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52129B -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52129B
CN109552129B CN201811474522.XA CN201811474522A CN109552129B CN 109552129 B CN109552129 B CN 109552129B CN 201811474522 A CN201811474522 A CN 201811474522A CN 109552129 B CN109552129 B CN 109552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brace
unlocking
neck
seat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45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52129A (zh
Inventor
顾磊
李永明
顾卓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iled Critical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Priority to CN2018114745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52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52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52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74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or stow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包括座椅和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颈托机构,所述颈托机构集成在所述头枕内且该颈托机构中的颈托能伸出和缩回所述头枕并能上下调节。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颈托机构能够集成在座椅头枕上,不使用的时候能够收纳入座椅头枕内,与座椅和内饰的风格相匹配。2)该颈托机构能够实现前后和上下不同位置的调节,适应各种身高的人群,同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车辆碰撞时)不对乘员造成额外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背景技术
长途驾驶或乘坐汽车,驾驶员或乘员的颈部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然而目前汽车座椅的颈托一直是一个技术空白,市场上绝大部分汽车座椅原厂都不带颈托功能。很多车主只能自己去购买后期加装的简单靠垫式的颈托,这样做一方面破坏了汽车内饰造型的统一感和档次感,另一方面颈托高度受限于头枕杆的行程大小,不能更大范围的高度调节以适应各种身高的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座椅都不带颈托功能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该颈托机构能够集成在座椅头枕上,不使用的时候能够收纳入座椅头枕内,与座椅和内饰的风格相匹配。该颈托机构能够实现不同位置的调节,适应各种身高的人群,同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车辆碰撞时)不对乘员造成额外的伤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包括座椅和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颈托机构,所述颈托机构集成在所述头枕内且该颈托机构中的颈托能伸出和缩回所述头枕并能上下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颈托机构包括:
一埋设在所述头枕内且与所述头枕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具有一颈托滑块容纳腔,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具有一透出所述头枕外并面向乘员颈部的开口部;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并能由所述开口部伸出和缩回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颈托滑块,所述颈托滑块沿该颈托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颈托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第一端上;
一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该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在所述颈托滑块完全缩回到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进入到锁止状态时能将所述颈托滑块锁止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在该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解锁后,所述颈托滑块能更多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至使用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通过头枕固定杆总成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头枕内,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座椅内;在所述固定壳体的面向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上半部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通过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固定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设置有与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一半圆槽,在每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设置有与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二半圆槽,将所述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抱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头枕固定杆上,然后采用紧固件将所述固定壳体安装支架与所述固定壳体安装卡件连接起来,即可使得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通过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固定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头枕固定杆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按钮安装支架;
一安装在所述解锁按钮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按钮,在所述解锁按钮面向所述固定壳体那一端设置有一解锁按钮销;
一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的支撑座;
滑动配置在在所述支撑座内的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由所解锁按钮上的解锁按钮销驱动解锁方向运动;
至少一配置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的解锁滑块回位弹簧,所述解锁滑块回位弹簧驱动所述解锁滑块方向复位;
一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的解锁臂支撑座;
一固定在所述解锁臂支撑座上的转轴;
轴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解锁臂,所述解锁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解锁臂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滑块上;
