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4378A -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4378A
CN109564378A CN201780045294.1A CN201780045294A CN109564378A CN 109564378 A CN109564378 A CN 109564378A CN 201780045294 A CN201780045294 A CN 201780045294A CN 109564378 A CN109564378 A CN 109564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pair
polarization beam
optical unit
beam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52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爱甲祯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64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4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46Positional adjustment of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6Reflectors in illumination bea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7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polarizing the light bea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2006/12133Functions
    • G02B2006/1215Spli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具有多个偏振分束器(400A、400B和400C),一对隔板(420等)和光学元件(411)。这对隔板(420)布置在第一偏振分束器(400A)和第二偏振分束器(400C)之间,使得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400A)的发射侧表面(403),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光学元件(411)布置在这对隔板(420)之间。

Description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包括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颜色分离和颜色合成光学系统的结构和制造方法,四个偏振分束器被粘附到基座,使得在四个偏振分束器之间形成间隙。之后,在间隙中插入安装有光学功能板(偏振转换板)的框架。此外,在框架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上设置胶水部分,并且将粘合剂填充到每个胶水部分中。结果,偏振分束器附着在框架上(见说明书的第[0046]段和第[0059]段)。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以这种方式,光学功能板可以有效地附接到偏振分束器,并且可以优选地保持颜色分离和颜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质(例如,参见说明书的第[0013]段、第[0039]段和第[0042]段以及图3至图9)。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26676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如上所述,各个偏振分束器通过基座和框架结合。然而,即使在包括这种框架的结构中,当使用光学系统时,每个偏振分束器的相对布置也可能通过热膨胀而改变。结果,可能无法保持所需的光学性质。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保持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的相对位置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包括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投影仪。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包括多个偏振分束器,一对隔板和光学元件。
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入射的入射侧表面和光发射的发射侧表面。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设置在与第一接触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布置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的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
光学元件布置在一对隔板之间。
构造成板状的隔板成对,并且布置成使得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通过面接触与隔板的接触表面接触。结果,可以增加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刚度。由此,可以精确地保持偏振分束器的相对位置精度。
这对隔板中的每一个都可包括玻璃。
由此,可以将每个隔板的热膨胀抑制得更小。此外,玻璃板和偏振分束器的热膨胀系数可以彼此相同或相似,结果,可以抑制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畸变的产生。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与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方向垂直的主表面,所述主表面设置成具有比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根据本技术,可以根据光学元件的厚度适当地设计主表面的尺寸(宽度)。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一条边,并且可以被构造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的长度是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边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以最有效地抑制由于热膨胀而导致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相对地沿着最长边的方向倾斜。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正交的边。
该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穿透主表面的孔。
因此,孔可以用作气孔。也就是说,可以增加合成光学系统单元中包括的每个部件的冷却效果。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分开的多个板。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还可包括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将光学元件按压并保持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或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
由此,当操作者执行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维护时,操作者可以移除按压构件,容易地更换光学元件等。
光学元件可以是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投影仪包括光源单元、分离光学系统、图像生成元件和上述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分离光学系统将从光源单元发射的光分离成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
图像生成元件生成使用分别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的图像光。
具有由分离光学系统分离的不同波长区域的光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合成分别由图像生成元件产生的图像光。
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可以精确地保持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的相对位置。
注意,上述效果不是限制性的,但是可以产生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光学系统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结构。
