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2176A - 车辆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2176A
CN109552176A CN201811025113.1A CN201811025113A CN109552176A CN 109552176 A CN109552176 A CN 109552176A CN 201811025113 A CN201811025113 A CN 201811025113A CN 109552176 A CN109552176 A CN 109552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acket
display unit
instrument board
h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51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口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5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3Head-up displays [HU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34Proj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23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devices increasing the field of vie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49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6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相对于仪表板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情况下,平视显示器单元也能够将影像适当地投射于挡风玻璃的车辆前部构造。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100)包括:车辆的挡风玻璃(112);仪表板(102),其位于挡风玻璃(112)的下方;以及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其安装于仪表板,用于向挡风玻璃投射影像,该车辆前部构造(100)的特征在于,平视显示器单元呈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后的姿势安装于仪表板。

Description

车辆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设有位于挡风玻璃的下方的仪表板。在仪表板的内部安装有例如平视显示器(通称HUD)等(例如专利文献1)。平视显示器是向挡风玻璃投射影像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在仪表板上借助安装支架安装有平视显示器装置的平视显示器安装部构造。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对车身用定位部,该对车身用定位部包括定位销和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其能够将平视显示器装置相对于车身定位。对车身用定位部的定位销设于车身与安装支架的顶端部之间,并沿仪表板的搭载方向延伸。
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当在仪表板上借助安装支架安装有平视显示器装置的状态下向车身搭载仪表板时,使定位孔嵌合于沿仪表板的搭载方向延伸的定位销。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在向车身搭载仪表板时,能够利用对车身用定位部简单且可靠地将平视显示器装置相对于车身定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车辆中,为了确保车辆的室内空间更大,挡风玻璃有时相对于仪表板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在这样的车辆中,存在平视显示器难以将影像投射于挡风玻璃的隐患,专利文献1未考虑到这样的车辆。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相对于仪表板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情况下,平视显示器单元也能够将影像适当地投射于挡风玻璃的车辆前部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的代表性的结构包括:车辆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其位于挡风玻璃的下方;以及平视显示器单元,其安装于仪表板,用于向挡风玻璃投射影像,该车辆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平视显示器单元呈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后的姿势安装于仪表板。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相对于仪表板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情况下,平视显示器单元也能够将影像适当地投射于挡风玻璃的车辆前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各构件的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图2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和比较例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平视显示器单元与挡风玻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a)和图3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平视显示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车辆前部构造的A向视图和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的C向视图和D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前部构造;102、仪表板;104、上部;106、后部;108、仪表板的主体部;110、顶面部;112、挡风玻璃;114、上部的开口;116、118、上部的第1鼓出部;120、上部的后端;122、124、后部的第2鼓出部;126、顶面部的开口;128、装饰框;130、转向支承梁;132、前围板;134、平视显示器单元;136、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底面;138、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前表面;140、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凹面镜;142、影像;144、乘员;148、支架;150、支承件;152、加强件;154、156、底面的第1固定部;158、160、前表面的第2固定部;162、第1支承部;164、166、第2支承部;168、中间部;170、172、支架的后端部;174、176、支架的前端部;178、180、中间部的连结部;182、184、第1支承部的第1安装部;186、188、第2支承部的第2安装部;190、支架的凸缘;192a、192b、空调管道;194、空间;196、198、支架的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构造的代表性的结构包括:车辆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其位于挡风玻璃的下方;以及平视显示器单元,其安装于仪表板,用于向挡风玻璃投射影像,该车辆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平视显示器单元呈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后的姿势安装于仪表板。