一卷绕在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支撑座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上;
一固定在所述解锁臂第二端上的连接轴;
至少一铰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面向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那一侧为斜面;
另外,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锁止销穿过孔,在所述颈托滑块上对应与所述锁止销穿过孔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锁止孔,所述锁止销穿过对应的锁止销穿过孔并在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插入到对应的锁止孔内,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退出对应的锁止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还包括一按钮罩盖,所述按钮罩盖安装在所述解锁按钮安装支架上,所述解锁按钮的操作端露出所述按钮罩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向孔,在所述支撑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导向孔,在所述解锁滑块面向所述固定壳体那一端设置有至少一解锁滑块导向柱,所述解锁滑块导向柱穿过所述解锁滑块回位弹簧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后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对所述解锁滑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的颈托滑块驱动机构,所述颈托滑块驱动机构能在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解锁后,驱动所述颈托滑块能更多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至使用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颈托滑块驱动机构为一颈托滑块顶出弹簧,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前端作用的所述颈托滑块上,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后端作用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底腔板的内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颈托滑块内设置有一弹簧承装盲孔,所述弹簧承装盲孔的开口面向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底腔板的内表面,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弹簧承装盲孔内并作用在所述弹簧承装盲孔的孔底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颈托滑块之间的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在所述颈托滑块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过程中对所述颈托滑块的运动起阻尼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一阻尼单元和一齿条,所述阻尼单元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一侧面上,所述阻尼单元具有一可转动的阻尼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中与所述颈托滑块设置有阻尼单元的侧面接触的腔壁上,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在所述颈托滑块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过程中对所述颈托滑块的运动起阻尼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颈托上下调节机构,所述颈托通过所述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第一端上,所述颈托在推出所述头枕外后能依靠颈托上下调节机构进行上下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包括:
一固定在所述颈托滑块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槽,在所述滑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滑槽两侧的定位槽上下间隔设置并一一对应;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连接座的滑槽内的滑块;
一中间部位通过调节臂转轴铰接在所述滑块中间部位的调节臂,在所述调节臂的上端设置有一调节销,所述滑块每调节一个位置并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调节销的两端卡入到所述连接座的滑槽两侧对应的定位槽中,解锁时,所述调节销退出所述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滑块能够携带所述调节臂上下移动;
一卷绕在所述调节臂转轴上的调节臂回位弹簧,所述调节臂回位弹簧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节臂上;
一用以安装颈托的颈托支撑板,所述滑块与所述颈托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下移动时,通过所述颈托支撑板携带所述颈托上下移动;
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支撑板上的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操作该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可以迫使所述调节臂进行正向翻转而解锁,不操作所述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所述调节臂在所述调节臂回位弹簧迫使所述调节臂反向翻转回到锁止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包括:
至少一间隔固定在所述颈托支撑板上的固定座;
至少一通过连接头转销轴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接头;
至少一卷绕在所述连接头转销上的连接头扭力簧,所述连接头扭力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连接头上;
一安装在所述连接头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在解锁时,通过转动的连接头驱动而作用在所述调节臂上,迫使所述调节臂进行正向翻转而解锁;
至少一安装在所述连接头上的解锁拉杆,拉动所述解锁拉杆即可通过所述解锁拉杆驱动所述连接头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解锁拉杆上连接有调节拉带,通过拉动调节拉带即可拉动所述解锁拉杆。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颈托机构能够集成在座椅头枕上,不使用的时候能够收纳入座椅头枕内,与座椅和内饰的风格相匹配。
2)该颈托机构能够实现前后和上下不同位置的调节,适应各种身高的人群,同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车辆碰撞时)不对乘员造成额外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的座椅在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处于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有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的座椅在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处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的座椅在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处于溃缩回到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用以安装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的头枕发泡体及面套总成示意图。