图3是示出了合成光学系统单元(核心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附接有壳体基座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4的x方向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一部分和一对隔板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的PBS和一对隔板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的PBS和一对隔板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的PBS和一对隔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
1.投影仪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投影仪的光学系统的图。投影仪1包括光源单元10、偏振转换单元20、分离合成单元50和投影单元70。
1.1)光源单元
尽管未示出,但是光源单元10例如包括激光光源和荧光体单元,并且通过使用激光光源和荧光体单元产生白光。激光光源产生例如具有400nm至500nm波长区域中的发光强度的峰值波长的激光,换言之,蓝色激光。激光用作激发光,该激发光激发设置在荧光体单元中的荧光体层。
荧光体单元的荧光体层被来自激光光源的激发光激发,以产生在比激发光的波长更长的波长区域中的荧光。也就是说,比激发光的波长更长波长区域中的荧光是黄色波长区域中的荧光,其是绿色和红色的混合。此外,荧光体单元允许一部分蓝色激发光通过,以输出具有蓝色光和黄色荧光的混合色的白色光。
1.2)偏振转换单元
偏振转换单元20包括例如积分器元件21、偏振转换元件23、聚光透镜25等。
积分器元件21包括一对蝇眼透镜21a和21b。积分器元件21输出多个平行光,这些平行光具有由蝇眼透镜21a和21b包括的许多微透镜统一的亮度。偏振转换元件23具有将来自积分器元件21的入射光中包括的一个偏振(例如,p偏振)转换为另一个偏振(例如,s偏振)以使偏振统一的功能。从偏振转换元件23发射的光经由聚光透镜进入分离合成单元50。
1.3)分离合成单元
分离合成单元50包括分离光学系统单元30和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
分离光学系统单元30包括设置在入射侧的二向色镜31、两个聚光透镜32和35、两个偏振滤光器33和36以及两个反射镜34和37。为了实现投影图像的更高亮度,偏振滤光器33和36具有降低下游的偏振元件41和43的热负荷的功能。如果不需要增加亮度,则也不需要偏振滤光器33和36。例如,线栅、1/2波片等用作偏振滤光器33和36的结构。
二向色镜31允许从偏振转换单元20发射的光的红色(R)光Lr穿过,并且反射从偏振转换单元20发射的光的绿色(G)光Lg和蓝色(B)光Lb。R光Lr经由聚光透镜32、偏振滤光器33和反射镜34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类似地,G光Lg和B光Lb经由聚光透镜35、偏振滤光器36和反射镜37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
1.4)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由分离光学系统单元30分离的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R、G和B光中的每一个)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并且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具有合成分别由图像生成单元45R、45G和45B生成的图像光的功能。例如,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包括偏振滤光器41、二向色镜49、场透镜42和44、核心单元46以及用于R、G和B光中的每一个的图像生成单元45R、45G和45B。
例如,偏振滤光器41包括线栅元件,但不限于此。二向色镜允许B光Lb通过,并反射R光Lr和G光Lg。
图2示出了图1的光学系统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结构。核心单元46包括多个偏振分束器(PBS)4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PBS 400。三个PBS 400分别用作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器和第三偏振分束器。
例如,在平面图中(在图2中,在z方向上看),布置三个PBS 400,使得各个偏振分离膜401A、401B和401C整体上呈T形,并且整个核心单元46呈L形。
例如,核心单元46包括两个入射侧PBS 400A和400B,以及一个发射侧PBS 400C。核心单元46包括布置在入射侧PBS 400A的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之间的一对隔板420。此外,核心单元46包括布置在入射侧PBS 400B的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b之间的一对隔板430。通过一对隔板420(430)在各个PBS 400之间形成间隙。
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光学元件)分别布置在间隙中。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或412也布置在发射侧PBS 400C的发射侧表面407上。
场透镜42和44分别布置在两个入射侧PBS 400A和400B的入射侧表面402与二向色镜49之间。
每个图像生成单元45R、45G和45B包括反射型的图像生成元件45a和光学补偿元件45b。图像生成元件45a是例如反射型的液晶装置。图像生成元件45a不限于液晶装置,也可以是使用数字微镜的显示元件。图像生成单元45R和45B分别沿着入射侧PBS 400A的两个侧表面(除了入射侧表面402和发射侧表面403之外的侧表面)布置。图像生成单元45G沿着入射侧PBS 400B的一个侧表面(除了入射侧表面402和发射侧表面403之外的侧表面)布置。例如,1/4波片用作光学补偿元件45b。
下面将描述核心单元46的详细结构。
进入入射侧PBS 400A的R光Lr的P偏振分量通过偏振分离膜401A,并进入图像生成单元45R。图像生成单元45R基于接收的光输出s偏振的红色图像光(R图像光),并且将s偏振的R图像光返回到入射侧PBS 400A。返回的s偏振R图像光被偏振分离膜401A反射,并进入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
进入入射侧PBS 400A的B光Lb的S偏振分量被偏振分离膜401A反射,并进入图像生成单元45B。图像生成单元45B基于所接收的光输出p偏振的蓝色图像光(B图像光),并且将p偏振的B图像光返回到入射侧PBS 400A。返回的p偏振B图像光通过偏振分离膜401A,并进入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
进入入射侧PBS 400B的G光Lg的S偏振分量被偏振分离膜401B反射,并进入图像生成单元45G。图像生成单元45G基于所接收的光输出p偏振的绿色图像光(G图像光),并且将p偏振的G图像光返回到入射侧PBS 400B。返回的s偏振G图像光通过偏振分离膜401B,并进入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2。
偏振的R图像光被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转换为p偏振光,穿过发射侧PBS400C和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3,并进入投影单元70(见图1)。此外,p偏振的B图像光通过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发射侧PBS 400C和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3,并进入投影单元70。
p偏振的G图像光被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2转换为s偏振光,并且由发射侧PBS400C的偏振分离膜401C反射。然后,G图像光被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3转换为p偏振光,并进入投影单元70。
投影单元70主要包括未示出的投影透镜,并投射入射光。
图3是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核心单元46)的透视图。例如,三个PBS 400构造成相同的长方体形状。一对隔板420分别被构造成长方体形状,并包括主表面422和接触表面421(第一接触表面和第二接触表面)。接触表面421与PBS 400A的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接触,并通过粘合剂固定在PBS 400A的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结果,这对隔板420固定在两个PBS 400A和400C上。
附接并固定在入射侧PBS 400B(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400C(入射侧表面405b)之间的一对隔板430也具有与该对隔板420的结构相似的结构。即,隔板420中的每一个包括与入射侧PBS 400B和发射侧PBS 400C接触的接触表面431,以及与接触表面431正交的主表面432。