采用上述结构,平视显示器单元以前低后高地倾斜后的姿势安装于仪表板。因此,即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相对于仪表板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情况下,平视显示器单元也能够可靠地朝向挡风玻璃投射光(影像)且投影各种信息。
优选的是,上述车辆前部构造还包括:支架,其配置在仪表板内,该支架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并将平视显示器单元安装于仪表板;以及支承件,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自下方支承支架,支架具有:第1支承部,其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底面,该第1支承部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第2支承部,其自第1支承部的前端弯曲且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高的方式倾斜,该第2支承部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前表面;后端部,其位于第1支承部的后端且固定于仪表板;以及前端部,其位于第2支承部的前端且固定于仪表板。
采用上述结构,支架的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能够以与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底面和前表面分别对应的适当的姿势来支承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且由自重导致的负荷偏向车辆前侧的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底面和前表面。支架承受的平视显示器单元的负荷进一步由支承件稳定地承担。
另外,由于支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固定于仪表板,因此,支架能够相对于仪表板定位。并且,由于支架由支承件支承,因此,虽然支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固定于仪表板,但不易产生由平视显示器单元的负荷所导致的仪表板的变形。
优选的是,上述支架还具有位于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之间的中间部,支架在其中间部支承于支承件,支承件以向后方倾斜的姿势支承中间部。如此,支承件朝着支架的位于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之间的中间部向斜后方延伸,并固定于中间部。因此,能够利用固定于支架的中间部的支承件来可靠地承担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向前方且向下方作用的负荷。
优选的是,上述车辆前部构造还包括:转向支承梁,其配置在仪表板内且在支架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该转向支承梁的两端固定于车身侧面;前围板,其位于比转向支承梁靠车辆前侧处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以及加强件,其将转向支承梁和前围板连在一起,支承件自加强件延伸到支架。
由此,自下方支承支架的支承件与将转向支承梁和前围板连在一起的加强件相连结。因此,平视显示器单元的负荷自支承件向加强件传递,进一步经由加强件传递至刚性较高的转向支承梁和前围板。如此,平视显示器单元的负荷被充分地分散,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
优选的是,上述仪表板具有:上部,其面对挡风玻璃;开口,其设于上部;后部,其自上部的后端与上部连续地向下方延伸;以及顶面部,其能够相对于上部装卸,该顶面部确保平视显示器单元的投射光路的同时将开口的一部分堵塞,上部具有向车辆下方鼓出且固定支架的前端部的第1鼓出部,后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且固定支架的后端部的第2鼓出部。
由此,仪表板借助形成于上部的第1鼓出部固定于支架的前端部,并借助形成于后部的第2鼓出部固定于支架的后端部。因此,支架可靠地固定于仪表板。另一方面,顶面部不阻碍由平视显示器进行的影像投射,且确保乘员看不见平视显示器,从而发挥谋求提升外观的作用。另外,由于仪表板的顶面部是相对于上部和后部独立的零件且不固定于支架,因此,仪表板的顶面部不会承受平视显示器单元的负荷,从而不会发生变形。
优选的是,上述平视显示器单元具有:第1固定部,其形成于底面,且固定于支架的第1支承部;以及第2固定部,其形成于前表面,且固定于支架的第2支承部,从上方观察时,仪表板的开口大于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外形,当将顶面部自上部拆下时,仪表板的开口使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暴露。
由此,能够经由比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外形大的仪表板的开口来配置平视显示器单元,还能够使用自开口暴露的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将平视显示器单元安装于支架。此外,由于还能够经由仪表板的开口拆下平视显示器单元,因此能够易于进行维护。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为了使发明容易理解的例示,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通过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说明,而且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前部构造100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前部构造100的各构件的图。图2的(a)是从斜右后方观察车辆前部构造100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图2的(a)的仪表板102的背面的图。此外,各图所示的箭头X、Y分别表示车辆前侧、车宽方向外侧。
车辆前部构造100如图1所示那样包括仪表板102。仪表板102是设于车厢前部的树脂制的构件,在仪表板102上安装有各种仪器类零件、车厢内的各种构成零件。如图2的(a)所示,仪表板102具有包含上部104和后部106的主体部108、以及相对于主体部108独立的顶面部110。
主体部108的上部104是在挡风玻璃112(参照图3的(a))的下方与挡风玻璃112相面对的部位,在上部104设有开口114。另外,如图2的(b)所示那样,在上部104形成有向车辆下方鼓出的第1鼓出部116、118。
如图2的(a)所示,主体部108的后部106是自上部104的后端120与上部104连续地向下方延伸的部位。另外,如图2的(b)所示那样,在后部106形成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第2鼓出部122、124。顶面部110是能够相对于上部104装卸的零件,在顶面部110设有开口126。另外,在开口126设置有装饰框(日文:ベゼル)128。
如图2的(a)所示,车辆前部构造100还包括转向支承梁130、前围板132、以及平视显示器单元134。转向支承梁130是配置在仪表板102内的刚性较高的构件,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车身侧面(未图示)(参照图6的(a))。
如图2的(a)所示,前围板132位于转向支承梁130的车辆前侧,是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的刚性较高的构件。平视显示器单元134以自仪表板102的上部104的开口114暴露的状态配置在仪表板102内。
