程图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获得的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球阀700作为阀芯,但作为阀芯的种类,不限定于球阀。
(2)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具备压缩机控制部81,该压缩机控制部81按照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来控制电磁阀线圈750。与此相对,也可以是,电磁阀驱动电路82构成根据压力开关83的动作而控制向电磁阀线圈750的通电或通电停止的电路,通过该电路控制电磁阀线圈750。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电磁阀驱动电路82产生PWM信号,将与该PWM信号对应的电流向电磁阀线圈750供给,但不限定于PWM信号,也可以是,例如,电磁阀驱动电路82输出电平信号,将与该电平信号对应的电流向电磁阀线圈750供给。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非相互无关系,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外,能够适当组合。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及认为在原理上显然是必须的情况等,未必是必须的要素。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结构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及认为在原理上显然限定于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结构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在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不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容量可变压缩机具备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具有吸入流体的吸入室、压缩流体的曲轴室及排出压缩后的流体的排出室。另外,容量可变压缩机具有阀芯,该阀芯根据吸入室的吸入压力而对将排出室与曲轴室连通起来的连通路进行开闭,阀芯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由此控制压缩容量。进一步,容量可变压缩机具备:输出与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对应的信号的排出压力检测部、控制部。另外,容量控制阀具有驱动阀芯的阀芯驱动部,在基于由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以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阀芯驱动部具有:与阀芯连结的可动体;以及通过电磁力驱动该可动体的电磁阀线圈,在判定为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阀线圈,以使阀芯使连通路开阀。
如此,阀芯驱动部具有:与阀芯连结的可动体;以及通过电磁力驱动该可动体的电磁阀线圈,在判定为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部能够控制电磁阀线圈,以使阀芯使连通路开阀。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在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第一阈值以上且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以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如此,在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第一阈值以上且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以使吸入压力成为高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由此能够实现省动力运转。
另外,根据第四观点,在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阈值或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从而阀芯与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对应地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
如此,在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阈值或由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流体的排出压力为比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阀芯驱动部,从而阀芯与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对应地对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由此控制压缩容量以使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
另外,根据第五观点,容量控制阀具有:第一杆,该第一杆的一端固定于阀芯,另一端与根据吸入压力而伸缩的波纹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杆,该第二杆的一端连接于可动体,另一端连接于波纹管的另一端;以及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将第二杆向与波纹管侧相反的一侧吸引,通过由电磁阀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从而可动体克服弹簧部件的吸引力而向波纹管侧移动,由此阀芯使连通路开阀。
如此,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由电磁阀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从而可动体克服弹簧部件的吸引力向波纹管侧移动,由此阀芯使连通路开阀。
另外,根据第六观点,排出压力检测部具有检测排出室的排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如此,能够由检测排出室的排出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构成排出压力检测部。
另外,根据第七观点,排出压力检测部具有根据排出室的排出压力而接通、断开的压力开关。如此,能够由根据排出室的排出压力而接通、断开的压力开关构成排出压力检测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球阀700相当于本发明的阀芯,排出压力传感器80及压力开关83相当于本发明的排出压力检测部,电磁阀驱动电路82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

Claims (7)

1.一种容量可变压缩机,其压缩容量变化,该容量可变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压缩机壳体(10),该压缩机壳体具有吸入室(14)、曲轴室(110)以及排出室(15),该吸入室吸入流体,该曲轴室收容对所述流体进行压缩的活塞(30)及驱动该活塞的斜板(60),该排出室排出压缩后的所述流体;
容量控制阀(70),该容量控制阀具有阀芯(700),该阀芯根据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对将所述排出室与所述曲轴室连通起来的连通路(785)进行开闭,所述阀芯对所述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从而控制所述压缩容量;
排出压力检测部(80,83),该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与所述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对应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82),
所述容量控制阀具有驱动所述阀芯的阀芯驱动部(790),
在基于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为所述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阀芯驱动部,以使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驱动部具有:可动体(760),该可动体与所述阀芯连结;以及电磁阀线圈(750),该电磁阀线圈通过电磁力驱动该可动体,