例如,隔板420的主表面422的面积大于每个接触表面421的面积。即,隔板420以主表面422与x方向正交地布置(其中每个隔板420的厚度a的方向(参见图2)是x方向)的姿态,设置在入射侧PBS 400A和发射侧PBS 400C之间。类似地,隔板430以主表面432与y方向正交地布置(其中每个隔板430的厚度a的方向是y方向),设置在入射侧PBS 400B和发射侧PBS400C之间。设计者可以根据布置在间隙中的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的厚度来适当地设计主表面422和432的尺寸(图2中的宽度b)。
如图2所示,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的厚度c设计成小于隔板420的主表面422的宽度b。类似地,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2的厚度(x方向上的厚度)c被设计成小于隔板430的主表面432的宽度b。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被结构化为这种结构的原因是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可以彼此替换。
注意,在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不可以彼此替换的设计中,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的每个厚度可以设计成与主表面422和432的每个宽度基本相同。
如上所述,构造成板状的隔板420(430)成对,并且布置成使得入射侧PBS 400A(400B)的发射侧表面403和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405b)通过表面接触与隔板420(430)的接触表面421(431)接触。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刚度。由此,可以精确地保持PBS 400(偏振分离膜)的相对位置精度,并且可以保持期望的光学性质。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包括一对隔板420(430)的结构比专利文献1的基座和框架支撑并耦合偏振分束器的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实现具有高刚度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
隔板420和430由与PBS 400的棱镜的材料相同或相似的玻璃构成。由此,隔板420和430的热膨胀可以被抑制得更小。此外,隔板420和430以及PBS 400的热膨胀系数可以彼此相同或相似,并且因此可以抑制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畸变的产生。
在图3中,每个隔板420(430)的最长边是沿z方向的一边。每个最长边布置成平行于PBS 400的每个发射侧表面403和入射侧表面405a(405b)的一边(具体地,作为在z方向上的一边的最长边)。此外,每个隔板420(430)的最长边的长度构造成每个发射侧表面403和入射侧表面405a(405b)的边的一半或更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隔板420(430)在z方向上的长度与每个PBS 400在z方向上的边的长度基本相同。
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最有效地抑制通过热膨胀而导致隔着一对隔板420(430)的两个PBS 400相对地从沿着每个隔板420的最长边的方向(z方向)的倾斜(430)。
图4是示出安装有壳体基座60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4的x方向的A-A线的剖视图。
壳体基部60包括框架部分61和上板部分63。框架部分61沿着入射侧PBS 400A和400B的入射侧表面402附接以围绕入射侧表面402。上板部分63主要设置在入射侧PBS 400A和400B的上表面部分上。在平面图中(沿z方向看),上板部分63呈蝶形。上板部分63包括附接有板簧(按压构件)68的附接部分63a和狭缝63b。一个附接部分63a和狭缝63b设置在入射侧PBS 400A和发射侧PBS 400C之间的上部。另一个附接部分63a和另一个狭缝63b设置在入射侧PBS400B和发射侧PBS 400C之间的上部。
如图5所示,板簧68包括固定部分68a和压板部分68b,并且固定部分68a和压板部分68b形成大致L形状。固定部分68a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部分63a上,并且压板部分68b通过上板部分63的狭缝63b插入间隙中。压制件68c设置成在压板部分68b的下端突出。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分别通过板簧68压住在并保持在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和405b上。
注意,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的下端部分与布置在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的下部的盖构件120接触,并且由盖构件120支撑。
根据壳体基部60和板簧68的这种结构,例如,在操作者执行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维护时,操作者可以移除板簧68和壳体基部60,容易地替换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等。
2.根据其他实施例的隔板或合成光学系统单元的示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隔板或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于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等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或核心单元46的构件、功能等基本相似的元件。此外,省略或简化对它们的描述,并且主要描述不同点。
2.1)示例1
图6是表示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该部分例如是入射侧PBS400A的发射侧表面403(或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405b))和一对隔板。这对隔板440中的每一个在z方向上的长度比在z方向上的PBS 400的每个侧表面的长度更,并且为其一半以上。一个隔板440与PBS 400的一个侧表面接触并固定在其上,使得例如一个隔板440的上端位置与PBS 400的上端位置一致。另一个隔板440接触并固定在PBS 400的另一侧表面上,使得例如另一个隔板440的下端位置与PBS 400的下端位置一致。
根据这种结构,不仅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的顶表面和下表面,而且其侧表面也可以暴露于合成光学系统单元40(核心单元46)的外部空气。由此,可以有效地冷却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此外,可以增加PBS 400的入射侧表面(发射侧表面)的冷却效果。
2.2)示例2
与图6类似,图7是示出PBS 400的侧表面和一对隔板的图。在该示例中,一对隔板450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在一对隔板450中的每一个的长度方向上被分成多个部件。在图7中,分离件的数量是三个。然而,分离件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四个或更多。一个隔板450在z方向上的分离位置可以与另一个隔板450的分离位置不同。根据该结构,可以有效地冷却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
2.3)示例3
图8是示出两个PBS 400和一对隔板的外侧表面的图。每对隔板460包括设置在每个主表面462上的一个或多个(图8中为三个)通孔461。通孔461可用作气孔,并可增加冷却效果。
2.4)示例4
类似于图6和图7,图9是示出PBS 400的发射侧表面或入射侧表面和一对隔板的图。在该示例中,一对隔板470布置成沿z方向平行于发射侧表面或入射侧表面的与发射侧表面或入射侧表面的最长边的垂直的边(水平方向上的一边)。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替换操作时,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在水平方向(例如,x方向)上插入和取出。
类似于图6至图8的示例,可以适当地改变图9的示例。
3.各种其他实施例
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本技术可以实现各种其他实施例。
每个隔板420、430、440、450、460和470的材料是玻璃。然而,可以使用具有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相似的热膨胀系数的另一种材料。
例如,材料的实例包括SUS430、Kovar、42合金等。
根据该实施例,每个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由按压构件(板簧68)保持,使得每个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与发射侧PBS 400C的入射侧表面405a(405b)接触。然而,每个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411和412可以由按压构件保持在每个入射侧PBS400A和400B的发射侧表面403上。