图5为从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安装在头枕固定杆的示意图。
图6为从另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安装在头枕固定杆的示意图。
图7为从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除去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从另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除去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从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除去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和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从另一个方向看的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除去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和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固定壳体与头枕固定杆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固定壳体与头枕固定杆之间的安装完成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除去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和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解锁臂支撑座、转轴、解锁臂、扭簧、连接轴和锁止销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处于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处于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处于即将进入到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阻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A-A剖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处于完全被顶出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处于即将回到状态示意图。
图23为图22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滑块回到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和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解锁后颈托支撑板向下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中的颈托支撑板向下移动到一个位置后被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重新锁止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A集成在头枕B内 (至于如何集成下面将详细描述),这样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A不使用的时候能够收纳入头枕B内,与座椅C和内饰的风格相匹配。
该颈托机构A中的颈托A1能伸出和缩回头枕B并能升降。至于如何伸出和缩回到头枕B内和如何升降下面将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的头枕B通常是采用头枕固定杆总成(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座椅 C上,这与现有技术没有什么区别,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本发明中的头枕B也包括头枕发泡体B1和面套B2,在头枕发泡体B1内面向乘员侧成型有用以安装颈托机构A中的固定壳体(图中未示出) 的空腔B11,并在头枕发泡体B1的侧面成型有用以安放托机构A中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图中未示出)的空间B12,对应于空腔B11和B12,在面套B2上也开设有相应的开口B21、B22。
结合参见图5至图10,本发明的颈托机构A主要包括一个固定壳体100、一个颈托滑块200、一套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和颈托A1,其中固定壳体100安放在头枕发泡体B1的空腔B11内并固定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的上半部分上,头枕固定杆总成500的下半部分是插入到座椅 C内并固定在座椅C中的靠背骨架上(这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颈托滑块200是滑动配置在固定壳体100内,能伸出和缩回固定壳体100内。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也是安装在固定壳体100上并能对颈托滑块200进行锁止和解锁。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安装在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 上,颈托A1安装在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上。
下面就颈托机构A的具体结构、安装方式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1至图13,固定壳体100大致为一正方形的盒体结构,具有顶板 110、底板120和左、右侧板130、140。顶板110、底板120和左、右侧板130、 140围成一颈托滑块容纳腔150。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平行于颈托滑块200运动方向两端是敞开的,这样便于制造固定壳体100。
为了将固定壳体100固定安装到头枕固定杆500的上半部分上,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面向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10的上半部分的外侧面131上,上下间隔成型有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32、133,同样在固定壳体100的右侧板140面向头枕固定杆150中的右头枕固定杆520的上半部分的外侧面141上,也上下间隔成型有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42、143,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32、133分别通过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卡件134、135 以及两对左螺栓136、137、两对左螺母138、139抱箍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 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10的上半部分上,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42、143分别通过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卡件144、145以及两对右螺栓146、147、两对右螺母148、149抱箍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右头枕固定杆520的上半部分上。