在判定为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排出室的排出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磁阀线圈,以使所述阀芯使所述连通路开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排出压力为第一阈值(Pd1)以上且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阀芯驱动部,以使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高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排出压力小于第一阈值(Pd1)或由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流体的排出压力为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Pd2)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阀芯驱动部,从而所述阀芯根据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对所述连通路进行开闭,以使所述吸入室的吸入压力成为所述第一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量控制阀具有:
第一杆(710),该第一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阀芯,另一端与根据所述吸入压力而伸缩的波纹管(720)的一端连接;
第二杆(745),该第二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动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以及
弹簧部件(770),该弹簧部件将所述第二杆向与所述波纹管侧相反的一侧吸引,
通过由所述电磁阀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从而所述可动体克服所述弹簧部件的吸引力而向所述波纹管侧移动,由此所述阀芯使所述连通路开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具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排出室的排出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量可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压力检测部具有压力开关,该压力开关根据所述排出室的排出压力而接通、断开。
CN201811129726.XA 2017-09-29 2018-09-27 容量可变压缩机 Pending CN1095782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1196 2017-09-29
JP2017191196A JP2019065754A (ja) 2017-09-29 2017-09-29 容量可変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8239A true CN109578239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9726.XA Pending CN109578239A (zh) 2017-09-29 2018-09-27 容量可变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65754A (zh)
CN (1) CN1095782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6153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江苏天鹏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检测容量的控制警示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0922A1 (de) * 1992-04-03 1993-10-07 Saginomiya Seisakusho Tokyo Kk Elektromagnetisches Steuerventil
JPH08177735A (ja) * 1994-12-21 1996-07-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容量可変コンプレッサ用容量制御弁
US5588807A (en) * 1992-11-12 1996-12-31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5882180A (en) * 1996-02-01 1999-03-1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Oil mist filter in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2009056840A (ja) * 2007-08-30 2009-03-19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73630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株式会社Tgk 可变容量压缩机用控制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0922A1 (de) * 1992-04-03 1993-10-07 Saginomiya Seisakusho Tokyo Kk Elektromagnetisches Steuerventil
US5588807A (en) * 1992-11-12 1996-12-31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H08177735A (ja) * 1994-12-21 1996-07-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容量可変コンプレッサ用容量制御弁
US5882180A (en) * 1996-02-01 1999-03-1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Oil mist filter in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2009056840A (ja) * 2007-08-30 2009-03-19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736308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株式会社Tgk 可变容量压缩机用控制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6153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江苏天鹏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检测容量的控制警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65754A (ja)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6361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の圧縮容量制御装置
KR101012529B1 (ko) 공조장치
US20140116673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ES2680869T3 (es) Control de velocidad de múltiples componentes en sistemas refrigerantes
EP0353764A2 (en) Automotive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desplacement compressor
JP3576866B2 (ja) 車輌用バイパス管路付冷凍サイクル
US5681150A (en) Piston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N101495820B (zh) 用于风扇和制冷剂系统的自动驱动器
US5065589A (en) Control apparatus used for a refrigerant circuit having a compressor with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O2005095796A1 (ja)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圧力制御弁
CN109578239A (zh) 容量可变压缩机
CN101035688A (zh) 空气调节
JP2002054561A (ja) 容量可変型圧縮機の制御弁及び容量可変型圧縮機
JP2002285973A (ja) 冷凍サイクルの圧縮容量制御装置
JP6069924B2 (ja) 膨張弁
US20210033080A1 (en) Control device of compressor, electronic control valve used for same, electric compressor comprising same
JP4778554B2 (ja) 冷媒圧縮機及び冷媒圧縮機用制御弁
US6276154B1 (en) Two step metering device
JP2001324246A (ja) 膨張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
JPH0211830B2 (zh)
JP200632738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968841B2 (ja) 冷凍サイクル
JP4049888B2 (ja) 容量可変斜板式コンプレッサ
JP2019074042A (ja) 容量可変圧縮機
KR102596318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