根据实施例,设置在两个PBS 400之间的一对隔板420中的每一个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与两个PBS 400接触的每个接触表面421的面积比与接触表面421正交的表面(根据该实施例,主表面422)更小。然而,这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每个接触表面的面积大于与接触表面正交的表面的面积的结构。
根据实施例的PBS 400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然而,每个PBS 400的形状可以是正六面体。
根据实施例,PBS 400被构造为长方体形状,并且PBS 400的最长边沿z方向布置。然而,例如,PBS 400的最长边可以沿x方向或y方向布置。
还可以组合上述其他实施例的至少两个特征。
注意,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包括:
多个偏振分束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入射的入射侧表面和光发射的发射侧表面;
一对隔板,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的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之间,以使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和
设置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的光学元件。
(2)
根据(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玻璃。
(3)
根据(1)或(2)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方向垂直的主表面,所述主表面设置成具有比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4)
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一条边,并且被构造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的长度是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边的一半以上。
(5)
根据(4)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
(6)
根据(4)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正交的边。
(7)
根据(3)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穿透主表面的孔。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分开的多个板。
(9)
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还包括:
按压构件,将光学元件按压并保持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或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
(10)
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光学元件是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
(11)
投影仪,包括:
光源单元;
分离光学系统,将从光源单元发射的光分离成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
图像生成元件,生成使用分别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的图像光;和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具有由分离光学系统分离的不同波长区域的光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合成分别由图像生成元件产生的图像光,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包括
多个偏振分束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入射的入射侧表面和光发射的发射侧表面;
一对隔板,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的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之间,以使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和
设置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的光学元件。
附图标记列表
1 投影仪
10 光源单元
20 偏振转换单元
30 分离光学系统单元
40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
45R、45G、45B 图像生成单元
45a 图像生成元件
45b 光学补偿元件
46 核心单元
50 分离-合成单元
60 壳体基座
70 投影单元
400 PBS
400A、400B 入射侧PBS
400C 发射侧PBS
402、405a、405b 入射侧表面
403 发射侧表面
411、412 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
420、430、440、450、460、470 隔板
421、431 接触面

Claims (11)

1.一种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包括:
多个偏振分束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入射的入射侧表面和光发射的发射侧表面;
一对隔板,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的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之间,以使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和
设置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的光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厚度方向垂直的主表面,所述主表面设置成具有比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的面积更大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一条边,并且被构造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的长度是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边的一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平行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与发射侧表面和入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最长边正交的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穿透主表面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所述一对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分开的多个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还包括:
按压构件,将光学元件按压并保持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或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其中,
光学元件是波长选择性相位差元件。
11.一种投影仪,包括:
光源单元;
分离光学系统,将从光源单元发射的光分离成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
图像生成元件,生成使用分别具有不同波长区域的光的图像光;和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具有由分离光学系统分离的不同波长区域的光进入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合成光学系统单元被配置为合成分别由图像生成元件产生的图像光,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包括
多个偏振分束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光入射的入射侧表面和光发射的发射侧表面;