为了使得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32、133和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卡件 134、135更好的抱紧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10的上半部分,在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32、133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左半圆槽132a、 133a,在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卡件134、135上也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左半圆槽134a、135a,其中,第一左半圆槽132a与第二左半圆槽134a相互配合抱紧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10的上半部分,同样第一左半圆槽133a与第二左半圆槽135a相互配合抱紧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10的上半部分。
同样,为了使得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42、143和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卡件144、145更好的抱紧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右头枕固定杆520的上半部分,在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42、143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右半圆槽 142a、143a,在两个右固定壳体安装卡件144、145上也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右半圆槽144a、145a,其中,第一右半圆槽142a与第二右半圆槽144a相互配合抱紧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右头枕固定杆520的上半部分,同样第一右半圆槽143a与第二右半圆槽145a相互配合抱紧在头枕固定杆总成500中的左头枕固定杆520的上半部分。
结合参见图14和图19、图20,为了使得颈托滑块200只能朝一个方向运动,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一块底腔板160将颈托滑块容纳腔15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152封闭住,底腔板160采用四颗螺钉161固定在固定壳体10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152上。这样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只能在面向乘员侧颈部的这一端形成一开口部151;颈托滑块200只能由此开口部151伸出和缩回到颈托滑块容纳腔150。
颈托滑块200为一大致的长方体形状,其长度大致等于颈托滑块容纳腔 150的长度,高度大致等于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高度,宽度大致等于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宽度,这样颈托滑块200滑动配置在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内后,双方之间只有滑动间隙,不会造成颈托滑块200在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内晃动。
为了使得颈托滑块200能平稳的伸出和缩回颈托滑块容纳腔15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壳体100的左、右侧板130、140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左滑槽131a、右滑槽141a,在颈托滑块200的左、右侧面210、220上分别设置有左滑块211和右滑块221,左滑块211滑动嵌入到左滑槽131a中,右滑块 221滑动嵌入到右滑槽141a中。
结合参见图16至图18,另外为了防止颈托滑块200从固定壳体100的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滑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本具体实施方式在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设置有挡边151a,在颈托滑块20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240设置有凸边241,当颈托滑块200由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伸出至使用状态时,颈托滑块20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240的凸边241 受到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上的挡边151a阻挡,不能再继续伸出,从而阻止颈托滑块200滑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颈托滑块200依靠一安装在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内的颈托滑块驱动机构驱动而伸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颈托滑块驱动机构为一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当然也不局限于该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可以将颈托滑块200顶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颈托滑块驱动机构也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对象。
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前端作用在颈托滑块20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 240上,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后端作用在底腔板160的内表面上。在颈托滑块200缩回到颈托滑块容纳腔150内时,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被压缩蓄能。在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解锁后,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释放,驱动颈托滑块200能更多伸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至使用状态。
为了保持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稳定性,在颈托滑块200内设置有一弹簧承装盲孔201,弹簧承装盲孔201的开口面向底腔板160的内表面,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前端插入到弹簧承装盲孔201内并作用在弹簧承装盲孔201 的孔底上。这样受到弹簧承装盲孔201的保护,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不会失稳。
另外使得颈托滑块200在伸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过程不会太有冲击力,以致损伤乘员的颈部,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一安装在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腔壁(如左侧板130的内表面)与颈托滑块200的左侧面210之间的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在颈托滑块200伸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过程中对颈托滑块200的运动起阻尼作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阻尼机构包括一阻尼单元271和一齿条272,阻尼单元271安装在颈托滑块200的左侧面210上,阻尼单元271具有一可转动的阻尼齿轮271a;齿条272设置在左侧板130的内表面上,阻尼齿轮271a与齿条272啮合,在颈托滑块200伸出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过程中对颈托滑块200的运动起阻尼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一两个左固定壳体安装支架132、133上的解锁按钮安装支架310,在解锁按钮安装支架310上安装有一解锁按钮320,该解锁按钮320与目前头枕中使用的解锁按钮在结构上和使用方法上没有什么区别,为此,本具体实施方式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该解锁按钮320具体如何安装到解锁按钮安装支架310也与现有技术没有什么区别,也不再赘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解锁按钮320与现有的解锁按钮的区别在于:在解锁按钮320面向固定壳体100那一端设置有一解锁按钮销321。