图3是示意性表示图2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100中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与挡风玻璃112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比较例的车辆前部构造100A中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A与挡风玻璃112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对车辆前部构造100、100A进行比较,如图3的(a)的箭头B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与车辆前部构造100A相比,挡风玻璃112相对于仪表板102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由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与车辆前部构造100A相比,确保了车厢内的空间更大。此外,在车辆前部构造100A中,如图3的(b)所示,挡风玻璃112A相对于仪表板102A所成的角度小于图3的(a)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100中的挡风玻璃112相对于仪表板102所成的角度。
图3的(a)所示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是向挡风玻璃112投射影像的装置,其呈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地的方式倾斜后的姿势配置在仪表板102内。即,平视显示器单元134成为底面136前低后高地倾斜且前表面138朝向斜下方的姿势。
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借助例如凹面镜140朝向挡风玻璃112投射影像142。到达挡风玻璃112的、包含例如车辆信息等的影像142显示在乘员144的前方,乘员144能够用肉眼确认该影像142。
通过这样设置,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即使在挡风玻璃112相对于仪表板102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影像142适当地显示于乘员144的前方。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的车辆前部构造100A中,如图3的(b)所示,平视显示器单元134A以接近水平的姿势配置在仪表板102A内。在车辆前部构造100A中,经由平视显示器单元134A的凹面镜140A到达挡风玻璃112A的影像142A显示在乘员144A的前方。采用这样的车辆前部构造100A,若挡风玻璃112A相对于仪表板102A仅呈较小的角度,以更接近水平的倾斜的姿势立起,则能够使影像142A适当地显示在乘员144A的前方。
然而,在比较例的车辆前部构造100A中,未设想到图3的(b)所示的相对于仪表板102A呈较大的角度,以更接近于垂直的姿势立起的挡风玻璃112。因而,对乘员144A而言,由处于接近水平的姿势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A向挡风玻璃112投影并显示在乘员144A的前方的影像142B看上去歪斜,未成为适当的影像。
图4是表示图2的(a)和图3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100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立体图。图4的(a)示出从斜上方观察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状态,图4的(b)示出从斜下方观察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状态。
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具有形成于底面136的第1固定部154、156和形成于前表面138的第2固定部158、160。第1固定部154、156自底面136向后下方延伸。第2固定部158、160自前表面138向前上方延伸。
如此,平视显示器单元134是重物。在本实施例中,该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如图3的(a)所示那样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因此,自重导致的负荷偏向车辆前侧。
图5是图1的车辆前部构造100的A向视图和支架148的立体图。如图5的(a)所示,为了支承作为重物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车辆前部构造100还包括支架148、支承件150以及加强件152。
如图5的(a)所示,支架148配置在仪表板102内,是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构件。另外,支架148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承件150自下方支承。支承件150自加强件152延伸到支架148。如图5的(a)所示,加强件152将刚性较高的转向支承梁130和图中以虚线示出的前围板132连在一起。
如图5的(b)所示,支架148具有第1支承部162、第2支承部164、166、中间部168、后端部170、172、以及前端部174、176。如图5的(a)所示,第1支承部162是对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底面136进行支承的部位,其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后端部170、172如图5的(b)所示那样位于第1支承部162的后端。
图6是图5的(a)的车辆前部构造100的C向视图和D向视图。如图6的(a)所示,后端部170、172分别固定于在仪表板102的后部106形成的第2鼓出部122、124。
第2支承部164、166是对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前表面138进行支承的部位,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高的方式倾斜。前端部174、176如图5的(b)所示那样位于第2支承部164、166的前端。另外,前端部174、176如图6的(a)所示那样分别固定于在仪表板102的上部104形成的第1鼓出部116、118。
如图5的(b)所示,支架148的中间部168是位于第1支承部162与第2支承部164、166之间的部位,具有用于连结支承件150的连结部178、180。因此,支架148如图6的(a)所示那样在中间部168借助连结部178、180支承于支承件150。并且,支承件150如图5的(a)所示那样以向后方倾斜的姿势支承中间部168。
如图5的(b)所示,支架148还具有形成于第1支承部162的第1安装部182、184和形成于第2支承部164、166的第2安装部186、188。第1安装部182、184用于安装图6的(b)所示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第1固定部154、156。第2安装部186、188用于安装图6的(b)所示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第2固定部158、160。此外,在图6的(b)中,省略了仪表板102的顶面部110的图示。
由此,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第1固定部154、156借助第1安装部182、184固定于第1支承部162,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第2固定部158、160借助第2安装部186、188固定于第2支承部164、166。其结果,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如图5的(a)所示,能够将平视显示器单元134以前低后高地倾斜的姿势安装于仪表板102。
此外,如图5的(b)所示,支架148具有凸缘190,该凸缘190沿着例如支架148的除了中间部168附近以外的部分的外周形成且向下方伸出。支架148通过形成有凸缘190,从而提高了刚性。另外,通过在支架148的中间部168附近不形成凸缘190,从而如图5的(a)所示那样在支架148的下方确保了用于配置空调管道192a、192b的空间194。
并且,如图5的(b)所示,在支架148的中间部168附近设有开口196、198。因此,支架148能够利用开口196、198实现轻量化,并且,还能够使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热经由开口196、198向空调管道192a、192b散热。
另外,在如图6的(b)所示那样将顶面部110自上部104拆下后,从上方观察时,仪表板102的上部104的开口114大于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外形。因此,能够经由仪表板102的开口114配置平视显示器单元134。