一对隔板,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接触表面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接触表面,所述一对隔板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多个偏振分束器的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之间,以使第一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的发射侧表面上,并且第二接触表面通过面接触固定在第二偏振分束器的入射侧表面上;和
设置在所述一对隔板之间的光学元件。
CN201780045294.1A 2016-07-29 2017-06-08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Pending CN109564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9695 2016-07-29
JP2016149695 2016-07-29
PCT/JP2017/021335 WO2018020851A1 (ja) 2016-07-29 2017-06-08 合成光学系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4378A true CN109564378A (zh) 2019-04-02

Family

ID=6101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5294.1A Pending CN109564378A (zh) 2016-07-29 2017-06-08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056B2 (zh)
EP (1) EP3492977A4 (zh)
JP (1) JP6911860B2 (zh)
KR (1) KR102377877B1 (zh)
CN (1) CN109564378A (zh)
TW (1) TWI724174B (zh)
WO (1) WO2018020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13549A1 (en) * 2019-02-28 2022-04-14 LumusLtd Compact collimated image projector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2142A1 (en) * 1993-10-27 1995-05-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US5497270A (en) * 1994-07-13 1996-03-05 Kaiser Aerospace &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resolution and expanding the displayed field of view
EP1143744A2 (en) * 2000-03-17 2001-10-10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020027929A (ko) * 2000-10-06 2002-04-15 김순택 투사형 표시장치
US20020063853A1 (en) * 1997-05-22 2002-05-30 Hiroshi Maki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20020191287A1 (en) * 2001-03-29 2002-12-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larizer and optical device using the polarizer
US20030151725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Minolta Co., Ltd.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JP2004093954A (ja) * 2002-08-30 2004-03-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反射型投射表示装置
US20040085518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Tetsuji Suzuki Color-separating and -recombining optical system
CN1614467A (zh) * 2003-11-06 2005-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投影仪
US20050128483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Alois Herkommer Method and optical arrangement for beam guiding of a light beam with beam delay
US20050185305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Ryo Nishima Optical color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optical color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system
JP2006259346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kon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70091450A1 (en) * 2005-10-18 2007-04-26 Lightmast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al fram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manufacturability of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 based kernels
JP2008102372A (ja) * 2006-10-19 2008-05-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冷却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0388055C (zh) * 2004-09-06 2008-05-14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仪器和投影仪器
EP2068178A2 (en) * 2007-12-03 2009-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 prism unit and a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4192794A1 (ja) * 2013-05-30 2014-12-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素子の保持機構,プリズム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0099583A (zh) * 2016-12-27 2019-08-06 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鞋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20375A1 (de) * 1987-06-19 1988-12-29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Projektionsvorrichtung
JP3812053B2 (ja) 1997-05-22 2006-08-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合成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1215491A (ja) * 2000-01-31 2001-08-10 Hitachi Ltd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型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US6729746B2 (en) * 2000-03-14 2004-05-04 Toyoda Gosei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05189591A (ja) 2003-12-26 2005-07-14 Nikon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光学装置
JP4285462B2 (ja) * 2004-09-06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投影装置
JP2013068774A (ja) 2011-09-22 2013-04-18 Sony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投影装置