为了美观,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还包括一按钮罩盖330,按钮罩盖330安装在解锁按钮安装支架310上,解锁按钮320的操作端322露出按钮罩盖330。按动解锁按钮320的操作端322可以驱动解锁按钮销321进行运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还包括一通过两个支撑座紧固螺钉341固定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的支撑座340,该支撑座340为一U型结构,具有支撑座底板343和两支撑座侧板344、345,在支撑座底板343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43a,以便于两个支撑座紧固螺钉341 穿过。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对应于两个通孔343a位置开设有两个螺钉孔131c,两个支撑座紧固螺钉341穿过支撑座底板343上的两个通孔343a后旋入到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的两个螺钉孔131c中,即可将支撑座340固定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 131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还包括一解锁滑块350,该解锁滑块350包括两个滑块部351、352和用以将两个滑块部351、352面向解锁按钮320的那一端连接起来的推板353,在两个滑块部351、352中均设置有限位槽351a、352a,两个滑块部351、352之间的间隔形成一空腔354。在两个滑块部351、352面向固定壳体100的那一端设置还有向外突出的解锁滑块导向柱355、356。
解锁滑块350可滑动配置在支撑座340的两支撑座侧板344、345之间。为了使解锁滑块350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两个滑块部351、 352的限位槽351a、352a各自穿过一根限位销351b、352b,限位销351b、352b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支撑座侧板344、345上,这样两根限位销351b、352b和两个滑块部351、352的限位槽351a、352a共同配合就可以将解锁滑块350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滑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解锁滑块350复位依靠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 358来实现,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358分别套在解锁滑块导向柱355、 356上,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358的一端与支撑座底板343接触,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358的另一端与两个滑块部351、352面向固定壳体100 的那一端接触。
另外为了很好的对解锁滑块350的滑动起导向作用,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开设有两个导向孔131d。对应于这两个导向孔131d,在支撑座底板343上也开设有两个导向孔343b,在支撑座340 固定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后,两个导向孔131d与两个导向孔343b一一对齐,解锁滑块导向柱355、356穿过两个导向孔343b而插入到两个导向孔131d中。
参见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300还包括解锁臂支撑座360、解锁臂370和两个锁止销381、382,解锁臂支撑座360与固定壳体 100的左侧板130一体成型并位于左侧板130的外侧面131上,在解锁臂支撑座360上开设有一U形缺口361。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解锁臂370的中间位置轴设有一转轴371,解锁臂370 可以围绕转轴371转动,装配时,将解锁臂370的中间位置置入到U形缺口361 内并将转轴371的上下端支撑在U形缺口361的上边361a和下边361b上。在转轴371上卷绕有一扭簧372,扭簧372的一端作用在解锁臂支撑座360上,扭簧372的另一端作用在解锁臂370上,通过扭簧372可以使解锁臂370复位。
为了使解锁臂370的第一端373作用在解锁滑块350上,在支撑座340的支撑座侧板344设置有一开口344a,解锁臂370的第一端373穿过该开口344a 后可以插入到解锁滑块350的空腔354中,这样解锁滑块350在向解锁方向运动时,可以通过解锁臂370的第一端373驱动解锁臂370向解锁方向转动,而当解锁滑块350向锁止方向复位时,可以通过解锁臂370的第一端373驱动解锁臂370向锁止方向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解锁臂370的第二端374安装有一连接轴375,两个锁止销381、382轴设在连接轴375的上下两端。两个锁止销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面向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那一侧为斜面381b、382b。
为了实现两个锁止销381、382对颈托滑块200的锁止与解锁,在固定壳体100的左侧板130上对应于两个锁止销381、382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锁止销穿过孔130a、130b。在颈托滑块200的左侧面210上对应于两个锁止销穿过孔 130a、130b的位置开设有两个锁止孔210a、210b(参见图14),两个锁止销 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分别穿过两个锁止销穿过孔130a、130b,在对颈托滑块200进行锁止时,两个锁止销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插入到两个锁止孔210a、210b中,解锁时,两个锁止销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 退出两个锁止孔210a、210b。
参见图25和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包括一连接座 410,连接座410通过一连接座底板411安装在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上。为了方便固定连接座底板411,在颈托滑块200内开设有三个螺钉通孔202、203、204,两个螺钉通孔202、203贯穿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和颈托滑块200远离乘员侧的这一端240,并且在两个螺钉通孔 202、203位于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的位置内径小于两个连接座底板固定螺钉411a、411b的头部,一个螺钉孔204位于弹簧承装盲孔201 的孔底位置并与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贯通,螺钉孔204的内径小于固定螺钉411c的头部。