并且,从上方观察时,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第1固定部154、156和第2固定部158、160自图6的(b)所示的上部104的开口114暴露。因此,能够使用暴露的第1固定部154、156和第2固定部158、160将经由仪表板102的开口114配置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安装于支架148。并且,由于还能够经由仪表板102的开口114拆下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因此还能够易于进行维护。
此外,顶面部110确保平视显示器134的投射光路135(参照图3的(a))的同时将开口114的一部分堵塞。由此,顶面部110在不阻碍平视显示器134的投射的情况下确保乘员144看不见平视显示器134,从而提升了外观。
在本实施例的车辆前部构造100中,如图5的(a)所示那样,能够利用支架148的第1支承部162、第2支承部164、166以使平视显示器单元134呈前低后高地倾斜的姿势来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底面136和前表面138。另外,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且由自重导致的负荷偏向车辆前侧的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负荷由自下方支承支架148的支承件150稳定地承担。
另外,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如图6的(a)所示,支架148的前端部174、176和后端部170、172固定于仪表板102。因此,支架148能够相对于仪表板102定位。并且,虽然支架148固定于仪表板102,但支架148由支承件150支承。因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不易产生由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负荷所导致的仪表板102的变形。
另外,如图5的(a)所示,支承件150朝着支架148的中间部168向斜后方延伸,并固定于中间部168。因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能够利用固定于支架148的中间部168的支承件150来可靠地承担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向前方且向下方作用的负荷。
并且,如图5的(a)所示,支承件150与将转向支承梁130和前围板132相连的加强件152相连结。因此,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负荷自支承件150向加强件152传递,进一步经由加强件152传递至刚性较高的转向支承梁130和前围板132。如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负荷被充分地分散,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承平视显示器单元134。
如图6的(a)所示,支架148的前端部174、176借助形成于上部104的第1鼓出部116、118固定于仪表板102。另外,支架148的后端部170、172借助形成于后部106的第2鼓出部122、124固定于仪表板102。因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能够将支架148可靠地固定于仪表板102。
并且,仪表板102的顶面部110是相对于上部104和后部106独立的零件,且不固定于支架148。因此,在车辆前部构造100中,仪表板102的顶面部110不会承受平视显示器单元134的负荷,从而不会发生变形。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定于该例子。显然,只要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畴内,能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正例,这些也当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车辆前部构造。

Claims (6)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包括:车辆的挡风玻璃;仪表板,其位于所述挡风玻璃的下方;以及平视显示器单元,其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用于向所述挡风玻璃投射影像,该车辆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呈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后的姿势安装于所述仪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前部构造还包括:
支架,其配置在所述仪表板内,该支架支承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并将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安装于所述仪表板;以及
支承件,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自下方支承所述支架,
所述支架具有:
第1支承部,其支承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底面,该第1支承部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低的方式倾斜;
第2支承部,其自所述第1支承部的前端弯曲且以靠车辆前侧的部位变高的方式倾斜,该第2支承部支承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前表面;
后端部,其位于所述第1支承部的后端且固定于所述仪表板;以及
前端部,其位于所述第2支承部的前端且固定于所述仪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还具有位于所述第1支承部与所述第2支承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支架在其中间部支承于所述支承件,
所述支承件以向后方倾斜的姿势支承所述中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前部构造还包括:
转向支承梁,其配置在所述仪表板内且在所述支架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该转向支承梁的两端固定于车身侧面;
前围板,其位于比所述转向支承梁靠车辆前侧处且构成车身的一部分;以及
加强件,其将所述转向支承梁和所述前围板连在一起,
所述支承件自所述加强件延伸到所述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具有:
上部,其面对所述挡风玻璃;
开口,其设于所述上部;
后部,其自所述上部的后端与所述上部连续地向下方延伸;以及
顶面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装卸,该顶面部确保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的投射光路的同时将所述开口的一部分堵塞,
所述上部具有向车辆下方鼓出且固定所述支架的所述前端部的第1鼓出部,
所述后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且固定所述支架的所述后端部的第2鼓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具有:
第1固定部,其形成于所述底面,且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1支承部;以及
第2固定部,其形成于所述前表面,且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2支承部,
从上方观察时,所述仪表板的开口大于所述平视显示器单元的外形,当将所述顶面部自所述上部拆下时,所述仪表板的开口使所述第1固定部和第2固定部暴露。
CN201811025113.1A 2017-09-26 2018-09-04 车辆前部构造 Pending CN1095521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5506A JP7067005B2 (ja) 2017-09-26 2017-09-26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7-185506 2017-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2176A true CN109552176A (zh) 2019-04-02