US9784985B2 (en) * 2011-10-24 2017-10-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itled dichroic polarizing beamsplitter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2142A1 (en) * 1993-10-27 1995-05-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US5497270A (en) * 1994-07-13 1996-03-05 Kaiser Aerospace &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resolution and expanding the displayed field of view
US20020063853A1 (en) * 1997-05-22 2002-05-30 Hiroshi Maki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EP1143744A2 (en) * 2000-03-17 2001-10-10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020027929A (ko) * 2000-10-06 2002-04-15 김순택 투사형 표시장치
US20020191287A1 (en) * 2001-03-29 2002-12-1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olarizer and optical device using the polarizer
US20030151725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Minolta Co., Ltd.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JP2004093954A (ja) * 2002-08-30 2004-03-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反射型投射表示装置
US20040085518A1 (en) * 2002-10-31 2004-05-06 Tetsuji Suzuki Color-separating and -recombining optical system
CN1614467A (zh) * 2003-11-06 2005-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投影仪
US20050128483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Alois Herkommer Method and optical arrangement for beam guiding of a light beam with beam delay
US20050185305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Ryo Nishima Optical color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optical color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system
CN100388055C (zh) * 2004-09-06 2008-05-14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仪器和投影仪器
JP2006259346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kon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US20070091450A1 (en) * 2005-10-18 2007-04-26 Lightmast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al fram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manufacturability of optical devices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 based kernels
JP2008102372A (ja) * 2006-10-19 2008-05-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源冷却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EP2068178A2 (en) * 2007-12-03 2009-06-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 prism unit and a projec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4192794A1 (ja) * 2013-05-30 2014-12-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素子の保持機構,プリズム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0099583A (zh) * 2016-12-27 2019-08-06 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鞋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6056B2 (en) 2021-06-15
JP6911860B2 (ja) 2021-07-28
EP3492977A4 (en) 2019-08-07
EP3492977A1 (en) 2019-06-05
TW201816432A (zh) 2018-05-01
KR20190032382A (ko) 2019-03-27
TWI724174B (zh) 2021-04-11
KR102377877B1 (ko) 2022-03-22
US20190302470A1 (en) 2019-10-03
JPWO2018020851A1 (ja) 2019-05-16
WO2018020851A1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98283A1 (en)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and liquid crystal projector apparatus
US8480239B2 (en)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0585343B2 (en) Light source unit, illuminator, and projector
JP341775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光束分離方法
US10877364B2 (en) Illuminator and projector
US7416307B2 (en) Optical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9478009B (zh)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KR102071079B1 (ko) 조명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JP2012079622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9564378A (zh) 合成光学系统单元和投影仪
US8827457B2 (en) Projector
TW200918946A (en) Optical system for stereo projection
JP2004029168A (ja) 偏光変換素子、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4354795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5062239A (ja) 反射型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H10319349A (ja) 偏光変換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影装置
US11353785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JP2004102105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7003882A (ja) 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120953A (ja) 波長変換素子、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0049103A (ja)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9197124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4177894A (ja) 色分解合成光学系
JP2006284983A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352079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