安装时,三个位于三个螺钉通孔202、203、204内的连接座底板固定螺钉 411a、411b、411c穿出三个螺钉通孔202、203、204位于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后,再穿过连接座底板411上的三个螺钉孔411c、411d、411e 后,用三个螺母411f、411g、411h旋紧后就可以将连接座底板411安装在颈托滑块200面向乘员侧的这一端230上。连接座410与连接座底板411之间通过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座410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槽412,在滑槽 4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槽412a、412b,滑槽412两侧的定位槽412a、 412b上下间隔设置并一一对应。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还包括一滑块420和一颈托支撑板430,滑块420滑动配置在连接座410的滑槽412内,该滑块420的底部通过螺钉421与颈托支撑板430固定连接,前面所述的颈托A1包裹在颈托支撑板430上。这样滑块420上下移动时,通过颈托支撑板430携带颈托A1上下移动进行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还包括一调节臂440和一调节臂回位弹簧450,调节臂440的中间位置通过一调节臂转轴441铰接在滑块420 的中间位置上,这样调节臂440就能绕调节臂转轴441摆动,在调节臂440的上端442设置有一调节销443,在滑块420每调节一个位置并处于锁止位置时,调节销443的两端卡入到连接座410的滑槽412两侧对应的定位槽412a、412b 中,解锁时,调节销443的两端退出对应的定位槽412a、412b,这样滑块420 能够携带调节臂440上下移动。
调节臂回位弹簧450卷绕在调节臂转轴441上,其一端作用在滑块420上,另一端作用在调节臂440上,调节臂回位弹簧450可以驱动调节臂440自动向反向方向翻转,进入锁止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调节臂440正向翻转进入到解锁状态是依靠一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460来实现的。
该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460包括两个间隔固定在颈托支撑板430上的固定座461a、461b、两个连接头462a、462b、两个连接头扭力簧463a、463b、一根连接轴464、一根解锁拉杆465和一个调节拉带466。
两个固定座461a、461b分别通过四颗紧固螺钉461aa、461ab、461ba、 461bb和四个螺母461ac、461ad、461bc、461bd固定在颈托支撑板430上。两个连接头462a、462b分别通过连接头转销462aa、462ba转动支撑在固定座 461a、461b上。两个连接头扭力簧463a、463b分别卷绕在连接头转销462aa、 462ba上,连接头扭力簧463a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座461a上,另一端作用在连接头462a上,连接头扭力簧463b的一端作用在固定座461b上,另一端作用在连接头462b上。
连接轴464的两端通过两个卡簧464a、464b分别与两个连接头462a、462b 连接,解锁拉杆465的两端也分别与两个连接头462a、462b连接,调节拉带 466的一端套在解锁拉杆465上。
参见图26至图29,使用时,在两个连接头扭力簧463a、463b作用下,两个连接头462a、462b向锁止方向绕连接头转销462aa、462ba翻转,带动连接轴464也向锁止方向翻转,离开调节臂440的下端,使调节臂440在调节臂回位弹簧450作用下反向翻转进入到锁止状态。
解锁时,拉动调节拉带466,调节拉带466通过解锁拉杆465带动两个连接头462a、462b向解锁方向翻转,两个连接头462a、462b在向解锁方向翻转过程中,带动连接轴464也向解锁方向翻转压向调节臂440的下端并驱动调节臂440克服调节臂回位弹簧450的弹簧力自动向正向方向翻转,进行解锁。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参见图16至图18,当需要使用颈托A1时,用手指按压解锁按钮320的操作端322,施加一解锁力F1,解锁按钮320上的解锁按钮销321推动解锁滑块350向解锁方向运动,解锁滑块350中的推板353下压解锁臂370的第一端 373,解锁臂370绕转轴372向解锁方向转动。解锁臂370向解锁方向转动过程中,解锁臂370的第二端374通过连接轴375拉动两个锁止销381、382也向解锁方向运动。两个锁止销381、382向解锁方向运动过程中,两个锁止销 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逐渐从颈托滑块200上的两个锁止孔210a、210b 退出,在两个锁止销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逐完全从颈托滑块200上的两个锁止孔210a、210b退出后,颈托滑块200完成解锁。上述过程中,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358和扭簧373蓄能。
颈托滑块200完成解锁后,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将颈托滑块200从固定壳体100的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顶出直到使用位置。在颈托滑块 200到达使用位置后,由于颈托滑块200上的凸边241受到颈托滑块容纳腔150 的开口部151上的挡边151a限制,停止运动停留在使用位置。当颈托滑块200 停留在使用位置后,颈托滑块200也通过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推动颈托A1 停留在使用位置,抵靠在乘员的颈部。此过程中,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 358和扭簧373释放,两个解锁滑块回位弹簧357、358推动解锁滑块350回到锁止位置,同时扭簧373带动解锁臂370绕转轴372向锁止方向转动。解锁臂 370向锁止方向转动过程中,解锁臂370的第二端374通过连接轴375带动两个锁止销381、382也向锁止方向运动,进入到锁止状态。
参见图21至图24,在需要收纳颈托A1时,用手推动颈托A1,施加一推力F2,颈托A1通过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推动颈托滑块200克服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弹簧力向后运动,逐渐由固定壳体100的颈托滑块容纳腔150的开口部151缩回到颈托滑块容纳腔150中。当颈托滑块200接触到两个锁止销 381、382的锁止端381a、382a上的斜面381b、382b后,将通过斜面381b、 382b推动两个锁止销381、382向解锁方向运动,颈托滑块200越过两个锁止销381、382后继续向缩回方向运动,直到两个锁止销381、382的锁止端381a、 382a重新插入颈托滑块200上的两个锁止孔210a、210b内,将颈托滑块200 锁止,实现颈托滑块200的收纳操作。
当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时,处于使用状态的颈托A1受到乘员颈部施加的推力F2,颈托A1通过颈托上下调节机构400推动颈托滑块200克服颈托滑块顶出弹簧250的弹簧力向后运动,溃缩至初始状态并被锁住,以保护乘员的颈部,避免受到伤害。整个过程同颈托滑块200的收纳操作过程。
参见图26至图29,当需要调节颈托A1的上下位置时,用手拉动调节拉带466(对调节拉带466施加拉力F3),调节拉带466拉动解锁拉杆465,解锁拉杆465带动两个连接头462a、462b分别绕绕连接头转销462aa、462ba向解锁方向翻转,两个连接头462a、462b在向解锁方向翻转过程中,带动连接轴 464也向解锁方向翻转压向调节臂440的下端,驱动调节臂440克服调节臂回位弹簧450的弹簧力向自动向正向方向翻转,使调节臂440上端442上的调节销443退出对应的定位槽412a、412b进行解锁。解锁后,在拉力F3作用下,调节拉带466通过解锁拉杆465、两个连接头462a、462b、两个连接头转销 462aa、462ba、两个固定座461a、461b拉动颈托支撑板430、调节臂440以及携带颈托A1向下滑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释放调节拉带466,在两个连接头扭力簧463a、463b作用下,两个连接头462a、462b向锁止方向绕连接头转销 462aa、462ba翻转,带动连接轴464也向锁止方向翻转,离开调节臂440的下端,使调节臂440在调节臂回位弹簧450作用下反向翻转进入到锁止状态,从而实现高度调节。

Claims (15)

1.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包括座椅和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头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颈托机构,所述颈托机构集成在所述头枕内且该颈托机构中的颈托能伸出和缩回所述头枕并能上下调节;
所述颈托机构包括:
一埋设在所述头枕内且与所述头枕内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具有一颈托滑块容纳腔,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具有一透出所述头枕外并面向乘员颈部的开口部;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并能由所述开口部伸出和缩回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颈托滑块,所述颈托滑块沿该颈托滑块的移动方向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颈托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第一端上;