Family

ID=6563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5113.1A Pending CN109552176A (zh) 2017-09-26 2018-09-04 车辆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67005B2 (zh)
CN (1) CN109552176A (zh)
DE (1) DE102018123763B4 (zh)
FR (1) FR3071440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26619A1 (de) 2020-10-12 2021-12-09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6222A2 (de) * 1989-09-08 1991-03-13 VDO Adolf Schindling AG Anzeige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2006036018A (ja) * 2004-07-27 2006-02-09 Yazaki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ミラー一体カバーユニット
JP2010064709A (ja) * 2008-09-12 2010-03-25 Denso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132777A (zh) * 2014-03-24 2016-11-16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安装结构
CN106233185A (zh) * 2014-05-09 2016-12-14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装置
CN206049507U (zh) * 2016-02-03 2017-03-29 苏州全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平视增强显示系统
JP2017095001A (ja) * 2015-11-26 2017-06-01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構造
WO2017141829A1 (ja) * 2016-02-18 2017-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提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6248A (ja) * 1997-02-13 1998-08-25 Fujitsu Ten Ltd 別置き型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2005035406A (ja) * 2003-07-15 2005-02-10 Calsonic Kansei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001149A (ja) 2007-06-21 2009-01-08 Calsonic Kansei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取付部構造
KR101713740B1 (ko) 2014-12-08 2017-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증강현실 hud 표시 방법 및 그 표시 장치
US9690104B2 (en) * 2014-12-08 2017-06-27 Hyundai Motor Company Augmented reality HUD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16222A2 (de) * 1989-09-08 1991-03-13 VDO Adolf Schindling AG Anzeige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2006036018A (ja) * 2004-07-27 2006-02-09 Yazaki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ミラー一体カバーユニット
JP2010064709A (ja) * 2008-09-12 2010-03-25 Denso Corp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132777A (zh) * 2014-03-24 2016-11-16 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器安装结构
CN106233185A (zh) * 2014-05-09 2016-12-14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平视显示装置
JP2017095001A (ja) * 2015-11-26 2017-06-01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構造
CN206049507U (zh) * 2016-02-03 2017-03-29 苏州全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平视增强显示系统
WO2017141829A1 (ja) * 2016-02-18 2017-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提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7005B2 (ja) 2022-05-16
DE102018123763B4 (de) 2022-05-05
FR3071440A1 (fr) 2019-03-29
JP2019059341A (ja) 2019-04-18
FR3071440B1 (fr) 2023-07-21
DE102018123763A1 (de)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042B (zh) 平视显示装置
JP7088882B2 (ja) 自律的な後方視野センサの取付部
EP1464541B1 (en) Display system
JP5628778B2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US7399033B2 (en) Vehicle video display device on armrest
JP6361691B2 (ja) 車載カメラ
JP2016037109A (ja) 後方視認装置
US20040021618A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night vision display unit
CN109552176A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5851009B2 (ja) 車載カメラの取り付け装置
JP2014169072A (ja) 視認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装備された車両
JP6969571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6030377A (zh) 车辆显示模块
US9778462B2 (en) Aseismatic reflection sheet device
CN210149233U (zh) 后视镜装置、车载显示装置、车载显示系统
JP6988857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S62139728A (ja) ヘツドアツプデイスプレ−
JPH1178698A (ja) 広角ミラー
JP6330888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の取付構造
JP7184635B2 (ja) 車両用視認装置の保持構造
TWI323228B (zh)
JP7375621B2 (ja) 車載用表示装置
JP7035940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033069B2 (ja) 車両用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028088B2 (ja) 広角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