一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的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该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在所述颈托滑块完全缩回到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进入到锁止状态时能将所述颈托滑块锁止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在该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解锁后,所述颈托滑块能更多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至使用状态;
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按钮安装支架;
一安装在所述解锁按钮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按钮,在所述解锁按钮面向所述固定壳体那一端设置有一解锁按钮销;
一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的支撑座;
滑动配置在所述支撑座内的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由所述解锁按钮上的解锁按钮销驱动向解锁方向运动;
至少一配置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的解锁滑块回位弹簧,所述解锁滑块回位弹簧驱动所述解锁滑块往锁止方向复位;
一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的解锁臂支撑座;
一固定在所述解锁臂支撑座上的转轴;
轴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解锁臂,所述解锁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解锁臂的第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滑块上;
一卷绕在所述转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支撑座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解锁臂上;
一固定在所述解锁臂第二端上的连接轴;
至少一铰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面向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那一侧为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通过头枕固定杆总成安装在所述座椅上,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头枕内,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座椅内;在所述固定壳体的面向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的上半部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通过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固定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设置有与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一半圆槽,在每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设置有与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二半圆槽,将所述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抱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上,然后采用紧固件将所述固定壳体安装支架与所述固定壳体安装卡件连接起来,即可使得每一固定壳体安装支架通过一固定壳体安装卡件固定在所述头枕固定杆总成中的头枕固定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锁止销穿过孔,在所述颈托滑块上对应与所述锁止销穿过孔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锁止孔,所述锁止销穿过对应的锁止销穿过孔并在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插入到对应的锁止孔内,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止销的锁止端退出对应的锁止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还包括一按钮罩盖,所述按钮罩盖安装在所述解锁按钮安装支架上,所述解锁按钮的操作端露出所述按钮罩盖。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面向所述解锁按钮那一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导向孔,在所述支撑座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导向孔,在所述解锁滑块面向所述固定壳体那一端设置有至少一解锁滑块导向柱,所述解锁滑块导向柱穿过所述解锁滑块回位弹簧和对应的第二导向孔后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对所述解锁滑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内的颈托滑块驱动机构,所述颈托滑块驱动机构能在所述颈托锁止与解锁机构解锁后,驱动所述颈托滑块能更多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至使用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滑块驱动机构为一颈托滑块顶出弹簧,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前端作用的所述颈托滑块上,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后端作用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底腔板的内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颈托滑块内设置有一弹簧承装盲孔,所述弹簧承装盲孔的开口面向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底腔板的内表面,所述颈托滑块顶出弹簧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弹簧承装盲孔内并作用在所述弹簧承装盲孔的孔底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腔壁与所述颈托滑块之间的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在所述颈托滑块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过程中对所述颈托滑块的运动起阻尼作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一阻尼单元和一齿条,所述阻尼单元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一侧面上,所述阻尼单元具有一可转动的阻尼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中与所述颈托滑块设置有阻尼单元的侧面接触的腔壁上,所述阻尼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在所述颈托滑块伸出所述颈托滑块容纳腔的开口部过程中对所述颈托滑块的运动起阻尼作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颈托上下调节机构,所述颈托通过所述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颈托滑块的第一端上,所述颈托在推出所述头枕外后能依靠颈托上下调节机构进行上下调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上下调节机构包括:
一固定在所述颈托滑块上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滑槽,在所述滑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滑槽两侧的定位槽上下间隔设置并一一对应;
一滑动配置在所述连接座的滑槽内的滑块;
一中间部位通过调节臂转轴铰接在所述滑块中间部位的调节臂,在所述调节臂的上端设置有一调节销,所述滑块每调节一个位置并处于锁止位置时,所述调节销的两端卡入到所述连接座的滑槽两侧对应的定位槽中,解锁时,所述调节销退出所述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滑块能够携带所述调节臂上下移动;
一卷绕在所述调节臂转轴上的调节臂回位弹簧,所述调节臂回位弹簧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调节臂上;
一用以安装颈托的颈托支撑板,所述滑块与所述颈托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下移动时,通过所述颈托支撑板携带所述颈托上下移动;
一安装在所述颈托支撑板上的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操作该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可以迫使所述调节臂进行正向翻转而解锁,不操作所述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所述调节臂在所述调节臂回位弹簧迫使所述调节臂反向翻转回到锁止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臂锁止与解锁机构包括:
至少一间隔固定在所述颈托支撑板上的固定座;
至少一通过连接头转销轴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连接头;
至少一卷绕在所述连接头转销上的连接头扭力簧,所述连接头扭力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连接头上;
一安装在所述连接头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在解锁时,通过转动的连接头驱动而作用在所述调节臂上,迫使所述调节臂进行正向翻转而解锁;
至少一安装在所述连接头上的解锁拉杆,拉动所述解锁拉杆即可通过所述解锁拉杆驱动所述连接头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锁拉杆上连接有调节拉带,通过拉动调节拉带即可拉动所述解锁拉杆。
CN201811474522.XA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Active CN109552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4522.XA CN109552129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4522.XA CN109552129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2129A CN109552129A (zh) 2019-04-02
CN109552129B true CN109552129B (zh) 2020-07-07

Family

ID=6586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4522.XA Active CN109552129B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52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750B (zh) * 2020-11-23 2022-03-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CN114572073B (zh) * 2021-03-29 2023-03-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侧向支撑机构和车辆
CN115214444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颈部按摩功能的汽车座椅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02153B1 (ko) * 1999-06-19 2001-09-22 신남범 자동차 헤드레스트의 보조 받침구
KR20130136365A (ko) * 2012-06-04 2013-12-12 남해현 원격조절식 헤드레스트
CN204998384U (zh) * 2015-09-28 2016-01-27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带旋转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
CN205326867U (zh) * 2016-01-18 2016-06-22 上海望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实现前后和上下同步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02153B1 (ko) * 1999-06-19 2001-09-22 신남범 자동차 헤드레스트의 보조 받침구
KR20130136365A (ko) * 2012-06-04 2013-12-12 남해현 원격조절식 헤드레스트
CN204998384U (zh) * 2015-09-28 2016-01-27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带旋转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
CN205326867U (zh) * 2016-01-18 2016-06-22 上海望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实现前后和上下同步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52129A (zh) 201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2129B (zh) 一种与座椅集成的颈托机构
US6192565B1 (en)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having a rectractable headrest
EP3046802B1 (en) Child safety seat
KR100805415B1 (ko) 액티브 헤드 레스트의 셀프 로킹 장치
US8567862B2 (en) Child safety seat assembly
US20110285194A1 (en) Vehicle headrest assembly
US5733013A (en)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US6786551B2 (en) Seat latching assembly
US20080197662A1 (en) Loading space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protective device
KR100644943B1 (ko) 차량용 적재 공간 분할기
WO1988002323A1 (en) Anchor device for seat belts
WO1988003883A1 (en) Anchor device for seat belts
CN109050357B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US3191993A (en) Seat belt assembly
JP2973579B2 (ja) 座 席
US4322095A (en) Safety belt device for vehicles
EP0858929B1 (de) Kopfstütz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CN220639611U (zh) 底座、保持机构、胯带扣具收纳装置以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20518054U (zh) 一种伸缩锁闩结构、车辆靠背组件及车辆
CN109532600A (zh) 头枕安装系统,包括这种安装系统的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组件的车辆座椅
CN219687136U (zh) 车辆的桌板装置以及车辆
KR100716382B1 (ko) 후방 추돌 시 승객의 목 상해 방지장치
CN116080496A (zh) 一种汽车儿童座椅的防转限制装置及汽车儿童座椅
KR100325091B1 (ko) 헤드레스트 잠금장치
CN112277741A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Ltd.